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医药治疗月经病 的思路与方法

合集下载

中医如何治疗女性月经失调的中医调理方法

中医如何治疗女性月经失调的中医调理方法

中医如何治疗女性月经失调的中医调理方法月经失调是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给女性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

中医在治疗月经失调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整体调理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帮助女性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和生理状态。

中医认为,月经失调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外感邪气以及体质因素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从而影响月经的正常来潮。

情志失调是导致月经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女性面临着工作、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如果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气血运行不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就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减少、痛经等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常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进行调理,如使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方剂。

同时,医生也会建议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精神刺激。

饮食不节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过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或者过度节食,都会损伤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常则气血生化不足,或者痰湿内生,从而影响月经。

比如,过度节食可能导致气血亏虚,出现月经量少、闭经等;过食生冷则易使寒邪凝滞胞宫,引起痛经、月经后期。

中医调理时,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健脾和胃、祛湿化痰、温中散寒等治疗,同时嘱咐患者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

劳逸失常同样不容忽视。

长期过度劳累或者过度安逸,都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功能。

过度劳累会耗伤气血,导致气血不足;而过度安逸则会使气血运行迟缓。

中医治疗会根据个体的情况,采用益气养血或者活血通络的方法,并提醒患者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运动。

外感邪气也可能引发月经失调。

比如,在经期感受风寒、暑热、湿邪等,邪气侵入胞宫,导致气血凝滞,出现月经不调。

这种情况下,中医会采用祛邪调经的方法,祛除病邪,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

此外,体质因素在月经失调的发生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月经不调是许多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会给她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中医学认为,月经不调是由于气血运行失调所致。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

一、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针灸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达到平衡阴阳、舒缓经络等目的。

例如,“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可以用来补充气血、增加子宫内膜营养。

同时,针灸还能缓解压力和焦虑,改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身体恢复正常。

二、草药汤剂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并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

对于功能性月经不调而言,医生可能会开具具有补益作用的草药汤剂,如当归、川芎、熟地黄等来调节月经周期、改善血液循环和滋养子宫。

此外,一些降火的中草药,如知母、玄参等,可以处理由于体内阴阳失衡引起的月经不调问题,并减轻相关不适症状。

三、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中医推崇根据身体特点采取相应的食物来辅助治疗。

例如:对于气虚型的月经不调患者,可多食用具有温暖作用的食物,如姜、葱、桂圆等;对于血虚型的患者,则建议摄入富含铁质的黑米、黑豆等食品;若是肝郁气滞型,则适宜选择芹菜、佛手柑、柠檬等能舒缓情绪和促进气血流通的食物。

四、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在调理月经不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艾叶燃烧产生的温热气体接触到特定的穴位,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协调身体的阴阳平衡。

关于月经不调问题,特别是寒凉型和气滞型的患者,经常进行艾灸可以起到温暖子宫、舒缓肌肉和改善月经流量等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方法在解决月经不调问题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然而,由于每个人身体情况与月经不调表现可能存在差异,在选择相应中医治疗措施时,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

同时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态平稳等,并进行适度的运动来加强体质。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总结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总结

月经病总结月经先期气虚1.脾气虚证:妇科证候:经行提前,经血量多,色淡红,质清稀。

全身证候: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补脾益气,固冲调经方药:补中益气汤2.肾气虚证:妇科证候:周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质清稀。

全身证候: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面色晦黯。

舌脉: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调经方药:固阴煎《景岳全书》血热1.阴虚血热证:妇科证候: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

全身证候:颧赤唇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

舌脉: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调经方药:两地汤《傅青主女科》2.阳盛血热证:妇科证候:经来先期,量够,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

全身证候:心胸烦闷,渴喜冷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面色红赤。

舌脉:舌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降火,凉血调经方药:清经散《傅青主女科》3.肝郁化热:妇科证候: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块。

全身证候:经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

舌脉: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解郁,凉血调经方药:丹栀逍遥散《女科撮要》●月经后期1.肾虚:妇科证候: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淡,质清稀,或带下清稀。

全身证候: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带下清稀,面色晦黯,或面部黯斑。

舌脉: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方药:大补元煎《景岳全书》2.血虚:妇科证候:周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或小腹绵绵作痛。

全身证候: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皮肤不润,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舌脉:舌淡,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营,益气调经方药: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3.血寒--虚寒证:妇科证候: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

全身证候:腰酸无力,小便清长,面色晄白。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弱。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调经方药:(大) 温经汤《金匮要略》(大营煎)4.血寒--实寒证:妇科证候: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

中医名方:温经汤!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效果超好性冷淡

中医名方:温经汤!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效果超好性冷淡

中医名方:温经汤!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效果超好性冷淡赵东奇副主任医师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 关注中医名方:温经汤!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效果超好2021年02月12日· 来自专栏中医传承现在很多女人,年纪不拘大小,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性功能下降,性冷淡,平常极度疲劳,尤其有个难以启齿的问题就是,阴道干涩,缺乏润滑。

大概是这个社会现在竞争太剧烈,对每个人都压榨得太厉害,现代女人又要家庭又要事业,所以身体虚是常态。

身体一虚,就各种奇奇怪怪的症状都出来了。

前一段日子,有个30多岁的女子绝经,找我治疗。

我给她服用某个经方加鹿茸,她回报说发现原本干涩的阴道出现润滑,颇为欣喜。

于是我就留了个心眼,当另外一个40多岁的妇女前来医治性欲低下时,也给她开了这个药方加鹿茸。

果然,也同样回报原本干涩的阴道恢复润滑。

但其实后来发现,这个药方不加鹿茸,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一个30岁出头的女子前来求孕,我也给她开了这个药方,考虑到她年纪尚轻,所以就不加鹿茸。

后来复诊我又特意问了问她,她说也有同样的效果。

看来鹿茸是锦上添花,有就更好,没有也行,如果事主年纪比较轻的话。

后来,又有一个20多岁的年轻男子,因为长期手淫受伤,肚腩肥大,两手掌心发热。

我又给他开了这个药方,他回报说,此药方有一股令人兴奋的作用。

女人阴道干涩缺乏润滑用什么中药?这个药方就是【温经汤】。

【方解】本方证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胞宫,循行于少腹,与经、产关系密切。

冲任虚寒,血凝气滞,故少腹里急、腹满、月经不调、甚或久不受孕;若瘀血阻滞,血不循经,加之冲任不固,则月经先期、或一月再行,甚或崩中漏下;若寒凝血瘀,经脉不畅,则致痛经;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润,故唇口干燥;至于傍晚发热、手心烦热为阴血耗损,虚热内生之象。

本方证虽属瘀、寒、虚、热错杂,然以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为主,治当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兼清虚热之法。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随着人们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的提升,月经不调已经成为女性的常见病,表现为月经过多、月经延后、月经过少、月经提前等。

若不及时进行治疗,还会诱发妇科炎症、痛经、头痛、子宫肌瘤等疾病,甚至还会引起不孕不育。

中医将其归为经期延长、崩漏等范畴,常以中药汤剂、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

基于此,本文将综述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具体如下。

1、发病机制中医认为月经不调和寒热湿邪侵袭、情志因素、房劳所伤、饮食失宜、劳倦过渡等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间接或直接地损伤冲、任、督、带和胞宫、胞脉、胞洛,以及肾-天葵-冲任-胞宫功能失调而致。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让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最终引起月经失调。

“经水出诸肾”月经不调的重要病因是肾虚,临床治疗时可从肾入手。

但有关学者认为,冲脉失利是导致月经不调的主要病因,诊治此病时,应对冲脉实施辩证论治,根据寒热之别、阴阳气血等使用平逆、固冲、理冲、温冲等方式进行治疗。

足以看出,月经失调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不同学者有不同诊治方法。

但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辩证论治,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中医辨证论治月经不调多表现为月经先期、月经过少、月经后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辩证论治。

2.1月经先期月经多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天一行,连续3个周期以上,多是因气虚和血热因素导致的。

(1)对于因气虚导致月经提前的患者,分为脾气虚和肾气虚。

1)脾气虚:是因体质素弱,或饮食失节,或劳倦思虑过渡,损伤脾气,脾伤则中气虚弱,冲任不固,经血失统,以致月经先期来潮。

脾为心之子,脾气既虚,则赖心气以自救,久则心气亦伤,致使心脾气虚,统摄无权,月经提前。

舌诊时,舌质呈现淡红,舌苔薄白。

脉诊时,脉细弱。

可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药物:人参、黄芪、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等,其中人参、黄芪益气为君;白术、甘草健脾补中为臣;当归补血,陈皮理气为佐,升麻、柴胡升阳为使,诸药合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摄血归经,能有效改善月经不调。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
一、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在诊治月经病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患者的生理、病理、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在月经病的治疗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对于月经不调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判断其属于何种证型,然后选用相应的方药进行治疗。

三、调理气血
月经病与气血的关系十分密切。

气血充盈、调和,则月经自调。

因此,在治疗月经病时,必须注重调理气血。

一方面要补益气血,另一方面要活血化瘀。

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应采用补气养血的方法,如四物汤、八珍汤等;对于气血瘀滞的患者,应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桃红四物汤、少腹逐瘀汤等。

四、调理脏腑
月经病与脏腑的功能也有密切关系。

肾主生殖,脾主统血,肝主疏泄。

因此,在治疗月经病时,必须注重调理肾、脾、肝等脏腑的功能。

对于肾虚的患者,应采用补肾的方法,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对于脾虚的患者,应采用健脾的方法,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对于肝郁的患者,应采用疏肝的方法,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

五、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

在月经病的治疗中,应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例如,对于痛经的患者,可以采用针灸缓解疼痛,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敷来调理身体,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

月经不调的中医学辨证论治

月经不调【辨证论治】月经不调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病证。

凡外感六淫、伤七情,以及房室不节,饮食劳倦,或受其他疾病的影响,均可引起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等方面的异常改变而出现病态者。

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等。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一月来两次,并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

如仅提前三、五天,并无其他不适的,或偶尔提前一次者,都不属月经先期围。

【病因病机】引起月经先期的主要原因是血热妄行或气虚不固两种。

1.血热妄行嗜食辛辣或外感邪热致阳盛血热;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热迫冲任,致经血先期而下。

2.气虚不固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调,或忧思伤脾,使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以致月经先期而下;也可因产育过多或房室过劳,肾气不固,冲任失约而为月经先期。

【辨证论治】1.血分实热【临床表现】月经先期,量多质稠,色鲜红或紫红,兼有面红唇赤,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清经散加减。

药如生地、丹皮、白芍、玄参、地骨皮、青蒿、旱莲草、黄柏。

经行有块加泽兰、丹参活血化瘀;乳房、小腹胀痛加川楝子、橘叶行气止痛;经量较多者酌加地榆、槐花、仙鹤草收敛止血。

2.肝郁化热【临床表现】月经先期,经量或多或少,色鲜红或紫,常夹瘀块,经前乳房、胸胁或小腹胀痛,烦躁易怒,苔微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药如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丹皮、栀子、香附、炙甘草。

经量少而有块者,加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有寒热往来者,去白术、白芍、加半夏、黄芩和解少阳;有潮热者,去柴胡,加青蒿、鳖甲清虚热。

3.阴虚血热【临床表现】月经提前,量少色鲜,经期偏长,兼见颧红面赤,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两地汤加减:药如生地、地骨皮、玄参、白芍、麦冬、阿胶。

虚热甚者,可加银柴胡、胡黄连;午后潮热者,加青蒿、鳖甲养阴清热。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月经过多血热证的治法是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肾虚证,推荐的方剂是定经汤下列各项,不属于月经先期肾气虚证临床表现的是经色红,质铜月经后期的主要病机不包括痰湿治疗经期延长气虚证,推荐的方剂是安冲汤下列各项,不属于闭止性月经不调主要病机的是血热对闭经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患者年逾16周岁尚未行经,第二性征发育不良,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倦怠乏力,夜尿频多,性欲淡淡,面色晦黯,眼眶黯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其证候是肾气亏损证闭经痰湿阻滞证的治法是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理性停经的是有龄期停经闭经的治疗原则是虚者朴而通之,实者渴而通之治疗闭经气滞血瘀证,推荐的方剂是血府逐瘀汤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疼痛类型不包含肌肉酸痛闭经痰湿阻滞证的治法是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理性停经的是育龄期停经闭经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渴而通之治疗闭经气滞血瘀证,推荐的方剂是血府逐瘀汤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疼痛类型不包含肌肉酸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病机是血瘀治疗继发性痛经痰瘀互结证,推荐的方剂为消癔丸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腹痛特点是胀痛拒按下列中医外治法推荐用于治疗内异症,除了坐浴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机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下列各项,不属于崩漏肾气亏虚证临床表现的是畏寒肢冷下列各项,不属于崩漏常见证候的是气滞证崩漏的常见病因是脾虚、肾虚、血热、血瘀患者经血非时暴下不止,血色淡黯或淡红,质清稀,面色晦暗或面浮肢肿,目眼青黑,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我尿多,舌淡脂,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其治法是温肾昼气,固冲止血提出“蒸流、澄源、复旧”治腐三法的是《丹溪心法附余》治疗崩弱血瘀证,推荐的方剂是逐瘀止血汤催乳素复测,下面正确的是:在月经周期的第2~4天,早上空暖,静尘1小时,在10~11点抽血选择性激素检查的时间和项目下面错误的是:T、PRL可任一时间测定关于LH测定,下面正确的是: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提示PCOSLH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中错误的是:预测排卵:结合B超,排卵前LH≥10IU/L,提示LH 锋出现催乳素相关问题错误的是:额激素可以促使催乳素降低孕酮( P)测定的临床意义错误的是:P值上升,通常说明排卵前脾虚证型崩漏的舌脉表现是( ) 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节白,脉细弱产后恶露持续( )周以上仍淋沥不断者,称为产后恶露不绝3下列关于赤带说法有误的是( ) 妇检:无宫颈鹿烂,子宫,附件区压病不明显肾阴虚证型崩漏的舌脉表现是( ) 舌红,少苷或有裂纹,脉细软崩漏的辅助检查包括( ) 以上均是下列关于崩漏说法正确的是( ) 以上均正确采用针灸处理刷漏急症时,选穴为( ) 而会穴、大敦穴、隐白穴生脉散山( )组成人参(完参)、麦冬、五味子采用艾灸处理刷漏急症时,选穴为( ) 百会穴、大敦穴、隐白穴对于> ( )周岁仍未绝经,崩漏反复发作又无须手术者,可采用促绝经法治疗55虚热证型崩漏的治法是养阴清热,因冲止血,主方是( ) 上下相资汤下列关于气虚崩漏得说法有误的是( ) 可用参制汤治疗国环境等国素改变停经( )者,可不予治疗12月将闭经称为“经水断绝”,概括闭经病因为“固虚、积冷、结气” 的是( ) 张仲豪少女初潮( )年内偶尔出现月经传闭现象,可不予治疗2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又中断( )个月以上者,称闭经6闭经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 以上均是继发性闭经可伴有( )等症状以上均是下列属于阴虚血燥证型闭经治疗方药的是( ) 瓜石汤下列属于气滞血采证型闭经治疗方药的是( ) 血质逐渐涌痰湿阻滞证型闭经的舌脉表现为() 舌淡醉,苔腻,脉滞寒凝血染证型闭经的治法是() 温经教案,活血通经下列属于气血虚弱证型闭经治疗方药的是( ) 人参养营汤闭经的治疗原则包括( ) 以上均正确Ⅱ型闭经是指( ) 有内源性维激素产生、FSH及PRL水今正常原发闭经是指年龄超过( )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超过( )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14.16对于FSH升高≥ ( )U/L的闭经患者,由于其卵巢功能衰竭,不建议采用促排卵药物治疗20对于有生育要求,规范地诱发排卵 ( )个周期后未成功妊娠,或合并绘卵管问题的闭经患者或男方国素不孕者可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6~9下列关于激素替代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 以上均正确人工流产术后闭经的描述,错误的是( ) 人流水后闭经通常表现为腹痛或不规律出血实验室化验性激素的主要目的是探查( ) 有无恢复排卵人流术后闭经容易牵累的部位和特点,除外( ) 卵巢临床上排除妊娠后,孕激素试验可选用微粒化黄体酮( ), gd,10天200mg临床上如有周期性腹痛无出血,或仅有点滴血色,应考虑( ) 宫颈管黏连原发性闭经是指()后无月经朱潮16岁关于痛经.下列哪一项描述不正确( ) 几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胀痛或其他不适称为痛经原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是( ) 子宫组织中PG含量增高原发性痛经的表现错误的是( ) 多在月经相潮即发病痛经的治疗错误的是( ) 可给予前列腺素合成酶激动剂健康促进规划设计原则不包括( ) 经济性原则缓解痛经可拍打的穴位是() 三间交以下关于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按揉法在命门、胃俞、关元会、三焦命治疗,局部湿热为疫,时间约30~50分钟以下关于脊柱整复手法治疗痛经的描述错误的是( ) 化瘀能够疏通腰骶部气血经脉以下关于痛经摩腹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坐于患者右侧,周厚法在小线部厢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操作,约25分钟,以下关于痛经的鉴别诊断的描述错误的是( ) 痛经患者的HCG阳性,血热下降,WBC正常或稍高患者,女,痛经来医院就诊,患者经后一二日内小腹绵绵作痛,腰部酸胀,经血赔炎、量少、质稀,或有耳鸣、头晕、眼花,或腰骶酸痛,小腹空坠不湿,或潮热颤红,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沉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經前期綜合征(經行乳房脹痛、頭痛、口糜、 浮腫、泄瀉等)
經行吐衄(倒經)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二、月經病的主要特點 及其對女性生殖的影響
3、絕經前後諸症
月經異常伴隨潮熱、出汗、焦慮、失眠、陰道 乾澀等軀體和精神症狀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月經病的治療方略
治療要點: 調經、治本——調理臟腑、氣血, 平衡陰陽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月經病的治療方略
辨形體、肌膚、毛髮
形體瘦削,面色晦黯,或眼眶、唇周黯斑,毛髮稀疏 ——腎虛;
面目、肢體腫脹,面色萎黃或青白,神疲乏力——脾虛; 形體肥胖,肌膚油膩,毛髮濃密,毛孔粗大——痰濕; 形體消瘦,面部紅赤,暗瘡較多,煩躁易怒——肝熱; 口舌生瘡,心煩失眠,口乾咽燥,顴紅唇赤——心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月經病的治療方略
(1)補腎調經
腎陰虛——月經過少、閉經、崩漏、經間期出血、 絕經前後諸症
滋養腎陰——左歸飲(熟地、山萸肉、杞子、淮山、 茯苓、炙甘草)
肝腎陰虛,合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 心腎不交,加五味子、麥冬、酸棗仁; 陰虛陽亢,加牡蠣、龜甲或鼈甲; 陰虛內熱,漏下不止,加龜膠、鹿角膠。
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 /jnejcl xh 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月經病的治療方略
2、常用調經治法與方藥
補腎調經——滋養腎陰、溫補腎陽、平補腎氣 補腎健脾、交通心腎
疏肝調經——疏肝解鬱、清瀉肝火、疏肝補腎健脾 健脾益氣調經——升陽益氣、健脾固腎 溫經散寒——溫經補虛、溫經活血 清熱涼血——養陰清熱、涼血清熱 活血調經——祛瘀止血、涼血活血、行氣活血 祛痰調經——健脾化痰,活血調經
中醫藥治療月經病 的思路與方法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概述
月經是女性重要的生理現象,是女性具 有生殖能力的標誌 。
在婦科疾病中,月經病最爲常見。月經的 異常,往往影響生育。
張介賓:“治婦人之病當以經血爲先。”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一、月經的産生與調節機理
月經的産生,是腎氣、天癸、沖任、氣血 作用於子宮,並在其他臟腑、經絡的協同作用 下,使子宮定期藏瀉的生理現象。
月經病是指月經的異常以及伴隨月經 周期而出現的各種症狀爲特徵的病症。
➢ 月經周期、經期或經量的異常 ➢ 伴隨月經周期出現的病症 ➢ 絕經前後諸症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二、月經病的主要特點 及其對女性生殖的影響
1、月經周期、經期或經量的異常
月經不調(先期、後期、先後無定期、過多、 過少、經期延長)
沖任—沖爲血海,任主胞胎 在天癸作用下,任脈所司之陰精充沛 沖脈聚臟腑之血,並下注于胞宮
子宮—主月經與孕育,藏瀉有期 受肝腎、沖任督脈的調節,帶脈的約束,定期藏泄。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一、月經的産生與調節機理
其他臟腑、經絡的作用
肝——主藏血、疏泄 肝腎精血互補,共司子宮藏瀉
脾——主運化、統血,爲後天之本 脾腎先後天互生,源泉不竭
崩漏——周期、經期、經量嚴重紊亂 。 “經亂之甚者也”
閉經——原發性:年逾16歲仍未初潮 繼發性:非生理性停經6個月以上
經間期出血——兩次月經之間,“絪縕的候”之 時,發生少量陰道出血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二、月經病的主要特點 及其對女性生殖的影響
2、伴隨月經周期出現的病症
痛經——原發性:功能性,初潮後2-3年即出現 繼發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腺肌病等病症所致
➢ 辨證求因 ➢ 常用調經治法與方藥 ➢ 月經病的周期治療 ➢ 月經病的調養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月經病的治療方略
1、辨證求因 首辨月經——期、量、色、質
先期或經期延長,量多,色深紅或紫紅,質黏稠——實熱; 先期或經期延長,量少,色鮮紅,質較稀薄——虛熱; 先期或經期延長,量多,色淡紅,質稀薄如水——氣虛; 月經後期,量少,色淡紅,質稀薄如水——血虛; 月經後期,量多,色暗紅有塊——血寒; 經行不暢或淋漓不止,量多少不定,色紫黯有塊——血瘀
心——主血,通過胞脈聯繫子宮 肺——主氣,朝百脈,調節氣血之運行 督脈——主陽經,與任脈共同維繫陰陽脈氣的平衡 帶脈——絡胞而過,約束諸經及子宮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月經周期中陰陽、氣血消長的生理節律
經間期 (重陰必陽 )
經前期 (陽氣漸長 )
經後期 (陰精漸長)
月經期 (經血下泄 )
一、月經的産生與調節機理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月經病的治療方略
(1)補腎調經
腎氣虛——月經不調、閉經 平補腎氣——歸腎丸(熟地、山萸肉、茯苓、杞子、
淮山、當歸、炒杜仲、菟絲子)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腎-天癸-沖任-子宮是女性生殖調節的 軸心。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腎-天癸-沖任-子宮軸
肝 心
带脉

天癸 冲脉 任脉
Hale Waihona Puke 脾 肺督脉子宫
一、月經的産生與調節機理
腎—— 主導作用。 主藏精,爲先天之本,元陰、元陽之宅,沖任之本 促使天癸成熟
天癸—促進生長、發育和生殖,月經産生的動力。 隨腎氣的盛衰而“至”或“竭” 通過調節沖任而司生殖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月經病的治療方略
(1)補腎調經
腎陽虛——月經後期、閉經、崩漏、絕經前後諸症 溫補腎陽——右歸飲(熟地、附子、肉桂、山萸肉、
杞子、炒山藥、杜仲、炙甘草) 脾腎陽虛,崩漏下血量多,加破故紙、炮薑; 稟賦不足,發育不良者,加紫河車、鹿茸; 絕經前月經過多、崩漏、浮腫者,加淫陽藿、仙茅; 腰膝酸軟,夜尿頻數,加沙苑蒺藜、肉蓯蓉、金狗脊。
月經期:血海由滿而溢,血室正開,子宮瀉而不藏, 經血下泄;
經後期:子宮、胞脈相對空虛,陰血不足。血室已 閉,子宮藏而不瀉,陰精漸長;
經間期:重陰必陽,在腎中陽氣的鼓動下,陰陽轉 化,陰精化生陽氣,出現絪緼之候;
經前期:陽氣漸長,達到“重陽”狀態。陰精與陽氣 皆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二、月經病的主要特點 及其對女性生殖的影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