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疼痛治疗
针刺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针刺疗法的原理是什么针刺疗法是中医学的传统疗法之一,可以治疗许多疾病和症状,如疼痛,消化问题,呼吸问题等。
这种疗法利用特殊的针刺穴位来治疗,并且和其他中医疗法结合使用。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深入了解针刺疗法的原理:经络理论、神经生理学和统计学。
一、经络理论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认为人体内有一些密闭的脉络,连接着人体的脏腑和经络,传递着人体内的能量。
这些能量既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阻塞或者异常的。
一旦这些能量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身体的病症。
针刺疗法的原理就是通过调整脉络内的能量状态,调整和恢复身体内的平衡,从而治疗疾病和症状。
通过特定的针刺穴位,可以刺激脉络内的能量,使之流通,疏通经络,从而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二、神经生理学在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针刺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神经和生理学。
针刺穴位是在人体表面上能够刺激肌肉、神经、皮肤、深部组织、血管等多种组织的特定区域。
当刺激这些区域时,会释放出各种生物化学物质,如内啡肽、血管活性物质、神经肽等。
这些生物化学物质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从而产生抗炎、镇痛、舒筋活络等作用,进而起到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的作用。
三、统计学针刺疗法不仅有理论上的支持,而且也有一些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
在临床实践中,针刺疗法可以显著降低疼痛、恢复手术后的肠功能、缓解压力和焦虑等,且不产生重大的不良反应。
有研究表明,针刺疗法的治疗效果不仅与刺激穴位的选择有关,更重要的是与针刺师的技能和经验有关。
因此,使用针刺疗法的治疗时,必须选择经验丰富、资质过关的针刺师,同时配合其他中医疗法,如中药疗法、推拿疗法等。
在总结上述原理后,我们可以看出,针刺疗法的治疗原理是多方面的,涉及到中医经络理论、神经生理学和统计学等多个学科。
尽管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从临床实践来看,针刺疗法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肯定。
在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方面,针刺疗法可以发挥出很好的作用,同时也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或者药物治疗的患者。
针刺治疗肋骨骨折疼痛的操作规范

针刺治疗肋骨骨折疼痛的操作规范
【目的】
肋骨骨折在临床胸肋部损伤中较为常见,其中单纯性肋骨骨折临床表现的典型症状为伤处局部疼痛,且随咳嗽、深呼吸及身体转动而加重,以往保守治疗上多是采用肋骨固定带固定,再辅以活血化瘀及续筋接骨类药物外用或口服,使伤处疼痛逐渐缓解,骨折处逐渐生长至痊愈。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疼痛以及胸廓稳定性受到破坏,患者不敢深呼吸及咳嗽,呼吸动度受限,呼吸浅快,肺泡通气减少,从而引起痰潴留,导致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肺实变或肺不张。
针刺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操作方法】
1、备齐用物,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取穴:取伤侧内关及天应穴(屈拇指,位于拇指指间关节桡侧,指横纹末端
赤白肉际处)
3、消毒进针部位后,选择0.25X40mm的不锈钢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
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4、针刺,针刺内关时针尖可略向肘关节方向倾斜,使针感沿手臂上行,行至伤
侧胸肋部为佳;针刺天应穴时须胀痛感明显尚可;留针10分钟,留针过程中要求患者挺胸,缓步行走,同时轻轻咳嗽,以震荡胸内气机,体会伤处疼痛感的变化。
5、待时间到后,缓慢取针。
针刺镇痛

针刺镇痛(Acupuncture Analgesia)是指用针刺的方法防止和治疗疼痛的一种方法。
它是在传统中医针刺治疗疼痛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针刺麻醉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技术,对这一技术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称为针刺镇痛原理研究。
针刺麻醉(Acupuncture Anesthesia)是指用针刺止痛效应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方法,由于其作用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麻醉,故称针刺麻醉。
研究证实,针刺是通过调节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而起作用的。
一、疼痛(一)疼痛定义及性质疼痛(Pain)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份,痛感觉是指人类对疼痛的感觉,是人类所特有的。
痛反应是指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的躯体和内脏反应,往往与自主神经活动、运动反射、心理和情绪反应交织的一起,从低等动物到人均有痛反应。
动物的疼痛就是指的痛反应,动物的痛感觉是根据比较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以及人类感受疼痛的主观反应推论出来的,利用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建立相应的动物疼痛模型来研究疼痛的机制和治疗疼痛的方法。
疼痛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能提供躯体受到威胁时的警报信号,使机体迅速地对伤害性刺激作出反应,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种保护功能;另一方面,剧烈的或长期的疼痛会对机体和心理造成损害,所以,疼痛又是大多数疾病最常见的或主要的症状之一,是临床的一大难题。
(二)疼痛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疼痛分类方法,根据疼痛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刺痛、灼痛、酸痛、胀痛、绞痛,根据疼痛发作的时程可以分为急性痛和慢性痛,根据疼痛的神经生理机制可以分为伤害性和非伤害性疼痛,根据疼痛的发生部位可以分为末梢性疼痛(浅表痛、深部痛、牵涉痛)、中枢性疼痛、精神性疼痛(无明确病变部位),根据疼痛的作用可以分为生理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根据疼痛的病因可以分为癌性痛、关节炎的疼痛等。
对于临床而言,病理性疼痛是主要的研究对象,根据起因的不同又可分为炎症性痛和神经病理痛,它们在躯体和内脏组织均能产生。
医院疼痛科针刺的原理

医院疼痛科针刺的原理
针刺是疼痛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的主要原理有以下几点:
1. 刺激穴位:针刺通过插入针头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达到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激活经络等作用。
针刺穴位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病情而定,有的穴位可以直接作用于疼痛区域,有的穴位可以调节全身气血循环,从而减轻疼痛。
2. 调整神经系统功能:针刺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改变神经传导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例如,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疼痛过敏的神经递质释放,减轻疼痛感知。
3. 促进血液循环:针刺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加速损伤部位的修复和康复,从而减轻疼痛。
4. 释放内源性物质:针刺可以刺激机体释放内源性物质,如内啡肽、血管活性物质、神经生长因子等,这些物质具有镇痛、抗炎、促进修复等作用,可以减轻疼痛。
总之,针刺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释放内源性物质等方式,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具体的针刺原理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验证和解释。
疼痛疾病特效针刺疗法总结(非常好)

我们科室将以下特色针灸方法用于临床第一部分从脏腑和经络角度来看,疾病可分为脏腑病和经络病,针灸治病应采用脏腑辩证和经络辩证法,其中脏腑病采取脏腑辩证,头面躯干四肢的经络病症都应采取经络辩证。
但无论何种辩证都应与八纲辩证结合以确定治疗原则。
经络辩证首先辩病是在经还是在络,第二要辩在何经或与何经相关。
如:坐骨神经痛,我们知道此病症在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上,但有些病按这条经去治就是不见好,这时我们要想到还有“络”的问题,病久或按常规循经针刺不见效者,要看看疼痛部位有无血络,如有血络则表明病已入络,此时应刺络放血,往往霍然而愈。
要辩病是否入络是件容易的事,主要是看体表是否有络脉(细小血管),如有,则表明病已入络,治要刺络出血。
络青则有寒有痛,络赤则有热。
但要辩清是在何络则属不易,人有十五络脉,孙络、浮络更不计其数。
再就是辩病在何经了,一:主要是看疼痛的部位都有哪些经经过,是何经经过就是何经的病,如:头痛一病,前头痛属阳明,后头痛属太阳,侧头痛属少阳,巅顶痛属厥阴。
一头顶痛患者,一生气头就痛,症属厥阴,治在足厥阴肝经,因为此经行于巅顶,在其原穴太冲针刺用泻法,立效!再之,如果病发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则根据发病时间也可确定是何经病。
二:在病痛周围或沿经络走行路线切、循、按、弹,看看有无疼痛、结节、条索、虚软凹陷,这些反应出现在何经上则表时是何经之病。
如膝关节痛,我们应先在其周围按压,看看哪些地方有疼痛、结节或是络脉(“大络之血结而不通”,是实证),或凹陷虚软(“虚而脉陷空者”,是虚证),针灸治疗时,何经有病就针何经,实用泻虚用补。
三:就是找穴位,穴位并不是精确的一个点,书上所言“一寸”也并非一丝不差就是一寸,而是一个大概位置,我们要在其旁边通过手摸心会,通常相对应的穴位按之会有酸胀痛、快感或阳性反应物,这才是穴位。
穴位望诊也是有助于诊治的,如肝俞隆起(多见于左侧),则证属肝火,如肾俞、太溪凹陷,则肯定有肾虚。
腰痛针刺心得

腰痛针刺心得
腰痛针刺心得篇5
腰痛针刺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腰痛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许多人都经历过腰痛的困扰。
而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腰痛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将介绍腰痛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一些针刺心得和注意事项。
一、腰痛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病因诊断:在针刺治疗之前,需要对腰痛的病因进行详细的诊断,包括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
2.针刺穴位的选择:针刺穴位的选择是针刺治疗的关键,通常选择督脉和膀胱经的穴位。
3.针刺方法:针刺方法包括针刺、拔罐、艾灸等。
4.针刺效果的评价:针刺治疗的效果需要通过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价。
二、针刺心得和注意事项
1.针刺前后的注意事项:针刺前需要排除患者是否患有出血性疾病、感染等。
针刺后需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和保暖,避免剧烈运动。
2.针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针刺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针刺的深度和角度等。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3.针刺效果的评价:针刺治疗的效果需要通过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总之,腰痛针刺治疗需要遵循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需要注意针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针刺效果的评价。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腰痛针刺治疗,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针刺治疗疼痛现状及对策

加强针刺治疗疼痛的基础研究
总结词
加强基础研究
详细描述
目前针刺治疗疼痛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缺乏深入的理论 探讨和科学依据。为了提高针刺治疗疼痛的效果和安全性 ,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包括针刺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禁 忌症等方面的研究。
总结词
建立研究平台
详细描述
建立针刺治疗疼痛的研究平台,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和临 床医生参与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针刺治疗疼 痛的科研进展。
总结词
加强国际合作
详细描述
针刺治疗疼痛的国际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 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针刺治疗疼痛的研究和应用。可以 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国际合作。
规范针刺治疗疼痛的操作流程与标准
总结词
制定操作规范
详细描述
制定针刺治疗疼痛的操作规范和标准,明确治疗流程、 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治疗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总结词
加强宣传教育
详细描述
积极开展针刺治疗疼痛的临床实践,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 和案例,为推广应用提供实践依据。可以通过与医疗机构 合作、开展临床试验等方式进行临床实践。
详细描述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针刺治疗疼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针刺治疗疼痛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册 、科普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 体验,通常由伤害性刺激引起, 并伴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
针刺治疗疼痛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针刺疗法源于中国古代,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如《黄帝内经》,已有关于针刺治疗疼痛的 记载。
现代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认识的深入,针刺治疗疼痛逐渐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关注。现代研究不断深入,针刺治疗疼 痛的方法和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疼痛与针刺镇痛的原理

针刺可以作为康复医学中的辅助手段,促进患者的康 复进程。
运动医学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遇到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疼 痛时,针刺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加快恢复。
美容整形
针刺可以用于减轻整形手术后的疼痛和肿胀,促进术 后恢复。
05
总结与展望
对疼痛与针刺镇痛的理解与认识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涉及多种因素,如伤害性刺激、炎症、神经 传导等。针刺镇痛是通过刺激穴位来缓解疼痛的方法,其原理与神经调节、内分 泌调节等多种机制有关。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皮肤或内脏等感受器时,会引发神经冲 动的产生和传导。这些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 和大脑皮质,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加工和处理,最终形成 疼痛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多种神经递质和调 质的作用,如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等。
02
针刺镇痛的原理
针刺镇痛的定义
01
针刺镇痛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通过针刺人体穴位,刺激神经 和经络,以达到缓解疼痛和调整 身体机能的治疗方法。
02
针刺镇痛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副 作用小等优点。
针刺镇痛的机制
神经调节
针刺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神 经递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 这些递质能够调节疼痛信号的传
痛主要用于缓解疼痛症状。
疼痛的感受和评估通常需要患者 的自我报告,而针刺镇痛的效果 则可以通过客观指标进行评价。
疼痛与针刺镇痛的相互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针刺镇痛可能对疼痛产生一定的缓解作用,例如对于慢性疼痛和神 经性疼痛等。
针刺镇痛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缓解疼痛带来的焦虑和抑 郁等情绪问题。
妇产科镇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结论:电针在改善股直肌张力、恢复膝关节力学平衡更优
电针与美洛昔康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 中国针灸2016;36(5):467-470.
电针在疼痛治疗的应用
• 电针结合电脑中频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2015 Vo1.15 No.74 • 电针配点按肌肉起点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83) • 电针百会印堂增强慢性痛针刺镇痛效应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
国内研究:干针改善老年慢性腰痛及功能
• 患者
– 60岁及以上慢性腰痛,腰臀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3月 – 无下肢放射痛;腰骶神经功能正常 – 影像学可伴脊柱退行性变或骨质疏松
• 分组
– 针刺组:腰臀部多裂、腰方、臀中、臀小、臀大和梨状肌中确定 激痛点,每次≤10。激痛点快速刺入,提插诱发肌纤维抽搐,留 针20min。2次/w ×4w – 对照组:安慰性TENS
仍中-重度疼痛 影像:腰椎关节退变 L3以下椎间孔中度狭窄 内侧支消融疼痛减缓6-8月 3年:7次消融治疗 第8次前,行为认知异常 MR:左丘脑后内侧梗塞 1-2w后腰疼完全消失
深部脑刺激治疗难治面痛
• 无效:药物、阻滞、半月节消融、神经刺激、微血管减压、放疗 • 脑刺激:丘脑腹后内侧核VPM,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植入刺激器
• 药物辅电针合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浮针在痛症治疗应用更广泛
• • • • • • • • • •
• • •
浮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镇痛作用 WJAM,2015,25(4): 浮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医外治杂志2015,24(6)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频率特性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 22 (10) 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 内蒙古中医药2016.11.128 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川中医 2011,29(10): 浮针联合脊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急性疼痛 中国医药导报2017,23(4) 浮针联合脊痹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西部中医药 2017,30(4) 浮针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 北京中医药2017,36(2) 浮针疗法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6) 浮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上海针灸杂志2017,36(2)
• 结果:
– 疼痛和功能障碍改善持续到治疗后1月 – 老年人慢性腰痛的有效治疗方法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7,23:1
干针对腰痛有治疗作用
• 腰扭伤致腰椎和髋关节失稳Int J Sports Phys Ther. 2013;8(2):145-61.
– 干针臀大臀中肌MTrPs +锻炼治疗,恢复良好
浮针配合伸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用医学杂志,2015,31(8) 浮针配合围刺法治疗网球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8) 浮针治疗肩周炎的即刻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针灸 2008,28(6)
干针:国内外均走红
• • • • 指单纯采用毫针针刺:以激痛点为刺激部位,不加药物 全身穴位830个,激痛点255个,其中235个与穴位相应 干针简便有效,上世纪后期在全球流行起来 干针是中医针灸之一,是传统针刺对经筋疾病疗法的发展
干针治疗作用机制
• 刺激多裂肌使肌力增加,改善屈髋及直腿抬高
Phys Ther. 2015;45(8):604-12 J Orthop Sports
• 针刺腰多裂肌,是肌肉收缩力、感觉运动及残疾指数改善 Man
Ther. 2015 Dec;20(6):769-76.
• 针刺时抽搐反应可能与疼痛和功能改善有关,但不认为是成功 治疗所必需 Physiotherapy. 2017;103(2):131-137
证因标本相结合
干针与针灸的竞争
• 干针以解剖学解释针灸机制与疗效
• 比传统针灸易学易记易使用,培训周期短 • WHO认证的“干针” 主要适应症
– 肌筋膜痛症:刺激局部激痛点、阿是穴 – 关节肌肉痛:颈、肩、腰腿痛、运动创等 – 其他:咳嗽、哮喘、心肺障碍、胃肠病、皮肤疾病、 月经失调、痛经、不孕症、肝胆病、泌尿系统疾病、 疮疡肿毒等疾症
慢性疼痛与针灸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 招伟贤
针灸:中医学主要组成,内容丰富
传统针灸以经络理论及穴位为基础
• 传统针灸讲究循经取穴及穴位搭配 • 常用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
– 干针后1周及1月VAS 、颈痛问卷 NPQ 和压力-痛阈PPT改善
• 药物和技术越来越丰富,任何难治疼痛都可以控制 • 但药量会越来越大。丹麦:6%曲马多使用者2年后阿片使用倍增
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 2018 Aug 2. doi: 10.1002/pds.4626
• 随之而来的费用和药物副作用并发症增加
• 射频、SCS价格高昂,效率低,难满足需求 • 未能覆盖常见退行性疾病疼痛治疗 • SCS近期疗效好,远期?1年疼痛缓解率?
• 选穴与配穴
– 既考虑证因标本,又考虑脏腑气血功能 – 既讲穴位又讲经络,但宁失其穴不失其经
• 手法:补泻
疼痛治疗常用针刺方法
• • • • • • • • • • • 传统针灸:选穴配穴遵循经络学说 火针:针尖用火烧红,迅速刺入穴位或部位 电针:针刺入腧穴后针柄通电流刺激 腕踝针:在腕和踝取点行皮下针刺来治疗疾病 平衡针:针刺患部对应靶点,通过中枢传出恢复患部平衡 。 腹针:针刺神阙为中心的腹部经络特定穴位治疗疾病 浮针:在患区邻近扎针散扫皮下,治疗多种疾病 刺络:棱针刺血络 水针:针刺腧穴基础上,结合穴位药物注射 干针:即激痛点针灸,主用于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治疗 刺法:齐刺、扬刺、关刺、恢刺、合谷刺、围刺
将推出超频脊髓电刺激器
• 超高频:10 kHz疗法( HF10 - SCS ) • 优势:刺激神经支配区无麻木不适 • 提供不同于传统SCS的治疗
• 为腰背手术失败疼痛综合症和慢性腰背痛提供更好治疗
•Neuromodulation. 2018 Jan;21(1):10-18. doi: 10.1111/ner.12721. Epub 2017 Nov 3.
老年人慢性腰痛:社会问题
• 有建议Pain Med. 2015 Jul;16(7):1282-9.
– 老年人肌筋膜疼痛是慢性腰痛的重要原因 – 首先要解决长期存在不良因素 – 其次是患者自我护理和在家锻炼 – 再是安全使用镇痛药
– 最后是触发点去激活干预
– 方法:手法治疗、注射疗法、干针 / 针刺
Aug 3. doi: 10.1002/ejp.1297.
• 丰富技术器械
– 射频、中枢电刺激、臭氧注射、冲击波、吗啡泵、激光磁场
• 难治性疼痛攻克
– 三叉神经痛 – 癌痛 – 丘脑痛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阿霉素
本院病例
难治性腰腿痛可DRG电刺激控制
Neuromodulation 2013; 16: 67–72
不同部位进针有所不同
• 腰背痛:颈肩和脊柱肌肉劳损,多裂肌、胸长肌TrPs • 胸段:椎旁最长肌40°左右进针J Man Manip Ther. 2015 Jul;23(3):147-53. • 腰段:棘突旁开1-1.5cm直刺抵椎板Man Ther. 2016 Dec;26:160-164
干针与湿针的比较
Neurosurg Focus. 2018 Aug;45(2):E15. doi: 10.3171/2018.5.FOCUS18160.
疗效满意
Neurosurg Focus. 2018 Aug;45(2):E15. doi: 10.3171/2018.5.FOCUS18160.
慢性疼痛治疗的喜与忧
干针治疗头颈疼痛
• 慢性颈痛
J Spec Oper Med. 2016 Spring;16(1):1-5.
• 枕神经痛 J Can Chirper Assoc. 2015;59(2):101-10.
– 患者51岁男颈痛VAS 8-9分,针刺与标准理疗5次后0-2分 – 颈枕刺痛4年:斜方肌和枕下肌针刺,残疾指数32→28分 – 继续治疗4次,颈痛和头痛明显改善 – 44例斜方肌肌筋膜触发点引起颈痛 – 治疗:TrPs针刺+斜方肌被动拉伸;对照:单纯拉伸 – 结果:针刺+拉伸使疼痛、活动、肌力明显改善 – 130例非特异性颈痛颈部肌肉活跃肌筋膜触发点 – 治疗:干针+拉伸,对照:仅拉伸;2周内4次治疗 – 发现:干针+拉伸比单独被动拉伸更有效 – 64岁女,举重物后颈痛,以往有颈椎疼痛 – 颈活动和上肢力降低,斜方肌、肩胛提、冈上和冈下肌触痛 – 两次干针治疗,无其他干预,疼痛和残疾明显改善
丘脑卒中:致11%~55%中枢痛
• 66岁男,腰痛6年 • 肥胖、高BP、糖尿病、呼 吸暂停、甲减、抑郁
• Hydromorphone 12mg/d,tid • hydromorph 2 mg,q8-6h • pregabalin 150 mg,bid
• • • • • • • •
Scand J Pain. 2018 Jan 26;18(1):121-124.
80%Neuromodulation.
2018 Jan;21(1):101-105.
常见病多:颈肩腰腿退变劳损
脊柱与非脊柱源性腰背腿痛
常见:肩颈头痛、肩臂膝足疼痛
建立简便有效低成本治疗
• • • • • 医疗压力大,成本高,全球都在面对 中国也是:低水平广覆盖, 发展传统医疗:中医药物和特色疗法 尤其针灸:大量报道:针灸的有效性 几种针刺技术:近期发展情况如何?
– – – – 电针 干针 浮针 湿针
针刺技术在疼痛治疗中广泛应用
•传统针灸、电针、浮针 •内热针、刺络、水针、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