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III型分泌系统装配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因子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因子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王海 光 综述 ; 毛旭 虎 审校
( 三军医大学药学院 、 第 医学检验系 、 临床 微生物及免疫学教研室 , 庆 4 03 ) 重 00 8
摘要 : 出血 性大肠杆菌 ( neo e r ai Ecei i cl H C 通过其 I 型分 泌系统将效应 因子注入 到宿主 肠 E t hmo h g shr ha oi E ) r r c c ,E I I 细胞 内, 坏宿主细胞 内的多种信号通路从而有利 于细菌的感染及定植 。近年来对 于 E E I型分泌 系统效应 因 破 H CI I
T i layMei l nvsy hn q g4 03 , hn ) hr Mitr dc i i ,C og i 0 0 8 C ia d i a U et n Abtat Ef t s f ne h m r ai Ece ci cl ( H C r t nlct t hs cl y yeI ce o s s c : f c r o tr e or g shr ha o E E )ae r s a di o ot es p I ert ns - r eo E o h c i i a o e n lb t Is i y tm (3S )d r gi et n w i l km t l hs cl s nl gptw y n rmo ooi tna di etno e " S u n fci , hc bo ui e ot e i a n a asadpo t cl z i n co f 1 i n o h c p l g i h e n ao f n i
ta t d g e tc n en n r c n e r .S u y s o d t a o e f co sp a n i ot n oe i a tr l ah g n ss rc e r a o c r si e e t a s td h we h ts me n w ef tr l y a mp ra t l b ce a to e e i y e r n i p b s e l si a f co .T e ee fco sa e a l o n y t u v  ̄ mu i l o t el in l g p t wa b t s h b t e i sc a sc lef tr h s f tr r be n to l s b e d e e o t e h s c l sg a i a h y, u o t i i i p n l a on h s c l a o tss a d p a o yo i.T e e f d n s r v a e h t E o t e l p po i n h g c tss h s i i g e e l d t a HEC ef co s h v ai t ff n t n n b ce i — n fe t r a e a v r y o c i s i a tra e u o

细菌分泌系统研究进展(7页)

细菌分泌系统研究进展(7页)

细菌分泌系统研究进展细菌分泌系统是细菌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机制,也是细菌致病性和生物膜形成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细菌分泌系统的认识逐渐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细菌分泌系统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其在细菌致病性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

一、细菌分泌系统的分类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菌分泌系统可分为六大类:Ⅰ型分泌系统(T1SS)、Ⅱ型分泌系统(T2SS)、Ⅲ型分泌系统(T3SS)、Ⅳ型分泌系统(T4SS)、Ⅴ型分泌系统(T5SS)和Ⅵ型分泌系统(T6SS)。

1. Ⅰ型分泌系统(T1SS)T1SS主要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通过一种单通道蛋白将蛋白质直接转运至细胞外。

T1SS的转运过程不依赖于ATP,而是利用质子动力驱动。

2. Ⅱ型分泌系统(T2SS)T2SS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中,通过一个多亚基复合物将蛋白质转运至细胞外。

T2SS的转运过程同样不依赖于ATP,而是利用质子动力。

3. Ⅲ型分泌系统(T3SS)T3SS主要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通过一个注射装置将效应蛋白直接注入宿主细胞。

T3SS的转运过程依赖于ATP。

4. Ⅳ型分泌系统(T4SS)T4SS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中,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如DNA转运、蛋白质转运和毒力因子传递等。

T4SS的转运过程依赖于ATP。

5. Ⅴ型分泌系统(T5SS)T5SS是一种非典型的分泌途径,通过膜泡融合将蛋白质释放至细胞外。

T5SS的转运过程不依赖于ATP。

6. Ⅵ型分泌系统(T6SS)T6SS主要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通过一种类似于注射装置的结构将效应蛋白转运至靶细胞。

T6SS的转运过程依赖于质子动力。

二、细菌分泌系统的结构1. 转运通道:负责将蛋白质或DNA等物质从细胞内转运至细胞外。

2. ATP酶:为分泌过程提供能量。

3. 转运底物:包括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

4. 辅助蛋白:参与分泌系统的组装、调控和功能实现。

细菌三型分泌蛋白序列的分段特征提取研究

细菌三型分泌蛋白序列的分段特征提取研究
三型分泌系统 的效应 蛋白并不 保守 . 其氨基 酸序列差异 性非常大 , 有些效应蛋 白根本不存 在同源蛋 白。然而 , 研究人
信息, 如基因本体 Gn n l y 、 ee to )功能域等等 。由于序列数 O og
据是最容易得到的 , 因此第一类方法最 为普遍 。本文也将氨
基酸序列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 从中抽 取特征 。
【 关键词 】 特征提取 ; 三型分泌 系统 ; 氨基酸序列
0 引言

由于验证效应蛋 白需要复杂 的生物实验 , 生物学家亟需 套计算方法来预测可能 的效应蛋 白。
细菌分泌系统 的发现 , 近年来细菌致病机制研究 的重 是
要进展 。革兰氏阴性菌有许多分泌蛋 白通过多种机制被运送
2 已有 的蛋 白质序 列特征 提取 方法
员发现许多效应蛋 白的氨基酸序列 N端存 在一些共 同特点 。
如 : 5 氨基酸 中至少有 1%的丝氨酸 ; 1 前 0个 0 前 2个残基 缺
3 分段 特征 提取方 法
根据 已有 的研究发现 , 三型分泌系统效 应蛋 白的 N端序
少酸 牲氨基酸 ; 第三或第 四个氨基酸是异亮氨 酸、 亮氨 酸、 缬
三型分泌系统的效应蛋 白,并 根据 已知效应蛋 白的特点 , 分 段考察 氨基酸序列 N端 , 取得 了良好 的分类效果 。
位置特征 ; 第二类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 , 比如溶剂可接
触性 、 极性 、 二级结构等等 ; 第三类结合现有数据库 中的注释
1 三型 效应 蛋 白氨基酸 序列 的 已知特性
长度 。根据这些论断 , 我们将效应蛋 白 N端氨基酸序列分
有的效应蛋 白都满足这些特征 ,有 的只满足其 中的 1 条或 2

黄单胞菌III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研究进展

黄单胞菌III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研究进展

黄单胞菌III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研究进展作者:易杰祥景晓辉吴伦英来源:《热带农业科学》2014年第08期摘要黄单胞菌借助保守的III型分泌系统,将多个效应蛋白注入植物细胞,克服宿主的防卫,利于黄单胞菌在植物体内发挥毒性功能。

最近对III型效应蛋白致病机理开展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具有酶功能的效应蛋白在黄单胞菌及其宿主间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黄单胞菌存在一类独特的III型效应蛋白(AvrBs3家族)。

迄今为止,仅在黄单胞菌和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中发现AvrBs3家族效应蛋白,AvrBs3家族通过模拟转录激活子来操纵寄主植物易感基因的表达。

关键词黄单胞菌;III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AvrBs3 ;类转录激活子分类号 S432.42Research Advances on Xanthomonas 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EffectorsYI Jiexiang1) JING Xiaohui2) WU Lunying2)(1 Hainan Province 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Baoting, Baoting, Hainan 5723112 Hainan Key Laboratory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ropical Bioresources,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Abstract Pathogenicity of Xanthomonas and most other Gram-negative phytopathogenic bacteria depends on a conserved type III secretion (T3S) system which injects several different effector proteins into the plant cell. Extensive studies in the last years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ype III effector function revealed that effector proteins with enzymatic functions seem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interaction of Xanthomonas with its host plants. In addition, Xanthomonas express a unique class of type III effectors to pursue another strategy. Effectors of the AvrBs3 family, so far only identified in Xanthomonas spp. and Ralstonia solanacearum, mimic plant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s and manipulate the plant transcriptome.Keywords Xanthomonas ; 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 effector ; AvrBs3 ;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s黄单胞菌属的致病细菌能够侵染包括重要农作物在内的多种宿主植物。

细菌III型分泌系统

细菌III型分泌系统

分泌器蛋白:不同三型
1) 内膜转运蛋白的Lcr D家族, 可形成一个中央通道; 2) 细胞质ATP酶Ysc N家族,其同源性蛋白在已知的细菌、 真核、
古细菌三型分泌系统中均存在; 3) Ysc O、 Ysc P及同源蛋白这个位点被氨基酸同源性小或 无的基因
所占据; 4) Ysc F、 Ysc l 、Ysc K , Ysc L家族有完全的亲水特性, 可能位于
细胞质; 5 ) Yop N 及同源性蛋白位于细菌表面,在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以及不
接触真核细胞时,通道关闭; 6) Ysc C家族及其同源性蛋白是形成通道使分泌蛋白穿过外膜;
7)形成鞭毛的成分等。
I、Ⅲ型分泌系统是sec不依赖性的,Ⅱ、Ⅳ型是sec依赖性的。
现已发现的Ⅲ型分泌系统 主要存在于耶尔森氏菌 ( Yersinieae ) 、肠炎 沙门氏菌 ( Salmonella enterica) 、志贺氏菌 ( Shigella) 、埃希氏大 肠杆菌 ( Escherichia coli )等;
目前认为革兰氏阴性菌的分 泌系统有 5个类型, 即 Ι~ V 型,均由一些具有特殊功能 的蛋白质、 多肽组成。另 外 ,第五种大分子分泌途径 和质粒的接合转移有关。
IV型
根据是否依赖信号肽 ( signal sequence ,sec)的特点,可将其 分为 sec依赖性和sec不依赖性 两类。
细菌Ⅲ型分泌系统
安徽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 11720695 杨骁
主要内容
一、Ⅲ型分泌系统的概述 二、Ⅲ型分泌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三、Ⅲ型分泌系统分泌机制 四、Ⅲ型分泌系统与细菌致病性 五、Ⅲ型分泌系统的特点 六、Ⅲ型分泌系统的展望
一、细菌分泌系统的概述

衣原体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衣原体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宿 主 转 录 调 节 。衣 原 体 T S 3 S效 应 蛋 白 也 可 能 有
相似 的作 用 。根 据 其它 系统 类 推 , 原 体 T3 S效 衣 S 应 蛋 白可能分 泌到包 涵 体 管腔 ( 可能 在 包涵 体 膜 表
可检测 到其去磷 酸 化形 式 , 目前 唯 一一 个 鉴定 的 是 在早期分 泌 的效 应蛋 白 。
染性无 代 谢 活 性 的原 体 ( lme tr o y E 粘 E e n ay b d , B)
附并进 入真核 宿主 细胞 后 , 化 为没 有 传 染性 但 有 分 代谢 活性的 网状体 ( t uaeb d , B , Rei l o y R ) 在寄生 空 c t 泡 内通 过二分 裂 复制 几 代后 , 为 包 涵体 。 网状体 成 生长增 殖持续 1  ̄3 h后 又可重新 分化 回原体 。衣 8 6 原体 和很 多病 原体 一样 , 把分 泌 各种 毒 力 蛋 白作 为 它们 的致 病 机 制 , 泌 的毒 力 蛋 白称 为效 应 蛋 白。 分
2 部 分 效 应 蛋 白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目前 革 兰 阴性 菌 分 泌 蛋 白的 途 径 有 I 、 型 Ⅱ型 、 Ⅲ
型、 Ⅳ型和 V 型分 泌 系统 。其 中 , Ⅲ型 是 一 个 独 立 的分泌 系统 。由 2 0多 种蛋 白形成 功 能性 的 Ⅲ型 分
泌 系 统 ( p l seeins se , S ) 存 在 于 Ty eI ert y tm T3 S , l o
3 6 7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 报
Chi e e J u n lo n s o r a fZoo o e n s s
文 章编 号 : 0 2 6 4 2 0 ) 4 3 6 3 1 0 —2 9 ( 0 9 0 —0 7 —0

胞内寄生菌对巨噬细胞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

胞内寄生菌对巨噬细胞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

胞内寄生菌对巨噬细胞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①田丽吴显伟周伟张惠勇张少言鹿振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0)中图分类号R392.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3)10-2086-06[摘要]病原微生物在感染宿主后,巨噬细胞作为主要的免疫哨兵细胞首先识别并吞噬入侵的病原体,而入侵的病原体可发展多种策略逃避巨噬细胞杀伤,并适应宿主细胞内环境,在胞内复制和存活。

现对胞内感染常见细菌和真菌对巨噬细胞免疫逃逸的策略进行概述。

[关键词]胞内寄生菌;固有免疫;巨噬细胞;免疫逃逸Advances in study of immune escape of macrophages by intracellular parasitic bacteriaTIAN Li, WU Xianwei, ZHOU Wei, ZHANG Huiyong, ZHANG Shaoyan, LU Zhenhui. Longhua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30, China[Abstract]Following infection of host by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macrophages serve as primary immune sentinel cells to first recognize and engulf invading pathogens, while invading pathogens can develop multiple strategies to escape macrophage killing and adapt to intracellular environment of host to replicate and survive intracellularly. Here is a brief overview of immune escape strate‑gies of bacteria and fungi common to intracellular infections against macrophages.[Key words]Intracellular parasitic bacteria;Intrinsic immunity;Macrophages;Immune escape病原微生物侵袭机体后,机体内固有免疫系统首先启动。

黄单胞杆菌Ⅲ型效应子研究进展

黄单胞杆菌Ⅲ型效应子研究进展
近年,全球至少对 15 个黄单胞杆菌菌株进行了全 基因组测序,所以通过序列分析发现了大量的候选Ⅲ 型 效 应 子(/t3e.html)。 根 据 White 等[3]的建议,已知的和候选的Ⅲ型效应子总共 可分为 40 个类组,每一类含有多个不同的成员。有的 家族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只是内部重复单元的数目 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组,如 AvrBs3 家族,该家族的Ⅲ 型效应子亦称为 TAL effector;有些类组是基于序列的 相关性,例如 XopC 、XopJ、AvrRxv、AvrBsT 和 AvrXv4 类组,其中 XopJ、AvrRxv、AvrBsT 和 AvrXv4 是 YopJ/ AvrRxv 家族的成员;一些效应蛋白类组在不同的菌中 含 有 2 个 或 3 个 相 关 的 基 因 ,如 XopE、XopF、XopJ、 XopX、XopAD 和 XopAE,其中 XopE 和 XopF 在组内 根据系统发育树的数据进一步分成了不同的亚组(如 XopF1、XopF2);XopB、XopD、XopT、XopU、XopW、 XopAC、XopAF、XopAH、XopAJ 和 XopAK 等效应蛋 白的分类是因为它们存在于相关的菌株或致病型中[3]。 Hpa1 是一类通过三型分泌系统分泌的 Harpin 类蛋白, 而 HrpW 是一类与其共同分泌的果胶裂解酶。含有 T3SS 系统的黄单胞杆菌都拥有 Hpa1/hpaG,但并不是 所 有 的 菌 都 含 有 HrpW[4-5]。 这 些 Harpin 类 蛋 白
(Harpin、Hpa1/hpaG 及 HrpW)作为毒性效应蛋白、附属 物或者转运蛋白的功能仍然未知。Ⅲ型效应子的初级 结构中包含了许多假定的结构基序可以为人们提供一 些关于Ⅲ型效应子的功能的信息,笔者将已经鉴定得 比较清楚的Ⅲ型效应子列于表 1,并对其中研究比较 深入的Ⅲ型效应子类组分述如下。 1.1 AvrBs3 家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 ;假结 核 耶 尔 森 菌 (es i ed 6r ) 的 Yrna “D“e “ i c
杆 状结构 由 Y p o B和 Y p o D构 成 J 。针 状 结 构装 配 完
T S 中的转位器也是 由一种蛋 白构成。但是转位器 3S 如何固定在 宿主细胞膜上 、针尖上对接结构如何装 配 、针 头和转 位器 如何对接 以及分 泌蛋 白的大小如何
微生 物学 家 的密 切关 注 。下 面 就 T S 3 S的装 配 、T S 3S
的进 化 、T S 泌蛋 白的调 节 等作一 详 细介绍 。 3 S分
2 TS 3 S注射装置的装配
病原菌可以装配多种不 同的注射装置 ,即使是同
种装 置也 有不 同 的分型 ,如 副溶 血性 弧菌染 色体 1和 染色 体 2上 的相 应 基 因可 以 分 别 表 达 装 配 T S 1和 3S T S2两种 注射 装 置 ,其 中 T S2对人 类 的致 病性 有 3S 3S 关 。T S 3 S注射 装 置 是 细 菌 与 宿 主相 互 作 用 而 临时
的分子 ,分 子 量 为 9k ,构 成 鞭 毛 的 亚基 是 鞭 毛蛋 u 白,分 子量大 约 4 u 5k 。尽 管 注射 装 置 的 亚基 比鞭毛 的亚基要 小 的 多 ,但 是 螺 旋 参 数 却 惊 人 的相 似 ( 每 圈 56个 单位 ,螺 距 2 . 4艾 米 ) 。鞭 毛 内 的输 出装 ¨ 置 可 以连续 的分泌 牵引钩蛋 白和鞭毛 丝成分 ,有时也 分 泌非鞭 毛蛋 白。在鞭毛基 座 MS环 的底 下 有一 个 由 Fi l N和 Fi 蛋 白构 成 的 C环 ,构 成 注射 装置 蛋 白基 l M 座 的 Yc sQ家 族和鞭 毛蛋 白 Fi l N与 Fi 十分 的相似 , l M 如假单 胞 杆 菌注 射装 置 中 H c B与鞭 毛 蛋 白 Fi rQ l N很
得 到精 确控制 目前都 还不清 楚 。
成后 ,T S 3 S注射装 置就可 以分 泌细菌 的效应 蛋 白。
3 TS 3 S注射 装 置 的进 化
很 多学者认 为 T S 射 装 置 与鞭 毛存 在 共 同 的 3 S注 祖 先 ,与进化 有关 ,也 有人 认 为 T S 3S是 由鞭 毛进 化
细菌外膜 内杆
细菌内膜
b 3 S结 构 模 式 图 :T S
像 L ;志贺氏菌位于注射装置基部 的 Sa3与 Pg l p3 r K 和 Pg r H结合后也形成类似的 M 环 S 引。这就表明注 射装置蛋白基座 Yc sQ家族与鞭毛的 c环在结构和功 能上有些类似 。但也有人证实 T S 3 S的注射装置的形 成 与鞭 毛无关 ,因 为敲 掉 所 有 鞭 毛蛋 白基 因的缺
细菌分泌效应蛋 白进入到宿主细胞并不是简单针 头注 的过程 ,还需要转位器 (r s cts 的协 t nl a r) a o o
助 。转位 器是 由 T S 3S注射 装 置分 泌 的 一种 保 守蛋 白 质 ,经针 头 注射 装 置 分 泌 插 入 宿 主 细 胞 膜 中形 成 小 孔 ,注射 装置 的针头 要与转 位器 的小孔相 对接 ,细菌 的效应蛋 白才 可 以分 泌到 宿主胞质 中。如果缺少 了转
肽 聚糖 结 合 j 。不 同分 泌 系 统 的基 座 环 形 级 结 构 有 所不 同 ,但 都 是 由 l 2到 1 4个 亚 基 构 成 的 直 径 约
收稿 日 : 0 9 1 —3 期 2 0 .10 ;修 团 日 :2 1 .12 期 0 0 0 -1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 项 目 ( 07 8 8) 3 8 15 ;江苏 省支撑 计
物 ,由 一 个 多 环 型 基 座 和 一 个 针 头 状 突 起 组 成 , TS 3 S由多环 型基 座 固定 在 细菌 表 面 ,基 座 中贯 穿 有
形成的一种结构 ,因此 ,注射装置的装配显得非常重 要 。引擎 T S 3S注射装 置 开 始装 配 的机 制 可 能 是针 头
的尖端接 触 宿主 细胞 后发 出一 种信 号给 细菌 内部 的分 泌 装置 ,从 而激 活注 射装 置形 成 。一般 在生理 条件 下 细 菌 只有 和宿 主细 胞接 触 时 才 会激 活 T S 3 S注射 装 置 进 行装 配 J 。但 有 时 在 体 外 条 件 下 低 钙 浓 度 或 刚 果 红 激活 物 也 可 以分 别 激 发 耶 尔 森 菌 ( e ii sp ) Yrn p . s a 和 志贺 氏菌 (hgl ) 的 T S 射装 置 的形成 。 Siea l 3 S注 注射 装 置 的装 配 是 分 步 进 行 的 ,基 座 先 开 始装 配 ,然后 再进 行杆 部 和针状 结 构 的组 装 。基座 的组 成 和装 配在 各种 细 菌 的 T S 3 S中都 很 保 守 。 鼠伤 寒 沙 门 氏菌 (.t hmuim) 的基 座 是 由分 子 量 相 同 的 3 S y i r p u 种蛋 白组 成 的 :Iv 蛋 白分 泌 家 族 的一 部 分 组成 底 nG 座 的外环 ,Pg 和 Pg rH rK组成 基 座 的 内环 ;肠 出血 大肠杆 菌 ( neoe oraiEcei i cl HE ) E t hm r gc s rha o ,E C r h h c i O5 17:H 7的基 座 内环 分别 主要 由 Ec sC蛋 白和 Ec sV
分泌大概 3 种对人和牛致病 的效应蛋 白Ⅲ ;T S 9 3S2
蛋 白构成 ;基 座一 旦装 配 完 成 就 可 以分 泌 T S 状 3 S杆
圆柱 状 的连 接针 头 和基座 的杆 J 。志贺菌 ( h ea Si l gl sp ) 和肠 致病性 大 肠杆 菌 的基座 有横 跨 内膜 和 外膜 p.
的一对 内环和 一对外 环 组成 ,基座 外 环与 细菌外 膜 和
图1 T S 3 S电 镜 照 片 和 结构 模 式
TS 3 S注射装 置 只允 许 少 量 的 分 泌蛋 白通 过 。有 的 细 菌 同时编码 好几 种 T S ,如 大 肠 杆 菌具 有 2种 不 同 3S 的 T S :T S ( r ) 由一个 基 因 岛编 码 ,可 以 3S 3 S1 El T1
而来。最近研究表明 T S 注射装置 中的 8 3S 种核心蛋 白和鞭 毛的组 分有许 多共 同点 。注射装 置 的基 部与鞭 毛很相 似 ,均有横跨 内膜 和外 膜 的 2对环 组 成 ,2个
环 由一个 杆状 结构 连接在一 起 ,注射装 置 的针头与鞭
a 3 S电镜 照 片 :T S
毛一样 ,均呈直的中空筒状 ,而且其组成亚基都是通 过螺旋作用构成¨ 。注射装置的亚基属于 Y c s F家族
畜牧与兽医 2 1 00年 第 4 卷 2
第 4期
细 菌 I 型 分 泌 系统 装 配 的研 究 进 展 I I
康 海泓,杨 倩
209 ) 10 5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江苏 南京
摘 要 :细菌 I 型分泌系统 的发现是病原菌致病机理 的重大发现。病原菌为了生存 和进入 真核 宿主细 胞 ,经过长期进 化逐渐形成 了入 侵宿主细胞 I I
研究 T S 的装配不仅有 助于探索病原菌 的致病机制 ,还对研究细胞器装配和蛋白分泌有很 大的帮助。 3S
关 键 词 :病原菌 ;分泌系统 ; 3S T S ;宿主细胞
中图分类号 :R 7 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2 -10 2 L ) 40 9 —3 5 95 3 (O O 0 .0 90
和 微 生 物 宿 主 中 的 铜 绿 色 假 单 胞 杆 菌
( .eui s ) P argn a o ; 寄 生 在 水 蛭 肠 道 中 的 气 单 胞 菌 ;感染 人 类 的致 病 弧 菌 和水 生 环 境 中弧 菌 属 也 广泛 的存 在 T S 3 S因子 。如 此 广 泛 的分 布 引起 广 大
失 菌株 仍然 可 以形 成 注射 装 置 ,提示 T S 3 S注射 装 置 的组装 过程 和结构 可能类 似 ,但 二者并 没有 相互依赖
关系 。
分 伴 子侣
C Is :r s效应蛋白分泌模式图 3
4 TS 3 S注射装置对分泌效应蛋 白的调节
T S 配后 对 分 泌 的蛋 白具 有 一 定 的 选 择 性 。 3 S装
的特异性机制 ,其 中最显著 的机制是细菌 I 型分泌系统 ( 3 S 。T S I I T S ) 3 S可 以将病原菌效应蛋 白直接注入宿主细胞中。最初 T S 3 S只是 在少数的致 病菌中发 现,后来在人类 、动物甚至植物的共生菌或益生菌中都有 发现 。近几 年在 T S 3 S的结构 、装配 以及致 病机理 的研究 上取得 巨大的进展 。
1 TS 3 S的结 构 和 组 成
各 种病 原菌 的 T S 3 S在透 射 电子 显 微 镜 下观 察 都
很相似,其结构很像注射器 ,有人称之为针头复合物
( edecm l ,N )或 “ nel o pe x C 注射器 ” 目前 已有 了较 , 为 规 范 的 新 名 词 :T S 注 射 装 置 (neto e 。 3S i csm ) j i
T S 注射装置是一种可 以将细菌分泌蛋 白注入宿主 3S 细胞的超分子复合物结构 ,由多种蛋白组成。注射装
置 可 以帮助 细菌定植 在 宿 主细胞 的胞 膜上 并将 细 菌的 分 泌蛋 白 ( 应 蛋 白 ) 注 入 宿 主 细 胞 ,该 注 射 过 程 效 需要 跨 过 三 层 膜 ( 层 细 菌 胞 膜 和 一 层 宿 主 胞 两 膜 )S。T S E ] 3S注 射 装 置 的 核 心 是 一 个 针 头 状 的 复 合
划 ( E 0 80 5 ) B 2 0 3 15 。
作者简介 :康海泓 ( 9 7 ,男 ,硕 士。 18 一) 通讯作者 。
结构和针状结构装配专 门所需 的一些蛋 白【 。在沙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