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浅谈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浅谈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共同创造辉煌灿烂文明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作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的共同信念。
这种共同信念,既基于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捍卫统一的历史事实,也基于56个民族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浓浓血脉。
各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同呼吸、共命运,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文化格局。
在这种文化格局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这种共有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表明了民族之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民族团结这样一种强烈的价值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海内一家的民族心理和共同情结,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至上的伦理要求。
解放60年以来,新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近30年以来,大改革、大发展、大开放更使得新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新疆,已经发展成为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极大改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强势新疆。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内地各兄弟省市、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支持、支援下,在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下,新疆激情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跨越。
一、“三个离不开”是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1990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新疆考察时明确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揭示出一条最简洁最朴素的规律: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是繁荣昌盛的基础,和则两利,分则俱伤。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1、维护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
条件。
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
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2、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是祖国统一的基础。
维护民族团结,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既要认真落实民族政策,认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坚决反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依法严厉打击和制裁分裂祖国的活动。
3、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在漫长的历
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各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创造历史的
活动当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把不同的民族的人民群众聚集到一起。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心得体会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变化越来越复杂,各种矛盾冲突展现出无限可能。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睦,我们应当增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措施。
首先,维护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民族团结和谐的基础之上。
只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才能推动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实现国家的强大和繁荣。
因此,我们必须知道,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民族团结要从根本上开展,增强民族认同感。
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当从青少年教育中抓起,让孩子们了解和了解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
也要加强对各民族间文化的沟通,以增加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理解,建立深度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
第三,积极主动走向全民族团结和谐。
我们应当沟通统筹好各类民族矛盾,化解各种矛盾,这样就可以增加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综合治理的路线,不断加强政府、社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共同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最后,加强社会治理,确保社会的稳定。
我们必须在各种问题和矛盾发生时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矛盾的紧要关头,要加强对恶劣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统一的法律。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社会风气的整顿,倡导诚实守信、守法遵纪的行为方式,建立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
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当今时代的基本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义务和责任,采取必要的措施去推进民族和谐,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未来。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心得体会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心得体会加强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在这方面,首先是要树立共同的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各民族能够共同认同文化认同,形成一种融洽的共同民族认同感。
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增进交流与合作,共同发展繁荣。
通过这些举措,能够增强各民族的团结意识,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实现。
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社会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而每一个公民都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人。
在现代社会,社会稳定问题有许多方面,比如治安、就业、环境等。
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维护公共利益,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这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以身作则,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一个守法守纪守规矩的好公民。
对待工作,秉持勤俭节约,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对待他人,要团结互助,相互尊重,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稳定尽一份力量。
加强宣传教育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通过广泛宣传,可以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弘扬正能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文明程度。
我们应该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加强对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向大家传递正能量,引导大众形成正视问题、理性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
我们还可以利用教育资源,在学校、社区等地方加强对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观,从而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当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心得体会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心得体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我认为,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础,只有保持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加强民族团结是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个国家如果发生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不仅会给国家的社会秩序带来严重的冲击,而且还会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加强民族团结是推动全民族共同进步的重要动力。
多民族国家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点,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只有通过民族团结,各个民族之间才能实现良性互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交流与文化交流,才能充分发挥各个民族的优势,实现各族群众的全面发展。
加强民族团结可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内部统一和凝聚力的象征,只有确保各个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合作,才能使整个国家更加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只有有力地保持民族团结,国家才能具备更强大的向心力,进一步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加强民族团结可以增加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往往是建立在各个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基础上的。
只有保持各个民族之间的平等、友好、互助的关系,才能使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民都享有公正的待遇,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只有有力地加强民族团结,国家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我相信,只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高度重视民族团结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就一定能够实现多民族共存、和谐共荣的美好愿景。
只有当全体国民都能通过努力促进民族团结,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浅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意义

浅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意义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大局的重大问题。
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从民族地区来讲,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奋斗目标,又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工作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加以贯彻落实,以创新精神,全力打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的规划,加快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加快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贯通改革、发展、稳定,贯通经济、政治、文化,贯通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没有各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因素中,经济是首要因素。
经济发展可以带来一连串的发展,经济落后就可以带来一连串的落后。
当前,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一些群众的生活还处在贫困状态。
2003年全国2800万贫困人口,少数民族没有解决温饱的有1300万;占全国的45%,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8.4%,而少数民族没解决温饱的却占全国的45%。
①民族地区吃饭难、上学难、看病难以及毒品、艾兹病问题等等,都与贫困问题相联系。
有贫困就不可能有和谐,有贫困就不可能有稳定。
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解决,不但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对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加以解决,切实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位置上来。
加大感情投入、政策投入、人才投入、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基本出发点,在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中,加快每一个民族的自身发展,实现各民族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心得体会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心得体会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稳定的根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
只有当各个民族之间和谐相处,才能够保持社会的稳定。
我曾参加过一个由不同民族组成的社区集会,当时在场的有汉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代表。
大家不分民族,坐在一起交流,互相尊重和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习俗。
我深感这种和谐的氛围给人带来的舒适感,也明白了只有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够形成一个稳定而和谐的社会。
加强民族团结能够消除误解和偏见,促进民族融合。
在中国,不同民族之间曾经存在着各种误解和偏见。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和互动,可以让不同民族的人民更好地了解彼此,消除误解和偏见。
我经常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发现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大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接受彼此的文化和习俗,逐渐消除了对其他民族的偏见和误解。
这种民族融合的态势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加强民族团结能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和支持。
只有当各个民族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国家力量。
我曾参加过一次由多个民族组成的青年志愿者团体,大家一同参与社区服务,共同为社会做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共同为实现社会公益事业而努力,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体会到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性。
只有让每个民族都感受到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才能够形成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
加强民族团结能够增加社会的幸福指数。
当不同民族之间和谐共处时,社会的幸福指数会增加。
在一个相互尊重、包容而又充满活力的社会中生活,人们会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我曾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生活过一段时间,那里的人们和睦相处,享受着各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彼此之间并没有矛盾和纷争。
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的幸福感明显高于其他地方。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只有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够让每个民族都感受到幸福和安定。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家乡社会稳定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家乡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家乡社会稳定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促进民族团结并维护家乡社会稳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只有当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繁荣,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家乡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石。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例如,我们可以举办多元化的艺术表演、体育赛事、文化节庆等活动,吸引各个民族的参与,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和认同感。
此外,加强中小学教育中的民族团结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
通过在教材中融入多元文化要素,培养学生对其他民族的了解和尊重,促进学生民族团结观念的形成,从小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二、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民族团结的保障。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法律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观念,使每个人都能熟悉并遵守法律。
在加强法治的同时,要保障每个公民的权益和利益。
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多数民族,都要受到公平的对待和尊重。
只有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
三、经济发展繁荣民族团结经济是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支撑。
通过加强经济发展,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促使各民族心理的安定和团结。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同时,要注重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交通、通讯等方面的便利性,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通过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地区的经济活力,提高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繁荣和民族团结的良性互动。
四、宗教和谐促进社会稳定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该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为各个宗教提供公平的发展环境。
同时,要加强宗教教育,引导各个宗教教派积极传承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共同创造辉煌灿烂文明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作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的共同信念。
这种共同信念,既基于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捍卫统一的历史事实,也基于56个民族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浓浓血脉。
各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同呼吸、共命运,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文化格局。
在这种文化格局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这种共有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表明了民族之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民族团结这样一种强烈的价值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海内一家的民族心理和共同情结,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至上的伦理要求。
解放60年以来,新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近30年以来,大改革、大发展、大开放更使得新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新疆,已经发展成为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极大改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强势新疆。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内地各兄弟省市、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支持、支援下,在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下,新疆激情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跨越。
一、“三个离不开”是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1990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新疆考察时明确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揭示出一条最简洁最朴素的规律: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是繁荣昌盛的基础,和则两利,分则俱伤。
大杂居、小聚居是中华56个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特点。
在“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大地,生活着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3个。
天山流淌的清澈雪水,绿洲捧出的丰硕果实,一同滋养了各民族的儿女。
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儿女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彼此交流、彼此借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结下了亲如骨肉手足的情谊。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这深情的歌儿唱出了两千多万新疆人民共同的心声。
当你在新疆大地,看到一个个多民族大家庭其乐融融、和睦相处的温馨画面;当你在危难之时,看到新疆各民族同胞风雨携手、同舟共济的感人场面,你就会知道“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已经融入各族群众的血脉,成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亲如兄弟、休戚与共,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汉族积极吸收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长;各少数民族也从汉族那里学习文化和农牧业技术;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使新疆这片土地展现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和谐统一的繁荣发展美好景象。
哈萨克族谚语说:“兄弟和睦有马骑,妯娌和睦有饭吃。
”对各民族兄弟姐妹来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既是共建家园的客观要求,更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如果谁离开了谁,就会像迷途的羔羊,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就会像离群的孤雁,发出凄凉的哀鸣。
惟有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深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时时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上,中华各民族才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美好前程。
二、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之本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是新疆的大局。
在新疆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也干不成。
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稳定,这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所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历史和现实斗争经验告诉我们,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新疆稳定,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
没有对民族分裂主义的坚决斗争,就没有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就没有新疆的稳定和发展。
在国内,境内外“三股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分裂破坏活动,维护新疆稳定形势依然严峻。
2008年3月7日,东突分子企图制造民航班机爆炸案;3月23日,“伊扎布特”组织企图在和田大巴扎策应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8.4喀什暴力袭警事件”和“8.10库车恐怖爆炸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区内一些地方看似风平浪静的表象后面隐藏着不少问题和隐患,非法宗教活动猖獗,“伊扎布特”等一些团伙组织图谋搞“街头政治”暴力化倾向日益明显。
三股势力迫于斗争的需要,故意制造的各民族问题的隔阂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总结其基本经验,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坚持“稳定压倒一切”这个关键不动摇,为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就是大局。
“7·5”事件发生后,许多无辜受害群众的亲属强忍悲痛,着眼大局,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各族干部群众不信谣、不传谣、明辨是非、珍视团结,自觉维护稳定……这些都体现着可贵的识大体、明大理、顾大局的品格。
就是因为顾全大局,才避免发生面向无辜同胞兄弟“以暴制暴”的惨剧,才避免埋下各民族间“血债血偿”的仇恨种子。
我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倍加顾全各族人民精心维护的宝贵的民族团结的大局,倍加顾全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倍加顾全中华民族抢抓机遇实现伟大复兴的大局,决不能做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决不要钻进敌人设下的阴险圈套,更不能上敌人企图搞乱新疆的当。
我们坚信,新疆各族人民经受过共同捍卫祖国统一的风雨历程,有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有坚如磐石的团结基础,有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任何敌人分裂破坏的图谋都不会得逞!三、民族团结是新疆发展的生命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世代生活于此的各族人民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成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实基础。
新世纪以来,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和问题相互交织,影响我区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大量存在,维护我区社会稳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加强新疆的民族团结简单说就是形势所迫,发展所需,民心所向。
在新疆,民族团结,则社会稳定;民族分离,则稳定无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007年比1978年增长16.4倍,人均GDP达到2217美元,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的可喜成就,这是与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不分开的。
要实现新的、更高的发展,首先要维护好、发展好民族团结这个关键。
民心所向,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遵循生理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际交往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递增规律。
当人民由低层次的需求到高层次的需求依次得到满足后,才可以安心工作,安心付出,完成自我管理,自我实现。
按照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新疆各族人民在经历长期的纷争骚乱之后,渴望团结,渴望稳定,对安全的需求已成为普遍共识。
民族团结教育是顺民意、合民愿、得民心的符合新疆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
“7·5”事件中少数民族群众无私救助汉族群众,汉族群众救助少数民族群众,各民族群众相互救助的事例举不胜举。
这桩桩事例,件件事实,再次证明,各族群众中所形成的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民族团结基础是经得起考验的。
四、民族团结是新疆繁荣之本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共谋发展,让天山南北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41761万元提高到今天的4203.4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解放初的166元提高到19893元,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
各族群众深深体会到,正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了持续、健康的内部环境,使得新疆变得日益富饶与美丽。
新疆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离不开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也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祖国统一、民族和睦、社会稳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心愿,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所在。
“7•5”事件所反映出的绝不是什么民族矛盾,而是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敌对分子策动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他们唯恐天下不乱,一心制造民族纷争,其险恶用心就是为了破坏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破坏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我们要洞察敌对势力的险恶用心,认清罪在分裂势力、犯罪分子。
要不信谣、不传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团结是福,分裂是祸。
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和睦、祖国的统一,永远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我们要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努力创造新疆团结和谐、繁荣发展的美好明天。
我作为一各少数民族干部,在这场重大政治斗争中,要坚决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坚决做到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少数民族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勇敢坚定地站在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亮出观点、表明态度,不畏风险、敢于斗争,做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模范、做民族团结的先锋模范;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
我们要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形成万众一心反分裂、求稳定、谋发展的强大动力,创造新疆团结和谐、繁荣发展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