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3653374.html,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作者:马青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7期

[摘要]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是管理和控制公司的系统。一直以来,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外部监控不力,内部人控制公司,对经理人缺乏有效激励和约束,是困扰上市公司治理的两个核心问题,为此,要优化股权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健全外部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

[关键词]上市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

作者简介:马青(1977-),女,天津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

近年来,公司治理结构一直是全球经济领域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目前处在经济改革和转轨时期,公司制企业建立时间不长,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不过几十年时间,尽管在《公司法》、《证券法》等其他有关公司治理的制度在制定之初便学习了国外的经验,但是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仍有诸多欠缺之处,急需解决。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当前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探讨在我国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他的《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一文指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3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张维迎在他的《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一文中认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在于剩余索权与剩余控制权应当尽可能地对应,即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承担风险的人应当拥有控制权;或者反之,拥有控制权风险的人承担风险。林毅夫等指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安排;他认为人们所关注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指的是公司的直接控制或内部治理结构;而对公司而言,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竞争的市场实现间接控制和外部治理,因而应从内、外两个角度界定公司制度。陈清泰在他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一文中认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形成这样的机制: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行使职能,通过企业内的权利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制衡机制,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使三者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

总结上述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笔者认为公司治理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各组织机构的功能、权力配置、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