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作品欣赏论文
现代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大学论文 艺术作品赏析)绝对原创首发!

现代设计中的东方气质—中国传统元素提要:近几年中国风的盛行,给国际设计界注入了古老而神秘的元素。
传统的中国文化开始深入人心,设计师都在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进行提炼和融合。
在中国传统元素融入设计的一刹那,世界开始逐渐体味到中华五千年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并能深深感受到这独特的气息。
关键字:传统元素现代设计通过上课我们了解到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对艺术的设计与创新,到50年代以后出现的打破界限的后现代主义,西方国家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自己艺术的道路。
他们每次的成功都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不可抗拒的影响。
它们成为流行,成为时尚,成为经典。
它们也成为了国际设计界的引航者。
随着世界的发展,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
西方的理论和风格影响着中国。
中国的设计在飞速的发展,设计师也更努力的让作品适应国际品味。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
我们传统的名族特征如果不继续发扬的话,也会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下逐渐消失。
在现代设计中,我们更应该融入自己的元素,在设计中体现文化,让东西方的内涵相互融合。
记得老师在课上给我们看过在杭州的照片,这个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设计的。
复古的电话亭,新与旧,黑与白,古旧与现代,这些对立的元素,在这个城市中,都得到了最美的的融合。
人们享受了繁华,也感受着素雅。
城市中的浮躁与喧嚣,就在这些古朴的韵味中被消解得一干二净。
我们也很熟悉“中国银行”的标志,那圆形的古钱币与中文“中”字完美的结合,带来的不仅是现代的气息与东方的风采。
整个标志都透着浑厚与庄重的中国气质。
传统文化的神韵与内涵在这个设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这个设计也早已深入人心,这也是我心中最“中国”的设计之一。
一直以来优秀的设计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带有本民族元素的设计,无论他们融入了多少学到的理念,但那种强烈的民族风格特点都能沉淀其中。
这种融入设计里带有标志性的感觉,是来源于生活环境的熏陶。
我们中华名族传统元素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令人难忘的外表特征而独具风采。
(图案构成)立体构成论文(美术生艺术生必备)赏析

立体构成作品分析为了制作自己的立体构成,我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也从中发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作品.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将立体造型进展组合并赋予个性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经过自己制作立体构成,我对它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我下面要介绍的是一组我非常喜欢的设计.应为他用了最常见的材料,制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效果.第一节〔材料,构造,制作〕看资料理解到, 设计者的材料运用的很创新,是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纸。
一开始真的难以想象用纸也可以制作出这样立体的形状。
印象中的纸总给人薄弱,柔软的感觉。
但是整个作品把纸做出了坚硬厚重紧结的效果。
纸作为整个作品的原材料。
通过带状条形的环绕形成一样的形状,并利用简单的折叠、裁剪、粘贴做加工,形成花瓣的形态。
自己制作的时候,觉得最难的就是粘贴。
是点线面的组合搭配,与精细程度的最大考验。
这也是我最佩服这个作品的原因之一。
作品中每个立体图形之间细小的线的交织、点的粘贴,和面与面的角度也很讲究,细致。
每个花瓣键的角度完全一样,最细微的连接也是那么精细。
做到这样美观的效果真的很难。
花瓣统一协调,是抽象的形象.纸与纸的完美简单的组合,加上常见的纸张颜色——白色, 呈现出材料自身特有的魅力. 花瓣构造贯穿了整个作品, 从而使作品的整体性非常强。
作品中多个点同时出现时,让很多角度都可以找到视觉中心,杂而不乱。
虽然屡次的重复,但是乱而不失中心。
厚厚纸张和多个〞花瓣〞的设计可随意旋转,规律的重复连接.类似焊接的技术,让作品透着纸张与形状优美的柔和,也有一种厚重的稳固于坚强.在简洁的造型中给人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不同的是,它是有体量的。
体和量难以分割。
作品中的花瓣紧结厚实。
但是流畅的线条给人以舒适平和。
平衡能带来视觉及心理的满足,作品中点、线、面、色、空间的平衡带给人和谐的立体感。
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设计,完好美观. 没有底座的局限,随意的摆放,无论什么角度都是一种不同的管受。
现代雕塑研究论文

现代雕塑研究论文前言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探究。
在当今社会,现代雕塑早已经从传统的石、木、铜等材质中挣脱出来,而是采用了更加多元化的手段与表现形式。
本文将对现代雕塑的发展、特点以及与传统雕塑的区别进行分析与探讨。
现代雕塑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与艺术思潮的涌现,现代雕塑也经历了不少的变革与发展。
在20世纪以来,现代雕塑开始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材质,如玻璃、塑胶、水泥等,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各种奇特、独特的作品。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雕塑形式也日益多样化,不再限于三维空间内创造物体的作品,更多采用了数字技术等新兴技术手段进行创作,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现代雕塑的特点现代雕塑在形式与表现上都不同于传统雕塑,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 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现代雕塑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作、设计,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打印技术等。
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操作方法,使得艺术家可以更加灵活地表达他们的作品。
2. 材质的多样化与传统雕塑只使用大理石、青铜、石膏等有限的材质不同,现代雕塑采用的材质更加多样化,有金属、树脂、玻璃、塑料、布料等许多不同的材质,使得作品的形态更加丰富多彩。
3. 技法的创新现代雕塑技法相对于传统雕塑也有了很大的变革。
现代雕塑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对三维物体(如石膏、泥塑等)的扫描、修整、设计和打印等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手工创作时间,也提高了作品制作的精度和细节。
4. 融入社会文化环境现代雕塑不仅追求艺术性和美感、形式新颖,更融入社会文化环境,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作者对社会问题的认同与探索。
这种融合也进一步加深了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现代雕塑与传统雕塑的区别与传统雕塑形态单一、材质较少等特征不同,现代雕塑充分利用了新技术、新材料的优势,作品形态、造型等更为多元、自由。
传统雕塑通常偏重于建筑与公共雕塑等传统领域,而现代雕塑则更加注重艺术性与创新性,关注人类社会与个体生命的关系、文化内涵等方面,更具有现代价值与文化意义。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
(未细分论题)
对于现代人来说,艺术已不是奢侈品,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艺术
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此来表现作者的观点和创意。
对于观众或欣赏者来说,欣赏艺术也是一种沟通方式。
细读艺术作品,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创作者,也可以了解到
自己,了解自己的思想和内心世界。
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例如可以从色彩学、构图学、
线条学等方面来分析和解读一幅画作。
当我们能够看到画作中的线条、颜色和形状时,自
然而然地会去考虑创作者的主题和意图。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慢慢的去琢磨,深入了解,才
能达到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感悟。
艺术的崇高之所以能感染我们,正是因为它具有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力。
这些艺术元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作品,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和精神内涵。
同时,艺术也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自我认知和情感体验,从而从中汲取生命的智慧和启示。
最后,艺术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形式。
在艺术鉴赏中,我们需要重视传统艺术与
当代艺术的结合,不断挖掘和创新。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在整个鉴赏学习过程中,带着真诚的态度,认真的去感悟和理解艺术,才能真正的体
会到艺术所带来的美好与乐趣。
论文《毕加索艺术作品赏析》

毕加索艺术作品赏析津津【摘要】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
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部的统一与和谐。
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关键词】简介作品及风格艺术成就评价一、毕加索简介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是西班牙画家、雕塑家、剧作家、诗人,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抽象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他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
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部的统一与和谐。
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
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了九十三岁的漫长生涯,他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二、毕加索的风格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选取的作品是中国现代画家齐白石所创作的《荷花》。
首先从艺术风格入手,这幅画作使用了传统水墨画的技法,采用单色与水墨浓淡的变化进行表现,以及传统中国花鸟画中的“以写为主”的理念,即通过写意的笔墨表现画面的主体,流露画家的情感。
而此幅画画家则采用了飘逸、灵动、清秀的笔法和色彩,巧妙地将荷花、蝴蝶等自然元素与抽象形式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形在意先”的表现手法,即将自然万物和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反映出传统文化对审美的追求。
其次从艺术技法的角度来探究,这幅画在手法上使用“点、线、面、墨”的技法进行表现,来刻画荷叶、荷花、蝴蝶的轮廓和质感,并通过墨渍、淋墨、拂墨等技法,将画面的色彩、光影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画家则通过字形、符号等方式创新性地表现了荷花的纹路和质地,使画面形象和情感达到了一种和谐、舒适和优美的状态。
再从艺术手法的表现入手,这幅画作通过“神似”、“虚实结合”、“虚与实之间”等方式表现了画家的艺术手法。
画家通过描摹自然界中的荷花、蝴蝶等富有生命力的自然元素,并将其与艺术表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表达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审美情趣。
虚实的结合也表现了画家的表现技法,针对不同的视觉效果,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如荷花的装饰性、蝴蝶的形象逼真等,让人不仅能欣赏到画面的美,同时也能够体验到深层次的文化真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做出这幅作品的艺术家,齐白石是一位卓越的中国画家,其艺术理念和表现方式均非同一般,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将传统文化和新的艺术表现法相结合,探究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之路,成为了中国现代画坛上的翘楚。
综上所述,从艺术风格、技法、艺术手法的表现以及做出这幅作品的艺术家等方面来进行美术鉴赏,不仅能够使人更深入地认识一件艺术作品,而且还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从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推荐优秀的中国剪纸艺术论文范例欣赏(共3篇)

推荐优秀的中国剪纸艺术论文范例欣赏(共3篇)第1篇:浅谈中国剪纸艺术对泰国学生的教学意义一、中国艺术剪纸 1.中国剪纸概述。
剪纸这门艺术来源于民间,它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常出现在房间装饰,门户窗花上,被运用于各个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庆祝、婚庆典礼等活动中。
它的工具简单,有剪刀、纸、刻刀等一应俱全。
创作者也都来自民间,内容反映生活,真正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
由于创作主体的民间性,使得剪纸作品生活化,并且灵活多变,花样丰富,这就构成了剪纸灵巧生动而又生活化的特点。
劳动人民通过一把剪刀在纸上灵活地剪出各种图案,或大或小或繁或简,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中国剪纸的意义(1)文化。
剪纸作为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与其他的民族传统文化一样,经过了千年的历史积淀,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更加反映出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
(2)社会民俗。
在中国古代,剪纸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用于民俗,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农耕社会生活中创造、流传、享用的一种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与中国农耕社会的民俗文化融为一体。
我们后人可以从取向和表现形态上看出古代民俗心理和民俗活动的传承。
(3)审美。
剪纸艺术能够给人带来身心愉悦感。
在特定的情境下,还能引发人们的想象力,从更深的层次去感受、体验它。
更高层次上说,民间剪纸反映着民族精神,赏心悦目的美感,表示人们有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中国剪纸的造型特点。
在汉唐时期,就有了“剪纸为小幡”之说,如用金箔镂刻的“华胜”残片是保留至今的唐代剪纸形式作品。
后来发展为在节日中以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或门楣上作为装饰,逐渐变成了有欣赏性又有实用价值的手工艺术品。
目前,中国剪纸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现已延伸到书籍装帧、贺卡设计、商品包装上了。
大量新的造型、别致新颖的构图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还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生命力。
与中国剪纸相比,外国剪纸的特点是造型单纯、突出外轮廓,作品的取材有生活场景、童话、寓言故事等,还有的是将不同色彩的剪纸通过拼摆组成装饰画。
美术论文鉴赏优秀3篇

美术论文鉴赏优秀3篇美术鉴赏论文篇一从《瑞鹤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经过这一段时间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想从一幅花鸟画,《瑞鹤图》简单谈一下美术鉴赏的意义。
那么要谈美术鉴赏的意义,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
了解了什么是美术鉴赏,下面就要说说美术鉴赏的意义。
既然是鉴赏美术作品,那美术鉴赏的意义就首先是美术作品的意义。
而美术作品的意义又分为本身意义及延伸意义。
其本身意义就是说我们看到一件美术作品时所获得的美感和愉悦感。
拿《瑞鹤图》来说,此图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上空飞鹤盘旋,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互相呼应。
画面仅见宫门脊梁部分,突出群鹤翔集,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气氛。
此幅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此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
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
更为精彩之处,天空石青满染,薄晕霞光,色泽鲜明,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顿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卷后为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
看到此图后,我们为之一震。
一片生机跃然纸上。
我们在看图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这就是其本身意义。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
引皇城宫人仰头惊诧,行路百姓驻足观看。
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长鸣如诉,经时不散,后迤逦向西北方向飞去。
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
但“祥瑞之兆”却难以挽回衰败的国运,此后第十五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
宋朝军民纷纷起来抗击金兵,金人自知无力吞下这个腐朽然而却十分庞大的仅仅通过一幅画,我们就了解到这么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的文化底蕴、艺术和文化素养得到极大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内.墙外
———之如此建设"新农村"
此作品采用的媒介是通过图片展示,采用图片为媒介的理由有,图片所展现的虽然只是一瞬间的画面,但一张图片就把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墙内墙外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情景充分的展现了出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启发人们对当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之前看到过一篇报道讲的是,甘肃永靖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但该县在部分公路两边,最近新竖起9处鲜亮整洁的高墙,用来挡住农民破旧的房屋和院落,村庄看上去鲜亮整洁。
当地领导还声称,这是“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出来的做法。
这种新做法确实是改变了村容,但对村民的实际生活没有带来好处,仅仅是个“面子”。
报道中还提及,就在者光鲜的墙背后的村庄中,还有部分农户家里缺粮断水,生活极其贫困。
当地政府称,这是绿化美化农村环境的“文化墙”,而当地农民则毫不客气地称之为“遮羞墙”!崭新的砖墙沿路壁立,墙面还被统一涂成蓝色,并画上了图案,一些墙上还盖上琉璃瓦,煞是好看。
光鲜的高墙后,却是农民的土坯墙和破旧的院落。
此图片主要是通过墙内墙外两种情形的鲜明对比,凸显出一些地方的政府官员只顾及自己的政绩,搞形象工程,而不花心思去为百姓办实事的现状。
当然,要拍出这样效果的图片角度必须要选取适当,镜头所拍摄的地方应该是稍微比墙高一点,并向墙外偏离一点。
在图片中,必须照到那道光鲜的墙,并且是处在于主体的地位、视觉中心。
墙后农民的土坯墙和破旧的院落也必须在图片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因
为那才是对比的主体。
墙的前面大马路在图片里也因有有所展现,而且最好能空空的大路上伸向远方的情景。
整一张图片的背景是当地特有的景象,山上是稀疏疏的植被,一眼望过去都是与土地的颜色一样。
整张图片,只有墙的颜色是鲜艳的,甚至顶部还盖上琉璃瓦,而其他的都是比较灰暗的颜色,这是那一道墙在整个画面中显得特别显眼。
至此,整个画面所呈现出来的这一地方应该是比较贫瘠的,生活条件应该是挺艰苦的。
但此处却建了如此光鲜的墙,显得与四周的环境非常不协调,并且毫无实际作用。
总之,整个画面主要是通过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引起人们对社会中存在的这一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