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一次函数重难点题型归纳梳理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重难点题型归纳梳理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重难点题型归纳梳理

一次函数章末重难点题型汇编

【考点1 函数的概念】

【方法点拨】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例1】(2019春?鼓楼区校级期中)下列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共有()个.

A.1B.2C.3D.4

【答案】解:第一个图中,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符合题意;

第二个图中,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可能有两个值与之对应,不符合题意;

第三个图中,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符合题意;

第四个图中,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符合题意;故选:C.

【变式1-1】(2019春?新乐市期中)下列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函数关系的是()A.一天的气温和时间B.y2=x中的y与x的关系

C.在银行中利息与时间D.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

【答案】解:A、一天的气温和时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y2=x中的y与x的关系不是函数关系,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在银行中利息与时间是函数关系,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是函数关系,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变式1-2】(2019春?苍溪县期中)下列关系式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A.y=B.y=2x2C.y=(x≥0)D.|y|=x(x≥0)

【答案】解:A、B、C选项满足函数的概念,有两个变量,给x一个值,y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故A、

B、C中,y都是x的函数,D选项给x一个值,y可能会有两个值与x对应,不符合函数的

概念,故D中,y不是x的函数.故选:D.

【变式1-3】(2019春?如皋市期中)下列各图中能说明y是x的函数的是()

A.B.C.D.

【答案】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D正确.故选:D.

【考点2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方法点拨】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例2】(2019春?资中县期中)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0C.x>0且x≠2D.x≥0且x≠2

【答案】解:由题意知,

解得x≥0且x≠2,

【变式2-1】(2019秋?乳山市期中)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且x≠2C.x>﹣2D.x>﹣2且x≠2

【答案】解:由题意得,x+2≥0且x2﹣4≠0,解得x≥﹣2且x≠±2,

所以,x>﹣2且x≠2.故选:D.

【变式2-2】(2019?巴彦淖尔模拟)在关于x的函数y=+(x﹣1)0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且x≠0C.x≥﹣2且x≠1D.x≥1

【答案】解:根据题意得:x+2≥0且x﹣1≠0,解得:x≥﹣2且x≠1.故选:C.

【变式2-3】(2018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3且x≠﹣3C.x≥2且x≠3D.x≥2且x≠﹣3

【答案】解:根据题意得,,∴x≥2且x≠3,故选:C.

【考点3 一次函数的概念】

【方法点拨】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是正比例函数。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例3】(2018秋?锦江区校级期末)若y=(m﹣1)x2﹣|m|+3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m的值为()A.1B.﹣1C.±1D.±2

【答案】解:∵函数y=(m﹣1)x2﹣|m|+3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

∴2﹣|m|=1,m﹣1≠0.解得:m=﹣1.故选:B.

【变式3-1】(2019春?沧州期末)①y=kx;②y=x;③y=x2﹣(x﹣1)x;(④y=x2+1:⑤y=22﹣x,一定是一次函数的个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解:①y=kx当k=0时原式不是函数;②y=x是一次函数;

③由于y=x2﹣(x﹣1)x=x,则y=x2﹣(x﹣1)x是一次函数;

④y=x2+1自变量次数不为1,故不是一次函数;⑤y=22﹣x是一次函数.故选:B.

【变式3-2】(2019?芙蓉区校级模拟)若函数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则k的值为()A.0B.1C.±1D.﹣1

【答案】解:∵函数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解得k=1.故选:B.

【变式3-3】(2018春?定陶区期末)已知y=(k﹣3)x|k|﹣2+2是一次函数,那么k的值为()A.±3B.3C.﹣3D.无法确定

【答案】解:一次函数y=kx+b的定义条件是:k、b为常数,k≠0,自变量次数为1.所以|k|﹣2=1,解得:k=±3,因为k﹣3≠0,所以k≠3,即k=﹣3.故选:C.

【考点4 一次函数图象的判定】

【方法点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有四种情况:

①当k>0,b>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②当k>0,b<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③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④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例4】(2019春?孝义市期末)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mx+n与y=nx+m(mn为常数)的图象可能是()

A.B.C.D.

【答案】解:若m>0,n>0,则一次函数y=mx+n与y=nx+m(mn为常数)都是增函数,且都交y轴的正半轴;

若m<0,n>0,则一次函数y=mx+n是减函数,交y轴的正半轴,y=nx+m(mn为常数)是增函数,交y轴的负半轴;

若m>0,n<0,则一次函数y=mx+n是增函数,且交y轴负半轴,y=nx+m(mn为常数)是减函数,且交y轴的正半轴;

若m<0,n<0,则一次函数y=mx+n与y=nx+m(mn为常数)都是减函数,且都交于y的负半轴;

故选:B.

【变式4-1】(2018秋?西湖区期末)若实数a,b,c满足a+b+c=0,且a<b<c,则函数y=﹣cx﹣a的图象可能是()

A.B.C.D.

【答案】解:∵a+b+c=0,且a<b<c,∴a<0,c>0,(b的正负情况不能确定),

∵a<0,∴函数y=﹣cx﹣a的图象与y轴正半轴相交,∵c>0,

∴函数y=﹣cx﹣a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B.

【变式4-2】(2018秋?温江区期末)如果ab>0,bc<0,则一次函数y=﹣x+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A.B.C.D.

【答案】解:根据题意,ab>0,bc<0,则>0,<0,∴在一次函数y=﹣x+中,有﹣<0,<0,故其图象过二三四象限,分析可得D符合,故选:D.

【变式4-3】(2018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两条直线y1=ax﹣b与y2=bx﹣a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A.B.C.D.

【答案】解:A:直线y1过第一、二、三象限,则a>0,b<0,直线y2过第一、二、四象限,则b<0,a<0,前后矛盾,故A选项错误;

B:直线y1过第一、二、三象限,则a>0,b<0,直线y2过第二、三、四象限,则b<0,a>0,故B选项正确;

C:直线y1过第一、三、四象限,则a>0,b>0,直线y2过第一、二、四象限,则b<0,a<0,前后矛盾,故C选项错误;

D:直线y1过第一、三、四象限,则a>0,b>0,直线y2过第二、三、四象限,则b<0,a>0,前后矛盾,故D选项错误;故选:B.

【考点5 一次函数动点问题】

【例5】(2019春?昌平区期中)如图①,在矩形MMPQ中,动点R从点N出发,沿着N→P→Q→M方向运动至点M处停止.设点R运动的路程为x,△MNR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x=2时,y=5 B.矩形MNPQ的周长是18C.当x=6时,y=10D.当y=8时,x=10

【答案】解:由图象可知,四边形MNPQ的边长,MN=5,NP=4,点R的速度为1单位/秒

选项A,x=2时,△MNR的面积==5,正确

选项B,矩形周长为2×(4+5)=18,正确

选项C,x=6时,点R在QP上,△MNR的面积==10,正确

选项D,y=8时,高=8,则高=,点R在PN或QM上,距离QP有个单位,对应的x 值都不为10,错误故选:D.

【变式5-1】(2019春?建宁县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它沿A→D →C→B→A的路径匀速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APD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图象的是()

A.B.

C.D.

【分析】根据动点P在正方形各边上的运动状态分类讨论△APD的面积即可.

【答案】解:有点P运动状态可知,当0≤x≤4时,点P在AD上运动,△APD的面积为0

当4≤x≤8时,点P在DC上运动,△APD的面积y=×4×(x﹣4)=2x﹣8

当8≤x≤12时,点P在CB上运动,△APD的面积y=8

当12≤x≤16时,点P在BA上运动,△APD的面积y=×4×(16﹣x)=﹣2x+32故选:B.

【变式5-2】(2019春?锦江区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为直角,动点P从点A开始沿A→B→C→D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在这个过程中,△APD的面积S随时间的变化址程可以用

图象近似地表示为()

A.B.C.D.

【答案】解:设点P到直线AD的距离为h,∴△APD的面积为:S=AD?h,

当P在线段AB运动时,此时h不断增大,S也不端增大当P在线段BC上运动时,

此时h不变,S也不变,当P在线段CD上运动时,此时h不断减小,S不断减少,

又因为匀速行驶且CD>AB,所以在线段CD上运动的时间大于在线段AB上运动的时间.故选:B.【变式5-3】(2019春?镇平县期末)如图①,四边形ABCD中,BC∥AD,∠A=90°,点P从A点出发,沿折线AB→BC→CD运动,到点D时停止,已知△P AD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的函数图象如图

②所示,则点P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为()

A.6B.9C.10D.11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以直接得到AB、BC和三角形ADB的面积,从而可以求得AD的长,作辅助线AE⊥AD,从而可得CD的长,进而求得点P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本题得以解决.

【答案】解:作CE⊥AD于点E,如下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点P从A到B运动的路程是3,当点P与点B重合时,△ADP的面积是,由B到C运动的路程为3,∴==,解得,AD=7,

又∵BC∥AD,∠A=90°,CE⊥AD,∴∠B=90°,∠CEA=90°,

∴四边形ABCE是矩形,∴AE=BC=3,∴DE=AD﹣AE=7﹣3=4,

∴CD===5,∴点P从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总路程为:AB+BC+CD=3+3+5=11.故选:D.

【考点6 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方法点拨】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例6】(2019春?上蔡县期末)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2,0),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答案】∵一次函数y=kx+b(k≠0)图象过点(2,0),∴2k+b=0,b=﹣2k,

∴y=kx﹣2k,令x=0,则y=﹣2k,

∵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2×|﹣2k|=1,即|2k|=1,

解得:k=±,

则函数的解析式是y=x﹣1或y=﹣x+1.故答案为y=x﹣1或y=﹣x+1.

【变式6-1】(2018春?上饶县期末)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当自变量x的取值为1≤x≤5时,对应的函数值的范围为﹣2≤y≤2,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答案】解:当k>0时,y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当k<0时,y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综上所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或y=﹣x+3.

故答案为:y=x﹣3或y=﹣x+3.

【变式6-2】(2019秋?崂山区期末)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3)且和y=2x﹣3平行,则函数解析式为.

【答案】解:由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3,可知k=2 则一次函数为y=2x+b,将A的坐标(1,3)代入,得:2+b=3,解得:b=1故答案为:y=2x+1.

【变式6-3】(2018春?保定期末)已知y+2和x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答案】设函数解析式为y+2=kx,∴2k=4+2,解得:k=3,∴y+2=3x,即y=3x﹣2.

【考点7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方法点拨】方程(组)的解与相应函数的交点坐标是相对应的。找到函数的交点坐标,也就找到了对应方程(组)的解,反之一样。对于不等式(组)的解集也可以通过其对应的函数图象来解决。

【例7】(2018?会宁县模拟)如图,一次函数y=ax+b和y=kx+c交于点P(2,4),则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kx+c的解是.

【答案】解:∵一次函数y=ax+b和y=kx+c的图象交于点P(2,4),

∴关于方程ax+b=kx+c的解为x=2.故答案为:x=2

【变式7-1】(2018春?胶州市期中)如图,正比例函数y=x与一次函数y=kx+3(k≠0)的图象交于点A (a,1),则关于x的不等式(k﹣)x+3>0的解集为.

【答案】解:把点A(a,1)代入正比例函数y=x,可得:a=3,即点A的坐标为(3,1),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k﹣)x+3>0的解集为x<3;故答案为:x<3

【变式7-2】(2019春?顺义区校级期中)直线y=﹣x+m与y=nx+4n(n≠0)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则关于x的不等式﹣x+m>nx+4n>0的解集为.

【答案】∵直线y=﹣x+m与y=nx+4n(n≠0)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

∴关于x的不等式﹣x+m>nx+4n的解集为x<﹣2,∴y=nx+4n=0时,x=﹣4,

∴不等式﹣x+m>nx+4n>0的解集为4<x<﹣2.故答案为:﹣4<x<﹣2.

【变式7-3】(2018春?江汉区期末)如图,已知直线y=mx+n交x轴于(3,0),直线y=ax+b交x轴于点(﹣2,0),且两直线交于点A(﹣1,2),则不等式0<mx+n<ax+b的解集为

【答案】解:在x轴的上方,直线y=ax+b的图象在直线y=mx+n的图象上方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为不等式0<mx+n<ax+b的解集,观察图象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1<x<3,

故答案为﹣1<x<3

【考点8 一次函数的性质】

【例8】(2018春?青龙县期末)已知:一次函数y=(2a+4)x+(3﹣b),根据给定条件,确定a、b的值.(1)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3)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

【答案】(1)∵y随x的增大而增大∴2a+4>0∴a>﹣2

(2)∵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2a+4<0,3﹣b<0∴a<﹣2,b>3

(3)∵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3﹣b>0∴b<3

【变式8-1】(2018春?镇原县期末)已知函数y=(2m+1)x+m﹣3;

(1)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求m的值;

(2)若函数图象在y轴的截距为﹣2,求m的值;

(3)若函数的图象平行直线y=3x﹣3,求m的值;

(4)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且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1)∵函数图象经过原点,∴m﹣3=0,且2m+1≠0,解得:m=3;

(2)∵函数图象在y轴的截距为﹣2,∴m﹣3=﹣2,且2m+1≠0,解得:m=1;

(3)∵函数的图象平行直线y=3x﹣3,∴2m+1=3,解得:m=1;

(4)∵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2m+1<0,

解得:m<﹣.

【变式8-2】(2019秋?天心区校级期末)已知一次函数y=(m+2)x+(3﹣n),求:(1)m,n是什么数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m,n为何值时,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

(3)若函数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求m,n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1)由题意得:m+2<0,∴m<﹣2

∴当m<﹣2且n为任意实数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由题意得:m+2≠0且3﹣n=0,∴m≠﹣2且n=3∴当m≠﹣2且n=3时函数的图象过原点.(3)由题意可得:,解之得:,

∴当m<﹣2且n>3时,函数的图象过二、三、四象限.

【变式8-3】(2019秋?当涂县校级期中)已知一次函数y=(2m+3)x+m﹣1,

(1)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求m的值;(2)若函数图象在y轴上的截距为﹣3,求m的值;

(3)若函数图象平行于直线y=x+1,求m的值;

(4)若该函数的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

(5)该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1)∵函数图象经过原点,∴m﹣1=0,解得m=1;

(2)∵函数图象在y轴上的截距为﹣3,∴当x=0时,y=﹣3,即m﹣1=﹣3,解得m=﹣2;

(3)∵函数图象平行于直线y=x+1,∴2m+3=1,解得m=﹣1;

(4)∵该函数的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2m+3<0,解得m<﹣;

(5)∵该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解得﹣<m≤1.

【考点9 一次函数的应用—方案最优化问题】

【例9】(2019春?道里区校级期中)为促进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某教育集团需要购买一批篮球和足球,已知一个篮球比一个足球的单价高30元,买两个篮球和三个足球一共需要510元.

(1)求篮球和足球的单价;

(2)根据实际需要,集团决定购买篮球和足球共100个,其中篮球购买的数量不少于40个,若购买篮球x个,学校购买这批篮球和足球的总费用为y(元),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由于集团可用于购买这批篮球和足球的资金最多为10500元,求购买篮球和足球各多少个时,能使总费用y最小,并求出y的最小值.

【答案】(1)设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分别为x元、y元,,得,

答: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分别为120元、90元;

(2)∵购买篮球x个,购买篮球和足球共100个,∴购买足球(100﹣x)个,

∴y=120x+90(100﹣x)=30x+9000,即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30x+9000;

(3)∵集团可用于购买这批篮球和足球的资金最多为10500元,

∴30x+9000≤10500,解得,x≤50,又∵x≥40,∴40≤x≤50,

∵y=30x+9000,∴当x=40时,y取得最小值,此时y=10200,100﹣x=60,

答:购买篮球和足球分别为40个、60个时,能使总费用y最小,y的最小值是10200.

【变式9-1】(2019春?普宁市期中)学校需要购买一批篮球和足球,已知一个篮球比一个足球的单价高30元,买两个篮球和三个足球一共需要510元.

(1)求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分别为多少元?

(2)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决定购买篮球和足球共100个,其中篮球购买的数量不少于足球数量的,学

校可用于购买这批篮球和足球的资金最多为10500元.请问有几种购买方案?

(3)若学校购买这批篮球和足球的总费用为W(元),在(2)的条件下,求哪种方案能使总费用W最小,并求出W的最小值.

【答案】解:(1)设一个篮球x元,则一个足球(x﹣30)元,由题意得:

2x+3(x﹣30)=510,解得:x=120,

答:一个篮球120元,一个足球90元;

(2)设购买篮球x个,足球(100﹣x)个,由题意可得:,解答40<x<50,∵x为正整数,∴x=40,41,42,43,44,45,46,47,48,49,50,

∴共有11种购买方案.;

(3)由题意可得y=120x+90(100﹣x)=30x+9000(40≤x≤50),∵k=30>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40时,y有最小值,y最小=30×40+9000=10200(元),

所以当x=40时,y最小值为10200元.

【变式9-2】(2018春?孟津县期中)某商场筹集资金12.8万元,一次性购进空调,彩电共30台,根据市场需要,这些空调,彩电可以全部销售,全部销售后利润不低于1.5万元,其中空调、彩电的进

价和售价如下表所示:

项目空调彩电

进价(月/台)54003500

售价(月/台)61003900

设商场计划购进空调x台,空调和彩电全部销售后商场获得的利润为y元.

(1)试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商场有哪几种进货方案可以选择?

(3)根据你所学的有关函数知识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

【答案】解:(1)由题意可得,y=(6100﹣5400)x+(3900﹣3500)(30﹣x)=300x+12000,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300x+12000;

(2)由题意得,,解得,10≤x≤,

∵x为整数,∴x=10,11,12,∴有三种购买方案,

方案1:购买空调10台,彩电20台,

方案2:购买空调11台,彩电19台,

方案3:购买空调12台,彩电18台;

(3)∵y=300x+12000,∴该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12时,y取得最大值,此时y=300×12+12000=15600,

答:x=12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15600元.

【变式9-3】(2018春?天心区校级期中)湖南洞庭湖区盛产稻谷和棉花,销往全国各地,湖边某货运码头,有稻谷和棉花共3000吨,其中稻谷比棉花多500吨.

(1)求稻谷和棉花各是多少吨;

(2)现有甲、乙两种不同型号的集装箱共58个,将这批稻谷和棉花运往外地,已知稻谷35吨和棉花15吨可装满一个甲型集装箱;稻谷25吨和棉花35吨可装满一个乙型集装箱.在58个集装箱全部使用的情况下,共有几种方案安排使用甲、乙两种集装箱?

(3)在(2)的情况下,甲种集装箱每箱收费1000元,乙种集装箱每箱收费1200元,乙种集装箱老板想扩大市场,提出惠民措施:每箱可优惠m元(m<250).问怎么安排集装箱这批货物总运输费最少?

【答案】解:(1)设稻谷为x吨,棉花为y吨解得答稻谷1750吨,棉花1250吨(2)设甲种集装箱a个,乙种集装箱(58﹣a)个

解得:30≤a≤39且a为正整数∴共有10个方案.

(3)设总运费为w元,w=1000a+1200(58﹣a)﹣(58﹣a)m=(﹣200+m)a+69600﹣58m 当0<m<200时∵﹣200+m<0∴w随a的增大而减小,∴a=39时,w最小值为(61800﹣19m)元∴甲种集装箱39个,乙种集装箱19个。当m=200时,w=69600﹣58m=58000元

∴任意安排都可以.当200<m<250时,

∵﹣200+m>0,∴w随a的增大而增大,∴当a=30时,w最小值为(63600﹣28m)元

∴甲种集装箱30个,乙种集装箱28个

【考点10 一次函数的应用—行程问题】

【例10】(2019春?长春期中)甲车从A地出发匀速驶向B地,到达B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

乙车从B地出发沿相同路线匀速驶向A地,出发1小时后,乙车因故障在途中停车1小时,然后继续按原速驶向A地,乙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速度是80千米/时,甲车比乙车早1小时到达A地,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车行驶的速度,并直接写出图中括号内正确的数.

(2)求甲车从B地返回A地的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乙车出发多少小时,两车恰好相距80千米.

【答案】解:(1)乙车从B地到A地用的时间为:400÷80=5(小时),

甲车的速度为:400÷[(3+5+1﹣1)÷2]=100(千米/小时),

图中括号内正确的数是3+5+1=9,故答案为:9;

(2)设甲车从B地返回A地的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点D(4,400),点E(8,0)在线段DE上,∴,得,

即甲车从B地返回A地的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100x+800;

(3)当乙出发1小时时,乙走的路程是1×80=80(千米),此时甲乙的距离是:

100×(3+1)﹣80=320(千米),

当乙出发2小时时,乙走的路程是1×80=80(千米),此时甲乙的距离是:

﹣100×(3+2)+800﹣80=220(千米),

设乙车出发t小时,两车恰好相距80千米,

(t﹣1)×80+100(t+3)﹣400=400﹣80或(t﹣1)×80+100(t+3)﹣400=400+80,

解得,t=或t=,即乙车出发小时或t=小时时,两车恰好相距80千米.

【变式10-1】(2019春?成都期中)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客车离甲地的距离为y1千米,出租车离甲地的距离为y2千米,两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y1、

y2关于x的图象如图所示:

(1)根据图象,分别写出y1、y2关于x的关系式(需要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

(2)当两车相遇时,求x的值;

(3)甲、乙两地间有A、B两个加油站,相距200千米,若客车进入A加油站时,出租车恰好进入B加油站,求A加油站离甲地的距离.

【分析】(1)直接运用待定系数法就可以求出y1、y2关于x的函数图关系式;

(2)分别根据当0≤x<时,当≤x<6时,当6≤x≤10时,求出即可;

(3)分A加油站在甲地与B加油站之间,B加油站在甲地与A加油站之间两种情况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答案】解:(1)设y1=k1x,由图可知,函数图象经过点(10,600),

∴10k1=600,解得:k1=60,∴y1=60x(0≤x≤10),

设y2=k2x+b,由图可知,函数图象经过点(0,600),(6,0),则,

解得:,∴y2=﹣100x+600(0≤x≤6);

(2)由题意,得60x=﹣100x+600,x=,

当0≤x<时,S=y2﹣y1=﹣160x+600;当≤x<6时,S=y1﹣y2=160x﹣600;

当6≤x≤10时,S=60x;即S=;

(3)由题意,得①当A加油站在甲地与B加油站之间时,(﹣100x+600)﹣60x=200,解得x=,此时,A加油站距离甲地:60×=150km,

②当B加油站在甲地与A加油站之间时,60x﹣(﹣100x+600)=200,

解得x=5,此时,A加油站距离甲地:60×5=300km,

综上所述,A加油站到甲地距离为150km或300km.

【变式10-2】(2019春?南关区期中)快车和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快车到达乙地后,慢车继续前行,设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距y千米,图中折线表示从两车出发至慢车到达甲地的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千米,快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是小时;

(2)求线段PQ的函数解析式(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并说明点Q的实际意义.

(3)求快车和慢车的速度.

【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甲、乙两地相距640千米,快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是6.4小时;

故答案为:640;6.4;

(2)设线段PQ的解析式为y=kx+640,将(,440)代入,得,解得k=﹣160,∴线段PQ的解析式为y=﹣160x+640,当y=0时,﹣160x+640=0,解得x=4,

故点Q的坐标为(4,0),故Q的实际意义为出发4小时后两车相遇;

(3)快车的速度:640÷6.4=100(千米/时);两车的速度和:640÷4=160(千米/时),故慢车的速度为:160﹣100=60(千米/时).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图中的两条射线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 ①射线A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 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 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根据函数图象的意义,①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故射线O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错误; ②甲的速度为:64÷8=8米/秒,乙的速度为:52÷8=6.5米/秒,故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正确; 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正确; 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正确; 故选B. 【点睛】 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随着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 2.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若点A(3,m)在直线l上,则m的值是()

A .﹣5 B .32 C .52 D .7 【答案】C 【解析】 【分析】 把(-2,0)和(0,1)代入y=kx+b ,求出解析式,再将A (3,m )代入,可求得m. 【详解】 把(-2,0)和(0,1)代入y=kx+b ,得 201 k b b -+=??=?, 解得121 k b ?=???=?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y= 12 x+1, 再将A (3,m )代入,得 m= 12×3+1=52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核知识点: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根据解析式再求函数值. 3.已知过点()2?3, -的直线()0y ax b a =+≠不经过第一象限.设s a 2b =+,则s 的取值范围是( ) A .352s -≤≤- B .362s -<≤- C .362s -≤≤- D .372 s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过点()2?3, -的直线()0y ax b a =+≠不经过第一象限, ∴0 {0 23 a b a b <≤+=-.∴23b a =--. ∵s a 2b =+,∴4636s a a a =--=--.

一次函数 最全面 知识点题型总结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函数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b为常数,k ≠0)。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点,坐标为(0,b)。 3当b=0时(即 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4.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也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重合;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平行;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相交;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交于y轴上的同一点(0,b)。 图像性质 1.作法与图形:

(1)列表. (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 2.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y =kx+b b>0 b<0 b=0 y=kx k >0 经过第一、二、 三象限 经过第一、三、 四象限 经过第一、 三象限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 <0 经过第一、二、 四象限 经过第二、三、 四象限 经过第二、 四象限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重难点题型(答案)

专题: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重难点题型 考点一 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对于抛物线y =-1 2 (x +1)2+3,下列结论: ①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②对称轴为直线x =1; ③顶点坐标为(-1,3); ④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C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在函数y =ax 2-2ax -7上有A (-4,y 1),B (2,y 2),C (3,y 3)三点,若抛物线有最大值,则y 1,y 2和y 3的大小关系为( A ) A .y 1<y 3<y 2 B .y 3<y 2<y 1 C .y 2<y 1<y 3 D .y 1<y 2<y 3 3.若函数y =x 2-2x +b 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三个交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 A .b <1且b ≠0 B .b >1 C .0<b <1 D .b <1 4.二次函数y =kx 2 -6x +3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k <3且k ≠0 . 5.当-2≤x ≤1时,二次函数y =-(x -m )2+m 2+1有最大值4,求实数m 的值. 解:当m >1时,∴当x =1时,y 取得最大值, 即-(1-m )2+m 2+1=4,解得m =2; 当-2≤m ≤1时,∵-2≤x ≤1,∴当x =m 时,y 取得最大值,即m 2+1=4,解得m =-3或3(不合题意,舍去); 当m <-2时,∵-2≤x ≤1, ∴当x =-2时,y 取得最大值,即-(-2-m )2+m 2+1=4, 解得m =-7 4 (不合题意,舍去).综上,实数m 的值为2或-3. 考点二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的确定 1.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当x =1时,y 有最大值8,其图象的形状、开口方向与抛物线y =-2x 2相同,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D ) A .y =-2x 2-x +3 B .y =-2x 2+4 C .y =-2x 2+4x +8 D .y =-2x 2+4x +6 2.已知矩形ABCD 的两条对称轴为坐标轴和点A (2,1).一张透明纸上画有一个点和一条抛物线,平移透明纸,使这个点与点A 重合,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2,再次平移透明纸,使这个点与点C 重合,则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变为( A ) A .y =x 2+8x +14 B .y =x 2-8x +14 C .y =x 2+4x +3 D .y =x 2-4x +3 3.将抛物线y =x 2-2x -1向上平移,使它经过点A (0,3),那么所得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y =x 2-2x +3 . 4.已知点P (-1,5)在抛物线y =-x 2+bx +c 的对称轴上,且与该抛物线的顶点的距离是4,则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 =-x 2-2x 或y =-x 2-2x +8 . 5.已知抛物线l :y =ax 2+bx +c (abc ≠0)的顶点为M ,与y 轴的交点为N ,我们称以N 为顶点,对称轴是y 轴且过点M 的抛物线为抛物线l 的衍生抛物线,直线MN 为抛物线l 的衍生直线. (1)抛物线y =x 2-2x -3的衍生抛物线是 y =-x 2 -3 ,衍生直线是 y =-x -3 ; (2)若一条抛物线的衍生抛物线和衍生直线分别是y =-2x 2+1和y =-2x +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 解:由题可知,衍生抛物线和衍生直线的两交点分别为原抛物线与衍生抛物线的顶点, 将y =-2x 2+1和y =-2x +1联立,得??? y =-2x 2+1,y =-2x +1, 解得???x =0,y =1或???x =1,y =-1. ∵衍生抛物线y =-2x 2+1的顶点为(0,1), ∴原抛物线的顶点为(1,-1). 设原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t (x -1)2-1, ∵抛物线过(0,1),∴1=t (0-1)2-1,解得t =2, ∴原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2(x -1)2-1=2x 2-4x +1. 考点三 二次函数的图像应用 1.已知二次函数y =x 2-4x +2,关于该函数在-1≤x ≤3的取值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有最大值0,有最小值-2 B .有最大值0,有最小值-1 C .有最大值7,有最小值-1 D .有最大值7,有最小值-2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mx +m 和y =-mx 2+2x +2(m 是常数,且m ≠0)的图象可能是( D ) 3.已知a ,b 是非零实数,|a |>|b |,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 1=ax 2+bx 与一次函数y 2=ax +b 的大致图象不可能是( D ) 4.如图1,一次函数y 1=x 与二次函数y 2=ax 2+bx +c 的图象相交 于P ,Q 两点,则函数y =ax 2 +(b -1)x +c 的图象可能( A ) 图1 图2 5.如图2,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和(4,4),抛物线y =a (x -m )2+n 的顶点在线段AB 上运动,与x 轴交于C ,D 两点(点C 在点D 的左侧),点C 的横坐标最小值为-3,则点D 的横坐标最大值为 8 . 考点四 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1.抛物线y=ax 2+bx+c 的图象如图3,下列结论正确是( C ) A .abc>0 B .2a+b>0 C .3a+c<0 D .ax 2+bx+c -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4,下列结论: ①b 2>4ac , ②abc <0, ③2a +b -c >0, ④a +b +c <0. 其中正确的是( A )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图3 图4 图5 3.二次函数y =ax 2 +bx +c (a ≠0)的图象如图5,下列四个结论: ①4ac ﹣b 2<0;②4a +c <2b ;③3b +2c <0;④m (am +b )+b ≤a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B )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每章重难点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目录 一、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有理数 2、整式的加减 3、一元一次方程 4、图形的认识初步 二、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5、相交线及平行线 6、实数 7、平面直角坐标系 8、二元一次方程组 9、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10、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 三、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1、三角形 12、全等三角形 13、轴对称 14、整式的乘除及分解因式 15、分式

四、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16、二次根式 17、勾股定理 18、平行四边形 19、一次函数 20、数据的分析 五、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21、一元二次方程 22、二次函数 23、旋转 24、圆 25、概率 六、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26、反比例函数 27、相似 28、锐角三角函数 29、投影及视图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

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或或;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1; 若 a≠0,那么a的倒数是 a 若ab=1 a、b互为倒数; 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最新一次函数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教案 19.1.1变量 教具;课件,直尺,三角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增强对变量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世界观:渗透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辨证思想 重点:变量与常量 难点:对变量的判断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绳圈, 教学说明:本节渗透找变量之间的简单关系,试列简单关系式 教学设计: 引入: 信息1: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想一想,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信息2: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行驶里程为skm, 行驶的时间为th,先填写下面的表格,在试用含t的式子

表示s. 新课: 问题:(1)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票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受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2)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中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重物质量m(单位: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弹簧长度l(单位:cm)?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的半径r? (4)用1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指出上述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范例:写出下列各问题中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指出各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1)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的面积S(m2)与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式; (2)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购买的铅笔的数量n(支)的关系; (3)运动员在4000m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s)与跑步的速度v(m/s)的关系; (4)银行规定: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79%,则某人存入x元本金与所得的本息和y(元)之间的关系。 活动:1.分别指出下列各式中的常量与变量. (1)圆的面积公式S=πr2; (2)正方形的l=4a; (3)大米的单价为2.50元/千克,则购买的大米的数量x(kg)与金额 与金额y的关系为y=2.5x. 2.写出下列问题的关系式,并指出不、常量和变量.

最新一次函数经典题型+习题(精华-含答案)

精品文档 一次函数 题型一、点的坐标 方法: 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 若两个点关于x 轴对称,则他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若两个点关于y 轴对称,则它们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若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则它们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也互为相反数; 1、 若点A (m,n )在第二象限,则点(|m|,-n )在第____象限; 2、 若点P (2a-1,2-3b )是第二象限的点,则a,b 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A (4,b ),B (a,-2),若A ,B 关于x 轴对称,则a=_______,b=_________; 若A,B 关于y 轴对称,则a=_______,b=__________;若若A ,B 关于原点对称,则a=_______,b=_________; 4、 若点M (1-x,1-y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 (1-x,y-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 ______象限。 题型二、关于点的距离的问题 方法:点到x 轴的距离用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点到y 轴的距离用横坐标的绝对值表示; 若AB ∥x 轴,则(,0),(,0)A B A x B x 的距离为A B x x -; 若AB ∥y 轴,则(0,),(0,)A B A y B y 的距离为A B y y -; 点B (2,-2)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到y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1、 点C (0,-5)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到y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2、 点D (a,b )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到y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到原 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3、 已知点P (3,0),Q(-2,0),则PQ=__________,已知点110,,0,22M N ? ???- ? ????? ,则MQ=________; ()()2,1,2,8E F --,则EF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已知点G (2,-3)、H (3,4),则G 、H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 4、 两点(3,-4)、(5,a )间的距离是2,则a 的值为__________; 5、 已知点A (0,2)、B (-3,-2)、C (a,b ),若C 点在x 轴上,且∠ACB=90°, 则C 点坐标为___________. 题型三、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识别 方法:若y=kx+b(k,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特别的,当b=0 时,一次函数就成为y=kx(k 是常数,k ≠0),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当k=0时,一次函数就成为若y=b ,这时,y 叫做常函数。 ☆A 与B 成正比例 A=kB(k ≠0) 1、当k_____________时,()2323y k x x =-++-是一次函数; 2、当m_____________时,()21345m y m x x +=-+-是一次函数; 3、当m_____________时,()21445m y m x x +=-+-是一次函数; 题型四、函数图像及其性质 ☆一次函数y=kx+b (k≠0)中k 、b 的意义: k(称为斜率)表示直线y=kx+b (k≠0) 的倾斜程度; b (称为截距)表示直线y=kx+b (k≠0)与y 轴交点的 ,也表示直线在y 轴上的 。 ☆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直线 y=k 1x+b 1(k 1≠0)与 y=k 2x+b 2(k 2≠0)的位置关系: 当 时,两直线平行。

二次函数易错题、重点题型汇总

二次函数易错题、重点题型汇总 一、选择题 1、若二次函数52 ++=bx x y 配方后为k x y +-=2 )2(则b 、k 的值分别为( ) A 0.5 B 0.1 C —4.5 D —4.1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2x 与坐标轴的交点的个数是( ) A.3 B.2 C.1 D.0 3、根据下列表格的对应值: x 3.23 3.24 3.25 3.26 y=ax 2+bx+c -0.6 -0. 2 0. 3 0.9 判断方程ax 2+bx+c-0.4=0(a ≠0,a 、b 、c 为常数)一个解的范围是( ) A.3<x <3.23 B.3.23<x <3.24 C.3.24<x <3.25 D.3.25<x <3.26 4、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过点A (1,2),B (3,2),C (5,7).若点M (-2,y 1),N (-1,y 2),K (8,y 3)也在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y 1<y 2<y 3 B .y 2<y 1<y 3 C .y 3<y 1<y 2 D .y 1<y 3<y 2 5、把抛物线y=2x 2 -4x -5绕顶点旋转180o,得到的新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 .y= -2x 2 -4x -5 B .y=-2x 2+4x+5 C .y=-2x 2+4x -9 D .以上都不对 6、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c>0;②a -b+c>0;③abc<0; ④2a+b=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函数y=x 2 -2x-2的图象如右图所示,根据其中提供的信息,可求得使y ≥1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x B .31<<-x C .31>-0)的两实根分别为α,β,且α<β,则α,β满足 A. 1<α<β<2 B. 1<α<2 <β C. α<1<β<2 D.α<1且β>2

初中数学知识重难点

初中数学重点抓好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统计与概率、视图与投影、函数及其图像、三角形、四边形、圆及等8大模块。 一.数与式以中、低档题居多(差生,中等生可从中入手提分,优生必须得分) 这一板块主要包括实数、整式、因式分解、分式及二次根式等内容,中考中多 以填空选择的客观题形式出现,淡化了计算难度,主要以中、低档次的题居多。 随着课改的深入,这一板块的考察形式将会多样化,一些以实际生活题材为背 景、结合当今社会热点的问题将会占据主流,近似数、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绝对值、因式分解、规律探究及阅读理解题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题型。 1.1实数包括有理数(初一上第二章)、无理数(初二上第二章)中考10分左右,每 年1、2、13必考 1.2式包括整式(初一下第一章)、分式(初二下第四章)必考因式分解4分,可能会考整式化简 1.3二次根式(初二上第二章)可能会考到,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及简单计算,若 考4—5分 二.方程与不等式难度不大(差生、中等生必须下功夫掌握,优等生不可丢分) 单纯求解方程的不等式问题多以填空、选择的题型出现,一般难度不大。对于应用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方案设计、决策应用等问题应是中考重点,尤其是方程与函数知识、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及不等式的实际运用问题是热点问题。 2.1一元一次方程(初一上第五章)与二元一次方程(初二上第七章)以简单应用题的 形式考察,5分 2.2分式方程(初二下第四章)以解方程形式考察,5分 2.3一元二次方程(初三上第二章)考察解方程和判别式,出现在第23题,5分左右 2.4一元一次不等式(初二下第一章),若考则考解不等式,与解方程不同时考察 三.统计与概率(初三下第四章)(任何学生不可丢分题) 统计与概率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数一般在4分左右,这一板块在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同时,多以图表信息题为主,考察学生利用图表的信息及所求概率的大小,解 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四.视图与投影(初三上第四章)(此题型与数学基础无关,送分题)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题:在匀速运动公式vt s =中,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s 表示在时间t 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 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 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因变量,y 是x 的函数。 *判断Y 是否为X 的函数,只要看X 取值确定的时候,Y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例题: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x (4)y=2-1-3x (5)y=x 2 -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3、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 (5例题: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 A .. . D . 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已知函数221+-=x y ,当1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 A.2 325≤ <- y B. 2 52 3< 0时,直线y=kx 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 的增大y 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 增大y 反而减小. (1) 解析式:y=kx (k 是常数,k ≠0)

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 通化县英额布镇中学郭立云 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建立科学认识观和世界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构造知识的系统,做好“四点一练”的学习指导。“四点”是指概念、性质与公式、典型的例题、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一练”是指变式训练。初中的数学知识虽然不会太过深奥,但是知识点琐碎,能够将琐碎的知识点灵活地应用到题目的解答中是初中数学教师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数学的中考试题简要谈一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点的把握技巧。 一、把握细节,细化知识要点 知识,本是琐碎之点,对于各类问题知识点的细致深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严谨的思维,无论是生活上,还是考试中都能应对较为细微的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地将知识点细致的讲解与练习,仔细剖析其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提醒学生们平常不仔细的做题习惯,以便于应对考试中的题目“陷阱”。数学知识中的细节要点主要表现为图形的特点,比如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条件,中心对称,轴对称知识;公式的应用条件,比如二元一次方程两个根的判断;切线定理的具体应用,都是学生需要把握的细节,也是知识的要点。 例如在中心对称的知识点中,学生们知道中心对称的定义是:将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中心对称。但是在做题之中更应重视旋转180度是什么概念,许多学生在做题中没有将这一知识点细化,造成答题时概念混淆,下面我们结合一道中考题进行讲解: 例: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本题中,出题者有意选取富有新意的图形来考察学生日常学习到的知识点,尤其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图形来考察学生们对旋转180度的认识,通过细节的变换来提醒学生们真正地掌握知识的每一个方面,这样才能应对每一个细节方面的问题。根据题目,B、C两个选项都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排除两个选项。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A和D中,只有A绕180度后才能够与原图形重合,所以答案选A。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对D产生误解,认为它同样是中心对称图形,这就是没有注意到第四个图形的旋转周期为120度,并不是所有的能够旋转的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题目的另类设置充分体现了对知识点的细化,深入到知识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的构架。 二、灵活教学方法,善于应用知识要点 对于知识要点的现实应用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但一般的老师会认为数学这种理论性偏强的学科更适合将知识要点在课堂上言传身授比较实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形之中会给学生们的学习造成压力与负担,而将数学知识要点与日常生活相关联,更能够使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将知识要点应用到实际中去,可以提升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相似性时,可以通过三角形相似性的特点让学生测量生活中一些距离的长度,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相似性的判定条件,计算细节;学习概率时,可以自行抛硬币,通过统计正面与反面的次数,以此来预见所抛硬币的正反面情况,以此来验证概率论的正确性。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重难点轻松过关.docx

初中数学试卷 桑水出品 一次函数重难点轻松过关 1.已知直线y=mx+n,其中m,n是常数且满足:m+n=6,mn=8,那么该直线经过() A.第二、三、四象限B.第一、二、三象限 C.第一、三、四象限D.第一、二、四象限 2.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则kx+b>x+a 的解集是. 3.张师傅驾车从甲地到乙地,两地相距500千米,汽车出发前油箱有油25升,途中加油若干升,加油前、后汽车都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油箱中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加油前油箱中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是y=﹣8t+25 B.途中加油21升 C.汽车加油后还可行驶4小时 D.汽车到达乙地时油箱中还余油6升 4.如图,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的4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接着关闭进水管直到容器内的水放完.假设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单位:升)与时间x(单位:分)之间的部分关系.那么从关闭进水管起分钟该容器内的水恰好放完. 5.如图,直线2 3 3 + - =x y与x轴,y轴分别交于B A,两点,把AOB ?沿着直线AB翻折后得到B O A' ?,则点O'的坐标是( ) A B O O' x y

A .)3,3( B .)3,3( C .)32,2( D .)4,32( 6. “五一节”期间,王老师一家自驾游去了离家170千米的某地,下面是他们家的距离y (千米)与汽车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当他们离目的地还有20千米时,汽车一共行驶的时间是( ) A.2小时 B.2.2小时 C.2.25小时 D.2.4小时 7.如图,直线y =3 4 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把△A 0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 ′B ′,则点B ′的坐标是 . 8.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是直线y=x 上的动点,A (1,0),B (2,0)是x 轴上的两点,则PA+PB 的最小值为 . 9.经统计分析,某市跨河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 (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x (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车流密度达到22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O 千米/小时;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8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20≤x ≤220时,车流速度v 是车流密度x 的一次函数. (1)求大桥上车流密度为100辆/千米时的车流速度. (2)在交通高峰时段,为使大桥上的车流速度大于40千米/小时且小于60千米/小时时,应控制大桥上的车流密度在什么范围内? 10.山地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中学生的喜爱,各种品牌相继投放市场,某车行经营的A 型车去年销售总额为5万元,今年每辆销售价比去年降低400元,若卖出的数量相同,销售总额将比去年减少20%. (1)今年A 型车每辆售价多少元?(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2)该车计划新进一批A 型车和新款B 型车共60辆,且B 型车的进货数量不超过A 型车数量的两倍,应如何进货才能使这批车获利最多? A , B 两种型号车的进货和销售价格如下表:

专题:一次函数重难点题型专题讲练

专题:一次函数重难点题型专题讲练 ※题型讲练 【例1】已知一次函数y=(2m+1)x+m–3,分别解答下列各题: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求m的值; (3)若该函数图象在y轴的截距为-2,求m的值; (4)若该函数图象平行直线y=3x–3,求m的值; (5)若该函数图像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 (6)若该函数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求m的范围; (7)若该函数图像不过第二象象限,求m的范围; (8)若该函数图像必过二、四象限,求m的范围; (9)若函数图像必过三、四象限,求m的范围; (10)若该函数图像过点(–1,–2),求函数解析式; (11)若该函数图像是由函数y=–5x+n–3的图像延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来,求m和n的值; (12)若该函数图像与函数y=(n–5)x+2n–2关于x轴对称,求m和n的值; (13)若该函数图像与函数y=–x+3的图像同时交于函数y=3x+19上一点,求函数解析式; (14)该函数图像是否过定点?若过,请求出这个定点;若不过,请说明理由. 【例2】已知y+1与x+2成正比例,且当x=4时,y=-4.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点(a,2)和(2,b)均在(1)中函数图像上,求a、b的值. (3)当-2≤x≤6时,求y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某一直线过点(1,-4)和点(4,-2), (1)求该直线所在的一次函数关系式; (2)求该直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3)若函数图像上有两点(a,m+3)、(b,-2m+6)且a>b, 求m的取值范围. 【例4】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x≤6,相应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5≤y≤-2,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5】如图,函数y=ax+b和y=kx的交于点P,则根据图象可得: (1)方程ax+b-kx=0的解是; (2)方程组y=ax+b, y=kx的解 是__________; (3)不等式ax+b

二次函数提高难题练习及答案二

5. ( 2014?珠海,第22题9分)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2,0)、C(0,2).将矩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30°.得矩形OEFG,线段GE、FO相交于点H,平行于y轴的直线MN分别交线段GF、GH、GO和x轴于点M、P、N、D,连结MH. (1)若抛物线l:y=ax2+bx+c经过G、O、E三点,则它的解析式为:y=x2﹣x;(2)如果四边形OHMN为平行四边形,求点D的坐标; (3)在(1)(2)的条件下,直线MN与抛物线l交于点R,动点Q在抛物线l上且在R、E 两点之间(不含点R、E)运动,设△PQH的面积为s,当时,确定点Q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12.(2014?舟山,第24题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是抛物线y=x2上的一个动点,且点A在第一象限内.AE⊥y轴于点E,点B坐标为(0,2),直线AB交x轴于点C,点D与点C关于y轴对称,直线DE与AB相交于点F,连结BD.设线段AE的长为m,△BED 的面积为S. (1)当m=时,求S的值. (2)求S关于m(m≠2)的函数解析式. (3)①若S=时,求的值; ②当m>2时,设=k,猜想k与m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13.(2014年广东汕尾,第25题10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x2﹣x﹣3与x轴的交点为 A、D(A在D的右侧),与y轴的交点为C. (1)直接写出A、D、C三点的坐标; (2)若点M在抛物线上,使得△MAD的面积与△CAD的面积相等,求点M的坐标; (3)设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B,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B、C、P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6.(2014?武汉,第25题12分)如图,已知直线AB:y=kx+2k+4与抛物线y=x2交于A,B两点. (1)直线AB总经过一个定点C,请直接出点C坐标; (2)当k=﹣时,在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求点P,使△ABP的面积等于5; (3)若在抛物线上存在定点D使∠ADB=90°,求点D到直线AB的最大距离.

初中数学重难点

初中数学重难点 姓名: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1. 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点击可查看]中考占总分的15%左右。 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不同于以往的知识,它比较抽象,刚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困惑,很多学生学过之后也没理解函数到底是什么。 特别是二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 而且一道解答题一般会在试卷最后两题中出现,一般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三角形、四边形综合题难度较大。有一定难度。如果学生在这一环节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代数的基础,会对中考的分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 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学计数法及分式化简等都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其中因式分解及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运算的关系、分式的运算是难点。 中考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但却是解答题完整解答的基础。运算能力的熟练程度和答题的正确率有直接的关系,掌握不好,答题正确率就不会很高,进而后面的的方程、不等式、函数也无法学好。 3.应用题,中考中占总分的30%左右 包括方程(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函数应用,解三角形应用,概率与统计应用几种题型。 一般会出现二至三道解答题(30分左右)及2—3道选择、填空题(10分—15分),占中考总分的30%左右。 现在中考对数学实际应用的考察会越来越多,数学与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因为

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在自己生活中的运用,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应用题要求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很强,能从问题中读出必要的数学信息,并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也是中学阶段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工具。 4.三角形(全等、相似、角平分线、中垂线、高线、解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考中占总分25%左右。 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图形中内容最多的一块知识,也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必要基础,贯穿初二到到初三的几何知识,其中的几何证明题及线段长度和角度的计算对很多学生是难点。 因为几何思维更灵活,定理、定义及辅助线的添加往往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的思维更灵活,能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也只有学好了三角形,后面的四边形乃至圆的证明就容易理解掌握了,反之,后面的一切几何证明更将无从下手,没有清晰的思路。其中解三角形在初三下册学习,是以直角三角形为基础的,在中考中会以船的触礁、楼高、影子问题出现一道大题。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而且在以后的高中数学学习中会将此知识点挖深,拓宽。成为高考的一个重点,因此,初中的同学们应将此知识点熟练掌握。 四边形在初二进行学习的,其中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很多,容易混淆,深刻理解这些性质和判定、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解决证明和计算的基础,四边形中题型多变,计算、证明都有一定难度。经常在中考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的压轴题(最后一题)中出现,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5.圆,中考中占总分的10%左右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10分左右题型多样,形式灵活,综合应用性强。甚至有存在探究题目出现。主要考察内容:①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并掌握其性质。②会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③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④考察一ic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突破方法:①正确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②运用数学结合的思想解与一次函数图像有关的问题。③掌握用待定系数法球一次函数解析式。④做一些综合题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函数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b为常数,k≠0),∵当x增加m,k(x+m)+b=y+km,km/m=k。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点,坐标为(0,b)。 3当b=0时(即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4.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也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重合;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平行;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相交;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交于y轴上的同一点(0,b)。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不等于0)则称y是x 的一次函数 图像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象与x轴和y轴的交点分别是-k分之b与0,0与b). 2.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