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应用探讨发布时间:2021-11-03T09:32:54.76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月上作者:王洪波[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改革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在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其日后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王洪波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改革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在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其日后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汽车技术;分析企业生产一线,汽车技术应用专业主要是负责产品的制造、安装、调试、以及运行等一系列的工作,因此,该领域的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以目前的形式来看,有一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的计划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目标极为明确的。

而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汽车技术专业教学中应用工作过程导向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汽车技术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在汽车技术应用专业中应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措施在汽车技术应用专业中应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是汽车技术应用专业进行创新的一个手段。

如何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汽车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将行动导向的观念树立在汽车技术应用专业中行动导向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中展主导地位,而学生要在具体实践的情景中进行相关的职业活动,比如说设计项目、实施方案以及检查设备等,是其核心思想。

这是一种教、学、做三者合一的教学模式,是对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体现,使学生自己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严格遵守完整的工作流程,出色完成实际案例的教学任务,真正做到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
操作等。
实施教学活动: 按照教学计划, 实施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评价与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 情况进行评价 和反馈,及时 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效果。
实施要点
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工作过程 导向,设定具 体的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活动: 根据教学目标, 设计相应的教
实践效果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践 应用
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课程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实践操作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
学活动
注重实践操作: 让学生在实际 操作中学习和
掌握技能
评价与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 过程和结果进 行评价和反馈, 以促进其学习
和发展
实施案例
案例一:某职业院校 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教 学模式,将课程内容 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案例二:某高校采用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 式,将课程内容与科研项目相结合,提高 学生科研能力。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发展 趋势与展望
发展趋势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将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将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的知识传 授者转变为引导 者、组织者和合 作者
课程内容的更新: 需要不断更新课 程内容,以适应 行业发展和需求

浅谈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在妇产科诊断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在妇产科诊断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医院和行业进行调研 , 以医院妇产科 岗位 能力需求 为导 向 , 确定知识 、 能 关重 要 的作 用 。 技 四 、 作 过 程 导 向 的 教 学 流 程 工 及素质 目标; 学生在学 习专业课 程前利 用社会 实践 活动 先到 医院见 习, 了 本 课 程 在 高 职 临 床 医 学 专 业 中实 施 工 作 过 程 导 向 教 学 , 师在 课 程 设 教 解 工 作 环境 , 验 工作 过 程 , 收 集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 病 例 资 料 , 体 并 回到 学 校 后 由教 师 设
警 零
浅 谈 工 作 过 程 导 向 教 学 在 妇 产 科 诊 断 技 术 课 程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 李 翠 玲 高 丽 玲 刘 锴 颉 李 晶 吴 荣 娟
(. 1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医学技术 系;. 2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总医院 )
【 摘要】在 高职 临床 医学专业 中实施工作过程导向教 学 , 教师在课程设计前到 医院和行业进行调研 , 以医院妇 产科 岗位 能力需求为导向 , 确定知识 、 能及 素质 目标 ; 技 学生在 学 习专业课 程前利 用社会 实践 活动先到 医院见 习, 了解工作 环境 , 体验 工作过程 , 并收集一定的病例 资料 , 回到学校后 由教 师设计 学习情境 , 完成 学习 目标 。最后 学生再 次回到 医院顶 岗实习, 学生既具有完整的临床 工作 思维能力, 使 又具
业技能的助理医师, 使学 生能够对社 区常见病 、 多发病进 行正确诊 断、 治疗 到改进 、 完善和提 高。 3 改革 实践 考 核 评 价 体 系 . 和 预 防 的 能 力 , 够 对 危 、 重 症 患 者 进 行 初 步 处 理 的 能 力 , 够 应 用 生 能 急 能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围绕定义的学习目标,通过设计具有实用性、实际性和合理性的工作任务,将任务完成以减轻学习难度,以及通过材料安排、多媒体资源、过程指导、学习评价等有效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教学模式。

它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实践活动中,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将学习视为一种构建认知发展过程的活动。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讲师的角色,首先通过提出学习目标,展示所需要的素材,安排学习任务,给予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及必要的技能,并通过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与团队协作,进行学术讨论,完成自我评价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接下来,老师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应用环境中,通过实际行动和实践,引导学生提升学习水平,加深学习理解。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是改革性的,它拓宽了传统的教学范式,帮助学习者建立一个更加认知化的学习环境。

它可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多彩、有趣和生动。

同时,它也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习者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好处不仅体现在优化教学成效和学习内容上,还体现在学习者相互交流、合作和学习氛围上。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让学习者在融洽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受到更多的影响和帮助,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与成长。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施起来也有不足之处。

应用需要考虑到当前教育体系的特性,尤其是学校、班级和老师等实际情况。

在实施之前,需要认真思考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能力等。

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学习者特点,掌握学习者的需求,及时发现学习的实际难点,加强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保证学习者较高的学习兴趣。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实用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者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帮助更多的学习者建立认知性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1. 引言:从课堂到职场的桥梁在教学的世界里,常常有人说“学以致用”。

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假。

试想一下,你在课堂上学到的那些理论知识,假如能直接在工作中用上,那不就完美了么?这就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精髓。

也就是说,咱们不光是在教书,还得教学生怎么在真正的工作中发挥这些知识。

说白了,就是把课堂上学的东西直接搬到现实工作中去用,真是个让人一听就觉得实用的好主意。

这种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实际工作的过程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通过“做”来学习。

举个例子,你学计算机编程,不光是看书背代码,更要动手写程序,甚至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一来,知识就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实用工具。

换句话说,就是把“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问题,提前解决掉,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2.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2.1 真实的工作任务首先,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就是得有“真实的工作任务”。

咱们都知道,课堂上的模拟题和真正的工作环境完全不同。

比如,工程类课程中,学生做的项目可以是一个虚拟的工程设计,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可能会碰到各种真实的难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体验这些真实的工作任务,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就像玩游戏时遇到的难题一样,只有自己动手破解,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2.2 实时反馈和调整其次,这种教学模式还强调“实时反馈和调整”。

什么叫实时反馈呢?就是在学生进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老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表现,及时给出指导。

这样学生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法,避免走弯路。

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有时候,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会走得太远,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实时的反馈就像是导航系统,能帮助学生随时纠正自己的方向。

3. 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3.1 资源与环境的限制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不是没有挑战。

首先就是“资源与环境的限制”。

有时候,学校的设备和资源可能达不到要求,学生也未必能接触到真正的工作环境。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魏秋兰(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18)摘要:高职《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文章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该课程模式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悉掌握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现代汽车电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关键词:汽车;电器设备;工作过程;高职院校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Case Study for the Course of Automobile Electric-Equipment Structure and MaintenanceWEI Qiulan(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Shaanxi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Xi’an, Shaanxi, 710018)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the automobile electric-equipment and maintenance course has not met the requests for training modern automobile specialized tal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ode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in the course. This curriculum mode focuses on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all-around developments of students, which makes students being skilled at whole working proces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find and solve automobile electric-equipment faults.Key words: Automobile; Electric-Equipment; Working process; Vocational colleges0. 引言《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是普通高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一门必修专业课。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主要 做法
通 识 性 培 训 ,提 升 教 学 理 念 : 1 . 教 学 思 想 理 念 的 培 训 积极组织学 习学 院课改教 改精 神 ,进一 步思考 我 院暑 期 的课 程 改 革 培 训 学 习 所 得 ,结 合 我 系 “ 谈 专 业 ,说课 改 ” 的活动 ,充 分调 动教 学 团队 中每一 位教 师思 考课 改 、 参与课改 的积极性 .让 老师们 实实在 在地走 近课 改 ,感受 课改 ,提升每一位教师 的教学理念 。 2 . 注重 培训 的交 互参 与 结合具体 的课堂教 学 ,具体 的问题 .依据 课程 的整体 设计和单元设计 ,用新 理念 去组织教 学活 动 ,然后 交互评 课 ,人人参与 ,各抒 己见 。组 织 老师进 行案 例分 析 ,实 现 老师具体教育操作 的优化 .促 进教师 实现课 程改革 理念 的 内化 。 3 . 狠抓 课 堂 课程实 施 中以 “ 学 生 为主体 。教师 为主导 ” ,在 对 企 业进行广泛调研 的基础上 ,结 合人才 培养方 案和学 生 的实 际情况 ,确定教学项 目,制定每 一具体 的工作 任务 和教 学 单元 .最后详细设计 每一个 教学单元 .从而 细化课 堂教 学 的每一个环节 。突 出职 业教育 “ 实践性 ” 特点 ,本着 “ 做 中学 ,学 中做 ” 的原 则 设 计 教 学 过程 。 4 . 强 调 教 学 的 反 馈 与 反 思 在教 学的过程 中 .针对 每一个 项 目阶段 .我 们时 刻加 强教 师间 ,以及教 师与学生 间 的交 流与讨 论 。积 极发 现教 学过程 中的问题 .及时 对教 学过 程 的各 个环 节 进行 调整 , 用 新 课 程 教学 理念 反 思 日常 行 为 ,这 样 老 师 们 在 不 断 的 摸
2 O 6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6 年第 20 期
一般都是理论课程设置的比例较大,实践方面只有简单的上 机操作,如编程、网站运营等。这些实践往往是不够的,学 生无法获得足够的经验,同时,很多教师自身也缺乏足够的 社会实践,教学内容不符合岗位需求,使得该专业的教学无 法做到以就业岗位为导向,无法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考核形式传统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考核方式落后,计算机专业课程 的考核方式多是传统的理论试卷考核加上简单的上机操作, 这种考试形式比较传统,考试范围狭窄,所考核的知识点多 局限于书本,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记忆性的知识本身而不是知 识的应用,教师甚至会划范围、挑重点,让学生们通过死记 硬背和大量的题海战术增强学生的记忆,而学生也是集中在 考试前突击,或是通过大量的背诵来应付考试。最终将考试 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以分数论高下,这主要 考核的是学生的记忆力、 是与问题的 “标准答案” 相符的程度, 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特点
“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为达到工作目标而采用的行为逻 辑结构的一种管理学思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 式是指以工作或实践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既是 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理念,指导思想与策略是“工 作过程导向”。 1.1 以学生为主体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学生为 核心”,把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 标,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在此教学模式下, 教学的重心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教师不只是在课 堂上传授课本知识,更多的是传授技能,是指导者,引导学 生感受知识、技术和方法,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他们从中 学习、咨询、锻炼技能,这些技能和知识更紧密地联系实践, 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铺垫。 1.2 注重实践需求 “工作过程导向”是以工作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缩 短学生与职业的距离,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检验 实践,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教育 模式下,必须和实践需求紧密结合,要能适应现有企业的 需求,并通过调研、反馈、课程设计、方案制定、目标实 施等步骤,教授给学生最切合实际的工作技能,让他们学 有所用、学以致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2010年1月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教育领域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某一职业的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相互关联的所有的学习领域的学习,获得从事某一职业的职业能力和资格。

工作过程导向创建了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模式,其研究的最主要任务是分析和探索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实现职业技能的提高和知识的构建,使学生上岗后,能符合企业“上升快,适应期短”的要求。

本课题从申报后,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他们对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学术价值、研究目标、思路、方法作了指导,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努力去探索实施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的工作导向式教学模式。

二、课题的实施回顾
本课题从2008年12月以来,经过了一年时间的研究,回顾近一年的历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组织理论培训
1、课题基础知识培训
2008年11月我校启动课题的申报的有关工作后,教务处立即组织相关教师培训,教务处夏爱联副主任就“课题申报的完整过程”、“课题的选择”、“课题的论证”、“课题的设计”、“课题的申报”、“教科研的开题与结题”等内容开展教科研培训,提高了大家的“课题意识”,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动员全体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在此基础上,王晶涛老师就工作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准备材料,拟开展课题研究。

2、明确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工:
确定《工作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后,课题组负责人在专业部宣传动员,引导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成立课题组,组员详细分工:课题组长:王晶涛,完成课题设计、管理、协调及教学模式策略研究,撰写开题、结题报告。

其他成员按照成员分工,对各自负责的内容进行实践和研究,并收集、整理、分析各方面的材料。

3、课题理论知识培训
开展研究之前,课题的负责人收集了有关《工作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理论集锦,要求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学习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等相关理论。

共同学习了常州教研室龚国胜老师关于“课题研究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认真执行溧阳教研室陈建华主任提出的“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实效”的相关要求,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为本课题方案的实施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课题实施过程分析
1、课题实施的理论研究
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历经多年改革,从“三段式”(即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到“宽基础,活模块式”(大专业公共基础,小专业化模块),从学科体系向能力体系转变,取得了很大成绩。

目前项目化、模块化课程教学过程虽较学科教学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项目模块的来源和内容比较简单、随意,项目之间缺乏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关联度等原因,使学生完成整个项目时缺少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支撑。

职业教育学习内容是工作岗位中所涉及的任务、知识、技能的特点,所以专业课程教学中可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学习,教学内容是以经过教学改造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来进行设定和组织,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活动来展开,实践性是这一过程的中心属性。

2、课程实施操作规范
1)任务分解,落实研究者责任制。

课题负责人将课题任务细化,包括多门专业学科的实验研究,研究者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组长检查与自我检查相结合,实行“课题研究滚动制管理”,对不进行实际研究和研究力度不够者实行末位淘汰。

2)研究前的调查走访。

课题组在多个班级中随机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选择职业学校的目的就是想学一个特长,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研究发现,学生刚进校都有一定的积极性,但经过一阶段的学习之后,这种积极性就逐步减少,原因是觉得对工作没有帮助,只会照着老师讲的做。

这一点也正是我们所要研究,即如何将工作中的任务教学化,使学生上岗后,能符合企业“上升快,适应期短”的要求。

3)实验班级对比研究。

明确学生实际情况,课题组负责人组织成员进行讨论,决定先在小范围内实施教学对比研究并跟踪调查,从本学期开始,王晶涛老师选择其本人任教的两个班级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验性研究,一个班遵循学科体系,采用任务驱动等教学法,按原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而另一个班则打破学科体系,将工作中的一些任务教学化,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环节进行教学。

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时,经过培训,两个班的通过率相差虽不是很大,但是在计算机操作竞赛中,前一个班的学生的操作能力强于前一个的学生。

实验表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对学生适应实际工作有比较大的帮助。

4)全面推开,整体推进。

各课题成员积极探索专业课课堂教学新模式,从教学前讨论——教学前设计——教学中实践——教学后分析等几个环节对一堂实践课进行研究,围绕相关研究点,课题成员王晶涛、管旭芳、史方平等三位老师开设了常州市级研究课,王晶涛老师开设了溧阳市级研究课,王晶涛、吕俊老师开设溧阳市级评优课,并荣获二、三等奖,其他教师开设校级公开课。

3、加强信息交流,完善课题网页
为加强信息交流,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课题组建立了课题网页,网址为
“/trans.aspx?id=2149”,网页上主要设置了“图片信息、课题简介、课题活动、成果展示、理论视点、教育新闻、资源共享”等栏目。

通过课题网页可以反映教师的研究开展情况。

三、初步成果及分析
(一)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表现为:
1、观念得到了更新
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而是教学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

2、理论水平得到提高
各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撰写论文,有7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4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部分论文正在接受评审。

论文整体水平较高。

任课教师积极编写教案及学案应用于课堂教学,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

(二)初步形成了课堂教学模式
1、创新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实施教学创新,突破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之在工作岗位上能尽快地适应。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过程进行授课,教师成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共同参与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

2、拓展教育理念,因材施教
职业中学中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权利,都是需要尊重理解的人。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让学生在各个环节中去不同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使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三)师生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王怡华、吕俊、王晶涛、葛兆花、管旭芳等老师均有指导学生获奖,吕俊、葛兆花等老师在教师技能竞赛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四、几点思考:
历经一年的研究探索,为课题的进一步展开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值得我们课题组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增强规范意识:课题从开题以来,总体上能按学期计划正常展开研究,但还有部分教师不能按计划落实。

为使本课题研究能取得预期成果,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课题进行科学的、规范的、有效的管理,加强对课题实施过程的管理,切实抓好每一阶段的阶段小结、评估、总结分析等。

2、在构建工作过程系统课程时,教师需要加强对职业标准的了解,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发现,有时盲目将某一工作任务转为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技能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3、提高研究意识:实施本课题关键是我们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必须加强对课题组人员的培训,通过研究才能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

我们还希望市教科室的领导、专家对我们的课题给予更多的指导、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