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
超低位直肠癌根治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的护理

通过建立 围术期 健康 教育模 式 , 健康 教育 更科学 、 使 及
超低 位 直肠 癌 根治 直肠拖 出双 吻合器保 肛术 的护理
王丽佳 , 孙香荣 ( 吉林市 医院普外科 , 吉林 吉林 120 ) 30 0
[ 关键 词] 直肠肿瘤 ; 外科缝合器 ; 护理 近年来 , 人们对 低位 直肠癌手术 治疗 的要 求已从 以往单 纯追求根治转 向t i sci ,A ) 1 n r rr et n L R 成为首选手术 , w eo e o 腹会 阴切 除已 成为最后一种选择。然而还有少数病 例虽 然肛提肌肛管 直肠 注意无瘤操作 。 13 结 果 : . 本组无 手术死亡 , 切缘均经 病理证实无 肿瘤细胞 残 留, 4例出现 吻合 口狭窄 , 经扩张后能正常排便 ; 1例发生 吻 合 口瘘 , 经保守治疗痊愈 。肺部感 染 1例、 高血 压危象 2例 , 经对症治疗及 护理痊愈 。术后全 部病例 均得到 随访 , 平均 随 访 4 ( 9 ) 月。术后肿瘤局部复发 2例 , 4 6— o 个 包括吻合 口复发
环完好 , 却必须选做 吻合 口瘘发生率高 、 术后排 便控制不佳 的 P rs ak 术或 B cn术 , ao 主要原 因是低 位前切 除对 于肥胖 、 肉 肌 强度大 、 腔太窄 、 盆 残端太 短的患者 , 法将闭合器置入狭 小 无 的骨盆 中完 成关 闭、 割 , 以实现 端端 吻合。针对 这种 情 切 难
1 1 一般 资料 : 组 3 . 本 8例 , 3 男 0例 , 8例。年 龄 2 女 7—8 2
岁 , 均 5 . 。 肿瘤 下缘 距 肛 缘 4~ c 平 均 5 5 m, 变 平 34岁 7m, .c 病
侵犯直肠周 径 14以下 2 / 4例,/ 12以下 1 4例。肿瘤 大体 类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 A t t h e s a m e p e r i o d , 3 2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g o i n g Mi l e s o p e r a t i o n w e r e c h o s e n a s c o n t r o l
Th e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o f a n a l s p h i n c t e r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f o r l o w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L I U Y i n g( F i r s t D e p a r t m e n t o fS u r g e r y , T h i r d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 B a o j i 7 2 1 0 0 4, C h i n a )
・
2 3 2・
J S h a n x i Me d U n i v,Ma r 2 0 1位 直 肠 癌 患 者行 保 肛 根 治 术 的 临 床疗 效 评 价
刘 瀛 ( 宝鸡市第三人 民医院外一科 , 宝鸡 7 2 1 0 0 4 )
摘要 : 目的 评价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6—0 1~ 2 0 1 2—1 2宝鸡市第 三人 民 医院收洽 的 3 2例采取保肛根治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 观 察组 ) , 与 同期采用 腹会 阴联 合直肠 癌根治术 ( Mi l e s 术) 的3 2例患者 ( 对 照组 ) , 进行术后 We x n e r 、 V a i z e y 、 P e s c a t o r i 和A MS量 表进行 肛 门功能评估 、 并 发症发 生率 和远期 疗效观 察 。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 异( P>0 . 0 5 ) , 且 两组间 1年和 3年生存率 比较也无 明显差 异 ( P> 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大大提高 了直肠癌患者 的保 肛率 , 并保证 了肛 门功 能 , 同时也确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附106例报告)

[ ] 陈涛 , 4 田伏洲 , 庆贤 .胃大部切 除术后 残 胃功能性 排空 障碍 周 1 2例诊治分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0 ,( )4 . 2 2 9 1 :3 0 [ ] 魏文 .胃大部切 除术后功 能性排 空 障碍 的处 理 .临床外 科杂 5
禁食 、 续 胃肠减压 ;%温盐水洗 胃; 持 3 静脉输液 , 纠正水 、
电解质和酸碱失调 , 供给足够热 量和多种维生素及微 量元 素 ;
控制血糖 , 纠正贫血和低 清蛋 白血 症 ; 用促 胃肠 动力药 物 , 加
用, 促进 胃排 空 , 明显 的减 少 胃潴 留 的作 用 ; 有 胃镜 检查 对
复 , 常进食 , 正 均痊愈 出院。
3 讨论
进了 胃的蠕动有关 ; 上消化道造 影能减轻 胃壁及 吻合 口水肿 , 刺激肠道 的蠕动 , 有利于 胃排 空 , F G 对 D E起治疗作用 。 总之 , 对于功能性 胃排空 障碍应 当早 发现 、 治疗 , 早 给予 胃肠减压 , 加强营养支持 , 严格保 守治 疗 , 经 绝大部 分可 自行 缓解 , 不可 盲 目手术治疗 , 以促进疾病痊愈 , 降低患者 的痛苦 。
素和肌源性 因素对 胃排 空的调控 , 引起 胃排空障碍 , 发生 以胃 输出道非机械性梗 阻为主要征象 的胃动力紊乱 综合征 。目前 认为 F G D E的主要发病机制有 : 手术激活交感 神经 , 过抑制 通 胃肠神经 丛 的兴奋 神经元 抑制 胃动力 , 通过交 感神经末 梢释
放儿茶酚胺直接与 胃肠 平滑肌细胞 膜上 的 、 B受 体结合 , 阻
见 胃蠕动 欠佳或无 蠕动 , 钡剂 或造影 剂数小 时后方 可通过 吻 合 口。胃镜检查见 胃扩张 , 动差 , 蠕 吻合 口通 畅 , 轻度 炎性 有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3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副损伤发生。
平均手术时间200min;术中平均出血70ml,术中肠管断缘病理切片无癌残留。
结论:腹腔镜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对患者机体干扰小,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98—01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低位直肠癌又占直肠癌的75%[1]。
近20年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使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明显提高,局部复发率下降。
腹腔镜直肠手术在全世界已获得较广泛的开展,是最成熟的手术方式之一。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手术,即将腹腔镜插入腹腔内,通过腹腔镜微型摄像系统及高清晰显像系统将腹腔内图象及时显示于电视屏幕上,在监视器的显示下,用器械完成腹部疾病的手术,与传统的术式相比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干扰小,术后病人疼痛轻,恢复快,手术瘢痕小等优点。
2012年1月-12月月我院为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肛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确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38例,瘤体下缘距齿状线<2.5 cm,男25例,女13例,年龄39~58岁(平均52.5岁)。
dukes分期[2]:a期9例,b期19例,c期10例。
术前均经纤维结肠镜和直肠镜检查、病理确诊(其中腺癌21例、乳头状腺癌8例、管状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5例)。
术前常规行直肠腔内b 超,判断癌肿是否侵出浆膜及直肠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无血液病及其他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
低位直肠癌吻合器吻合保肛手术评价

证 。 目前 , 留肛 门 手 术 越 来 越 多 地 被 外 科 医 生 采 保 用 。为 降 低 手 术 治 疗 费 用 , 们 采 用 国 产 可 重 复 使 我
例 , 有 病 人 均 采 用 国 产 可 重 复 使 用 吻 合 器 吻 合 或 所
缝 合 器 双 吻 合 … ( G 一3 XF一6 , 苏 常 州 新 W W 2、 0江
3 1 国 产 可 重 复 使 用 吻 合 器 吻合 技 术 要 点 . 低 位 直 肠 癌 根 治性 手术 中 , 用 吻 合 器 、 缝 合 使 或
附表 5 3例 直 肠 癌 Du e k s分 期 与 病 理 检 查 结 果 例
3 讨 论
低 位 直 肠 癌 经 典 的 手 术 方 式 是 Mi s 术 , l 手 e 腹 部 人 工 肛 门给 病 人 手 术 后 带 来 很 大 的精 神 压 力 和 护 理 上 的 困 难 。现 代 外 科对 低 位 直 肠 癌 手 术 治 疗 的 观 点 , 已从 单 纯 追 求 “ 肿 根 除 , 救 生 命 ” 目标 , 癌 挽 的 改 变 为 “ 除 癌 肿 , 善 质 量 ” 双 重 标 准 j 根 改 的 。保 留 肛 门手 术 提 高 了患 者 的 生 活质 量 , 局 部 复 发 率 并 未 而
8 .3 , 便 基 本 控 制 且 成 型 ( 周 1 11 % 大 每 ~2 次 肛 门 失
病 人 医疗 费 用 , 们 在 使 用 进 口 吻 合 器 经 验 的 基 础 我 上 , 1 9 ~2 0 自 9 7 0 1年 , 对 5 共 3例 可 实 施 直 肠 癌 根 治 术 的病 人 , 用 直 肠前 切 除 、 产 吻合 器 吻 合 保 留 肛 采 国 门手 术 , 疗 低 位 直 肠 癌 , 果 满 意 , 报 告 如 下 。 治 效 现
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及术后评估

与切 除 5c 者 的术 后 局 部 复发 率 、生存 率 等 差 异 m
均无 统计 学 意义 。一般 情况 下 , 在直肠 完 全游 离后 . 直肠 癌 远 端肠 管 切 除长 度 只要 大 于 2c 即 已满 足 m 根 治要求 。从 而拓 宽 了低位 直肠 癌保 肛 手术 的适 应 证 。若 加 行新 辅助 放化疗 或 组织 病理 类 型较好 的超 低 位 直肠 癌 , c 的远 端 切缘 也是 可 以接受 的 _。 1 m 9 ]
的影 像学 方 法 , 确 的 T分 期 , ] 正 即对 肿 瘤浸 润 范 围
51 低 位 前 切 除 术 ( A . L R术 ) D x n术 或 io
首 先 经
腹部 切 除 直肠 癌 . 后 近端 结 肠 同远 端 直肠 作 端 端 然
吻合 。其优 点是 完 整保 留提 肛肌 、 门 内外 括 约 肌 肛 及其 支 配 神 经 , 同时也 保 留 了直肠 下 段 和肛 管 移 行 上皮 ,术后 基本 保 留肛 门部 的 自然 解 剖结 构 。故 术 后 排便 控 便 功 能 良好 ,是 各 种 保 肛术 中 的 首 选 术
对 预后 和保 肛 率 的提高 都具 有重 要 的意 义 。常见 检
查 方法 包括 直 肠指 诊 、 肠腔 内超声 ( a set 1 直 t nrca u. r l t su d T U ) 盆腔 C 、 I 。 r on ,R S 、 a T MR 等
Hale Waihona Puke 此 外 , 者 的年 龄 、 胖程 度 、 患 肥 骨盆 形状 等 都 是 影 响低 位 直 肠 癌保 肛 手术 能 否施 行 的 因素 。因此 , 笔 者认 为 保 肛手 术 没有 绝 对适 应 证 , 遵循 上 述 适 在 应 症 的基 础 上 可 以 根 据 每 一 个 患 者 的 具体 情 况 适
低位直肠癌患者90例保肛术临床疗效探讨

2 结果
本组 9 患者 中无手术 死亡病例 , O例 均治愈 出院 , 术后病 理
显示肠管上下切缘均无癌细胞浸 润 , 发生 吻合 口瘘 2例 , 经再 次 手术行横结肠造瘘等处理后痊愈 , 余者术后均恢 复顺利 ; 未发 生 大便失禁和吻合 口狭窄。平均 随访 5年 , 健在 6 4例 , 5年生存 率 为 7 .1 存活时间最长者已达 8 11%, 年余 。 肿瘤局部复发 1 , 5例 复 发率 1 . %, 中腹腔淋 巴转移 3例 ; 66 7 其 肝脏转移 4例 , 合并肺 转 移 1 ; 例 盆腔淋 巴结转移 2例。
期 2 例, 4 C期 4 例 。 8
12 治 疗 方 法 .
3 讨 论
31 低 位 直肠 癌行 保 肛 术 的依 据 .
在解剖学方面 ,正常情况下 ,直肠在 盆腔 内沿骶骨弯 曲走
行 , 成 骶 曲 、 阴 曲 , 手 术 时 将 直 肠 游 离 后 , 其 侧 韧 带 断 离 形 会 在 将 后 , 肠 的骶 曲 、 阴 曲的 弧 度 消 失 , 长 度 能 延 长 3 e 有 报 直 会 其 ~5m。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选 取 我 院 20 0 8年 3月 ~2 1 0 0年 2月 问 对 低 位 直 肠 癌 患 者
行保肛术 9 , O例 其中男 4 6例 , 4 女 4例 , 年龄最小 2 6岁 , 大 7 最 8 岁, 平均年龄 ( 1 .) , 5 ±47 岁 肿瘤下缘距肛缘 2 e 平均 48m, ~8m, .c 肿瘤下缘距肛缘 4~8m的患者 6 , 4 m的患者 2 e 7例 2~ e 3例。病 理资料 :肿瘤病变浸润直肠肠管 ≤1 / 4周径 3 例 ,/ / 周径 1 1 4—1 2 2 9例 , / ≥1 2周径 3 例 。溃疡型 4 0 9例 , 隆起 型 1 , 3例 浸润型 2 8 例; 管状腺癌 5 例 , 毛状腺瘤癌 变 1 例 , 头状腺 癌 2 1 绒 8 乳 1例。 低分化癌 4 3例 , 、 高 中分化腺癌 4 例 。 u e 分期 : 7 D ks A期 l 例 , 8 B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护理及早期排便功能训练

中 图分 类 号 :R473.6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671—9875(2007)04—0236—02
直肠 癌 不 但 是 常 见 的 消 化 道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更 是发病 率 呈 上 升 趋 势 的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低 位 直 肠 癌在整 个直肠 癌 中 占四分 之 -[1 J。 随着 对 直肠 癌转移规律的认识和吻合技术 、吻合器械的发展 , 低 位直肠 癌保肛 手 术 已成 为 主 流术 式 。保 肛 手术 完整保 留了括约肌功能和感觉功能 ,但 80%患者 术 后半年 内常 有 腹 泻 、便 秘 、里 急 后 重 ,个 别 患 者 伴有 长期 排便 困难 的症 状 2。 由于缺 少 系 统 的排 便训 练方 法 ,2000年 2月 至 2006年 2月 ,本 院对 低位 直肠癌 患者 术 后进 行 了早 期 系统 的排 便 功 能 训练 ,取得 了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及排便功能训练 方 法报告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12例 ,女 18例 ;年 龄 35-82岁 ,平 均 年龄 53岁 ;肿瘤 距 肛 缘 <6 cm 18例 ,6~8 cm 12例。组织学分型 :腺癌 15例 ,黏 液腺癌 10例,息肉恶变 5例 。30例均采用直肠癌 前切 除术 (Dixon术 )。 1.2 结果 本组 平均 住 院 15 d,随访 4个 月 。术 后 2~6周排便 自控 能力 改 善 ,排便 每 天 4~6次 , 术后 7~14周排便控制良好 ,大便成形 ,每天 1~3 次。1例发生 吻合 口瘘 ,行结 肠造瘘 ,3个月后行 回纳术 ,目前 排便 基本正 常 。 2 护 理 2.1 饮 食护 理 本组术后 2~6 d肠蠕 动恢 复 ,肛 门排气后进食 ,第 1天进少 量流质 ,每次 30~50 ml,第 2天 进 全 量 流质 ,2 d后 进 半 流 质 ,7~ 10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护理
排便功能障碍
原因在于粪便储存功能失代偿或消失,亦与盆神经丛不同程度损伤影响括
约肌功能有关。
临床主要表现
腹泻、便秘、里急后重,个别患者伴有长期排便困难。术后观察患者排便
次数、量及有无里急后重感。对术后并发腹泻患者,予少渣饮食,便后坐
浴或清洁肛周皮肤,加强肛周皮肤的护理;对并发便秘者,除术后早期预
防吻合口狭窄、定时扩肛外,术后14天患者可进食纤维多的食物,达到食
物扩肛、预防狭窄和便秘的目的,并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术后功能训练
术后2-3天起,指导患者进行肛门功能锻炼;缩肛运动,仰卧,肛门收缩
和放松交替,4个8拍;抬臀运动,仰卧屈膝,脚底平放,两腿稍分开,
抬起臀部及背部,使离开床面,并保持数分钟,然后还原,运动量根据患
者具体情况,以不感劳累为度,但必须坚持每天锻炼,直至1月。术后1
个月开始,每次有便意后,通过变换体位,听音乐、看书和轻体力活动等
方法减轻便意,以训练患者肠道的贮便功能和肠壁的延伸性,养成定时排
便的习惯,促使大脑皮层建立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
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为低纤维、低乳糖、低脂肪、高蛋白饮食。肠道功能恢复后增加纤维
素量。术后如出现腹泻,应避免高乳糖包括米饭、香蕉、苹果酱以及水果
汁等。便秘者应增加纤维素量,多吃水果、蔬菜、谷物,水果汁、术后还
需补充维生素b1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乳类、豆类及甜食,以减
少肠道产气,少食纤维类饮食,以避免肠蠕动增加和粪便增加,同时注意
饮食卫生。多摄入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类易消化的食品,最好是清淡饮食,
不要吃很油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