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化繁为简”
小学英语学习化“难”为“简”技巧探讨

小学英语学习化“难”为“简”技巧探讨概要:思维导图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将杂乱无章的抽象的知识点以一种显性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能大大提高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学习英语将化“难”为“简”。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东尼·博赞根据人脑特征创造的一种新的记笔记的方法。
东尼·博赞提出“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它以一个主题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
它通过直观显性的方式来展示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间接体现出人的思维过程,进而挖掘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和行为发展。
常用的思维导图的种类主要有8种:圆圈图、气泡图、双重气泡图、流动图、多倍流动图、支架图、树形图和桥型图。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较常使用气泡图、流动图和树形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一)思维导图在语音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英语阶段,语音教学至关重要。
而Phonics(自然拼读法)是我国小学英语阶段新兴且高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且字母与字母之间的组合发音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因此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能直观形象地将其规律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习得发音规则。
比如,五个元音字母中的3个字母“ Ee 、Oo、Uu”和字母“Rr”分别相结合形成的字母组合是有规律可循的。
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掌握其发音规则,笔者利用思维导图先展示一个核心字母“r”,然后由它发散出其中3个元音字母“e 、o、u”,接着围绕着“er”“or”“ur”发散出两类单词:重度音节单词和弱读音节单词(ur:hamburger purple; er: her teacher; or:work doctor)。
通过思维导图清晰直观的效果,学生能快速领悟这些字母组合发音的内在联系,进而快速记忆单词。
其次“ee”字母组合发长元音/i:/,为了帮助学生习得该发音规律并运用所学规律去拼读出新的单词,笔者首先以思维导图方式呈现一个核心字母组合“ee”,然后由它发散出学过包涵“ee”字母的单词:meet three green between week,接下來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ee”字母组合的规律,最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概括出来的规律拼读出新的单词sleep sweep。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中学英语园地A School Garden Of English教学指导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江苏省响水县双港中学施巧云《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以任务型教学法的方式来实施英语语法教学,从教材编排特点来看,英语语法并未系统地呈现,这让学生很难把握住重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巧妙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讨论、归纳,最。
终将零散的语法形成系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立足实际,举例生活化在教学中发现,教师在对语法的教学中都喜欢将问题复杂化,即对一种语法从多个方面进行强调,反复地举例来进行说明,甚至对语法中的成分,用词选择以be 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为例,在肯定句中,句型为“主语+be 动词的一般现在时(am ,is ,are )+...”,选择的例子可为“我13岁。
(I am thirteen years old.)”、“玛丽是一名学生。
(Mary is a student.)”“我们是同班同学。
(We are classmates.)”。
在否定句中,句型为“主语+be 动词的一般现在时(am ,is ,are )+not ...”,那么,教师可以采用肯定句和否定句对比的形式进行引导学习。
如“我是一名学生。
/我不是一名学生。
(I am a student./I am not a student.)”、“它是一本书。
/它不是一本书(It is a book./It isn't a book.)”。
而一般疑问句则是“be 动词的一般现在时(am ,is ,are )+主语+...?”,举例如“我对吗?(Am I right ?)”、“她是一名学生吗?(Is she a student ?)”、“你来自中国吗?(Are you from China ?)”。
从上述的举例不难看出,英语语法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实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
语法的理解,更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感,从而为英语口语表达打下基础,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英汉之间的语法关系区别开来。
化繁为简,简约高效——小议高中英语教学简约化

化繁为简,简约高效——小议高中英语教学简约化作者:刘林楠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8期【摘要】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简约化为主体,通过介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中英语教学化繁为简的意义,对如何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简约化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高中教学;英语;简约化【作者简介】刘林楠,甘肃省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一、高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语言是沟通的工具,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的一种,对英语的学习有利于我国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而高中英语作为高中语言教学的一个门类,却在教学效果不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课堂教学效率低。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大多采取教材为主的方式开展这个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作为指导,以英语测试分数作为英语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学生为了考试分数及格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学习,且高中英语教学内容中,词汇、语法等知识点多且零碎,单靠背诵方式进行学习,英语知识点的记忆保存较短,需反复多次才能完全记忆,所学英语理论的理解与英语技能运用能力也不足,不能实现高中英语教育的最基本功能,存在着课堂教学效率低的问题。
2.教学气氛沉闷,缺乏课堂互动。
现今的英语课堂中依然以教师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授模式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成为了英语学习的主导,显然违背了教育学理论中“教育是对学生个人潜能开发”的结论,这种教学模式的主导下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受到束缚,从而导致英语课堂的教学气氛沉闷,学生主动性受到挫伤。
3.学生对英语学习反应冷淡。
英语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以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为目的,但在我国高中英语传统教学中,却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将其等同于学术性或理论性学科那样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抽象性较强,不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与语言学习规律中简便、易操作的要求,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中受到挫折,从而对英语科目反应冷淡丧失兴趣。
二、高中英语教学简约化意义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着教学效率低的问题,就其原因在于教学内容细碎,教学方法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因此,对教学内容与方法化繁为简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高中英语教学化繁为简的意义在于:1.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英语复杂句式怎样“化繁为简”

浅谈英语复杂句式怎样“化繁为简”作者:王秋珊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5期摘要:高中英语难度增加,句式明显复杂,对于复杂句式的理解和把握成为制约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一大瓶颈。
在英语阅读和写作中面对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式学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此文正是就帮助学生理解复杂句式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复杂句式;化繁为简;还原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99-02句子是表达语义的最基本单位。
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英语读写方面的难点主要是:在英语阅读运用过程中,如何流畅自如地读懂和使用带有从句的复杂句式;在英语写作和应试中,如何正确并快速地理解、分析各种从句,找出其中的内在相关性。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有限的句法规则能够生成无限的句子。
那么,这些无限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句法规则生成而来的。
因此,根据分析句法规则“化繁为简”,可为理解种种复杂句式提供一些方法。
一、掌握解读复杂句式的一般规律理解句子其实就是学会化简,即抓住句子的本质——主谓宾,再复杂的句式无非是在“本质”上加些修饰。
因此,化繁为简,找到主句谓语,划出带连接词的从句,剩下的部分即是主句。
以下面这个复杂句为例:The old English teacher who retired ten years ago will give us a talk on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 when he is free next week.该句动词就出现四个,句式相对比较复杂,学生乍一拿到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似懂非懂,但如果尝试着化繁为简、找出主干就很容易理解了。
我们可以先划出带连词的从句:The old English teacher who retired ten years ago will give us a talk on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 when he is free next week.这样剩下的部分为The old English teacher will give us a talk.即为句子主干。
如何把英语阅读文本化繁为简

如何把英语阅读文本化繁为简摘要:“有读书人就会有世界”,这一点想必每个人都很熟悉,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提高阅读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英语老师必须对怎样运用英语阅读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化成简单的问题,从而提高英语的阅读水平。
阅读策略并不是指略读、查读等特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而是对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充分认识、理解,并灵活地选择和运用。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文本、化繁为简引言: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听说读写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听说写为一种语言技能,听读为一种语言技能。
”在当代教育中,无论是从学术应试的角度,还是从实际生活的角度,阅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效的阅读可以扩大词汇,培养学习者对句子结构和语法的整体认识,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英语技巧和策略。
为了更好地促进英语阅读,我们必须重视在阅读过程中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此,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将复杂的内容转化为简单的内容,对学生展开有系统的阅读策略的渗透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提前阅读阅读前作业的目标是唤起阅读兴趣,激活相关的经验或知识,并对所要阅读的内容做出预测。
当然,对所读文章进行预测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在这份阅读材料中,我首先采用了自由 talk和对话讨论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由“我所知道的”转变为“我想知道的”。
请同学们作一次简短的自我介绍,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教师的四项承诺。
我答应过我爸妈,一有时间就回来。
我对我的孩子承诺,我将努力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请根据你所听的对话,选出最好的回答。
我对自己发誓,一定要做些事情,让自己变得更好。
在这个过程中,由四种许诺的形式引出了决议,并且引入了许诺、决议的词性,这里,它是一个名词,指的是一个计划或希望,也可以是一个动词,这里,就是对词性的渗透,把阅读策略中的词汇辨识的词性应用到这里,也渗透了阅读策略中从构词法识别词义,如self-improvement,从 self、 improve等词出发,推断其意义。
浅谈英语复杂句式怎样“化繁为简”

阅读运用过程中,如何流畅 自如地读懂和使用带有从句的 复杂句式 ; 在英语 写作和应试中 , 如何正确并快速地理解、 分析各种从句 , 找 出其 中的内在相关性。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 换 生 成语 法 理论 , 有 限 的句法 规则 能 够生 成无 限的句 子 。 那 么, 这些无限的句子 , 都是 由有 限的句法规则生成而来 的。 因此 , 根 据 分析 句 法规 则 “ 化 繁 为简 ” , 可 为理解 种种 复 杂句 式提供一些方法 。 掌 握解 读 复杂 句 式 的一 般规 律 理解句子其实就是学会化简,即抓住句子 的本质——
a t a l k o n h o w t o s t u d y En g l i s h we l l wh e n h e i s f r e e n e x t we e k .
该 句 动词 就 出现 四个 , 句式 相 对 比较 复杂 , 学生 乍一 拿 到常常感到不知所措 , 似懂非懂 , 但如果尝试着化繁为简 、
p a s s e d t h e e x a m i s t r u e . ( 不作 成分 , 同位语 从 句 ) ( 二) 状 语从 句 和宾 语从 句 我们所学的知识中, i f  ̄w h e n 既可引导宾语从句 ,也可 引导状语 从句 ,两者容 易混淆 。以i f 为例 :① 1 w i l l g o t o S h a n g h m t o m o r r o w . ②M y b r o t h e r a s k e d m e 垦
、
主谓宾 , 再复杂的句式无非是在“ 本质” 上加些修饰。因此 , 化繁为简 , 找 到 主句 谓 语 , 划 出带 连 接 词 的从 句 , 剩 下 的部 分即是 主句。以下面这个复杂句为例 :
化繁为简,活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121

化繁为简,活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摘要】《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语法讲解必须形式新颖活泼,浅显易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轻松习得必要的语法知识。
现行初中英语系列教材语法项目的出现采用循序渐进、逐渐渗透的方式。
这样的编排,更科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青少年都具有好奇的天性,对有意义的情景更感兴趣。
但语法内容的呈现往往显得零散、琐碎,学生很难抓住重点,也缺乏完整的印象。
因此,每位英语教师在语法教学中必须善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简明扼要、及时归纳总结,使语法教学变得轻松愉快,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化繁为简比较循序渐进【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以达到“以言行事”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效果。
初中英语课本中的语法编排体系显得零散、琐碎,学生很难抓住重点。
这就要求教师巧妙、科学地引领学生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应用,将庞杂的、分散的语法知识,化繁为简,压缩成块、拧成线条,让语法教学活起来,使语法变得简单,不能让学生皱着眉头说“英语语法真难懂!”下面,就谈谈笔者在近几十年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幽默语言,有趣活动幽默的语言和有趣的活动,不仅能直接吸引学生参与,而且能激活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点,单调乏味的语法知识也就鲜活起来了。
比如在讲到动词的千变万化时,我提醒同学们,动词好比“白骨精”,我们要做“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要对它的变化料事如神,要时时提防“病从口入”,要做到“手到病除”,要“锣鼓听音,说话听声”,也就是从听、说、写三个方面注意训练动词的变化。
在讲授前肯后否和前否后肯结构的反意疑问句的回答时,我组织了一个又紧张又有趣快速问答的微型活动。
首先提示两种方法帮学生辨别:一种思维方式是听句子中的事实和你的实际是否相符,相符的: Yes;不符的: No。
另一种思维方式是根据句子中的意思略加思索,一旦你想说“是”,你就说“No”。
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例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一
中, 并采用其他方法加以辅导 , 让学生在 面 对此类 名词可采 取同样方 法解决 , 学
会 举一反三。
四、 结 束 语
mu c h ” , 都有“ 非常” 的意思 , 但是 两 种
、
立足 实 际 。 实 现 生 活 化 教 学
词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 , v e r y主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 的进 行着, 在课程新理念的推动下 , 初 中英语
课堂教学也 取得 了较 大改观 。新课 改倡
语 法 知识 的 掌握 是 一个 长 期 的过
程, 这就需要 循序渐进式教 学 , 并不是一
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来实现英语语法教 学, 但从初 中英语教材编排上来看 , 语法
+ b e 动词 +现在时 ( a m、 i s 、 a r e ) ” ; 若在否
定句 中, 其基本句型为 “ 主语 + b e动词 +
语法知识 。这就 需要教师在课前准 备充 分, 向学 生提供一 系列 的语 言材 料 , 并 让
学生从 中提炼出语法规则等 ,在培养学 生概括能力的同时 ,还加强学生对语法 知识的掌握 ,使 学生在发现规律 中学会
修 饰 形 容 词 ,可 用 在 形 容 词 前 “ v e y r
初 中英语知识相对而言属于基础性
总而言之 ,语法知识的学习需要学 生 日积月累 , 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师在 日
知识 , 其语法需要学生牢 固掌握 , 为高 中
甚至大学的英语学 习奠定基础。 然而 , 从 实际 的初 中生英语学习情况来看 ,语法
并且在 实际应用, 常常 出错 , 挫伤 学习信 心。 鉴于此种情 况, 教 师应摒 弃传统教 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的“化繁为简”
语法知识面广、量大,而且深入到课本的每一个环节。
如果我们从纷繁复杂的语法知识中能巧妙使用一些简便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很多的知识就会变得明白易懂。
比方说,笔者通过归纳“四字诀”方法简化教学内容,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下面笔者就以英语教学中的三大语法现象为例加以说明。
一、现在完成时中的“过去”与“现在”
现在完成时中的“过去”是指动作一定是过去发生的,“现在”就是指过去发生的动作一是对现在造成的影响,二是这个动作可持续到现在,并有可能继续进行下去。
换言之,“过去”与”现在”指的是这个动作是过去发生的而谈到的内容往往是现在的情况。
也可以这样理解,现在完成时是过去与现在的结合。
例如:
①过去发生对现在的影响
mary’s english wasn’t very good. now it is much better. he has improved it a lot.
( 过去英语不好且开始努力,现在得到改善)
②过去发生持续到现在
i have had the dictionary for two weeks.(过去某个时刻买的词典,到现在买词典已有两周)
二、宾语从句中的“时态”及“语序”
宾语从句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我认为首先应从
“时态”及“语序”两个方面理解与领会。
记住这四个字便于初学者从整体上把握。
先看时态的变化,简言之,主句是一般现在时从句可用各种时态,主句是一般过去时从句须用过去的时态。
语序的变化具体使用起来学生也往往出错,不难看出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如果从句为陈述句,其在宾语从句中其语序不变,如果从句为一般疑问句或特殊疑问句,其在宾语从句中应改为陈述句的语序。
例如:
①从句为陈述句
i think that he is a very good man.
②从句为一般疑问句
he wanted to know if you had been to the greet wall.
③从句为特殊疑问句
he asked where the 29th olympic games would be held. 三、定语从句中“所指”与“成份”
学习定语从句要正确区分定语从句中的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
被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主要包括人、物与时间、地点、原因等几个方面。
引导定语从句主要是关系代词(that、which、who、whom、whose)与关系副词(when、where、why)。
正确使用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也比较困难,我们也可以将其化繁为简,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所指”与“成份”的含义。
下面用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①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when i
studied in the countryside.
②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which/that) i spent in the countryside.
③this is the factory where my father worked last year.
④this is the factory (which/that) they visited last year. 例①、③中先行词“所指”是时间和地点,“成份”在定语从句中作状语,因此关系词用when、where。
而例②、④中尽管先行词“所指”是时间和地点,但“成份”在定语从句中看作宾语,因此关系词用which/that。
新课标强调英语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水平出发。
笔者认为上述的这种“化繁为简”的归纳法,便于学生记忆较为烦琐的内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
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达到有效的英语学
习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