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极限井网密度计算新方法

合集下载

井网密度

井网密度

采液吸水指数法
合理采油速度法
规定单井产能法
注采平衡法
单井控制储量法
最终采收率法
k 0.792 (ko )0.253 e n E R = 0 .698 + 0 .16625 lg o
(1)
式中: 最终采收率, 式中: ER —最终采收率,小数; 最终采收率 小数; n —井网密度,口/; 井网密度, 井网密度 k —有效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 o —地下原油粘度,。 地下原油粘度, 地下原油粘度 0.253 0.792 (k ) k 0n.792 (ko )0.253 e +1 E R V = V 0.698 + 0.16625 lg e n o (2) o 式中, 单位面积储量; 每平方公里新增可采储量, 式中,V—单位面积储量;ER V 每平方公里新增可采储量,它 单位面积储量 应等于新增一口井的总费用与油价的比值。 应等于新增一口井的总费用与油价的比值。 利用( 式用试凑法算得合理井网密度,再代回( 利用(2)式用试凑法算得合理井网密度,再代回(1)式便可 反求出经济合理采收率。 反求出经济合理采收率。
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网密度公交线网密度水的密度建筑密度公路网密度密度网空气密度密度板铁的密度
确定合理井网密度的方法包括: 确定合理井网密度的方法包括:
综合经济平均法 采液吸水指数法 合理采油指数法 规定单井产能法 注采平衡法 单井控制储量法 最终采收率法
综合经济平均法
根据胡斯努林法改进和完善的公式: 根据胡斯努林法改进和完善的公式:

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改进

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改进

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改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老油田经济也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的计算是油田经济与油田效益的基本预算方式,通过对井网密度的计算可以更好的明确油田的采收率,进而掌握油田的经济效益与经济价值。

然而,在现阶段中,我国传统的油田井网密度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实际需求与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原计算方法中对于油田的采收率与采出程度差的计算会出现误差,进而影响井网密度计算的准确性,也就无法得出切实符合情况的数据,因此,该技老油田经济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是有效的优化井网密度的重要的手段与途径。

本文着重针对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改进进行探讨分析,改进的计算方法、理论推导以及改进方法的优点以及实例分析等四个方面开展具体的讨论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理论建议。

标签:老油田;井网密度计算方法;方法改进;实例分析引言在油田的开发与设计过程中,通过井网密度的计算可以为设计工作与开发工作提供依据,基于计算出的井网密度数据可以对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以及产出与采收效率进行评估,更加直观的了解油田井网的经济效益。

而在传统的井网密度计算的过程中,井网加密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将采收率与最终采收率进行相减,增加可采收的开发井进行对井数与加密井数的预估。

而在现阶段中,笔者主要基于可采储量可以供开发井的开发率数据进行讨论研究,减去现阶段实际需要开发的井数进行对井数的加密调整,现计算改进方法如下。

一、改进的井网密度计算方法本次改进的主要方法是基于谢尔卡乔夫公式以及经济效益指标进行结合计算,谢尔卡乔夫公式可以使计算内容涉及到井网密度有机采收率方面的影响,而结合实际的经济效益指标则可以更好计算出油田开发的总投入与经济效益,直观的体现出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及油田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涉及到钻井、采油和地面建设等投资的数据指标,将这些投入数据与积累产量、采收率等通过函数的形式进行表达计算,表现出更加直观的井网函数。

合理井网密度及合理井距分析应用研究

合理井网密度及合理井距分析应用研究

合理井网密度及合理井距分析应用研究为合理区域的油田开发工作,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满足预期的经济目标,因此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井网密度。

标签:井网密度;经济效益;1合理井网密度及合理井距分析合理井网密度的概念为在当下的开发环境和具备的条件下,为实现最低的储量损失,尽可能的提升开发效率,维持更长时间的稳定产出,在经济层面所能接受的最大采收率对应的分布密度。

这里的“合理”是相对特定的环境来说的,当环境和外部条件出现改变的时候,之前的平衡可能被打破,那么就演变为“不合理”。

所以,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以及不同时间下,合理井网密度会出现变化,并非维持固定数值。

而关系到井网密度数据的因素重点为以下几个部分:(1)储层的分层性、连续性及宏观非均质性对井网密度影响这里的分层性就是油藏板块垂直方向划分的单油层的具体数目,具体环境中考虑运用每口井钻发现的油层数目进行描述。

而连续性即为小层在特定平面中分布区域的数值大小,通常借助相应的分布函数来进行描述,而非均质性即为不同油层之间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渗透率的差异状态。

通常而言,砂岩分层性越明显,连续性不足,非均质现象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设定更大的井网密度。

(2)储层流体流度对井网密度的影响流体流度是关系到采收率的物理因素。

当注采压差维持不变时,采油效率跟稳产界限保持不变的情形中,流度越小要的井距离就变小。

(3)油藏的储量丰度及构成对井网的影响储量丰度的概念为在一定区域面积中,地质储水量以及相应开采储量的大小,而这里的采储量运算时,将一定区域面积中的储量跟水驱采收率进行相乘而得到。

在另外的条件保持大致相同时,考虑到实现经济效益最大,油藏可采储量的丰度越大,那么更深入提升井网密度的空间也变大。

在储量构成方面,低渗透区域所占比例越大,意味着难开采部分变多,因此设定的井网密度相应提升。

(4)油田每口井生产能力及加密调整边际经济效益对于开采油井的产出能力进行加密调整十分有必要,这也会直接关系到油田的累积增加产能。

老油田加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老油田加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表 # 国内不同类型油田流度 和与之对应的驱油效率和井网指数
类别 流动系数 (.’,$&4# (456 ・ ) 7) 油藏 个数 关系式
式中 " 可通过对分法求解得出。 以上为考虑完全投资和完全收益情况下, 测算的 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和最优经济井网密度。 在测算老区 井网加密的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和最优经济井网密度 时, 若开发单元井网密度由 "(目前井网密度) 加密到 ’ 则单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为 ",
"
! " # $ %
!" ./" ’("/. ’(./’(" 3’(.
#$ 0" #0 #0 .0
!%&’())*+, ’(’’"#-.’’ !%&’()#1+, ’(’’*#-.’’ !%&’(100+ !%&’("""+, ’(’..21-.’’ !%&’(0#+, ’(’#’""-.’’
"
" "
(. ) (0 ) (1 )
%( $(#0/ ; ) #) % $%( ’%( 1 ! #) ) #)
图 ! 为完全收益和完全投资与井网密度的关系 曲线, # ! 和 # ) 分别为最小井网密度经济极限点和最大 井网密度经济极限点, # . 是最大利润点。
图!
收益和投资与井网密度的关系曲线
依据投入产出平衡原理, 若要求解经济极限井网 密度, 实际就是求解完全收益函数与完全投资函数的 交点。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应满足利润函数 (% ) 等于零
第 ). 卷 第 ) 期 )44) 年 0 月 文章编号: ()44) ) !44!’.38. 4)’4!.7’4.

油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确定

油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确定

De e m i a i n o c n m i i i o l te n e st fo l e d t r n to fe o o c l tf r we l m pa t r d n iy o if l i
Z uW ej a( erlu E gneigColg, n te nv ri ,igh u4 42 , hn )YuGa mig Ya e e g e . h nu nP toe m n ier l eYa gz ies yJn z o 3 0 3 C ia, o n , nW i n ,t 1 n e U t f a
r l t n h p b t e n i p ta d o t u ,c mu a ie o lp o u t n o i ge welwi c n mi i ti c lu ae , n h n wel eai s i ew e n u n u p t u lt i r d ci f s l l t e o o c l s ac l td a d t e l o v o n h mi p t r e st e e o o cl t a e d tr n d Co i i gwi c u l a a t i a i l a a c lt d r a o a l c n mi at n d n i t t c n mi mi c n b ee mie . mb n n t a t a t h s r ceh sc l u ae e s n b ee o o c e yoh i h d , t l t o ewel atr e st yd r ai gfr u a w ih g ie i a d g s r d cin i r e l n t i e sd l n n i r h l p t n d n i b e i t m l, h c u d sol n a o u t no d r o ei ae aml s r l g a d mi f t e y v n o p o t mi i i a od t ei v s n a t ee po a in a d d v l p n . v i e t h n me t sei t x lr t n e e o me t w nh o Ke r s e o o cl t w l p t r e st, o u ad r ai n e h n e i rc v r . y wo d : c n mi mi e l at n d n i f r l e v t , n a c do l e o e y i , e y m i o

一种改进的水平井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一种改进的水平井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通信作者简介 : 程时清 ( 1 9 6 3 一) , 男, 教授, 研究 方向 : 油气 藏。E .
E— ma i l : z h a n g l i a n z h i 1 9 8 7 0 81 2 @1 2 6 . c o n。
部分 打 开长度 及部 分 打 开数 的关 系 , 通 过研 究 发 现
水平 井产 能与 部分 打开 长度正 相关 。
在前 人研 究 的基 础上 , 考 虑水 平 井 有效 出油 段 长度及 储层 有效 出油厚 度 , 对 目前 已有 的生 产 指 数 比、 井 数替换 比及 面积 替 换 比进行 修 正 。并 用 修 正 的井数 替换 比、 水 平 井井 网油 水 井 数 比以及 经 济效
过 研究 发 现水 平井 的 生 产 指 数 与 完 井 段 位 置 及 完
井段 长 度有一 定 关 系 。1 9 9 2年 Ma l e k z a d e h等人 ¨ J
提 出 的 等 效 水 平 段 长 度 的 概 念 。1 9 9 4年 T u r h a n
1 9 8 7年 G i g e r F Ml 6 提 出 了水 平 井 面积 替 换 比
意义。
井 的经 济 极 限井 网密 度 。他 们 均 未 考 虑 水 平 井 受
污 染和 部分 打开 情况下 的井 网密 度 。
1 9 9 1年 P . A .G o o d e 等人 ¨ 研究 了 3种 部分打 开 情况 下水 平井 的 生产 指 数 与 完井 长 度 的关 系 , 通


水 平井井 网密度计算是开发方 案制定 中的一项 重要 内容。 因此研 究水平 井 的井 网密度 具有 重要意 义。首先根 据

井网密度

井网密度

(1)
式中: 最终采收率, 式中: ER —最终采收率,小数; 最终采收率 小数; n —井网密度,口/; 井网密度, 井网密度 k —有效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 o —地下原油粘度,。 地下原油粘度, 地下原油粘度 0.253 0.792 (k ) k 0n.792 (ko )0.253 e +1 E R V = V 0.698 + 0.16625 lg e n o (2) o 式中, 单位面积储量; 每平方公里新增可采储量, 式中,V—单位面积储量;ER V 每平方公里新增可采储量,它 单位面积储量 应等于新增一口井的总费用与油价的比值。 应等于新增一口井的总费用与油价的比值。 利用( 式用试凑法算得合理井网密度,再代回( 利用(2)式用试凑法算得合理井网密度,再代回(1)式便可 反求出经济合理采收率。 反求出经济合理采收率。
采液吸水指数法
合理采油速度法
规定单井产能法
注采平衡法
单井控制储量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最终采收率法
确定合理井网密度的方法包括: 确定合理井网密度的方法包括:
综合经济平均法 采液吸水指数法 合理采油指数法 规定单井产能法 注采平衡法 单井控制储量法 最终采收率法
综合经济平均法
根据胡斯努林法改进和完善的公式: 根据胡斯努林法改进和完善的公式:
k 0.792 (ko )0.253 e n E R = 0 .698 + 0 .16625 lg o

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改进

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改进

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改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石油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而老油田则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领域之一。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化,老油田的开采难度也在逐渐增加。

在老油田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井网密度的合理设计对于提高采油率、降低开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老油田井网密度计算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

基于经验统计的计算方法往往无法充分考虑地质特征对采油效果的影响;常规的人工调整方法容易受限于经验和主观偏见,导致设计结果不够科学合理;缺乏智能算法的引入也限制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进一步优化。

为了提高老油田的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有必要对老油田井网密度计算方法进行改进。

通过结合地质学特征、考虑油层产能调整以及引入智能算法优化等方法,可以更加科学地确定老油田的井网密度,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的油田开发和生产。

【研究背景完】1.2 研究意义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老油田是国内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和延长老油田的生产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井网密度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优化油田开发方案,提高油井生产率,减少开发成本,增加油田的经济效益。

老油田的地质条件和油层特征复杂多样,传统的井网密度计算方法往往难以全面考虑到地质学特征和油层产能,因此需要对现有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

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油价波动的不确定性,老油田经济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改进将有助于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保障油田的稳定产能,推动油田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老油田经济井网密度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老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改进,从而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研究老油田的特点和现有的井网密度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可以为老油田的开采提供更为科学和合理的指导。

通过优化井网密度计算方法,可以使得油田的开采更加高效,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油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 ,单位注水体积变化率与注水井含油控制体积 对其进行一定 的修正完善 。 成反 比 ,与 有效 渗透 率成 正 比,关 系 式为 为 了能够 更 为 准 确 地计 算 经 济 极 限井 网密 度 ,
d V , / =一 b / K’ d ( s C h )
首先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油藏 的实际情况人手 ,估
注采井数 比和井网密度与注水井单井控制面积
之 间 的关 系 如 图 1 所示 。
谢尔卡乔夫公式只考虑了井网密度对最终采收 率和波及系数 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的因素 ,如注 采井数和 注水井 网形式 的影 响。井 网密度保持不 变时 ,调整液流方向可增加油井的受效方向 ,提高
注采井数 比和注水井的水驱控制程度等也会造成波 及系数增大 ,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相反 ,注采井
济指 标 和 技术 指 标 已经 不 能 适 用 目前 的 开发 形 势 。 为 了提 高原油 采 收率采 ,油 田一 般 采用 井 网加密 的 方法 ,然 而这 种 加密不 能 是无 限制 的 。一方 面 ,井 网过 密 也 会 带来 众 多 如井 间干 扰 等 负 面 影 响 , 降
变化。
将等式左边 的 d V R / 分子 、分母 同时除 以 E 即含油体积 ,并定积分整理 ,得
I n 1 一 I n E = ( F  ̄o C h )
低增产效果 ;另一方面 ,加大井网密度必然导致经
果 ,这 是大 多数 进行 二次 采油 或实 行注 水 开发 的油 济投入的增加 ,只有 当经济投入小于增加井数的增 田经常采 用 的注水 方 式 。面积 注水 方式 多 以三 角形 产效益时 ,才能获利 。因此 ,确定合理 的井网密度 或 正方形 为 基础 。 成 为提高 采收率 ,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的关 将注采井数 比 ( 、井 网 密度 和注 水 井 单
键 。对油 田开发和生产规划编制来讲 ,合理的经济 井控制含油面积 ㈣ 数据 回归 ,可 以得 出如下表达式 极 限 井 网密 度安 排具 有重 要 的意 义 。 F=2 . 09 54 M 一0. 5 51 S
2 对谢 尔卡乔夫公 式的修 正
谢尔卡乔夫公式将井网密度与波及系数定量化 联系起来 ,其物理意义是准确的。但它是在假定 的
对 于延 伸性 差 、油层 分 布不 规则 、面 积 又大 的
油 田,一般采用面积注水井网 ,即按一定几何形状 和密度均匀分布的注水井及采油井井 网,将油藏切
割成 许多 小块 状开 发单 元进 行 注水采 油 。在 面积 注 水方 式下 ,一 口生产 井 同时能 受周 围几 口注 井 的影 响 ,所 有 油 井 处 于 注 水 井 第 一 线 ,易 收 到 注 水 效
实际投 资情况为参考 ,油价为9 0 美元/ 桶 ,各 油区中 低渗透 、中高渗透、稠 油类型油藏分别可钻
9 2 7 2 、9 3 6 4 和9 6 0口加 密 井 ,共 计 1 9 5 7 6口加 密 井。 目前 ,依 照 油 田 开发规 划 ,在 东部 主力 油 区中 国石 化 已经部 署新钻 6 8 1 0口开发 井 。
图1 注采井数 比和井 网密度与注水 单井控制面积 的关系
数 比减小 ,水驱控制程度就会随之降低 ,采收率和 下面继续关注最终采收率和波及系数与注采井 波及 系数 也会 相应 变小 。在实 际油 田开发 中 ,经常 数 比 、井 网密 度 、注 水 井单 井控 制 面积 之 间 的 通过这种方式增加水驱可采储量 ,改善开发效果。 关系。 如果考虑注采井数因素 ,采收率计算公式将会 出现 在含有多个厚度不均且非均质油层中 ,注入水
关键词:采收率 ; 谢尔卡乔夫公式 ;经济极限井 网密度 ;油藏类型;开发潜力
d o i : 1 0 . 3 9 6 9 i f . i s s n . 1 0 0 6 — 6 8 9பைடு நூலகம்6 . 2 0 1 4 . 2 . 0 1 8
1 确 定经济极 限井 网密度 的意义
连年来 国际油价走高趋势明显 ,原来采用 的经
式中 为注入水波及体积 ( m 。 ) ;K 有效渗 算或计算 出单井经济极限可采储量 。然后结合各油 透率 ; b 为待定 系数 ; h , 为储层总厚度 ( m) ;C 区 、不 同油 藏类 型 的油藏 流度 和储 量 丰度 ,用 修正
为油 层 厚度 非均 质 系数 ; 为 孔 隙度 。

3 0 一
油气田地面工程 ( h t t
p : / / 、 ^ ^ ^ , W. y q t d r n g c . c o n) r
第3 3 卷第 2 期 ( 2 0 1 4 . 0 2 )( 试验研究)
波及 厚 度有 很 大 的差异 条件 下 ,当注采 井数 比发生
中后期 ,因此在油 田开发早期应用该公式时有必要
第3 3 卷第 2 期 ( 2 0 1 4 . 0 2 )( 试 验 研 究)
经济极限井网密度计算新方法
贾洪 革 新疆油田 公司 工 程 技术 研究院
摘要 :为了能够更为准确地计算经济极限井网密度 ,首先从不同地 区、不同类型油藏的实 际情况入手 ,估算或计算 出单井经济极限可采储量 。然后结合各油 区、不 同油藏类型的油藏流 度和储 量丰度 ,用修正后的谢 尔卡乔夫公式计算经济极限井网密度 。以2 0 1 2 年 中国石化各油 区
理 想状 态 下 推 导 出来 的 ,如要 满 足饱 和牛 顿 流体 、 非 均 质 油 层 、保 持 油 层 压 力 、均 匀 布 井 等 开 采 条 件 ,油 田生 产开 发 的实际情 况要 比这复杂 的 多 。 2 . 1 注采 井数 与采 收效 率
R =0. 98 64
由上 式可 知 ,井 网密度 固定不变 ,注采井 数 与 注水 井单 井控 制面 积成 反 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