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云南原生态音乐答案

合集下载

云南的歌会 教案及答案

云南的歌会  教案及答案

云南的歌会教案及答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文章的意境和浓郁的乡土情调。

2、掌握文章的结构,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作品的风格。

3、感受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悟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二、学习过程:导入: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总是喜欢聚在一起,即兴唱歌,游戏传情。

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今天,我们就走进文章,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

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酬和()熹微()譬喻()忌讳()即物起兴()凤哕()迤西()2、根据解释写词语。

():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忌怕而隐避。

():形容直往上升。

():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快活的样子。

():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3、作者简介及文章背景。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土司书。

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只身来到北京,升学围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

出版《月下小景》、《虎雏》、《石子船》、《八骏图》等二十多部小说集,成为当时新文学领域中多产作家之一。

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

风景优美的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热情善良的人们、淳朴的民风,使云南更具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和韵味。

每逢各种集会,更是人们尽情歌唱、一展风采的时机。

作者的云南之行对此有很深的体会。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感知歌会: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

(用四字短语回答)2、文中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这三个场合在描写手法上有何不同?五、问题探究,分析人物刻画方法。

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六、本文小结:文章通过对云南歌会场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美好人生的赞美之情。

昆明小学音乐试题及答案

昆明小学音乐试题及答案

昆明小学音乐试题及答案试题一: 音乐基础知识1. 请简要解释以下音乐术语:a) 调性b) 节奏c) 音高d) 音色答案:a) 调性是音乐作品所基于的调音系统,包括主音、它的音程关系和调内各个音的作用;b) 节奏是音乐中音符的排列和强弱的分布方式,能够给音乐作品带来有序的节奏感;c) 音高指音乐中音符的高低,用乐谱上的音符位置表示;d) 音色是乐器发声的质感,描述不同乐器之间声音的区别。

试题二: 乐曲分析请听以下乐曲,然后回答问题:(播放乐曲)1. 这首乐曲的速度是什么?2. 乐曲采用了哪些乐器?3. 乐曲的调性是什么?4. 乐曲的情感表达是什么?答案:1. 这首乐曲的速度是中等速度,轻快而明快。

2. 乐曲采用了小提琴、钢琴和鼓的演奏。

3. 乐曲的调性是大调。

4. 乐曲的情感表达是欢快、愉悦、充满活力。

试题三: 乐理知识1. 请解释以下乐理符号的含义:a) 4/4b) ppc) staccatod) crescendo答案:a) 4/4是常见的拍子记号,每小节有四拍;b) pp是柔弱的音量标记,表示需要以极低的音量演奏;c) staccato是一种演奏技巧,指以短促、分离的方式演奏音符;d) crescendo是逐渐增强音量的标记,表示需要逐渐提高音量演奏。

试题四: 音乐历史请回答以下问题:1. 巴赫是哪个时期的作曲家?2. 莫扎特是哪个时期的作曲家?3. 贝多芬是哪个时期的作曲家?4. 肖邦是哪个时期的作曲家?答案:1.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

2. 莫扎特是古典时期的作曲家。

3. 贝多芬是古典时期的作曲家。

4. 肖邦是浪漫时期的作曲家。

试题五: 乐器知识请解释以下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1. 小提琴2. 钢琴3. 长笛4. 尤克里里答案:1. 小提琴是弦乐器,擅长演奏旋律和和声,演奏时放在肩上,使用琴弓拉弦发声。

2. 钢琴是键盘乐器,可以同时演奏和弦和旋律,演奏时用手指弹奏键盘上的琴键。

3. 长笛是管乐器,通常由金属制成,通过吹气和控制指孔的方式演奏。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音乐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音乐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音乐测试题班级:姓名:一. 选择题。

1.用来记录音长短的符号叫()。

A. 高音谱号B. 低音谱号C. 音符D.休止符2.《欢乐颂》是贝多芬()中的第四乐章的主题。

A.《第四交响曲》B.《第五交响曲》C.《第六交响曲》D.《第九交响曲》3.《土耳其进行曲》是下面哪位大师的作品。

()A.舒伯特B.贝多芬C.柴可夫斯基D.施特劳斯4.《胡桃夹子组曲》是哪位大师的作品()A.舒伯特B.贝多芬C.柴可夫斯基D.施特劳斯5.《蓝色的多瑙河》属于下面哪种合唱?()A.童声合唱B.混声四部合唱C.男生合唱D.女生合唱6.长笛属于下面哪种乐器()。

A.木管乐器B.铜管乐器C.打击乐器D.拉弦乐器7.唢呐属于民族乐器中的()A.吹管乐器B.拉弦乐器C.弹拨乐器D.打击乐器8. 在音乐中标有“▼”的记号,叫()A.连音记号B.顿音记号C.反复记号D.换气记号9. 在音乐中标有“⌒”记号,叫()A.连音记号B.顿音记号C.反复记号D.换气记号10.在歌曲进行中,歌声暂时停顿,由器乐演奏的音乐片段称为()A.前奏B.间奏C.尾奏11. ()是由乐队在歌剧开演前,大幕未启时演奏的音乐,它一般起到暗示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戏剧的作用。

A. 进行曲B. 序曲C. 合唱曲D.独唱曲12. 《糖果仙子舞曲》是选自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曲()。

A. 《胡桃夹子组曲》B. 《进行曲》C.《俄罗斯舞曲》D.《花之圆舞曲》13. 用于伴随群体进行的歌(乐)曲是()。

这类音乐具有鲜明的步伐节奏,旋律激昂有力。

A. 合唱曲B. 鼓乐曲C. 进行曲D.交响曲14.《拥军秧歌》是()的民歌。

A.湖南民歌B. 陕北民歌C. 四川民歌D.河北民歌15.在歌曲中,一般来说,大调式比较(),小调式比较()。

A.明亮、喜悦B. 柔和、忧伤二、趣味问答。

人们总会用“五音不全”来形容一个人唱歌难听或走调,请问,这个“五音”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宫、商、角、徵、羽”,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三、独唱歌曲。

2014年昆明各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音乐真题解析及答案3

2014年昆明各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音乐真题解析及答案3

41、等于四分音符的三连音是(B )42、bB和声大调的第Ⅲ级音是(A )A、DB、bEC、#FD、bC43、F大调的关系小调是(B )A、a小调B、d大调C、b小调D、c小调44、可以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四个音所构成的和弦叫做(C )A、大三和弦B、小三和弦C、七和弦D、大七和弦45.调式音级以主音为中心,主音下方纯四度的音叫做(A )A、属音B、导音C、下中音D、下属音46.我们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许多音组合而成的复合音,其中包括基音和许多泛音,将其依次排列起来叫做“分音列”,或叫“泛音列”E为基音的泛音列中,第五分音是(无)A、小字组的F音B、小字1组的升G音C、小字1组的升E音D、小字2组的升G音47、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代替旋律型的特别几号tr是(B )A、倚音B、颤音C、波音D、回音48、音乐语lento的中文含义是(A )A、慢板B、中板C、快板D、急板49.自然大调式的属音上构成的七和弦是(A)A.大小七和弦B.小七和弦C.半减七和弦D.减七和弦50.谱号是用来确定五线谱上音的准确高度,中音谱号也叫做(B)A.下谱号B.C三线谱号C.G谱号D.C四谱号51.﹟c音是G宫调式雅乐音阶的(B)A.变宫B.变徽C.清角D.闰52.所谓全音和半音,是指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下列属于变化半音的两个音级是(D)。

A.B—CB.﹟F--﹟GC.E—FD.A--﹟A53.在五线谱中,高音谱号又叫做G谱号,中音谱号又叫做C三线谱号,低音谱号又叫做(D)。

A.C谱号B.D谱号C.C四线谱号D.F谱号54.相同时间片段的强与弱,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是(B)。

A.节奏B.拍子C.变换拍子D.节奏型55.bB和声大调的第vI级音是(D)。

A.EB. bEC.﹟FD.bG56.﹟f小调的关系大调是(D)。

A.﹟A大调B.D大调C.bD大调D.A大调57.可以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三个音构成的,叫(A)。

2014年昆明各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音乐真题解析及答案4

2014年昆明各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音乐真题解析及答案4

第二部分主观题(共4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2分)1. 自然音答:自然调式音阶中的各音,叫做自然音。

2.“交响曲之父”答: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年-1809年),奥地利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之一.奠定了现代交响乐,创建了四个乐章的基本形式、变奏曲和现代管弦乐队的基础。

代表作品有《创世纪》《四季》《惊愕交响曲》《伦敦交响曲》《告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小夜曲》等。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请写出在《课标》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部分对音乐基本技能的表述答:(1)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才常见的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学习演唱和演奏的初步技能。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方面,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

(4)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

2.节奏与节拍的关系答:(1)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慢弱(2)节拍(又称拍子),是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3)节奏与节拍具有同一性且在音乐中具有互动作用,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

三、教案设计(任选一节音乐课进行设计)(共16分)格式为:(一)课题名称(二)教案设计(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难点(五)教学用具(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2. 教学方法3. 讲授新课4. 教学总结5. 作业设计6. 板书设计《茉莉花》教案(一)课题名称:《茉莉花》(二)教案设计:本节课为一课时,是一节新授课,我将主要采用音乐欣赏发,比较法,探究法。

通过新课的讲授,歌曲版本之间的对比,以及拓展延伸的欣赏,力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歌曲《茉莉花》,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复习题答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复习题答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复习题答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全国12亿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8%(1990年统计);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目前已识别并确认的少数民族共有55个。

2.就中国少数民族现今的居住特点看,可分为定居民族与游牧民族两大部分。

3.藏族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五种。

4.《蝴蝶泉边》是反映少数民族人民爱情生活的喜剧故事片《五朵金花》中的插曲。

5.纳西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丽江,其较为著名的音乐有白沙细乐等。

6.《摆时》是傈僳族民间歌曲中较为著名的歌种之一,也有人将其称做“摆时摆”或“摆时摆哦”。

7.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其中大多聚居在大、小凉山一带。

人口约657万。

8.彝族的传统音乐丰富多彩,可分为歌舞音乐与乐舞音乐两大类别。

呐、小闷笛、毕鲁、直笛、横笛、箫、三弦(大中小)、四弦等30余种。

9.傣族的戏曲音乐,被称为傣剧或傣戏,主要撒布在云南省的德宏、西双版纳、保山和缅甸北部的傣族聚居区一带。

10.象脚鼓因其外形体酷似象腿、象脚而得名。

它是傣族的传统民族乐器。

111.《有一个艳丽的地方》是词曲作家杨非根据傣族传统民间音乐素材改变的。

12.侗族民间歌曲一般可分为劳动歌、宗教歌和习俗歌三类。

13.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其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木卡姆(古典套曲)、赛乃姆音乐三大类别。

14.赛乃姆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民间自娱性舞蹈。

依其地域风格可分为伊犁赛乃姆、喀什赛乃姆和刀郎塞乃姆等。

15.十二木卡姆中最为著名的有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和伊犁木卡姆。

16.西北回族民歌中最为著名的是花儿,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白牡丹令等。

17.塔吉克族最为著名的边棱气鸣乐器为鹰笛。

18.高山族是中国大陆对生活在台湾的少数民族的统称。

高山族较为著名的民间乐器有杵等。

19.壮族“八音”的传统曲目为:《走马街》、《采花》等八个。

2014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中学音乐考试真题

2014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中学音乐考试真题

2014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中学音乐考试真题1参考解答一、单选题1、【育萃专家解析】B。

2、【育萃专家解析】B。

3、【育萃专家解析】B。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故教育要有针对性。

4、【育萃专家解析】B。

5、【育萃专家解析】A。

6、【育萃专家解析】ABD。

7、【育萃专家解析】D。

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8、【育萃专家解析】ABCE。

二、填空题1、答案:基本结构2、答案:夸美纽斯大教学论3、答案: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4、答案:有意识的教育影响教师5、【育萃专家解析】授受6、【育萃专家解析】课程评价。

当编制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材,或提出某种教学手段时,马上就应该进行评价,以发现在早先的实验中,是否有表明这个想法的有效证据。

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出生的第一年青春期(14、5岁)8、奖励惩罚操行评定三、简单题1、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学校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有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基本教学设施;2、又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3、有按规定标准配备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2、【育萃专家解析】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培养目标、教学目标都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

培养目标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的要求。

教学目标是三者中最低层次的概念,它更为具体,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每个知识内容,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3、【育萃专家解析】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教师资格考试_高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_下半年_2014_背题模式

教师资格考试_高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_下半年_2014_背题模式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每题均显示答案和解析教师资格考试_高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_下半年_2014(33题)***************************************************************************************教师资格考试_高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_下半年_20141.[单选题]梁代丘明传谱的《碣石调·幽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琴谱,它的记谱方式是( )。

A)文字谱B)律吕字谱C)减字谱D)工尺谱答案:A解析:《碣石调·幽兰》是汉族古琴名曲,该曲琴谱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它的记谱方式是文字谱记法。

2.[单选题]由马思聪创作,部分主题源自《墙头上跑马》等民歌的小提琴曲是( )。

A)《摇篮曲》B)《绥远组曲》C)《西藏音诗》D)《牧歌》答案:B解析:《绥远组曲》又名《内蒙组曲》(小提琴组曲),这是马思聪创作的一部小提琴组曲。

全曲共分3个乐章,分别为“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

其中,《史诗》中快板音乐主题源于康定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而《思乡曲》主题源自《城墙上跑马》,《塞外舞曲》主题源自绥远民歌《叫大娘,你过来》。

这部作品的创作开启了作曲家以中国民歌音调作为自己音乐创作基础的新阶段,其中的第二乐章“思乡曲”是影响最大的代表作。

3.[单选题]下列哪首影视歌曲是由赵季平创作的( )A)《绿叶对根的情意》B)《牧羊曲》C)《信天游》D)《黄土地》答案:D解析:赵季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

代表作品有《黄土地》《大阅兵》《红高梁》《菊豆》《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大红灯笼高高挂》《烈火金刚(上下)》《心香》《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孔繁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原生态的概念:
杨奶奶原生态音乐的内容主要针对中国境内,云南省特有或云南为主的:彝、哈尼、傈僳、纳西、拉祜、基诺、景颇、阿昌、白族、普米、独龙、怒、傣、佤、德昂、布朗等16个民族的原生态音乐。

侧重于这些民族一下几个方面的音乐对象研究。

1.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业余的农牧民音乐。

2.初始(天然)的、口传的、未加工的、未异常演变的民俗音乐。

3.自娱性、自发性(随意)的实况民俗活动音乐。

云南傣族音乐特征:
1.两个流传的方言区形成的音乐的两个色彩区。

2.较多的三度进行及同音乐反复的旋律,环绕式、顶针读麻式的方法,铰链式连环相扣的曲韵,运用频繁而柔美的滑音,特别是虚颤音、喉颤音,演唱中的闭口音、鼻腔音的使用。

3.词曲结合多为一字一音,曲调受语言音调起伏的制约。

4.几种风格的环绕终止式终止,两种起句法,“喊颂”、“喊燕”风格性衬词的运用。

5.节奏规整、有板、节拍多为2/4、3/4或者二者交替变化,向下的调性转换。

6.本民族语的曲式结构,如“喊哈扔”、“喊双哈”等。

云南彝族音乐特征:
音阶调式
(1)“三度式”三音框架及加音遍体式。

(2)“四、五度”式的音框架及加音变体式。

(3)不带半音的五声调式骨干音列及加音变体式。

(4)带半音的五声(中立)调式骨干音列及加音变体式。

节奏常作前短后长节奏型。

2/4、3/4、5/4、6/8、9/8及散板。

(5)主导乐汇变化重复结构的段落。

(6)连曲(组曲)和套曲结构。

白族传统曲艺“大本曲”:
(1)基本腔调:即“九板”包括平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小哭板、提水板、阴阳板等九种腔调。

(2)辅助唱腔:即十八调(南腔)或十三腔(北腔),如:螃蟹歌、麻雀调、花谱调、家谱调、琵琶调、放羊调、钓鱼调、道情调、神调等十八种或十三种小调的统称。

(3)传统曲牌:《大摆三台》、《小摆三台》等。

(4)伴奏:传统大本曲的伴奏乐器为龙头三弦,伴奏方法有跟腔,加花或对比烘托等几种。

(5)演唱特点:通常以不同音乐区和音色来区分老年、中年、青年。

讲究“字正腔圆”,多用倚音、滑音以解决旋律与字调的矛盾。

白族音乐特征:
1.音调高亢明亮,旋律起伏较大、较多运用四一八度的大跳或连续跳进的方法增强旋律张力,多数曲调高起高落先张后弛。

2.演唱特点:多数山歌男女用同一音区或相近的音区演唱,真假嗓相结合的演唱方法,连续的颤音唱法,润腔法多见滑音、倚音。

3.衬词、衬腔的广泛运用。

4.词曲关系多为一字一音。

5.调式以五声宫、徵调式为主。

6.节奏、节拍富于变化。

7.乐曲结构多为四句体乐段结构的变化重复。

景颇族歌舞音乐“目瑙纵歌”:
云南景颇族的歌舞盛会。

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简为聚会跳舞之意。

传统的目瑙纵歌既是宗教性祭祀活动,也是大型集团歌舞聚会。

参加者可达数千人,舞蹈着身着节日盛装,妇女手舞扇子或手帕,男子手舞长刀,在乐器伴奏下边舞边唱,情绪热烈。

伴奏乐器有吹走的洞巴、竹笛,击奏的有增疆、铓锣等。

佤族音乐特征:
1.两个地方风格各具色彩,西盟地区音乐保持其原始、淳朴、粗犷的风格特征,调式运用丰富。

沧源地区因其社会经济较为发展,与其他民族接触较多、音乐比较丰富、活跃、流畅和委婉。

2.佤族民间音乐曲调多由三音、四个音构成,以羽调式、徵调式为多。

3.变音的运用——调式变音、和声变音,曲式结构剪短。

4.音乐织体多为单声部。

5.佤族的民间音乐节奏较为规整有板,多舞蹈性。

6.演唱形式多为群体性,一领众和。

7.演唱(奏)法中,喉头波音颤音、滑音的运用、尤其是较慢、较长的波颤音或滑音的运用,具有独特的风格。

8.唱歌时一般无乐器伴奏,较少情况下自唱自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