养牛学 牛的生物学特性

合集下载

最新-第三节牛的生物学特性 精品

最新-第三节牛的生物学特性 精品

(四)合群性
牛是群居家畜,具有合群行为,群体中形 成群体等级制度和群体优胜序列,当不同 的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的个体混合时,通 过角斗决定顺序。
(五)运动
牛喜欢自由活动,在运动时常表 现嬉耍性的行为特征,幼牛特别活跃, 饲养管理上保证牛的运动时间,散栏式 饲养有利于牛的健康和生产。
(六)休息
牛每天需要9~12h的休息时间,表现为 游走、站立或躺卧,休息时反刍,咀嚼 食物,牛一昼夜至少躺卧睡眠3h。
(3)中躯 肩胛软骨后缘垂直切线之后至腰角垂线之前,以背 椎、腰椎和肋骨为支架的中间躯段。其中以第七至第 十三胸椎为基础形成背,而腰以6个腰椎为基础,腹部 位于背腰 1、背: 以最后7~8个背椎为解刨基础的体表部位 2、腰: 以六个腰椎为解刨基础的体表部位 3、腹: 容纳消化器官的主要部位 (4)后躯 腰角以后的躯段,是以荐骨、骨盆及后肢诸骨为基 础的体表部位。
第三节 牛的生物学特征
一、一般外形特征 二、
一 一般外形特征
(一)体型
牛的体型与经济用途方向相一致,乳用牛体躯呈楔 形,肉用牛呈长方砖块形,役用牛前强体型。公牛头粗 重,短而宽,颈粗短;母牛头狭长而清秀,颈较细。
(二)角
牛角是在进化过程中,作为防御器官而保存 下来,角的形状因品种、性别有差异。
角 公牛:较粗短而直 母牛:较细长而圆滑 阉牛:较细长 眼 公牛:大而明亮有神 母牛:明亮而温和
嘴与鼻
嘴宽、上下唇整齐;鼻梁要正直、鼻孔要大、 鼻镜要符合本品种颜色。

连接头与躯干要自然,结合部位不应有明显的
凹陷。 (2)前躯 指颈之后、肩胛软骨后缘垂直切线之前。
鬐甲;是以第二至第六背脊棘突和肩甲软骨为基础组成 的鬐甲是连接颈、前肢和躯干的枢纽。 长鬐甲对各种用途的牛都是优良的。公牛较母牛的高 而宽厚,阉牛居二者之间。 前肢 肩:广长斜肩与鬐甲接合良好,肌肉发达,是任何用 途牛的共同要求;而狭长肩则对任何种牛都不宜。 臂:介于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有长、短,肥、瘦等 不同类型。 下前肢:呈正常姿势,关节明显、干净,长短适中, 结实有力,蹄质致密,蹄与地面呈 45°- 50°角左右。 胸 宜宽深,说明心肺发育良好。

第一章牛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章牛的生物学特性

480 35.4 7.37 7.35
550- 600 47.6
7.72
6.42
2、脉博、呼吸和体温
• 牛正常体温范围为37.50C-39.10C,初 生犊牛脉博70-80次/分,成年牛40-60 次/分,泌乳牛和怀孕后期的母牛比空怀 母牛高些,牛的正常呼吸次数为20-28 次/分。
2020/4/3
• 牛反刍频率和反刍时间受年龄、牧草质量以及健康的 影响,幼牛日反刍次数要高于成年牛,采食粗劣牧草 比优质牧草反刍次数多,牛在发情期,反刍几乎消失 ,分娩前后,反刍机能降低。
2020/4/3
4、暖气
• 由于瘤胃中寄生大量的细菌和原虫,进行发酵 作用,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乙丙丁酸)和 多 种 气 体 ( CO2、CH4、NH3 等 ) 导 致 胃 壁 张 力增加,瘤胃由后向前收缩,部分气体由食管 进入口腔吐出,称为暖气,如果气体不通过暖 气排出,会通过肺进入血液,从而影响乳的质 量,牛平均每小时暖气17-20次,当牛采食幼 嫩带露水的豆科牧草或富含淀粉的根茎类饲料 时,瘤胃发酵作用上升,产生大量气体。
荷斯坦奶牛
2020/4/3
娟姗牛
2020/4/3
娟姗牛
2020/4/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门塔尔牛
2020/4/3
夏洛来牛
2020/4/3
二、牛的主要生理指标
• 1.血液指标 • 血液组成与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密切相
关,初生犊牛机体内部氧化还原反应比 成年牛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 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素含量降低, 这主要是与机体的代谢速度减慢有关。
2020/4/3
2020/4/3
2、湿度
• 气温在240C以下,空气湿度对奶牛的产 奶量、乳成分以及饲料利用率都没有明 显影响,但当气温超过240C时,相对湿 度升高,奶牛产奶量和采食量都下降, 高温高湿条件下,奶牛产奶量下降,乳 脂率减少。

牛的生物学特性PPT课件

牛的生物学特性PPT课件
露水的豆科牧草或富含淀粉的根茎类饲料时, 牛的瘤胃含有大量微生物,能将粗纤维分解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乙丙丁酸),乙酸可以合成乳脂,丙酸合成体脂肪,瘤胃还可以
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肽和氨基酸,部分氨基酸又被分解成氮和CO2,瘤胃又可以将分解的氮、氨基酸和小肽重新合成菌体蛋白 ,供机体利用。
瘤胃发酵作用上升,产生大量气体。 0033 上切齿+上犬齿+前臼齿+后臼齿
第一节 牛的生态特征
一、毛色特征 中国荷斯坦牛 黑白花、黑白相间 娟姗牛 深浅不同的褐色或者灰色、尾帚
为黑色 西门塔尔牛 黄白花或红白花,头与四肢
下部白色 夏洛来牛 全身白色 秦川牛 紫红色,有深浅
荷斯坦奶牛
荷斯坦奶牛
荷斯坦奶牛
娟姗牛
娟姗牛
西门塔尔牛
夏洛来牛 10C,初生犊牛脉博70-80次/分,成年牛40-60次/分,泌乳牛和怀孕后期的母牛比空怀母牛高些,牛的正常呼吸次数为20-28次/分
胃可以进行水分的再吸收,瓣胃是将食物进一步研磨,并将稀软部分送入皱胃,皱胃有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将食物进一步消化。
入口腔吐出,称为暖气,如果气体不通过暖气 血液组成与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初生犊牛机体内部氧化还原反应比成年牛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
以及血红素含量降低,这主要是与机体的代谢速度减慢有关。
牛反刍频率和反刍时间受年龄、牧草质量以及健康的 影响,幼牛日反刍次数要高于成年牛,采食粗劣牧草 比优质牧草反刍次数多,牛在发情期,反刍几乎消失, 分娩前后,反刍机能降低。
4、暖气 西门塔尔牛 黄白花或红白花,头与四肢下部白色
牛有四个胃: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4033 下切齿+下犬齿+前臼齿+后臼齿 第一节 牛的生态特征 犊牛有20枚,成年牛有32枚牙齿 气温在240C以下,空气湿度对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以及饲料利用率都没有明显影响,但当气温超过240C时,相对湿度升高,奶牛产 奶量和采食量都下降,高温高湿条件下,奶牛产奶量下降,乳脂率减少。 第一节 牛的生态特征

第2章牛的生物学特征与品种 (1)

第2章牛的生物学特征与品种 (1)

第二章牛的生物学特征与品种第一节牛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牛在动物学上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牛亚科普通牛家牛属统称为黄牛瘤牛非洲水牛—仍处于野生状态水牛属亚洲水牛牦牛属—牦牛种(全世界90%以上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第二节牛的生物学特征一、生活习性1、睡眠:每日睡觉1-1.5小时,因此夜间有充分的时间采食和反刍。

2、群居性:①放牧时,牛喜欢3-5头结帮活动。

②舍饲时,仅有2%单独散卧,40%以上3-5头结帮合卧。

③牛群经过争斗建立起优势序列,优势者各方面得以优先。

因此,放牧是牛群不宜过大,否则,影响牛的辨识能力,争头次数增加。

3、视觉、听觉、嗅觉灵敏,记忆力强(1)公牛的性行为主要由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所引起,并且视觉比嗅觉更为重要。

(鹿是嗅觉比视觉更为重要。

)(2)公牛的记忆力强,对它接触过的人和事,印象深刻,例如兽医或打过它的人接近它时常有反感的表现。

二、采食和消化特点1、采食:牛是草食性反刍动物,以植物为食物,主要草是植物的根、茎、叶和籽实。

(1)牛适宜在牧草较高的草地放牧,当草高未度超过5-10厘米时,牛难以吃饱,并会因“跑青”而大量消耗体力。

(2)牛有竟食性,即在自由采食时,互相抢食。

利用这一特性,群食可增加对劣质饲料的采食量。

(3)牛喜欢吃青绿饲料,精料和多汁饲料,其次是优质干草,低水分的青贮料,最不爱吃秸秆饲料,同一类饲料种,牛爱吃1立方厘米的颗粒料,最不喜欢吃粉料。

(4)牛爱吃新鲜饲料,不爱吃长时间拱食而沾附鼻镜粘液的饲料。

(5)采食时间,在自由采石情况下,全天采食时间大约为6-7小时。

(6)采食量与体重密切相关:2月龄-体重的3.2-3.4% 6月龄-体重的3.0% 12月龄-体重的2.8% 体重500㎏时—2.3%2、饮水○1牛的饮水量较非反刍动物大。

○2泌乳牛每产1㎏奶需水3—4㎏。

○3放牧饲养牛较舍饲牛需水多50%。

牛的需水量可按每㎏干物质需水3—5㎏供给。

牛的生物学特性

牛的生物学特性

牛龄鉴别
初生到3-4月龄,全部乳门齿长齐。 4-5月龄至18—20月龄,乳门齿逐渐磨损。 满2岁时,第一对乳门齿换成永久齿。
满3岁时,第二对乳门齿换成永久齿。
余类推,直到最后一对乳门齿换成永久齿
(俗称齐口),为5周岁。 满5岁以后,可以根据齿面磨蚀规律进行 鉴定。
乳齿与永久齿的区别
瘤胃蠕动
犊牛瘤胃发育
第一周
瘤胃 25 % 网胃5 % 瓣胃 10 % 皱胃 60 %
3-4 月
瘤胃65 % 网胃5 % 瓣胃 10 % 皱胃 20 %
成熟
瘤胃80 % 网胃5 % 瓣胃 7-8 % 皱胃 7-8 %
各胃的位置图
牛的特殊消化生理现象

食管沟反射: 食管沟是连食管与瓣胃间可以启闭的沟状 管道。犊牛在哺乳时,能及时性地引起食 管沟的闭合,使乳汁直接经食管沟和瓣胃 进入真胃。食管沟反射可保证乳汁不至于 溢入瘤胃和网胃中发酵,引起腹泻。到了 成年,食管沟反射自然消失。
第二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本章提要 本节介绍牛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形态特 征,消化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特性。 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以下内容: l 牛的分类地位和形态结构 l 牛的特殊消化生理现象 l 牛的生态学特性 l 牛年龄鉴定一般方法
第一节 牛在生物学上的分类地位


复胃之功能



瘤胃 栖居着大量的瘤胃微生物,是饲料进行发酵 的主要场所,故有“天然发酵罐”之称。 网胃 内壁呈蜂巢状,上端通过瘤网口与瘤胃相接, 下方有网瓣孔与瓣胃相通。网胃布满角质化的乳 头,可利用胃壁的运动磨碎食物或使食物流转。 瓣胃 粘膜形成 80 — 100 片瓣叶,很象一叠“百 叶”,俗称“牛百叶”,食物进入瓣胃叶片之间, 由于瓣胃的运动,可通过叶片的挤压和筛滤,榨 干食糜的水分并吸收少量营养。 皱胃 粘膜形成螺旋形大皱褶,有消化腺分布。皱 胃是消化菌体蛋白和过瘤胃蛋白的主要部位。

牛的生物学特性

牛的生物学特性
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瘤胃内具有微生物生存繁殖的适宜温度, 通常为 39℃ ~41℃; 瘤胃内容物的含水量相对稳定, 渗透压维持于接近血 液水平。 饲料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不断被吸收入血, 瘤胃食糜持 续地排入后段消化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2 牛的消化器官
• 饲料发酵产生的大量有机酸, 被唾液中大量的碳酸氢盐和磷酸盐所缓 冲, 使pH 变动于5.5 ~7.5; 瘤胃内容物高度乏氧。 瘤胃上部气体 通常含CO2、CH4 及少量N2、H2、O2 等气体,H2、O2 主要 随食物进入瘤胃内, O2 迅速地被微生物繁殖所利用。 因此瘤胃内环 境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第2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 2.1 • 2.2 • 2.3
牛的习性与食性 牛的消化器官 奶牛的外形特征
返回
2.1 牛的习性与食性
• 2.1.1 牛的习性
• 1.合群性 • 牛的合群性很强, 合群性是实现奶牛群养的基础。 牛的这种本能与其
模仿行为相关, 当牛群中领头牛做某一动作时, 其他牛便跟着做同样的 动作。 • 2.牛的脾气 • 公牛往往比母牛好斗, 在某些情况下, 母牛也喜欢角斗。 牛的脾气与 人所施加的一切友善或粗暴行为有关, 打骂容易使牛产生踢人、顶人 的恶癖。 牛养成了踢人、顶人的恶癖后, 则很难纠正。 所以, 要树立 爱牛思想, 对牛进行科学的调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牛的习性与食性
• 当环境温度由下限临界温度下降时, 机体对寒冷发生一系列应激反应 。 开始阶段作物理调节, 呼吸频率由每分钟25 次可能降至15 次 左右。 皮肤水汽蒸发减少。 同时出现肌肉发抖(肌糖元分解)、甲状 腺素和肾上腺皮质素分泌增加、体内脂肪氧化等。 持续低温, 牛的采 食量显著增加, 消化过程加强, 并且由于逐渐地适应这个过程, 基础代 谢有所增强。 牛在—定的低温下虽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但因体热散失 较多, 致使日粮净能的利用率降低。

牛的品种及生物学特性2024

牛的品种及生物学特性2024

引言概述:牛是世界上最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其品种繁多,拥有丰富的生物学特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

我们将讨论牛的起源和驯化历史,然后介绍不同的牛品种,包括肉牛、奶牛、双用途牛和小型牛。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牛的外部形态特征、毛色和骨骼结构。

然后,我们将讨论牛的生理特性,包括消化系统、繁殖系统和免疫系统。

我们将总结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性和应用。

正文内容:1.牛的起源和驯化历史1.1原始牛的起源和分布1.2牛的驯化过程及影响2.不同的牛品种2.1肉牛品种2.1.1肉质优良的品种2.1.2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品种2.2奶牛品种2.2.1高产奶牛品种2.2.2优质奶牛品种2.3双用途牛品种2.3.1同时适用于肉和奶生产的品种2.3.2适应能力强的品种2.4小型牛品种2.4.1适合特定环境的品种2.4.2用途广泛的小型牛品种3.牛的外部形态特征、毛色和骨骼结构3.1外部形态特征3.1.1体型和体重3.1.2颜面和四肢特征3.2毛色特征3.2.1基本毛色和花色3.2.2毛色与品种的关系3.3骨骼结构3.3.1骨骼结构与品种的关系3.3.2骨骼结构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4.牛的生理特性4.1消化系统4.1.1反刍消化系统4.1.2瘤胃和胃肠道的特点4.2繁殖系统4.2.1发情周期和受孕率4.2.2繁殖行为的特点4.3免疫系统4.3.1免疫系统的组成4.3.2牛的免疫机制5.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应用和重要性5.1农业生产的应用5.1.1肉牛品种在牛肉生产中的作用5.1.2奶牛品种在乳制品生产中的作用5.2科学研究的价值5.2.1牛的遗传研究5.2.2牛的生理学研究5.3文化和历史价值5.3.1牛在农耕社会中的重要地位5.3.2牛在人类文化和传统中的象征意义总结: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是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各种牛品种的特点,有助于选择适合特定用途的品种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第三节牛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牛的生物学特性

役用牛的鉴定要点
上看一张皮 下看四肢蹄 前看胸膛鼓 后看屁股齐
肉牛:具有宽深而肌肉丰满的体躯。 役牛:具有骨骼结实、肌肉发达和强壮 有力的四肢。 奶牛:具有明显发达的泌乳器官。
牛外貌鉴定方法和体尺测量
外貌鉴定方法 1· 观察鉴定 2· 测量鉴定 3· 评分鉴定
10/9/2014
角 公牛:较粗短而直 母牛:较细长而圆滑 阉牛:较细长 眼 公牛:大而明亮有神 母牛:明亮而温和
嘴与鼻
嘴宽、上下唇整齐;鼻梁要正直、鼻孔要大、 鼻镜要符合本品种颜色。

连接头与躯干要自然,结合部位不应有明显的
凹陷。 (2)前躯 指颈之后、肩胛软骨后缘垂直切线之前。
鬐甲;是以第二至第六背脊棘突和肩甲软骨为基础组成 的鬐甲是连接颈、前肢和躯干的枢纽。 长鬐甲对各种用途的牛都是优良的。公牛较母牛的高 而宽厚,阉牛居二者之间。 前肢 肩:广长斜肩与鬐甲接合良好,肌肉发达,是任何用 途牛的共同要求;而狭长肩则对任何种牛都不宜。 臂:介于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有长、短,肥、瘦等 不同类型。 下前肢:呈正常姿势,关节明显、干净,长短适中, 结实有力,蹄质致密,蹄与地面呈 45°- 50°角左右。 胸 宜宽深,说明心肺发育良好。
(三)特殊的消化生理 1.反刍
牛匆忙吞入的食物,在休息时,食团刺激瘤胃 前庭和食道沟的感受器,使瘤胃产生蠕动,食团反 送到口腔,混入唾液,反复咀嚼后再吞入瘤胃这一 过程称为反刍,反刍是对草食的再消化。 一般情况下,犊牛在2月龄后出现反刍现象,牛每 日反刍次数为9~18次,每次时间15~50分钟,每日 用于反刍时间约5~9h。
10/9/2014
乳井: 乳静脉在第八、九肋处进入胸腔所经过 的孔道
其粗细是说明乳静脉大小的标志 可用来鉴定静乳脉的的发育,尤其在干乳期 尻部: 要宽广,才能容下庞大的乳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