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合集下载

卵巢良恶性肿瘤ppt课件

卵巢良恶性肿瘤ppt课件
教学内容
1.掌握卵巢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2.熟悉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及转移途径。 3.熟悉良性卵巢肿瘤与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与其
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4.掌握卵巢肿瘤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原则。 5.掌握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
教学目标
1. 重点讲解卵巢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诊 断、辅助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 2. 讲解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及转移方式特点 3. 讲解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4. 重点讲解卵巢常见肿瘤并发症诊断与处理原则 5. 重点讲解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
现状
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 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 和健康的主要肿瘤
上皮性肿瘤好发 于50-60岁妇女
卵巢肿瘤
恶性肿瘤死亡率居 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 30岁以下年轻女性
缺乏早期诊断手段
浆液性肿瘤 粘液性肿瘤 透明细胞中肾样瘤 纤维细胞瘤 混合性上皮瘤 未分化瘤 未分类瘤
开展普查普治
概况
1
占原发性卵巢肿瘤50-70%
2
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
3
多见于老年妇女
4 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
5
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6
交界性为低度恶性潜能肿瘤
病因
未产、不孕、初潮早、绝经迟 5-10%有家族史或遗传史
持续排卵 卵巢上皮不断损伤修复
多数遗传性卵巢癌和 BRCA1基因有关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治疗
良性肿瘤:
参照良性上 皮性肿瘤治 疗方法。
恶性肿瘤:
手术方法参照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 方法。常用化疗方案PAC、EBP、 PVB,一般化疗6疗程。晚期复发特点, 长期随访,复发者积极手术治疗。

卵巢癌

卵巢癌

卵巢癌卵巢癌是卵巢肿瘤的一种恶性肿瘤,是指生长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其中90%~95%为卵巢原发性的癌,另外5%~10%为其它部位原发的癌转移到卵巢。

由于卵巢癌早期缺少症状,即使有症状也不特异,筛查的作用又有限,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就诊时60%~70%已为晚期,而晚期病例又疗效不佳。

因此,虽然卵巢癌的发病率低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但死亡率却超过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之和,高居妇科癌症首位,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最大疾患。

组织学分类卵巢由于组织学的特点,其癌的组织学类型之多居全身各器官首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国际统一分类法,卵巢肿瘤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如下:上皮来源的肿瘤来源于卵巢的生发上皮,具体类型包括浆液性瘤、粘液性瘤、子宫内膜样瘤、透明细胞瘤、纤维上皮瘤(又称勃勒纳瘤)、混合型上皮瘤等。

这些肿瘤既有良性,也有交界恶性和恶性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来源于卵巢的生殖细胞。

主要类型有畸胎瘤、无性细胞瘤、胚胎性癌、内胚窦瘤、绒毛膜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其中畸胎瘤有良性的成熟性畸胎瘤及恶性的末成熟畸胎瘤,另外还有比较少见的单胚性和高度特异性畸胎瘤,包括卵巢甲状腺瘤和卵巢类癌。

良性的成熟性畸胎瘤可发生癌变。

这些肿瘤中除了成熟性畸胎瘤及甲状腺瘤外,其它肿瘤虽然也称为瘤,但实际上都是恶性肿瘤即癌。

特异性性索间质来源的肿瘤来源于卵巢的特异性性索间质,包括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卵巢睾九母细胞瘤、两性母细胞瘤等。

一般情况下,卵泡膜细胞瘤和纤维瘤为良性肿瘤,其它为低度恶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来源于原发在其它器官的恶性肿瘤,常见的包括消化道和妇科其它器官。

发病原因如同大多数癌症一样,卵巢癌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

经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一般认为卵巢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高危因素有关。

持续排卵持续排卵使卵巢表面上皮不断损伤与修复, 可能导致卵巢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卵巢癌危险因素有未产、不孕,而多次妊娠哺乳和口服避孕药有保护作用。

临床病理——卵巢肿瘤病理.描述

临床病理——卵巢肿瘤病理.描述
卵巢肿瘤蒂扭转
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 活动度良好、重心偏于 一侧的肿瘤 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 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 组成 静脉回流受阻,瘤体急 剧增大;动脉血流受阻 发生坏死,易破裂和继 发感染
典型症状是突然发生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系腹膜牵引绞窄引起。 妇科检查扪及肿物张力较大,有压痛,以瘤蒂部最明显,并有肌紧张 一经确诊,应尽快剖腹探查 术时应在蒂根下方钳夹,将肿瘤和扭转的瘤蒂一并切除,钳夹前不可回复扭转,以防栓塞脱落
放射冠
透明带
卵泡生长过程
次级卵泡(囊状卵泡) 卵泡细胞达6~12层——颗粒层 卵丘: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部分卵泡细胞 卵泡腔形成 卵泡膜:内层细胞多、富含毛细血管,后期细胞增大,胞质内含类脂质并分泌性激素;外层血管少,与周围结缔组织无明显界限。
*
卵泡膜外层
卵泡膜内层
透明带
畸胎瘤(双侧)
畸胎瘤
成熟性畸胎瘤
未成熟型畸胎瘤
无性细胞瘤 dysgeminoma
好发于青春期及生 育期妇女 圆形或椭圆形,实 性 ,触之如橡皮样 实质呈浅褐色外观 对放疗特别敏感
内胚窦瘤(卵黄囊瘤) endodermal sinus tumor (yolk sac tumor)
性 索
胚胎第6周生发上皮芽状增生并垂直伸入间叶组织形成性索 男性性索发生于胚胎第6-7周,性索细胞衍变为曲细精管的支持细胞(Sertoli’s cell);间胚叶组织演变为睾丸间质细胞(Leydig’s cell) 女性性索发生于胚胎第8周,性索细胞演变为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
卵 巢 肿 瘤 ovarian tumor
概述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卵巢恶性肿 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32%,具有几 大特点: 1.早期诊断困难:卵巢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扪 及或查得,且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2.卵巢癌预后不良:就诊时70%的病例已属晚期,缺乏 有效的诊治方法,五年生存率徘徊在25%-30% 3.卵巢组织复杂,各种肿瘤均可发生,是全身各脏器 肿瘤类型最多的部位。卵巢肿瘤不仅组织学类型 多,而且有良性、恶性、交界性之分。

卵巢肿瘤概述

卵巢肿瘤概述

【常见的卵巢肿瘤及病理】
1、卵巢上皮性肿瘤 • 浆液性囊腺瘤:良性,单侧,大小不等,单房或多房 • 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双侧 • 浆液性囊腺癌:恶性,双侧,半实性,预后差
浆液性囊腺瘤
2、卵巢上皮性肿瘤
• 黏液性囊腺瘤:良性,单侧多房性, 胶冻样囊液——腹膜黏液瘤
• 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 黏液性囊腺癌:恶性,单侧,多实性,预后较差
【护理评价】
1.病人掌握应对疼痛的方法,自诉疼痛减轻。 2.病人能列举保证营养的方法,维持体重。 3.病人能表达哀伤,配合各种治疗,家庭和睦
【概述】
• 妇产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组织学类型多,性质与形态不同 • 死亡率高 • 发病呈上升趋势
【病因】 病因尚未明确,目前,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致
病因素中备受重视。 1.环境因素 2.饮食 饮食中高胆固醇的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 3.内分泌因素 卵巢肿瘤多发生于未产或未育妇女,
发病与雌激素存在有一定关系。 4.遗传与家族因素
肿块多为单侧,囊性, 表面光滑,与子宫无粘 连,可活动,一般无腹 水。
肿块多为双侧,实性 或半实性,表面结节 状凹凸不平,固定, 常伴有腹水,多为血 性,可能查到癌细胞。
3. 卵巢肿瘤的并发症 蒂扭转
典型的症状: 突然下腹一侧剧烈疼痛, 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 多见于皮样囊肿。
恶变
并发症
感染
破裂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找癌细胞
腹部平片检查,对畸胎瘤患者可见 牙齿及骨质等,淋巴造影可判断有 无淋巴道转移。
抗原标志物、激素标志物、酶标志物。 AFP-是内胚窦瘤最佳标志物
癌抗原(C125)浓度升高—卵巢上皮癌
(四)心理社会评估
【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有什么不同

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有什么不同

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有什么不同判断肿瘤的良性或恶性是病理组织形态学诊断的首要任务,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生物学特点上明显不同,因而对机体影响也不同。

下面就让店铺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判断肿瘤的良性或恶性是病理组织形态学诊断的首要任务,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生物学特点上明显不同,因而对机体影响也不同。

良性肿瘤对机体影响小,易治疗,疗效好;恶性肿瘤危害较大,治疗措施复杂,疗效还不够理想。

如果把恶性肿瘤误诊为良性肿瘤,就会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彻底,造成复发、转移。

相反,如把良性肿瘤误诊为恶性肿瘤,也必然要进行一些不必要、不恰当的治疗,使患者遭受不应有的痛苦、损害和精神负担。

因此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良性和恶性肿瘤肉眼形态上的区别:肿瘤的大体形态很不一致,与肿瘤发生部位和生长方式密切相关。

肿瘤形态多种多样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良恶性。

1、良性肿瘤,位于体表和粘膜者多呈外突性生长,表现为结节状、乳头状、蕈状或息肉状,基底边界清楚。

位于深部组织者多呈膨胀性生长,形成边界清楚的肿块,常有完整的包膜。

2、恶性肿瘤,位于体表和粘膜面者在外突性生长的同时还向深部组织浸润,基底部边界常不清楚,表面常见坏死组织脱落而凹凸不平,甚至形成深在性溃疡而边缘隆起。

位于深部组织者多呈浸润性生长(亦可见膨胀性生长),而形成边界不清楚的肿块,有的可成结节状或有包膜,但包膜多不完整;少数瘤细胞在组织中弥漫性生长,不能形成明确的肿块。

深部组织的恶性肿瘤常因坏死物的积聚和液化或伴出血等,而形成不规则的继发性囊腔。

摘自:医学肿瘤的体积差别很大,小者甚至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如原位癌大者很大,可重达数公斤乃至数十公斤。

一般说,肿瘤的大小与肿瘤良、恶性、生长的时间和发生的部位有一定的关系,位于体表或体腔可很大,位于窄小腔道如颅腔、锥管内一般较小。

在短期内迅速长大者多为恶性,生长缓慢者多为良性,而体积特大者反而多数良性。

如何正确辨别肿瘤的良性和恶性

如何正确辨别肿瘤的良性和恶性

如何正确辨别肿瘤的良性和恶性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的界限,某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于两者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

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

即使是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亦各不相同。

有些良性肿瘤可发生恶性变化,个别恶性肿瘤也可停止生长甚至消退。

如结肠息肉状腺瘤可恶变为腺癌,个别的恶性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也可由于机体的免疫力增强等原因,可以停止生长甚至完全消退。

又如见于少年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的瘤细胞有时能发育为成熟的神经细胞,有时甚至转移灶的瘤细胞也能发育成熟,使肿瘤停止生长而自愈。

但这种情况十分罕见。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点明显不同,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

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多见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恶性肿瘤为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不清楚,故通常不能推动,后者伴有浸润性生长。

(2)继发改变:良性肿瘤很少发生坏死和出血;恶性肿瘤常发生坏死、出血和溃疡形成。

(3)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恶性肿瘤常有转移。

(4)复发:良性肿瘤手术后很少复发;恶性肿瘤手术等治疗后经常复发。

(5)对机体影响:良性肿瘤较小,主要引起局部压迫或阻塞,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恶性肿瘤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6)核分裂像:良性肿瘤核分裂像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恶性肿瘤核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7)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缓慢;恶性肿瘤较快。

在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中,天然药物(包括中药)由于毒副作用小,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中药也正在世界范围得到逐步接受。

“藏药雷丸”是继紫杉醇之后人类在抗癌史上的又一重大发现。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ppt课件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ppt课件
.
பைடு நூலகம்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续)
.
2、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 有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二者 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 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它们可有腺上皮层次增加并有一 定的异型性,但尚无间质浸润。此类肿瘤有恶变倾向,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逐渐向恶性发展。 在恶性肿瘤中,其恶性程度亦各不相同,有的较早 发生转移,如鼻咽癌;有的转移晚,如子宫体腺癌;有 的很少发生转移,如皮肤的基底细胞癌。
D组分,是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提取的、灰树花多糖(阻 分素)中的一种高效抗癌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是含有以β-(1-6) 结合为主链β-(1-3)结合为侧链的葡聚糖和以β-(1-3)结合为 主链β-(1-6)结合为侧链的葡聚糖关于能否施加各种影响使恶性 肿瘤逆转,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3、肿瘤的良恶性也并非一成不变
有些良性肿瘤如不及及时治疗,有时可转变为恶性肿瘤, 称为恶变,如结肠息肉状腺瘤可恶变为腺癌。
个别的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有时由于机体免疫力加强等 原因,可以停止生长甚至完全自然消退。
又如见于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的瘤细胞有时能发育成为成熟 的神经细胞,有时甚至转移灶的瘤细胞也能继续分化成熟,使肿 瘤停止生长而自愈。但这种情况究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恶性肿 瘤不能自然逆转为良性。
肿瘤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生物学特点上是明显 不同的,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
.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一般对机体影响小,易于治疗,效果好; 恶性肿瘤危害较大,治疗措施复杂,效果还不够十 分理想。

卵巢肿瘤 (rq)

卵巢肿瘤 (rq)

病理
2 卵巢黏液性肿瘤
粘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adenoma) A 常见, 占卵巢良性肿瘤的 20%
B 多为单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体积 较大或巨大 C 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大小不一,腔内充满胶冻样粘液 含粘 蛋白或糖蛋白 D 镜下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 高柱状上皮,产 生粘液 E 恶变率为 5%~10% F 可自行穿破。粘液性上皮种植在腹膜 上继续生长并分 泌粘液 ,在腹膜表面 形成许多胶冻样粘液团块,外观 极像 卵巢癌转移称为腹膜粘液瘤 ,多限于腹 膜表面生长不浸润脏器的实质。
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盆腔内扩散 蔓延和(或)转移到子宫(或) 输卵管 蔓延到其他盆腔组织 IIa 或IIb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含 恶性细胞
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


Ⅲ期 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显微镜下证实 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和(或)区域淋巴结 转移,肝表面转移定为Ⅲ期 Ⅲa 显微镜下证实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 Ⅲb 腹腔转移灶直径≤2cm Ⅲc 腹腔表面种植直径>2cm和(或) 区域淋巴结转移 IV期 远处转移,超出腹腔外的转移。(胸见的妇科急腹症,约10%的卵巢肿瘤并发扭转 ⑵ 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度大、重心偏于一 侧的肿瘤(如皮样囊肿) ⑶ 诱因:突然改变体位或向同一方向连续转动、妊娠 期或产褥期子宫位置 改变均易致蒂扭转 ⑷ 蒂的组成: 骨盆漏斗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 输卵管
并发症
⑸ 扭转后,首先静脉回流受阻,瘤体急剧增大 ,最 后动脉血流受阻,肿瘤坏死变为紫黑色 ⑹ 症状:突然发生一侧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甚 至休克 ⑺ 妇检:扪及肿块张力较大,有压痛, 以瘤 蒂部位最明显 ⑻ 手术:急诊手术。 在蒂根下方钳夹, 不可回复扭转, 以防栓塞脱落的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刘培兰宋吉婷
卵巢肿瘤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生育妇女,以20~50岁发病率较高。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转移途径主要是直接蔓延及腹腔种植,淋巴道也是重要的转移途径,血行转移少见。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应怎样鉴别。

1、首先是年龄的区分:良性肿瘤一般发生在生育年龄而恶性肿瘤一般发生在幼女、青年妇女,绝经后妇女多为病程短、生长速度快。

2、病史:良性肿瘤一般病程长,逐渐长大而恶性肿瘤则病程短。

生长迅速。

3、体征:良性肿瘤一般单侧多。

包膜完全,活动好囊性,表面光滑多无腹腔积液,而恶性肿瘤为双侧多,固定实性或囊性表面结节状,常伴腹腔积液,多为血性。

5、一般情况下,良性肿瘤情况良好,而恶性肿瘤迅速出现恶病质。

6、B超:良性肿瘤为液性暗区,可有间隔光带边缘清晰,而恶性肿瘤液性暗区內有杂乱光团、光点,肿块周界不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