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探讨
面粉添加剂

面粉添加剂面粉添加剂一.添加剂的原料5、面包改良剂,添加到面粉中,使面包的内部组织结构细腻,气泡均匀,从而加工出来品相很好的面包。
面包改良剂在西方国家被广泛的应用,我们国家的面粉品质本身不能满足加工面包面粉添加剂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目前在面粉上使用的添加剂有很多种:1、增筋类面粉添加剂,俗称面粉增筋剂,主要成分是VC等,提高面粉的筋度,使面粉可以满足生产拉面、水饺等高档面条的需要;2、面粉增白剂,也就是稀释过氧化苯甲酰,其主要化学物质是过氧化苯甲酰,也就是俗称的“面粉增白剂”。
该种物质具有强氧化作用,加快面粉的后熟,使面粉常温下需要半个月的后熟时间缩短为3-5天,它可以缓慢地氧化面粉中的叶黄素、胡萝卜素,使其由略带黄色变为白色。
这就是为什么叫面粉增白剂的原因。
3、面粉品质改良剂,可以全面的提高面粉的品质,使面粉从筋度、延伸性、稳定性等指标都可以满足高档面制品生产的需要;4、面粉减筋剂,可以破坏面粉的筋度,使面粉可以用来生产饼干、桃酥等不需要筋度的食品。
的需要,必须添加面包改良剂才可以生产出合格生产面包。
二.粉添加剂的行业概况(世界和中国的基本生产情况发展趋势)面粉添加剂是食品添加剂的一个分支,我国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工作始于1973年,面粉添加剂在我国的大规模应用始于80年代引入的增白剂,到现在GB2760-1996共批准使用食品添加剂22大类1700余种,GB14880-94批准使用的营养强化剂76种,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据相关资料,对小麦粉处理剂的使用,FAO/WHO规定了36种,日本批准使用4种,而我国则为10种左右。
面粉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因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而对面粉或其制品有不同的作用, 可归结为三个类型:增白剂、品质改良剂和营养强化剂。
增白剂,也称漂白剂。
主要包括某些氧化性很强的物质,象过氧化苯甲酰等。
通过加入这些物质,使面粉中的类胡萝卜素氧化,达到使面粉色泽变白的目的。
品质改良剂,主要包括氧化剂、还原剂、乳化剂、酶制剂、增稠剂、发酵促进剂、无机盐等物质。
略论面粉添加剂及效果评定

32化 学膨松剂 .
化学 膨松 剂在 烘 焙制 品 中为 了产 生 二 氧化 碳气 体 , 面 团 使 发 松 并 形成 气孔 , 以制成 结 构 , 藉 口感 较 佳成 品 在生 产 过 程 中 , 面和烘 焙过 程 之同可 能需要 等 一段时 间 . 和 要求作用 比较 缓 慢 的酸或盐 类 , 焦磷 酸氢 钠、 酸二 氢钙 等。用 它们 同碳酸 氢 如 磷 钠 以适 当 的比率配 合使用 。 以产生 足够 的气体 , 形成 光滑 柔轼 的 面 团 。 烘焙 过程 中还能 稳定 地放 出气体 。 在
的需 要。
(】提高营养价值和满足其它特殊的需要。 4
用, 但不能改变其活性成份的物理特性及混合特性 。 一般可用明
维普资讯
粮 食 与 油 艚
文章编号 :10- 9 7(0 20 — 04 —0 0 8- 582 0 )6 O 8 2
20 第 6 02年 期
略 论 面 粉 添 加 剂 及 效 果 评 定
王仲礼
摘
( 山东轻工业学院,济 南 2 00 ) 5 10
2食品添加剂概念与功 效
根 据 ( 华人 民共 和 国食 品 卫 生法 ( 行 )规定 , 品添 加 中 试 ' 食 刺 定 义是 :为 改善 食 品 品质 和色 、 味 。 。 香、 以及防 腐 和加 工 工艺
4面粉添加剂配 制
凡使用 食 品添 加剂 。 须 严格执 行我 国卫 生部颁 布的< 品 必 食 掭 加剂使 用 卫 生标准 ) 2 6 -8 和 ( 品营 养强 化 剂使用 卫 GB 70 6 食 生标 准 ( 行 )等 两个标 准 及 其管 理办 法 。因 为添 加剂 不 是食 试 》 品, 一般无 营养 价值 。 有很 多还 具有 一定 的毒性。 因此对 面粉添 加剂 的配制 使用 剂量 及添 加工 艺作 一些技 术探 讨。 面粉添 加剂 也属 于食 品微量 组分 添加 刺 的范畴 。首先 应使 用载 体将微 量组 丹稀释 , 与载 体混 合 , 之牯 附或 镶嵌在 载体 先 使 上, 组成 含 量较 高的基 料 , 将基 料用 微量 喂料机 按 比率添 加到 再 面粉 中去。 如面 粉漂 白剂过 氧化 苯 甲酰 。 困其氧 化力 强, 冲击 受 或受 热易 爆 炸 , 应 用稀 释 后 的制 品。稀 释 剂是 一 种非 活性 物 须 料, 添加 到 一种或 多 种微 量 活性 成份 之 中起稀 释 活 性成份 的作
食品添加剂—第四章 面粉处理剂

初生态氧可以氧化面粉中的不饱和脂溶性色素和 其ຫໍສະໝຸດ 有色成分而使面粉变白,但对麸皮无效。
过氢化苯甲酰性状
(二)性 状
无色、白色结晶或粉末,无臭或略有苯甲醛味;
溶于二硫化碳(1g/40ml),可溶于苯、氯仿和乙醚,微 溶于水,难溶于乙醇,1%水溶液PH值为6~9,于103~ 106℃可熔化并分解;
通过氧化面粉中的类胡萝卜素,提高面粉的白度,而且也提高 出粉率。一般可以使面粉的白度提高3~5个点;在小麦出粉率方面, 提高2~3个百分点。
§2.面粉处理剂及各论
§2.面粉处理剂及各论
一、漂白剂、增筋剂
过氧化苯甲酰(BP)、偶氮甲酰胺(ADA) 、过氧化钙。早期使 用的溴酸钾、碘酸钾已经禁止使用(2005年)。
次氯酸钙
禁用的处理剂
•漂白精
– 学名为次氯酸钙,
– 由于漂白精的强烈氧化性,因此被用于纺织、造 纸等工业的漂白剂和消毒剂。尽管漂白剂对面粉也有
很好的漂白效果,但由于其毒性是严禁在面粉中使用
的。
END
作业
作业 1.面粉处理剂包括的内容。 2.试述面粉处理剂的作用。 3.过氧化苯甲酰的漂白与增筋原理。 4.还原型面粉处理剂的作用及用途。
偶氮甲酰胺具有氧化性,是一种速效氧化剂,其活性能 保持较长时间,通过NN双键,脱掉蛋白质中的-SH基中的 H原子(本身变成缩二脲),从而使蛋白质链相互连结而构 成立体网状结构,改善面团的弹性、韧性及均匀性,使生产 出的面制品具有较大的体积,较好的组织结构。
性状、毒理、用量
[偶氮二甲酰胺](Azodicarbonamide)
在高温的作用下,面 筋蛋白变性,赋予制 品以特有的质地:酥、 软、保水等性质。
硬脂酰乳酸钙在新麦面粉中的应用探讨

原料及添加剂现代面粉工业Modern Flour Milling Industry2017年第1期硬脂酰乳酸钙在新麦面粉中的应用探讨罗彦超郑州金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郑州450001摘要简单介绍新收获小麦的组分特征和应用特点,分析目前常用新小麦改良途径的优缺点,阐述硬脂酰乳酸 钙对新麦面粉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硬脂酰乳酸钙新麦面粉应用中图分类号:TS 202.3,TS 211.4+3 文献标识码:C面粉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 新陈小麦价格差异加大,到了新小麦收获的季节,为 了降低原料成本,面粉企业竞相搭配使用新小麦,很 多面粉生产企业在六月上旬便把新小麦比例提高到 百分之五十左右,有的企业甚至全部使用新小麦。
新 收获的小麦由于自身特性,一般都有2~3月的后熟期。
后熟期内,小麦内部各组分都在发生较大变化,后熟期到了,基本接近于陈麦特点。
过早大量使用未 经后熟的新小麦,必然对面粉品质带来多方面的影收稿日期:2016-07-30作者简介:罗彦超(1980—),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专业③ 加强质检体系建设提高粮食监测能力粮食质检体系建设是粮食监测的重要保障。
必须加大对粮食质检机构的职能、人才队伍、仪器设备 建设力度,争取将粮油质检相关经费足额纳人同级 财政预算,建立起正常的经费投人机制,从而改善基 础检测环境,同时充实专业人才队伍,确保各级粮油 质检工作的正常开展,使粮食监测工作有效开展。
④ 加强各环节的监管改善粮食质量安全环境耕地周边的工业、企业排污,造成了土壤和水污染,虽然近来治理力度加大,但残留很难在短期内消 除,从而使种植粮食在源头上的卫生安全受到影响。
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市民放心消费。
从监测结果看,虽然全市新收获的小麦卫生安全状况整体良好,所 有卫生指标均在国家标准值内,但仍有部分项目能 检出。
加之粮食的流通环节多,增加了不确定的不安 全的因素。
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监管力度,做到文章编号:1674-5280( 2017 )01-0030-03响,大家一直在寻求通过面粉品质改良的方法来降 低新小麦给面粉质量带来的波动。
面粉中要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

面粉中要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由于面粉加工者在面粉增白剂禁用后,一直在寻找增白面粉的改良剂,结果导致一些面粉改良剂厂家违法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一、常见的可以使面粉漂白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种1、曲酸曲酸(又名麹酸),化学名称为5-羟基-2-羟甲基-1,4-吡喃酮,是一种白色晶体或晶体粉末。
曲酸是一种黑色素专属性抑制剂,可以抑制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常被用于美白类化妆品,但据日本研究报道,曲酸具有致癌性,在2005年已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
曲酸对食品具有保鲜、防腐、抗氧化作用,特别是对食品的酶促褐变有很好抑制作用,由于一些研究报道曲酸具有致癌风险,我国GB2760也没有把曲酸列入食品添加剂,所以在食品中使用曲酸抑制褐变是违法行为。
目前,一些改良剂厂家大肆宣传可以防褐变的面条改良剂其主要成分可能就是曲酸或者焦亚硫酸钠,面粉厂如果使用此类改良剂,都属于非法使用添加剂的行为。
2、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属于食品添加剂,但是在面粉中是禁止使用的,由于焦亚硫酸钠具有一定的漂白面粉的作用,所以一些面粉改良剂厂家违法在面粉改良剂中使用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在蒸馒头时会形成二氧化硫,结果造成馒头中的二氧化硫超标,结果常常会使执法部门误认为馒头房采用了二氧化硫熏蒸馒头,其实是面粉厂加工的面粉违法使用了焦亚硫酸钠。
3、吊白块吊白块又称雕白粉,化学名称为次硫酸氢钠甲醛或甲醛合次硫酸氢钠,有漂白作用。
遇酸即分解,120℃下分解产生甲醛、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吊白块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始分解出有害物质。
主要应用于印染工业。
吊白块的毒性与其分解时产生的甲醛有关。
口服甲醛溶液10-20毫升,可致人死亡。
口服甲醛溶液后很快吸收。
人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蒸汽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嗜睡、食欲减退、视力下降等。
一次性使用剂量达到10克就会有生命危险。
4、荧光增白剂荧光剂又叫做荧光增白剂或荧光漂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白色染料,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包装材料等。
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的若干思考

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的若干思考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的若干思考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如饮用水存放数月也不变质、豆腐在大热天表皮都发粘了居然还不馊、苹果长时间也不腐烂、还有大米、面粉等等,无不存在滥用添加剂的情况,可以说,违法和滥用添加剂已经广泛渗入到食品生产、运输、保存和销售等诸多环节和领域,全国因食用此类食品而致癌的人数大幅上升。
由此接连曝出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震动全国,极大地危害了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严重影响到了社会和谐稳定。
怎样才能有效遏制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在本文中,笔者试从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原因入手,力图寻求遏制和解决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的现状和危害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是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甜味剂、膨松剂等几类。
防腐剂常用于饮料、糕点、酱油等食品中,按目前的资料显示,可以认为对人体无害。
抗氧化剂多添加于植物油类及含有油脂的食品(如饼干、糕点)。
常用的有BHA、BHT、TBHQ等几种。
着色剂即食用色素,能改善食品观感,既没有营1/ 7养价值、又无防腐作用。
甜味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类,天然的有木糖醇、山梨糖醇等各种糖醇类(口香糖中常见),以及非糖类的甜菊糖甙、甘草、罗汉果素、索马甜等;人工合成的最常见是糖精、阿斯巴甜等,另外还有蔗糖的衍生物三氯蔗糖、新糖等。
甜味剂在饮料、糖果、酱类及各种小食品中广泛使用。
合理适度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丰富食品供给和促进人体健康都有好处。
但也必须看到,食品添加剂毕竟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果使用不当、超标过量,或添加剂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就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急、慢性中毒问题。
由于制造食品添加剂时所用原料不纯而污染一些有毒有害化合物,会引起人们的急慢性中毒。
食品添加剂论文

浅谈食品添加剂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食品不仅要色、香、味俱全,还要方便快捷,在这强烈的需求刺激下,食品添加剂得到了快速发展。
食品添加剂的产生和应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组成。
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背离了原来的轨迹。
人们开始谈“添”色变,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恐惧。
现在,在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的同时,毫无疑问的,食品添加剂成了焦点。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应用食品安全问题现状食品行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食品的繁荣带动了食品添加剂企业的迅速发展。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艺中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然而,食品添加剂在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食品形态外,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一.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011年)的新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食品添加剂按其原料和生产方法可以分为化学合成添加剂和天然食品添加剂。
一般说来除了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外,其余的都可以归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来自植物,动物,酶法生产和微生物菌体生产。
【1】另外,国际国内对食品添加剂都有严格的管理程序。
如,批准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必须进行多种毒理学评价,当确证其不对人体带来危害时,才能获得国家多个部门的批准和发布。
能够列入使用名单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均是在长时期内经过众多实验并“过五关、斩六将”慎之又慎确定下来,被严格规定了使用范围和最高使用的限量,只要按照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2】二.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有严格的规定。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 共有1587个品种【3】.国外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更为普遍,美国已达3000多种,欧洲和日本各有2000种,目前全世界使用的添加剂约4000至5000种【4】。
对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建议

我国是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大国, 也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大国。对此,我 国建立了相关的法规、标准体系,对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 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但是,目前我 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后果在短期内 虽然比较轻,但长期必然危害消费者 的健康,损害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 声誉并影响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因 此,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政府管理机构、 行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应采取“疏堵并济、 督导结合”的方针,除了“严管”、“严 打”,制止违规行为以外,也要“教育” 和“引导”,指引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 平。 修改不合理标准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管理法规 和标准体系存在三大问题:其一,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已经跟不上形势的要求。 例如使用范围、食品分类不够科学、 规范和统一;某些品种使用量的规 定不合理;由于多年的增补,企业获 得、查阅、使用标准不方便;溴酸钾 等在国际上已经普遍禁止的品种,也 应尽快取消。其二,标准滞后,我国 已经批准的1500多种添加剂中,仅有 300多种添加剂有国家标准。其三,缺 68 I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00。· l 少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所以, 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一定要使标准体 系逐渐完善,对已有标准不合理的地 方进行修改,对没有标准、缺少标准 的应该尽快制订。
建立信息平台 信息透明度较差也是我国食品添 加剂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今后 的卫生标准、产品标准、管理办法的 修订工作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增加科 学性和透明度,结合我国食品消费的 实际,兼顾产业健康发展导向,尽快 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如建立权威 的食品添加剂网站,向广大企业、消 费者提供及时的信息,同时也应建立 相关机制主动倾听企业、专家、消费 者的意见。
强化监督力度 各级政府财政应拨专款,加强 在中小城市、城镇,对包括食品添加 剂使用情况在内的食品质量安全的 监督抽查力度和仪器装备的配备, 特别是要加强对违规使用防腐剂、 甜味剂、色素、面粉处理剂的“问题 食品”的检查,充分利用传媒将抽查 结果传达给消费者。对于那些知法 犯法、滥用添加剂、利用添加剂制假 售假、以次充好的行为进行坚决的 打击。 提升检验方法 目前,许多食品添加剂还缺乏相 应的检测方法,或检测方法不适应现 实的需要。建议卫生、质量技监部门 部门、科研机构、食品添加剂生产和 使用企业联合起来,对于重要食品添 加剂的检测进行攻关,以提高科学检 测的水平。在重视残留量检测的同时, 应该结合我国的膳食结构和习惯,对 我国主要使用的添加剂,特别是在传 统食品例如豆制品、调味品、蜜饯、酱 腌菜、炒货以及各种饮料中的使用。按 照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危险性评估方 法,进行安全性评价,并以此作为制 定相关标准的基础。 加强科普宣传 我国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数量众 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对食品 添加剂相关法规的认识。对此,建议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添加剂工业 和应用协会、各级行业协会加强相关 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中小企 业依法经营的意识,杜绝因为无知而 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另一方 面,应加强对消费者的科普宣传,消 除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和恐惧,提高 消费者对加工食品的选择能力,形成 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念。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质量 技术监督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粮食
52
粮油科技
Heilongjiang Grain
本栏编辑:关丽萍 邮箱:hljls2008@163.com
面火温度的影响最小。所以试验方案中工艺参数最佳
组合为A2B2C2D2,即面火温度(180℃)、底火温度
(180℃)、打蛋时间(6min)、烘烤时间(21min)。
2.4 试验组与对照组营养成分比较
根据得到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营养成分值,进行
比较,结果如图表8。
图8 蛋糕三大营养素测定的结果
3 结论
从图8中我们可以得到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糖含
量和脂肪含量相差不大,但是试验组的蛋白质含量为
9.23%,而对照组的蛋白质含量为7.4%。原因是试验组
中莜麦粉、红豆粉的蛋白质含量都较对照组高,这一特
点满足了人们对高蛋白的追求。
本试验对混合型粗粮蛋糕的配方和工艺进行选
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和工
艺。在试验中我们品尝了粗粮蛋糕,不仅口味美好,而
且营养素丰富,长期食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晓峰.现代人应多吃粗粮[J].青春期健康,2010,(6)65-65.
[2]田春来,王涛,郑素央等.浅析粗粮营养餐在社区推广的
销售模式[J],卷宗,2011(9):46-47.
[3]杨君,刘旭光,林丹琼.杂粮蛋糕的营养分析及配方研究
[J],食品工业,2011(6):28-30.
[4]王树林,朱顺莲,颜红波,周青平.裸燕麦蛋糕配方及加
工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7)106-110.
[5]惠丽娟.荞麦杂豆蛋糕的加工技术及影响其品质的因
素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面粉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探讨
牟庆达1 朱咨宇2 李炳刚
3
(1.2.大庆市粮食质量检验监测站,黑龙江 大庆 163001
3.宝鸡市益门堡粮食仓库,陕西 宝鸡 721000)
摘 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物多样化的需
求也越来越高,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
规定为: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味道、色泽以及防腐等加工工艺而加入的天然的或者化学合成
的,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添加剂。文章通过对面粉中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危害以及数量
控制等进行分析,为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面粉;添加剂;数量控制
1 面粉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
目前,我国面粉行业广泛使用的相关食品添加剂种类
可分为三个类型:增白剂、营养强化剂和品质改良剂。
1.1 增白剂及作用
增白剂就是通常说的漂白剂,其有效成分为稀释过
氧化苯甲酰,它是我国八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并开始在
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面
粉中加入漂白剂,可以使面粉中的胡萝卜素受到氧化作
用而改变,从而达到增白面粉的作用。
1.2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主要包括三大类物质,分别是维生素、
氨基酸以及矿物质。面粉中添加这类物质可以提升面粉
的营养成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3 品质改良剂
品质改良剂主要包括还原剂、氧化剂、蓬松剂和乳
化剂等。面粉中添加这类物质可以改变面筋的强度,改
变面粉加工产品的组织结构、有效的防止面粉的氧化以
及调剂面粉中活性酶的作用。
黑龙江粮食
53
粮油科技
Heilongjiang Grain
本栏编辑:关丽萍 邮箱:hljls2008@163.com
2 我国面粉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食品添加剂发展迅速,目前有23个类
别,2000多个品种不同类型的添加剂,超量、超标等滥用食
品添加剂的行为屡禁不止。就我国目前面粉添加剂的使用情
况来看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我国许多面粉加工企业或个体经营商户中,对
于添加增白剂或强氧化剂存在过量现象,有些甚至严重超
标;同时还存在一些企业或个体经营商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而使用不合格的添加剂,甚至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现象,我
国有关单位也进行多次的治理,但效果不明显;
(2)我国的大多数面粉企业在面粉加工过程中没有
进行相应的营养强化,虽然我国已制定相应的标准,但
大多数企业仍没有执行;
(3)国家对于面粉中添加剂的使用情况缺乏相应的
监管力度,添加剂的管理和使用技术上也存在了较大的差
距,所以,我国的相关制度仍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4)虽然添加剂已不再是新事物,但是就我国现状而
言,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认识上仍存在较大的误区;
(5)对于面粉添加剂的使用以及技术方面,我国
仍比较缺乏,就现阶段来看,我国添加剂的品种比较单
一、使用方面仍是简单的混合,缺乏创新研究。
3 我国添加剂使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1)食品添加剂在我国仍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发展
历史较短,就我国现有的经验来看,大多仍然是借鉴国
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添加剂使用的相关理论研究比
较少,基础薄弱;从我国添加剂市场来看,许多添加剂
仍是以前从国外进口的产品,因为时间较久等缘故,其
安全性和科技含量等方面普遍较低,我国与国外的相关
研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另一个因素也是我国自身原因,我国地域广
阔,小麦的品种繁多,各产地的气候、地域等差异非常
大,专用面粉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所以在面粉添加剂
的使用上无法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另一方面我国面粉
加工数量巨大,但是规模普遍较小,产品相对单一,价
格较低,效率低下。这也是我国目前面粉添加剂使用不
合格,导致食品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3)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人们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饮食习惯的差异,导致人们只
注重面粉食品的色泽和外观,而忽视了其营养配比,特
别是在我国大量的农村地区,对于面粉的处理和强化仍
处于无知的状态。
4 面粉中添加剂的数量控制及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面粉中添加剂的数量和质量
得不到控制,将直接影响我国面粉食品的安全性、食用
性,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1)严格控制面粉中增白剂添加数量,经国内专
家实验,建议我国面粉中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纯度为
28%±1%)添加量为0.15‰,对于未配备随动添加系统的
企业,建议添加剂操作岗位每班核查次数不少于3次,并
做好相应记录。
(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面粉添加剂的
使用情况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同时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部门的执法力度,把《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法》
中关于农副产品以及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的相关规定真正
落到实处。
(3)普及食品营养知识,加强科普宣传。对于食品
加工企业必须要求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
加剂,保证食品安全、可靠。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改
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使消费者认识到面粉中使用增白剂
无任何实质的营养价值,长期使用这种面粉,会对人体
造成毒害作用,引导消费者从追求食物营养价值为根本
出发点,改变消费观念。
(4)加强面粉添加剂的研制、生产,以及使用的新
技术、新方法。必须加强食品添加剂相关领域的科研项
目,促使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成熟化,才能保证食品
的安全。加大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力度,可以借鉴国外先
进的技术经验,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研发适合
本地区的食品添加剂。
(5)大力发展面粉添加剂专用产品,针对不同品质的
面粉研制相应面粉添加剂,从而适应我国专用面粉逐步走进
人们生活,市场越来越大的形势。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
用,有效的促进了食品工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食品添加
剂的安全与否也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安危,所以对于面粉添加
剂的使用必须做好控制,既要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食品,又
要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高敏国,陆小燕.我国几类食品添加剂滥用现状、危害及
应对措施[J].职业与健康,2013(24).
[2]刘飞,冷小京.二维码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用于食品添加剂
系统管理的可行性[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05).
[3]王静,孙宝国.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J].科学通报,
2013(26).
[4]李乐,房金岑,宋怿.国际食品法典水产品相关添加剂限
量标准制修订进展[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3(03).
[5]蓝方存,李晔.国内食品添加剂研究状况[J].广东微量元素
科学,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