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社会统计学题库要点

2014社会统计学题库要点
2014社会统计学题库要点

1.为了解IT 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 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此处800人是( A .样本 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C. 累积频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D .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B. 68%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 39.19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 .点估计

7.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的估计高达10%,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π)偏高。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为(A .

0H :π≥0.1;1H :π<0.1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D .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D .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D. 判定系数 11.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A .332.1万户家庭 12.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 .工资收入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 A .环形图 14.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是指 ( C. 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15.两个定类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可以使用( A. λ系数

16.根据一个样本均值求出的90%的置信区间表明( C .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

17.已知某单位职工平均每月工资为3000元,标准差为500元。如果职工的月收入是正态分布,可以判断月收入在2500元—3500元之间的职工人数大约占总体的( B .68%

18.方差分析的目的是( D .研究各分类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19.对于线性回归,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例越大,那么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越大 20.正态分布中,σ值越小,则( A. 离散趋势越小

21.从含有N 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 个元素作为样本,同时保证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入选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简单随机抽样

22.某地区2001-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 D. 线图

23.如果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值的标准分值为-1.5,这表明该数值( D .比平均数低1.5个标准差

24.某班级10名同学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别为76、93、95、80、92、83、88、90、92、72,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89 25.某班级学生期末英语考试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10分。如果已知这个班学生的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65-85之间的学生大约占全班学生的(A )A. 68%

26.已知某单位平均月收入为3500元,离散系数为0.2,那么他们月收入的标准差为( A .700 27.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 D .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

28.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两变量之间(A .相关程度越高

29.从两个总体中各选取了6个观察值,得到组间平方和为234,组内平方和为484,则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为C .234,48.4 30.在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等于0,这表明( B )B. 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31.某班级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为了了解学生购书支出,从男生中抽取12名学生,从女生中抽取8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C. 分层抽样

32.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水平分为以下五组:1)1500元及以下;2)1500-2000元;3)2000-2500元;4)2500-3000元;5)3000元及以上,则3000元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D )D. 3250元

33.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34.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相等,但是标准差相等。那么 ( C. 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小 35.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P 值越小,那么检验的结果( A )A. 越显著

36.如果物价与销售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87,而且二者之间具有统计显著性,那么二者之间存在着A .高度相关 37.回归平方和(SSR )反映了y 的总变差中( A .由于x 与y 之间的线性关系引起的y 的变化部分 38.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0%的置信区间( A .以90%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39.在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C .有且只有一个成立

40.在方差分析中,某一水平下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称为( A. 组内误差

41.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22000名学生

42.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 C. 产品等级

43.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 ( D. 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44.某地区2001-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 D. 线图

45.根据一个样本均值求出的90%的置信区间表明(C.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

46.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C.1.32

47.期中考试中,某班级学生统计学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4分。如果学生的成绩是正太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72分-88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总体的( A.95%

48. 正态分布中,σ值越小,则( A. 离散趋势越小

49.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50.对消费的回归分析中,学历、年龄、户口、性别、收入都是因变量,其中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这表明( A )

A. 收入每增加1元,消费增加0.8元

51.先将总体按某标志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然后在各个类别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子样本,最后将所有子样本合起来作为总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D. 分层抽样

52.在频数分布表中,某一小组中数据个数占总数据个数的比例称为( A.频率

53.某专业共8名同学,他们的统计课成绩分别为86、77、97、94、82、90、83、9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 D. 88 5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太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C. 95%的数据

55.残差平方和(SSE)反映了y的总变差中( B.除了x对y的现有影响之外的其他因素对y变差的影响

56. 某项研究中欲分析受教育年限每增长一年,收入如何变化,下列哪种方法最合适( A. 回归分析

57.用样本统计量的值构造一个置信区间,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这种方法称为( B.区间估计

58.在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 C.有且只有一个成立

59.方差分析的目的是( D.研究各分类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6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D. 判定系数

61.为了解某地区的消费,从该地区随机抽取5000户进行调查,其中30%回答他们的月消费在5000元以上,4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通讯、网络的费用在300元以上。此处5000户是( C. 样本

62.当我们用图形描述甲乙两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 A.环形图

63.如果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值的标准分值为1.8,这表明该数值( D.比平均数高出1.8个标准差

64.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65.某班级学生期末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5分。如果已知这个班学生的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77-87之间的学生大约占全班学生的( A. 68%

66.已知某单位平均月收入标准差为700元,离散系数为0.2,那么他们月收入的均值为(C.3500

67.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A.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68.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的比例越小,则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 B.相关程度越低

69.从两个总体中共选取了8个观察值,得到组间平方和为432,组内平方和为426组间均方和组内均方分别A.432,71 70.对于线性回归,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残差平方和所占比例越大,那么两个变量之间(B.相关程度越小71.某班级有100名学生,为了了解学生消费水平,将所有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排序后,在前十名学生中随机抽出成绩为第3名的学生,后面依次选出第13、23、33、43、53、63、73、83、93九名同学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D. 系统抽样72.某班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可以分为以下六组:1)1小时及以下;2)1-2小时;3)2-3小时;4)3-4小时;5)4-5小时;6)5小时及以上,则5小时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C. 5.5小时

73.对于左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74.一班学生的平均体重均为55千克,二班学生的平均体重为52千克,两个班级学生体重的标准差均为5千克。那么 ( B )

B. 二班学生体重的离散程度大

75.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P值越大,那么检验的结果( A )

A. 越不显著

76.如果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2,而且二者之间具有统计显著性,那么二者之间存在着(A.高度相关77.为了解某行业12月份利润状况,随机抽取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65、23、54、45、39,那么这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B. 45.2

78.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 D.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

79.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估计高达13%,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π)偏高。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

则假设形式应该为( A .

0H :π≥0.13;1H :π<0.13

80.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用方差分析( C. 年龄对收入的影响

1.抽样单位与抽样框P11答: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指一次直接抽样时样本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2.普查与抽样调查 P12答:普查:是一种专门的调查,它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总体中所有的个体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选取部分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在于根据样本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3.参数与统计量 P 127-128答:参数: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统计量: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

4.方差与标准差 P95答:方差:是各数值与均值离平方的平均数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5.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P203;P207答:配对样本:是指一个样本中的数据与另一个样本中的数据相对应的两个样本 独立样本:是指我们得到的样本总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6.总体与样本 P11总体:是构成它的所有个体的集合;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的集合 7.抽样分布 P129答: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它是在重复选取容量为N 的样本时,由每个样本计算出来统计量数值的相对频数分布

8.二维表P152答:就是交叉的表格,将两个变量一个分行排放,一个分列排放,行列交叉处就是同属于两个变量的不同类的数据,也称为列联表。

9.相关系数 P170答:就是对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程度和方向的度量。 10. 组内均方P218答:组成平方和除以自由度就是组内均方

11.普查 P12答:它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总体中所有的个体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

12.误差减少比例答:我们将在预测变量Y 的值时,知道变量的X 值时所减小的误差(E1-E2)与总误差E1的比值 13.散点图 P165答:是在坐标系中,用横轴表示自变量X ,用纵轴表示因变量Y ,而变量组(X,Y )则用坐标系中的点表示,不同的变量组在坐标系中形成不同的散点,由坐标系及坐标系中的散点形成的二维图就是散点图

14.正态分布 P103答:连续性随机变量中重要的分布是钟形概率分布,就是正态分布。

15.最小二乘法 P180答:对于变量X 和Y 的观察值,我们可以用很多直线去描述,但我们需要选用距离各观察值最近的一条直线,用它来描述X 和Y 之间的关系与实际的误差最小,根据这一思想来确定回归方程中参数的方法。

16.概率抽样 P 13答:就是按照随即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的,非零的概率入选样本,并且入选样本的概率都是已知的或可以计算的

17.中位数 P73答:是对中心趋势的一种测量,是将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用Me 表示。

19.区间估计 P134答:在估计总体参数时给出的不是一个数值,而是一个区间,是根据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特点来进行估计,同时给出总体参数落入这一区间的可能性大小

20. 中心极限定理 P130答:无论总体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从均值为U ,方差为a 的平方的总体中抽取变量为n 的随机样本,当n 充分大时(n>=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u ,方差为a 的平方/n

21. 假设检验 P 140答:首先先对总体参数建立一个假设,然后根据样本信息去检验这一假设是否正确。 22.均值 P78答: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量值,它是将全部数据进行加总然后除以数据总个数。

23. 虚无假设与替换假设P140答:我们将需要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其正确与否的命题称为虚无假设。 如果虚无假设不成立,我们就拒绝虚无假设,需要在另一个假设中进行选择,这就是替换假设

24.置信水平 P135答:就是将构造置信区间的步骤重复多次,置信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例。 25.离散系数 P100答: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该组数据均值之比,称为变量系数。

26.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 P10答:如果一个变量的变量值是间断的,可以一一列举的,这种变量称为离散变量。 如果一个变量的变量值是连续不断的,可以取无线多个数值的,这种变量称为连续变量。 27.众数 P68答: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值,用Mo 表示

2.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要说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答:(一)普查(census): 1.为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 2.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3.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4.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5.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最一般的现象 (二)抽样调查 1.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 2. 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三)重点调查 1.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

2重点单位:着眼于现象量的方面而言,尽管这些单位在全部单位中只是一部分,但它们在所研究现象的标志总量中却占有绝大的比重,在总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根据调

查的目的,在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有人也认为它是“目的抽样”,以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为样本。

3. 什么是简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作用是什么?答:什么是回归?回归是由英国著名统计学家

Francis Galton在19世纪末期研究孩子及其父母的身高时提出来的。Galton发现身材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高。

但这些孩子平均起来并不像他们父母那样高。比较矮的父母情形也类似:他们的孩子比较矮,但这些孩子的平均身高要比他们父母的平均身高高。Galton把这种孩子的身高向中间值靠近的趋势称之为一种回归效应,而他给出的研究两个数值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方法称为回归分析。

什么是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拟合数学方程,通过一个或一些变量的变化解释另一变量变化的方法。如果在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0.条形图和直方图有什么区别?

答: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条形图有单式、复式等形式;在表示定类数据的分布时,是用条形图的高度来表示各类别数据的频数或频率;绘制时,各类别可以放在纵轴,称为条形图,也可以放在横轴,称为柱形图。

直方图是用矩形(或长条)的高度来表示数列各组的频数或频率。对于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分组,矩形(或长条)的宽度是没有意义的,各矩形之间要留出一定的空隙;对于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的分组,矩形的宽度表示各组组距,各矩形之间一般不留空隙。在等距分组的条件下,很显然各矩形的面积与其高度成正比。因此,各矩形的面积同样可以用来表示各组的频数或频率,而且看起来更形象直观。如果取各矩形的总面积为1,各矩形的面积必定等于各组的相对频数。

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实际上是用矩形的面积来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在直角坐标中,用横轴表示数据分组,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各组与相应的频数就形成了一个矩形,即直方图(Histogram);直方图下的总面积等于1。直方图下的面积之和等于1。

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

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横置时)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则是固定的。

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15.SPSS主要有哪些功能?

答:SPSS是软件英文名称各单词的首字母,原意为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但是随SPSS产品服务领域的扩大和服务功能的深化,SPSS公司已于2000年正式将其英文全称更改为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意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现在的最新版本为

16.0。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位研究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同时成立了SPSS

公司,并于1975年在芝加哥组建了SPSS总部。

SPSS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操作界面极为友好,输出结果美观漂亮,它使用Windows的窗口方式展示各种管理和分析数据方法的功能,使用对话框展示出各种功能选择项,只要掌握一定的Windows操作技能,粗通统计分析原理,就可以使用该软件为特定的科研工作服务。是非专业统计人员的首选统计软件。

SPSS采用类似EXCEL表格的方式输入与管理数据,数据接口较为通用,能方便的从其他数据库中读入数据。其统计过程包括了常用的、较为成熟的统计过程,完全可以满足非统计专业人士的工作需要。对于熟悉老版本编程运行方式的用户,SPSS还特别设计了语法生成窗口,用户只需在菜单中选好各个选项,然后按“粘贴”按钮就可以自动生成标准的SPSS 程序。极大的方便了中、高级用户。

17.统计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答:主要是由标题(总标题和标目)、横行和纵栏和数字资料三部分构成。

统计表一般都包括总标题、横标题、纵标题、数字资料、单位、制表日期。总标题是指表的名称,它要能简单扼要地反映出表的主要内容,横标题是指每一横行内数据的意义;纵标题是指每一纵栏内数据的意义;数字资料是指各空格内按要求填写的数字;单位是指表格里数据的计量单位。在数据单位相同时,一般把单位放在表格的左上角。如果各项目的数据单位不同时,可放在表格里注明。制表日期放在表的右上角,表明制表的时间。各种统计表都应有“备考”或“附注”栏,以便必要时填入不属于表内各项的事实或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校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如下表所示。

(1)对考试成绩按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求出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对考试成绩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答案:

(1)考试成绩由低到高排序:

62,66,68,70,70,75,76,76,76,76,76,77,78,79,

80,80,80,81,82,82,83,83,85,86,86,87,87,88,

88,90,90,90,91,91,92,93,93,94,95,95,96,97,

众数:76

中位数:83

平均数:

=(62+66+……+96+97)÷42

=3490÷42

=83.095

(2)

2.为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x)对其销售量(y)的影响,收集了12个地区的有关数据。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要求:

(1)计算上面方差分析表中A、B、C、D、E、F处的值。

(2)商品销售量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价格的差异引起的?

(3)销售量与价格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

答案:

(1)方差分析表:

A=1642866.67-205158.07=1437708.60 (SS总计-SS残差)

B=1,E=11-1=10(总计-B)

C=A/B=1437708.60/1=1437708.60

F=205158.07/10=20515.807

D=C/F=1437708.60/20515.807=70.078

(2)

即商品销售量的变差中有87.51%是由价格引起的。

(3)

销售量与价格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355

3.某公司招聘职员时,要求对职员进行两项基本能力测试。已知,A项测试中平均分数为90分,标准差是12分;B考试中平均分数为200分,标准差为25分。一位应试者在A项测试中得了102分,在B项测试中得了215分。若两项测试的成绩均服从正太分布,该位应试者哪一项测试更理想?

答案:

该测试者在A项测试中比平均分高出1个标准差,而在B项测试中比平均分高出0.6个标准差。因而,可以说该测试者A项测试比较理想。

4.某公司欲了解广告费用x对销售量y的影响,收集了20个地区的数据,并对x、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的截距为364,回归系数为1.42,回归平方和SSR=1602708.6,残差平方和SSE=40158.07。要求:(1)写出广告费用y与销售量程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2)假如广告费用投入50000元,根据回归方程估计商品销售量。

(3)计算判定系数2

R,并解释它的意义。

答案:

(1)y=364+1.42x

(2)当x=50000时,y=364+1.42×50000=71364

(3)

= 1602708.6÷(1602708.6+40158.07)

= 1602708.6÷1642866.67

=0.97556

表明在商品销售量的总变差中,有97.6%可以由回归方程解释,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很高。

5.为估计每个网络用户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是多少,抽取了225个网络用户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到样本均值为

6.5个小时,样本标准差为2.5个小时。

(1)试用95%的置信水平,计算网络用户每天平均上网时间的置信区间。

(2)在所调查的225个网络用户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用户为90个。以95%的置信水平,计算年龄在20岁以下的网络用户比例的置信区间。

注:

96

.1

Z

025

.0

答案:

(1)已知:

网络用户每天平均上网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

即(6.17,6.83)

(2)样本比例:

年龄在20岁以下的网络用户比例的95%的置信区间为:

即(33.6%,46.4%)

6.某企业使用3种方法组装一种新的产品,为确定哪种方法生产效率最高,随机抽取30名工人,并指定每人使用其中

7.甲单位人均月收入4500元,标准差1200元。乙单位月收入分布如下所示。

乙单位月收入分布表

要求:

(1)计算乙单位员工月收入的均值和标准差。

(2)比较甲单位和乙单位哪个单位员工月收入的离散程度更大?(提示:使用离散系数)

答案:

(1)乙单位员工月收入均值:

=(2500×120+3500×420+4500×540+5500×420+6500×300)/1800

=4700

方差:

()

1800300)47006500(420)47005500(540)47004500(420)47003500(120)47002500(N X

2

2222k

1

i 2

i

2÷???

??????-+?-+?-+?-+?-=-=

∑=i

f X

σ

=1360000

标准差为:

19.116613600002===σσ

(2)根据离散系数公式:平均值

标准差

=

s V ,得到:

甲单位员工月收入的离散系数:667.204500

1200

X S ==

=

甲甲Vs

乙单位员工月收入的离散系数:481.204700

9

.11166X S ==

=

乙乙Vs 乙甲Vs >Vs ,所以甲单位员工月收入的离散程度更大

8.某汽车生产商欲了解广告费用(万元)对销售量(辆)的影响。收集了过去12年的有关数据,通过分析得到:方程的截距为363,回归系数为1.42,回归平方和SSR=1600,残差平方和SSE=450。要求:

(1)写出销售量y 与广告费用x 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2)假如明年计划投入广告费用为25万元,根据回归方程估计明年汽车销售量。 (3)计算判定系数2

R ,并解释它的意义。

答案:

(1) 线性回归方程:y=363+1.42x

(2) 当x=25时,y=363+1.42×25=398.5

(3)

= 1600÷(1600+450)

=0.78

表明在商品销售量的总变差中,有78%可以由回归方程解释,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

9.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11年产品销售额数据如下所示。

要求:

(1)对2011年销售额按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求出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如果按照规定,销售额在125万元以上的为先进企业,115万-125万之间的为良好企业,105万-115万之间的为一般企业,105万以下的为落后企业,请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答案:

(1)销售额由低到高排序:

87,88,91,95,97,100,103,103,104,105,

105,107,108,108,110,112,113,115,115,115

116,117,117,118,119,119,120,123,124,125,

126,127,129,135,136,137,138,142,146,152

众数位:115

中位数:(115+116)/2=115.5

平均数:

=(87+88+91+95+……+146+152)/40

=4647/40

=116.175

(2)频数分布表如下:

10.某单位为研究其商品的广告费用(x)对其销售量(y)的影响,收集了过去12年的有关数据。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要求:

(1)计算上面方差分析表中A 、B 、C 、D 、E 、F 处的值。

(2)商品销售量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广告费用的差异引起的? (3)销售量与广告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

答案:

(1) A=1602708.6+40158.08=1642866.68 (SS 回归+SS 残差) B=1,C=11-1=10(总计-B ) D=1602708.6/B=1602708.6 E=40158.08/C=4015.808

F=D/E=1602708.6/4015.808=399.10

(2)9756.068

.16428666

.16027082===

SST SSR R 商品销售量的变差中有97.56%是由广告费用的差异引起的 (3)9877.09756.02===R r

销售量与广告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877

11.一项关于大学生体重状况的研究发现,男生的平均体重为60千克,标准差为5千克;女生的平均体重为50千克,标准差为5千克。请问:

(1)是男生体重差异大还是女生体重差异大?为什么? (2)男生中有多少比重的人体重在55千克-65千克之间? (3)女生中有多少比重的人体重在40千克-60千克之间?

答案:

(1)根据离散系数公式:

平均值标准差

=

s V ,得到:

男生体重离散系数为: 833.00605

==男Vs 女生体重离散系数为: 1.050

5

==女Vs 所以:女男Vs Vs <,即女生体重差异大

注:(2)和(3)解答参考P110 –“68-95-99.7规则”

(2)

()()

()()()%

26.681

121156055560655605606555=-Φ=-Φ-Φ=??? ??-Φ-??? ??-Φ=+<<-=<

男生中有68.26%比重的人体重在55千克-65千克之间?

(3)

()()

()()()%

44.951

222255*25055*2505*2505*2506040=-Φ=-Φ-Φ=??? ??-Φ-??? ??+Φ=+<<-=<

女生中有95.44%比重的人体重在40千克-60千克之间?

12.某公司欲了解广告费用x 对销售量y 的影响,收集了16个地区的数据,并对x 、y 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的截距为280,回归系数为1.6,回归平方和SSR=1503000,残差平方和SSE=38000。要求:

(1)写出广告费用y 与销售量x 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2)假如广告费用投入80000元,根据回归方程估计商品的销售量。

(3)计算判定系数2

R ,并解释它的意义。

答案:

(1) 线性回归方程:y=280+1.6x

(2) 当x=80000时,y=280+1.6×80000=128280

(3) 判定系数为:

= 1503000/(1503000+38000)

=0.9753

判定系数意义:表明在商品销售量的总变差中,有97.53%可以由回归方程解释,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非常好

13.为估计某地区每个家庭日均生活用水量为多少,抽取了450个家庭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到样本均值为200升,样本标准差为50升。

(1)试用95%的置信水平,计算该地区家庭日均用水量的置信区间。

(2)在所调查的450个家庭中,女性为户主的为180个。以95%的置信水平,计算女性为户主的家庭比例的置信区间。

注:

96.1Z 025.0=

答案:

(1)已知:96.1 50,s ,200x ,4500.025=Z ===n 该地区家庭日均用水量的95%的置信区间为:

62.4200450

5096.12002

/±=?

±=±n

s Z X α

即置信区间为:(195.38,204.62)

(2)样本比例:4.0450

180

==P 女性为户主的家庭比例的95%的置信区间为:

045.04.0450

6

.04.096.14.0)1(2

/±=??±=-±n P P Z P α

即比例的置信区间为:(0.355,0.445)

14.某农科院使用4种方法培育稻米,为确定哪种方法生产效率最高,随机划出40块试验田,并指定每块试验田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每块试验田的产量进行分析得到下面的方差分析表。请完成方差分析表。

15.某校社会学专业共有两个班级。期末考试时,一班同学社会学理论平均成绩为86分,标准差为12分。二班同学成绩如下所示。

二班同学社会学理论成绩分组数据表

要求:

(1)计算二班同学考试成绩的均值和标准差。

(2)比较一班和二班哪个班成绩的离散程度更大?(提示:使用离散系数)

答案:

(1)均值:

=(55×2+65×7+75×9+85×7+95×5)÷30

=2310÷30 =77

方差:

÷30

=4080÷30

=136

标准差:

(2)根据离散系数公式:平均值

标准差

s V ,得到:

一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系数为:

=12÷86=0.1395

二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系数为:

=11.66÷77=0.1515

,所以说二班成绩的离散程度大于一班。

16.某调查公司研究出租司机每天收入(元)与行驶里程(公里)之间的关系。对30位出租车司机进行调查,并根据每天的收入y 、行驶里程x 进行回归,得到:方程的截距为162,回归系数为0.6,回归平方和SSR=2600,残差平方和SSE=513。要求:

(1)写出每天的收入y 与行驶里程x 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2)假如某司机某天行驶了300公里,根据回归方程估计他该天的收入。

(3)计算判定系数2

R ,并解释它的意义。

答案:

(1)回归方程为: y=162+0.6x (2)当x=300时, y=162+0.6×300=342(元) (3)判定系数

=2600÷(2600+513) =0.8352

意义:表明在每天收入的总变差中,有83.52%可以由回归方程解释,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非常好。

2021年自考《社会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卷二)

2021年自考《社会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卷二) 一、填空 1.( )是指由调查者直接搜集的、未经加工整理而保持其原本状态的资料。( )是指经他人加工整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引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资料。 2.如果考虑到资料的时间过程,凡某一特定时刻的资料称为( );凡某时期内变动累计的资料称为( )。 3.( )调查就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初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做周密细致的调查。 4.( )误差,是指在调查和统计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引起的技术性、操作性误差以及由于责任心缘故而造成的误差等。( )误差,是指由调查方式本身所决定的统计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存在的差数。 5. 统计误差有( )和( )两类,其中( )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可能发生。 6.对在全国钢产量中占很大比重的十大钢铁企业进行钢产量生产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7.统计调查从调查范围上分,可分为( )和( )。 8.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和( )。 9.统计调查从调查目的上,可分为( )和专项调查。 10.( )误差是在遵守随机原则的条件下,用样本指标代表总体指标不可避免存在的误差,它表示抽样估计的精度。

二、单项选择 1.将总体按与研究有关的标志进行分组,然后再随机地从各组中抽选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抽样方式叫(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2.搞好重点调查的关键是( ) 。 A 力求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 B 选择好重点单位 C 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单位 D 遵循随机原则。 3.下列资料,属于静态资料的是( ) 。 A 某厂89年职工工资总额为76万元; B 某乡89年粮食总产量为1亿3千万公斤; C 某市89年末人口为36.3万人; D 某市89年征用土地125亩。 4.关于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下面正确的描述有( )。 A 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B 满足一定条件,重点调查的结果可以用来推断总体; C 抽样调查是一种全面调查; D 典型调查是在研究现象的总体中,选择其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5.应用( )方式抽取样本时,必须避免抽样间隔和现象本身的节奏性或循环周期相重合。 A 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分层抽样 6.下面能进行除法运算的测量尺度是( )。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 数量 指标;单位成本属于 质量 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二、判断题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试卷A及答案解析

级专业2010学年第 1 学期《社会统计学》试卷 A 姓名:学号: (□开卷□闭卷) 一、选择题:2*10=20分 1、要了解4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B ) 。 A 400个学生 B 每一个学生 C 400个学生的成绩 D 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2、只与一个自由度有关的是( A ) χ分布 B 超几何分布C 泊松分布 D F分布 A 2 3、将总体按与研究有关的标志进行分组,然后再随机地从各组中抽选单位组成样本。这种 抽样方式叫( B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4、在方差分析中,自变量是(A )。 A 定类变量 B 定序变量 C 定距变量 D 定比变量 5、某城市男性青年27岁结婚的人最多,该城市男性青年结婚平均年龄为26.2岁,则该城 市男性青年结婚的年龄分布为(B)。 A.正偏B.负偏 C.对称D.不能作出结论 6、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的平均指标是( A )。 A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7、在一个左偏的分布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个数将( C )。 A 超过一半 B 等于一半 C 不到一半 D 视情况而定 8、若P(A)=0.2,P(B)=0.6,P(A/B)=0.4,则) P I=( D )。 A (B A 0.8 B 0.08 C 0.12 D 0.24。 9、关于学生t分布,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B )。 A 要求随机样本 B 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总体分布

C 可用于小样本 D 可用样本标准差S 代替总体标准差σ 10、对于大样本双侧检验,如果根据显著性水平查正态分布表得 Z α/2=1.96,则当零假 设被否定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 C )。 A 20% B 10% C 5% D .1% 二、判断题:2*10=20分 1、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变量。 ( 对 ) 2、统计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错 ) 3、随机变量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测,其可能实现的值不止一个。 (对 ) 4、在社会现象中,即使相同的意识作用也完全可能有不确定的结果,这就提供了概率论应用的可能性。 ( 对 ) 5、成功次数的期望值λ是决定泊松分布的关键因素。 ( 对 ) 6、进行区间估计,置信水平总是预先给定的。 ( 对 ) 7、可以对置信水平作如下解释:“总体参数落在置信区间的概率是(1-α)”。(错 ) 8、将收集到得的数据分组,组数越多,丧失的信息越多。 (错 ) 9、N 个变量值连乘积的平方根,即为几何平均数。 (错 ) 10、当样本容量n 无限增大时,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绝对离差小于任意正数的概率趋于零。 (错 ) 三、简答题:5*7=35分 1、大数规律 大数规律是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它的一般意义是: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可能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2、配对样本 所谓配对样本,指只有一个总体,双样本是由于样本中的个体两两匹配成对而产生的。 3、消减误差比例 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误差0E ,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 系时预测Y 的误差1E ,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将削减误差比例记为PRE 。 4、同分对 如果在X 序列中,我们观察到i j X =X (此时Y 序列中无i j Y =Y ),则这个配对仅是X 方向而非Y 方向的同分对;如果在Y 序列中,我们观察到i j Y =Y (此时X 序列中无i j X =X ),则这个配对仅是Y 方向而非X 方向的同分对;我们观察到i j X =X ,也观察到i j Y =Y ,则称这个配对为X 与Y 同分对。 5、什么是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就是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或属性分若干类别或层次,再按照一定比 例在各个子类别或层次中随机抽取,最后将各抽取的单位合并成样本。 6、简述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般说来,只有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相关关系时,回归分析才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相关程度越高,回归预测越准确。因此,往往先进行相关分析,然后才选用有明显相关关系的变量作回归分析。与此同时,相关关系往往要通过回归分析才能阐释清楚,例如皮尔逊相关系数的PRE 性质。回归分析具有推理的性质,而相关分析从本质上讲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从分析层次上讲,回归分析更深刻一些。 7、P 值决策与统计量的比较 P 值是被称为观察到的(或实测的)显著性水平。用P 值进行检验比根据统计量检验提供更多

社会统计学综合练习题讲解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此处800人是()A.样本 B. 总体 C. 统计量 D. 变量 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A.频率 B. 累积频数 C. 累积频率 D. 比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 A. 50%的数据 B. 68%的数据 C. 95%的数据 D. 99%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

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 A. 39.19 B. 28.90 C .19.54 D .27.95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 A .点估计 B .区间估计 C .有效估计 D .无偏估计 7.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的估计高达10%,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π)偏高。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为( ) A .0H :π≥0.1;1H :π<0.1 B .0H :π≤0.1;1H :π>0.1 C .0H :π=0.1;1H :π≠0.1 D .0H :π>0.1;1H :π≤0.1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 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 .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 .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D .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 A .-0.9 B .0 C .0.5 D .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 A. 相关系数

《社会统计学》作业(共享含部份答案)

社会统计学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此处800人是( A ) A.样本 B. 总体 C. 统计量 D. 变量 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C )A.频率 B. 累积频数 C. 累积频率 D. 比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D )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B ) A. 50%的数据 B. 68%的数据 C. 95%的数据 D. 99%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 ) A. 39.19

B. 28.90 C .19.54 D .27.95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 ) A .点估计 B .区间估计 C .有效估计 D .无偏估计 7.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的估计高达10%,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π)偏高。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为( B ) A .0H :π≥0.1;1H :π<0.1 B .0H :π≤0.1;1H :π>0.1 C .0H :π=0.1;1H :π≠0.1 D .0H :π>0.1;1H :π≤0.1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D ) 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 .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 .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D .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D ) A .-0.9 B .0 C .0.5 D .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D ) A. 相关系数 B. 离散系数 C. 回归系数 D. 判定系数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报告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 )·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和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和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和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和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是( 协方差 )与X 和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2014年秋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题

2014年秋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332.1万户家庭B.3000户家庭 C.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D.3000户家庭的年均收入 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A.频率B.累积频数C.累积频率D.比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A.50%的数据B.68%的数据C.95%的数据D.99%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 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39.19B.28.90C.19.54D.27.95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点估计B.区间估计C.有效估计D.无偏估计 7.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 A.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A.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B.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A.-0.9B.0C.0.5D.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相关系数B.离散系数C.回归系数D.判定系数 11.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 A.虚无假设是肯定正确的B.虚无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正确的D.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

社会统计学习题 卢淑华

1、P58习题十五 人数户数 0 1 2 3 4 5 6 7 8 417 240 366 222 134 63 39 24 21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均值和标准差 2、P59习题十六 设以下是七十二名离婚者的婚龄的统计(见下表)。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众值、中位值和均值,并做简单讨论。 (3)试求四分互差和标准差。 婚龄人数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19-21 22-24 25-27 28-30 5 10 20 14 9 4 3 2 4 1 3、P59习题十七 设以下是1209名抽烟者年龄的统计(见下表) 年龄人数 21-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岁以上212 273 257 226 152 89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四分互差。 4、P72例10 某年级共有学生一百名,其中来自广东省的有二十五名,来自广西省的有十名,问任抽一名,来自两广的概率是多少?

5、P73例12 根据某市职业代际流动的统计,服务性行业代际向下流动的概率为0.07,静止不流动的概率为0.85,求服务性行业代际向上流动的概率是多少? 6、P75例13 为了呀牛父代文化程度对子代文化程度的影响,某大学统计出学生中父亲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30%,母亲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20%,而父母双方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10%,问学生中任抽一名,父代至少有一名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概率是多少? 7、P75例14 某地对外国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了调查,发现旅游者处于游览名胜的概率为0.219;处于异族文化的吸引占0.509;而两种动机兼而有之的占0.102.问旅游动机为游览名胜或为异族文化吸引的概率是多少? 8、P76例16 根据统计结果,在自然生育情况下,男婴出生的概率为22/43;女婴出生的概率为21/43.某单位有两名孕妇,问两名孕妇都生男婴的概率是多少?两名孕妇都生女婴的概率是多少?其中一名孕妇生男婴、一名孕妇生女婴的概率是多少? 9、P77例17 某居民楼共十二户,其中直系家庭为两户,问访问两户都是直系家庭的概率是多少? 10、P78例18 某居民楼共二十户,其中直系家庭为两户,问访问第二户才是直系家庭的概率是多少?11、P78例20 设居民楼共有住户一千户,其中核心家庭占60%,问访谈中散户都是核心家庭的概率是多少? 12、P83例22 10人抓阄,其中共有2张球票,问第2个人抓到球票的概率? 13、P85例23 设出口商标为Made in China的产品,其中有50%为上海厂的产品;30%为北京厂得产品;20%为天津厂的产品。设上海厂得正品率为90%;北京厂的正品率为95%,天津厂的正品率为97%。问(1)任抽一件为正品的概率是多少?(2)在抽得产品是正品的情况下,是上海厂的概率是多少? 14、P99例27 已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为 ξ13.4 13.5 13.6 13.7 13.8 P(ξ=Xi)0.05 0.15 0.60 0.15 0.05 求σ2=? 15、P106习题三 某班对全班订报纸情况进行了统计,中订《人民日报》的有45%;订《北京晚报》的有80%;两种报纸都订的有30%,试求以下事件的概率。 (1)只定人民日报的 (2)至少订以上一种报纸的 (3)只订以上一种报纸的 (4)以上两种报纸都不订的 16、P107习题6 根据统计,由出生活到60岁的概率为0.8,活到70岁的概率为0.4,问现年60岁的人活到70岁的概率为多少?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简答题与计算题复习资料

社会统计学复习材料 简答题 1、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 1、精度: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 2、准确性: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 3、关联性: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 4、及时性: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 5、一致性: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 6、最低成本: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2、抽样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1、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所带来的误差; 2、所有样本可能的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平均性差异; 3、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的因素:样本量的大小,总体的变异性。 3、判断计量优劣的评判标准: 用样本的估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无偏性: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有效性: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点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一致性: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的总体参数。4、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陈述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 (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其具体数值;

(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 (5)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作出决策; (6)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拒绝H0,否则不拒绝H0。 5、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及其之间的关系 错误: 1、第Ⅰ类错误(弃真错误)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a ,即显著性 水平; 2、第Ⅱ类错误(取伪错误)原假设为假时未拒绝原假设,第Ⅱ类错误的概率记为b 。 a 和 b 的关系就像翘翘板,a 小b 就大,a 大b 就小。因此,在样本容量n 固定情况下, 不能同时减少两类错误!一般采用增加样本容量的办法来解决。 关系:当显著性水平a 减小时,由于拒绝域的减小,弃真的错误会减小,但由此而来的是 接受域增大了,因此纳伪的概率b 要增大。反之亦然(P235)。也就是说如果要减小b ,就 增大显著性水平a 。 6、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关系表达式: ()αεθθεθ -=+≤≤-1??P []εθεθ+-?,?称作置信区间。α-1称作置信度,可信度,或置信水平。α称置信水平。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情况下,置信区间和置信度是相互制约的。置 信度愈大,则相应的置信区间也域宽。当把区间估计得小一些,估计的精确程度提高了,但换取的代价将是估错的可能性增加了,也就是可靠性或置信度 α-1下降了。(P201) 7、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 (1)一个高峰:曲线是单峰,有一个最高点。 (2)一个对称轴。曲线的高峰处有一个对称轴,在轴的左右两边是对称的。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品质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数量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正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负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数量指标;单位成本属于质量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二、判断题 1、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答案提示: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 ) 2、工业产值属于离散变量;设备数量属于连续变量。(×;答案提示:工业产值属于连续变量;设备数量属于离散变量) 3、中位数与众数不容易受到原始数据中极值的影响。(√;) 4、有意识地选择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调查居民消费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典型调查。(√)

(有标准答案)社会统计学试卷

社会统计学试卷 社会工作与管理(本)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 】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C .调和平均数和众数 D .众数和中位数 2.抽样推断的目的是 【 】 A .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B .取得样本指标 C .以总体指标估计样本指标 D .以样本的某一指标推断另一指标 3.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 【 】 A .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 B .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 C .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 D .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 4. 在抽样推断中,可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 】 A .抽样实际误差 B .抽样标准误差 C .非随机误差 D .系统性误差 5.不重复抽样的抽样标准误公式比重复抽样多了一个系数 【 】 A .n N N --1 B .1++N n N C .1--N n N D .n N N ++1 6.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 【 】 A .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大; B .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C .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D .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越小。 7.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是 【 】

A .意义有本质的不同 B .适用条件不同 C .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D .反映的变异程度不同 8.“统计”一词的含义可以包括的是 【 】 A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B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方法 C .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方法 D .统计工作、统计学、统计方法 9.已知甲数列的算术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20;乙数列的算术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9。由此可以认为 【 】 A .甲数列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 B .乙数列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甲数列 C .两数列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D .两数列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10.变量x 与y 之间的负相关是指 【 】 A. x 数值增大时y 也随之增大 B. x 数值减少时y 也随之减少 C. x 数值增大时y 随之减少 D. y 的取值几乎不受x 取值的影响 11.次数数列各组变量值都增加2倍,每组次数减少2倍,中位数 【 】 A .减少2倍 B .增加2倍 C .减少1倍 D .不变 12.第一类错误是在下列条件下发生 论 【 】 A. 原假设为真 B. 原假设为假 C. 显著性水平较小 D. 显著性水平较大 13.设()2,~σμN X ,b aX Y -=,其中a 、b 为常数,且0≠a ,则~Y 【 】 A. ()222,b a b a N +-σμ B.()222,b a b a N -+σμ C.()22,σμa b a N + D. ()22,σμa b a N - 14.设随机变量),(~2σμN X ,则随σ增大,{}σμ<-X P 【 】 A.单调增大 B.单调减小 C.保持不变 D.增减不定 15.设随机变量,X Y 相互独立,)1,0(~N X ,)1,1(~N Y ,则 【 】 A.2/1)0(=≤+Y X P B.2/1)1(=≤+Y X P C.2/1)0(=≤-Y X P D.2/1)1(=≤-Y X P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资料有 、统计规律性的特点。

2018年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题(4)报告.doc

2018年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因变量与自变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 B.因变量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 C.自变量的变化是以因变量的变化为前提 D.因变量的变化是以自变量的变化为前提 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A.频率 B.累积频数 C.累积频率 D.比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A.50%的数据 B.68%的数据 C.95%的数据

D.99%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 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39.19 B.28.90 C.19.54 D.27.95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有效估计 D.无偏估计 7.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 A.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 B.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D.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A.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A.-0.9 B.0 C.0.5 D.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相关系数 B.离散系数 C.回归系数 D.判定系数 11.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 A.虚无假设是肯定正确的 B.虚无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正确的 D.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 12.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工资收入 B.产品等级 C.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 D.企业的类型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与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与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与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与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就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就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就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就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就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就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与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就是( 协方差 )与X 与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2.评价直线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当r 在0、5~0、8之间时,表示( C )。 A 无相关 B 低度相关 C 中等相关 D 高度相关 3.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辅相成,又各有特点,下面正确的描述有( D )。 A 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的两变量都不就是随机的;

社会统计学习题 卢淑华

1、P58习题十五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均值和标准差 2、P59习题十六 设以下是七十二名离婚者的婚龄的统计(见下表)。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众值、中位值和均值,并做简单讨论。 3、P59习题十七 设以下是1209名抽烟者年龄的统计(见下表) (1)试作频率统计表、直方图和折线图 (2)试求四分互差。 4、P72例10 某年级共有学生一百名,其中来自广东省的有二十五名,来自广西省的有十名,问任抽一名,来自两广的概率是多少

5、P73例12 根据某市职业代际流动的统计,服务性行业代际向下流动的概率为,静止不流动的概率为,求服务性行业代际向上流动的概率是多少 6、P75例13 为了呀牛父代文化程度对子代文化程度的影响,某大学统计出学生中父亲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30%,母亲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20%,而父母双方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10%,问学生中任抽一名,父代至少有一名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概率是多少 7、P75例14 某地对外国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了调查,发现旅游者处于游览名胜的概率为;处于异族文化的吸引占;而两种动机兼而有之的占.问旅游动机为游览名胜或为异族文化吸引的概率是多少 8、P76例16 根据统计结果,在自然生育情况下,男婴出生的概率为22/43;女婴出生的概率为21/43.某单位有两名孕妇,问两名孕妇都生男婴的概率是多少两名孕妇都生女婴的概率是多少其中一名孕妇生男婴、一名孕妇生女婴的概率是多少 9、P77例17 某居民楼共十二户,其中直系家庭为两户,问访问两户都是直系家庭的概率是多少 10、P78例18 某居民楼共二十户,其中直系家庭为两户,问访问第二户才是直系家庭的概率是多少 11、P78例20 设居民楼共有住户一千户,其中核心家庭占60%,问访谈中散户都是核心家庭的概率是多少12、P83例22 10人抓阄,其中共有2张球票,问第2个人抓到球票的概率 13、P85例23 设出口商标为Made in China的产品,其中有50%为上海厂的产品;30%为北京厂得产品;20%为天津厂的产品。设上海厂得正品率为90%;北京厂的正品率为95%,天津厂的正品率为97%。问(1)任抽一件为正品的概率是多少(2)在抽得产品是正品的情况下,是上海厂的概率是多少 14、P99例27 15、P106习题三 某班对全班订报纸情况进行了统计,中订《人民日报》的有45%;订《北京晚报》的有80%;两种报纸都订的有30%,试求以下事件的概率。 (1)只定人民日报的 (2)至少订以上一种报纸的 (3)只订以上一种报纸的 (4)以上两种报纸都不订的 16、P107习题6 根据统计,由出生活到60岁的概率为,活到70岁的概率为,问现年60岁的人活到70岁的概率为多少 17、P107习题7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20=2×10) 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 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此处800人是.样本 2.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 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 3.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学生进行调查, 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220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 4.为了解地区的消费,从该地区随机抽取5000户进行调查,其中30%回答他们的月消费在5000元以上,4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通讯、网络的费用在300元以上。此处5000户是样本5.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产品等级 6.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工资收入 7.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同时保证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 机会入选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8.某班级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为了了解学生购书支出,从男生中抽取12名学生,从 女生中抽取8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分层抽样 9.先将总体按某标志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然后在各个类别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 样的方式抽取子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 10.某班级有100名学生,为了了解学生消费水平,将所有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排序后,在前 十名学生中随机抽出成绩为第3名的学生,后面依次选出第13、23、33、43、53、63、73、83、93九名同学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系统抽样 11.在频数分布表中,某一小组中数据个数占总数据个数的比例称为频率 1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累积频率 13.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是指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14.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15.如果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环形图16.某地区2001-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线图 17.当我们用图形描述甲乙两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环形图 18.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39.19 19.某班级10名同学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别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89 20.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水平分为五组:1)1500元及以下;2)1500-2000元;3)2000-2500元;4)2500-3000元;5)3000元及以上,则3000元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为 3250元21.为了解某行业12月份利润状况,随机抽取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 别为65、23、54、45、39,那么这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45.2 22.某专业共8名同学,他们的统计课成绩分别为86、77、97、94、82、90、83、92,那 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88 23.某班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可以分为以下六组:1)1小时及以下;2)1-2小时;3)2-3小时;4)3-4小时;5)4-5小时;6)5小时及以上,则5小时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 近似为5.5小时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DOC

o o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比较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比例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结构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强度相 对指标。2最小 值。345、正J 6于 重点7;总 8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若某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 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品质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数量标志。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正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 13 1 100%, ) 2 3 4、有意识地选择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调查居民消费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典型调查。(√) 5、统计调查按调查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6、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如果移动项数为偶数项,只要进行一次移动平均;如果移动项数为奇数项,则要进行二次移动平均。(×;答案提示: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 时,如果移动项数为奇数项,只要进行一次移动平均;如果移动项数为偶数项,则要进行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