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

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符号表示:P—亲本♀一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F1—杂种子一代F2—杂种子二代。

二、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1、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步骤:去雄、套袋、传粉、套袋。两次套袋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3、孟德尔采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避免干扰;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花大,易于操作;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

三、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四、测交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五、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纯合子1-(1/2)n、显性纯合子1/2[1-(1/2)n]、隐性纯合子1/2[1-(1/2)n]、杂合子(1/2)n n为自交次数。

七、判断显隐性方法

1、两种性状个体相交,后代只出现其中一种,则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同种性状的两个体相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

八、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 ,数量比例是:1:1:1:1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16 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9 种: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性状表现有4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分比是9:3:3:1 。

九、测交:让子一代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进行杂交,无论是F1作母本,还是作父本,后代表现型有4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比例是1:1:1:1 ,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4 种:YyRr、Yyrr、yyRr、yyrr 。

十、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

十一、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 ) A .杂交 B .测交 C .检查染色体 D .观察性状 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若它们再生第4只 小羊,其毛色( ) A .一定是白色的 B .一定是黑色的 C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3.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F 1×隐性类型→检测F 1的基因型 B .通过测定F 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 .测F 1的基因型是根据F 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D .测交时,与F 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4.隐性性状是指( ) A .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B .杂种F 1中未显现的性状 C .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D .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5.某种基因型为Aa 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 ) A .雌配子︰雄配子 = 1︰1 B .雌配子︰雄配子 = 1︰3 C .A 雌配子︰a 雄配子 = 1︰1 D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B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 1产生的两类配子 C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 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 D .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 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长毛与卷毛 B .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C .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 .兔的长毛与短毛 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 原因是( ) A .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 B .避免小球的丢失 C .避免小球损坏 D .小球可再次使用 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 A .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 .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 .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 D .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10.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夫妇俩一方是患 者,另一方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 ) A .全部是患者 B .全部是正常 C .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 D .子女的情况要根据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决定 1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 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应该是 ( ) A .41 B .43 C .8 3 D .100 %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及解题技巧整理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性状能稳定遗传 (三)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 3 : 1 1 :2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黄圆×绿皱P:YYRR×yyrr

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和习题经典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章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第一节 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1)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2 )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3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2.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1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代自交后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 显性性状:在DD×dd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即矮茎为隐性。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如教材中F1dd 隐性性状:在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ddDD或(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 离现象。性状分离。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现象。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Dd等。Dd×dd DD×如:DD×dd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等DD Dd×Dd 如:DD×(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测交:F1dd 如: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5.分离定律 其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 中。..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docx

·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显性性状由 第 1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决定,用表示(高 茎用 D 表示),隐性性状由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决定,用 1、豌豆的特点表示(矮茎用 d 表示)。 ( 1)传粉、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 交,一般为。( 2 )体细胞中因子( 2)有的性状。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开花之前)→(避因子为,纯种矮茎免外来花粉的干扰)→→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为。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说明(3 )在形成时,成 P 表示,♂表对因子发生彼 示,♀表示此,分别进入不同的 ↓表示产生下一代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因子中的个。 F1 表示 F2 表示(4)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的。 ×表示 ×表示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假说 Word 资料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测交: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高矮等。 相对性状:的的。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 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 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后代中,遗传性状出现和 的现象。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五、分离定律示。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存在,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示。 因子发生,分离后的因子分别进入不等位基因:控制的个基因。 同的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个体类 六、相关概念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1、交配类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组成。 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 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遗传,后代性状分离): 测交:让 F1与。(可用来测定 F1 的基因型,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纯合属于杂交)子(如 aa 的个体)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则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甲♂×乙♀为。(能稳定遗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2、性状类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 表现型 第3页共10页第4页共10页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注意事项:(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处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现象: 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原理: 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 分液漏斗, 烧杯 步骤: 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 注入4mLCCl4,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 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 ④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⑤待液体分层后, 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从下端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倒出上层溶液. 注意事项: A 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 萃取剂: 互不相溶,不能反应. C 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三.离子检验 四.除杂 1.原则: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 2.注意: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三角函数 1、任意角①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②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③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36090,k k k αα?<,则sin y r α= ,cos x r α=,()tan 0y x x α=≠. 10、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遗传因子的发现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 1、豌豆的特点 (1)传粉、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交,一般为。 (2)有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开花之前)→(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说明 P表示,♂表 示,♀表示 ↓表示产生下一代 F1表示 F2表示 ×表示 ×表示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 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显性性状由 决定,用表示(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决定,用表示(矮茎用d表示)。 (2)体细胞中因子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纯种矮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 (3)在形成时,成对因子发生彼此,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因子中的个。 (4)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的。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

五、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因子发生,分离后的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相关概念 1、交配类 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则甲♂ ×乙♀为。 2、性状类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等。 相对性状:的的。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后代中,遗传性状出现和的现象。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示。 等位基因:控制的个基因。 4、个体类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组成。 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遗传,后代性状分离): 纯合子(如AA的个体)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表现型 五、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 正推类型:(亲代→子代)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的概念: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天地万物的总称。 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 2、宇宙中的天体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恒星——明亮发光,发热;相对静止。例如,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 ?星云——轮廓模糊,云雾状外貌。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其主要成分是氢。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 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例如地球是目前人们发现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例如月球(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小块 ?彗星——扁长轨道,拖着长尾的彗星。围绕太阳公转的哈雷彗星(周期76年) ?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3、天体的类型: 自然天体——主要为恒星和星云等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 宇宙中的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4、天体系统的层次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太阳系模型图 1、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 是: 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 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 星。 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木星是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地球是密度最大的行星。 2、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太阳系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4、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1、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是:a光照条件稳定,生命从低级各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b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互不干扰。 (2)地球的物质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 b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c地球上有液体水:海洋、液态水的形成。 第一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生物必修二 遗传因子的发现 知识点 教师版

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过程(也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 4)正交与反交: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方和母方恰好是反交种的母方和夫方。 5)回交:(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再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一般在第一次杂交时选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作母本,而在以后各次回交时作父本,这亲本在回交时叫轮回亲本。回交的目的是使亲本的优良特性在杂种后代中慢慢加强,而把非轮回亲本的某一优点转移到杂种。 2.性状类: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非等位基因: 5)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 6)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 4.个体类 1)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不发生性状分 离),即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分为显性纯合子(AA),隐性纯合子(aa)。 2)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即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例如:Aa 3)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4)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5)表现型=基因型(内因)+ 环境条件(外因)。 6)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二、显隐性状的判断 1.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B→A,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

人教版英语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

SectionA 语言知识精讲 重点词汇讲解 1.up to now 直到现在 up to now he’s been quiet up to now we’ve finished two thirds of the work up to now 在句中做时间状语,句子一般用现在完成时 2.humour n. eg:Our teacher hass a sense of humour 【单词积累】 humourous adj. humourless adj. humourist n. 【搭配拓展】 have a( good) sense of humour lack humour see the humour 3.break eg:.They planned to break into the bank that day As the president’s car arrived ,the crowd broke into loud 思维拓展 Break down使崩溃;毁坏,放弃抵抗;分解;出故障;身体出毛病 Break into/in 破门而入,突然发生 Break up 关系破裂,驱散人群 Break out 火灾,战争突然爆发 Break off 折断树枝,停止工作 Break through 突破障碍,穿越 例题演练: 1.Will you attend the meeting tomorrow afternoon? -------I the invitation up to now. A.haven’ t received B. Won’t receive C. will not have received D. didn’t receive 2.I can’t stand people . A. with no sense of humour B. who have no sense of humour C. who lack humour D. all the above

高三生物考前必背知识点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黄、白)。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 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 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 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 必修一 第一章 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 它有2 2n -非空真子集. (8)交集、并集、补集

【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名称 记号 意义 性质 示意图 交集 A B {|,x x A ∈且 }x B ∈ (1) A A A = (2)A ?=? (3)A B A ? A B B ? B A 并集 A B {|,x x A ∈或 }x B ∈ (1)A A A = (2)A A ?= (3)A B A ? A B B ? B A 补集 U A {|,}x x U x A ∈?且 1()U A A =? 2()U A A U =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 解集 ||(0)x a a <> {|}x a x a -<< ||(0)x a a >> |x x a <-或}x a > ||,||(0)ax b c ax b c c +<+>> 把 ax b +看成一个整体,化成 ||x a <, ||(0)x a a >>型不等式来求解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判别式 24b ac ?=- 0?> 0?= 0?< 二次函数 2(0) y ax bx c a =++>的图象 O 一元二次方程 20(0) ax bx c a ++=>的根 21,242b b ac x a -±-= (其中1 2)x x < 122b x x a ==- 无实根 20(0) ax bx c a ++>>的解集 1{|x x x <或2}x x > {|x }2b x a ≠- R ()()()U U U A B A B =()()() U U U A B A B =

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

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家实验(一)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孟德尔通过分析的结果,发现了的规律。 2、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 3、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传粉、受粉;具有。 4、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如豌豆植株中有高茎和。 5、实验: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用表示)进行杂交。发现无论用高茎豌豆作母本 (),还是作父本(),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简称,用表示)总是的,子二代中又出现。 分析:进行数量统计,F2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接近 重复实验:F2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是或不是)偶然的。 6、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在杂种后代中,同时 出现和的现象叫做。 二、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用表示,决定隐性性状 的为,用表示。 2、体细胞中的是成对存在的,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组成不同的个体 叫做。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中,配子中只含有 的一个。 4、受精时,的结合是随机的。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是让与杂交。用来验证。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类型的理论之比为 四、分离定律 1、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在生物的中,控制的遗传因子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别进入中,随遗传给后代。 2、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遗传图解: P (高茎) dd() F1() ( ) ( ) ( ) 比例约 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还是,结出的种子(F1) 都是。这表明和是显性性状,和是隐性性状。 2、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1,在产生的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 组合和。进行数量统计时数量比接近于,并且发现每一对相对性状都遵循。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经典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详细总结 ?? ???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36036090,k k k αα?<

生物必修二第一单元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和习题经典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 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 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 代自交后 形成的F2 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 及Dd )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 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 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 表示。 隐性性状:在DD ×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 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 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 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 ×dd Dd×dd DD ×Dd 等。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 DD Dd× Dd 等测交:F1 (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 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 (♀)×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 :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为Dd× 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 ×DD 或DD×Dd 或DD ×dd 5.分离定律 其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 中。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精华版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应知应会、必记必背!!!)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③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6、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必修2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种生物的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资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第2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相关信息: 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各是一条细长的西四,呈染色质状态,所以,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到姐妹染色单体的。 思考: 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吗 初级精母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出现了哪些特殊的行为?这对于生物的遗传有什么重要意义? 联会,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这样的话可以让产生的配子都不相同,提供更多的遗传信息,保证后代的多样性,保证后代能适应未来各种未知的变化.这个是生命长期进化适应环境的结果.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细胞质基因不一定)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与独立性,因染色体在配子形成与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练习 生物如果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单独发育而来的,如蜜蜂中的雄蜂等。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虽然减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该如何解释? 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百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度非同源染色体。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控制该种生物体生长发育的版一整套基因。 注:雄蜂是孤雌生殖,可以正常繁殖后代。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这23对染色体中一般包含46个DNA分子,其中第1号~第22号是常染色体,第23条是性染色体,现在几经发现第13号,第18号,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婴儿,都表现出严重的病症,据不完全调查,现在还未发现其他常染色体多一条或多几条的婴儿,这是为什么呢? 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严重影响生殖、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未发现其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婴儿,很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 第3节伴性遗传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分,进行大量增殖。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质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因为大多数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思考: 1. 大多实验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主要是繁殖快,试验周期短;遗传信息便与分析;另外细菌或病毒的生存条件简单便于操作,且易于控制

高中生物_必修二_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选择题 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 A.杂交 B.测交 C.检查染色体 D.观察性状 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一定是黑色的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3.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 A.F1×隐性类型→检测F1的基因型 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4.隐性性状是指() A.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B.杂种F1中未显现的性状 C.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5.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 A.雌配子︰雄配子 = 1︰1 B.雌配子︰雄配子 = 1︰3 C.A雌配子︰a雄配子 = 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B.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 C.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 D.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 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与卷毛 B.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兔的长毛与短毛 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 B.避免小球的丢失 C.避免小球损坏 D.小球可再次使用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C.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 D.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10.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夫妇俩一方是患者,另一方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 A.全部是患者 B.全部是正常C.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D.子女的情况要根据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决定 1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应该是 () A. B. C. D.100 % 12.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你认为这能说明() A.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 B.黑色为隐性性状C.枣红色是隐性性状 D.什么也不能说明1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是Dd的概率是() A. B. C. 0 D.l 14.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 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 + 无芒70 ③有芒×无芒→有芒④有芒×无芒→有芒101 + 无芒97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15.某男子患先天聋哑,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先天聋哑患者结婚,出生病孩的几率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