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脱色工艺的改进
颗粒活性炭用于盐湖卤水净化脱色的研究

(colfE v o m na c ne a dR suc ,h n i nv s ,aya 3 06,hn ) Sho o ni n e tl i cs n eor sS ax i r T i n0 00 C i r Se e U e u a
Ab t a t I r e e l e te if e c fc lr o atc e c lp o u t a d t n r a e te a d d v u e s r c :n o d rt d c i h n u n e o oo n sl h mia r d c s n o ic e s h d e a e o t o n l l f h
St y o d c o a i n fs l a i e b a l r ac v e ar n ud n e olr to o a tl ke brn y gr nu a t at d c bo i
活性炭吸附色素实验的再改进

实验教学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年第9期④在加入浓硫酸后要迅速搅拌均匀,至黑面包 开始膨胀时停止搅拌,否则会导致蔗糖上层快速膨胀,而下层膨胀较慢,形成的黑面包不均匀,影响 黑面包 的膨胀高度,还会出现断层现象㊂参考文献:[1]宋心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㊃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0.[2]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㊃化学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91.[3]李严.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改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16):43.[4]张媛媛.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条件探究[J].学周刊,2013,(7):140.[5]李飞波.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改进[J].化学教学,2009,(8):42-43.[6]龚美华.正交实验法对 黑面包实验 最佳条件的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5,(10):83-84+46.活性炭吸附色素实验的再改进陈培亮㊀许雪珠摘㊀要:对近年来国内文献中活性炭吸附色素的典型改进实验进行归类和比较㊂针对改进实验中存在现象不直观,棉花吸附色素干扰学生认知,实验时间㊁效果受活性炭用量影响,装置不易得等不足,进一步改进实验㊂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简单㊁操作简便㊁现象明显㊁实验所用时间少并且成功率高,既适用于课堂教学,也适用于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探究活动㊂关键词:活性炭;吸附色素;实验改进陈培亮,广东省珠海市第十三中学,一级教师;许雪珠,广东省珠海市南屏中学,一级教师㊂图1㊀㊀㊀㊀一㊁问题的提出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一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1],证明活性炭具有吸附色素的能力㊂针对该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㊁实验时间较长和药品用量较多等不足,很多同行对其进行了改进㊂但现有改进实验仍存在现象不直观㊁棉花吸附色素干扰学生认知㊁实验时间或效果受活性炭用量影响㊁实验装置不易得等不足㊂因此,笔者对国内教学文献中活性炭吸附色素的典型改进实验进行实践㊁归类和比较,并进行再改进㊂㊀㊀二㊁当前 活性炭吸附色素实验 的改进思路㊀㊀(一)将活性炭和红墨水混合再过滤以周开军小组[2]的改进实验为例(图2)㊂该实验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所用时间少㊂但也存在缺点㊂一是实验现象不直观,加入活性炭后,混悬液为黑色,挤压棉花过滤后液体才变为无色,不利于学生的认知㊂二是塞入棉花的量不好控制,棉花过少则液体中的活性炭粉末不能被完全过滤,液体略带黑色;棉花过多则难以452020年第9期教育与装备研究实验教学压进试管,甚至会让玻璃棒断裂,造成实验安全事故㊂三是所用棉花量较多,而且棉花只能用一次,浪费药品㊂图2(二) 棉花-活性炭-棉花 模式以邹振惠[3]的改进实验为例(图3)㊂该实验具有操作简便㊁实验成功率高㊁现象明显的优点㊂但该类改进实验中,与红色溶液接触的棉花会吸附色素而变红,容易对学生的认知造成干扰,需要做对比实验㊂另一方面,该实验中溶液流过致密的活性炭层需要时间较长,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㊂也有其他老师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如图4)[4-6]但仍然不能解决棉花吸附色素或实验时间难以控制的问题㊂图3图4(三)通过外力减少实验的时间以宋开慧[7]的改进实验为例(图5)㊂该实验具有操作简便㊁实验所需时间少的优点,但该实验中,若活性炭填充过多,则难以推动;若活性炭填充过少,则炭粉容易进入溶液,影响实验结果㊂另外,该实验仍会存在棉花吸附色素干扰学生认知的问题,需做棉花的对比实验㊂图5㊀用玻璃棒减少实验时间杨勇等[8]通过利用注射器减少实验时间并做对比实验排除棉花吸附色素的干扰(图6),但实验时间仍较长而且存在 若活性炭填充过多,注射器难以推动 的问题㊂图6图7(四)将实验装置微型化高锐升[9]通过胶头滴管将实验微型化(图7),该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大大节约了实验药品,减少了实验的时间,适用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㊂但该实验加入红墨水之后,混悬液为黑色,挤压胶帽后液体变为无色,现象不直观㊂另外实验后棉花无法取出,仪器不能重复使用,造成浪费㊂赵东[10]将胶头滴管进行特殊处理,该实验操作简便,现象直观并通过对比实验排除棉花吸附色素的干扰㊂但该实验的仪器处理和药品填充一般中学实验室无法完成,不利于推广㊂以上两种微型化改进实验适用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和课外探究的教学,但由于实验的可视性不强,不适用于课堂教学教师演示㊂㊀㊀三㊁实验的再改进(一)实验用品①仪器:30mL注射器(宽口)㊁50mL烧杯㊂55实验教学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年第9期②药品:活性炭㊁红墨水㊁细沙㊁棉花㊂(二)实验步骤㊁现象和结论①实验步骤:按图8所示组装装置(活性炭和细沙混合物体积比为1ʒ6)㊂在注射器中加入红墨水,推动注射器㊂②实验现象:红色液体依次渗透过细沙㊁活性炭和细沙的混合物和棉花,最后变为无色澄清的液体从注射器出口处流出㊂③结论:活性炭具有吸附色素的能力㊂图8(三)其他说明①棉花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粉和检验活性炭是否失效(若棉花变红色,则活性炭失效)㊂②活性炭和细沙混合可以控制液体流速以便色素被充分吸附(只用活性炭的话,量多则液体流速慢,量少则吸附效果不好);细沙不能吸附色素,不影响实验结果㊂③活性炭和细沙的混合物上方放置少量细沙,可以防止红墨水和活性炭混合导致液体变黑,影响实验的直观性㊂㊀㊀四㊁再改进实验的优点①该实验集合了现有的活性炭吸附色素改进实验现象明显㊁直观,操作简便,仪器易得,药㊀㊀品用量少㊁成功率高并且可以多次使用等优点㊂②该实验解决了现有活性炭吸附色素改进实验棉花吸附色素对学生认知造成干扰的问题,而且无需做棉花的对比实验㊂同时,采用活性炭和细沙混合,减少了实验的时间,解决了实验时间或效果受活性炭用量影响的问题㊂③该实验适用性广㊂既适合教师用于课堂演示,也适用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或者课外探究活动㊂参考文献:[1]王晶,郑长龙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07.[2]周开军,赵瑶.活性炭吸附的创新性实验[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6):51.[3]邹振惠.木炭使红墨水脱色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育,1983,(6):46.[4]陈培亮.活性炭吸附色素实验的改进方案比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5):25-26.[5]蒋凤斌,尹春雨.活性炭吸附性实验的改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8):49.[6]罗欣怡.活性炭吸附性实验探究及装置改进[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8):74-77.[7]宋开慧.木炭吸附作用实验的探究与改进[J].化学教学,2012,(9):46-47.[8]杨勇,时孜刚,储洋.活性炭及木炭吸附性实验的改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0):66.[9]高锐升.对活性炭(或木炭)吸附实验的改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8):51.[10]赵东.活性炭吸附性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与学,2016,(4):91.65。
黄皮洋葱寡糖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研究

表 1
正 交 实 验 因 素 与 水 平
Ta .1 Th a t r n e e s o t g n l e e i e b e f c o s a d l v l f or ho o a xp r m nt
加入 0 2 . %蒽 酮 试 剂 4 0mL, 速 浸 于 冰 水 浴 中冷 . 迅 却 , 塞 煮 沸 1 n 用 自来 水 冷 却 , 温 放 置 1 具 0 mi , 室 O
瘤 细胞 有重 要 作用 l 。在饲 料 中添 加 适量 洋 葱 寡 糖 , 2 ] 可 显 著 提 高 肉 鸡 的 日增 重 , 少 肉鸡 大 肠 粪 便 中 减
NH。N 含 量 [ 一 引。
1 2 1 洋 葱寡糖 提取 液 的制备 .. 精 确称 取洋 葱 5 . 0g 组 织 破 碎 匀 浆 , 4 B 0 0 , 用 V 9 %乙醇洗 涤 , 去 可溶 性 单 糖 , 滤 , 渣 重 复洗 涤 5 除 抽 滤 2次 , 滤渣 加水 在料液 比为 1: 、 取 温 度为 7 ℃ 、 4提 0 提 取 时间 为 9 n的条 件下 提取得 洋葱 寡糖 液 , 0mi 重复 提 取 3次 , 合并 提取 液 , 旋蒸 浓 缩 , 缩 液 加 水溶 解 定 容 浓 至 2 0mL, 5 即得 黄色洋 葱寡 糖提取 液 。 12 2 洋葱寡 糖提 取液 最大 吸收 波长 的确定 . . 将洋 葱寡糖 提取 液 稀 释 3倍 , 紫 外 可见 分 光 光 在
度 计 下 , 行 可 见 光 全 波 长 扫 描 , 定 洋 葱 寡 糖 提 取 液 进 确 的最 大 吸收波 长 。 1 2 3 提 取 液 中 寡 糖 含 量 的测 定 ..
洋葱 寡糖 提取 以水 提 法 为 主 , 法 在提 取 寡 糖 的 此 同时 , 也提 取 出一些 水溶性 杂 质 , 色素 、 白质 、 液 如 蛋 粘 质等, 因此 脱色 是寡 糖 分 离 纯 化 的关 键 技 术 之 一 。水 溶性 色素 的脱 色常采 用 沉 淀 法 、 取 法 、 附 法 、 凝 萃 吸 絮 法及 膜分离 法 等 , 中以 活性 炭 为 吸 附剂 的吸 附 温度 为考 察 因 脱
活性炭脱色原理

活性炭脱色原理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发达孔隙结构和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性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
其中,活性炭在脱色方
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其脱色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
方式。
首先,物理吸附是指活性炭通过其孔隙结构对颜色物质的吸附
作用。
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微孔和介孔,这些微孔和介孔能够吸附颜
色物质分子,从而使其从被吸附物质中脱离出来,达到脱色的效果。
物理吸附是一种可逆的吸附作用,活性炭吸附后的颜色物质可以通
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再生,提高了活性炭的再利用率。
其次,化学吸附是指活性炭表面的化学官能团与颜色物质之间
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颜色物质发生分解或转化,达到脱色的效果。
活性炭表面的化学官能团主要包括羟基、醛基、羧基等,这些官能
团能够与颜色物质发生氢键、共价键等化学反应,使其发生分解或
转化,从而实现脱色目的。
活性炭脱色原理的关键在于其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丰富的化学官
能团,这使得活性炭在脱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反应活性。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活性炭类型和工艺条件,可以实现对不
同颜色物质的高效脱色,从而满足不同行业的生产需求。
总的来说,活性炭脱色原理是通过其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将颜色物质从被处理物质中吸附或转化出来,达到脱色的效果。
活
性炭脱色技术在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
于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和活性炭脱色原理的深入研究,相信活性炭脱色技术将会得到更
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化工产品脱色工艺流程

化工产品脱色工艺流程化工产品脱色是一种重要的工艺过程,其目的是去除产品中的色素,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化工产品脱色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前处理、脱色处理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前处理是准备工作,包括产品的分离和预处理。
首先,需要将产品与其它成分分离。
如果产品是液态的,可以通过离心或过滤的方式将其分离出来。
如果产品是固态的,则需要进行研磨或粉碎处理,以便处理过程更加均匀。
接下来,需要对产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这可以通过热处理、酸碱处理或者溶剂浸泡等方式来完成。
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后续脱色处理中的难度和时间。
脱色处理是整个脱色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步骤。
脱色处理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者生物方法来实现。
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吸附剂或者离子交换树脂来吸附或吸附住色素分子。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和氧化铝等。
吸附剂通常通过与色素分子之间的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来去除色素分子。
离子交换树脂则是通过其表面上的功能基团与色素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脱色。
化学方法则是通过添加化学剂或者氧化剂来发生化学反应,使色素分子发生氧化、还原或者结合等反应,从而去除色素。
生物方法则是利用酵素或微生物来降解或转化色素分子,达到脱色的目的。
脱色处理的选择要视产品的特性和要求而定。
后处理是脱色处理后的补充步骤,主要是为了处理残留的处理剂、溶剂或者反应产物。
后处理可以通过过滤、离心、蒸发、结晶或者干燥等方式来实现。
其中过滤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将残留物质从产品中分离出来。
离心则是利用离心力将溶液中的固体颗粒或沉淀物分离出来。
蒸发则是将溶液或溶剂中的水分蒸发掉,以便得到干燥的产品。
结晶则是将溶液中的溶质通过结晶过程得到纯净的结晶体。
后处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的纯度和质量,同时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化工产品脱色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主要包括脱色剂的选择和使用条件的控制。
脱色剂的选择要考虑其吸附能力、选择性和成本等因素。
使用条件的控制则包括温度、pH值、浓度等方面的调节。
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研究_张军

第2卷 第5期环境工程学报V o l .2,N o .52008年5月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M a y 2008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研究张 军 岑新光 解 强* 王艳艳 李兰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 要 脱色处理是提高废食用油油品质量、利用其生产生物柴油的关键环节之一。
研究餐饮废食用油活性炭吸附脱色工艺,考察典型木质活性炭和煤基活性炭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将活性炭结构、性能指标与其脱色能力进行关联。
结果表明,以弱粘性煤和褐煤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对废食用油脱色效果较好;活性炭的总孔容积、总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微孔容积、碘值和亚甲基蓝值等性能指标与脱色效果关联度不大,而活性炭的孔径和中孔容积是决定活性炭脱色效果的主要指标。
优化后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主要参数是:活性炭用量7%,炭粒度100~300目,脱色温度90~120℃,吸附时间为30m i n ,搅拌速度为10r /m i n ,废食用油的脱色率在50%~65%。
关键词 废食用油 脱色 活性炭中图分类号 O 647.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108(2008)05-0716-05D e c o l o r a t i o no f w a s t e v e g e t a b l e o i l b y 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a d s o r p t i o nZ h a n g J u n C e n X i n g u a n g X i e Q i a n g W a n g Y a n y a n L i L a n t i n g(S c h o o l o f C h e m i c a l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 100083)A b s t r a c t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o f w a s t e v e g e t a b l e o i l p l a y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o i l q u a l i t y a n d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b i o l o g i c d i e s e l f r o mr e c y c l e do i l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o r i g i n f r o m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l i g n e o u s a n d c o a l y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s ,s t r u c t u r e ,c a p a b i l i t y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s a n d p r o c e s s p a r a m e t e r s o n t h e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w e r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l y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 b a s e do nl i g n i t e a n dw e a k l y c a k i n g c o a l i s b e t t e r f o r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T h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s u c h a s t o t a l p o r e v o l u m e ,s p e c i f i c s u r f a c e a r e a ,m i c r o -p o r e s p e c i f i c s u r f a c e a r e a ,m i c r o -p o r e v o l u m e ,i o d i n e n u m b e r v a l u e ,m e t h y l e n e b l u e n u m b e r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a r e n o t o b v i o u s l y r e l e v a n t t o i t s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c a p a c i t y .M e a n w h i l e ,m e s o -p o r e v o l u m e a n d a v -e r a g e p o r e d i a m e t e r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a r ep r o p e r i n d i c e s .T h e w e a k l y c a k i n g c o a l -b a s e d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i s c h o s e n a s d e c o l o r a n t a n d t h e o p t i m i z e d p a r a m e t e r s f o r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s f o l l o w i n g s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s 7%;s i z e s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i s 100~300m e s h ;i n i t i a l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i s 90~120℃;a d s o r p t i o n t i m e i s 30m i n a n d a g i t a t i n g r a t e i s 10r /m i n ,a n d a s a r e s u l t t h e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r a t e c a n r e a c h 50%~65%.K e y w o r d s w a s t e v e g e t a b l e o i l ;d e c o l o r a t i o n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0290006)收稿日期:2008-01-02;修订日期:2008-01-29作者简介:张军(1976~),女,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炭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工作。
改性活性炭对木糖液脱色性能的研究

Z O inbn Z A G H —n ,D N inln, H N i h n H U J —i , H N el g E G X a — a i u Z A GQ — eg s
( oeeo h mcl n i eig a n oet nvri , aj g J ns 10 7 hn ) C l g f e i gn r ,N migF rs U i s y N ni , i gu2 0 3 ,C ia l C aE e n y r e t n a
福建林学院学报 2 0 ,8 4 :6 3 3 0 82 ( ) 3 9— 7
Junl f uinC l g f o sy ora o j o Hale Waihona Puke eo r t F a l F er
第2 8卷 第 4期
20 0 8年 l 0月
改性 活性炭对木糖液脱色 性能的研究
周建 斌 ,张合 玲 , 邓先 伦 ,张齐 生
Ab t a t sr c :De o o ain o y o e s l t n b AC h sb e td e .T e r s hss o t a ea t a e a b n h s hg e oo ain c l rt x l s o u i y P a e n su id o f o h e u h w tt c i td c r o a ih d c l rt h h v o
sr c d ct nb H| H ail w yf emoict no t a dc bn uf emoi ai yN ・ 2 i a es e a r h df ai f c vt a o . a i f o O s f b ot i o ai e r
l ci td c r o f d a t ae a b n,t e a s r t n o i o e o o n s a d p e oi o o n s a s n r a e e v h d op i n t g n c mp u d n h n l c mp u d o i c e s d,a d t e l h r s t n e o o f r c l n h i tta mi a c f g n t d c l r d x l s ou in c a g d f m 8 5 t 0 .i dc t gt e t n mi a c n r a e % .Th s l u g sst a e e oo e y o e s l t h n e r 2 . % o7 % i o o n ia i h a s t n e ic e d a 5 n r t s t e r u t s g e t t h e s h t
APAP脱色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调节

APAP脱色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调节活性炭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和废气处理等领域。
然而,由于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其吸附能力显著下降,从而降低了其再利用的效率。
因此,对活性炭进行再生和改性调节是提高其吸附性能的关键。
在APAP脱色活性炭的再生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废弃的活性炭进行焙烧处理。
焙烧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对活性炭的再生效果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较高的焙烧温度能够更彻底地去除吸附剂表面的污染物,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活性炭的孔结构破坏。
因此,需要在保证去除污染物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焙烧温度和时间,以实现活性炭的再生。
除了焙烧过程,改性调节也是提高活性炭吸附性能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主要通过改变活性炭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来提高其吸附能力。
例如,采用高温氧化、酸洗等方法可以增加活性炭的孔径和孔容,从而提高其吸附能力。
化学改性则是通过在活性炭表面引入特定的化学官能团,增加吸附位点,从而提高其吸附能力。
常见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酸处理、碱处理和表面包覆等。
在APAP脱色活性炭的改性调节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首先,需要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特性选择适当的改性方法。
例如,对于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物理改性可能更适合;而对于特定的无机污染物,则可以采用化学改性。
其次,需要在保证改性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改性过程对活性炭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的破坏。
因此,改性条件的选择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APAP脱色活性炭的再生和改性调节是提高其吸附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适当的焙烧处理和改性方法的选择,可以有效地提高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增加其再利用的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实现最佳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丘里管加料器构造如图 1 所示 。
Abstract Portable sound insulationΠnoise2abatement tube method is presented to make efficient pipe noise measure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pipelines of pipe gallery in oxygen area for a large iron & steel plant ,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ipe nois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reliable. What’s more , pipe noise changes along pipe length due to the effect of valves and bendings , and different pipes
[ 4 ] 孟祥考 , 邢焕青. 肌醇生产水解液脱色工艺研究. 河北化工 , 2006 ,29 (6) :37
[ 5 ] 王文岭 ,陈秀兰 ,冉延红 ,等. 活性炭对桃胶水解液的脱色研 究 ,食品科技 ,2006 (10) :62265
[ 6 ] 张庆武 , 张薇. 活性炭纤维用于液体物料脱色的研究及应用. 过滤与分离 ,2006 (2) :972101
活性炭和水解液接触过程中 ,充分搅拌 ,二者也 不能很快充分融合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仍和活性炭 比表面积过大有关 。活性炭比表面积过大 ,造成了活 性炭分子不能尽快地分散到水解液中 ,活性炭层长时 间停留在液体表面而不能与液体充分融合[6] ,从而影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eywords converter dedust flue gas venturi tube throa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MENT OF NOISE FROM PIPELINE OF PIPE GALL E2
RY OXYGEN AREAS IN LAR GE IRON AND STEEL PLANTS ………………………………………………… …………………………………………………………………………… Yu Wuzhou Zeng Huaxiu Li Minna et al ( 68 )
[ 1 ] 唐强 ,曹子栋 ,王盛. 活性炭吸附法脱硫实验研究和工业性应 用. 现代化工 ,2003 (3) :78280
[ 2 ] 周东辰. 菲汀催化水解合成肌醇新工艺中试. 科学技术成果研 究公报 ,1999202204
[ 3 ] 贾陆. 提高肌醇收率的工艺研究.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 (3) : 1502152
(1) 工人直接往水解液中加入粉末活性炭 ,会造 成大量活性炭粉尘飞扬 ,致使工作现场环境极其恶 劣 ,污染十分严重 。
(2) 当水解釜内温度升至 95~100 ℃时 ,常常会 出现爆沸现象 ,致使高温水解液四溢飞溅 ,造成人员 伤害 ,因此该过程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
3 邢 台 市康 泰 化 工股 份 有限公司资助项目 (054000) 。
环 境 工 程
72
2008 年 8 月第 26 卷第 4 期
响了脱色的速度 。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提高活性炭 分子 在 水 解 液 中 的 分 散 速 度 , 以 达 到 尽 快 脱 色 的 目的 。 3 解决脱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研制出一种文丘里管加料 器 ,从根本上解决了活性炭加入过程的污染 、爆沸和 融合速度问题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l126 ,No14 ,August ,2008
5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existing smelting conditions ,it was carried out that checks on relevant parameters of the primary dedusting systems for the converters of Panzhihua Iron and Steel Group Company ; it was also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of the original design. Th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dedusting systems were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after which the dedusting systems could meet the demands on treating pollution.
0 引言 活性炭是有极丰富孔隙构造和大的内比表面积 的材料 。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 (500~1 000 m2Πg) 、微 孔结构 、强吸附能力和很高的表面活性 ,且价廉易得 而成为独特的多功能吸附剂 。活性炭分为粒状活性 炭和粉末活性炭 ,粉状活性炭内比表面积较粒状活性 炭大得多 ,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 各种脱色工艺[1] 。但由于粉末活性炭容易产生粉尘 飞扬 ,因此也存在二次污染的弊病 。本文采用新研制 的一种文丘里管加料器 ,从根本上解决了活性炭加入 过程的污染 、爆沸和融合速度问题 。 1 传统脱色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为探讨活性炭脱色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邢 台市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肌醇生产过程中的水解液 脱色工艺进行研究 。肌醇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是 :菲 汀经过加压水解后 ,中和去除部分杂质 ,经脱色 ,再经 离子 交 换 树 脂 进 一 步 去 除 部 分 杂 质 , 浓 缩 结 晶 而 得[2] 。在中和去杂后 ,得到的水解液为深褐色液体 , 要在后续工艺中生产出合格的白色肌醇产品 ,必须对 水解液进行脱色 。传统工艺中脱色工艺是由操作工 人直接往水解液中加入脱色剂粉末活性炭 ,搅拌 ,然 后升温到 95~100 ℃,0. 5 h后过滤[3] 。采用此种方 式 ,基本可以达到水解液脱色的目的 ,但其中存在以 下问题 :
受水城市 ,在“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各地要积极组织开展节水技术 、节水器具和节水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做
好城乡供水 、节水 、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的统筹规划和பைடு நூலகம்调实施 。沿海和缺水地区要因地制宜地推进海水 、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的
利用 。
摘自“中国环境报”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届宣传周的主题是“加大节水减排力度 ,迎接绿色奥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 ,各地要以节水宣传周为契机 ,将城市节约用水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多种措施加
强对城市节水工作的指导 、监督和管理 ,以节水促减污 ,以限排促节水 ,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 。各地要明确城市节水的目
标 、任务和重点 ,把城市节约用水作为节约资源的长期工作来抓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缺水城市以及南水北调工程
作者通信处 张孟存 054035 河北省邢台市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E2mail zhangmengcun @163. com
2007 - 10 - 29 收稿
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 5 月启动
少用水就是少排污
为进一步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的 2008 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将于 5 月启动 。
(3) 活性炭在和液体接触过程中 ,常常会大量漂 浮在液体表面 ,即使是充分搅拌也不能很快使它和水 解液进行充分融合 ,以达到尽快脱色的目的 ,过程中 通常需要浪费大量的搅拌时间 ,因而延长了产品生产 周期 ,造成资源浪费 。 2 脱色工艺中的问题探讨 211 粉尘污染
肌醇生产工艺中选择粉末活性炭作为脱色剂 ,生 产中工人直接加入活性炭时 ,活性炭粉尘造成的污染 极其严重 。通过分析认为 ,活性炭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因为粉末活性炭过细 ,采用直接开放式加入 ,就很容 易造成粉尘污染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解决活性 炭粉末直接扬尘的问题 ,也就是要解决直接开放式加 入的问题[4] 。 212 爆沸现象
emit noise with different levels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hat proper pipe lagging structures should be applied to
环 境 工 程
2008 年 8 月第 26 卷第 4 期
71
水 污
活性炭脱色工艺的改进3
染
治 理
张孟存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河北 邢台 054035)
摘要 针对活性炭脱色传统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原因分析 ,研制出一种文丘里管加料器 ,从根本上解决了活性炭 加入过程的污染 、爆沸和融合速度问题 。缩短了脱色时间 ,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关键词 活性炭 脱色 文丘里管 加料器
参考文献
图 1 文丘里管加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