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采购及使用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专店购买依法采购食品添加剂。
应到证照齐全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实行专店购买,并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食品添加剂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对采购的食品添加剂应当索取并留存许可证、营业执照、检验合格报告(或复印件)以及购物凭证。
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应者名称、供应日期和产品名称、数量、金额等内容。
食品添加剂包装标签上应注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采购进口食品添加剂的,应当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与所购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的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复印件。
二、专般记录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采购台账。
食品添加剂入库应当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时间等相关信息。
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使用台账。
食品添加剂出库使用应当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时间等,使用人应当签字确认。
食品添加剂的购进、使用、库存应当账实相符。
三、专区存放设立专柜(位)存放食品添加剂并上锁,并标注“食品添加剂”字样。
使用容器盛放拆包后的食品添加剂的,应在盛放容器上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并保留原包装。
四、专器称量配备专用天平或勺杯等称量器具,严格按照包装标识标明的国标规定的用途用量称量后使用,杜绝滥用和超量使用。
五、专人负责有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添加剂采购。
采购及使用者均应熟悉专业知识。
由专人负责食品添加剂管理并需经过食品添加剂专业知识培训合格,专业指导、监督本单位合法采购、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管理员、厨师长定期检查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索票、台账记录、储存及使用情况。
六、禁止滥用食品添加剂应严格按照GB2760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常见滥用情形:(1)含柠檬黄、日落黄等合成色素的吉土粉、油性色素等不可用于面点、肉类加工、糕点(除限量使用于陷料及裱花蛋糕以外);(2)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膨松不得使用含有硫酸铝钾和硫酸铝筱(也称“明矶”)成分的泡打粉,应使用配料中不含铝成份的酵母、泡打粉等食品添加剂;(3)餐饮单位目前不得使用防腐剂、乳化剂、稳定剂。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篇1管理制度1、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2、购买食品添加剂必须索取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口食品添加剂应索取口岸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卫生证明。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不得凭经验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4、不得使用用未经批准、受污染或变质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添加剂。
5、不得为掩盖食品腐烂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2、洗刷消毒员必须熟练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
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餐洗净)→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
药物消毒增加一道清水冲的程序。
3、每餐收回的餐饮具、用具,立即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4、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餐洗净、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餐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将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
5、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6、洗刷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冲洗拖布。
7、洗刷消毒结束,要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8、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篇2一、经营者必须将散装食品分门别类实行专区专柜专人销售和管理。
二、经营者安排的散装食品销售人员,必须持有效身体健康证件,操作时佩戴整洁卫生的口罩、衣帽和操作工具。
三、销售的散装食品必须有防蝇、防尘、防鼠材料和设施予以遮盖保护,并设置禁止触摸的标志,防止他人随意接触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5篇)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使用食品添加剂既要达到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又要达到不滥用而影响食品安全为目的。
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有关规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二、食品添加剂采购渠道要正规、合法,采购必须到正规的专卖店购买,并查验或索取供货者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等资质证明,并留存购物凭证,购物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____年。
三、在加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不得凭经验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四、正确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做到可用可不用的不用,必须用的少用,尽量做到不用。
五、存放食品添加剂要设专用橱柜,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妥善保管,并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并详细记录,做到“五专”管理,即: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六、不得使用未经批准、受污染、变质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添加剂。
七、不得为掩盖食品腐烂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八、对违反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规定、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相关人员要严肃处理。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2)是指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规范和管理要求。
该制度旨在保障食品安全,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防止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食品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制定具体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清单和使用范围,明确不同食品类别的添加剂使用限量和使用方式。
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估:建立科学的食品添加剂安全评估机制,对新添加剂进行安全评估,并对已经使用的添加剂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3. 添加剂标签和说明: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食品添加剂名称和含量,并提供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1一、目的为了使厂对采购原材料、辅料、包装料子的质量实施有效掌控,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价格合理,交货及时,特订立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使用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辅料、包装料子的采购。
三、职责技术部指定所需采购物资的质量标准或要求并对样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生产部依据技术部提出的工艺要求做小批量生产试验;副厂长负责对合格供应商名单的审批;厂长负责采购计划的审核和批准。
四、工作程序1、采购应及时收集填制《供应商调查表》,内容包含:供应商的名称、产量、供货本领、质量保证本领和供货情况等方面的资料,由主管人员汇总分门别类建立档案。
供应商的档案包含:A、法人资料、资质、资信等;B、产品的质量情形;C、价格与交货期;D、历史业绩等。
依据这些做出《合格供应商名单》。
2、对合格供应商的掌控A、货检员对供应商每次供货时进行抽样检验。
B、供货商每次供货如产品质量不合格,按本厂《不合格品掌控秩序》执行,如交货期交货数量等没按合同进行时,可由采购员对供应商提出警告,严重时发出暂撤销供应商关系的通知。
3、采购资料对重要原辅料的采购由采购部门依据订货合同对原材料子的需求量要求和库存情况订立采购计划,注明品名、规格数量、采购依据等报厂长批准。
在《合格供应商名单》上选择供应商并与之取得联系,拟制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拟制必需符合国家《合同法》有关规定,《采购合同》由采购部门保管。
4、采购产品的验证采购产品的验证按《原辅料包装料子标准》的规定执行。
采购产品显现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掌控程序》处理。
原辅料及包装料子必需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的坚决采购有QS标志的产品,质量检验科严格依照标准要求进行验收,不合格的拒收,合格的办理手续入库。
原辅料包装料子的验收从合格供应商采购的原辅料包装料子,供应商应供应有关证明料子,采购产品进厂后质检部进行验收的同时还需对供应商名称,货证是否相符等相关资料进行核对。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6篇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6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做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订立的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1为规范食品添加剂安全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订立本管理制度。
一、食品添加剂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管。
二、由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添加剂采购。
采购人员应当把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和食品添加剂安全相关学问以及食品感官辨别常识。
餐饮服务单位重要负责人与负责食品添加剂采购和餐饮加工配料的人员分别签订责任书。
三、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实行定点采购,并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含保证食品添加剂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对采购的食品添加剂应当索取并留存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购物凭证。
购物凭证应当包含供应者名称、供应日期和产品名称、数量等内容。
采购进口食品添加剂的,应当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与所购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的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复印件。
四、入库前,库管人员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含检查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采购台账。
食品添加剂入库应当照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五、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使用台账。
食品添加剂出库使用应当照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数量、用途、称量方式、时间等,使用人应当签字确认。
食品添加剂的购进、使用、库存,应当账实相符。
六、设立专柜贮存食品添加剂,并注明“食品添加剂专柜”字样,盛放容器上应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
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精准明确的计量工具,严格依照包装标识标明的用途用量或国家规定的用途用量称量后使用,杜绝滥用和超量使用。
八、食品安全管理员、厨师长定期检查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索票、台账记录、贮存及使用等情况。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4篇)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针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而确立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同时确保食品质量稳定和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以下是一般性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的要点:1. 法律和法规:国家或地区会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明确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限量和标识要求等。
生产企业和经营者需要遵守这些法律和法规,确保产品的合法性。
2. 审批制度:一些国家或地区对新的食品添加剂或新的使用方式可能要求审批,生产企业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并获得批准才能将其用于食品生产中。
3. 标签和标识:食品添加剂需要在产品标签中明确标识,包括添加剂的名称、用途、含量和适用范围等。
同时,还要遵循国家或地区的标签规定,确保标签信息准确、清晰。
4. 安全评估:食品添加剂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确保其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评估包括毒理学、代谢学、致癌性、过敏性等方面的研究,以确定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5. 监督和检验:国家或地区的食品监管部门会进行定期的抽检和检验,以确保食品添加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合规性和质量。
同时,还会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和处罚。
总之,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这需要政府、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共同行动,加强监管和自律,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和健康。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二)是针对食品生产和加工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保障食品安全,并保证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食品添加剂的选用:根据食品生产和加工的需要,确定使用哪些食品添加剂,并按照规定的安全使用数量使用。
2. 食品添加剂的登记和备案: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登记和备案。
登记和备案的内容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名称、用途、使用量等。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好的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混乱和浪费。
写好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不是那么简单,下面给大家分享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篇1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严格按照“五专”(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存放)管理要求,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使用登记制度。
2、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了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
尽可能不用食品添加剂,确须使用的,应在限量范围内使用。
3、使用食品添加剂外包装或标签上,应有中文“食品添加剂”字样,食品添加剂的具体标签要求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第47、48和66条的规定。
4、购入食品添加剂,须索证索票并登记台账。
应索取生产许可证明(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
5、严禁违法使用硼酸、硼砂、罂粟壳、废弃食用油脂、工业用料等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发生。
禁止购买、储存、使用亚硝酸盐。
含柠檬黄、日落黄等合成色素的吉士粉、油性色素等不可用于面点、糕点、肉类加工。
6、油条、糕点、面食等常用的泡打粉等含铝膨松剂,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防止铝含量超标;应首选使用不含铝的酵母粉、塔塔粉等食品添加剂。
糕点禁用苯甲酸、苯甲酸钠等反腐剂。
7、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使用食品添加剂应配备专用称量工具,严格按限量标准使用。
存放食品添加剂,必须做到专柜加锁定位存放,专柜外标示“食品添加剂专柜”字样,不得与其他食品原料等物品混放。
每次使用食品添加剂须有使用记录。
8、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备案公示制度,对所使用食品添加剂先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备案,经同意后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向消费者就食品添加剂名称、用量、使用范围等信息进行公示,杜绝不备案或不公示现象发生。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篇2为规范食品添加剂安全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5篇)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1.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2.购买食品添加剂必须索取生产许可证明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口食品添加剂应索取口岸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卫生证明,购买时应认明包装标签上“食品添加剂”字样,入库前严格验收。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不得凭经验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使用时认真填写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
4.不得使用用未经批准、受污染或变质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添加剂。
5.不得为掩盖食品腐烂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到县区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将使用的食品添加物质进行备案。
备案的基本内容包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名称,生产加工的食品品种,食品添加物质的名称、来源、生产企业,企业在生产的各种食品中添加该物质的最大限量等。
6.食品添加剂应由专人保管,并做好入库及出库记录。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2)是指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为改善食品品质、保持食品稳定性、增加食品营养价值以及为食品加工提供特定技术需要而向食品中添加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使用范围和限量:确定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和允许添加的限量,对不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明确和规范,以确保食品安全。
2.安全评估:对新型食品添加剂进行安全评估,并对已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定期评估,确保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
3.注册管理: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进行注册管理,要求生产企业具备一定的生产条件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
4.标签标识:要求食品包装上清楚标注明添加剂的名称、用途、含量以及使用范围,方便消费者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采购及使用管理制度
1、食品添加剂做到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杜绝使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中物品的现象。
3、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了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
尽可能不用食品添加剂,确须使用的,应在限量范围内使用。
4、采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如明矾、泡打粉、小苏打、臭粉等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包装标签上应注明中文“食品添加剂”字样,并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生产许可证编号,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
5、购入食品添加剂时,须索证索票并登记台账。
应索取生产许可证明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6、严禁违法使用硼酸、硼砂、罂粟壳、废弃食用油脂、工业用料等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禁止使用亚硝酸盐。
7、油条、糕点、面食等常用的泡打粉等含铝膨松剂,应严格控
制用量,以防止铝含量超标;应首选使用不含铝的酵母粉、塔塔粉等食品添加剂。
糕点禁用苯甲酸、苯甲酸钠等防腐剂。
8、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使用食品添加剂应配备专用称量工具,严格按限量标准使用。
存放食品添加剂,必须做到专柜、专架,定位存放,并上锁,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不得与非食用产品或有毒有害物品混放。
9、每次使用食品添加剂须有使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