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基础知识竞赛化学试卷.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基础知识竞赛化学试卷.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基础知识竞赛化学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高一基础知识竞赛化学试卷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存贮的能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化学能转化成生物质能

B.2015年8月国内油价再次迎来成品油最高零售价的下调,上演了年内首场“四连跌”,但油品从国Ⅳ汽油升级到Ⅴ汽油,有助于减少酸雨、雾霾,提高空气质量

C.我国已能利用3D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堆积,来制造飞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温下可用金属钠还原四氯化钛来制取金属钛

D.在元素周期表过渡元素处可以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2、化学学科需要借助化学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B.NH4Br的电子式:

C.2,2﹣二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

D.乙烯的实验式为CH2=CH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有几个: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④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

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⑥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成千成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A.1个B.2个 C.3个 D.4个

4、食品中含有过量的可能引起令人不安的食品安全问题。关于丙烯酰胺有下列叙述: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能发生加聚反应,③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④是高分子化合物。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下列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A.CH3 CH2 CH2CH3 B.(CH3)3C C(CH3)3

C.CH3CH(CH3)CH3 D.CH3C(CH3)2CH2 CH2CH3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N A

B.18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

C.50mL12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D.标准状况下,11.2 L己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7、根据下列实验或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或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

A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产生的气

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

溶液中

出现白色沉淀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

酸性强

B

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

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溶液中含有SO42-、

SO32-、HSO3-中的一种或

几种

C

试管b比试管a中

溶液的红色深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左边棉球变为橙

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Cl 2>Br 2>I 2

8、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

zC(g),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为0.80mol/L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器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在达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降低为0.5 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x+y <z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B 的转化率升高

D .C 的体积分数下降 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图甲表示某可逆反应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且在t 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B .图乙表示CH 3COOH 溶液中通入NH 3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C .图丙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D .图丁表示一定浓度Na 2CO 3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生成CO 2与逐滴滴加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 10、下列物质中,不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 A .CH 3CH 3 B .CH 3CH 2Br C .CH 3CH 2OH D .CH 3CHCl 2

11、一定条件下,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 与B 发生反应: A(s)+2B(g)

C(g)+2D(g) △H<0,平衡时C 的物质的量与加入B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A的物质的量,正反应速率加快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当温度升高时,转化率变大

C.图中曲线的斜率表示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D.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再通人B,则反应混合物的温度升高

1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CO(g)+1/2O2(g)=CO2(g)△H= -283.0kJ/mol

②H2(g)+1/2O2(g)=H2O(g) △H= -241.8kJ/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1/2O2(g)=H2O(l) △H>-241.8kJ/mol

B.H2(g)的燃烧热△H =-241.8 kJ/mol

C.H2(g)转变成H2O(g)的化学反应一定放出能量

D.CO(g)+ H2O(g)= CO2(g)+ H2(g)的△H =-41.2kJ/mol

13、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 mL CH4和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 mL 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 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CH4和A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 B.1∶3 C.1∶2 D.1∶1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B.含不同碳原子数的烷烃一定互为同系物

C.结构对称的烷烃,其一氯取代产物必定只有一种

D.分子通式相同且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B.熵增且焓减的反应一定是自发的

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反应

D.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熵减小的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16、在光照条件下,CH4与Cl2能发生取代反应.若将1mol CH4与Cl2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CH3Cl):n(CH2Cl2):n(CHCl3):n(CCl4)=1:2:3:4,则消耗的Cl2为:

A.1.0 mol B.2.0 mol C.3.0 mol D.4.0 mol

17、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在空气中燃烧B.通入足量溴水中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通入水中

18、等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 B.C2H6 C.C3H6 D.C6H6

19、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C.能使溴水褪色

D.与HCl在一定条件下能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

20、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着混合烃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可能有C2H2

②一定有CH4

③一定有C3H8

④一定没有C4H6

⑤可能有C2H6.

A.②⑤B.②④C.③④D.②③

二、填空题:(共50分)

21、(10分)(1)某单烯烃A碳原子数小于8,与HBr加成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A与H2加成后,

所得烷烃的一卤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2)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可用于合成应用广泛的DAP树脂单体和双酚等有机物,具有重要的工业用途.

①写出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丙烯在乙酸作用下与O2反应生成有机物A,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6.25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60%、氧32%.A的分子式为.

(3)某烯烃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得到的产物是CH3﹣CH(CH3)2.

①该产物的名称是;

②写出原来的烯烃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2、(18分)A~F六种元素中,除F外其他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结构或性质如下表所示。

元素原子结构或性质

A 其形成的一种同位素原子在考古中可推测化石的年代

B 与A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无论浓、稀溶液均有强氧化性

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D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

E 其单质主要存在于火山口附近

F 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有两种常见的氯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A与C形成的化合物AC2的电子式是

__________。

(2) 下列事实能证明C和E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是。(填序号)

①常温下,C的单质呈气态,E的单质呈固态

②C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C与E形成的化合物中,E呈正价

④E的氢化物的沸点高于C的氢化物的沸点

(3) 由A、B、C和氢元素四种元素所形成的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它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为:。

(4) FC与足量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有标准状况下5.6L的BC生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5) A的氢化物有多种,1 mol A气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4 mol电子,已知在25℃、101kPa下,1g该氢化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40 kJ,写出表示该氢化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3、(12分)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可用

aA(g)+bB(g)cC(g)表示]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图象(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

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象反应Ⅰ中,此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若p1>p2,则此反应的△S 0(填“>”或“<”),由此判断,此逆反应自发进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2)在图象反应Ⅱ中,T1T2(填“>”“<”或“=”),该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在图象反应Ⅲ中,若T1<T2,则该反应(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24、(10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 2H2(g)CH3OH(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根据下图,升高温度,K值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用n B、t B表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v生成(CH3OH)= 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4)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

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c(H2)/ c(CH3OH)减小

高一六月份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一、选择题:

1-5:ACBCB 6-10:ACDCD 11-15:DDABB 16-20:CBACB

二、填空题:

21、(10分)(1)CH3CH2CH=CHCH2CH3.

(2)①;②C5H8O2.

(3)①2﹣甲基丙烷;②CH2=C(CH3)2+Br2→CH2Br﹣CBr(CH3)2.

22、(18分)(1)第二周期第IVA族、

(2)②③

(3)NH4HCO3、NH4+ + HCO3—+ 2OH—= CO32—+ NH3↑ + 2H2O

(4)3FeO + 10H+ + NO3—=3Fe3+ + NO↑+5H2O、 0.75N A

(5)C2H2(g)+5/2O2(g)=2CO2(g)+H2O(l) ΔH=-1040 kJ·mol-1

23、(12分)(1)放热;<;高温;

(2)>;放热;

(3)不能.

24、(10分)(1) ; 减小

(2)mol·L-1·min-1

(3)cd

(4)cd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2.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a(OH)2B.H2O2C.Na2O D.MgCl2 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4.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5.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现有下列数据,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顺序()物质①②③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 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晶体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7.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Z的熔点较低B.Z可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中D.M形成+2价阳离子 8.80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含有离子键 C.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C60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9.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有关PH3的叙述正确的是()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PH3分子中P—H键是非极性键 10.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正离子N的化合物 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正离子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2S和Na2O2B.H2O2和CaF2 C.NH3和N2D.HNO3和HClO3 12.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①B2+>A+>C ->D2-; 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A.①④B.④①C.②③D.③② 13.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Cl易溶于水B.液态的HCl不导电 C.HCl不易分解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14.下面几种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极性最强的是()A.KCl B.NaCl C.AlCl3 D.Na2S E.MgS 15.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A>C>B 1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2008.4 第Ⅰ卷(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32 Cu-64 N-14 Zn-65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B.NH3的结构式为 C.HCl的电子式为D.热稳定性:H2S>HF 2.目前,科学家拟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即把足球型的C 60分子熔进Si 60 的分子中,外面的硅原子与里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它是一种硅酸盐 C、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它是一种合金 3.氢化钙可作生氢剂,反应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A.溶剂B.还原剂C.氧化剂D.既作还原剂又氧化剂4.某溶液与Al反应能放出H2,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Fe2+、CO32-、SO42-B.Na+、K+、Cl-、SO42- C.Mg2+、H+、Cl-、NO3-D.K+、Ca2+、HCO3-、Cl- 5.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SO2>I->H2O2>Fe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 2 4 +4H+ B.2Fe2++Cl2====2Fe3++2Cl- C.I2+SO2+2H2O====H2SO4+2HI D.H2O2+H2SO4====SO2+O2+2H2O 6.2004年4月15日重庆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2004年4月20日江苏扬州发生的氨气泄漏事故再一次给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下列有关氯气和氨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气和氨气都是易液化的气体 B.氯气和氨气都是无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C.氯气和氨气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

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外部性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 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 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电话对路人不安全 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征税=社会成本 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 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补贴=外部利益 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征税。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补贴。 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 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限制排污,强制使用某项技术。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庇古税。理想的矫正税=外部成本。 对于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外部利益。 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使私人激励和社会利益结合,使私人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行为的外部利益和外部成本,使经济向资源配置更有效率的方向移动。 不同企业削减污染成本不同,有效率的结果:减排成本最低的企业减少最多的污染。 污染税是有效率的: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减少污染,进而减少税收负担;减排成本高的企业更愿意支付税收。 管制是无效率的:需要所有企业都减少一定数量的污染。 矫正性税收对环境更有利:给企业激励,只要减污成本低于税收。而管制没有给企业继续减 排的激励。 汽油税,消除三种负外部性:拥挤,车祸,污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

化学键 A组基础达标 1.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 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8 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水 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不可溶于强碱溶液 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相邻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某化合物熔融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D.某纯净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共价键 3.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某离子化合物X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有关X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一定相等 B.X中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C.若X只含两种元素,则两种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在同一主族 D.X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F、HNO3B.NaOH、KHS C.HCl、MgF2D.Na2O、Na2O2 5.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 C.乙醇溶于水 D.NH4HCO3加热分解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6.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M与X、Y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C.X2M、YM2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 7.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趣味知识竞赛题目(超级实用)

化学知识竞赛 学海步步攀,学习本无止境,而校园科技文化节以学以致用的宗旨,为我们那颗贫瘠的心补充知识营养;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星光大舞台.而化学也为文化节划上炫灿的一笔. 其实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夜幕下的流岚虹霓闪烁;点缀大江南北的有色玻璃;神奇精彩的魔术表演;丰富多彩的家居生活都与化学密切相连.且不说日月星辰,斗转星移的宏观宇宙,也不说瞬息万变,千千万万的微观世界,就单这阳光明媚;河流纵横;花香鸟语;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地球小自然,就有化学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种种情愫. 你知道千奇百怪的岩洞是怎样形成的;摩登大厦是怎么建起来的吗?你知道水银不是银;干冰不是冰吗?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尽在这跳动音符--------化学世界中.接近它;走进它,这部百家辞典将能满足你的求知欲. --------------------筹备组编导语 筹备组名单 顾问: 傅鸿彬林开洪叶泉伟王松龄林柳明 执行总监: 吴联合林牧阳廖永裕林子旭廖华美林宏振 执行导演: 林荣河林志阳 现场监督: 林见春谢乃然陈淑华林淑华黄金城许伟宏肖宇霞 仲裁组: 吴联合林牧阳林见春林荣河林志阳陈淑华黄金城 安全保卫: 林玉川林嘉庆各班主任保安1人 音响灯光: 黄河泉吴镇守廖海墉 摄像: 林良冬 主持人: 4人 (一)竞赛规则: (1)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四个年段参加角逐(每年段四名). (2)比赛分为:必答题(每题10分,共7题),蒙眼猜仪器及猜词秀(每猜对一个得10分,满分80 分),组装仪器(总分50分),看谁拼得快(每拼对一个得10分,满分50分),抢答题(每题20分,共10题),风险题等六个环节. (3)在必答题环节,参加选手若答不上,有一次形式转换的机会(可由本人或同年段的同学表演 节目,但节目应以化学知识有关),然后由仲裁组决定得分,但最高不能得满分20分. (4)仪器组装题由参赛选手进行组装,然后由仲裁组根据情况给分. (5) 仲裁组由化学组老师组成.

经济学学习笔记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笔记 第一章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1.稀缺性:是相对人的欲望而言的,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状态。一方面,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这种资源的有用性,即可以满足人类的欲望。 2.选择:研究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的满足人类欲望。 具体内容包括:(1)如何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2)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3)如何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4)在必要时如何牺牲某些欲望来满足另一些欲望。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人们才需要研究如何把有限的资源有效的在社会中配臵。 二、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只要资源是稀缺的,并且只要人们对于稀缺资源的使用进行选择时,就必然会产生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用途以后所放弃的任何其他用途所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认识机会成本的意义: 三、经济学的分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研究对象:家庭、厂商等经济个体单位——全国经济活动+国与国之间 2.基本假设:充分就业(稀缺性)——不具有稀缺性,短期有失业现象3.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 4.主要目标:效用最大,利润最大——全国福利最大 5.重点理论: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报酬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联系:一方面,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另一方面,微观与宏观实际上是整体和构成整体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一)需求的定义: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或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在各种价格下其所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二)需求的表达方式: 1.表列法:指一个消费者在特定的时间内,对某商品在不同价格下所形成的需求量的表列。 2.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3.需求函数: (三)需求规律 二、需求的影响因素 (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二)商品本身的价格(三)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四)预期

2020年高中生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范文 2020年高中生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1/ 6

2020 年高中生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华版)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共有六大题,26 小题。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后只交答题卷。 必须在答题卷上写明县(市)、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字迹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9 年 12 月 7 日,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 15 次会议,该会议的目的是通过全世界共同努力来减少 CO2 的排放,以减小温室效应。 有资料表明,当压强达到 22MPa、温度达到374℃时,水成为“超临界状态”,此时水可将 CO2 等含碳化合物转化为有机物,称之为“水热反应”——该反应能吸收 CO2 。 生物质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水热反应可生成石油、煤等矿物能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热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B.水热反应说明研究如何吸收利用 CO2 很有意义 C.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热反应”的制取能源有望实现地球上碳资源的循环 D.生物质与超临界水作用生成汽油的反应,能解决目前人类汽油短缺问题 2.生活中常会碰到的某些化学问题,例如:①“白雪牌”漂粉精可令所有有色物质黯然失“色”,没有最白,只有更白;②霸王洗发液不含任何化学物质;③人喝了啤酒会打嗝,是因为啤酒中的碳酸盐与胃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④53 度白酒是指该白酒的着火点是53℃;⑤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⑥太太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有关上述说法,你的看法是() A.全部正确 B.只有①⑤正确 C.只有③⑤⑥正确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3.你认为下列数据可信的是() A.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超过 100% B.某常见气体的密度为 1.8g/cm3 C.某澄清石灰水的浓度是 2.0mol/L D.某元素的原子半径是0.160nm 4.最新研发的波音 787 客机具有更省油、更舒适的特点,波音 787 还是首款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超过 50%的客机,开创了在航空领域复合材料大范围代替传统金属的新时代。 下图所示的某聚酰胺树脂是波音飞机材料中的一种,具有较好的碉热性、耐水性。 则下列说法正确 3/ 6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考试限时: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每小题可能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给2分,多选、错选都给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第I卷答题表中) 第Ⅰ卷答题表 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钱永键等三位科学家,以 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质(简称GFP)方面 做出的卓越贡献。生色团是GFP发出荧光的物质基础,也 是GFP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管水母中GFP生 色团的化学结构如下图,该生色团中的肽键数为() A.2 B.3 C.4 D.5 2、向三份均为100mL2mol/L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0.2g冰醋酸、0.1gCa(OH)2、0.3gNaAlO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中CO32-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小、减小、增大 B.减小、增大、增大 C.增大、减小、减小 D.减小、减小、减小 3、已知:⑴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AlO2-+H++H2O Al(OH)3Al3++3OH-;⑵无水AlCl3晶体的沸点为182.9℃,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⑶PbSO4难溶于水,易溶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SO4+2CH3COONa=Na2SO4+(CH3COO)2Pb。下列关于Al(OH)3、AlCl3和(CH3COO)2P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为强电解质B.均为弱电解质 C.均为离子化合物D.均为共价化合物 4、甲、乙、丙、丁都是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曼昆《经济学原理》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汇总 第一章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 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 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 7) 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

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

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08日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2.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 B.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K2S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3975479.html,l4和Na2O 4.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D.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6.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C.离子键不可能存在于单质分子中 D.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l的电子式为H:Cl B. H2O2中含有离子键 C. 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符号为12C D. 用电子式表示KBr的形成过程: 二、填空题 :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2)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3)N2的电子式为;Na2O2的电子式为;CO2的电子式为 。 9.写出NH3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10.写出(NH4)2S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1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H2O2 ; (2)N2 ; (3)NaClO ; (4)CCl4; (5)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 12.写出下列各粒子的化学式。 (1)由2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阴离子是。 (2)由4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阳离子是。 (3)由3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8个电子的分子是。 (4)由5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是。 13.写出Cl-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高一化学知识竞赛

乌兰察布分校 高一化学知识竞赛 班级姓名分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N-14 H-1 C-12 Cl-35.5 K-39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66分) 1.已知a 克N 2 含有b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A. B. C. D. 2、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A.M g B.1/M g C.M/6.02×1023 g D.6.02×1023/M g 3、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 2、O 3 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 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 2比O 3 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4、质量为16 g的下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11.2 L的是() A.H 2 B.O 2 C.CO 2 D.CH 4 5、在同温同压下,A、B两容器中分别充满氢气和氨气,如果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相等,则两容器体积比是() A.2∶1 B.1∶2 C.2∶3 D.1∶3 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B. ②③④C.②③⑤D. ①③④⑥ 7、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A.KClO 3溶液 B.CaCl 2 溶液 C.KCl晶体 D.液态氯化氢 8、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K+ MnO 4- Cl- SO 4 2- B.Na+ CO 3 2- SO 4 2- Cl- b 28a a 28b 28b a 28a b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详解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 第1题(12分) 通常,硅不与水反应,然而,弱碱性水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硅溶解,生成Si(OH)4。 1-1已知反应分两步进行,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溶解过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了CH5+的存在,人们曾提出该离子结构的多种假设,然而,直至1999年,才在低温下获得该离子的振动-转动光谱,并由此提出该离子的如下结构模型:氢原子围绕着碳原子快速转动;所有C-H键的键长相等。 1-2该离子的结构能否用经典的共价键理论说明?简述理由。 1-3该离子是()。 A.质子酸 B.路易斯酸 C.自由基 D.亲核试剂 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 1-4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1-5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 1-6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 1-7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 1-8该分子有无手性? 第2题(5分) 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OH+HN﹡O2→ A+H2O NH2OH+HN﹡O2→ B+H2O A、B脱水都能形成N2O,由A得到N﹡NO和NN﹡O,而由B只得到NN﹡O。 请分别写出A和B的路易斯结构式。 第3题(8分)

3-1 以“”表示空层,A、B、C表示Cl-离子层,a、b、c表示Mg2+离子层,给出三方层型结构的堆积方式。 3-2计算一个六方晶胞中“MgCl2”的单元数。 3-3 假定将该晶体中所有八面体空隙皆填满Mg2+离子,将是哪种晶体结构类型? 第4题(7分) 化合物A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差的无水的弱酸钠盐。用如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将A与惰性填料混合均匀制成样品,加热至400℃,记录含A量不同的样品的质量损失(%),结果列于下表: 利用上述信息,通过作图,推断化合物A的化学式,并给出计算过程。 第5题(10分) 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氯化苄,用下列方法分析粗产品的纯度:称取0.255g样品,与25 mL 4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00 mL圆底烧瓶中混合,加热回流1小时;冷至室温,加入50 mL20%硝酸后,用25.00mL 0.1000mol·L-1硝酸银水溶液处理,再用0.1000mol·L-1NH4SCN水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消耗了6.75 mL。 5-1 写出分析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5-2 计算样品中氯化苄的质量分数(%)。 5-3 通常,上述测定结果高于样品中氯化苄的实际含量,指出原因。 5-4 上述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氯苯的纯度分析?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合金的硬度可以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C.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铁 D.“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物质,其主要成分是NaClO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对概念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C.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3 N 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 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4、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 ) A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和氢氧化铁 D .碳酸和氨水混合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 B .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 2SiO 3+CO 2+H 2O===2Na ++CO 2-3+H 2SiO 3 C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u+4H ++SO 42—=====△ SO 2↑+CO 2↑+Cu 2++H 2O D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2AlO +2H 2O 6、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 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 共存的是( ) A .Fe 3+、NO 3-、Cl -、Na + B .Ba 2+、Mg 2+、HCO 3-、AlO 2- C .NO 3-、Na +、K +、CO 32- D .NO 3-、K +、AlO 2-、OH - 7、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 的是( ) A .Fe 2O 3中含Al 2O 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 溶液然后过滤除去 B .CO 2中含有CO 杂质,可以通入盛有CuO 的玻璃管且加热 C .Cl 2中含有HCl 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 D .FeCl 3溶液中混有FeCl 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Cl 2 8、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说法错误.. 的是( ) A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B .氯水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 C .可以用玻璃瓶盛放NaOH 溶液 D .因为铁会与浓硝酸反应,所以铁罐不可以盛放浓硝酸

初中学生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20**年晋江市初中学生化学知识竞赛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u-64 Zn-65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食品标签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以下食品添加剂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副作用,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的是 A、亚硝酸钠(发色剂) B、山梨酸(防腐剂) C、苯甲酸(防腐剂) D、维生素(营养强化剂) 2、到高中我们将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表现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可以把元素化合价有升降的化学反应确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的有 A、Zn+H2SO4=ZnSO4+H2↑ B、Fe2O3+3CO2Fe+3CO2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CaCO CaO+CO2↑ 3、下列混合气体遇火,不可能 ...发生爆炸的是 A、煤气和空气 B、氢气和氧气 C、甲烷、氮气 D、煤粉、氧气 4、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A、D3O+ B、H+ C、OD— D、OH— 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20.0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5.25g食盐 C、用100mL烧杯量取80.5mL盐酸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溶液pH在3-4之间 6、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漏到某种化学品上而酿成火灾。该化学品可能是 A、KMnO4 B、NaCl C、(NH4)2SO4 D、CH3COOH 7、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液体,易分解,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工业上常将它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 H2O2), 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 ..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MnO2 B、H2S C、稀盐酸 D、NaHCO3 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支侦查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又戒备森严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三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十多只涂有化学药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据你推测这种化学药剂是 A、TNT B、KMnO4和H2SO4 C、黑火药和甘油 D、白磷的CS2溶液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二)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二) 第1题(7分) 完成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1.由AgCl 制备AgNO 3:将AgCl 溶解在氨水中,电解,所得产物溶于硝酸; 2.由Hg 2Cl 2得到Hg :浓硝酸氧化,加热至干,溶于热水后电解; 第2题(8分) 钢中加入微量钒可起到脱氧和脱氮的作用,改善钢的性能。 测定钢中钒含量的步骤如下:钢试样用硫磷混合酸分解,钒以四价形式存在。再用KMnO 4将其氧化为五价,过量的KMnO 4用NaNO 2除去,过量的NaNO 2用尿素除去。五价钒与N -苯甲酰-N -苯基羟胺在3.5~5mol/L 盐酸介质中以1︰2形成紫红色单核电中性配合物,比色测定。 回答如下问题: 1.高价钒在酸性溶液中通常以含氧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写出钒与浓硫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2.以反应方程式表示上述测定过程中KMnO 4、NaNO 2和尿素的作用。 第3题(8分) 黄金的提取通常采用氰化-氧化法。 (1)氰化法是向含氰化钠的矿粉(Au 粉)混合液中鼓入空气,将金转移到溶液,再用锌粉还原提取Au 。试写出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计算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 (已知:Ф0Au +/Au =1.68V ,Ф0O 2/OH -=0.401V ,Ф0Zn 2+/Zn =-0.70V ,K 稳Au(CN)2-=2.0×1038 K 稳Zn(OH)4 2-=1.0×1016) (2)为保护环境,必须对含CN -废水进行处理,请设计两个原理不同的处理方案。比较它们的优缺 第4题(6分) 1.用通用的符号和式子说明所谓的过氧化合物,写出四种过氧化合物的化学式。 2.过氧化钙由于具有稳定性好,无毒,且具有长期放氧的特点,使之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多功能的无机过氧化物,主要用于消毒杀菌。定量测定过氧化钙(Ⅱ)中过氧化物含量,通常先用适当的酸使过氧化钙分解,然后采用高锰酸钾法或碘量法测定以上分解产物。请写出这两种方法的化学方程第5题完成下列各化学反应方程式(11分): 1 三硫化二砷溶于硫化钠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 一.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 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 能力目标: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2.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 五. 知识分析: 写出下列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a Mg Na O Cl 、、、、 (一)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

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Cl . .....O .Na ..Mg ..Ca 1. 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例如:锂原子 ?Li 铍原子:..Be 硫原子:. .....S 2. 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除复杂阳离子如+4NH 等要用中括号外),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阳离子. 3. 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 例如:氧离子:-2....:][:O 氟离子:- :][:....F 电子式是用“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来表示的,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 ..?,..?,...?,....?,.....?,......?,.:. ...? (二)离子键 1. 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