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我们来了解一下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的原理。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是一种通过气管镜直接进入肺部,将生理盐水或药物溶液注入肺泡,并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将痰液和有害物质清除出肺部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清除肺部的分泌物,改善肺内环境,促进肺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从而达到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清除肺部痰液阻塞性肺不张患者肺部往往伴有大量的痰液积聚,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可以直接清除肺部的痰液,减轻呼吸道阻塞,改善呼吸功能。
通过将生理盐水或药物溶液注入肺泡,可以软化并清除痰液,使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呼吸更加轻松。
二、促进肺部病变的修复阻塞性肺不张患者肺部往往伴有炎症和纤维化等病变,而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可以通过清除肺部的有害物质,降低炎症水平,促进肺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通过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肺部病变,减缓病情的发展。
三、提高治疗效果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可以将药物直接送达肺部,并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加速药物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使药物更加直接、充分地作用于肺部病变部位,从而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四、减少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且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容易出现并发症。
而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具有作用直接、快速、安全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清除肺部痰液,促进肺部病变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阻塞性肺不张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在现实临床中,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改善症状,减少疼痛,并提升生活质量。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阻塞性肺不张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困扰着临床医生和病人。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策略,其对于阻塞性肺不张的治疗效果值得探究。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疗法是指利用气管镜下导管将特定药物或生理盐水注入肺泡内。
该方法能够清除肺部的分泌物,促进肺泡的开放,提高肺泡的通气效率和通气量,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阻塞性肺不张患者的病情。
目前,反复气道肺泡灌洗是该疗法的主要治疗手段。
其原理是通过气管分泌物和肺泡内的支气管分泌物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纤维蛋白酶,进而降解炎症细胞外基质,分解粘稠的痰液和渗液的结构,从而实现肺泡、支气管的清洗。
研究表明,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较为显著。
肺泡灌洗对阻塞性肺不张的治疗具有如下四方面的效果:1、清除痰液和渗液研究表明,肺泡灌洗可以有效清除患者肺部内的分泌物。
研究人员采用多普勒超声心血管监测技术对肺泡内血流表现进行评估和监测,结果显示,肺泡灌洗能够较好地清除痰液和渗液。
2、提高肺泡通气效率肺泡灌洗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提高患者的氧合指数。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以改善支气管狭窄等肺功能障碍。
3、改善炎症反应研究表明,肺泡灌洗对于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较为显著。
通过对患者的炎症因子等指标进行观察发现,肺泡灌洗后,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趋势,表明肺泡灌洗能够很好地促进阻塞性肺不张患者的炎症反应的改善。
4、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肺泡灌洗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人员采用了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肺泡灌洗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总的来说,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是显著的,该治疗方法能够清除痰液和渗液,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改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肺泡灌洗治疗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简称BAL)是一种用于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有效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液体通过气管镜导入肺泡中,通过冲洗达到清除肺泡内的异物、痰液和炎性渗出物的目的。
以下是关于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的详细说明。
1. 清除肺泡内异物和痰液:阻塞性肺不张是由于气道阻塞导致肺泡内积聚异物和痰液而发生的。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可以直接通过冲洗的方式清除肺泡内的异物和痰液,减轻气道阻塞,恢复肺泡的正常功能。
研究表明,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可以有效清除肺泡内的异物和痰液,使肺泡重新展开,改善肺泡通气功能。
3. 促进肺组织修复:阻塞性肺不张会导致肺组织的萎缩和破坏,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可以通过促进肺组织修复和再生,恢复肺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研究表明,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可以促进肺泡血管生成和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肺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4.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其并发症较少。
研究发现,气管镜下肺泡灌洗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和出血,但发生率较低,并且可以细致控制灌洗液的渗透压和流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是一种有效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方法。
通过清除肺泡内的异物、痰液和炎性渗出物,恢复肺泡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促进肺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可以显著改善阻塞性肺不张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且注意术后监测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在使用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时,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阻塞性肺不张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由于气管或支气管内的异物或分泌物阻塞引起的肺小囊塌陷。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容易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和胸闷等症状。
当前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然而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方法,通过在气管镜的引导下向肺泡内注入药物或生理盐水,可有效清除肺泡内的异物和分泌物,促进肺泡重新张开,达到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
相比传统治疗方法,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关注和认可。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探讨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并分析其治疗机制、实验数据和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阻塞性肺不张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字数:230】1.2 目的引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
阻塞性肺不张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是一种可以直接清洗肺泡内部的治疗方法,通过灌入生理盐水或药物溶液来清除肺泡内的分泌物,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减轻肺不张的症状。
本研究将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
我们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肺部影像学表现等数据,以评估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对阻塞性肺不张的疗效。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临床治疗阻塞性肺不张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方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2. 正文2.1 方法1. 患者选择和预处理:研究对象为患有阻塞性肺不张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进行筛选。
在进行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前,需要首先进行患者的全面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 choalveolar lavage, BAL )是经纤维支气管镜获取下呼吸道主要是肺泡来源的细胞与生化成分,分析探讨肺脏疾病病理学过程的一种比较安全而实用的技术。
BAL不同于以获取大气道来源的样本进行病原学和肿瘤细胞学检查而采用少量液体(10〜30 ml)进行的支气管冲洗,也不同于治疗性灌洗,如采用少量液体进行的支气管冲洗,以移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患者气道内的黏稠分泌物采用大量液体(10〜30 L)进行的全肺灌洗技术,以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
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BAL研究肺脏疾病局部的免疫反应和炎症机制以来,无论是BAL的操作技术,还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的检测手段、检测项目及其应用范围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许多国家的医学团体包括我国还先后制定并发表了指南性意见,规范了BAL的技术操作及BALF实验室处理过程,使其结果更加标准可靠,从而进一步促进了BAL的发展和应用,使其作为研究肺脏疾病的一种检查手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最新发布的关于结节病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 nary fibrosis, IPF )的诊断和治疗的国际性联合声明也将BAL推荐为常规诊断手段。
第一节支气管肺泡灌洗的应用指征因为相对无创,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病人容易耐受,所以BAL目前已经成为肺活检的替代或补充手段,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疗效判断、预后的评价以及病理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临床上,BAL检查主要用于感染性原因、非感染性原因、免疫性原因和肿瘤性原因引起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iffuse pare nchyma lung disease, DPLD或间质性肺疾病(in terstitial lu ng disease, ILD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表15-1 )。
【新项目·新技术】支气管镜下的新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临床应用

【新项目·新技术】支气管镜下的新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临床应用提起做支气管镜,很多人不免听而生畏,不愿意做这项检查,主要是大家对这项检查不了解造成。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支气管镜检查技术早已从过去的纤维支气管镜发展为电子支气管镜、超细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等。
我院呼吸内科在援疆专家吴成云副主任地指导下,成功开展了新的技术项目——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是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利用支气管镜向支气管肺泡内注入生理盐水并随即吸出,收集肺泡表面有效液体,检查其细胞成分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方法。
由于本方法无创伤,操作安全,且可多次重复,故目前已在我院应用于临床:1.肺间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2.肺部感染的病原学检查;3.肺癌和其他肺部肿瘤的细胞学诊断;4.其他肺部疾病的诊断,如:肺泡蛋白沉积症、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弥漫性肺泡出血、石棉肺等;5.清除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气道内潴留的痰液;6.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支气管扩张时痰液多、慢性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等的治疗。
研究发现,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往往咳嗽无力,气道分泌物多且粘稠,加重通气功能障碍,感染迁延不愈,随之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欠佳,死亡率高。
近年来,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 已成为严重肺部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可迅速清除气道分泌物及炎性因子等,改善通气。
必要时注入抗生素或抗炎药物,可提高治愈率。
综上所述提醒大家:慢性咳嗽、大叶性肺炎、反复喘息、肺部感染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肺部肿瘤、肺间质病变、肺结核、支气管结核的患者,都可以进行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术。
临床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可靠性高,安全性好,费用低,减轻患者痛苦,能指导临床诊疗,切实解决部分临床问题。
所以该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值得推广。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灌洗方式:每次注入20ml灌洗在要灌洗的肺段经活检孔通过一细硅胶管注入
利多卡因1~2 ml ,做灌洗肺段局部麻醉; 然后将纤支镜顶端紧密楔入段或亚段支气管开
口处,再经活检孔通过硅胶管快速注入37 ℃灭 菌生理盐水:每次20ml ,总量100~150 ml , 一般不超过200 ml ; 立即用50~100 mmHg负压吸引回收灌洗液, 通常回收率为40 %~60 %; 将回收液体立即用双层无菌纱布过滤除去粘液, 并记录总量; 装入硅塑瓶或涂硅灭菌玻璃容器中送检。
适应症
诊断方面
BAL 检查主要用于感染性原因、非感染 性原因、免疫性原因和肿瘤性原因引起 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或间质性肺疾病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支气管肺泡灌洗对不同弥漫性实质性肺 疾病的诊断价值并不相同。
BAL足以建立诊断的疾病不需要活检 (高敏感性+高特异性) a.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b. 隐球菌肺炎
术前准备
器械准备
支气管镜、冷光源、吸引器、活检钳、细胞刷、针吸 活检针等、并检查各器械功能,保持正常功能状态。
药物准备
利多卡因、麻黄素、生理盐水、抢救药物和设备
患者准备
做好术前检查:胸片、心电图、肺功能、出凝 血时间、肝炎梅毒等,必要时拍CT片以确定病 变部位。
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操作过程及有关配合注意 事项,以消除其紧张情绪,取得合作,签同意 书。
消毒后清洗
将消毒后的支气管镜及活检钳等各种专用器械再用蒸馏 水冲干净,或用酒精擦拭。
维护和保养
支气管镜及各种专用器械经清洗消毒后,均应 晾干,垂直挂于专用器械柜内。柜内应保持干 燥。
冷光源和监视器等应放置在专用台车上,避免 剧烈振动。长时间不用要定期通电除湿。
常用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

常用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在呼吸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
1.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一种通过经支气管镜将液体注入肺部,然后将其吸出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清除肺部的异物、痰液和分泌物,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和肺部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可以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和肺部感染等疾病。
2. 经支气管镜活检术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是一种通过经支气管镜获取肺部组织样本的技术。
医生可以通过经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活检钳或刷子获取肺部组织或细胞,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病变的性质,诊断肺癌、肺结核和肺部感染等疾病。
同时,经支气管镜活检术也可以评估肿瘤的分期和预测治疗效果。
3. 经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经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是一种通过经支气管镜将肺部异物取出的技术。
支气管镜可以引导医生准确定位异物,并通过一些特殊的器械将其取出。
这种技术适用于各种肺部异物,如食物、咳嗽物、异物吸入等。
经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开放手术的风险。
4. 经支气管镜支架植入术经支气管镜支架植入术是一种通过经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内植入支架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扩张狭窄的支气管,改善呼吸道的通畅性。
支气管镜可以引导医生准确放置支架,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类型和尺寸的支架。
经支气管镜支架植入术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狭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已成为呼吸科临床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技术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随着技术的进步,相信这些技术在未来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医生将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帮助更多的患者重获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适应证】
20 世纪60 年代后期随着可曲性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的开发与应用,逐渐兴起支气管肺泡灌
洗(bronchoalvoelar lavage,BAL)技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分别于1993
年和2002年也制定出有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oe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学检查技
术规范(草案),使此项检查技术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由于BAL 能直接获取肺内炎症免疫效应细胞,
是探讨肺局部免疫病理过程的一种相对比较安全有用的检查方法。因此,BAL已成为某些肺疾病,
特别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及免疫受损患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辅助临床诊断、病变活动性和预后
判定的重要检测手段。
适应证如下:
1.凡能接受气管镜检查患者均能承受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检查。
2.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结缔组织病伴肺纤
维化、组织细胞增生症X 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等。
3.肺部肿瘤和免疫受损患者肺部感染诊断,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细支气管肺泡癌。
4.用于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与治疗,行局部和全肺灌洗。
5.用于肺部感染细菌学检测及肺化脓症冲冼引流治疗。
【禁忌证】
1.凡气管镜的禁忌证均为支气管肺泡灌洗的禁忌证。
2.精神高度紧张不能配合完成气管镜检查患者。
3.严重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患者,PaO2<6.67kPa(50mmHg)或吸氧状态下PaO2<9.33kPa(70mmHg)。
4.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频发心绞痛患者。
5.主动脉瘤和食管静脉曲张有破裂危险的患者。
6.近期发热、咯血和哮喘发作患者。
【准备】
1.掌握病情,了解主要病症和病理生理状态,包括重要脏器功能、血容量、电解质和血气状况。
2.备好呼吸、血压、心电、氧饱和度监测和急救的器材和药品。
3.操作前0.5h 肌注阿托品0.5mg,精神紧张或不能配合者肌注安定10mg;吸高浓度氧5min。
4.常规在气管镜气道检查后于活检刷检前做BAL。局部麻醉剂为2%利多卡因。
【方法】
1.BAL 操作技术
(1)灌洗部位选择: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选择右肺中叶(B4 或B5)或左肺舌叶,局限性肺病变则在
相应支气管肺段进行BAL。
(2)BAL 操作步骤:
①首先要在灌洗的肺段经活检孔通过一细硅胶管注入2%利多卡因1~2ml,做灌洗肺段局部麻醉;
②然后将气管镜顶端紧密楔入段或亚段支气管开口处,再经活检孔通过硅胶管快速注入37℃灭菌生
理盐水。每次25~50ml,总量100~250ml,一般不超过300ml;
③立即用6.67~13.3kPa(50~100mmHg)负压吸引回收灌洗液,通常回收率为40%~60%;
④将回收液体立即用双层无菌沙布过滤除去黏液,并记录总量;
⑤装入硅塑瓶或涂硅灭菌玻璃容器中(减少细胞黏附),置于含有冰块的保温瓶中,立即送往实验室
检查。
【结果判断】
1. BALF正常值 健康非吸烟者BALF细胞学检测正常参考值:
①细胞总分数:细胞总数(0.09~0.26)×10_/L,其中肺泡巨噬细胞0.93±0.03,淋巴细胞0.07
±0.01。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均<0.01。
②T 淋巴细胞亚群:总T 细胞(CD3+ )0.7,T 辅助细胞(CD4+)0.5,T 抑制细胞(CD8+)0.3,CD4+ / CD
8
+
比值1.5~1.8。
2.BALF 细胞学检测临床意义
(1)BALF 中细胞总数和伴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胶原血管病伴肺纤维化、
家族性肺纤维化、组织细胞增生症X、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有机化性肺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organizing pneumonia,BOOP)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2)BALF中细胞总数和伴有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见于结节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慢性铍肺、
淋巴细胞浸润性疾病(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淋巴瘤和假性淋巴瘤等)、肺结核和肺泡蛋白沉着症。
(3)BALF 中CD4+细胞增加,CD8+细胞减少,CD4+ / CD8+比值增高,见于结节病、慢性铍肺和进行性全
身硬化症(progressive systemin sclerosis,PSS)和皮肌炎合并肺纤维化;CD4+ 细胞减少,而CD
8
+
细胞增高,CD4+ / CD8+比值降低,见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和慢性类风湿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n
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
【注意事项】
1.用于做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气管镜顶端直径应在5.5~6.0mm,适宜于紧密楔入段或亚段支气管管
口,防止大气道分泌物混入和灌洗液外溢,保证BALF 满意回收量。
2.在灌洗过程中咳嗽反射必须得到充分的抑制,否则易引起支气管壁黏膜损伤而造成灌洗液混血,
同时影响回收量。
3.一份合格的BALF标本应是:BALF中没有大气道分泌物混入;回收率>40%,存活细胞占95%以上;
红细胞<10%(除外创伤/出血因素),上皮细胞<3%~5%;涂片细胞形态完整,无变形,分布均匀。
4.注意防治并发症:虽然目前认为BAL 是一种安全检测方法,但随着BAL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不
良反应和并发症亦在增加。主要并发症有:
(1)灌洗时偶有支气管痉挛喘息,灌洗后数小时出现发热、寒战。
(2)术后24h 内灌洗肺段肺泡浸润影,个别有肺不张。
(3)肺功能:FEV1、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
PaO短暂减低。
(4)气胸、出血仅见于TB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