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劳技)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优质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劳技课程中《餐巾折花》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餐巾基本折法、花型设计、折叠技巧以及如何将餐巾折成各种花形。
我们将重点学习几种常见餐巾折花方法,如玫瑰花、百合花和康乃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餐巾折花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审美观念,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餐巾折花折叠技巧和花型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几种常见餐巾折花方法,并能独立创作出美观餐巾折花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用餐巾、剪刀、胶水等。
学具:每人一份餐巾、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通过展示一组美丽餐巾折花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餐巾折花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5分钟)讲解餐巾折花基本知识,然后分别示范几种常见餐巾折花方法,如玫瑰花、百合花和康乃馨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我示范,动手尝试折叠餐巾花,我在一旁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折叠过程中遇到问题。
4. 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实践,每组选择一种或几种餐巾折花方法,共同完成一个餐巾折花作品。
5.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餐巾折花作品,我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和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餐巾折花2. 板书内容:餐巾折花基本知识常见餐巾折花方法:玫瑰花、百合花、康乃馨等折叠技巧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种餐巾折花方法,折叠一个美丽餐巾花作品,并写下创作心得。
答案示例:学生作品:玫瑰花创作心得:通过学习,我掌握玫瑰花折叠方法,感受到餐巾折花乐趣。
2. 作业要求:作品美观、折叠技巧熟练,心得体会真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能力强,但在折叠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
我将在下节课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指导。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劳技教材第四单元《折纸技艺》中的第11课《餐巾折花》。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如折叠、翻转、弯曲等;餐巾折花的种类及制作方法,如玫瑰花、蝴蝶结、帆船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通过餐巾折花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餐巾折花的折叠技巧和翻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能独立完成餐巾折花的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教学课件、餐巾纸、剪刀、双面胶等。
学具:餐巾纸、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各种餐巾折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餐巾折花》。
2. 学习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a. 教师示范折叠、翻转、弯曲等基本技巧。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技巧。
3. 学习餐巾折花的制作方法a. 教师以玫瑰花为例,讲解制作方法。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掌握制作方法。
c.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餐巾折花作品。
4. 随堂练习a. 教师发放练习纸,学生独立完成餐巾折花作品。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a.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互相欣赏、评价。
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餐巾折花2. 板书内容:a. 餐巾折花基本技巧:折叠、翻转、弯曲b. 餐巾折花制作方法:玫瑰花、蝴蝶结、帆船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幅餐巾折花作品。
2. 答案:学生创作的餐巾折花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a. 学生对餐巾折花技巧的掌握程度。
b.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c.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将所学技巧运用到生活中,如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等场合。
小学劳技知识点总结

小学劳技知识点总结一、动手能力1. 剪纸:使用剪刀剪纸需要注意手指的位置,保持手指的正确姿势,并且规范地使用剪刀剪纸;2. 贴画:进行贴画需要注意用力轻重,使用胶水的技巧和切割的精细度;3. 折纸:折纸要注重纸张的对齐和折叠的精确度,做到折痕清晰,边角平整;4. 织布:织布需要掌握针线的使用技巧,将线穿过布料的正确方法,还要注意布料的拉力和松紧度;5. 模型:制作模型需要注意精细的工艺,使用剪刀和胶水的规范,注意模型的稳固性和外观效果。
二、工具使用1. 剪刀:使用时要将食指和拇指扣住剪刀的柄部,中指放在柄部的凹槽上,用力均匀,动作要轻柔;2. 尺子:使用时要放稳,尽量不要动,用直角和平行的边作对比;3. 胶水:使用时要轻轻挤出适量的胶水,不要用力过猛,要均匀涂抹;4. 针线:使用时要注意线头的长度和拉力,良好的握持针的姿势和穿线的方式是制作时的关键。
三、基础工艺1. 粘贴:粘贴是手工技艺必备的基础,可以用胶水、胶粘剂、胶带等物品进行粘贴;2. 切割:切割不仅是剪刀的使用,还包括刀具的使用,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3. 线缝:线缝是织布和布艺品的常见工艺,需要注意线头的处理和缝线的均匀度;4. 打结:打结是缝纫、编织等工艺的必备技能,要掌握不同的打结方法;5. 折叠:折叠需要注意纸张的对齐和折叠的角度,要做到整齐和平整。
四、创意设计1. 创意应用:在手工制作中可以尝试不同的创意设计,如图案、颜色、材料等方面的设计;2.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手工制作中的重要内容,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和搭配的效果;3. 图案设计:图案设计可以通过绘制、黏贴、切割等方式进行,要注重图案的美观度和创新性;4. 材料选材:选择合适的材料是手工制作的基础,要根据制作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5. 整体构思:在进行手工制作时,要有整体的构思和规划,注意细节和整体效果的统一性。
五、安全意识1. 工具使用:使用任何工具都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2. 材料选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使用的安全性,不要选择有害材料;3. 用火注意:如果需要使用火源,要注意火的风险和安全操作;4. 工作环境:手工制作时要保持工作环境整洁,避免跌倒和杂物伤害;5. 意外处理:如果发生意外情况要及时处理,不要擅自处理,寻求帮助或者告知老师。
所有折纸方法。

所有折纸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折纸方法:
1. 山折和谷折:这是折纸中最基本的技术,可以将纸分成山折线和谷折线。
山折线是指将纸向上折起的线,谷折线是指将纸向下折起的线。
2. 翻纸:将已经折叠过的纸的背面翻到前面,或者将已经折叠过的纸的角部翻开,可以创造出新的形状和图案。
3. 凹折和凸折:凹折是指将纸的一部分向内凹陷,而凸折是指将纸的一部分向外凸起。
这两种技术可以用来创造出更复杂的形状和图案。
4. 卷纸:将纸的一部分卷起来,可以创造出圆柱形、圆锥形等形状。
5. 立体折纸:通过折叠和卷曲等技巧,可以将纸变成立体的形状,如动物、植物、建筑物等。
6. 球形折纸:将纸折叠成球形或者半球形,可以用来制作纸球或者纸灯笼等。
7. 花样折纸:通过组合不同的折叠技巧和方法,可以创造出各种复杂的花样和图案,如花、鸟、鱼、虫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折纸方法,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技巧和方法,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具体的作品和需求来决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趣味折纸》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趣味折纸》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内容,在这一主题活动中,安排了激发兴趣的欣赏活动,也安排了自主探究折纸基本方法和认识基本的折纸符号等活动,旨在让学生兴致盎然地与实践,并掌握基本的折纸知识和技能。
折纸是一件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折纸的世界有着无穷的乐趣。
19世纪,西方人开始将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
折纸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
折纸漫漫发展成不只是儿童的玩具。
也是一种有益身的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制作生动有趣的纸制品,走进纸的世界,激发探究的兴趣,掌握基本的手工技能,逐步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感受到劳动的快乐,逐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折纸方法,折纸符号,识图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折纸的兴趣。
教学难点:折纸的基本要领,和学生的识图能力。
房子折纸教案

篇一:《手工折纸》教案《手工折纸》教案河南省方城县赵河镇第六中心小学仝付旺[教材简析]《手工折纸》是我自编的五年级劳技课乡土教材。
主要教学折小房子和小楼房,也可以给自己的作品画上小门窗。
这样可以开阔思路,加强实践练习,手脑并用。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设计理念及目标定位]紧跟时代步伐,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依托新课标精神,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指出:劳动技术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劳动,还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在学折小房子的基础上,学会折小楼房。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拓宽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学折小楼房,同时它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方法]教法:1、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老师的演示操作,直观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让学生在探索中思考问题,在思考中感悟知识,激活学生思维,掌握学习方法。
学法:1、采用看、听、议相结合,让学生在看中思考、听中感悟、评中体会、议中理解。
2、小组合作、探究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共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成共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折好的教具成品及半成品,正方形纸2~3张,五角星若干。
另外,每生准备正方形纸2~3张。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新课面带微笑,检查同学们准备的正方形纸。
可能有个别同学准备的是长方形,就问谁能把它变成正方形纸?以此为契机,拉近师生距离。
如果每个同学准备的纸张都符合要求,那么就直奔主题:播放多媒体课件,听音乐,引导学生看动画彩图,激发兴趣。
出示课题:手工折纸。
二、讲授新课[一]折小房子打开课件,大屏幕出示。
按下“二、折小房子”按钮,进入“小房子折法图解”,点击鼠标,按步骤进行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学习,教师边巡视边演示操作。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劳技教材第四单元《餐巾折花》,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12至14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了解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美感的餐巾折花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掌握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激发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餐巾折花艺术的热爱,增强审美观念,提高生活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餐巾折花的技巧和方法,尤其是折叠过程中的顺序和手法。
教学重点:三种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餐巾、示范用折花样品、教学课件。
学具:餐巾、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激发学生对餐巾折花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新课内容:(1)教师讲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边讲解边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折叠,掌握三种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种餐巾折花方法,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4. 课堂展示: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餐巾折花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餐巾折花基本技巧2. 三种餐巾折花方法3. 实践操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创作一个独特的餐巾折花作品,并拍照至班级群。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折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生活品质。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餐巾折花比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折纸艺术,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劳技课折纸--郁金香的折法PPT演示课件

花 盆的折法
19
步骤:
花 盆的折法
第一步:将纸片裁成正方形,折出图1 的折痕,折成图2的形状。
20
花 盆的折法
第二步:如图1向上折,撑开压平。
21
花 盆的折法
第三步:其余三片同法撑开,正面向有 折,背面向左折。
22
花 盆的折法
第四步:向后折到里面,其余三片同法。
23
花 盆的折法
第五步:如图1留下折痕,两角顺着折 痕折到里面,其余各角同法。
12
花的折法
第四步 : 压平,反面相同
13
花的折法
第五步 : 吹气,使之鼓起。
14
花的折法
第六步 : 打开花瓣,花完成
15
步骤:
叶的折法
第一步:将纸片裁成正方形,沿两条对 角线,两边向中间折,折细如图2。
16
叶的折法
第二步:翻到背面,向上折。
17
叶的折法
第三步:向左对折,向右外翻折,叶完 成。
24
花 盆的折法
第六步:每一片都向下折。把下角向上 折,留下折痕,打开。
25
花 盆的折法
第七步:每一片都向下折。把下角向上 折,留下折痕,打开。
26
27
28
花 盆的折法
29
30
31
32
6
郁金香的涵义:
它象征着爱、慈善、名誉、美丽、祝 福、永恒 在国外的诗歌中,它被视为胜利和美 好的
第一步:将纸片裁成正方形,沿两条对 角线分别折叠,折成图2形状。
图2
10
花的折法
第二步 :将两侧向中央折,背面相同。 翻折,使四个角在内。
11
花的折法
第三步 :将空心的一角朝上,下面的 一角如图按三等分折叠。将其中的一 角折进另一边的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