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方标准控失复混复合肥料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2017年3
第十一章 复混肥料

第十一章复混肥料近年来,世界化肥品种朝着高效化、复合化、液体化、长效化方向发展,总的发展趋势是发展高效复合肥料。
我国施用复混肥料的数量近几年来增长很快,增产增质显著。
第一节复混肥料及其发展方向一、复混肥料概述(一)、复混肥料的类型和特点1、定义:所谓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
2、类型:按制造方法复混肥料又可分为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两大类。
复合肥料是指由化学方法制成的,含有氮、磷、钾三种养分或至少有其中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如磷酸铵等。
其特点是性质稳定,但其中的氮、磷、钾等养分比例固定,难以适应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的需要。
混合肥料是指由混合方法制成的,含有氮、磷、钾三种养分或至少有其中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其优点是可按照作物的需要和土壤的供肥情况灵活配制。
混合肥料按其加工方式又可分为混成肥料与掺合肥料两种。
前者是几种单元肥料或单元肥与复合肥经加湿、造粒而成,后者则为几种肥料的机械掺混而成。
3. 种类:按养分数量和功能可分为:(1) 二元复合肥料:同时含氮磷钾三种养分中的两种养分的肥料。
如氮磷二元复合肥料。
(2) 三元复混肥料:同时含氮磷钾三种养分的肥料。
(3) 多元复混肥料:除氮磷钾三种养分外,同时还含中量元素或微量营养元素等的肥料。
(4) 多功能复混肥料:除养分外,还掺有农药或生长素类物质的肥料。
4. 有效养分表示法(1)分析式表示法:以N-P2O5-K2O的含量百分数表示,如:15-15-15,表示肥料中含N、P205、K20各15%的复混肥料。
又如:15—15—10—1(B)表示N、P205、K20的百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5%、15%、10%,第四个数字1(B)表示含硼1%。
再如,20—10—0—2(Zn),表明这种复混肥料含N 20%、P20510%、Zn 2%,而不含K20。
(2) 配合式表式法:用N : P2O5 : K2O及总浓度的百分数表示,如:“3 : 1 : 1, 45%”,转换为分析式为:27-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前言本标准第4章、第6章、第7章和第8章中8.1、8.2条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是对GB18877-200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修订。
本版与前版的主要差异是:——进一步明确了范围;——增加了腐植酸的定义;——对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产品进行了分型并对指标进行了调整;——水分测定增加了GB/T8576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空烘箱法;——增加了总腐植酸的测定方法;——总养分、有机质、氯离子及总腐植酸含量的测定,采用烘干样品;——细化了产品包装标识的规定。
本标准代替GB18877-2002。
自标准实施之日起,出厂产品应执行新标准;标准实施之日六个月后,市场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产品外包装禁止标注GB18877-2002。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中肥(河源)农资有限公司、湖南金叶肥料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宾、黄培钊、刘刚、王以拉、黄清明、朱朝霞、肖汉乾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8877-200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人及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等有机物料经过发酵处理,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本标准也适用于腐植酸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7959-19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8569固体化学肥料包装GB/T8573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GB/T8576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空烘箱法GB/T8577复混肥料中游离水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B15063-XXXX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17767.1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GB/T17767.3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钾含量的测定GB18382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neq ISO7409:1984)GB XXXXX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GB/T XXXXX肥料中氮磷钾的自动分析仪测定法HG/T2843化肥产品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3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肥料fertilizer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
Q_HDTGY0001-2017复合预混合饲料

B46Q/HD 泰高营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DTGY0001-2017代替Q/HDTGY0001-2014复合预混合饲料2017-2-10发布2017-3-11实施泰高营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发布Q/HDTGY0001-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泰高营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泰高营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倩马长涛蒋步云本标准于1999年首次发布,2001年12月第一次修订,2004年2月第二次修订,2007年2月第三次修订,2010年3月第四次修订,2011年2月第五次修订,2014年2月第六次修订,2017年2月第7次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HDTGY0001-2014《复合预混合饲料》企业标准。
本标准做了如下变化:--修改了4.4.26水分及其他挥发性物质的试验方法;--修改5.4.3 型式检验项目的要求。
--修改6 判定规则中的“6.1和6.2”的表述方法,并增加附录C。
--取消D345、D347产品。
--增加N121、N122、N521、N522、N422P、M523E、M525E、M525P、M623E 产品到表34中;--增加N121P、N122P、N521P、N522P、S111P、S112P产品到表35中;--增加S111、S112、S511、S511P、S512、S512P产品到表36中;--增加S513P、S514P、S515、S515P产品到表37中;--在表2中增加C373H ,表3中增加SC373R,表5中增加C573R,表7中增加VIP273HR;--修改了P0282E、P0283E、P0284E、C0273E、C0576产品的数据;--增加“维生素D3”检测结果的判定允许误差到“C.2 饲料中维生素含量指标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中”“;--修改M121、M122、M123、ML123、E112产品中锰、锌数据;--修改M425、M621、M622、M623、M624、E413、E611、E612、E613产品中锰、锌、氯化钠数据;--修改M2523、ML2523、M2525、ML2525产品中锰、锌和钴数据;--修改M422、ML422、ML523、M523、M125、ML125产品中锰、锌、铜、碘和钴数据;--修改M525、ML525产品中锰、锌、碘和钴数据;--增加B1866、B466P产品。
复肥配方计算说明书

复合(混)肥配方计算说明书如何制定复合(混)肥生产配方,是一门学科,它不单是数字之间的简单运算,它涉及到物理、化学、数学等多门学科。
,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才能精通运用该技术,下面介绍一下我们所掌握的经验,仅供参考。
一、配方首先考虑产品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94年国家对复合(混)肥的质量颁布了统一的国家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二元素复混肥最低养分不得低于20%,三元素复合肥最低养分不得低于25%,单一养分的最低不得小于4%,我们在搞配方时养分含量,首先必须符合上述规定。
在低、中、高浓度的划分上,养分含量在20%~30%称为低浓度,养分在30%~40%称中浓度,养分在40%以上称高浓度,在包装袋的标明也符合上述要求。
颗粒强度是复合肥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颗粒强度与选用原材料直接有关系,我们在制定配方时,应正确选用各种调理剂,确保颗粒强度符合国家标准。
水溶性磷也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配方中必须考虑原料之间的化学反应,注意物料综合后的PH值,防止有效磷转化成枸溶性磷,造成养分退化。
二、配方中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之间的比例要具有科学性。
养分配比必须根据复混(合)肥产品使用地的土壤及作物的地点,结合当地农科部门,搞农化服务,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做到专肥专用。
三、配方应注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选择原料时,要尽量采购价格便宜的品种,使组成复混(合)肥的原料成本降低,使产品在同等质量条件下,市场销售价格比同行业低,以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以上情况则为一般原则,特殊情况也应兼顾,例如:⑴、特种经济作物如:烟草、甘蔗、甜菜、果树等使用尿素、硝铵、硫铵、硫酸钾及原料生产的复合肥,虽然使用氯化铵成本低,但氯离子含量高会影响它们的品质。
(2)、使用硫酸铵成本虽高,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硫铵在配方中可提高颗粒强度,硫铵与磷酸一铵相配使游离水变结晶水,有利于生产,所以选做调料剂较为合适。
复合肥料新标准与法规

17
最少采样袋数=3×3√Nˉ(N每批产品的总袋数)
包装或质量证明书上,标明内容要示: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产品名称 ※批号或生产日期 ※产品等级产品净含量 ※总养分含量以及分别标明氮、磷、钾含量 ※氯离子含量 ※生产许可证号 ※ 及本标准编号 ※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警示语
(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的产品 应注明为“枸溶性磷”)。
KKK
肥料颗粒
PPP PP
KK
K NNN
P
PPP
NN
KKK KK
PP
N
P
KKK
K
NNN
KK
NN
K
N
掺合肥料示意图 掺合肥料实物
要求:单元肥料的颗粒要均一
种类:按养分数量和功能可分为
(1) 二元复合肥料:同时含氮磷钾三种养分中 的两种养分,如氮磷二元复合肥料;
(2) 三元复混肥料:同时含氮磷钾三种养分; (3) 多元复混肥料:除氮磷钾三种养分外,同
变化五:产品包装增“警示语”,农民用起来明白
“含氯(高氯)”标识的产品应在包装容器上标明产 品的适用作物品种和“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的警 示语,标明“含氯”的产品,包装容器上不应有忌氯作物 的图片;含有尿素态氮的产品应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缩 二脲,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等警示语等。
有机无机复混肥国家行业标准

有机无机复混肥国家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XXXX-2001有机无机复混肥料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讨论稿)2000-XX-XX发布 2001-XX- 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T XXXX-2001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我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产应用的情况而制定的,为我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XXXX-2001有机无机复混肥料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畜禽粪便、植物残体等有机物料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动物、植物性辅料,经发酵处理,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有煤渣、风化煤、粉煤灰等高度缩合碳物质和污泥的产品。
2 术语及定义2.1 肥料(fertilizer)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
2.2 无机矿物肥料(inorganic [mineral] fertilizer ) 标明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
2.3 有机肥料(organic fertilizer)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
2.4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来源于标明养分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产品,由有机和无机肥料混合和(或)化合制成。
2.5 总养分 total primary nutrient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含量之和,以质量百分数计。
掺混肥料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4月9日发布了掺混肥料(BB肥)国家标准GB21633-2008(以下简称“本标准”),本标准已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生产企业应配备本标准,并在2008年12月1日起的生产活动中应用本标准。
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中与本标准有关的核查项目将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判定。
掺混肥生产企业应予以关注。
一、本标准与原标准的区别(供参考)1、标准编号的变化原标准编号为GB15063-2001,新标准为GB21633-2008。
2、产品规格型号的变化原标准规格分为高、中、低浓度,本标准中未对规格作出规定,但将总养分最低含量提到35.0%。
3、掺混肥料粒度要求的变化原粒度要求为1.00~4.75或3.35~5.60mm,本标准粒度要求为2.00~4.00mm,测定中对试验筛的要求与原标准不同,应具备本标准对掺混肥要求的2.00~4.00mm试验筛。
企业生产设备必须有原料筛分设备,企业应按本标准附录B的要求进行原料粒度控制。
4、取样器要求的变化原标准对取样器没有具体要求,本标准专门对取样器的规格、尺寸做出了规定。
企业应配备标准规定的取样器。
5、样品缩分要求的变化原标准对样品的缩分可用缩分器和四分法,本标准要求必须用缩分器进行混合缩分。
企业应配备标准规定的缩分器。
6、技术指标要求的变化原标准的技术指标为符合表1技术要求,本标准除应符合表1外还应符合包装容器的标明值。
增加了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单一养分的质量分数指标值。
7、适用范围的变化原标准对掺混肥料的适用范围没有具体规定,本标准对掺混肥料的范围、要求有了明确规定(适用要求见掺混肥料标准范围一栏)。
8、采样方案的变化本标准对采样方案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对如何采样做了更加详细的描述(见标准6.3条)9、产品标识的变化(1)产品名称应使用“掺混肥料”或“掺混肥料(BB肥)” 。
(2)标称硫酸钾(型)、硝酸钾(型)、硫基等容易导致用户误认为不含氯产品的掺混肥料产品不应同时表明“含氯”。
腐植酸复合肥料标准

腐植酸复合肥料标准
腐植酸复合肥料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以及生产商自身的标准进行制定。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腐植酸复合肥料标准中的指标:
1. 腐植酸含量:一般要求在10-30%之间。
2. 氮、磷、钾含量: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要求相应的含量比例。
3. 微量元素含量:钙、镁、铁、锌、硼、铜、锰等微量元素含量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标准。
4. 水分含量:一般要求≤5%。
5. PH值:一般要求在5.5-8.5之间。
6. 重金属含量:例如铅、汞、镉等含量不能超过国家或地区制定的限值。
7. 包装和标识:要求在包装上注明生产商、产品名称、规格、成分含量、使用方法等相关信息。
同时应符合国家或地区规定的包装和标识要求。
注意:以上指标仅供参考,具体的腐植酸复合肥料标准需参照当地相关法规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地方标准 《控失复混(复合)肥料》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17年3月 《控失复混(复合)肥料》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2016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豫质监标发
【2016】127号),控失复混(复合)肥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 2、编制背景 目前普通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地下水污
染、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一系列不良的影响。2015年,农业部下达《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据有关资料,我国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仅为10%~25%,钾肥为35%~5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新型肥料相对传统肥料,能够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调节或改善作物的生长机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因此,发展新型高效肥料,对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传统肥料的利用率低、易污染环境、施用不便等缺点,目前新型肥料向复合高效、缓释控释/控失(长效)和环境友好等多方向发展。缓控释/控失肥作为新型肥料,与常规速溶肥料相比具有降低成本、避免烧苗、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优点,另外缓控释/控失肥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够减少养分流失,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淋溶,降低水体污染,保护人类健康的优势。因此,发展缓控释/控失肥,对我国农业的绿色健康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厂家生产出控失复合肥料,并制定了企业标准及其所处地方的标准,但省内未见控失复合肥料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及颁布的相关报道,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是省内第一家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为规范控失肥料的市场,保证产品质量,特制订该地方标准。 《控失复混(复合)肥料》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可以较好的规范河南省范围内控失复混(复合)肥料的市场及产品质量,推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2、意义 控失复合肥的目的是节肥环保,通过控制化肥养分,一方面既能充足保障农作物生长养分需求,又能将多余养分固定在土壤中;另一方面可以控制氮肥挥发,减轻温室效应,可以解决氮磷径流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大幅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 三、标准制定的原则和依据 ⑴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⑵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⑶GB/T 8572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测定法 ⑷GB/T 8573 复混肥中有效磷含量测定 ⑸GB/T 8574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测定 四苯基合硼酸钾重量法 ⑹GB/T 8576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 真空烘箱法 ⑺GB/T 8577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 卡尔•费休法 ⑻GB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⑼GB 18382 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 ⑽GB/T 22923 肥料中氮磷钾的自动分析仪测定法 ⑾GB/T 22924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⑿GB/T 23349 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 ⒀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① 科学性和规范性; ② 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③ 与国家环保政策等相符合; ④ 尽量与相关的标准、法规接轨; ⑤ 充分考虑我国控失复合肥行业技术水平、企业生产系统的特点。 四、工作过程 标准起草从2016年8月开始至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立起草小组 接受标准制定工作任务后,确定了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即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石化协会等,并成立了由多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标准修订起草小组。 第二阶段:调研和资料收集及分析 为做好标准的制定工作,充分合理反映产品的特点和能力,组织开展了控失复合肥产品情况调查,重点研究和分析了以下相关标准、文件和资料:GB 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 8572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测定法、GB/T 8573复混肥中有效磷含量测定、GB/T 8574复混肥料中钾含量测定、GB/T 8576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GB 18382 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GB/T 23349 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等。 2016年8月~2016年12月,编制组在省内及省外(主要省内)企业进行调研,经过资料整理和调研情况汇总,初步建立了标准修订的大体框架和编写提纲,在充分听取业内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修改形成标准草案。 第三阶段:征求意见 2017年2月~2017年3月,编制组在省内企业及肥料领域权威专家发送了征求意见稿,并对意见进行了汇总,根据专家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了部分修改,形成了送审稿。 第四阶段:标准审查 2017年4月,河南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在郑州组织召开了标准审查会,征求行业专家、生产企业意见,7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对标准进行认真审查,并提出了若干修改意见。在标准进行修改后,建议以推荐性地方标准的形式发布。 五、标准制定主要内容与依据 控失剂是多种天然矿物与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科学精准复配而成的复混物,其遇水能够通过氢键、范德华力和粘滞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三维立体微纳网络结构,该结构能够与土壤胶粒相互作用,在土壤耕作层局部环境形成具有一定透气保水能力的胶体粘团粒群,其能够网捕肥料营养分子并通过肥水耦合作用减缓水分、养分迁移速率,减少养分流失,提高养分利用率。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根据控失剂和复合肥的特性及作物生长发育需肥规律,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将控失剂直接加入制备出一种新型控失复合肥,该复合肥在土壤中遇水溶解时,控失剂组分通过溶胀、架桥等过程首先在复合肥颗粒表面由外而内逐层形成三维立体隔水屏障,减缓水分子在复合肥颗粒中的扩散,降低养分的溶出速率,后期通过土壤微环境的肥水耦合过程减少复合肥中养分的流失。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水分含量和粒度分别与GB/T 8577、GB 15063一致,总氮、有效磷、钾含量、控失率、持续溶出时间指标结合企业产品功能特点而定。 (一)测定方法的确定及试验分析 目前国内现有缓控释肥料标准主要有缓释肥料GB/T23348、稳定性肥料 HG/T4135、脲醛缓释肥料HG/T4137,对于缓释性能评价,主要有以下主要方法: 水中浸泡法:这种方法对聚合物包膜类缓控释肥料较为适用,日本、欧洲多采用这一方法评价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料的性能,GB/T 23348《缓释肥料》属于这一类方法。 冷热水溶法:该方法主要是针对脲甲醛类缓释肥料的评价方法,通过测定肥料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性,来评价产品的缓释性能,但应用局限于脲醛类肥料。 土壤培养法:该方法主要是针对稳定型肥料的评价方法,通过土壤培养后,测定全氮残留量和硝态氮浓度,评价尿素残稳定型肥料的性能。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实现的便利性,尽量使测定过程不消耗过长的时间,操作相对简便,最终确定以淋溶方法为基础,根据本产品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正,使指标更符合实际。 (二)控失率测定方法及试验数据 1、测定方法、测定步骤及分析结果的表述 1.1 淋溶柱见图1 1—淋溶柱管口;2—出水口;3—进水口 图1 淋溶柱
1.2 控失率测定装臵见图2
1 – 储水箱;2 - 蠕动泵泵管;3 – 蠕动泵泵头;4 – 蠕动泵控制器;5- LCD显示器及按键; 6 – 蠕动泵;7 – 淋溶柱;8 – 固定夹;9 - 铁架台;10 – 橡皮塞;11 – 淋溶柱支口; 12 – 橡胶管;13 – 支管;14 – 1号砂芯板;15 – 淋溶液收集器
图2控失率测定装臵
试验装臵如图B.2所示,在淋溶柱中装入玻璃微珠90.0 g,将蠕动泵出水管连接到淋溶柱下端的管口3,用橡皮塞塞紧管口1。称取控失复合肥试样3.000 g,用漏斗均匀平铺于淋溶砂柱内,在试样上覆盖30.0 g玻璃微珠(使玻璃微珠上平面与淋溶柱支口平行,确保淋溶液漫出玻璃微珠平面时,即可流出)。用橡皮塞塞紧管口1,调节蠕动泵转速为50 r/min(流速约为13 ml/min),正向转动蠕动泵将蒸馏水(25℃)从管口3压入淋溶柱,将50 ml量筒放臵于管口2下端接受淋溶液,待淋溶液至以普通复合肥75%养分总量完全溶出为淋溶终点,摇匀。将淋溶液过滤后,取1ml淋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1.25 ml[c(1/2H2SO4)=4 mol/l]硫酸溶液、2.5 ml[c=14.5 g/L]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显色剂溶液,定容后摇匀。 将普通复合肥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与标准曲线绘制步骤相同,对显色过的控失复合肥淋溶液和普通复合肥淋溶液进行吸光值测定,测出复合肥中氮含量。 将淋溶液过滤后,按GB/T 8572、GB/T 8573、GB/T 8574标准中的方法,对淋溶水样中养分含量进行检测,测定淋溶液总氮、磷(P2O5)或钾(K2O)养分总量。 控失率计算: 从标准曲线查出所测吸光度对应的复合肥的质量或者由曲线系数求出尿素的质量。 控失率X,以普通复合肥溶出率(%)和控失复合肥溶出率(%)的差值占普通复合肥溶出率(%)的百分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