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岩土工程学8

合集下载

岩土力学

岩土力学

岩体力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连续介质力学阶段。把岩体视为一种完整的连续介质材料,将连 续介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把土力学理论移植过来,用于 解决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岩体力学问题。 碎裂岩体力学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国际上发生 了几次大型水坝工程事故。在对这些重大事故研究过程中,逐渐 注意到岩体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由节理、断裂等切割成的碎裂 岩体。在岩体力学研究中重视了节理、断裂面等力学作用,提出 了不连续性、不均匀性、各向异性是岩体的重要特征;注意到尺 寸效应等现象。在力学分析上出现了块体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当 前,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仍具有支配作用。同时,正在注意研究碎 裂介质岩体力学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结构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 岩体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运用岩体变形观测反分析与岩体改 造措施相结合的实用岩体力学问题,不断地深入认识岩体,修改 设计,补充岩体改造措施,使岩体工程设计逐步完善,并有了一 套应用岩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拉伸破坏
劈裂破坏
剪切破坏
延性破坏
岩石材料的试验机
非刚性机
刚性机
岩石的强度
岩石的强度——表示岩石抵抗外力破坏能力的大小 峰值强度——在临近破坏时具有的最大承载能力。 残余强度——在发生破坏后仍然具有的承载能力。 岩石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及抗拉强度——岩石在
压缩、剪切或拉伸应力作用下的抗破坏能力各不相同,与 之相对应的强度值分别为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
o B、沉积岩 o 是由风化剥蚀作用或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质,在 原地或被外力搬运,在适当条件下沉积下来, 经胶结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具层理构造。
o C、变质岩 o 是在已有岩石的基础上,经过变质混合作用后 形成的。由于温度、压力的不同,则有高温变 质、中温变质及低温变质,再加上作用力的不 同,又有更多的组合的变质混合条件。

岩土钻掘工程学—绳索取心

岩土钻掘工程学—绳索取心

绳索取心工具❑绳索取心:钻进中岩心充满岩心管后不需提钻,借助绳索和专用打捞工具从钻杆中把内管及岩心提至地表的取心方法。

❑极大地减少了起下钻具时间,机械化程度高,增加纯钻进时间,虽然绳索取心钻头壁更厚,机械钻速略低于普通钻头。

总的钻效提高了,且这种趋势随孔深的增大而增大。

❑岩心堵塞后能即时报警,岩心采取率高,地质效果好。

❑减少了提钻次数,钻杆与孔壁间隙小,钻头回转平稳,钻头寿命比普通钻头寿命高一倍左右。

❑降低钻探成本。

❑缺点:钻杆的内径大而管壁薄,钻头壁较厚,钻进时碎岩功率消耗较大。

❑绳索取心钻具配套设备较多,一次性投资较大。

❑地质条件:适于各种地层,在6~9级中硬岩层中效果最好。

一般不宜钻10~12级岩石。

这时钻效极低,钻头极易磨损,不能充分发挥绳索取心钻进的优越性。

❑绳索取心与液动冲击器相配合,钻进硬地层有良好的前景。

❑绳索取心一般在深孔中采用。

通常钻孔越深其经济技术效果越好,但最大深度受钻杆强度制约。

❑若绳索取心钻头寿命短,便失去了绳索取心的意义。

绳索取心钻具的规格和型号一、绳索取心单动双层岩心管——由外管总成和内管总成组成❑外管总成:弹卡挡头1、弹卡室7、稳定接头23(上扩孔器)、外管46和钻头52。

❑内管总成:捞矛、弹卡定位、悬挂、到位报讯、岩心堵塞报警、单动、内管保护和调节机构。

(1) 捞矛机构由捞矛头2和回收管4等组成。

取心时打捞器在钻杆内下放到内管总成上端,打捞钩抓住捞矛,向上提升打捞器使回收管上移,并向内压缩弹卡6使其收拢,于是内管总成和外管总成脱离,从而把内管总成提升上来。

(2) 弹卡定位机构:弹卡6、张簧5和弹卡座10。

内管总成在钻杆内下放时弹卡外张,一旦到达外管的弹卡室 7,弹卡两翼贴附在弹卡室内壁。

弹卡室挡头即可防止内管向上串动,又可带动内管总成轴承上部与外管一起旋转,以免因相对运动造成弹卡磨损。

3) 悬挂机构:内管悬挂环21与外管座环22的直径相差0.5~1.0mm。

内管总成下降到外管弹卡室时,悬挂环座在座环上,使内管总成下端卡簧座51与钻头52内台阶2~4mm的间隙,保证内管单动。

岩土工程师2023考试通过率

岩土工程师2023考试通过率

岩土工程师2023考试通过率岩土工程师2023年考试通过率岩土工程师平均通过率为14.6%,由于岩土工程师考试难度比较大,考试科目比起其他专业考试来说比较全面,涵盖市场的风险以及企业治理的领域都非常多,而且涉及相关理论与法律法规等诸多学科知识,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岩土工程师考试通过率才很低。

岩土工程师发展前景岩土工程师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在咨询公司,这是未来岩土工程师主要的服务企业。

其主要负责勘察、测试、设计、检验、监测等与数据、论证、决策有关的工作。

另一块在工程公司,其主要负责岩土工程的实施。

而其实,岩土工程师的实践性很强,从工程实践角度,包括下列范围:1、岩土作为支承体如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堆场、大型设备等等,是由岩土作为地基,作为支承体,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承载力和变形问题。

2、岩土作为荷载或自承体边坡工程、基坑工程、露天矿等地面开挖,隧道、地下洞室等地下开挖,岩土体担任的角色,既可能是荷载,也可能是自承体。

3、岩土作为材料填方工程,特别是大面积高填方、填海造陆,要用大量岩土作为材料;围堰、水坝、路堤等也用岩土为材料。

岩土材料的选用和质量控制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4、地质灾害的防治岩溶、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还有地震等,防治工程必须针对具体条件和地质演化规律进行设计和施工。

5、环境岩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的评估、废弃物的卫生填埋、土石文物的保护等等,都涉及复杂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而随着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岩土工程师在这一方面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凸显。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岩土工程师的就业前景可以说是非常更广泛,其实想想,小到盖房地基,大到整个自然环境的维护都离不开岩土工程师啊。

而且,岩土工程师还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

注册岩土工程师备考经验一、教材如何运用1、关于考试教材参加岩土工程师的考生,早期要尽量把教材通读一遍,因为岩土工程师考试考点比较多,但考试经常会考边边角角的小知识点,如果不通读教材,难免遗漏;对教材已比较熟悉的考生,可以直接对教材进行浓缩总结。

岩土工程的绿色施工(3篇)

岩土工程的绿色施工(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长,岩土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其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岩土工程领域正逐步推行绿色施工理念,力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节约资源。

一、绿色施工的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合理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绿色施工的主要措施1. 优化施工方案在施工前,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采用大直径钻孔技术,减少土方开挖量;采用地下连续墙、冻结法等围护技术,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节约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资源消耗。

例如,采用节水型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用节能型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回收利用废料,减少废弃物产生。

3. 保护环境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对施工场地进行围挡,减少扬尘污染;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对施工噪音进行控制,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 信息化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例如,采用BIM技术,实现施工过程可视化;采用GPS定位技术,提高施工精度;采用远程监控技术,实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

5.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1)绿色材料:选用环保、可降解、再生材料,如水泥基复合材料、钢纤维混凝土等。

(2)绿色施工技术:如新型锚杆技术、喷射混凝土技术、预应力技术等。

(3)绿色施工设备:如节能型钻机、环保型挖掘机、节水型洒水车等。

三、绿色施工的意义1. 降低环境影响:绿色施工有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2. 节约资源:绿色施工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

3. 提高施工质量:绿色施工有助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4. 提升企业形象:绿色施工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

总之,岩土工程的绿色施工是适应时代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岩土工程实习报告3篇

岩土工程实习报告3篇

岩土工程实习报告岩土工程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岩土工程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XXX工程勘察设计院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二、实习目的和任务岩土工程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现场工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加深对岩土工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并掌握一定的勘察和设计技术。

在实习期间,我的主要任务包括:1. 参与现场调查和勘察工作,包括地质勘察、土壤试验等;2. 协助工程师进行岩土工程设计,包括基础设计、土石方计算等;3.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岩土工程软件和设备操作;4. 学习企业规范和流程,了解项目管理和协调能力。

三、实习过程及收获1. 实习开始前,我参观了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并接受了相关的安全培训。

之后,我被分配到一个岩土工程项目组,与项目组其他成员一起工作。

2. 在实习的初期,我主要负责协助进行现场调查和勘察工作。

我学习了地质钻探、土壤取样等技术操作,并参与了几个现场勘察任务。

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勘察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3. 在勘察工作的基础上,我开始接触岩土工程设计。

我参与了一个基础设计项目,学习了基础设计中常用的软件和计算方法。

我与项目组其他成员一起,分析了地质勘察和试验结果,并绘制了设计图纸。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设计技巧和经验。

4. 在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我还与其他实习同学一起学习了一些岩土工程软件的使用。

我们学习了岩土工程设计软件、土石方计算软件等,提高了自己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5. 在实习的结束阶段,我参与了部分项目的现场施工监理工作。

通过与施工方的沟通和协调,我了解了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我深刻体会到了岩土工程实践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岩土工程实习,我对岩土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有了更多的掌握。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1.地质调查和勘探:工程地质学的基础是对地质条件进行准确和详细的调查和勘探。

地质调查包括地貌调查、地层调查、构造调查等,用于确定地质结构、岩性和地层等地质情况。

2.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地质勘察是为了解地下地质情况、获得工程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地质资料而进行的工作。

包括地质资料的收集、分析、解释和报告等。

3.岩土力学:岩土力学是研究岩土材料变形和破坏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对于工程地质学至关重要。

岩土力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岩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和破坏准则等。

4.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研究土地和岩石的工程性质、问题和处理方法,它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主要研究岩土工程材料的性质、施工技术、工程设计和施工控制等。

5.地下水和水文地质:地下水是地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对工程建设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水文地质研究地下水运动、分布、水位、水质等地下水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地下水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6.坡体工程:坡体是指地表坡地上层土层的局部或整体塌陷或滑动变形。

坡体工程是为了防治坡体滑坡和塌陷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措施,包括防护、加固、治理等。

7.地震工程:地震工程是研究地震对工程建设和结构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和防护措施的学科。

地震工程需要进行地震活动的预测、震源机制研究、地震动力学分析等。

8.岩土动力学:岩土动力学是研究由于地震、爆炸、地下水流等自然或人工因素引起的岩土体的动力响应和破坏机制的学科。

岩土动力学主要包括岩土动力特性、地震响应分析、地震波在岩土体中的传播和衰减等。

9.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是基于地质调查和勘察的工程地质资料,制定合理的岩土工程方案和设计参数的过程。

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地质条件、岩土性质、荷载特征、施工工艺等因素。

10.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灾害包括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或已建工程产生的破坏、危害和影响等。

主要包括地质滑坡、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等。

岩土工程特点及勘探技术

岩土工程特点及勘探技术

岩土工程特点及勘探技术岩土工程是研究土壤和岩石在工程中的性质、行为和应用的学科。

它的特点如下:1. 多学科性:岩土工程涉及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等多个学科,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学科。

在岩土工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2. 难以预测性:与其他工程学科相比,岩土工程更加难以预测。

土壤和岩石的性质随地质条件变化而变化,而地质条件往往在工程实施前难以完全了解。

在岩土工程中,经常需要通过勘探和实验来获取准确的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和计算,以预测土壤和岩石的行为。

3. 复杂性:在岩土工程中,土壤和岩石的性质往往是复杂多变的。

不同地区的土壤和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力学特性,对工程基础和结构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岩土工程需要考虑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土体性质,才能有效地设计和施工工程。

4. 环境影响:岩土工程的实施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土壤开挖、岩石爆破等作业可能会引发土壤沉降、地表裂缝等问题。

在岩土工程中,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采取合适的施工措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5. 不确定性:在岩土工程中,不确定性是常见的。

土壤和岩石的性质往往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难以确定准确的数值。

在岩土工程中,常常需要通过概率论的方法来分析和计算,以估计土壤和岩石的行为。

岩土工程的勘探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直接勘探法:直接勘探法是指通过钻探、取样等手段直接获取土壤和岩石的性质和构造信息。

常用的直接勘探方法有钻孔、踏勘、地质剖面等。

直接勘探法可以获取较准确的土壤和岩石相关数据,但费用较高,操作较为复杂。

3. 复合勘探法:复合勘探法是指将直接勘探法和间接勘探法结合起来使用,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土壤和岩石相关数据。

常用的复合勘探方法有地质雷达勘探、声波勘探等。

复合勘探法能够充分发挥直接勘探法和间接勘探法的优点,提高勘探数据的准确性。

4. 实验室试验:实验室试验是指将采集的土壤和岩石样品进行室内试验,以获取其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数据。

矿山环境地质分类

矿山环境地质分类

矿山环境地质分类矿山环境地质是指矿山区域的地质特征和环境条件。

根据不同的地质特征和环境条件,可以将矿山环境地质分为以下几类: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

一、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运动和质量的科学。

矿山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对矿山的开采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地下水位、水质和水动力学特征,可以将矿山水文地质分为不同类型。

一般来说,矿山水文地质可以分为矿山地下水位、地下水质和地下水动力学特征等几个方面。

二、岩土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是研究岩石和土壤在工程中的力学性质和工程行为的科学。

矿山地区的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对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岩性和土壤类型,可以将矿山岩土工程地质分为不同类型。

一般来说,矿山岩土工程地质可以分为地质构造、岩性和土壤类型等几个方面。

三、地震地质地震地质是研究地震活动和地震灾害的科学。

矿山地区的地震地质特征对矿山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地震活动强度和地震灾害类型,可以将矿山地震地质分为不同类型。

一般来说,矿山地震地质可以分为地震活动强度、地震灾害类型等几个方面。

四、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或破坏的现象。

矿山地区常常存在各种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地面沉降等。

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可以将矿山地质灾害分为不同类型。

一般来说,矿山地质灾害可以分为滑坡、崩塌、地面沉降等几个方面。

五、环境地质环境地质是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科学。

矿山地区的环境地质特征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矿山环境地质特征和环境问题,可以将矿山环境地质分为不同类型。

一般来说,矿山环境地质可以分为土壤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几个方面。

总结起来,矿山环境地质的分类包括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

每个分类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对矿山的开采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填土的定义及分类 (2)分类 3)冲填土 是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土,又称吹填土。 形成 用高压泥浆泵将泥砂通过输泥管排送到需要填高的地段,经过沉淀排 水后形成大片冲填土层。主要用于整治江河中的泥砂和尾矿堆积。 特点 a.其组成随泥沙的来源而变; b.含水量大; c.土层分布不均; d.性质取决于颗粒组成均匀性和排水固结情况。 以砂为主时,强度较高,随时间增长快; 以粉土、粘土为主时,强度低,随时间增长缓慢。
4.2 特殊土类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4.2.6填土
2.填土的工程性质
(3)湿陷性
填土由于土质疏松,孔隙率高,在浸水后产生较强的湿陷。
新填土的湿陷性比老填土大,在生活垃圾填土中的炉灰和变质炉灰填 土的湿陷性强。
但在气候潮湿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填土的湿陷性则不显著。
(4)低强度性和高压缩性
填土由于土质疏松,密度低、固化程度低,所以其抗剪强度低,承载 力也低;
4.2 特殊土类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4.2.6填土 1.定义及分类 (1)定义 是指由人类活动在地表形成的任意堆集的土层,它的组成成分复杂,
堆填的方法、厚度和时间都是随意的。不包括人工填土。 经过人工分层压实的填土,称为压实填土。 (2)填土的分类 按其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一般分为: 1)素填土 是由天然土(碎石、砂、粉土或粘性土)经受人类扰动堆填而成; 它与天然土的区别,在于其没有天然土的结构、层理,含少量碎砖
水力冲填法已经被广泛 应用于尾矿料筑坝。
4.2 特殊土类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4.2.6填土
2.填土的工程性质
由于其堆积时间不同,组成物质复杂以及填土方法、时间、厚度的随 意性,这类土常表现出:
(1)明显的不均匀性
其中以杂填土的不均匀性最为严重,而素填土和冲填土的组成物质比 较单一,不均匀性较杂填土略好一些。
4.2 特殊土类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4.2.6填土
4.勘探与测试时应注意的问题 (2)勘探方法 勘探方法应根据填土的种类而定。 ✓ 对于素填土可以采用钻探为主的方法; ✓ 在杂填土中应钻探、坑探与触探结合。 在代表性土层位置挖探井、取大样。 ✓ 为了了解填土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宜在代表性土层位置布置一定数量 的探井,并在探井中采取大块土样。 ✓ 每幢建筑物的探井数量不宜少于2个。 (3)原位测试 填土层很厚时,荷载试验宜分层进行,且每层不少于三个。 深层荷载试验可在钻孔内进行,但压板面积不宜小于600cm2。
4.2 特殊土类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4.2.6填土
5.填土地基的利用和承载力评价
(1)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的填土
在填土上建筑时,下列填土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的均匀、密实素填土和冲填土;
2)由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组成的杂填土;
但应增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
瓦砾、灰渣、朽木等人为杂质。 按其主要的组成物质分为碎石素填土、砂土素填土、粉土素填土或
粘性土素填土。
4.2 特殊土类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1.定义及分类 (2)分类
4.2.6填土
2)杂填土
由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等组成的填土。按其主要物质可分为:
a.建筑垃圾填土
主要组成物质是碎砖、瓦砾、混凝土块、灰渣和朽木等。
b.工业废料填土
主要由工业生产的废料、废渣堆集而成,如矿渣、粉煤灰等加少量土组 成。
由建筑垃圾、工业废料和少量土组成时,排列杂乱,级配很差;
c.生活垃圾填土
主要由人类生活抛弃的废物,如炉灰、菜叶、布片等加少量土组成。
由生活垃圾组成时,成分复杂,有机质较多。
4.2 特殊土类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4.2.6填土
(1)换填法
即将松软的填土全部或局部挖除,然后换素填土、灰土或砂石等材料。 处理深度3m以内,地下水位以上,用于轻型建筑。
4.2 特殊土类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6.填土的地基处理措施
4.2.6填土
(2)自重压密性
填土是一种欠压密土,在自身重量和大气降水下渗的作用下有自重压 密的特点。
自重压密所需的时间长短与填土的物质成分和组成有关。如
✓ 大块碎石素填土一般需1~2年;
✓ 砂土素填土需2~5年;
✓ 而粉土和粘性土素填土则需10~15年;
✓ 含有大量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填土的自重压密时间可长达30年以上。
(2)严重不均匀的填土层作为地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应按厚度、压缩性和承载力分区分层评价,在满足地基强度的前
提下,进行变形计算;
2)计算后如果超过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则应该通过调整基础 压力和埋深,限制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4.2 特殊土类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4.2.6填土
5.填土地基的利用和承载力评价 (2)严重不均匀的填土层作为地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 除限制变形在允许范围内之外,尚应采取增加基础与上部结构 刚度、强度和整体性的措施。如 控制长高比小于2.5; 过长用沉降缝分开; 提高砌体、砂浆的标号; 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四层以上用筏板基础等。
而其压缩性则很高,与相同密度的天然土相比,其压缩性要高得多。
除压实的素填土性质可以人为控制外,用其它类型的填土作为地基时 必须考虑多变的特殊性。
4.2 特殊土类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4.2.6填土
3.填土地基勘察时应注意的问题 (1)填土的堆填年代和堆填方法; (2)了解场地的历史地形、地物的变迁情况; (3)查明分布范围、厚度、组成、均匀性、物理力学性质与湿 陷性; (4)了解冲填土的排水条件和固结程度。 4.勘探与测试时应注意的问题 (1)勘探点的布置 应按复杂场地布置勘探点: 一般间距为10-20m或更短; 勘探点的深度穿透填土层至天然岩土层内0.5m以上; 当填土下为软弱天然土层时,勘探点应加深。
4.2 特殊土类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4.2.6填土
5.填土地基的利用和承载力评价
(3)不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的填土
1)含有大量有机质的生活垃圾;
2)对基础有腐蚀的工业废料填土;
3)尚未完成自重压密的新填土。
6.填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当用不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的填土作为地基时,应进行人工 处理才能用它们作地基。一般处理方法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