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治疗月经病经验
张锡纯升陷汤活用四则_New

张锡纯升陷汤活用四则张锡纯升陷汤活用四则升陷汤为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先生所创,方由黄芪、知母、桔梗、升麻、柴胡等药组成,用于治疗大气下陷之证。
笔者平素喜读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每遇气分不舒之证,先存大气下陷设想。
”不管何病,若确系大气下陷之证,投与升陷汤,莫不随手奏效。
现列举验案于下:1、崩漏王×,女,45岁,农民,于2001年4月25日就诊。
患者自诉月经行经期延长,淋漓不断3月余。
本次月经已23天未尽,并伴有头晕、气短、乏力、少腹坠胀感,查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
遂处方:生黄芪30g,当归炭15g,知母9g,桔梗9g,柴胡6g,升麻6g,党参15g,阿胶(烊化)10g。
患者服2剂后诸症俱减,又续服6剂痊愈。
本患者经期延长,致失血过多,气血虚弱。
大气生养不足,不能安居胸中斡旋周身,反下陷腹中致冲任不固。
经血失其约束,随之淋漓不断。
故采用升补大气,固摄冲任之法而获捷效。
2、子宫全切术后遗症杨×,女,农民,2002年11月3日就诊。
患者因重度子宫脱垂而于2002年10月行子宫全切术,术后1周愈合良好而出院。
但患者术后卧床一如常人,起立后即觉少腹下坠,稍微走动则觉气短、胸部满闷。
查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
虑其大气下陷,遂处方:黄芪30g,升麻6g,知母9g,桔梗6g,柴胡3g,党参15g,山萸肉15g。
日服1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后自觉胸闷、腹部下坠等症均减轻,续服4剂,即能在院内随意走动而不气喘,又巩固服5剂病痊愈。
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加之手术伤及元气,致使大气生养不足,不能积储于胸中而反下陷,经用升补大气方药后,诸症悉除。
3、尿频李×,女,42岁,农民,因“小便频数加重1月”于2000年7月15日就诊,患者有慢性肾盂肾炎病史5年,间断出现小便频数,白天数10次,夜间5~6次,色清量少;有时遗溺裤中,无尿痛感。
常觉气短口渴,但不能饮水,饮后即尿,伴大便干燥,常3~4日一解,每用开塞露或服番泻叶水助便。
民国名医张锡纯:理冲汤专治妇科肌瘤与囊肿

民国名医张锡纯:理冲汤专治妇科肌瘤与囊肿在以前,谈及肿瘤囊肿,肌瘤息肉这些疾病,很多人都是一笑了之,不放心上,因为那时这类病的发病率极低,很多人甚至一生也不会与它扯上关系。
现在不一样了,情况愈发严峻,类似肌瘤囊肿病症逐年增多,而且以女性为重,如宫颈囊肿,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乳腺纤维瘤等,在女性病历上越来越多见。
现代人,尤其现代女性,常常为肌瘤囊肿困扰,严重干扰了正常生活,却不知这些病究竟是怎么来的,西医没有解决病因的好办法,只能切除。
然而切除也并非一劳永逸,单发性的子宫肌瘤复发率达30-40%,多发性高达60-70%,也就是说,切完很有可能再长出来。
为什么生活好了,肌瘤囊肿反而越常见?肌瘤囊肿,又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肌瘤囊肿怎么来的?大多数肌瘤囊肿,与中医里的“月经病”、“癥瘕”、“痞块”等症十分相似,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血瘀。
因为血液的一大功能,是运送人体内排出的代谢废物,血瘀时,代谢废物无法及时运走,或是无力排出,聚集在身体的某个地方,久而久之积累为肌瘤囊肿,危害体内环境。
好比垃圾放的时间久了,会变质发臭,污染空气环境,那又是什么导致了血瘀呢?主要原因有2个。
首先是气滞,即七情不畅,愤怒,烦闷,压抑等负面情绪,易引起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这三大脏器皆与人体血液调节相关,造成血瘀。
然后是体寒,女性太爱美了,尤其年轻的女性,不愿多穿衣服,加之洗澡频繁,尤其冬天洗澡不注意防寒,寒气随随便便进来,就凝固在血液当中。
天热吃凉食,寒也会积聚在胃里,胃为髓骨生化之源,变成血液,血先天就寒了,这种时候肌瘤囊肿最容易滋生。
比如子宫肌瘤,因为血寒,血液运行缓慢,例假来时,子宫膜脱落过程中就可能脱落不完全,每次留一点,一点一点的积攒,成为一个瘤。
寒气越多,停留的地方越多,慢慢就发展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又比如巧克力囊肿,女性一个月中生成20个卵泡,要有一个存活一个卵子,另19个卵泡透过例假排出来,如果体内寒气重,卵巢机能衰退,排不出来,全死掉变成垃圾,便易形成巧克力囊肿,卵巢囊肿。
升陷汤治验四则

升陷汤治验四则【关键词】升陷汤升陷汤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大气下陷的主方。
笔者在临床中以此汤加减治疗他证,疗效观察满意。
现附例以说明之,供临床参考。
1 临床应用1.1 燥症患者,女,50岁,医生。
2005年12月19日就诊。
主诉:口唇干燥,强喝水,以午后及夜间尤甚,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舌质红无苔,脉细数。
形瘦,既往两目干涩,视物易疲劳,曾易汗出,现不爱出汗,平素月经周期、经色、质可,无血块,但量少,行经3天左右。
辨证:阴亏血虚。
处方:生黄芪45g,生地15g,生山药15g,知母15g,玄参15g,天花粉15g,白芍15g,天门冬15g,阿胶10g烊化,鸡内金3g,升麻3g,柴胡3g,甘草6g。
2剂后症状减轻,继服3剂痊愈。
按:患者形瘦乃阴虚体质;平素月经周期、经色、质可,无血块,量少,行经3天左右提示血虚,既往两目干涩,视物易疲劳正是肝胆血虚干燥之征,曾易汗出,现不爱出汗提示津液不足,现口唇干燥,强喝水,以午后及夜间尤甚,舌质红无苔,脉细数进一步提示阴亏血虚,故以滋阴养血润燥。
然午后乃“阳中之阴”,阳气开始下降之时,口唇干燥以此时明显有气虚津液不能上乘之象,故于滋阴之中予以补气,此乃“阳中求阴”之意,又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兰室秘藏》中有“脾为血气阴阳之根蒂”之语,故方选升陷汤加减,重用生黄芪,佐以升麻、柴胡升补脾胃之气;予生地、山药、知母、玄参、天冬、天花粉滋阴润燥;予阿胶、白芍养血,加鸡内金少许以助运化。
1.2 郁证患者,女,60岁,退休。
2007年12月10日就诊。
10年前因右侧乳腺癌行切除术,3年前因车祸丧子。
近日儿媳再婚,得知此事后心境抑郁,胸脘痞闷,善太息,以深呼气为快,心烦易怒,失眠多梦,面色不华,头晕神疲,易饥能食,饥时若不急食即觉怔忡,多汗,活动尤甚,口干渴欲饮,检测血糖结果正常,舌质红,左脉弦细欠有力,右脉沉迟而弱。
平素腰部酸痛。
辨证:宗气下陷,肝气郁结。
处方:生黄芪45g,党参10g,炒白术10g,生山药15g,知母15g,玄参15g,白芍 15g,山萸肉30g,枸杞15g,天门冬15g,代赭石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炒枣仁15g,柏子仁15g ,远志6g,升麻3g ,柴胡3g,桔梗3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6枚。
我院3158张门诊中药处方分析

的药物及 食物 。让学 生认 识 到 中药 并 不遥 远 , 在 身 就
边 , 手 可及 , 之 有 效 。 教学 中 指 导学 生 应 用 单 味 触 用 药 , 简单 方药为 周 围亲 友 治病 。用 鸦 胆子 捣 碎外 敷 及 治好家 人鸡 眼 ; 用朱 砂安 神丸治好 失眠病人 ; 通过 查阅 资料 , 用清经 散治好 月经病 等等 , 是学 生应用 中药的 都 成功实 例 。授 人 以鱼 , 如授 人 以渔 。通 过 这些 临 床 不 实践 , 学生亲 身体 会 , 眼看 到 中药 的疗 效 , 药 之 让 亲 用
医疗 活动 , 使学生 充分认 识到课 本知识 的局 限性 , 更积
极地 查 阅资 料 , 充实 自己 , 生从被 动学 习转变 为主动 学
学 习 , 今后 的学 习和临床工 作打好 坚实 的基础 。 为
( 文校对 : 春渝 本 庞 收稿 日期 :0 O~ 8—2 ) 2l 0 7
汤 剂治疗 ; 经前期 不 适属 肝 郁 者服 逍 遥 丸。 夏季 刚 开
后 的成就感 , 激励学 生更好地 学 习。 会
翘。因此在讲金银花 和 连翘 时 , 以此 为例 , 可 强调 金银
花 、 翘 治疗 温 病 的 重 要 性 , 深 学 生 对 这 两 味 药 的 掌 连 加
握。讲 芳香 化湿药时 , 可以举例药店所售 预防 甲流 的防
疫香囊 , 大部分 是本类 药物 , 明此 类 药物 具有 芳香 辟 阐
A n l sso 5 u p intPr s rpto f Tr d to lCh ne e M e c n si ur H o p t l a y i f31 8 O t at e e c i i nso a ii na i s dii e n O s ia
张锡纯与鸡内金

张锡纯与鸡内金鸡内金是一味可消食健脾胃的中药,民国中医大家张锡纯把它应用得出神入化。
一次,一位叫龚庆玲的患者来找张锡纯,说自己胃中仿佛有硬物堵塞,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吃什么东西都没胃口。
即便硬往下咽,食物也像堵在胃里下不去一样。
张锡纯经过诊断,认为这是胃中有积、胃气难以下行造成的,于是开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方子,具体方法是:鸡内金50克,生酒曲25克,水煎服。
一开始,包括龚庆玲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这两样东西不能治病。
可治疗的结果却是龚庆玲硬物全消,康复了。
除了这一案例外,张锡纯在他的著作中还引述了很多利用鸡内金消除积滞的例子。
冬季很多人喜欢吃肉食,一旦在饱食之后长时间出现胃胀、难受、想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不妨在中药师或中医大夫的指点下服用一点鸡内金,可见明显效果。
故事二:治疗脏腑积聚。
奉天大东关那里,有个人叫史仲埙,年近四十岁了,工作单位很远,在黑龙江做一个警察署的署长,腹中有积聚,治疗了很长时间,没有效果,于是回到奉天,请张锡纯来治疗。
张锡纯诊断,是在患者的左胁下,有积聚,直径三寸,按之甚硬,经常疼痛,呃逆短气,饮食减少,脉象沉弦。
这是古代说的肝积肥气。
于是用鸡内金三两,柴胡一两,研成粉末,每次用一钱半,告诉患者,日服三次。
大家看到了,这个方子还是很简单,就是两味药,因为病在身体的左侧,属肝气不升导致的疾病,所以用了柴胡,来升肝气,配合鸡内金化积。
那么,效果如何呢?结果是,十多天以后,这个患者就痊愈了。
在张锡纯的眼睛里,鸡内金还是一味妇科良药,张锡纯认为,鸡内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癥瘕,久久服之,皆能治愈。
又凡虚劳之证,其经络多瘀滞,加鸡内金于滋补药中,以化其绎络之疾滞,而病始可愈。
至以治室女月信一次未见者,尤为要药。
盖以能助归、芍以通经,又能助健补脾胃之药,多进饮食以生血也。
”故事三:鸡内金治疗闭经。
奉天大南关马氏女,十四岁的时候来的月经,到十五岁秋天,吃了很多的生冷瓜果,结果闹肚子一个多月才好,从此闭经,这事儿闹的,没想到多吃了点生冷瓜果,却连月经都闹没了,这可实在值得警惕啊。
张锡纯女科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探析

位 。在临证诊 疗方面张锡纯根据病 因病机 、 寒 热虚实之不
同, 提 出“ 郁 者理之 , 虚者补之 , 风袭 者祛 之 , 湿 盛者 渗之 , 气化不 固者固摄之 , 阴阳偏胜 者调 剂之 ” … 等一系列 的调 冲方法 , 从而创立理 冲、 安冲、 固冲 、 温 冲等为后 世所 乐道 的有效方 剂。 张锡 纯在 调冲的过程 中, 往往多 采用 治血 以调 冲, 而 在治血 的诸 多大法中 , 尤擅长运用活血化瘀之法 。如张锡
则补而不滞 , 瘀 血去而气 血不致 伤损 。在理 冲丸 中 , 值得
一
为“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 无论何病 , 凡服药后饮食渐增者易
治, 饮食渐减 者难 治 ” … 。因此 , 其 常用 鸡 内金 、 三棱、 莪 术等流通之品 , 以进 食开 胃。但 人们 多认 为三棱 、 莪 术开 破力峻而不用于虚证 , 张锡 纯却不 甚推崇 。“ 三棱 、 莪术 ,
张锡纯认为《 内经》中所 说水蛭 文 中“ 无 子” 二字 , 本 是水
蛭主治妇人无子之意 。 2 调理脏腑 , 脾 胃 为 要
西汇通 , 不泥古说 , 遣方用药亦是独具 匠心 , 其不仅擅 长内
外诸 科 , 在女科方 面的论述 亦是精 湛 , 临证疏 方遣 药别具 特色 , 现论述如 下。
【 关键 2 7 1 . 1 0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 2 6 1 9 ( 2 0 1 4 ) 0 3 — 0 4 4 1 — 0 2
张锡纯一生临证诊 疗 十分 重视 实践 , 更善 于创 新 , 中
腑 而气至 , 和调于五脏而血生 , 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 , 故日
血府逐瘀汤治疗月经病的临床体会

按 : 病乃 肾虚 肝逆 作 喘 , 不涵 木 , 此 水 致肝气 横 逆 , 肝 木侮 肺金 , 肺 阴耗伤 , 发肃 降失 职 , 致 宣 而发 咳喘 , 稍 劳则耗 气伤 阴 , 动则 加 剧 , 治宜 尊 张 氏滋 阴补 肾 , 故 故 生 肝血 , 肝气 之法 , 用左 归饮 加减 , 镇 方 以滋水 涵木 , 水 生 木 润 , 气得 降 , 金 得养 , 发肃 降如 常 , 咳 喘悉 肝 肺 宣 故
胡 1g 生地 2 g 白芍 1g 鱼腥 草 3 g 桑皮 1 g 苏 子 5, 0, 5, 0, 5, 1g 白果 1g 川 贝 1g 车前 子 ( )5 , 草 6 。水 煎 0, 2, 0, 包 1g 甘 g
取汁顿 服 , 3 1 1剂 , 药 6剂 , 服 咳喘顿 减 , 上方 改 龙胆 草
维普资讯
光 明 中 医 20 0 8年 9月 第 2 3卷 第 9期
C G M S pe b r 0 8 V l 3 9 J MC et e 0 . o 2 . m 2
。14 ’ 35
药用 左归 饮加 减 : 地 3 g 山药 3 g 杞 果 2 g 山萸 肉 熟 0, 0, 0,
而 喘咳 皆除 , 病瘥 。
( 文校 对 : 彦 知 收 稿 日期 :0 8—0 本 李 20 4—2 ) 5
邻 居 不和 逆怒 而发 生 口角 , 患 喘 证 经 服 西 药 治疗 效 斯
不佳 , 喘势 逐 渐加 重 , 增 咳 嗽 , 诊 , 见 喘 而气 促 , 又 来 症 咳嗽 , 时 右胁 疼 痛 , 红 , 燥 , 咳 颊 烦 易怒 , 便 黄 , 红 , 小 舌
医家张锡纯用三七医案

医家张锡纯用三七医案1、医家张锡纯给自己治病的经过(以下文字是经过整理精简):愚(指医家张锡纯),一日右腮疼痛,急服西医阿司匹林汗之,乃汗出已透,而疼痛依然,后病又加剧,手按其处,连牙床亦肿甚,且觉心中发热。
后连服清火、散风、活血消肿之药数剂。
心中热退,而肿痛仍不减少,手抚之肌肤甚热。
遂用醋调大黄末屡敷其上,初似觉轻。
迟半日仍无效,转觉其处畏凉。
因热水巾熨之,又见轻。
乃屡熨之,继又无效。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后思凉热之气凝结不散,凉热皆有。
然气凝则血滞肿疼,久不愈必将化脓。
遂用山甲、皂刺、乳香、没药、粉草、连翘诸药迎而治之。
服两剂仍分毫无效。
浸至其疼彻骨,夜不能眠。
畴躇再四,恍悟三七外敷,善止金疮作疼,以其善化瘀血也。
若内服亦当瘀血之聚者,速化而止痛。
遂急取三七粉二钱服之,约数分钟,其疼已见轻,逾一小时,疼亦强半矣。
当日又服二次,至次日晨已不觉疼。
肿亦见消。
继又服两日,每日三服,其肿全消病愈。
2、本庄黄氏妇,年过四旬,因行经下血不止,那时愚(医家张锡纯)年轻,又为近邻,去诊视,投以素常治血崩之药不效,后来邻村高医生,投以《傅青主女科》治老妇血崩方,一剂而愈。
其方系黄芪、当归各一两,桑叶十四片,煎汤送服三七细末三钱。
后愚用此方,治少年女子血崩亦效。
惟心中觉热,或脉象有热者,宜加生地黄一两。
3、奉天王姓少年,素患吐血,经医调治两月不吐矣。
但心中发闷、发热,时觉疼痛,廉于饮食,知系吐血时,医者用药强止其血,致留瘀血为患也。
后用滋阴养血,健胃利气之品,煎汤送服三七粉二钱,至二煎仍送服二钱,四剂后,又复吐血,色多黑紫,然吐后则闷热疼痛皆减。
知为吉兆,仍与前方,数剂后,又吐血一次,其病从此皆愈,此足征三七化瘀之功也。
4、天津胡氏妇,信水六月未通,心中发热,胀闷。
治以通经之药,数剂通下少许。
自言少腹仍有发硬一块未消。
其家适有三七若干,萆为末,日服四五钱许,分数次服下。
约服尽三两,经水大下,其发硬之块亦消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锡纯治疗月经病经验
近代名医张锡纯不唯在内科疾病造诣精深,而且擅治妇科病。
爰采《医学衷中参西录》数则经验,略予探析,冀其有裨于临证。
悖谬之处,尚盼指正。
月经短少
月经短少,方书恒责之血虚、肾虚或血瘀,治以养血、补肾、祛瘀之剂。
而《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女科方》第一方——玉烛汤之主治,实际上补出了月经短少的另一种证型,即月经短少与寒热往来或先寒后热并见之证。
张氏认为,此证之寒热往来或先寒后热,既非阳虚或阴虚,亦非邪在少阳,而是缘于“妇女性多忧思,以致脏腑、经络多有郁结闭塞之处,阻遏阳气不能外达……”其月经短少者,乃因“血随气行,气郁则血必瘀,故往来寒热者,其月事恒多不调,经血恒多虚损”。
换言之,此等月经短少之基本病机,在于阳气抑遏,阴血亏虚。
故张氏制“玉烛汤”,取黄芪之补气更能升气为主,辅以柴胡之升举,香附之宣通,以敷畅阳气;复取当归、生地滋养阴血,知母、玄参与甘草苦甘化阴以济之。
笔者揆度张氏之制斯方也,连方名亦颇考究。
“玉烛”者,四季调和之意(《尔雅》释:“四时和谓之玉烛”),观玉烛汤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但得阳气壮旺而敷畅,阴血充盈,则阴阳燮理,寒热调和,月经复常矣。
可惜张氏未尝附载验案,今人也鲜用之者。
笔者近年来,治过若干月经短少患者,行经期间自觉先寒后热,一日发作数次甚至数十次,每次1~2分钟即止,均用此方化裁,疗效尚称满意。
倒经
张氏认为倒经之病位在冲脉。
故陈修园借用《金匮要略》麦门冬汤治倒经,张氏盛赞为“特识”,而阐发其机理云:冲为血海,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
若少阴肾虚不能闭藏以收摄冲气,阳明胃虚不能下行以镇安冲气,致冲气上干,冲中之血亦随之上逆,倒经作矣。
麦门冬汤大补中气以生津液,有半夏一味降胃安冲,故可借用治倒经。
但方中无补肾敛冲、活血化瘀之品,是其所短。
故张氏制“加味麦门冬汤”,即在原方基础上,以山药代粳米补肾敛冲,加芍药、丹参、桃仁活血通经,开其下行之路。
张氏还承认,用此方治倒经间有不效。
如倒经者兼大气下陷,其人脉象微弱,或微弱兼迟,两寸不起,呼吸自觉短气者,便用升陷汤治之,短气愈,倒经亦愈。
崩漏
张氏认为,崩漏与倒经之病势相反,但病位亦在冲脉。
方书将崩漏之病因病机归纳为血热、血瘀、脾虚、肾虚等,然必为冲脉损伤,气化不固而下陷者,方有崩漏之虞。
故张氏治崩漏,独重冲脉,制“安冲汤”,安定冲气以治漏下,“固冲汤”固摄冲气以治血崩,实有执简驭繁、驾轻就熟之妙。
其中安冲汤用黄芪、白术升补中气,冲脉上隶阳明也;用续断、生地补肾滋阴,冲脉下连少阴也;复用白芍敛肝,生龙骨、生牡蛎、海螵蛸、茜草固涩冲脉。
因血崩重于漏下,固冲汤便在此基础上加重白术,重用萸肉易续断、生地,龙骨、牡蛎皆用煅者,复加棕边炭、五倍子收敛止血。
脉象有热者加生地;凉者加乌附子;大怒之后,因肝气冲激血崩者,加柴胡。
若服两剂不愈,去棕边炭,加真阿胶。
尤其值得称道者,张氏博览群书,择善而从,反复推荐《傅青主女科》治老妇血崩方,即“加味当归补血汤”,其方用生黄芪、当归各30g,桑叶14片,三七末9g(药汁送服),若觉热者,加生地30g。
经张氏多次验证,此方治少妇血崩亦甚效。
笔者早年治血崩恒喜用固冲汤,对初患血崩者,投之辄效。
但对反复发作者,收效甚微,甚至无效。
后遵张氏之荐,用傅青主之方,加生地30g,共救治十余例血崩者,一般服2~4剂,均能止血,血止后再缓图澄源、复旧,迄今尚无一例复发者。
闭经
张氏从《素问·上古天真论》“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推导出冲脉瘀阻,月经多闭的结论。
故一如倒经、崩漏然,闭经之病位亦在冲脉。
其治疗自应以调理冲脉为主。
张氏制“理冲汤”,特别推重三棱、莪术、鸡内金化瘀消癥通冲脉之功,同时配伍党参、黄芪诸补养药保护气血,俾瘀血去而气血不伤。
且参、芪能补气,得三棱、莪术、鸡内金以流通之,元气愈旺;元气愈旺,愈能鼓舞三棱、莪术、鸡内金化瘀消癥通冲脉之力。
所以,他对医者调气行血习用香附,而不习用三棱、莪术的状况颇有微词。
当然,他也承认单用及重用三棱、莪术有伤耗气血之弊,但他不仅能从药物配伍的角度,而且更能从脏腑整体恒动观的高度为自己习用三棱、莪术进行雄辩的阐释:“人之脏腑,一气贯之,若营垒连络,互为犄角,一处受攻,则他处可为之救应。
故用药攻病,宜确审病根结聚之处,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专攻其处。
即其处气血偶有伤损,他脏腑气血犹可为之输将贯注,亦犹相连营垒之相救应也。
又加补药以为之佐使,是以邪去而正气无伤损。
”若病人身体羸弱,脉象虚数者,宜去三棱、莪术,加重鸡内金,因其能化瘀血,又不伤正气。
又制“理冲丸”,方中不仅有三棱、莪术,且有生水蛭,他认为“生水蛭最善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
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消既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
”
以上两方,乃治实证闭经之属冲脉瘀阻者。
倘因血枯经闭,饮食减少,灼热咳嗽,则用“资生通脉汤”扶脾阳、益胃阴、补肝肾,活血通冲脉。
综观张锡纯治疗月经病的经验,约有以下特色:
1、治病求本,以恢复冲脉之功能为治疗之重心。
冲脉虚者补之,谓之“安冲”、“固冲”;瘀者祛之,谓之“理冲”;虚而兼瘀者,以补虚为主,辅以祛瘀,谓之“资生通脉”;冲气上逆者,镇之、摄之,可谓“镇冲”、“摄冲”。
2、重视气血,尤其重视阳气之壮旺与敷畅。
因气旺则血盈,气行血亦行。
3、识精胆大,擅用祛瘀药。
如三棱、莪术、生水蛭等,人多畏其猛峻,张氏竟委之以重任,屡奏殊功;又擅将祛瘀药与补养药如黄芪、党参等等合用,且对合用之比例精心体察,反复验证,务令恰到好处,裨瘀血去而正气不伤。
4、独具慧眼,善于发掘古方。
如《内经》四乌贼骨一茹丸(即海螵蛸、茜草),原治女子伤肝之病,时时前后血。
经张氏深入发掘,穷究博考后,将海螵蛸、茜草作为药对入于治崩漏方中,功效卓著,且经临床对照,确知其为不可挪移之品。
足见张氏不唯功底深厚,慧眼卓识,而且勤于实践,勤于探索,故能有所开拓,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