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配套产业园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葫芦岛市船舶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的通知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葫芦岛市船舶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0.14•【字号】葫政发[2008]26号•【施行日期】2008.10.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葫芦岛市船舶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的通知(葫政发〔2008〕2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葫芦岛市船舶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业经市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八年十月十四日葫芦岛市船舶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船舶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海洋和其它水上运输对船舶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船舶制造成为最具成长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造船国,按照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在2015年跃居为第一造船大国,船舶制造被国家纳入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领域。
葫芦岛市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发展壮大船舶制造产业具有优越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已经被国家纳入三大造船基地的重点地区之一。
根据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和辽宁省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总体战略,为了进一步整合和挖掘地区机械造船工业资源,壮大和提升船舶制造及配套产业,特制定《葫芦岛市船舶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
第一章概述(一)船舶制造及配套业现状和发展前景1、船舶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世界船舶市场的需求受世界经济景气、国际贸易量等诸多因素影响,与海上货运量、船舶保有量和船队的技术状况直接相关。
海上货运量的增长是拉动船舶需求的主要动力。
专业机构统计表明,2007年,全球海运量为66.8亿吨,按照GDP相关指数测算,到2010年、2015年,全球海运量将分别达到74.6亿吨和89.7亿吨,年均递增3.5%左右。
唐山工业概况

唐山工业概况唐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重化工业城市,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
经过百年发展,已形成钢铁、能源、建材、化工、机械、陶瓷等支柱产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近年来,唐山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精品钢铁、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化工五大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454家,资产总计3733亿元,同比增长40.6%,完成工业增加值1125亿元,同比增长19%,在全国48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1位。
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7亿元,占7.75%;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038亿元,占92.25%。
按注册类型分,国有集体完成增加值38.8亿元,占3.45%,股份制及其它完成增加值1086.2亿元,占96.55%。
2007年全市有唐钢、开滦等7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0家企业跻身全国制造业500强。
钢铁工业:是唐山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已形成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焦化、耐火材料和冶金机械等配套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
主要产品有热轧冷轧薄板、H型钢、中宽带钢、型钢、建筑材等。
2007年,钢铁行业实现增加值5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占GDP的20.3%。
全市钢铁冶炼企业整合至17家,单产生产能力均达到100万吨以上,总产量达到五千多万吨。
唐钢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
首钢、唐钢联合在曹妃甸建设的1500万吨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正在加紧建设。
能源工业:以电力和煤炭生产为主,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也形成一定规模,拥有开滦集团、陡河发电厂、大唐王滩发电厂、冀东油田等国家大型能源企业。
2007年,能源行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5%,占GDP的6.3%。
建材工业:主要包括水泥和建材、卫生陶瓷和新型建材。
拥有冀东水泥集团、唐陶股份、惠达陶瓷、隆达陶瓷等大型企业,创出了“盾石”水泥,“惠达”、“红玫瑰”陶瓷等名牌优势产品,是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建材生产基地。
船舶海工配套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方案

南通国际船舶海工配套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方案为大力推进船舶海工配套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平台,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根据开发区对于船舶海工配套园区整体规划并结合园区实际,特制定船舶海工配套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方案。
一、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企业集中、资本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以及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鼓励和引导具有工业地产开发资质的各类企业、组织及自然人通过招商引资或自筹资金,广泛吸引社会和民间投资建设园区标准厂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筑巢引凤。
(二)建设原则1、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科学化布局、规范化建设、功能化配套、市场化运作,按质、按量、安全、按期完成工程建设。
2、坚持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工程管理。
3、坚持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工程监理制、建设工程质量终身制。
二、项目位置项目用地位于船舶海工配套园区海螺路以东,中心河路以西,长平路以南,兴盛路以北地块,占地面积约300亩。
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300亩,项目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方式。
其中一期规划建设50亩。
按照船舶海工配套产品加工工艺要求,采用大开间不同跨度的通用标准厂房设计方案,在厂房区内合理规划布局道路、水电、绿化等设施。
四、投资预算该项目总投资约万元。
其中,征地亩,征地费万元;道路建设费用万元;三通一平万元;厂房万平方米,建设费用万元;水、电等设施建设费用万元。
五、资金来源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鼓励和引导类似开发区总公司等各类具有工业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组织及自然人通过招商引资或自筹资金,广泛吸引社会和民间投资等方式建设园区标准厂房。
主要以以下几种方式为主:1、由开发区管委会依托融资公司开发建设标准厂房,租赁或出售给企业生产经营使用。
2、在开发区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由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厂房。
2023年船舶配套业项目招商引资融资方案

船舶配套业项目招商引资融资方案目录序言 (4)一、市场调研 (4)(一)、市场概况分析 (4)(二)、目标市场细分 (7)(三)、竞争分析 (8)(四)、市场趋势与机会 (11)二、船舶配套业项目选址研究 (12)(一)、船舶配套业项目选址的指导原则 (12)(二)、船舶配套业项目选址 (13)(三)、建设环境与条件分析 (14)(四)、土地使用控制标准 (14)(五)、土地利用的总体需求 (15)(六)、用地效率提升策略 (15)(七)、总体布局与规划方案 (15)(八)、物流与运输系统设计 (17)(九)、选址方案的综合评估 (18)三、船舶配套业项目工程设计研究 (20)(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20)(二)、船舶配套业项目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21)(三)、船舶配套业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22)(四)、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23)(五)、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24)(六)、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25)(七)、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26)四、环境影响分析 (27)(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估 (27)(二)、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与实施方案 (28)(三)、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及管理计划 (30)(四)、船舶配套业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32)(五)、废弃物处理方案与资源化利用措施 (33)(六)、特殊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34)(七)、清洁生产技术方案与实践经验 (35)(八)、船舶配套业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权衡分析 (37)(九)、环境保护综合评价及可持续性发展建议 (38)五、船舶配套业项目实施进度 (39)(一)、建设周期 (39)(二)、建设进展 (40)(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 (41)(四)、人力资源配置 (42)(五)、员工培训 (43)(六)、船舶配套业项目实施保障 (44)六、船舶配套业项目投资方案分析 (45)(一)、船舶配套业项目估算说明 (45)(二)、船舶配套业项目总投资估算 (45)(三)、资金筹措 (47)七、生产安全保护 (47)(一)、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47)(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47)(三)、安全培训与教育 (48)(四)、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48)(五)、安全防范措施 (48)(六)、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 (49)(七)、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 (49)(八)、劳动保护用品与设备 (49)(九)、危险源管理与控制 (49)(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50)八、风险性分析 (50)(一)、风险识别与评估 (50)(二)、风险类型及分类 (52)(三)、技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56)(四)、市场风险及应对策略 (58)(五)、管理风险及规避方法 (60)(六)、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63)(七)、船舶配套业项目建设风险及控制手段 (65)(八)、环境风险及安全防范 (67)(九)、风险综合评估与决策分析 (68)(十)、风险管理计划与控制方案 (70)九、质量管理体系 (72)(一)、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72)(二)、质量方针与目标 (74)(三)、质量管理责任 (76)(四)、质量管理程序 (77)(五)、质量监控与改进 (79)十、船舶配套业项目优势 (80)(一)、地理位置优势 (80)(二)、人才资源 (82)(三)、创新与研发能力 (84)(四)、生产成本与效率 (86)十一、船舶配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 (88)(一)、市场可行性 (88)(二)、技术可行性 (89)(三)、财务可行性 (91)序言欢迎阅读本文档,介绍船舶配套业项目的招商引资。
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2009年重庆船舶行业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2009年重庆船舶行业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3.16•【字号】渝经军综[2009]2号•【施行日期】2009.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2009年重庆船舶行业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渝经军综〔2009〕2号)各区县(自治县)经委(经贸委、企业发展局),重庆船舶工业公司、有关企业:船舶工业是为水上航运和海洋开发及国防工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综合性装备制造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大、外向型程度高、带动力强,具有较强的容纳就业能力,能有力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近年来,我市船舶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产业规模突破百亿大关,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金融危机给我市船舶工业带来较大影响,同时也给我市船舶工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切实做好2009年我市船舶行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船舶建造市场,促进船舶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现将《2009年重庆市船舶行业管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九三月十六日2009年重庆船舶行业管理工作要点2009年重庆市船舶行业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优化结构、兼并重组、扶优汰劣,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振奋精神,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保订单、调结构、促整合、上水平等措施,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促进重庆船舶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重庆市船舶工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其中船舶制造52亿元,船舶配套83亿元),比2008年增长33%,计划完工船舶69万载重吨,比2008年增长57%。
2009年重庆市船舶行业管理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继续加强行业管理力度,依法规范船舶建造市场。
靖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交通大学靖 江产学研科 技园 , 启动实施 创新型 园区 、 创新 型乡
镇建设 , 推动城北 园区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 园 , 进 一步集 聚特色
产业优势 , 提升靖江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力 。
4 . 2 坚持 以政产 学研合作 为纽带 , 健全 创新服务载体 , 有效推
主体 。
术创新源 , 引导 国内外优质 资源 向靖江市集 聚 , 力争一批重 大 创 新载体 ( 平台 ) 来靖落 户 , 促 成一批重 大科 技成果转化 , 培 育
一
批 产学研合作项 目, 努力并实现创新资源集 聚的新 突破 。组
4 _ 3 . 2 改善科技型 中小企业融资条 件 建立 以财政 投入为引导 、 企业投入 为主体 、 社会 投入为补 充, 多元化 、 多渠道 、 高效率 的科技投 入体系 , 完 善风险投资机 制, 创新 商业模式 , 促 进科技成果资本化 、 产业化 。建立财政科
落户并 实现产业化。强化政产 学研合作重点 。大力 引进重大 技
重要举措。 切实 做好 宣传工作 , 采取 多种形式 , 大力宣传科技人 员在 自 主创新 、 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 中所做 出的重要 贡献 , 宣传
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的政 策措施 , 在全市科 技企业 内营造一种 敢 于冒险、 勇于创新 、 追求成 功 、 宽容 失败 的 良好创新文 化 , 鼓 励 和支持企业 成为研发投 入 、 技术创 新活动 、 创 新成果应用 的
2 0 第 1 4年 2期 1月
江苏科技信息 ・ 科技局长论坛
N o . 2
J a n u a r y, 2 0 1 4
地, 加快 建设 船舶 配套 科技 产业 园 、 中科院理化所产业园 、 上海
上海产业布局及船舶制造行业情况分析

(三)船舶修理及拆船业
由于进出口货物量受经济危机影响c下降明显, 往来于我 国口岸的集装箱船、 矿石船等船只出现不同程度减少, 船 o舶修理及拆船业的业务量也减态势。 2008 年,船舶修理 及拆船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64.96 亿元,比上年下降 6.6%;主 营业务收入 59.72 亿元, 增长 7.3%,增幅下降 26.2 个百分 点;利润总额 6.91 亿元,增长 19%,增幅下降 20.8 个百分点。 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全年完成修船产值 29.5 亿 元,在全国同行业单厂排名中位列第一,综合实力排名稳居 全国三甲;中海工业公司修船产值达 27 亿元,公司拥有的世 界最大浮船坞“中海峨眉山”号于 2008 年 11 月顺利投 产使用,可承接全球各类船舶的维修、改装工程。
二、上海造船业产业优势
• 1.长三角地区船舶产业情况 • 2.上海船舶产业发展情况 • 3.长兴岛船舶产业发展情况
1.长三角地区船舶产业情况: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进程的加快和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 的逐步确立必将推动国内外新一轮航运业的发展,为发展 船舶工业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江苏省是我国造船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全省主要造 修船企业17家,配套企业200多家,总造船能力超过200 万载重吨。2004年全省造船完工量165万吨,船舶工业完 成总产值168.09亿元,约占全国的20%;手持订单226艘、 806万载重吨,船舶出口交货值13亿美元,约占全国的 31%。 浙江船舶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04年浙江规模以上 船舶工业企业新承接船舶订单176艘,完工量达90万载重 吨,比上年增长27%;完成工业总产值80.95亿元,增长 49%;出口交货值23.63亿元,增长25%。
唐山工业概况

唐山工业概况唐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重化工业城市,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
经过百年发展,已形成钢铁、能源、建材、化工、机械、陶瓷等支柱产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近年来,唐山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精品钢铁、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化工五大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454家,资产总计3733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1125亿元,同比增长19%,在全国48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1位。
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7亿元,占%;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038亿元,占%。
按注册类型分,国有集体完成增加值亿元,占%,股份制及其它完成增加值亿元,占%。
2007年全市有唐钢、开滦等7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0家企业跻身全国制造业500强。
钢铁工业:是唐山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已形成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焦化、耐火材料和冶金机械等配套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
主要产品有热轧冷轧薄板、H型钢、中宽带钢、型钢、建筑材等。
2007年,钢铁行业实现增加值5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占GDP的%。
全市钢铁冶炼企业整合至17家,单产生产能力均达到100万吨以上,总产量达到五千多万吨。
唐钢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
首钢、唐钢联合在曹妃甸建设的1500万吨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正在加紧建设。
能源工业:以电力和煤炭生产为主,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也形成一定规模,拥有开滦集团、陡河发电厂、大唐王滩发电厂、冀东油田等国家大型能源企业。
2007年,能源行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
建材工业:主要包括水泥和建材、卫生陶瓷和新型建材。
拥有冀东水泥集团、唐陶股份、惠达陶瓷、隆达陶瓷等大型企业,创出了“盾石”水泥,“惠达”、“红玫瑰”陶瓷等名牌优势产品,是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建材生产基地。
2007年,建材行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园区污染源分析
一、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园区开发用地全部为临港工业区工业用地,施工期主要建设项 目为供水、供电、供暖、排水等管网、通讯线路敷设、道路、绿化 和钢结构厂房及园区配套建筑服务中心的建设等。 园区开发建设所进行的场地挖掘、建筑材料运输等施工行为,改变 了原有地形、地貌、土地使用功能和景观生态,不可避免的对周围 环境产生影响。 1、 大气环境 园区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场地的扬尘。 2、 声环境 在建设期将大量使用各种不同性能的动力机械,产生施工噪声 3、 水环境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4、 固体废物 园区用地的平整工作已由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统一完成,区域内 不需要进行土石方的回填和外运。
第一章 总
一、项目由来
论
大连长兴岛船舶配套产业园位于长兴岛临港工业 区,是临港工业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为 5 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建设项目规划面积为 1平方公里。 随着临港工业区建设的全面启动,园区将发展成为中 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船舶配套产 业园,为国内外船舶配套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和建立新 的生产基地提供优越的发展平台。
八、环境敏感区域及保护目标 1、 环境敏感区域 评价区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用地,区内无需特殊保护地区, 园区用地也不属于生态敏感与脆弱区,评价区内无人口密集区、 文教区等社会关注区。因此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环境敏感区域。 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采取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园区内环境空气 质量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中的二级标准 要求。 水环境保护目标:对园区产生的污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进行控制。 声环境保护目标:有效控制噪声设施,使园区场界范围内环 境噪声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 标准。 固体废物处置目标:对园区产生的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 和危险废物分别进行妥善处置。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采取积极合理的生态保护和水土防护措 施,减小工程建设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
大连长兴岛船舶配套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连市环境技术开发中心 二〇〇七年六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总论 园区规划和开发现状 园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 园区污染源分析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园区规划综合论证 环境保护措施 公众参与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结 论
2、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废气 园区内企业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 。 (2) 污水 园区运营后产生的污水处理后排入临港工业区污水管 网,最终进入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排放行《污水综 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 (3) 噪声 园区场界噪声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中的Ⅲ类标准。 园区在建设施工阶段,其施工的场界噪声执行《建筑 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
图 1- 1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图
图1- 2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污水工程规划图
2、 质量标准 (1)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2) 声环境 声 环 境 质 量 执 行 《 城 市 区 域 环 境 噪 声 标 准 》(GB 3096-93)中的3类区标准。 (3) 地下水 园区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4) 土壤 园区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中的二级土壤标准。
2、 评价重点 (1) 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 布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根据园区规划,结合园区污染物特征,论证园区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可行性; (3) 根据园区自身产业发展特点,结合园区环境现状以及社会 经济状况,明确项目入园的条件; (4) 根据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及规划目标,从宏观角 度分析预测开发活动对区域大气、水、噪声、生态等环境的影 响,并由此分析或制定区域开发活动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环境 污染与破坏; (5) 调查园区环境质量现状,计算园区污染总量控制指标; (6)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建立园区动态环境管理体系; (7)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的综合防 治对策,为优化园区规划提供依据。
六、项目施工进度 园区于2006 年3月18 日开工,2008年5月30日竣工,总工 期约为23个月。 七、开发现状 园区招商目前已基本结束,达成入驻项目已有14家。园区 内已确定入驻企业统计见表2-1,企业分布情况见图2-3。
第三章
园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
一、自然环境概况 二、社会环境简况 三、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评价采用大连长兴岛区域开发规划环评监测的 3 个大气监测 点位资料 。 评价区域在夏季和冬季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中,三个点位 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小时最大浓度都不超过 GB3095—1996中的二 级标准;三个点位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日均值除 1#点位在冬季 超标外,其余都不超标;三个监测点位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均值都 超过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1 #点位冬季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日均值超标原因是受附近村 民取暖小煤炉影响;三个点位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均值超标原因是 因各点位周围比较空旷,植被覆盖较低,受地面扬尘的影响。 四、噪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评价采用大连长兴岛区域开发规划环评监测的 3 个噪声监测 点位资料 。三个监测点位噪声本底值都不超标。
5、 生态环境 园区用地以前为未利用地和农业用地,现已成为较为平整的工业用 地。开发过程中将对原有生态环境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1) 变原有的农业、荒地生态系统为工业区生态系统,破坏了原有生态 系统的各种动植物微生物的生存条件,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2) 园区的大规模开发活动导致原有的地表植被受到破坏,地表裸露, 并产生大量剥离表层土和松散堆积物,降雨侵蚀作用下容易发生水土流 失。 (3) 自然地表被水泥、砖石等人工地表所代替,加之密集的人群活动所 散发的大量热量及污染物,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影响了局部小气候, 可能造成包括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云雾和降水量增加、风速降低、 太阳辐射减少等影响。 (4) 园区建设大面积的建筑和人工地表扩大了城市地表的不透水面积, 增加了地表径流,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降低了水位流量,使汛期的洪 水量及洪峰值增加,非汛期的流量减少。 (5) 园区的开发导致人口密度和能耗负荷增加,植被覆盖率相应降低, 对生态适宜度及环境承载力的负面影响。 6、 水土流失 在施工区域内形成大量人工裸地,而且使自然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抵抗水土流失的能力大幅度减弱。特别在雨季施工期间,不可避免会造 成水土流失而影响周围环境。
图 2- 4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图
1、 道路交通 园区规划对外交通道路同时也是长兴岛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干道, 道路红线宽度和断面形式需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内部路网布局采用 方格网正交形式。 2、 供水、排水工程 (1) 供水 根据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总体规划,船舶配套产业园区近期供水 来自“引东入岛”工程。远期供水考虑海水淡化和域外引水。 根据园区设计用水量规划,船舶配套工业园区最高日需水量为 4000m³ /d。 (2) 排水 ① 污水 污水总量按照给水总量的85%计算,园区污水产生量为3400m³ /d。 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长兴岛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 雨水 区内雨水由沿道路设置的雨水排水管网自流汇集,就近排入规 划的道路雨水主干管和河道。雨水系统在平面上的布置根据地形、 竖向规划、河流水位、防汛等因素确定。
图 2- 1
园区在临港工பைடு நூலகம்区规划图中位置和监测点位
三、园区规模 1、 园区投资规模 总投资4.8亿元。 2、 用地和建筑规模 园区规划用地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内 3 号路以南、 9号路以西、14号路以北的区域,面积约为 100万平方 米,总建筑面积为 688016.96 平方米。项目规划用地 和建筑明细见表2-1,项目平面规划图见图2-3。 3、 人口规模 园区范围内规划人口总数为8000人。
二、评价目的 三、编制依据 四、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1、功能区划 (1) 大气环境 根据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园区所在地区 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本评价按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进 行控制。 (2) 声环境 园区位于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园区声环境按照3类标准适用区域进行控制。 (3) 水环境 根据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污水工程规划,园区产生的废水进 入长兴岛第一污水处理厂,园区废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 园区范围内地下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 业用水,园区属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 类功能区。
图2-3
项目平面布置图
四、产业结构规划 本园区重点以有产业条件的船舶配套产品为基础,向 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规划产业结构为钢结构加工,船用电缆、 绳缆、网具加工,商务中心、展示中心,塑钢加工、船舶机 械加工。 五、公用设施规划 本园区位于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基础设施规划依附长 兴岛临港工业区规划。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见图2-4。
图1-3
项目环境空气评价范围
六、评价因子
七、评价内容及重点 1、 评价内容 本次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园区选址合理性分析、园区 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园区土地利用和生态适宜度分析、 园区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园区对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确定园区开发污染物排放总量、论证园区环境保护基础设 施建设的合理性、确定园区环境管理和监测体系。
四、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期限 1、 评价等级 根据本园区的建设特征,排污情况,区域内自然、社 会环境状况,确定本园区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评 价工作等级均按三级评价考虑。 2、评价范围 (1) 环境空气:以园区为中心,边长为 4km 的正方形区域, 面积为16km2。 (2) 声环境:以园区范围外50m区域为评价范围。 生态环境:以园区规划用地范围1km2区域为评价范围。 3、 评价期限 规划评价基准年:2005年; 评价期限:近期2005~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