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合集下载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

30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在这一时期内国家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且在历史的颠簸前行中,一些东西已经沉淀下来并初步定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轮廓也开始越来越清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方面做一个概括。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简洁的概念,但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它从总体上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反映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的成功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若干个方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把握,比如它既是一种思想理论,又是一个理想目标,还是通向这个目标的发展道路和实践进程,当然也是一种制度的设计,等等。

所有这些方面的统一,就构成一个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

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单一性的存在,而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它是理论与实践、目标与过程、应有与现有以及活动与制度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其创立者是邓小平。

邓小平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断,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个理论后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

这一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系统阐述。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所有这些理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表现形态。

在这些理论中贯彻始终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学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历史,使我更深刻地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而这一切巨大的变革,源于1978年12月中央召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了,同时也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

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其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制约了经济发展,民生较为艰难,国际形势又趋复杂。

邓小平同志曾说:“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

”所以,中国必须通过改革开放,恢复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同时,在国际上,与国外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相比,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发明显,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所以,中国必须要通过改革开放,追赶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让人民过上期待已久的美好生活。

改革开放就是要激发中国的经济活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是有目标和方向的,凡是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能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们改革的目标。

凡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把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基本路线,就能保障中国的长期发展与稳定。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历程经历了以下阶段:一、改革开放的起步和全面展开。

这一阶段完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扩大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的三个转变,是改革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创新阶段。

谈谈新中国史的主要经验

谈谈新中国史的主要经验

谈谈新中国史的主要经验
新中国史的主要经验:
1.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坚持共产主义道路,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追求共和国民主制度的宗旨,在新中国的58年国家发展进程中,形成
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的基本历史经验。

2.坚持改革开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中国从1978年开始
了大规模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社会宏大的历史转型提供
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形成了改革开放活力不断、创新不断、增长不
断的良好经验。

3.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后,实现了从抗日反抗战到改革开放再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跨越,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体
制为基础、国家领导下进行统一执行、总体调控,重点支持和指导关
键领域,大力改进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

4.尊崇科学精神:新中国恢复向外界开放的历史事件,也有助于中国的科学发展和科学家的创新,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吸引
全球伙伴的资源,促进中国与世界融合,这可以看作是中国一项重要
的社会主义经验。

5.维护民族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民族传统文化持续进行研究、推广和传播,在学术研究、把握文化起源的历史脉络、提升中华文化
形象和扬中华文化精神、服务社会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这是
中华民族复活和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经验。

6.建立正确的外交关系:从恢复主权到和平发展、从对半对外外交到友好外交、从和社会主义国家联盟友好关系到与全球发展中和发达国家
相互尊重、和睦共处,新中国在外交上坚持理性正确、平等友好、建
设性实质内容的外交历程,这也是中国成功外交的重要经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PT课件
Un5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能力培养方面: • 通过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分
析,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立足现实、吸取人类文明一切优秀 成果并将之运用于祖国建设能力。
Un6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期
概要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1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邓小平:“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共产 党领导,坚持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基本前提”
Un2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教学目的: • 1.基础知识方面: • 2.思想教育方面: • 3.能力培养方面:
Un3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伟大成就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伟大成就

二、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一)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起了推动的作用。

通过解放思想,逐步打破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改革开放就能够深入发展,取得成功。

正是在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政方针、政策举措,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七大对此有明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一、中国改革开放简要回顾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1、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

”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2、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这就把改革的目的说得很透彻、很深刻。

(二)改革开放的性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也就是说,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实现了目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就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三)改革开放的目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及基本经验

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及基本经验

2022.2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及基本经验李志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北京100089)摘要: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探索历经百年,始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和推进“四个现代化”的艰辛努力,初步形成于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及其升级版,最终完善和发展于“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时代。

总结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三个方面的基本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二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三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四个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91(2022)02-018-007作者简介:李志明(1983-),男,湖北通城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政策、社会发展研究。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回顾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1]。

其中一项重大成就,就是领导人民开创了一条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崭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这一现代化新道路的最终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党领导人民历经百年艰辛并付出巨大代价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非历史的偶然,而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

[2]近代以来,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

许许多多的先进人士先后提出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各种现代化方案,艰辛地探寻着中国的现代化出路。

这些主张和努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现代化发展进程,但是,由于这些方案并没有建构在坚实的国情基础之上,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或中途夭折。

[3]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把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现代化作为目标纲领,开始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

经过百年奋斗,党最终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成就与经验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意义 (4)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 (5)2.1 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历程 (6)2.1.1 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 (8)2.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8)2.1.3 新一轮改革的高潮 (11)2.2 全面深化改革的启动与推进 (12)2.2.1 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13)2.2.2 改革的主要领域和重点任务 (14)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 (16)3.1 经济领域的成就 (17)3.1.1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8)3.1.2 结构优化的进展 (19)3.1.3 对外经济的拓展 (21)3.2 社会领域的成就 (22)3.2.1 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进步 (23)3.2.2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24)3.2.3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25)3.3 政治领域的成就 (26)3.3.1 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28)3.3.2 法治建设的推进 (29)3.3.3 党风廉政建设的加强 (30)四、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 (32)4.1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 (33)4.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34)4.3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突破 (36)4.4 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形成改革合力 (37)4.5 坚持依法治国,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 (38)五、结论与展望 (40)5.1 总结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和成就 (41)5.2 分析当前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43)5.3 提出未来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任务 (44)一、内容概括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中国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巨大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逐渐从局部探索转向整体推进,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1978年以来,中国发生了一场社会变革,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
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经验,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历
史经验,无论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还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
命运和前途,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总体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发表。
关于实践标准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改革的兴起作了
思想准备。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
权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产生;
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承包制。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揭开了中
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新的
历史时期。
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改革的探索阶段--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
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
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科技、
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
济这一新论断,首次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
了新的理论指导,标志着中国改革正在走向深入。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
开十三大,一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
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是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内容和
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从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
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
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
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目的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
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这段历程,从实践上看,是
整顿调整时期,从理论上看,是总结改革经验时期,以便确立更加全面的改革思
路,确保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能够顺利稳妥地向前推进。
第四阶段:整体推进,重点攻坚,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从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到2003年10月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
人们思想的许多重要思想理论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是
新一轮改革潮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也为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作了直接的
思想理论准备,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进到新阶段的宣言书。
第五阶段: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从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标志中
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我国改
革和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要注重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思路。2007年10月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认真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
历史进程,系统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以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概述了改
革开放的历史经验。2008年2月,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深化行政
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
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一)改革是推动社
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实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二)解放思想是改
革开放的前提。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清除思想障碍。 (三)改革的着眼点和落
脚点,都要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上。(四)改革的实施要遵循从易到
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五)以开放带动改革,改革促进开放。(六)
要正确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七)要把破除旧体制与创建新体制结
合起来,即改制与建制相结合,运用法律手段巩固改革成果。(八)要有一个坚强
的领导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