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选择
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中端侧吻合方式与排便关系探讨

处 理 。吻 合 器 长 臂 从 肛 门 插 入 , 座 荷 包 于 降 结 肠 端 , 抵 把 直 肠 壶 腹 后 壁 与 降 结 肠 行 端 侧 吻合 ; B组 1 例 , 切 除 肿 5 在 瘤后 , 抵 座荷包于直 肠残端 , 降结 肠逆行置 入吻合器 将 从 长 臂 约 4m , 降 结 肠 侧 壁 与 直肠 残 端 吻 合 。最 后将 降结 c 把
系列产 品, 均为 3 弯臂 一次吻合器 。 4号
3 结 果 术 后 随访 排 便 情 况 6 3 个 月 , 现 A ~ 6 发
组 1 中 , 3 患 者 术 后 半 月 出 现 排 便 困 难 , 1 大 5例 有 例 即 周 便 1次 , 便 干结 , 助 开 塞 露 或 缓 泻 剂 或 灌 肠 的 方 式 辅 大 借 助 大 便 , 块 呈 小 串珠 样 。术 后 定 期 扩 肛 、 摩 治 疗 , 效 粪 按 疗 不 显 。其 中 2 3 便 1次 , 开塞 露 辅 助 大 便 , 例 d大 用 自觉 有 明显的排便不畅感 ; B组 1 均 排 便 规 律 , 排 便 不 畅 和 5例 无 排 便 困 难 的表 现 。
病 例均遵循 无瘤操 作 和全 直肠 系膜 切 除 , 腹腔及 盆腔 操
作 步 骤 同 Mi s术 。 合 器 采 用 美 国强 生 公 司 E HI ON l e 吻 T C
只 有 后 壁 游 离 充 分 后 , 能 有 充 分 的 吻合 环 境 。这 样 增 加 才 了损 伤 神 经 的 机 会 , 切 断骶 尾 通 向 直 肠 的 毛 细 血 管 . 且 所
后 , 留直 肠 缘 用 3 0可 吸 收 线 连 续 缝 合 , 肌 层 加 强 残 ~ 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双吻合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型 闭合 器 ( P R 0xI MUl T E A c c e s s 5 5 ) 、 线 型 切 割 闭合
器( E n d o . GI A 4 5 ) 和荷包钳 。
2 0 1 3年第5 期
‘医 仃 生
‘
3 手术方 法 DS T手 术 组 : 按T ME和 P A NP操 作 原 则 游 离 直 肠 及 乙状 结 肠 下 端 ,将 直肠 系 膜 游 离 至 距 肿 瘤 下极约 5 c m。在 肿 瘤 下 缘 1 . 5~ 3 c m 置 闭合 器 , 切 断拟切除之肠管 , 移去标本 , 断端络合碘消毒后 ,
( S i n g l e S t a p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 S S T ) 4 3 例作为对照纽。观察并 比较 两组 患者 I J 盘 床 病理指标 、 术后并发症及肿 瘤复发情况 。结果 : 全组 患者手术顺 利, 无手 术死亡 。两组 患者在术后 3 个 月和 6 个 月时的排便功 能比 较p < 0 . 0 5 , 但1 年后 两组 大部分 患者排便 功能基 本正常 , 且无 明显差异 。D S T组术后发生吻合 口漏 3 例
直肠残 端缝 制荷包 , 其它 操作与 吻合 同 DS T手术 组 。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对 比分析 ( 例)
L I I 蕊 一 辛 第 期
・医 疗 卫 生 ‘
关键 词 双 吻合 器 中低 位 直 肠 癌 保 肛 手 术
直 肠 癌 中 以低 位 直 肠 癌 多 见 , 约 占全 部 直 肠 癌 的7 0 %~ 7 5 %。自 1 9 0 8年 Mi l e 倡 导经 腹 会 阴 联 合
疗 中低 位 直 肠 癌 ( 肿 瘤 下 极距 肛缘 ≤ 1 0 c m) 1 6 2例 , 其 中行 姑 息 造 瘘 3 0例 , 占1 8 . 5 / o o , 行 Mi l e s 5 7 例, 占
一次性使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一次性使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中低位直肠癌约占其75%。
中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操作在相对狭窄的骨盆空间内进行,一旦操作失误,将直接影响患者能否保留其肛门。
近年来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中广泛应用后,明显地提高了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由于双吻合器的使用, 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明显增加。
为了操作方便, 外科医生在不断改变吻合技术。
弧形切割吻合器的应用, 使低位保留肛门的手术容易进行而且吻合可靠, 在达到根治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兼顾根治和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低位前切除术(LAR)甚至超低位前切除术(U LA R)已成为低位直肠癌患者的首选方式。
近10 年来保肛手术逐渐增多, 约占70 % 。
我科自2007年6 月至2008 年12 月期间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保肛手术32 例, 取得较满意效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外科技术不断提高,人们从单一追求“根治肿瘤,挽救生命”转为“根治肿瘤,改善生活质量”的双重标准。
从兼顾根治和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低位甚至超低位前切除术已成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首选方式。
临床研究证实,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982年Hea ld等系统地提出TM E观点,至20世纪90年代被大家逐渐接受,并迅速成为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金标准。
目前TM E的手术原则已被广泛应用。
TME的操作原则为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带来了4个结果: ( 1)降低局部复发率; ( 2)提高保肛手术成功率; ( 3)提高手术后的排尿生殖功能; ( 4)提高手术后5年生存率。
超低位前切除为吻合口距齿状线2 cm以内或距肛缘4 cm以内的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由于保留了直肠末段黏膜的排便反射和正常的肛门括约肌功能,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良好,目前ULAR已成为低位保肛根治的主要术式。
2023年版《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手术操作标准》解读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3-11-12
目录
• 概述 • 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手术的操作
规范和要点 • 《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手术操作
标准》更新内容的解读 • 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手术的未来
发展趋势和展望
01 概述
《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手术操作标准》适的麻醉方式,通常采用全身麻醉。
《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手
03 术操作标准》更新内容的 解读
更新内容的概述和重点
概述
2023年版的《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手术操作标准》对原有标 准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修订,旨在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 性,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标准强调了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减 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保留肛门功能,避免永久性造口,新标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 后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心理负担。
如何应用更新内容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术前精确评估
充分利用现代影像技术,如MRI、CT等,对肿瘤进行精 确分期和评估,以便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
该标准是针对低位直肠癌手术操作的规范性指导文件。 它旨在通过明确手术操作标准,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该标准的重要性和意义
01
02
03
提高手术效果
通过规范手术操作,可以 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 的彻底性和精准度。
减少并发症
明确操作标准有助于减少 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如感 染、出血等。
个体化精准医疗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和价值
基因测序和分子分型
通过基因测序和分子分型技术,更精确地了解患者的肿瘤 特性和基因变异情况,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改良Park术式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

高 英 , .急 性 冠 脉 综 合征 患 者 血 清 脂 蛋 白 () 平 变 化 的 临 床 意 义 等 a水
2
A nu a ,Bo a M B ,K os hi k L ,e 1 Li o o ur d E f c ns y M ta . p pr —
杨 华伟 张传 珉 刘剑 仑 陈 建思
( 西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肿 瘤 医 院 胃肠 乳 腺 科 南 宁 50 2 ) 广 3 0 1
摘 要 目的 : 讨 改 良套入 式 结 肠 直 肠 黏 膜 吻合 保 肛 术 式 ( 良 P r 探 改 ak术 式 ) 疗 中低 位 直 肠 癌 的疗 效 。方 法 : 1 9 治 对 9 7年 1月 至 20 0 5年 1 O月采 用 改 良 P r ak术 式 治 疗 的 4 1例 的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 组 获 得 随 访 3 全 6例 , 后 随 访 率 为 术 8 . ( 64 ) 中位 随访 时 间 4 2年 , 后 发 生 吻 合 口瘘 1 (. %) 吻 合 口狭 窄 1例 (. % ) 78 3/1 , . 术 例 28 , 2 8 ,局 部 复 发 2例 (. % ) 排 便 56 ,
7
Ba z ,Co b l n H ,Ca to G eaV R r aa R s r P, e 1 Cor na y ta . o r bi a ke sa on — e m lnc lou c om r r nd l g- r ci ia t om e i c e c r — t n a ut o o. na y yn om e r s dr wih t outST e m e ee a in. Re e s g nt lv to vM d Ch l 005, i 。2 133 11): 85 1 2 ( 1 2 — 93.
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术的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术的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石全
【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
【年(卷),期】2005(011)002
【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施行超低位保肛术的适应证、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对116例Dukes A2~C1期的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Dixon术49例、Welch术31例、Parks术36例,术后随访3~10年.结果:肿瘤局部复发18例
(15.5%);Dixon术、Welch术和Parks术的局部复发率分别是14.3%、16.1% 和
16.7%,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是4.1%、6.5% 和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ukesA2期、B期和C1期的局部复发率分别是5.3%、11.8%和38.1%,后者与前两者差异显著(P<0.05、0.01).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保肛术宜限用于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肛肠通道重建术式可按个体情况及设备条件进行选择.
【总页数】3页(P117-119)
【作者】石全
【作者单位】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广西柳州,54500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7
【相关文献】
1.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疗效评价 [J], 程健泽
2.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和开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优劣差异 [J], 潘涛;
3.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和开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优劣差异 [J], 潘涛
4.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疗效评价 [J], 刘明胜;柴瑞
5.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J], 周华;伍家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研究现状

部切 口愈合 的手术 , 可在保留肛门功能 的同时确保 手术成功
率, 一般 应用于超低 位 直肠 癌¨ 引。 目前 有一 种借 助肛 门 内 镜的直肠癌切除手 术 , 在 分化 程度 较好 的直肠 癌 、 宽基 直肠 腺瘤 、 直肠 良性肿 瘤 、 直肠 的 良性 狭窄 和低位 直肠 癌姑 息切
参 考 文 献
[ 1 ] 陈少珑 , 黄顺 荣. 低位直肠 癌保肛手术 治疗现状 [ J ] . 中国现代
普通外科进展 , 2 0 1 0 , 1 3 ( o 9 ) : 7 1 9— 7 2 2 .
[ 2 ] 蔡凤林 , 周士福 , 时伟锋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中 S u r v i v i n 、 K i 一 6 7 的表达及其 意义 [ J ] . 陕西 医学杂志 , 2 0 0 8 , 2 ( 6 ) : 1 7 1 —1 7 3 . [ 3 ] N e l s o n H, P e t m l l i N , C a r l i n A , e t a 1 . G u i d e l i n e s 2 0 0 0 f o r c o l o n a n d
便有一定难度 。所 以说 , 在术 前对 肿瘤 T N M 分期 的准确 性 与手术的成功率 十分相关 。超声对 低位 直肠 癌 的 T分期 准 确率 6 2 % ~9 3 %, N分期 准确率 6 2 % 一8 8 % 。C T对低 位 直肠癌的 T分期准 确率 6 5 % ~7 5 %, N分 期准 确率 5 5 %~
如果肿瘤 致盆底组 织粘 连 ,
术, 该术可降低肛门粪便储存功能 , 造成控便 功能障碍 , 可 能 在短时间 内使 患者 的生 活质 量下 降 , 故较 少应 用 J 。经肛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

现 大 出血 时 , 及 时 行 气 管 切 开 以防 止 窒 息 。 同时 , 咽部 大 出 应 鼻 血 可在 短 的 时 间 内导 致 失 血 性 休 克 , 本 组 中 有 2例 因 失 血 性 在
休 克 而 死 亡 , 以 , 鼻 咽 部 大 出 血 时 紧急 止 血 、 立 静 脉 通 道 所 在 建 及 时补 充血 容 量 也 尤 为关 键 。 在 抢 救 过 程 中 , 求 护 士 熟 悉 鼻 咽 部 大 出 血 抢 救 流 程 并 有 要 熟 练 抢 救 技 术 , 据 病 情 准 备 好 一 切 抢 救 物 品 , 助 并 配合 医 生 根 协 采 取 正 确 的抢 救 措 施 , 作要 迅 速 、 捷 , 得 抢 救 及 时 有 效 。 动 快 使
全科护理 21 0 0年 1 月 第 8卷 第 l 期 中旬 版 ( 第 1 7期 ) 1 1 总 9 放 射 治 疗 为鼻 咽癌 的 首 选 治 疗 方 法 , 咽 癌 放 射 治 疗 后 常 鼻 导 致 颞 颌 关 节 及 咬肌 纤 维 化 而 使 张 口受 限 , 鼻 咽 部 大 出血 时 , 当
可 短 期 内反 复 发 生 , 组 抢 救 成 功 的 5个 病 人 中 , 有 3例 反 复 本 就
E ] 邢 丽 , 宁 , 斯 锐 , . 咽 癌 放 疗 后 鼻 咽部 大 出血 介 入 栓 塞 治 疗 3 吴 李 等 鼻 并 发 症 分 析 及 护 理 []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0 82 (2 :0 3— 0 4 J. 20 , 32 ) 2 6 2 6 . [3 黄 华 兰 , 惠 玲 , 逸 如 , . 咽 癌 病 人 情 感 状 态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4 庄 王 等 鼻 [] 护 理 研 究 ,0 4 1 (A) 9 9—9 1 】. 20 ,8 6 :4 5. E 7 占淑 娟 . 血 压 鼻 出 血 相 关 因 素 分 析 及 对 策 [ ] 护 理 研 究 , 0 5 5 高 J. 2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选择
发表时间:
2013-11-06T09:43:54.107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2期供稿 作者: 谷 伟
[导读] 直肠癌的切除虽然不是直接切除直肠,但是也是一种保肛的切除方法,能避免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
谷
伟
(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 要】目的:通过研究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各种方法,探讨如何选择合理的保肛术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方法:我国直肠癌为
常见的恶性肿瘤,通过解析病理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研究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的选择。结果:通过加强直肠癌外
科治疗,提高直肠癌治疗水平,减少保肛式手术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收集我院
2003年-2010年内治疗的直肠癌病例,按局部
切除、
TME+Dixon术、TME+MILES术,分析术后局部复发率。结论:对病例下缘距肛缘3-7cm直肠癌根据病灶大小,按病理类型分期检验
保肛术式的适应症。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选择;保肛手术;局部复发率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直肠癌
生物学的认识越来越深,直肠癌手术有了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深化淋巴引流理论、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吻合器的应用,提高了保肛手术
适应症。本文通过病例下缘距肛缘
3-7cm直肠癌的病例分析,结合外科治疗术式的不同,探讨直肠癌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的直肠癌病例治疗共有254例,其中男性患者病例有135例,女性患者病例为119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2~84岁不等。由此
可以看出直肠癌的发病率不分男女性别,而且逐渐往年轻类人群发展。直肠癌的发病率极高,不论年纪都有可能诱发病症。
254例病历中男
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持平,发病的年龄段青年、中年、老年都有涉及,针对这样的数据显示可以看出直肠癌的发病率非常的高。其中中
年人的发病率集中在
52岁,直肠癌肿瘤都处于缘距肛缘3-7cm以下。
1.2
方法
根据资料显示254例病历中实行局部割除的属于早期直肠癌,病历达到32例都是属于粘膜与粘膜下层的病变。肿瘤直径小于3cm,肿
瘤占据直肠壁
1\4位置,肿瘤体现的大体类型是隆起或盘状。有30例采用的是经括约肌术式,该项手术要求切除肿瘤边缘大于2cm,保证术
后切除肿瘤没有残留,应用吸收羊肠线缝合技术,采用凡士林包裹纱布压迫止血。手术后需要禁食
3到5天,才能拔除纱布达到伤口愈合效
果。其中有
4例病历为中分化腺癌,使用术后补充放疗方式加强疗效。在254例病例中采用TME+Dixon术式最为常见,达到了192例。采用
TME+MILES
术式治疗,其病患症状属于直肠癌进展期,需要及时的治疗手术减少发病几率,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在手术治疗开始前,在会
阴部放置引流管,避免术后放置引流管导致伤口的吻合损伤。
TME+MILES术运用不多仅有16例,其中包含5例行肝转移灶切除,5例累及
临近器官,
8例局部复发二次手术。各种术式临床分期以及病例类型见下表。
术式例数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其他
局部切除3026(87%)4(13%)0(0)0(0)
TME+Dixon18846(24%)112(60%)27(14%)3(2%)
TME+MILES324(13%)19(59%)8(25%)1(3%)
各术式的病例类型
术式例数
DUCKS分期
ABCD
局部切除32
22(68%)10(32%)0(0)0(0)
TME+Dixon18812(6%)116(62%)55(29%)5(3%)
TME+MILES321(3%)1(3%)24(75%)6(19%)
2
结果
254
例病历中有200例行保肛手术,手术保肛率为88.1%(200/254)。各术式的手术在治疗结果,并发症情况见下表。并发症随访时
间是
15~60个月,术后治疗中因为复发和并发症造成死亡的病历有15例。详情见表各种术式治疗结果。根据论述对局部复发率与有效治疗
结果进行对比,复发率与治疗率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p>0.05.
术后
例数 有效治疗 无效治疗
术后例数有效治疗
无效治疗
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吻合口漏总数
局部切除3019(63%)
8(27%)0(0)0(0)8
TME+Dixon188130(69%)30(16%)5(3%)23(12%)58
TME+MILES3223(72%)5(16%)4(12%)0(0)13
3
讨论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癌的病变中有3/4的病变是由于腹膜反折平面以下引发的病症,这种病变是我国最主要的直肠癌发
病特点。随着直肠癌浸润以及转移规律研究技术的加强,地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能基本达到根治的效果,经过对
2003年至2010年直肠癌254
例病症的分析,保肛手术有
200例治愈效果达到88.1%,这说明直肠癌保肛术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根据数据表的分析采用局部割除的方
式达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的直肠肿瘤病理都能采用保肛手术。相比巨大的肿瘤在肠外浸润,逐步转移到肛管癌。根据患者
身体情况的不同,可能有的患者身体过于肥胖,盆腔过分狭小,在进行保肛手术时会造成一定的难度导致肿瘤复发。保留盆骨自主神经术
式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时,需要进行
TME和测方淋巴结清扫,手术范围扩大会导致损伤盆骨神经系统。
直肠癌的切除虽然不是直接切除直肠,但是也是一种保肛的切除方法,能避免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切除肠管下缘肿瘤最小距离决定
肿瘤与肠壁浸润的距离和淋巴结的转移点。直肠癌向肛壁内侧浸润的距离在
1m以内占据30%,超过1m会加深5%,肛肠淋巴转移率会根据
直肠癌下缘切割的深度,有不同的标准。直肠切除为了避免开腹创伤,不能直接切除引流淋巴,由于病理分期以及手术上存在的缺陷,在
进行直肠切除手术是要掌握好手术指标。根据直肠粘膜淋巴引流和粘膜下病变淋巴率小于
10%的标准,选择局部切除的直肠癌切除手术。
目前符合局部切除医学条件的病理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直肠癌的病变出现在粘膜或是粘膜的下层,在临床检查中肿瘤的活动范
围没有浸润到肛肠基底。另一方面,直肠肿瘤类型为隆起型和浅层表面溃疡型,直肠肿瘤直径小于
3cm,肿瘤与肛缘的距离不能超出
7cm
,才能进行局部切除手术。最后,在检查肿瘤时分为良好、中等,并且血管、淋巴管以及周围神经没有受到浸润。在术后病理出现粘
膜小层浸润的情况,应该进行病例的局部放疗对直肠进行根本上的清除。本文在病例分析中有
30例病历资料在年龄偏大,定向化程度高。
在
DUCKS分期中有7例切除至深肌边缘没有肿瘤残余,局部复发仅有5例第二次进行切除手术后5年内没有出现复发的迹象。
保肛手术要严格的把握病人的适应症,病理学检查保证无肿瘤残留,如果出现盆底腹膜扩散可以采用MILES术。进行手术时要强调三
化一保:血管骨骼化、臀大肌筋膜和盆骨筋膜完整化、保证盆腔自主神经。在手速中要保证肛肠吻合,保证引流管通畅。经过上述病例的
分析,在
188例中有25例出现吻合口漏,占据13%的比例与其他治疗漏洞相比,明显占据了较高比例。保肛切除手术中只有1例出现盆腔感
染导致死亡的病例,其余病例通过手术都基本达到痊愈。通过病例分析总体了解到,直肠保肛手术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保肛手
术。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的不同分析进行肿瘤切除后,可能造成的浸润、复发以及感染的比率,通过预测考虑患者能否进行肿
瘤切除手术。
参考文献
[1]
郁宝铭.直肠癌手术方式的变迁及改进[J].大肠肛门外科学杂志:2001:7(1):1-3.
[2]
张东铭.直肠外科解剖生理学[2]0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0-77
[3]
暨登航,周征宇,欧阳永忠.直肠下段癌的手术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8:13(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