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体积

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体积
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体积

实验: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的体积

(一)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

1.将水倒入量筒中,读出刻度V1,350ml;

2.用一根细线捆住石块放入上面的量筒中,读出刻度V2,400ml;

3.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50ml。

(二)如果被测物体是浮在液面上的,测量该怎样进行

1.将水倒入量筒中,并将钩码用细线吊着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读出刻度V1,320ml;

2.再用细线把一块泡沫和钩码连在一起放入上面的量筒中,使泡沫完全浸入水中,读出刻度V2,475ml,

3.泡沫的体积155ml。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马庄小学吕颖 教学内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教学准备:量筒、水、大螺丝、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 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请问,计算长方体体积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师:很好,[出示一张A4纸],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再进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张来测量更便于计算。 板书:V1张=V100张÷100 [通过测量A4纸的体积,即复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 二、探究合作,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一张A4纸的体积吗?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这里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过了,那桌面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在动手实验之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养成先制定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实验的科学态度。] 2、小组合作,动手测量 测量西红柿,石头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请小组代表上台介绍,(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V物体=V上升部分 还有其它不同的测量方法吗?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不规则图形体积计算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之二---风趣的测量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究,明确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排水的方法计算出它的体积,从而渗透转化的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敏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敏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各种型号量杯、水、土豆、石头、番茄,乒乓球,海绵.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上一节课,同学们讨论出了各种例外的方案来测量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件呈现)到底这些方案可不可行?老师也很疑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优美的,奇特的探究之旅.(板书:风趣的测量) 二:操作与探究: 师:大家都准备好了吗?老师把你们要测量的不规则物体都带来了,还有一些测量的工具。6人一组合作,来,看屏幕,把要求读一读。 1、出示操作要求:分小组研究(6人一小组) ⑴小组讨论再次明确本组测量的物体所需的工具,每组派2名代表到台前领取所需的工具. ⑵小组分工合作:2名同学操作,2名同学记录,2名同学汇报.(3)操作过程工具轻拿轻放。 (4)完成学习单: 测量物体测量工具测量步骤测量结果注意事项

2.分组操作,测量。师巡视。 3.生展示交流,互相学习 师:得出结论的小组坐端正。老师选了几种例外的方法,请他们的代表上来向大家汇报一下。(老师看到了很多会倾听的孩子,会倾听的孩子一定是会学习的孩子。) A.土豆,番茄…能沉入水里的不规则物体的测量 预设1:(排水法) 生演示,讲解:把不规则物体放入量杯,量出体积,再减去原来水的体积. 师:那你们组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土豆的体积=上升了水的体积 师板书:V土豆=V上升了的水 师:为什么土豆的体积等于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了? 生: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土豆有多大,就挤上去多少的水。 师:也就是我们把土豆的体积“转化”成了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老师发现她很会汇报,表达非常清晰,谢谢你。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个小组。) 师过渡: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第()小组的学习单,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组是怎么做的。(生汇报) 预设2:(溢水法) 生汇报:将土豆放入盛满水的量杯中,看溢出来的水有多少,就是土豆的体积。 师:也就是说你们把土豆的体积转化成了?(溢出部分的水的体积)板书:V土豆V溢出部分水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9页例6。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材分析: 通过上周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求法,也学习了容积和容积单位,本节课将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转换的思想,应用“等积变形”的方法和“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橡皮泥、量筒、水、土豆、石头。 教学过程: 1、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求法, 2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不规则物体,像橡皮泥、土豆、石头等,它们的体积怎样求呢?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5橡皮泥具有延展性,可以把他捏成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就可以求出体积了。像土豆和石头这样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样求呢? 4、研究土豆的体积求法。

(1)教师:这个土豆能变形吗?怎么办?老师这里有一个量杯,一个土豆,一些水,同学们试着讨论一下,怎样求出土豆的体积呢? 同学们讨论完了,一起来汇报: 把土豆放入水中来测量它的体积,先记录好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是200毫升,放入土豆后,水面上升了,这时水和土豆的总体积是350毫升,土豆的体积就是350毫升减去200毫升等于150毫升。 教师:这样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水法”,并板书。水上升法:V物=V上升部分;然后教师再亲自演示一次这种方法,并强调,“为什么相差部分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我们不是直接去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而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水的体积,进而测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组2:水下降的方法,老师同时板书降水法:V物=V下降部分 组3:水溢出的方法,老师同时板书溢水法:V物=V溢出部分 总结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亲自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转化思想的应用,并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的转化方法,使学生对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有一个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五、拓展,如果老师把量杯撤走,给你一个长方体的容器、水、土豆和直尺,你能测量出土豆的体积吗? 板书设计: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升水法:V物=V上升部分 排水法降水法:V物=V下降部分 350ml-200ml=150ml 溢水法:V物=V溢出部分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量筒、水、大螺丝、橡皮泥、苹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 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请问,计算长方体体积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师:很好,[出示一张A4纸],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再进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张来测量更便于计算。 板书:V 1张=V 100张 ÷100 [通过测量A4纸的体积,即复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 二、探究合作,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一张A4纸的体积吗?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这里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过了,那桌面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在动手实验之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养成先制定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实验的科学态度。] 2、小组合作,动手测量 3、请小组代表上台介绍,(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V物体=V上升部分 还有其它不同的测量方法吗? 水下降的方法。(板书:V物体=V下降部分) 水溢出的方法。(板书:V物体=V溢出部分) 我们现在懂得了利用转化思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李老师也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但是我遇到难题了,你们想帮我解决吗? [教师利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转化思想的应用,并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的转化方法,使学生对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有一个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三、拓展提升,测量苹果的体积 教师出示苹果,苹果会浮起来怎么测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汇报。) 学生动手测量苹果的体积。

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

活动内容: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法探讨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运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针对传统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知识运用的现象,以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最终目标。为此,我在教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后,设计了一节数学活动课“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法”,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求法之后,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方式,设计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的欲望和求异创新思维。 3、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合作中建立协作精神,并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筒、天平、茶杯、水、橡皮泥、乒乓球、土豆、白纸、奖状等。 活动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多媒体显示)“曹冲称象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中的小男孩是谁?他在干什么吗? 2、关于这幅图还有一个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配合故事情节,多媒体显示几幅相关画面。 3、听完故事,同学们一定认为曹冲很聪明,他的聪明主要表现在哪里?

4、引出“转化法”(曹冲在称象的过程中,巧妙的运用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法”,他把大象的体重转化为石块的重量,通过求石块的重量得出大象的体重。)板书:转化法。 5、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不是规则的,不能利用常用的体积公式求出它们的体积,那么这些物体该如何求体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生活中“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求法。 设计意图:[以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引子,引出“转化法”,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为直观可操作的具体事例,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给予时空,实践体验。 1、分6人一组活动。 在我们每一小组的台上都有一块橡皮泥和一张表格,请同学们在组内开展分工合作,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求出橡皮泥的体积。 2、要求:①选出本小组的组长。②组长上台领取自己小组需要的测量器材。③小组内要先对自己小组的测量方法与结果进行检验。④每一小组选出一名组员填好表格,做好上台介绍的准备。 3、各小组展开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展开活动,不但能使原本混乱的活动场面变得有序,而且通过人人都有分工,人人都能思考、探索、操作,使得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良好发展。] 三、搭建舞台,展示成功。 1、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互相协作,相信同学们一定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下面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介绍你们小组的方法。(凡采用一种正确方法的小组,将获得一张印有“曹冲奖”的奖状。) 2、学生现场进行介绍。(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并验证,并对正确方法加以奖励。)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滦县榛子镇前小寨小学吴晓新 教学内容: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4页“测量石块的体积”。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量筒、水、量杯、不规则石块、记录单、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好,大家先一齐读课题。首先,老师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结合实例说明)我们前边所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是规则的物体,计算它们的体积有相应的计算公式。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如何测量像这样的石块的体积。(出示不规则的石块)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有一张A4纸,[出示一张A4纸],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怎样求它的体积呢?(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整十、整百张来测量,再求出其中一张A4 纸的体积。) 二、探究合作,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的一张A4纸的体积吗?(不是。)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的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下面,我们继续运用转化的思想,来测量桌面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完整版)《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 数学实践活动课 《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教学实录 作者姓名: 学科:小学数学 职称:二级教师 单位: 联系方式: 地址: 邮编: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五年制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9相关链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材分析: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后安排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拓展。 设计理念: 新课标强调,教学中的“做”比“知道”更重要。数学活动课要把握好实践活动的时机,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自己亲自去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动手。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方 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的精 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具准备: 魔方、量杯、长方体水槽、水果、课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发现、练习等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魔方”引旧知,揭示新“课题” 教师拿出学生们常玩的“魔方”,学生的兴趣立即调动起来。 师:从数学中图形的方面来讲,“魔方”是一个——正方体(学生抢答)。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生: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棱长×棱长 (板书:V正 = ɑ3) 师:这个魔方的棱长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回答,729 ) 师:你还会求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 (板书:V长=abh) 师:像我们刚才提到的长方体、正方体,还有以后会学到的圆柱、圆锥、球等能够通过公式直接求出体积的物体(课件出示:规则物体图),我们一般称为规则物体。 (板书:规则物体) 师:请大家观察我手中的魔方,发生了什么变化?(旋转魔方,使其变形。) 生:它的样子变了! 生:刚才还是正方体,现在不知道它是什么形状?

小学数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量筒、水、大螺丝、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 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请问,计算长方体体积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师:很好,[出示一张A4纸],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

那么,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再进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张来测量更便于计算。 板书:V1张=V100张100 [通过测量A4纸的体积,即复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 二、探究合作,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一张A4纸的体积吗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这里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过了,那桌面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在动手实验之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养成先制定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实验的'科学态度。] 2、小组合作,动手测量 测量数据记录在量筒记录单里。 a b

人教版数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人教版数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 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个人认为这节课的设计能够结合课本,依托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思想,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实践能力和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中我有一下几点体会: 1、有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数学问题的解决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和调动起来了,是学习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本节课的开始,我就开门见山地抛出问题你能测量出一张A4纸的体积吗?这个问题使学生感到一种挑战性,虽然A4纸是一个规则的长方 体,也知道要去测量它的长、宽、高,但是这么薄,利用现有的测量工具是无法测量出来的。怎么办呢?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被激发起来了。 又如当学生会测量规则的A4纸的体积后,教师话锋一转,问:那桌面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学生立刻进入到另一种兴奋的状态,因为桌面上摆放着芒果、大螺丝、奇形怪状的石头,这都是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但要说谁测量过它们的体积,还真没有人体验过,所以孩子们的热情和欲望愈发强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用已学的圆柱体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渗透转化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转化、测量和计算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合作中建立协作精神,并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把不规则物体的圆柱转化成规则的圆柱。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要根据学过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整板书: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学习新知做做出铺垫。 2.出示课本中的例题, 一个内直径是8厘米的瓶子里,水的高度是7厘米,把瓶盖拧紧导致放平,无水部分是圆柱形,高度是18厘米。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办法解决,通过转化、观察、对比,让学生发现倒置前后两部分立体图形之间的相同点,沟通两部分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顺利地把新知转化为旧知,分散了难点,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师生合作,分析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方法找到了,接下来能否正确求出瓶子的容积就看你们的了! 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倒置前后哪两部分的体积不变? 矿泉水瓶的容积=()+()。

在师生合作讨论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在交流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 4.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教师巡查,及时纠正辅导。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指明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 3.14×(8÷2)×7+3.14×(8÷2)×18 =3.14×16×(7+18) =1256(立方厘米) =1256(毫升) 答: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毫升。 教师小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转化方法,这样不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可以转化为规则的立体图形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把本环节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碰到相似的问题也可同样利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 (二)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1.数学书P27做一做。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 (3)交流反馈:重点交流如何转化,倒置后哪两部分体积不变? 求小明喝了多少水实际上是求矿泉水瓶上面无水部分的体积,这部分为不规则的立体图形。 将水瓶倒置后不规则容器转化成了圆柱:该圆柱体积=小明喝了的水。 3.14×(6÷2)2×10=3.14×9×10=282.6(毫升)。 请学生计算,并反馈订正。 2.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高为4.5dm,体积是81dm 3 。另一个高为3dm,它的体积是多少? 81 ÷4.5 ×3 =18 ×3 =54(dm3 ) 答:它的体积是54立方分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并及时纠正。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100页的“相关链接”及101页的“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不规则物体”,引导学生应用“排水法”,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逐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应用“排水法”,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水槽若干、长方体的盒子、刻度尺 2.魔方一只。西红柿、石块、土豆、弹珠。 3.本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探究指向 1.复习旧知,介绍规则物体 教师现场展示一只“魔方”,谈话:从数学图形上来讲, 是一 “魔 个正方体,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预设: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 或: V = a 提问:这个魔方的棱长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3 预设:9x 9X 9=729 (cm) 小结: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还有以后将会学到的圆柱、圆锥、球等, 能够通过公式直接求出体积的物体,我们一般称为规则物体(课件配合出示:规则物体图)。

2. 介绍不规则物体,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教师旋转魔方,使其变形成一个不规则形状,谈话:请大家观察我手中的魔方,发 预设生(1):它的样子变了 预设生(2):刚才还是正方体,现在不知道它是什么形 小结:像现在这样的形状,我们可以称为不规则物体(板 不规 则物体)。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不规则物体?学生举例……(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不规 则物体图)。 提问:老师手中的这个不规则魔方的体积是多少? 3 预设:还是729cm 。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1):因为这个魔方虽然变成了不规则物体,但是它的体积没有改变,还可 以把它转化成标准的正方体来算它的体积。 3 预设生(2):魔方的体积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所以体积还是 729 cm 。 3. 揭示课题,导入探究 肯定式谈话:非常好!刚才你们发现不规则魔方的体积就是规则魔方的体积, 这是 一种转化思想。在本节课里,转化的意思,就是要把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变成相等的规则 物体的体积。 (出示一只西红柿)它也是一个不规则物体,它的体积又该怎样求呢?这节课我们 一起来研究如何测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补充板书:的体积) 二、引导转化,设计实验方案 1.故事铺垫,启示引领 谈话: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出示“乌鸦喝水”的故事片段课件:小石子 投进瓶子里,水位不断上升…… 提问:乌鸦所投的小石子进到瓶子里,水位为什么会不断上升? 预设:小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水位上升。 追问:你认为小石子的体积与上升部分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预设:相等。 2.感知“排水法” 生了什么变化? 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十册第51页例题6。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量筒、正方体和长方体容器、水、大螺丝、橡皮泥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 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请问,计算长方体体积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师:很好,[出示一张A4纸],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再进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张来测量更便于计算。 板书:V1张=V100张÷100 二、探究合作,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一张A4纸的体积吗?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这里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过了,那桌面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不规则物体的体 积 第10课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的例6及第41页练习九的第7~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探索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6.7m3=( )dm3=( )cm3 2L=( )mL3 450mL=( )L 0.82L=( )mL=( )dm3 提问:单位换算你是怎样想的? 2.判断 (1)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2)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但要从里面量出长、宽、高。 (3)一个量杯能装水10mL,我们就说量杯的容积是10mL。

(4)一个量杯最多能装水100mL,我们就说量杯的容积是100mL。(5)一个纸盒体积是60cm3,它的容积也是60cm3。 通过练习,要让学生理解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二、新课讲授 出示教材第39页例题6。 (1)出示一块橡皮泥。 提问: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把它捏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宽、高,就可以算出它的体积) (2)出示一个雪花梨。 提问:你能求出这个雪花梨的体积吗?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并汇报。 最优方法:把它扔到水里求体积。 (3)给每个小组一个量杯,一个雪花梨,一桶水,请大家动手实验,把实验的步骤记录下来,让学生分工合作。 (4)汇报试验过程,请一个组一边汇报过程,一边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计倒入的水要能浸没雪花梨,看一下刻度,并记下。接着把雪花梨放入量杯,要让其完全浸没再看一下刻度,并记下。最后把两次刻度相减就是雪花梨的体积。 即:450-200=250(mL)=250(cm3) (5)提问: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雪花梨的体积?学生展开讨论后并回答。 (6)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要注意什么?要记录哪些数据?(要注意把物体完全浸入到水中,要记录没有浸入之前的刻度和完全浸入之后的刻度) (7)想一想,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 知识点描述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知识点来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基础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类型讲授型、情境教学型、演示型、启发型、合作学习型。 适用对象小学五年级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设计思路创设情境,通过实验操作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实践和探究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片头 画面出示课题 您好!这个微课重点学习《有趣的测量》中的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一种方法。 画面长方体和石块 教师语言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体积的测量和计算。那么,象这个石块一样,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该怎样测量呢? 测量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不能直接用公式计算的物体的体积采用排水法测量。这里,我们来介绍其中的一种。 二、正文讲解 (一)实验操作 1.准备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测量出它的底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做好记录。 2.在容器里注入一定量的水(估计能将石块全部淹没),测量出水的高度,做好记录。 3.将石块放入容器,石块浸没水中后,水面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对,水面会上升。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是因为容器内一部分水所在的空间被石块体积占据,被排挤出的水就会向上升,上升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石块的体积。) 4.再测量出放入石块后的水的高度,做好记录。 画面实验操作过程 (二)计算 下面让我们利用实验测得的数据来计算这块石头的体积。用容器底面长乘宽再乘石头放入前的水面高度求出容器内水的体积,再用容器底面长乘宽再乘石头放入后的水面高度求出容器内石头和水的总的体积,然后用总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得到了石头的体积。也可以先计算出上升的水的高度,然后用容器的底面积,也就是底面长乘宽的积乘上升的水的高度,就能直接求出这块石头的体积。 画面演算过程 (三)积累内化 现在,让我们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画面出示题目,演算答案。 2.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50里面,宽30厘米,现在鱼缸里的水深20厘米。水中浸有一块石头,当把这块石头从水中捞出后,水的深度变为15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画面出示题目,演算答案。 三、结尾 感谢您认真听完这个微课内容,请提宝贵意见翠鸟》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1.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本课时的主旨是体会转化、等积变形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实验后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求不规则物体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规则的物体,是通过等积变形进行转化的,转化的前提是体积不变。 2.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解决能力这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探究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相结合,了解到用“排水法”可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明确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于沉入物体后的总体积减去原来没有放入物体时水的体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量杯,只有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和一些水,你能求出一个石头的体积吗?”让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橡皮泥、石头、苹果的体积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 2、掌握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并能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等积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准备: 量杯、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橡皮泥、梨、石头、课件、记录单。 学生准备: 分成若干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1. 课件展示四个物体(纸巾盒、魔方、橡皮泥、石头),问:这些物体认识吗?哪几个物体的体积你会求?怎么求?(需要测量长宽高或者棱长),说说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5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材100页,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提示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数学活动课要把握好实践 活动的时机,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动手。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重点、难点 重点 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量筒、水、大螺丝、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看一个数学故事:“皇冠的秘密”这个故事。

多媒体课件播放故事。 交流感受 在这个故事中,阿基米德是用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解开皇冠的秘密的?(转化的思想)设计意图:故事导入,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师:出示西红柿、土豆、石头,老师这儿也有个难题:这些东西(如西红柿、土豆、石头)的体积是多少呢?这些物体不像长方体和正方体那样比较有规则,同学们想知道不规则的物体怎样求它们的体积吗? 生:想 1.学生实验、提升感知 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小实验,请两位同学上来,谁愿意上来?(上来后给学生分工)生:一位同学看容器现在的水位,并读出来,另一位同学随后把一个土豆放入此容器中,第一位同学再次读出此时的水位。 师:要求其余的同学认真观察,看水位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看到的实验围绕上述问题,测量出西红柿的体积。看哪位同学能很快找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师巡堂点拨辅导。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方法。 2.再次实验、升华认识 实验一:请同学将放在容器中的西红柿取出。 实验二:请同学把一个石头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 小组合作,动手测量 测量数据记录在量筒记录单里。 观察水位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生讨论上述两个实验现象,并发表不同意见。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推荐】《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推荐】《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9页相关链接。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 正方体水槽、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自然过渡 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是怎样计算的? 2、练一练: 1.8L=( )mL 3500mL=( )L 15000cm3=( )mL=( )L 1.5dm3=( )L 谈话:从单位的转换中我们可以看出,体积与容积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自主迁移,探究新知 1、出示果汁盒图及问题,“果汁饮料盒大约可盛饮料多少升?(厚度不计)” (1)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2)集体订正,师生共同质疑:

求“果汁饮料盒大约可盛饮料多少升?”就是求什么?(饮料盒的容积) 你是怎样求它的容积?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在厚度不计的情况下,求饮料盒的容积与求体积的方法一样。) 为什么可以“厚度不计”?(因为纸盒子很薄,从盒子内部量和外部量的结果很接近。) 2、分辨:如果容器的厚度很厚,求容积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应注意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算出容器的容积) 3、总结:如何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容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三、相关链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课件演示:“皇冠的秘密”这个故事。交流感受: 在这个故事中,阿基米德是用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解开皇冠的秘密的?(转化的思想) 2、看了这个故事,你知道怎样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比如:梨、土豆、石块等。 (可以将梨放入水中,这时水面会上升,梨的体积就是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 3、教师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梨的体积。 4、学生讨论交流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要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必须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物体的体积来解决。) 四、拓展练习,应用提高 1、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8×5×4=160(立方分米) 160立方分米=16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160升。 2、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12分米,宽6分米,深5分米,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毫升? 12×6×5=360(立方分米) 360立方分米=360000毫升 答:这个水箱可以装水360000毫升。 3、填空。 (1)()叫做容积。 (2)容积的计算方法跟()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量长、宽、高。 (3)6.09立方分米=()升=()毫升 1750立方厘米=()毫升=()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不规则图形体积计算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之二---有趣的测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究,明确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排水的方法计算出它的体积,从而渗透转化的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各种型号量杯、水、土豆、石头、番茄,乒乓球,海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上一节课,同学们讨论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案来测量这些不 规则物体的体积(课件呈现)到底这些方案可不可行? 老师也很 疑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美妙的,奇特的探究之旅.(板书:有趣的测量) 二: 操作与探究: 师:大家都准备好了吗?老师把你们要测量的不规则物体都带来了,还有一些测量的工具。6人一组合作,来,看屏幕,把要求读一读。 1、出示操作要求:分小组研究(6人一小组) ⑴小组讨论再次明确本组测量的物体所需的工具,每组派2名代表到台前领取所需的工具. ⑵小组分工合作:2名同学操作,2名同学记录,2名同学汇报.

(3)操作过程工具轻拿轻放。 (4)完成学习单: 2.分组操作,测量。师巡视。 3.生展示交流,互相学习 师:得出结论的小组坐端正。老师选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请他们的代表上来向大家汇报一下。(老师看到了很多会倾听的孩子,会倾听的孩子一定是会学习的孩子。) A.土豆,番茄…能沉入水里的不规则物体的测量 预设1:(排水法) 生演示,讲解:把不规则物体放入量杯,量出体积,再减去原来水 的体积. 师:那你们组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土豆的体积=上升了水的体积 师板书:V土豆=V上升了的水 师:为什么土豆的体积等于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了? 生: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土豆有多大,就挤上去多少的水。 师:也就是我们把土豆的体积“转化”成了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老师发现她很会汇报,表达非常清楚,谢谢你。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个小组。) 师过渡: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第()小组的学习单,我们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