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现状及生存出路
国外微电影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外微电影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在过去几年中,国外微电影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并成为电影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微电影是指制作、发布以及观看等都相对较短的电影作品,通常时长为几分钟到二十分钟不等。
下面将对国外微电影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 大量的投资:微电影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许多传统电影公司及平台都开始投入资金来制作和推广微电影。
以YouTube和Vimeo为例,它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得制作微电影变得容易且经济实惠。
4.参与度的增加:微电影制作也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了参与创意表达的机会。
通过许多网站和应用,任何人都可以制作属于自己的微电影,从而促进了创新与多样化。
二、发展趋势1.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微电影也涌现出了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观众基础的作品。
微电影作品开始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和交流。
2.VR/AR技术的应用:随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微电影也开始尝试融入这些新的技术。
VR技术可以为观众创造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而AR技术则可以为微电影增加互动性。
4.内容变现:微电影制作一直以来都是投入产出比较低的项目,因此如何实现内容变现成为了微电影行业的一个重大挑战。
未来,微电影行业需要开发出更多的商业模式来实现盈利,比如与广告商、赞助商合作。
总结起来,目前国外微电影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未来的发展趋势也非常乐观,尤其是在数字媒体的支持下,微电影有望成为电影产业中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领域。
电影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电影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近年来,电影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水涨船高的飞跃。
在数字化和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电影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体,欧美市场被东亚市场挤压,影片类型趋于细分营销等等。
本文将以电影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为话题,阐述电影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现状1、行业规模随着全球电影市场不断扩大,电影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
根据第22届中国国际电影节发布的《2013-2017中国电影市场研究分析报告》的数据,2016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达到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6%。
而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也已逐渐扩大。
从2016年开始,中国的电影票房总额首次突破4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
可以看出,电影市场正在持续增长,并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2、观众需求观众的需求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化。
电影制片人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能够准确推销其电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观众可以选择更多的电影,这意味着制片公司必须对他们的目标观众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找到最好的营销策略。
3、营销策略一流营销策略是电影制片人的必备法宝。
很明显,大部分影片在影院和网络宣传方面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为此,电影制片人需要了解观众和市场,并使用正确的市场位模糊成本。
此外,制片公司也正在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营销,例如电影预告片、电影海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宣传等。
4、技术投资技术投资已成为电影行业的一个关键因素。
例如,IMAX成为电影院技术投资的一个不错选择,制造超大屏幕带来的视觉享受可以增加观众的质量和数量。
而VR、AR技术的投入也是未来优化营销策略和打造全媒体产业链的必要条件。
二、未来发展趋势1、智能化智能的电影产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例如,AI技术将成为电影剧本创作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分析和预测未来受欢迎的歌曲、场景、人物等方面的趋势。
未来,智能化的发展将会赋予电影创作更深层次的价值。
2、数字化数字化是电影产业未来的一个方向。
浅谈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内容摘要:[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
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
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电视电影的起源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办电视台,宣告了电视媒介的诞生。
由于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大感兴趣,一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节目蔚然成风。
以美国为例,原来已成为美国人固定消闲方式的“周末举家上电影院”被彻底破坏,这就造成了电影观众人次的急剧下降,尽管当时的电视技术只能提供质量很差的画面,但由于电视的新鲜性、免费观赏、节省外出的额外费用以及体力消耗等,足以弥补早期电视艺术造成的观赏缺陷。
从此以后,电视艺术就以其传播的迅速性在大众传播领域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第一传播媒介,并对电影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因此,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两种艺术形式——电影与最强势的传媒——电视,从40年代开始了激烈竞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逐渐从恶性竞争走向合作,开始了影视合流的趋势。
国外的影视合流最初是以在电视上播放电影的方式为开端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即电视电影。
二、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和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只有10年的历史。
虽然只是短暂瞬间,但这毕竟是电视电影开创性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电视电影走过了一段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每年播出上千部影片。
一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电影频道中心面临必须从简单提供节目到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制作节目的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频道肩负着成为影视合流龙头的重任。
微电影市场分析

微电影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微电影是指制作周期较短、投资成本较低、时长较短的电影作品,通常以15分钟至60分钟为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挪移设备的发展,微电影在近年来迅速崛起并受到泛博观众的爱慕。
本文将对微电影市场进行详细分析。
二、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微电影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截至2022年底,全球微电影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元,估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其中,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微电影市场,占领了市场份额的XX%。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基数和挪移支付的普及。
三、市场特点1. 低成本高回报:相比传统电影,微电影的制作成本较低,但由于其时长短、内容紧凑,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实现较高的回报率。
2. 创作自由度高:微电影的创作周期较短,不受传统电影制作流程的限制,创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
3. 传播渠道多样化:微电影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如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等,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挪移设备观看,便捷性极高。
4. 观众群体广泛:微电影的主要观众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高,更容易接受微电影的独特形式和内容。
四、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微电影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1. 内容竞争:优质的剧本和创意是微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创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创作能力,提供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以吸引观众的关注。
2. 平台竞争:微电影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微电影创作者争夺观众的主战场。
平台的用户规模、用户黏性以及推广能力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微电影的传播效果和市场份额。
3. 营销竞争:微电影的成功离不开有效的营销手段。
创作者需要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差异化的宣传策略和合适的推广渠道来吸引观众,提升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市场发展趋势1. 内容多样化:未来微电影市场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仅有情感剧、喜剧等传统类型,还有纪录片、科幻、动画等多种题材,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小制作成本电影营销策略研究

小制作成本电影营销策略研究小制作成本电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因为它们融合了高质量的内容和创新的营销策略。
相比于大制作的电影,小制作成本电影通常投入更少的资金,但它们通过精心设计的营销策略来吸引观众,取得成功。
本文就小制作成本电影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一、洞察目标受众制订一项成功的营销策略的第一步是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
小制作成本电影通常面向比较特定的受众群体,因此需要对他们有深入的了解。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社交媒体分析和观众反馈来收集信息,把握目标受众的口味和兴趣。
在确定目标受众后,制作营销内容和策略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增加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利用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对于小制作成本电影来说,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是非常重要的渠道。
通过定向广告、内容营销和社交媒体互动,可以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
可以通过合作和跨界营销,将电影与相关的产品或品牌联系起来,扩大影响范围。
数字营销还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反馈,帮助制作团队不断调整和优化营销策略。
三、创新宣传活动小制作成本电影可以通过创新的宣传活动来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
可以举办特色的观影活动,邀请明星或导演亲临现场与观众互动,增加影片的曝光度。
也可以在电影节或艺术展上展示作品,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创新的宣传活动可以带来口碑的传播,提升电影在目标受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策划精准的预售和上映计划小制作成本电影通常没有大型的预算来进行全球性的宣传和上映,因此需要通过精准的预售和上映计划来获取最大的票房收入。
可以选择在特定时间点,或者特定地区进行首映,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
同时可以通过预售票和特别放映来预热观众情绪,提高上映首周的票房收入。
精准的预售和上映计划是小制作成本电影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五、借助口碑和好评口碑和好评是小制作成本电影的重要推手。
一部优质的电影会获得观众和专业评论家的好评,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观众。
可以通过提前放映、观众见面会和专业评论发布等方式创造有利的口碑效应。
2024年微电影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微电影市场需求分析导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微电影作为短片的一种形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微电影不仅具备制作成本低、观看方便等优势,同时也给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传达情感的平台。
通过对微电影市场需求的分析,可以为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当前微电影市场概况当前微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化的内容:微电影创作者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背景的人群,因此微电影的内容各异,涵盖了爱情、悬疑、青春、励志等多个题材。
2.制作成本低廉:相较于传统电影,微电影的制作成本较低。
创作者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等简单设备进行摄制,并借助后期制作软件进行剪辑和特效处理,减少了制作成本和门槛。
3.网络传播广泛:微电影主要通过各大视频平台、社交媒体以及影展等途径进行传播。
网络传播的便利性和广泛性,为微电影的制作者提供了更多展示和传播的机会。
2024年微电影市场需求分析微电影市场需求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目标受众的喜好和需求,为创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1. 年龄段微电影市场的受众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5至40岁之间的年轻人群体。
这一群体在手机和互联网上的消费时间较长,对新鲜事物更加敏感,更容易接受新的艺术形式。
2. 内容偏好•爱情类:爱情类微电影具有情感共鸣,受众容易产生共鸣并产生情感上的投入。
•青春类:青春题材的微电影可以反映出当代青年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求,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并激发情感共鸣。
•励志类:励志类微电影可以激励观众勇敢追求梦想,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情感表达,激发观众的积极性。
3. 主题和创作风格•真实触动:微电影以真实生活为背景,通过真实的情感和故事来触动观众。
创作者应该通过细腻的刻画和真实的表达来打动观众。
•创意突破:微电影作为一种短片形式,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引起观众的注意。
独特的创意手法和故事结构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
4. 视觉效果和剧情•高清画质:观众在观看微电影时对画质要求较高,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画面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
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

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
一、微电影产业的规模在扩大
二、题材类型多样化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不同,它更具有时效性和实时性。
微电影更容易吸引年轻观众,因
此多数微电影都采用轻松、有趣的风格来吸引观众。
而在类型上,微电影的题材也日益丰
富多样,从社会现实、文化传承到科技、青春等都能成为微电影的创作主题。
比如,近年
来火爆的题材有婚姻、家庭、职场等,也有关爱环境、文明实践等公益类微电影。
三、微电影创作者多样化
微电影是一种低门槛的创作方式,因此,它吸引了大批爱好电影的青年参与其中。
微
电影的创作者类型多样化,有专业影视从业者,也有业余爱好者。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微电影取得了商业成功,也有不少创作者转型为制片人、导演等电影行业从业者。
四、微电影面临的挑战
总体而言,微电影在引导观众参与、打造全新内容价值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未来,微电影产业的发展应注重作品质量、加强版权保护、拓展营销渠道等方面,在
与传统电影的协同发展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2024年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范文

《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艺术形式,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电影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等特点,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就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微电影的现状1. 制作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电影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和优秀导演加入到微电影的制作中,使得微电影的画质、音效、剪辑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同时,各种新兴的拍摄技术和特效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影的制作中,使得微电影的观赏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 内容丰富多样微电影的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爱情、友情、亲情、社会现象、历史文化等。
这些丰富的题材为观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同时,微电影的创作团队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使得微电影的观赏体验更加丰富。
3. 传播渠道广泛微电影的传播渠道非常广泛,包括互联网、电视、手机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各大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观看微电影。
此外,各大电视台和手机运营商也纷纷加入到微电影的传播中,为微电影的推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微电影的发展1. 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微电影的普及和观众数量的增加,微电影的商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开始通过微电影进行宣传和推广,这使得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得到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同时,一些优秀的微电影作品也通过参加各种电影节、比赛等活动获得了更多的曝光机会和资金支持。
2.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电影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为微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也为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精准营销手段。
这些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微电影的发展。
3. 跨界合作拓宽市场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艺术形式,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065 电视电影论文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现状及生存出路一、引言近年来,小成本电影的蓬勃发展归功于2006年电影《疯狂的石头》的巨大成功。
由此,小成本电影成功敲开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并逐渐在上升的发展态势中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在过分追求票房和产量的同时,小成本电影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累积了一系列问题并影响或制约了小成本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电影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处于尴尬地位的小成本电影如何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怎样面临时下的发展现状并突破发展瓶颈,获得新一轮的成长与成绩,是亟待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二、小成本电影概念与历史背景分析电影按照其投资成本的多少一般分为大、中、小成本电影。
在中国的国情内,所谓的大片,则是投资在8000万元以上的影片,即大成本电影,而1000万元到8000万元之间的影片是中等成本电影,小成本电影的投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
[1]中国小成本电影的发展,受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国产小成本电影也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确切地说,国产小成本电影萌发于中国政治和经济的转型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电影的改革和发展随着国家颁布的各项管理条例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1993年,《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使中国电影的规模增大,资金大量涌入,加速了中国电影业的高速发展,至此,中国的电影开始走向完全的市场化。
2000年后,在与大成本电影的竞争中,小成本电影以其细致的内容和本土化的方式较大成本电影的内容空洞、形式化占优势,并以许多新锐导演的处女作,迎来了国产小成本电影的繁荣时期。
[2]三、小成本电影的创作特征小成本电影在不断的发展创造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
第一,讲故事为主的叙事手段。
“巴赞指出,电影的题材已经用尽技术能够提供的一切手段,蒙太奇或摄影风格的变化已经不足以打动观众,形式与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应当颠倒,形式依然更必要、更灵活和更严格地受到题材的制约,‘我们今天重视的是题材本身,我们对题材要求日益严格,电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剧作时代’。
”因此,电影所取材的故事本身是否具有精彩的呈现性与票房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第二,小成本电影的故事取材贴近老百姓生活。
以《落叶归根》为例,该片讲述了民工老赵(赵本山饰)为使好友老刘(洪启文饰)死后“落叶归根”,一路上历尽艰难将老刘的尸体运回老家的故事。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家”有着特殊的情感和理解。
安土重迁的思想使得人们死后寻求一个家的归宿,在这部电影中,自然就寄托到人们对家乡的情怀上。
第三,喜剧元素的成功运用。
这一在小成本电影中屡试不爽的手法,在《疯狂的赛车》(2009)、《十全九美》(2008)、《熊猫大侠》(2009)等成功的电影中屡见不鲜。
无需构思缜密,以经典搞笑、无厘头或者恶搞、戏仿的狂欢式的情节模式讲述一个好玩或严肃的故事。
四、当前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现状当下国产小成本电影犹如一个双面镜,一面呈现着可圈可点的成绩,一面挂着发展的诸多问题和局限。
小成本电影凭借其创作空间自由和结合本土的优势在夹缝中生存,处于尴尬定位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期。
(一)小成本电影的尴尬定位在当下的电影界中,小成本电影仍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其定位无法得到准确的界定。
小成本电影因为其自身的资金限制,虽然具有很强的个人思想印记和清晰的风格,但依旧无法和上亿元的场面宏大的史诗巨制、战争大片、武侠大片等相联系,关于其自身的界定,影视界和学术界都没有给出一个数字上的具体标准。
(二)小成本电影发展的障碍与瓶颈1.院线限制电影的放映具有院线的限制,电影的产量并不能代表市场的繁荣程度。
2006年,国产电影的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三,然而约超过300部的影片,放映率仅有13%,意味着仅有40多部电影得到了放映许可。
电影的制作、流通,到进入观众视线,这一系列过程的最终意义是其完成作为商品的价值意义。
然而当下的“虚假繁荣”的现象,使得绝大部分国产小成本电影无法完成其存在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说,由于观众受电影明星阵容、宣传力度、高投入的价值观的影响,很多国产小成本电影完全没有进入院线的机会。
2.制作粗糙制作粗糙是制约其发展的第二大因素。
成功的小成本电影之所以成功,情节构思等是关键之外,其制作的质量也是较高的。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国产小成本电影来说,业余水准的团队,从编剧到导演,从演员到技术都达不到一定的要求,这自然无法走向成功。
同时,很多小成本电影虽然在对观众的吸睛率上做得很好,但在其影片内涵和艺术氛围上仍然不够,这也是它们无法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3.资金来源困难电影的制作,先抛却团队质量,顾虑巨大的经费也是制约国产小成本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身国产小成本电影的投入有限,想要拍出大片的激荡人心的效果是难上加难的。
如何在仅有的资金上拍出预期甚至超出预期的效果成为电影制作方需要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
五、未来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发展与出路探索虽然国产小成本电影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发展的步伐却需要继续前进。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化地突破限制并冲出重围,实现自身质量提升并探求新一轮的发展途径和方式,改善当下发展环境和发展模式,以全新的理念迎接国内市场的挑战,成为时下的燃眉之急。
对此,针对当前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状况,并结合其自身的优势,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探索路径做出粗略的规划。
(一)尽可能地拓展观众群体,满足观众需求小成本电影受到资金、院线等的限制,无法进入主流院线,但是小成本电影清晰的故事情节和细致贴近人们生活的取材,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满足大众的需求: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从观众的主流视角出发,聚焦民生,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他们时下最关心或者最感兴趣的故事。
因此,尽可能地在已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拓宽观众群体的数量,打开观众的渠道,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顺应观众的心理,满足观众的需求。
(二)放弃自娱自乐的态度纵观所有成功的国产小成本电影,其最大的成功之处不在于明星阵容和投资,而是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耐人寻味的内涵。
内涵是电影的灵魂和生命力,国产小成本电影在利用喜剧元素的同时,不要忽略电影的主题内涵,不能偏离影片的发展方向而让无厘头、恶搞、暴力等充斥镜头,没有个性化的主题和引人回味的内涵的电影,只是一部让观众一笑而过的存在。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商品,其在社会生活中本身就扮演着文化传播工具的角色。
小成本电影只有在提升内在艺术性和提高影片内涵的情况下,才能继续保持生命力并不断前进。
(三)找寻适合小成本电影的营销模式小成本电影无法打造全明星的强大阵容,也无法实现全一流的创作水准和高成本的投入,但事物的存在总有其合理性和社会性。
一部电影不仅需要制作,还要考虑到后期制作完成后的发行。
“《疯狂的石头》在公映之前,就在制造口碑上做足了工作。
通过上海电影节上的宣传活动和影评人放映专场,先行在影评人和媒体中进行了预热。
紧接着推出在5个城市的免费放映,最直接地创造了口碑,提高了影片人气。
在记者招待会和影迷见面会上,宁浩和演员郭涛等人特别注重就细节和观众做深刻而幽默的沟通。
在照顾传统媒体的同时,更充分利用‘电影论坛’及‘博客’等形式进行网上宣传。
”[3]在制作小电影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方式,以其自身的特点为突破口,从观众喜闻乐见的视角出发,以消费者为中心、合理化价格,从而为电影准确定位。
此外,还应巧妙地利用营销思维运作,使小成本电影的特点更鲜明化,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并以此积极寻求赞助,拓宽发行渠道,调整传播策略,打造个性鲜明的广告和宣传方式,在此基础上寻找适合小成本电影的营销模式,为小成本电影的未来找到出路。
(四)不断开发二级市场院线的限制制约了绝大部分电影的放映,但是从这个落脚点出发,积极开发二级市场也是当下国产小成本电影的良好出路。
国产小成本电影对主流市场有限制和风险的承担力度是有限的,而非主流市场又是一片待开发的空间。
国产小成本电影既然有融合本土化的优势,就要有效利用其切合本土观众口味,能够抓住本土观众的特点,对二级市场进行积极有效的开发。
很多没有进入主流院线的电影并不意味着其没有市场价值。
“曾经笑傲戛纳的《青红》(2005)转战国内票房寥寥;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多项荣誉的影片《我们俩》(2005)也是好不容易挤进了院线,但因票房不济而匆匆下档;‘金狮’在手的《三峡好人》(2006)尽管让贾樟柯成为新生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但影片怎样跟更多的观众见面仍旧让他头疼不已;像《好大一对羊》(2004)那样的小成本片子就更惨了,几年前就获得了国际大奖,参加过的电影节都够绕地球半圈了,可至今也没捞着机会公映。
”[4]这说明,电影的放映要有合适的观众和时机,对于很多有价值的未能够在主流院线放映的影片来说,开发二级市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五)坚守艺术的现实观照电影是一门集视觉和听觉为一体的艺术品。
国产小成本电影在发展中,应坚守其艺术性,从影片的故事内涵到空间展现,从叙事角度到叙事手法,都以影片最终的艺术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唯票房论”的最终结果就是影片内容空洞,过于形式主义。
票房的成功是影片艺术水平的反映。
对于小成本电影来说,贴近人们生活是其最大的特点,对现实的关注是小成本电影最大的艺术特点之一。
坚持记录社会现实,反映人们的生活现状,使用真实的手法,写真实的故事,触动观众的心灵,是当下小成本电影提升和坚守艺术现实写照、保持生命力的有利途径之一。
(六)坚持具有民族色彩的表达电影是大众媒体的一种组成形式,电影作为一种有声媒介,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在现代的信息化社会中,担负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电影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影视文化,既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示,也是民族文化大集合的舞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族文化更是异彩纷呈,争奇斗艳。
国产小成本电影在对自身定位时,把握好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对民族色彩的积极表达,是国产电影的责任和义务。
而小成本电影以其自身的特点具备了这方面的强大优势,民族特色的表达,增加了小成本电影的人文内涵的同时,也无形中提高了小成本电影的艺术水平,既为国家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播作出了贡献,也为自身的发展和前进开拓了出路。
六、结语小成本电影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成本电影萌芽、发展和繁荣的今天,我们也更应该清晰地对其发展方向和途径作出判断,坚守小成本的发展原则,不偏离原则,不为过分追求利益而迷失,在努力克服发展局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影片的质量,以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观念面对市场的竞争压力,顺应发展的同时以自身的特色为亮点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中国小成本电影共同克服瓶颈期、迎接新的繁荣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