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东北长白落叶松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东北长白落叶松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东北长白落叶松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李文战(吉林省磐石市江南林场(松山国有林管护中心)吉林磐石132300)摘要:长白落叶松是属于松科落叶松属,落叶针叶乔木,其树能够高达30m,其直径能够达到1m,是我国东北部主要的植树造林树种之一。

长白落叶松边材为淡黄色,其树心为红褐色,并且具有纹理直,结构粗等特点,其木材略重,并且经久耐用,是土木工程、船舶、电感、枕木、家具等主要材料,其树皮还能够作为栲胶用,因此,长白落叶松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认购栽培;地理环境中图分类号:S79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16-0177-02引言长白落叶松是东北地区植树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其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其树皮为灰褐色,纵裂成长鳞片脱落,落痕为紫红色或淡褐色,少有光泽,其顶端叶枕间生有淡褐色绒毛。

其松叶成倒披针状线形,长度约为1~2.5cm,宽约1mm,呈扁平状,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树种,并被大量运用于植树造林中。

本文针对东北长白落叶松人工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为东北植树造林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1生物学特性长白落叶松具有喜光、喜肥、喜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等特点,因此,在对长白落叶松进行人工栽培时,需要选择阳光充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以及气候环境适宜的地区进行大面积栽种。

但是长白落叶松其抗风能力较差,并且不耐旱,不耐积水等特点,也为栽种造成了一定困难。

长白落叶松其生长速度偏快,其枝条萌芽力较强,在自然分布区内呈现出纯林或混交林中呈优势木居于第一层。

其自然分布地区主要为内陆性冷凉气候地带,该地带平均温度大约为2℃~13℃。

其最为适宜的生长土壤为灰化的火山堆积土,并且在石灰质土壤以及砂壤上也能进行良好的生长[1]。

2分部与用途长白落叶松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一带,其海拔位于900~2500m之间。

主要的栽培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以及通化地区;辽宁省定南部的丹东、本溪、抚顺以及沈阳等地带均有分布。

辽东林区典型经营条件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结构特征

辽东林区典型经营条件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结构特征

辽东林区典型经营条件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结构特征凌帅;张丽杰;黄鑫春;张宇【摘要】为探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化过程,为经营管理其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辽东林区典型经营条件下49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辽东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具有明显的自然化现象,其群落由长白落叶松、水曲柳、花曲柳等3~14个树种组成,坡下部、坡中部和坡上部依次形成了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占优势,长白落叶松、花曲柳和水曲柳占优势,长白落叶松和花曲柳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

群落中的较小径级区(2~6 cm)与较大径级区(18~36 cm/34/30)出现株数分布高峰的规律为,随自下而上的坡位环境梯度变化,群落较小径级区(2~6 cm)峰值逐渐减少,而群落较大径级区(18~36cm/34/30)峰值逐渐增加。

在坡中、下部优势树种长白落叶松大径材(胸径≥26 cm)比重大,为58.6%和60.0%,在坡上部中径材(24 cm≥胸径≥12 cm)比重大,为66.7%。

林下更新树种的径级分布主要集中在6 cm以下的较小径级区域,坡下部2~6 cm径级分布数量占更新总数量的96.3%;坡中部占93.8%;坡上部占更新总数量的85.6%。

更新群落形成初期阶段。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49-year-old larch plantation in eastern Liaoning was researched to dis-cuss its naturalization process and then provided guidance for the manage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rch plan-tation in eastern Liaoning had obvious naturalized phenomenon,which was composed of 3 -14 species,including Larix olgensis,Fraxinus mandshurica,Fraxinus rhynchophylla and other species.In the bottom of slope,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Larix olgensis and Fraxinus mandshurica,in the middle of slope,Larix olgensis,Fraxinus mand-shurica,Fraxinus rhynchophylla were dominant species,and in the top of slope,Larix olgensis and Fraxinus rhyncho-phylla were dominant species.In larch plantation community,the number of small diameter classes (2-6 cm)tree and big diameter classes(18 -36 cm/34/30)tress were change of gradient of slope position.From the bottom to top,the number of diameter class of 2-6 cm tree was gradually decreased,while they were increased for the num-ber of diameter class 18-36 cm/34/30 tree.In the middle and bottom of slope,Larix olgensis with large-diameter (DBH≥26 cm)was dominant,accounting for 58.6%and 60.0%,respectively.In the top of slope,middle-diam-eter (24 cm≥DBH≥12 cm)trees weredominant,accounting for 66.7%.The diameter class of species renewal under forest mainly was composed of small size tree (DBH <6 cm),like,in the bottom,middle and top of slope, the number of middle size tree (DBH 2cm -6cm)accounted for 96.3%,93.8% and 85.6%,respectively. Therefore,using near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pattern and constructing stable structure forest with uneven-aged and mixed multi-storied plantation to achieve the optimization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future process of forest management is strongly needed.It was early stage of regenerative community formation.【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5页(P37-41)【关键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结构特征;辽东林区【作者】凌帅;张丽杰;黄鑫春;张宇【作者单位】辽宁省实验林场,辽宁清原 113311;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沈阳 110161;辽宁省实验林场,辽宁清原 113311;辽阳市青山保护局,辽宁辽阳11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8.5如何加强现有林经营,提高林分生产力,是当今国际林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辽东地区落叶松生长及育苗技术研究

辽东地区落叶松生长及育苗技术研究

232021.2辽东地区落叶松生长及育苗技术研究刘国刚1,孟繁强1,马 涛2,韦丹强1(1.岫岩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岫岩 114300;2.岫岩县林业局,辽宁 岫岩 114300)摘要:落叶松是北方主要的生态林和用材林树种,在北方地区广有种植。

本文以辽东地区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该地区的生长特点进行概述,并对其育苗技术进行总结,为提高落叶松的成活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辽东地区;落叶松;育苗;移栽1 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特点落叶松生长速度快,生长15年的树高最大可达到8米以上,最大胸径超过9厘米;生长25年的树,最大树高超过15米,最大胸径在15厘米以上;落叶松的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最高峰分别在4~12年、6~16年时出现;材积连年生长量在种植后25年内一直处于快速生长阶段,35年时也没见到与平均生长线曲线相交。

由此可知,落叶松树种的生长具有早期速生的特点。

落叶松具有很强的趋光性。

落叶松林龄在25年左右时,如果林间郁闭度0.7~0.8,则干材重量在地上部分总重中占比达到85%,侧枝的重量占比仅为15%,由此可知落叶松的经济材占有绝对的优势,明显优于其他树种。

2 落叶松的育苗2.1 圃地选择、整地做床落叶松的育苗地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排灌设施完善,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或者轻壤土,pH值呈微酸性或者中性。

播种前1年冬季进行整地,深翻30厘米左右,与此同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2吨/公顷,并将硫酸亚铁10倍液均匀地喷洒在地表,待地干后耙平,做床,高、宽分别为15厘米、1米左右,床间的间距以25厘米为宜。

2.2 种子的采集及处理落叶松的球果形状大小因品种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球果刚采摘下来时有较高的含水量,应先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摊薄薄的1层,以免发热导致温度升高而损伤种子。

摊晒10~15天后即可脱粒,落叶松的出种率在15%左右。

之后再经过晾晒处理将种子的含水量降到安全储藏范围内即可密封干藏,常温密封干藏时种子可保存1~2年,也可低温密封干藏,保存的时间可超过3年。

辽东落叶松人工林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辽东落叶松人工林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林。
部依次形成了长 白落叶松和水 曲柳 占优势、长自落 叶松 、花曲柳 和水 曲柳 占优势 、长 白落叶松和花 曲柳 占优势的针 阔混交林 ;该
人 工 林 群 落 具 有 较 高 的植 物 多 样 性 ,其 中坡 中部 生 物 多样 性 最 高。 关键 词 :辽东 落 叶松 人工 林 ;物种 组成 ; 多样 性 ; B 多样 性
3 结 果与 分析
3 . 1 辽东 林区 落叶松 人工 林群 落 乔木树 种组 成 与结构
讨 落 叶松 人 工林 自然化 过 程及 其 自然化 经 营模 式 ,以便 为经 营 管 理 辽 东林 区落 叶松 人工 林 提供 科 学依 据 。结 果 表 明 :辽 东林 区落 叶 松人 工 林群 落 具 有 明显 的 自然 化现 象 。坡 下 部 、坡 中部 和 来自上 农 业开 发与 装备
2 0 1 6 年 第l 2 期
试 验 研 究
辽东落叶松 人工林植物群落 多样性 分析
黄鑫春
( 辽宁省 实验林场,辽 宁清原 1 1 3 3 1 1 )
摘 要 :采 用 样 带 网格 调查 方 法 和 、 B多样 性 指 数 分析 方 法 ,研 究 辽 东林 区近5 0 年 生 落 叶松 人工 林 的结 构 特征 、植 物多 样性 ,探
据 调查 结 果 ,在坡 下部 ,辽 东林 区落 叶松 人 工林 群 落 出现 1 4 个 树种 。其 中落 叶 松 和水 曲柳 的重要 值 明 显 高于 其他 树 种 ,形 成 了以落 叶松 和水 曲柳 占优 势 的针 阔 叶树 种 的混 交 林 。在 坡 中部 , 辽 东林 区落 叶松 人工 林群 落 出现 8 个树 种 。其 中落 叶松 、花 曲柳 和 水 曲柳 的重要 值 明 显高 于其 他 树 种 ,形 成 了 以落 叶松 和 花 曲柳 、 水 曲柳 占优 势 的针 阔 叶树种 的混 交林 。在坡 上 部 ,辽 东林 区落 叶 松人 工林 群 落 出现3 个 树种 。其 中落 叶松 和花 曲柳 的重 要值 明显 高 于水 曲柳 ,形 成 了 以落 叶松 和 花 曲柳 占优势 的针 阔 叶树种 的混 交

长白落叶松山区半山区造林技术要点探讨

长白落叶松山区半山区造林技术要点探讨

长白落叶松山区半山区造林技术要点探讨长白落叶松是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它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落叶松树种,还具有优良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由于长白山地处亚寒带、寒带过渡地带,气候寒冷、多雾、日照时间短,土壤贫瘠,海拔较高,因此造林技术要点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选址及土壤改良长白山半山区的选址十分重要,一般来说,长白山半山区的选址应该选择在自然海拔高度的下方200-300米,这样有利于阳光的充分照射和土壤养分的供应。

在选址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由于长白山半山区土壤酸性较高,多为针叶林土壤,所以要进行石灰化处理,增加土壤的碱度,有利于长白落叶松的生长。

二、树种选择长白落叶松树种选择是长白山半山区造林的重要技术要点。

在长白山半山区选择适宜的树种对于林木生长和林地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在长白山半山区选用长白落叶松进行造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因为长白落叶松适应性广泛,生长迅速,还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对于改善土壤和水源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密度管理在长白山半山区的造林中,密度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长白落叶松的栽植密度在每亩500-800株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树木之间的空间适当,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和光照、营养、水分的充分利用。

适当的密度管理还可以减少树木之间的竞争,促进长白落叶松的生长。

四、栽培管理在长白山半山区进行长白落叶松的造林,栽培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栽培管理中,要注重对长白落叶松的修剪、疏伐等工作,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

还要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对长白落叶松进行适当的施肥和灌溉,保证树木的生长需求。

五、水土保持长白落叶松山区半山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

在长白山半山区造林中,要注重对土壤的保护,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力。

要注意水源的保护,充分利用水资源,保证长白落叶松的良好生长环境。

六、灾害防治在长白山半山区造林中,对自然灾害的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

长白山地处亚寒带、寒带过渡地带,气候多变,常常出现干旱、雨淋等自然灾害,这对长白落叶松的生长十分不利。

长白山区人工落叶松林分生长规律的研究

长白山区人工落叶松林分生长规律的研究

长白山区人工落叶松林分生长规律的研究廖宇翔【期刊名称】《《吉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9(048)006【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长白山区; 人工落叶松; 林分; 生长规律; 数量成熟龄【作者】廖宇翔【作者单位】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2自2015年长白山国有重点林区实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人工林已成为木质产品生产的主要来源[1-3]。

林分生长模型可以精确地预测各种特定立地条件下林分生长动态,掌握林分生长规律,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4-7]。

为了准确了解人工林林分生长规律,众多学者对林分生长模型进行了构建。

胡晓龙以理查德方程为基础,对长白落叶松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进行了构建[8]。

姚丹丹等利用贝叶斯法对长白落叶松林分优势高生长模型进行了研究[9]。

孙世仁等对长白山区人工红松林蓄积生长模型进行了研究[10]。

刘红梅等采用林分特征因子年龄、立地指数、密度以及材积,建立华北人工落叶松林分生长模型,预测精度均达到了80 %以上[11]。

人工落叶松作为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一直为我国木材生产做出重大贡献。

本文利用吉林森工集团红石林业局的森林资源调查小班数据库,对人工落叶松林分生长模型进行了拟合和检验,并对其林分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

旨在为充分利用该地区人工落叶松林分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区域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和靖宇县境内,隶属吉林森工集团红石林业局。

该区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漫长,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月均最高温为21.9 ℃,最低为-18.7 ℃,年平均气温为3.7 ℃,无霜期100~110 d,有效积温2 100~2 500 ℃,年平均降水量720~810 mm,土壤以山地暗棕色森林土为主。

植被类型以红松阔叶林为主,阔叶主要有蒙古栎、水曲柳、核桃楸、紫椴、榆树、白桦和色木槭等,针叶主要有红松、云杉和人工落叶松等。

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调查

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调查

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调查刘足根;朱教君;袁小兰;谭辉【期刊名称】《林业科学》【年(卷),期】2007(043)001【摘要】调查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数量、幼苗的存活和生长状况以及其幼树出现的生境.结果表明:在结实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内均有1年生落叶松幼苗,其数量与人工林种子库落叶松种子数量有关,其存活和生长(高生长和叶片数量)状况明显受林分开阔度、地面植被盖度和枯落物的影响.1年生长白落叶松幼苗在林内生长缓慢,一般高生长不超过6 cm,地径生长不超过0.1 cm,叶片数量不超过25针.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幼苗4月末开始出现,6月份幼苗数量最多,9月份林内大部分幼苗死亡.这表明长白落叶松幼苗在林下不能正常存活和生长,而影响其存活和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光照、草本灌木和地面枯落物.另外,长白落叶松林下很难见到幼树,只有在有种源、光照充足、草本灌木和枯落物少,以及土壤较湿润的生境中能见到其幼树.【总页数】8页(P42-49)【作者】刘足根;朱教君;袁小兰;谭辉【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昌,330029;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江西农业大学商学院,南昌,33001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4.1【相关文献】1.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枝叶生物量模型建立与评估 [J], 胡靖扬;贾宝军;林宽;冯倩男;刘常富;于立忠2.基于冠层分区的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叶面积模拟研究 [J], 冯倩男;刘常富;罗洪斌3.模拟氮沉降对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J], 王睿照;毛沂新;张慧东;颜廷武;魏文俊;朱健;黄夏4.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异龄混交林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特征研究 [J], 冯健;王骞春;陆爱君;于世河;郑颖;王月婵;陈东升5.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障碍分析 [J], 朱教君;刘足根;王贺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白落叶松山区半山区造林技术要点探讨

长白落叶松山区半山区造林技术要点探讨

长白落叶松山区半山区造林技术要点探讨长白落叶松是我国重要的防护林树种之一,其在山区半山区的造林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重点探讨长白落叶松山区半山区造林技术的要点。

1.土壤准备:长白落叶松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相对较低,但要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造林。

在山区半山区,土壤多为酸性,需进行石灰化处理,提高土壤pH值。

还需要做好土壤深松、平整等工作,为后续的造林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2.苗木选择:长白落叶松苗木应选择良好的品种和优良的品质。

优良的苗木应具备以下特点:生长健壮、树形良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在山区半山区造林时,应优先选择抗逆性强的苗木品种,以增强其抵御自然环境的能力。

3.造林密度:长白落叶松山区半山区造林密度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地形、土壤条件、林木生长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密度可在600株/亩至1200株/亩之间。

在较为平缓的山区,可选择较高的密度,增加树木的盖度和抗风能力;而在陡峭的山坡上,应适当减少密度,避免土壤侵蚀和根系竞争。

4.造林时间:长白落叶松适应性强,可以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造林。

但在山区半山区造林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苗木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造林。

一般来说,春季气温回升,土壤湿度适宜,是长白落叶松生长的较好时期,但需注意避开早春或夏末的冻害期;而秋季气候凉爽湿润,有利于苗木的生长,但需避开霜冻期。

5.施肥措施:长白落叶松生长速度较慢,对土壤肥力要求相对较低。

但在山区半山区造林时,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苗木生长需求进行适量的施肥。

一般来说,在造林前可进行基肥施用,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追肥施用时机和方法,以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

长白落叶松在山区半山区的造林技术要点包括土壤准备、苗木选择、造林密度、造林时间和施肥措施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可以提高长白落叶松在山区半山区的造林效果,增加防护林的覆盖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a s t e r n Li a o n i n g Pr o v i n c e ,C h i n a
HE Yu a n — y a n g ,DUAN J i e ,W E I Yo n g - z h o n g 。 , M A LYu — y i ’ ,J I A L i ・ mi n g ,
e a s t e r n Li a o ni n g Pr o v i nc e,Chi na,4 4 a n a l y t i c t r e 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t a g e s we r e s e l e c t e d t o s t u dy t he g r owi n g
中图分 类号 : ¥ 7 9 1 . 2 2 0 . 6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7 4 6 1 ( 2 0 1 4 ) 一 0 2 — 0 1 8 4 — 0 7
Gr o wt h Re g ul a r i t y o f Lar i x o l ge n s i s Pl a nt a t i o n i n Mo u nt a i no u s Re g i o ns o f
辽 东 山 区长 白落 叶松 人 工林 生 长 规律 的研 究
何 远 洋 , 段 劫 , 魏永 忠。 , 马履 一 , 贾黎 明 , 贾 忠奎 , 苏 小 琚 ,
周 强 。 , 张 云 江。 ,
( 1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林 学 院 , 北京 1 0 0 0 8 3 ;2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国 家 能 源非 粮 生 物 质 原 料 研 发 中心 ,北京 1 0 0 0 8 3 ; 3 .辽 宁 省 实 验林 场 , 辽 宁 清原 1 1 3 3 1 1 )
映其生 长规律 , 能够用 于辽 东山区长白 落叶松人 工林 生 长过程 的预 测 。长 白落叶松 胸径 连年 生长量 的最 大值 出现 在第 7 年, 平均生 长量 的 最大值 出现 在 第 1 6年 , 连 年 生长 量与 平均 生 长量相 交 时间 出 现在 1 7  ̄2 0 a ; 树 高连年 生长量最 大值 出现在 第 6 年, 平均生 长量最 大值 出现 在 第 1 3年 , 连 年 生长量 与平均 生长量相 交的时 间在 1 2 -1 4 a 。长 白落叶松 在 生长初 期材 积增 长缓 慢 , 3 0 a以后 材 积 生长速
2 .Na t i o n a l En e r g y R&D C e n t e r f o r No n — f o o d B i o m a s s ,B e i j i n g Fo r e s t r y Un i v e r s i t y,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J I A Z h o n g — k u i ,S U Xi a o - j u n ,ZHoU Qi a n g 。 ,ZHANG Yu n - j i a n g 。
( 1 .Ac a d e my o fF o r e s t r y, Be i j i n g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or d e r t o f i nd ou t t he gr o wt h r e g ul a r i t y o f La r i x o l ge ns i s pl a nt a t i o ns i n mo un t a i n ou s r e g i o ns of
摘 要 : 以辽 东山 区长 白落叶松为研 究对 象, 通过 解析 4 4株 不 同林龄 的长 白 落叶松 , 建立起 胸径 、 树 高和材积 生长模 型 , 并对其 生长过程 进行 分析 研 究 。结 果表 明 : 采用 K o r f 方程 拟 合辽 东山 区长 白落
叶松 胸 径 、 树 高 和材 积 生 长模 型 效 果 最好 , R 2 值分 别为 0 . 9 5 6 、 0 . 9 5 6和 0 . 9 3 7 , 3个 方 程 都 能很 好 地 反
西 北 林 学 院学 报 2 0 1 4,2 9 ( 2 ):1 8 4 ~1 9 0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we s t F o r e s t r y Un i v e r s i t y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4 6 1 . 2 0 1 4 . 0 2 . 3 3
3 .E x p e r i me n t a l F o r e s t F a r m o f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 Qi n g y u a n , Li a o n i n g 1 1 3 3 1 1 ,C h i n a )
度较快 , 但是 直到 5 6 a时 , 也 没有达到数 量成熟林 , 说 明 长 白 落叶 松 材 积 生 长较 慢 。此 外 , 根 据 长 白 落
叶松 的生长过程提 出了其不 同生长时期应该 采取的主要 经营 管理措 施 。
关键 词 : 辽 东山区 ; 长 白落叶松人 工 林 ; 生长模 型 ; 生 长 过 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