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与趋势综述

国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与趋势综述
国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与趋势综述

国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与趋势综述

图书館是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文章旨在总结世界各地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与特点,希望为我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提供借鉴经验,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是一个人从少年到老年终身利用的场所,它的责任是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帮助读者获取有用信息,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技术支撑。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图书资源逐渐信息化,读者对便捷化阅读与高效搜寻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需要在文献资源建设中探寻新的方法,以满足读者日益增强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国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

1.文献资源类型多元化

各国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都相当注重两者共同发展,并且逐年增加电子资源和网络数据库的采集数量与经费,尝试新的采购方式,通过法律制度保证出版物全面系统收集。以下分别介绍各国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有关情况。

在印本资源方面: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有约1800万册,瑞典皇家图书馆有400万册,芬兰国家图书馆300万册,丹麦国家图书馆1973万册,新西兰国家图书馆520万册,悉尼大学图书馆518万册,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190万册,墨尔本大学图书馆300万册。

在电子资源建设方面:新西兰国家图书馆1.6万种电子刊、录音1.7万件、磁盘、视听资料1.2万;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录音6.6万件、8600件视听资料;芬兰国家图书馆馆藏有10万件视听资料;丹麦国家图书馆电子型出版物2 342种、视听文献8800件不详;悉尼大学图书馆7万种电子刊、32万册电子图书、250种数据库。

2.文献信息服务人性化

图书馆信息资源庞杂,各国图书馆都力求使浩瀚的知识、复杂的技术在后台管理中高度集成,使前台界面越来越贴近用户的需求,方便用户的操作。

世界各国各馆际之间也在深化合作的程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图书馆的虚拟资源交换系统,旨在为远程教育学生和研究学生提供本馆不收藏的文献。该系统与澳大利亚各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联网,学生经检索提出文献请求,馆员通过该系统可从距本地最近的图书馆获取所需文献。对于在VDX系统借不到的文献,还可以跨系统到大英图书馆或OCLC索取。

中小学图书馆文化建设阅览室活动方案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是人类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图书室——学生的第二个课堂,学生能从中汲取营养,张扬个性。“关注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国家教委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指出:“图书馆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机构,图书室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一、做好宣传和推荐新书工作: 有了好的硬件建设和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后,为使图书室充分发挥服务教育教学功能,我们注意向全校师生宣传图书室知识,包括开放时间、借阅办法,介绍图书室藏书、阅览室报刊杂志。宣传的方式主要有出通知、举办讲座等。但效果最好的是我们图书室工作人员下到班级,直接向学生进行讲解、介绍。这一办法,对于我们边疆学校来讲特别有用。因为我们的许多学生来自广大农村,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他们很少接触到图书,缺乏对图书室的了解。他们不知道借书的方法、阅览的常识。客观上限制了图书室作用的发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直接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促使他们到图书室借书和阅览。及时介绍新书,也是图书室管理员需要经常做的一项工作。新书通常反映时代的新信息,发展的新动向,在人类社会文明中具有前位意义。图书室购到新书后,我们就及时通过广告、海报和“新书推荐”等形式,把新书推荐给师生,介绍新书作者、内容,使师生能及时借阅,从而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才能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阅读。因此,我们在布置图书室时尽量使它整洁、优雅,催人奋进,书刊排列整齐,发挥图书室的隐性教育功能。在图书室外还开辟宣传橱窗、读者园地,向学生宣传、展示国家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国家最新国情,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于一体。让学生在这里通过感受图书室美好的外部环境并充分享受一个知识殿堂提供的文化氛围。而作为图书室管理老师,我们要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81 2012年 Vol.27 No.9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2-08-12 作者简介:梁永忠(1968-),男,广西灵山人,馆员,从事图书馆信息技术方向的研究。 一、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特征 (一)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形成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各高校图书馆开始出现一个新的“特区”——特藏文库,内容由在校老师及校友的著作、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的一些收藏品等组成,如此该校的历史和成就,便被作为一种有价值、可发展的资源系统地整合起来,而鉴于各高校的历史背景、学科专业和层次等因素的影响,各高校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图书馆特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这已经是高校图书馆独立存在和向前发展的基础。 (二)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类型及意义 (1)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地域性:即充分体现的地区独有的特色资源。这在各高校图书馆中的现象明显,几乎所有高校都针对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建立了地域性较强的图书馆特色资源,尤其是受地域性直接影响的民族性,更是各高校建立特色资源的重点。 (2)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稀有性:物以稀为贵,这是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所以,体现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其稀有性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发展潜力。这种特色资源往往也是与其他图书馆的区别所在,优势所在。一些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稀有性还体现在一些特定人员或少数人群的专题上,比如某校的“摩托车信息特色资源数据库”等等。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稀有性是其巨大财富,也是其相较其他高校最大的优势。 (3)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学科性:在图书馆特色资源中,优势学科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能源于学校一直以来的在一个或几个学科方面的优势,也可能因为一些学校相关人士对某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而形成的特色资源。目前就国内的情况看,这种学科性特点均体现在专门的院校和专科。 (4)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人物性:即是说本校历史中出现的政界、商界和社会各领域内的名人,以及校外知名人士的著作、履历、成就等等。比如西安交大的“钱学森图书馆”等。人物性特色资源不但是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校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开发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开发并不容易,除了本着前文提到的四种类型进行相应的发展外,还需要具体的经济支持和人力支持,另外应与时俱进,寻找社会关注的热点、科研技术的热门话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专业性资料进行录入。 在确定新的开发方向后,图书馆工作人员即要进行相应的收集和整理,对各种相关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保证形成个性化明显的特色资源精品。与此同时, 应针对特色资源内容的不同和重要性在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分别对待,现根据特色资源内容的3个方面进行分析: (1)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资料,比如一些纸制的珍本、善本和手稿,或者特殊性质的“禁书”应仅以收藏为主,不能对外公开。我国古籍善本书目已经对此进行明确规定,要针对古籍文献的历史文物性和学术资料性以及艺术性分门别类的收藏。(2)对于校内教职员工、学生和校友的论著、论文和科研成果,以及社会名人等文献资料应制定统一的收集、整理程序。比如,在性质上要将不同学科分开;时间上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进而形成专门的数据库。同时,对于一些重点学科的文献应单独设立数据库,比如学校的特色专业或重点科研实验、科研成果等。(3)如今,网络已经普及,所以图书馆网络化已是其发展方向。建立专题数据库已经是大势所需,应聘请专业人才,建立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以更便捷、更多样的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最后对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开发提出若干建议:(1)建议高校重视图书馆特色资源建立工作,充分认识其使用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2)适当改变图书馆特色资源开发资金投入的方式,应与本校走出的企业家、知名人士互动满足他们回报学校的愿望;(3)针对本校自身情况与社会重要的科研机构和相关技术型公司“联谊”,互相进步共同发展。目前,一些大型公司都会在高校进行招聘,若学校在图书馆特色资源开发中与之建立良好关系,不仅有益于学生就业,而且会大大缩减此方面特色资源开发的费用,可谓一举两得;(4)紧跟时代脉搏,以读者需要为中心开发图书馆特色资源,比如汶川地震后,调查发现人们对地震知识匮乏,而更多学者和社会人士也对地震产生了了解的欲望,所以一些高校建立了地震科技信息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存在考研“热”,学校即可针对这一课题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将考研考试、专业课、本校及其他学校相关学科的研究生部资料等加以整合处理,这种开发势必会取得良好效果。 三、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利用 (一)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利用方式 1.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图书馆资源电子化已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各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情况,分门别类地建立健全特色资源数据库,并且可通过学校网站和学校图书馆的网页,针对不同类别的资料对校内及社会开放。 2.一般纸质资源的利用。对于纸质资源,学校可联合出版社出版刊物和图书,或者自行创办杂志和自行出书,在资金问题上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与一些公司或者热衷于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机构和个人进行合作,这不仅利于学校特色资源 浅谈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梁永忠 (钦州学院图书馆 广西钦州 535000) 摘 要: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特殊资源的特征,同时根据高校图书特殊资源的内容提出了若干特色资源开发的意见,并对当前高校图书馆特殊资源的利用方式进行了总结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09-0081-02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举措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举措 摘要:新世纪的图书馆,面临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改革,要实现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必须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建立新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与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网络化浪潮的高速兴起,使一个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信息环境悄然来临,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文献建设和实现资源共享,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1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及现状:众所周知,数据资源的采购与购买是近几年才在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广泛开展的一项工作,采购的价格,数据资源的使用权限等,各项问题正在涌现出来,在不断摸索中,基层图书馆走出了一条总发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突破之路,但这条道路并不坦荡还存在沟渠和陷阱。 计算机,高密度存储和数据库通讯等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的规模和品种不断增加,且网络版的光盘数据库价格又较高,这对于经费本来紧张的图书馆无疑是雪上加霜,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对产业已产生的知识信息尽包尽容,孤立为用户提供多种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因此,统一筹划,多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合理共建共享信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2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精神文明的建设 图书馆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精神文明和信息资源建设的作用,妈工是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图书馆不仅是收集,存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的文化科学和教育机构,同时也是传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场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类型图书馆逐步摆脱地域和文献载体的束缚从传统馆际互借过渡到网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图书馆的业务核心,在做好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要加快馆藏数字化的步伐,并密切关注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这些都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同时还要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能够有机结合。

[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图书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 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应注重做好本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研究和构建特色文化资源系统和服务平台,有利于高校在文化研究上与地方文化发展密切联系,还能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实现。笔者以桂东南唯一的一所高校玉林师范学院为例,试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1玉林师范学院概况 玉林师范学院是桂东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从组建开始,即对其发展作了科学定位,即立足桂东南,服务全广西,把学院办成以义务教育阶段为特色的,在区内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 作为一所民族地方高校,玉林师院图书馆在藏书建设方面,从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以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为依据,教学科研藏书为中心,桂东南地方文化信息资源为特色的藏书体系。 2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十分注重对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为此,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桂东南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桂东南特色文献、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为突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人藏后,应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而建立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专藏及专门阅览室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有利于保持收藏的完整性,提高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研究、服务教学和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重要作用。为此,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设立了桂东南资料室,专门收藏桂东南研究资料,兼收广西地方文献及本馆特藏图书,对收集到的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按照不同文种、载体类型和外表特征,购置不同样式的书架、柜橱,划分成若干馆藏区,分门别类地存放。 3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策略1做好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 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的范围主要包括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丛书、地方史料、碑刻、族谱及地方人士的着述等,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来说,收集与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及科研有关的信息资源更是责无旁贷。以玉林师院为例,十一五期间被为列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学科有:有机化学、华侨华人学;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有: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桂东南特色资源与材料研发中心。教师研究的课题也很有特色,比如桂东南方言、民间音乐、徐松石、高山村,还有大蒜、红菇、荔枝等,都与当地文化、经济、历史等相结合。从这些学科和科研项目可以看出,桂东南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 特色文化资源是记载地域内自然、社会和历史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称誉,对了解与研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物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研究

[文化建设,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思考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本文总结了图书馆文化的概念,提出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特点。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还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同时也是促进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从标识建设、馆舍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ncept of library culture, propose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librar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brary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better for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but also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complement each other,but also a key factor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And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building proposal in terms of identification, premises constru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and other activities. Keywords: college; library; culture; construction 1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概念 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中的一个子类别,要了解高校图书馆文化,首先要了解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文化”这一概念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图书馆管理学者作为一种新兴管理哲学率先提出的,并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①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理念的兴起,对图书馆文化的研究也逐步加深,我国学者对于图书馆文化的定义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图书馆文化是指一个图书馆在自己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为全体人员所共同拥有的非物质特征的总和,即增强全体人员内聚力和向心力的意识形态的总和;②是指图书馆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并为大家所普遍遵守和奉行的价值取向、思想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最核心的内容乃是图书馆的价值观,也即图书馆人的价值观;③是指图书馆员们自我意识的价值观念、归属意识、群体心态以及馆内精神流向;④是指图书馆中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作为人类与自然和社会交互活动的一种产品它体现了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创造等方面的活动是一个具有多层内涵的概念等。⑤高校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显然,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应符合这些特点。例如,高校图书馆所面对的读者是一个相对特定的群体,一般都为高校的师生。而在读者中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大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思想开放、喜欢接受新事物,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同时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因此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研究环境。另外,高校图书馆也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文化特点要符合整个学校的文化特点。就像著名的商业组织谷歌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一样,一流的高校图书馆应该有一流的文化作为发展的灵魂。 2 新时期,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新时期,信息数字化的趋势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正在剧烈冲击着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资源整合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资源整合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在信息领域的广泛利用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资源环境,这个环境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基础,同时也对图书馆能否实现信息获取的高速快捷以及继续适应频繁的交流与学习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对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资源优化与资源整合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应认识到对信息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提高资源质量,满足信息需求是图书馆的基本责任。本文从当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趋势入手,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做出一些分析,并针对当前图书馆面临的现状探讨开展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资源 整合工作以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资源整合 网络的出现时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受到了挑战,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与趋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促进图书馆在秉承发展历史经验与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起到了推动作用。当前图书馆发展的目标主要是实现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结合,追求对信息资源的有效、高速的利用,适应网络信息时代下社会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所以,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资源整合不再只是建设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

也成为实现现代化图书馆的必要手段,是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时代得以生存与继续发展的战略手段。 信息资源整合是数字资源优化组合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它能否被高效吸收与利用,其目的在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使信息的需求者能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更加的便捷。 一、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图书馆在信息爆炸与知识爆炸的背景下,其趋势与模式必然受到影响并发生颠覆性的变革。从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与当前图书馆面临的现状看来,实现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复合型图书馆则是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的主要模式。数字图书馆将为图书馆提供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与开发利用空间,对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以及实现图书馆社会服务价值方面的意义重大。复合型图书馆要求图书馆在建馆与发展中给予自身一个合理科学的定位,是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互相融合与补充的形式,充分发挥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各自优点,无论是从经济发展、图书馆管理体系或是需求者的阅读习惯来看,复合型图书馆都是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的最佳模式。但是无论是发展趋势或是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思路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思路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逐渐地成为了院校发展的重点任务,它有助于读者服务功能的发挥。高职高专人才工作水平的评估活动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方面,一定要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保证文献资源建设活动的整体质量与数量,搭建多元化的管理机制,保证文献资源建设与实际需求相符,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合理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载体,是支撑院校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科研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校的数量与规模方面出现了增长态势,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积极地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图书馆建设甚至占到了学校发展的一半比例以上,保证院校在急剧扩张的浪潮下,依然能保证其平稳、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文献资源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因此,高效地建设文献资源成为了高职院校的发展重点。 1.文献资源建设的内涵 在高职院校的办校过程中,文献资源是较为重要的组成,文献资源的质量决定了院校的发展能力。文献资源建设通常指图书馆或文献情报部门,合理地规划与积累文献资源,进而保证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需求。所以说,文献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履行读者职能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主要依靠文献资源的长期积累,只有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手段,才能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活动中,要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相符,同时还要符合院校对专业的设置,充分融合院校学生的发展、科研情况,以及学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馆藏建设过程中,建立与本校实际藏书体系相关的内容,加强对文献资源出版方面的了解,深入读者,对读者的需求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结合馆藏的基本构建,在实践积累过程中,不断地形成与院校实际情况相符的且独具特色的情况。认真

浅析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7020258.html, 浅析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 作者:耿卫 来源:《楚商》2016年第06期 摘要: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汲取知识外,图书馆也是其构建和更新知识的基地,图书馆在大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好的发挥图书馆智能,最大程度运用图书馆资源,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重点,本文就大学生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来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地方,担任着除了课堂教育外第二教育职能。图书馆是一座宝库,它期待着我们去发掘,去发现图书馆各项重要的功能,它不仅能够配合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考书以及大量哲学、科学、艺术类书籍,增加学生各种人生感悟,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突出特长。社会在不断进步,新的知识在不断的替代以前的老旧知识点,只有不间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赶上社会潮流,所以教育是终身制的。要汲取新的知识,只能是充分利用图书馆。来实现教育终身制。在图书馆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接受最新文献信息,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有意识的寻找大学生形成独立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最优方法。 一、图书馆利用程度的现状 高校图书馆有着安静的学习环境,各种丰富的文献资料,各种现代化的电脑硬件设备以及较多的文献下载检索工具,图书馆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但是,现在大学图书馆的功能性正在被弱化,我们看到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去图书馆是带着自己的书本去自习而不是去查阅文献,把图书馆当做了第二自习室,大多数大学生更把图书馆当成了一个夏天避暑冬天取暖的地方。另一方面,借书不还和占座行为也是图书馆资源浪费的体现。从本质上讲,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大学生对图书馆功能认识的肤浅,面对几十万上百万文献书籍往往显得手无足措。这都违背了图书馆的存在意义,我们要把改变图书馆现状当做一个课题,去研究怎么样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 二、大学生如何有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要了解把握大学生所特有的学习特征,摸清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大学生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引入有效的、科学的学习利用方法,来引导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①图书馆的职能之一是方便大学生阅读,那么,大学生为什么要阅读?要怎样阅读?自己有什么阅读需求?明确了自己的阅读需求,才能有效的利用图书馆浩瀚的书籍资源。图书馆和大学生相依相存,一方面,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优化调整图书馆馆藏结构,图书馆根据大学生的需求、要求购买馆藏学生需要的图书,提供图书资源和相关服务,解决藏书的供需矛盾,

图书馆的文化共享建设

图书馆的文化共享建设 发表时间:2019-07-05T17:41:37.010Z 来源:《成功》2018年第7期作者:周梅[导读] 在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因而图书馆的全体工作者就是图书馆的主人,他们有权参与图书馆的决策以及日常的组织管理工作,然而图书馆工作者的这种权利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是要取决于他们自身是否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二是还要取决于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的优劣。有不少的图书馆工作者缺乏独立的人格、自主精神和较强的参与 意识,而仅仅是处于一种服从的地位。因而他们只不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日报社山东潍坊 261041 在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因而图书馆的全体工作者就是图书馆的主人,他们有权参与图书馆的决策以及日常的组织管理工作,然而图书馆工作者的这种权利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是要取决于他们自身是否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二是还要取决于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的优劣。有不少的图书馆工作者缺乏独立的人格、自主精神和较强的参与意识,而仅仅是处于一种服从的地位。因而他们只不过是图书馆名义上的主人。所以制度文化建设仅仅靠制订几条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增强其民主参与意识。在制度文化建设中,首先应促使图书馆工作者意识到并积极行使其应有的权利,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图书馆发展目标及各项工作计划和管理方案的制订,从而使这些目标、计划、文案和制度能充分体现出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意愿,以达到民主和集中的高度统一。还应通过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促使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在能充分享受到其应有权利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履行其应尽的义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加快,如何消除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差距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启动与实施,对于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基层那众的普遍欢迎。 图书馆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活动,它将图书馆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科学文化建设等多种活动融为一体,统一于图书馆文化建设之中,因而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任务具有广泛性和多层次性。实施文化共享工程要依托现有的文化设施网点,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实施主体。因此,它与基层文化设施网点建设、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紧密相关,互为促进。各地要把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纳入文化事业建设整体规划,在设备、人员、资金等方面统筹考虑,给予保障。各级公共图书馆要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为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打好基础。 文化共享工程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汇集千家万户的一项民心工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单位的重要职责。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对激发各级文化单位和活力,转变工作机制,特别是提高基层文化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力度,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效增强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图书馆工作者能积极、文明、舒适地工作和生活,使读者能心情舒畅、愉快地学习和求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的图书馆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人类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质材料的好坏,作为这些物质材料的管理、使用和操作者的人也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行。这比现代化的建筑和先进的设施更为重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国家骨干通讯网络系统,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有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扩大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实现优秀文化信息通过网络为大众服务的目标。 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紧密依托数字图书馆建设,综合应用网络、通信、存储、计算机、数字化等多种技术和研究成果的系统工程。为实现文化共享工程的最终目标----优秀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必须开展跨地域、跨部委、跨行业的广泛合作,通过信息传输网络、技术应用平台以及数字资源整合,形成较完善的文化共享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在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发生着变化,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图书馆不仅应当是一座“知识宝库”,更应当的一座“知识喷泉”,而且还将竞争机制引入了图书馆,从而图书馆领域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也为进一步优化图书馆文化心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当更新观念,加强开展图书馆文化的理论研究,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图书馆文化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实践,使之向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加快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别、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状况、促进农村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有力措施。因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工程。

如何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

如何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武器。当前,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需要图书馆做出适当的改革,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对如何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 标签: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效率 一、引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要求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图书馆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承担着为群众提供阅读场所和资源的重要任务。 在图书馆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不断增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其利用的效率始终难以达到预期理想的高度。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成为一个焦点问题。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如何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推动图书馆进一步发展与建设,达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 二、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原因 1.文献资源多且杂导致读者难以选择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加大了对图书馆的投资力度,使得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断增多,图书的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 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图书馆已经基本建成了数字化图书馆,并且在图书馆之间逐步实现了图书文献资源共享。这就更进一步扩大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数量,导致读者在进入图书馆后容易产生选择性恐惧症,面对大量的图书难以做出良好的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读者通常会选择出版社名气大、封面精美的文献资源进行阅读,进而忽视了相对陈旧或者表面磨损较大的文献资源,而这些资源通常是因为质量较高而被多次借阅后边的陈旧,读者的盲目选择使其错误了高质量的文献资源。 同时,在大量的文献资源面前,读者也很难根据自己的真实需要进行选择,通常会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做出无奈的选择,最终导致其他资源被浪费。

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图书馆应有的职能作用,必须大力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壮大馆藏总量,丰富馆藏资源,同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整合。 标签:图书馆文献资源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是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总结。文献资源建设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及其他文献情报机构对文献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是图书馆基础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馆藏文献资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反映一个图书馆工作的规模与水平,公共图书馆作为本地区文献资源的中心,对于文献资源建设的要求是无限的,这过程是让无数图书馆馆员为之而努力奋斗和研究的课题。 一、确立正确的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指导思想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扶持兴办的综合性图书馆,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科技的振兴的标志,是发展文化事业、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是传播人类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和馆际互借的信息中心。是乡镇图书馆馆藏中心和图书下乡协调中转站。 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質量高低决定了对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劣。因此,做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应该先确定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建立科学的文献资源体系 1.基础文献收藏 基础藏书是文献资源体系之中的主体,它是按照地方图书馆的性质、方针、任务来设计组建的,它具有综合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主要是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发展等需要提供文献资源保证。它的建设必须符合本馆任务的开展和服务对象对文献的需要。还要注意文献资源的学科结构、文种结构、载体结构、时间结构、形态结构等。它应由重点文献、一般文献、地方文献等部分构成。 重点文献是馆藏范围中核心部分的主体部分,反映馆藏的发展方向,体现馆藏体系的特色。是根据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要科研课题及重点科学建设需要所配备的较完整系统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研究级文献中不断出现的新理论、

高校大学生应该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

价值工程 0引言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最主要的职能,这首先表现在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构建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基地。图书馆是知识文化的宝库,它拥有浩如烟海的文献,各种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它不仅能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和根据教学的计划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考书,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参加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的老化异常迅速,不断的更新知识,教育必须提倡终身制。因此,大学生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最新文献信息,汲取新的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方向,否则就不能全面理解,融会贯通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接受文献信息利用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大学生培养信息意识,形成独立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最优方法。1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大学生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做到有的放失。大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呢?①学习的自由性,大学学习的自由性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学生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学、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在大学里学生可以通过学分制、选课制、学分互认等自由选择学科专业和课程,学生自由地安排学习计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式、方法,自由地参加各种活动。所以他们面对如此自由,更多的是需要学习,需要引导,如何用好自由拓展自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尽情地去努力完善自我。②学习的自主性,自主的学习就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学并有明确的计划安排。在高校里,大学生的学习信息量大,教学速度快,许多内容都是点到即止。面对这种情况,由被动学习到自觉主动的学习就显得极为必要。③学习的从游性,在高校里,学生可以跟随老师游历在知识的海洋中,现在大学倡导的导师制、助教制、研究小组等方式,为大学的从游式教育提供了很多有效的途径。大学生应当积极调动自己的参与热情,尽可能地同老师和同学从游、同游,从中受到濡染,得以观摩,体会。④学习的专业性,高校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机构。大学生的学习是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做提前准备,从本专业的基础开始,逐步深入,逐渐建构起本专业的知识框架,并不断完善、逐步走向本专业知识的前沿领域。⑤学习的探索性,大学生在理论、实践逐步发展的同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在成熟。做到不盲从,积极探索事物的本质,喜欢怀疑和争论,对于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看法,不会轻言放弃。这一探索性特点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深入地掌握知识,也是发现新事物、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的基础。2有效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需把握的几点只有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顺应这些特点,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引入了科学的方法,才能拿出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正确引导自己更好的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在这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①要明确了解自己的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和学生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图书馆要适合学生现实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购买馆藏合理资源和提供相关的服务。作为读者,另一方面自己也要有使用图书馆的内在需求。现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从不或很少到图书馆借阅,其原因就是缺乏去图书馆读书的内心需求。没有了读书的欲望,图书馆对他们就失去了相应的意义。所以,利用好图书馆的首要前提是必须解决“内需”问题,作为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应该尽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换,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要充分认识读书对于自己成长和成才的意义,只有自己内心想读书了,图书馆才能成为其良师益友。②培养自己的阅读动机。有的学生读的书很多,但大多数是武侠、言情一类的,也有学生去阅览室浏览报刊,只关注那些娱乐的内容,换而言之,就是凭借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阅读。兴趣本身就是产生阅读动机的动力,但兴趣有高低俗雅之分,读些浅显消遣的书,只不过是消磨时光而已。大学生的阅读,应该提倡高雅,多读些有品位的好书,追求高雅的精神文化,再通过阅读丰富知识结构,强化专业能力。当然,高雅的阅读动机需要培养,需要引导,大学生应当寻求老师的帮助,让其加强对自己阅读动机的引导,根据图书馆的馆藏实际,开列必要的参考书目,让学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③学会制定学习阅读的规划。一是安排好自己去图书馆学习的时间,要相对固定,并且要求持之以恒;二是做好自己的阅读计划。确定每年读多少名著,读多少专业书,读多少修养素质方面的书,读多少种专业的期刊报纸等等。三是做好研究计划。应当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现有的文献资源,广泛阅读和潜心积累,把读、研、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写作水平,这样才能让自己大学生活充实又忙碌,不至于在不知不觉中虚度光阴,荒废学业。④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和获取信息的技能。寻找打开图书馆大门的金钥匙,培养信息意识,要认识到信息利用的重要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用好图书馆,必须要具备使用图书馆资源的基本技能。现在高校的图书馆,现代化程度都较高,几乎全采用了计算机管理。要想成功获取图书馆的这些资源,必须有具备相应检索的能力。比如要阅读电子图书或期刊,必须学会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如上网的基本技能、检索技能、搜索技能、下载技能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从图书馆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总之,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知识的宝库,追求理想的良师益友,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信息源,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著作,对开阔知识视野,拓宽思维空间,提高文化修养,构建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参考文献:[1]孙丽艳.新时期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调查及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5(4).[2]万荣花.如何使大学生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J].图书馆论坛,2006(26).[3]袁珍英.关于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阅读指导的思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苏炼.浅议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3个阶段和对应的阅读指导[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5).—————————————————————— —作者简介:卢欣(1982-),女,陕西安康人,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高校大学生应该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 How to Effectively Use the Library Literature Resources for College Students 卢欣Lu Xin (安康学院,安康725000) (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725000,China )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构建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基地,它在构建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研究高校大学生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 Abstract:University library is the base wher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build and update professional knowledge;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building reasonable knowledge structure.Based on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the article studies how to effectively use the library.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图书馆;阅读需求;信息素养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needs ;information literacy 中图分类号:G252.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76-01·176·DOI:10.14018/https://www.360docs.net/doc/937020258.html,13-1085/n.2012.07.221

图书馆文化建设及环境营造设想

图书馆文化建设及环境营造设想 【摘要】图书馆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文化建 设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图书馆文化环境,人文环境的探讨,结合我馆实际提出自己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设想,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建设;环境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召,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普遍建设了新校区,新校区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图书馆。再加上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就使高校图书馆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馆舍的扩建和硬件设施的配备上,新设备、新技术给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图书的加工流程缩短了,图书的流通服务更加便捷了,图书的检索功能更加齐全了等等。但是与日益更新的硬件设施相比,图书馆的软设备,文化建设却并没有跟上整个图书馆发展的步伐。目前高校图书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建设的滞后问题。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包括环境文化和服务文化,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1 环境文化建设 很多高校图书馆虽然表面上高大气派,装修豪华,但却忽略了营造其内部空间的文化氛围。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

播的窗口,应当尽量为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读者受到心灵的净化和熏陶,这是服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清新、整洁、优雅、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吸引读者,而且能催人向上,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精神。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环境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诱导作用,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加强馆舍建设的同时,还应进一 步加强对内部环境的美化,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内部环境的文化品位,打造宁静、和谐、优雅、向上的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以优美的环境吸引读者,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求知治学的家园。 2 图书馆服务文化 服务文化是高校图书馆内在形象的核心和灵魂。在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构建了优良的服务文化氛围,升华文明服务的内涵,才能真正实现在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需求的同时,满足读者精神上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文化却令人担忧。表现在:服务意识不强。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应有的奉献精神,热情服务、微笑服务不够。现实中人们看到的图书馆员不苟言笑,管理人员因对职业的卷怠而生出的冷漠往往令读者望而却步。由于图书馆缺少对读者应有的人性化关怀,缺少宁静、亲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