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东南大学 ipv6 bras 设置方法

真·东南大学 ipv6 bras 设置方法
真·东南大学 ipv6 bras 设置方法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宿舍上网设置(ipv6和bras)仅供W...

作者:L 已被分享6次复制链接

步骤一:打开“网络与共享中心”页面,选择“设置新的网络连接”;

步骤二:选择连接到Internet

步骤三:选择“否...”点击下一步

步骤四:选择“宽带(PPPoE)(R)”

步骤五:输入对应的用户名(ipv6test@seujs)和密码(1234),点击连接,此时设置完成ipv6。

步骤六:重复步骤一,选择连接到工作区,选择创建新连接

步骤七:选择“使用我的Internet连接”

步骤八:选择“使用此链接”,选择之前设置的ipv6连接

步骤九:输入Internet地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9417656535.html,

步骤十:输入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即为bras帐号xxxxxxxxx@a与密码,选择连接,并跳过之后的连接测试。此时设置完成bras。

步骤十一:

一般教程都会要求使用某软件帮助连接,但事实上并不需要。不过缺少了接下来的设置,的确是不能直接上网的。下面就是简单的设置啦~

在刚刚设置完的连接上右键选择”属性”

改为上图所示,选择”网络”标签

双击第二个选项,,改为上图所示. 确定后就可以连接了.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受迫振动

物理实验报告 标题:受迫振动的研究实验 摘要: 振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之一,由受迫振动引发的共振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极为普遍。共振现象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众多电声器件需要利用共振原理设计制作。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破坏作用。本实验采用玻耳共振仪定量测定了阻尼振动的振幅比值,绘制了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并分析了阻尼对振动的影响以及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另外,实验中利用了频闪法来测定动态的相位差。

目录 1引言 (3) 2.实验方法 (3) 2.1实验原理 (3) 2.1.1受迫振动 (3) 2.1.2共振 (4) 2.1.3阻尼系数的测量 (5) 2.2实验仪器 (6) 3实验内容、结果与讨论 (7) 3.1测定电磁阻尼为0情况下摆轮的振幅与振动周期的对应关系 (7) 3.2研究摆轮的阻尼振动 (8) 3.3测定摆轮受迫振动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并求阻尼系数 (9) 3.4比较不同阻尼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 (14) 4.总结 (15) 5.参考文献 (16)

1引言 振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之一,由受迫振动引发的共振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极为普遍。共振现象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为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常采用核共振方法。但是共振现象也有极大的破坏性,减震和防震是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表征受迫振动性质的是受迫振动的振幅—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简称幅频和相频特性)。本实验采用玻耳共振仪定量测定了阻尼振动的振幅比值,绘制了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并分析了阻尼对振动的影响以及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实验方法 2.1实验原理 2.1.1受迫振动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玻耳共振仪,其构造如图1所示: 图一

东南大学2015级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 2015级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工学专业代码: 080301 授予学位:工学 学制: 4 制定日期: 2015 一. 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求,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能够在传感器、测试技术、智能仪器、测控系统、复杂工程等技术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行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等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1. 熟练地掌握测量信息的获取和预处理、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相关的软硬件开发技能,能够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系统,能够根据工程需要提出仪器系统解决方案及应用系统; 预期目标2. 能够作为成员或者领导,在一个由不同角色人员构成的团队中独立承担某一项专业领域的工作; 预期目标3. 有良好的修养和道德水准; 预期目标4. 在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或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预期目标5. 能够通过其它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预期目标6. 有意愿、有能力服务社会。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及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人文科学素质修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设有十二项。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所需的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特别是通过电子网络、期刊资料等渠道了解相关的器件、产品、系统及技术的进展与前沿,并充分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具体的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技术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提出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伦理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对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保持跟踪和了解。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行业发展,项目规划具有前瞻意识,能对工程问题进行合理的预测与准确的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于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培养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并能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各种角色; 10)沟通:培养有效沟通能力,撰写报告,陈述发言等全方位交流能力,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域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竞争和合作;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融合多学科内容的交叉性学科。以信息获取为主要任务,与信息传输、处理应用紧密结合,主要探讨和研究测量理论、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的集成技术。

东南大学导师

东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未注者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院系专业指导教师名单 建筑系050403 美术学高祥生;赵军;赵思毅;方晓珊等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朱光亚;陈薇;周琦;周小棣等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王建国;仲德崑;黎志涛;韩冬青;单踊;龚恺;冷嘉伟;张彤;张宏;王静;马晓东等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段进;董卫;阳建强;孔令龙;刘博敏;胡明星等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杨维菊;戴航;陆可人(土木学院)等 081320 ★景观建筑学杜顺宝;丁宏伟;成玉宁等 081321 ★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朱光亚(兼)等 机械工程系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钟秉林;易红;贾民平;汤文成;许超;许飞云;蒋书运;彭英;孙蓓蓓;幸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蒋全兴;史金飞;王兴松;颜肖龙;毛玉良;张传海;赵坚玉;李刚;张赤斌;贾方;韩良;陈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钱瑞明;陈云飞;李健康;庄萍;陈敏华;林晓辉等 080204 ●车辆工程陈南;张建润;任祖平;李普等 080220 ★工业设计薛澄歧等 动力工程系080104 ●工程力学陆颂元;臧朝平;谭平等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吕震中;王式民;朱小良;丁维明;周斌;沈德明;田新启;陆勇等 080701 ●工程热物理施明恒;袁竹林;归柯庭;郝英立;王素美等 080702 ●热能工程赵长遂;沈湘林;林中达;王式民;周克毅;顾璠;沈炯;段钰锋;张永福;张军;杨亚平;沈来宏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徐治皋;陆颂元;吕剑虹;周克毅;杨建刚;王培红;傅行军;杨建明;胥建群;葛斌;冷杉石红;卢荣军;程懋华;刘振祥等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杨建刚;韦红旗等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张小松;袁竹林;杜垲;陈九法;董卫;陈亚平;张宝怀;王晓等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朱晓东;葛仕福;郭宏伟等 080720 ★能源信息技术徐治皋;吕震中;林中达;沈炯;吕剑虹;王培红;雎刚;张雨飞;司风琪;于向军等 080721 ★能源环境工程金保升;沈湘林;归柯庭;段钰锋;仲兆平等 080722 ★新能源技术施明恒;顾璠;董卫;肖军等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张小松;虞维平;张辉;陈振乾等 083002 ●环境工程金保升;赵长遂;吴新;熊源泉;杨林军等 无线电工程系080902 ●电路与系统王志功;黄风义;朱恩;冯军;孟桥;李文渊;李智群;胡庆生等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孙忠良;章文勋;洪伟;戎敖生;窦文斌;徐金平;崔铁军;朱晓维;于东海;钱澄;周健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毕光国;尤肖虎;沈连丰;赵春明;高西奇;陈明;曹秀英;陈晓曙;徐平平;郭强;赵新胜;王捷;黄清;潘志文;仲文等

东南大学田玉平自动控制原理参考答案4

4.1 对于如下系统,求其传递函数。并判别:系统是否由其传递函数完全表征?系统是否渐进稳定?是否输入-输出稳定? (1) []0100001061161310x x u y x ???? ????=+????????---????= 解:由32 61160sI A s s s -=+++=得极点为:1231,2,3s s s =-=-=- 所以系统渐进稳定。 所以系统为输入-输出稳定,但不能由G (s )完全表征。 (2) []010000 1025005505 10x x u y x ????????=+????????-???? =- 解:由32 52500sI A s s -=+-=得1235,55,55s s i s i ==-+=-- 所以不是渐进稳定。 G(s)=C(sI-A)1-B=C 1 50250 10 01-???? ? ?????+---s s s B=)5)(55)(55() 5(50--+++-s j s j s s .= ) 55)(55(50 j s j s -+++ 所以系统是输入-输出稳定,但不能由G (s )完全表征。 (3) []110001010002110x x u y x -????????=-+????????????=- 解:由32 20sI A s s s -=++=得1230,1,1s s s ==-=- 所以系统不是渐进稳定。 所以系统是输入-输出稳定,但不能由G (s )完全表征。 (4) (a )解:2 5 ()27 s G s s s -= +- ,1,21s =-±,有极点在右半平面 所以既不是渐进稳定,又不是输入-输出稳定。系统可由其传递函数完全表征。.

(完整版)东南大学抗震结构设计考研复试重点

2012抗震防灾笔试题回忆 大题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很简单,记得验算最小地震剪力。 大题2:底部剪力法;需要知道怎么算弯矩,算剪力时记得考虑鞭端效应。 简答题:1.解释隔振和减震的原理; 2.耐火极限; 3.为什么底部框架,上部砖房的结构在汶川地震中底部破坏严重; 4.怎样形成整体破坏机制; 5.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以及他们的关系; 6.简述框架结构中延性原则 判断题:桥梁抗震是根据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来计算的 同样地震烈度,远震中距破坏严重。 地震只有一个烈度,一个震级。 混凝土强度要适中。 为什么砌体结构中,横强要有最小间距? 还考了两题延性,请注意,判断题要说明理由。 第一章绪论 学习要求: 1.了解地震震害 震害主要表现为地表破坏、工程结构破坏和次生灾害三种形式。 2.了解地震分类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 3.理解地震波、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定义 a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称为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体波(纵波,横波),面波(瑞雷波,乐浦波), 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剪切波(横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 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右摇晃 b里氏震级 1935年美国人查尔斯·里克特﹙C.F.Richter﹚给出定义:M=lgA A—标准地震仪记录的距震中100km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微米) M<2,微震,无感觉,只有仪器可观测 2≤M<5,有感地震

5≤M<7,破坏地震 7≤M<8,强烈地震或大地震 M≥8,特大地震 震级M与能量E的关系: M增大一级E增大32倍 c烈度(intensity):表示地震所造成的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地面以上建筑物破坏的程度。或者说地震时在一定点震动的强弱程度。 4.深刻理解抗震设防烈度的概念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具有规定性和权威性 ◆地区最小单位为县级 ◆依据基本烈度但不一定等于基本烈度 ◆设防烈度为6、7、8、9度 5.理解多遇地震、罕遇地震的定义 6.掌握“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了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7.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a选择有利场地,避免不利场地,不得危险场地修建建筑物。 b地基基础设计注意,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 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 桩基。 c建筑平立面设计要求,力求简单规则、避免刚度突变 d结构体系要求, 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受力明确、传力直接,有多道抗震防线。 e结构构件要求,有较好的延性、加强节点连接及整体性 f非结构构件要求,与主体结构要有可靠连接,避免不当设置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 g施工质量,施工应正确贯彻抗震设计意图,并符合质量验收标准。 h隔震和耗能减震 要点、难点分析: 一、“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小震不坏)。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大震不倒)。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 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算;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结构按规定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对于大多数结构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 第二阶段: 对一些规范规定的结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震易倒塌的建筑、有明显薄弱层的建筑,不规则的建筑等)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大学物理-物理学(第五版)上册-马文蔚-课后答案-东南大学

1-1分析与解(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 ′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 t s t ΔΔΔΔ≠ 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 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2分析与解 t r d d 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用符号v r 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一个分量;t d d r 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 坐标系中速度大小可用公式t s d d =v 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 2 2d d d d ?? ? ??+??? ??=t y t x v 求解.故选(D). 1-3分析与解t d d v 表示切向加速度a t,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t r d d 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 r (如题1 -2 所述); t s d d 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 ;而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 a t.因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 1-4分析与解 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 t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而法向分量a n 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因而法向加速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 t是否改变,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 t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 a t为一不为零的恒量,当a t改变时,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周运动.由此可见,应选(B). 1-5分析与解 本题关键是先求得小船速度表达式,进而判断运动性质.为此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设定滑轮距水面高度为h,t 时刻定滑轮距小船的绳长为l ,则小船的运动方程为 2 2h l x -=,其中绳长l 随时间t 而变化.小船速度22d d d d h l t l l t x -== v ,式中t l d d 表示绳长l 随时间的变化率,其大小即为v 0,代入整理后为θ l h l cos /0 220v v v = -= ,方向沿x 轴负向.由速度表达式,可判断小船作变加速运动.故选(C). 1-6分析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不改变时,位移的大小才会与路程相等.质点在t 时间内的位移Δx 的大小可直接由运动方程得

#东南大学201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表格

东南大学2015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专业代码:授予学位: 学制:制定日期: 一. 培养目标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四. 主要课程 五. 主要实践环节 六. 双语教学课程 七. 全英文教学课程 八.研究型课程 九.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 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50,即可毕业。同时,外语达到东南大学外语学习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0者,可获得学士学位。 十. 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分 (3)外语类6学分(必修) “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学生根据分级考试成绩分别推荐学习“2级起点”、“3级起点”或“4级起点”系列课程,详见附录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表”。

(5)自然科学类学分(必修) (6)通识选修课程10学分(选修)

2. 专业相关课程,共学分 英文、双语、研讨、企业课程请在课程名称后用“(英)”、“(双)”、“(研)”、“(企)”标注 (2)专业主干课,共学分 (3)专业方向及跨学科选修课,共学分 3. 集中实践环节(含课外实践),共学分

十三. 辅修专业与辅修学位计划 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建议学分:20~24) 注:学生按照本辅修专业教学计划修满学分可以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辅修学位教学计划(建议学分:45~55) 注:在完成第一学位学业的基础上,完成第二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可以获得由学校颁发的第二专业证书;学分绩点达到学位授予条件且第一专业与第二专业属于不同学科门类,可以获得由学校颁发第二荣誉学位。

东南大学学科设置,排名及分布

一.学科设置 建筑系 建筑系城市规划系环境设计系景观学系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分子电子学、医学影像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电子学 人文学院 哲学与科学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中国语言文学系旅游学系医学人文学系 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经济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金融系、会计系、经济学系、电子商务系和物流工程系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力学、工程管理 交通学院 道路工程系、交通工程系、桥梁工程系、地下工程系、运输与物流工程系、港航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地理信息工程系 基础医学院 学院设有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生理学与药理学系、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 机械工程学院 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工程 能源与环境学院(动力工程系) 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信息安全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显示工程、光纤技术与光纤通信、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工程、微波与毫米波技术、光子学和光通讯、真空电子技术和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软件工程及理论、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设有金属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先进材料制备与应用四个方向 (研究生)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应用电子与运动控制、电气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 外国语学院 英语及日语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研究生)仪器科学与技术,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微系统与测控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 艺术学院 工业(艺术)设计、美术学和动画 数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概率与统计、信息与编码、信号与系统、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金融统计 物理系 物理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材料物理和化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制药工程 法学院

2001年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真题

东南大学 二00一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图为简单电压调节器,在发电机的输出端 用一个电位器给出反馈电压K 0V ,K 为常数(K1),该电位器的电阻足够高,以致可假设它可以吸收的电流可以忽略。放大器的增益为20V/V ,发电机增益g K 为50V/A (励磁电流)参考电压r V =50V 。 (1) 画出当发电机供给一个负载电流时的系统方框图,并写出每个方块的传递 函数。 (2) 系统工作于闭环状态(即S 闭合),已知发电机的稳态空载端电压为250V , 求此时K 的值。通过30A 的稳态负载电流时,引起的端电压的变化是多少?恢复到250V 的发电机电压,需要多大的参考电压? (3) 系统运转在开环状态下(即S 断开),为获得250V 的稳态空载电压,需要 多大的参考电压?当负载电流为30A 时,端电压如何变化? 二、设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s Ke Ts -=)(s G 0,试求使闭环系统稳定的K 的取 值范围。 三、设系统的状态方程为u x ?? ? ???+???? ??--=103210 x · 试求当 (1)u (t )=δ(t ) (2)u (t )=1(t )时系统的状态响应x (t )。(假设初始状态为零) 四、如图所示的一阶采样系统中,ZOH 代表零阶保持器,求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

函数。为使系统保持稳定,积分器的增益A 的范围如何?(T 为采样周期) 五、某最小相位系统的折线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试写出它的传递函数,并大致画出其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六、已知系统的状态方程为B u A x x · +=。设P 为非奇异常数阵,已知 ?? ? ? ??==-2221 1211 1 A A A A AP P A — ,?? ? ???==-0B B P B 11— ,其中11A 和1B 的行数均为1n ,而且 rank (1B )=1n 。试证明(A ,B )能控的充要条件是(22A ,21A )能控。 七、已知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为?? ? ? ??=cost sin2t sint cos2t (t)ψ,求系统矩阵A 。 八、已知非线性系统如图所示,其线性部分的频率特性G (jw )及非线性部分的负倒特性-1/N(E)如图所示 (1)试确定当初始误差E 在①A 点②B 点③C 点④D 点⑤E 点时C (t )的运动情况 (2)将上述分析结果在以e 为横坐标,· e 为纵坐标的相平面上定性的表示出来

东南大学2014年桥梁与隧道工程复试笔试题

建筑 东南大学2014年桥梁与隧道工程复试笔试题 一、名词解释与讨论(每题12分) 1、车道荷载与车辆荷载。讨论二者分别在什么条件下适用。 2、内力影响线与内力包络图。并以超静定连续梁为例,说明如何求解二者。 3、箱梁的剪力滞效应。如何规定正负剪力滞,为什么要引入翼缘板的有效计算宽度。 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适用极限状态。并以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为例说明在桥梁设计时都需要分别验算哪些方面。 5、先张法和后张法。为什么后张法应用更为广泛。 二、简答与计(每题15分) 6、在预应力桥梁中空心板和T形梁应用广泛。 (1)、假设一桥两车道宽,试分别画出空心板和T形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2)、从梁高和跨径等方面讨论在选择空心板和T形梁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3)什么是荷载横向分布,试列举求横向分布系数的方法。 7、本题是个计算题,数据记不清了,是的等效荷载的问题,要求画弯矩图和轴力图,把课本上的那一块看明白就行。 8、从拱桥的水平反力与竖直反力的比例、弹性压缩和附加内力的大小等等方面(有几个方面记不住了)讨论矢跨比对拱桥的结构构造和受力性能的影响。 9、(1)拱桥的无支架施工法有哪些 (2)试就一种方法,结合作图介绍其施工过程。 10、斜拉桥 (1)斜拉索面积是如何确定的 (2)斜拉索的横截面形式有哪些。 (3)什么叫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 11、悬索桥 (1)指出悬索桥的传力路径和第一传力路径。 (2)介绍一种主缆的施工方式。 (3)说出三座跨度超千米的悬索桥,中外皆可。 注:难度适中,但题目灵活性挺大,望大家全面复习。关于专业面试,本科阶段所学桥梁专业课一定要有所准备,不必深究,但面上的东西要有所了解,比如说桥梁的震害,桥梁的冲刷,混凝土桥与钢桥的区别等等。这些知识点脑子里要有,知识框架的建立很重要。英语面试问题较灵活,会问几个专业词汇,比如弯矩、混凝土结构、桥面板等等。英语的听力是和英语面试分开考的,20个选择题,好像就是四级真题。不过由于音响效果,我们大家好像都没怎么听明白。

东南大学201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 201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工学专业代码: 080702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制定日期: 2017年6月 一. 培养目标 培养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能跟踪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在微电子、物理电子、光电子或光通信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工作的人格健全、责任感强、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电子工程所需的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模块、系统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针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四. 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自然科学类、通识选修课程等。 2.大类学科基础课:电路基础、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基础、

东南大学近几年分数线

2005年东南大学各专业复试分数要求院系所专业复试条件 建筑学院美术学 50/90/349(其中总分≥369 且设计≥140,单科(限一 门)可降2分) 其他专业 50/90/320(其中总分≥340 且设计≥140,单科(限一 门)可降2分) 机械工程系50/75/310 动力工程系50/75/310 无线电系信息安全、微波50/75/334 其他专业50/75/340 土木学院结构工程50/75/345 环境工程50/75/335 管理科学与工程55/83/335 桥梁、岩土50/75/320 其他专业50/75/310 电子工程系电路、微电子50/75/330 其他专业50/75/310 数学系50/75/300 自动控制系54/90/340 计算机系50/75/310 物理系50/75/315 生物医学工程系50/75/310 材料工程系50/75/320 人文学院马克思思想教育50/75/328 政治学理论50/75/321 伦理学55/83/323 科技哲学55/83/341 马克思主义哲学55/83/331 外国哲学55/83/369 旅游管理55/83/355 民商法学50/75/306 艺术学50/75/320 设计艺术学50/75/337 行政管理55/83/349 中国古代文学50/75/342 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55/83/355 区域经济55/83/337

金融学55/83/350 产业经济55/83/330 国际贸易55/83/338 会计学55/83/341 企业管理55/83/349 技术经济55/83/330 行政管理55/83/375 管理工程55/83/333 系统工程50/75/328 系统分析50/75/331 MBA 50/100/160 电气工程系50/50/80/90/331 外国语言系日语50/75/350 其他专业50/75/317 体育系50/75/300 化学化工系50/75/310 交通学院港航、测量、地理信息50/75/330 其他专业50/75/342 仪器科学与工程 系 50/75/310 艺术学系50/75/300 基础医学院50/75/300 公共卫生学院社会保障55/83/330 其他专业50/75/300 临床医学院50/75/305 建研所50/75/310 高教研究所50/75/330 情报所55/83/330 软件学院50/75/310 职业教育学院50/75/300 远程教育学院50/75/300 集成电路学院50/75/310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学号姓名 时间2014年10月21日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例展示,认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2)会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 (3)通过开、闭环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二、预习与回答: (1)在实际控制系统调试时,如何正确实现负反馈闭环? 答:负反馈闭环,不是单纯的加减问题,它是通过增量法实现的,具体如下: 1.系统开环; 2.输入一个增或减的变化量; 3.相应的,反馈变化量会有增减; 4.若增大,也增大,则需用减法器; 5.若增大,减小,则需用加法器,即。 (2)你认为表格中加1KΩ载后,开环的电压值与闭环的电压值,哪个更接近2V? 答:闭环更接近。因为在开环系统下出现扰动时,系统前部分不会产生变化。故而系统不具有调节能力,对扰动的反应很大,也就会与2V相去甚远。 但在闭环系统下出现扰动时,由于有反馈的存在,扰动产生的影响会被反馈到输入端,系统就从输入部分产生了调整,经过调整后的电压值会与2V相差更小些。 因此,闭环的电压值更接近2V。 (3)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控制系统设计中主要设计哪一部份? 答:应当是系统的整体框架及误差调节部分。对于一个系统,功能部分是“被控对象”部分,这部分可由对应专业设计,反馈部分大多是传感器,因此可由传感器的专业设计,而自控原理关注的是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因此,控制系统设计中心就要集中在整个系统的协调和误差调节环节。 二、实验原理: (1)利用各种实际物理装置(如电子装置、机械装置、化工装置等)在数学上的“相似性”,将各种实际物理装置从感兴趣的角度经过简化、并抽象成相同的数学形式。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必研究每一种实际装置,而用几种“等价”的数学形式来表达、研究和设计。又由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人对数学而言,不能直接感受它的自然物理属性,这给我们分析和设计带来了困难。所以,我们又用替代、模拟、仿真的形式把数学形式再变成“模拟实物”来研究。这样,就可以“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实际上,在后面的课程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面对不同的实际物理对象,而“模拟实物”的实验方式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就是用下列“模拟实物”——电路系统,替代各种实际物理对象。

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复试

趁还有点印象赶紧回忆下卷子吧要知道东大的复试卷子很难搞到 《建筑结构设计》 40分选择+20分填空+90分计算去年也是这个分布 选择都出自第三册上的选择题。注意一点,第三册上的选择题有些答案是第一册和第三册找不到了,不过今年也没考 填空也算是源自第三册选择吧,一条是根据建筑层标高算结构标高。一条是算个剪力,一条是算准永久组合和频遇组合 一条是数框剪结构的柱,墙,结构的个数。还算好,把第三册选择搞搞清楚就差不多 计算题共3条,每条30分。每一题有3问。 第一题类似于第三册水平结构那章的第2个例题,砌体结构加了个钢梁进行验算,但多了内容 第一问,钢梁与楼板无有效连接件。验算钢梁的强度,整体稳定,挠度 第2问,高厚比,还有啥的忘了 第2问,告诉你边跨跨内,支座配筋,验算楼板强度和裂缝 第二题是和第三册竖向结构那章的那个框架结构改造类似,但也复杂了 柱有牛腿,加了吊车梁,柱也是变截面。然后去掉吊车,将一梁搁在牛腿上,就和例题改造方案一类似 问题1:判断牛腿是否满足要求,通过算Dmax 问题2,画竖向荷载的内力图 问题3,算水平力下的位移 第三题,框架剪力墙 跟第一册书上例题差不多,我还以为不会考这么复杂 第1问,分别算框架,剪力墙分别受水平侧向荷载下得位移。框剪的位移15‘ 第2问,说明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的位置,剪力墙,,框剪的最大层位移的位置5‘ 第3问,当只有顶部有一根刚性连杆的时候,计算体系水平侧位移 题外话:对于外校生来说,建筑结构设计的卷子真的很难搞到手。我百度了很久,淘宝了很久,花了95大洋才弄了几张不知道是何年马月的期末卷子,还不全。郁闷,真烧钱。但这不代表东大的卷子真的就无迹可寻,只不过只在同学间流传,没公布到网上。所以如果你有学长朋友之类的,去问问吧。弄到一份卷子,你就赚了。至于像俺一样的外校,且无熟人,那只好老老实实的了。 复试中的面试 哎,复试的笔试加面试简直是让我郁闷透了。不知道最后个结果会怎么样。反正个人感觉很糟糕。提醒大家一下吧。专业面试也不是漫天随便问的,都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的。比如如果你本科学的桥梁,那就会问你个桥梁的问题。如果你工作过,问你干过哪些工程,顺带问这些工作方向的专业问题。所以,大家之前得想好,崩自我介绍的时候乱吹,否则问的问题范围会很大。至于英语面试,不谈了,英语一直是哥的痛。我就不信我整不好英语。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你想考多少分?130吗?那我劝你赶紧再把目标提高点吧。考140不是难事。要知道,东大的结构力学的出题并不灵活,题型从05年以后很固定。即便是08年,上面的题也该要掌握的。还有,东大土木今年上400分的好像有18个吧。你不在专业课上捞点分,难不成指望英语,数学这种每年一变的科目?况且专业课考140又没捞多少

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复习提纲

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 课程编号:H0600071S学分: 4 开课学院:理学院课内学时:64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我校有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概率论、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后续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理论基础。另外,通过本课程的系统教学,特别是讲授如何提出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知识模块顺序 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8学时 (1)随机试验 (2)样本空间、随机事件 (3)频率与概率 (4)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5)条件概率 (6)独立性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随机现象与随机试验,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熟练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了解概率的古典定义,会计算简单的古典概率。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熟练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概率计算。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概率的乘法定理与全概率公式,会应用贝叶斯(Bayes)公式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理解事件的独立性概念。理解伯努利(Bernoulli)概型和二项概率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6 学时 (1)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 (3)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4)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 (5)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的概念,熟练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Poisson)分布。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熟练掌握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会根据自变量的概率分布求简单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自动控制原理作业参考答案(第五章

5.1 (1))(20)(20)(20)(12)(t r t r t c t c t c +=++ (2)21)10)(2()1(20)(s s s s s C ?+++= = s s s s 4 .0110275.02125.02+++-++- 所以 c(t)=4.0275.0125.0102++----t e e t t c(0)=0;c(∞)=∞; (3)单位斜坡响应,则r(t)=t 所以t t c t c t c 2020)(20)(12)(+=++ ,解微分方程加初始条件 解的: 4.04.02)(102++-+=--t e e t c t t c(0)=2, c(∞)=∞; 5.2 (1)t t e e t x 35.06.06.3)(---= (2)t e t x 2)(-= (3) t w n n n t w n n n n n n n e w b w a e w b w a t x )1(22)1(22221 2)1(1 2)1()(----+----+-+ -+----= ξξωξξωξξξωξξξω(4)t a A t a Aa e a a b t x at ωωωωωωωcos sin )()(2 22222+-++++=- 5.3 (1)y(kT)=)4(16 19 )3(45)2(T t T t T t -+-+-δδδ+…… (2) 由y(-2T)=y(-T)=0;可求得y(0)=0,y(T)=1; 则差分方程可改写为y[kT]-y[(k-1)T]+0.5y[(k-2) T]=0;,k=2,3,4…. 则有0))0()()((5.0))()(()(121=++++----y T y z z Y z T y z Y z z Y 2 11 5.015.01)(---+--=z z z z Y =.....125.025.025.05.015431----++++z z z 则y *(t)=0+)5(25.0)4(25.0)3(5.0)2()(T t T t T t T t T t -+-+-+-+-δδδδδ+… (3)y(kT)=k k k k k T T k T T )1(4 )1(4)1(4)1(4++---- 5.4

模式识别期末试题

一、填空与选择填空(本题答案写在此试卷上,30分) 1、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模式采集、特征提取与选择 和模式分类。 2、统计模式识别中描述模式的方法一般使用特真矢量;句法模式识别中模式描述方法一般有串、树、网。 3、聚类分析算法属于(1);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属于(3)。 (1)无监督分类 (2)有监督分类(3)统计模式识别方法(4)句法模式识别方法 4、若描述模式的特征量为0-1二值特征量,则一般采用(4)进行相似性度量。 (1)距离测度(2)模糊测度(3)相似测度(4)匹配测度 5、下列函数可以作为聚类分析中的准则函数的有(1)(3)(4)。 (1)(2) (3) (4) 6、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是将N维特征矢量投影在(2)中进行。 (1)二维空间(2)一维空间(3)N-1维空间 7、下列判别域界面方程法中只适用于线性可分情况的算法有(1);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的有(3)。 (1)感知器算法(2)H-K算法(3)积累位势函数法 8、下列四元组中满足文法定义的有(1)(2)(4)。 (1)({A, B}, {0, 1}, {A→01, A→ 0A1 , A→ 1A0 , B→BA , B→ 0}, A) (2)({A}, {0, 1}, {A→0, A→ 0A}, A) (3)({S}, {a, b}, {S → 00S, S → 11S, S → 00, S → 11}, S) (4)({A}, {0, 1}, {A→01, A→ 0A1, A→ 1A0}, A) 9、影响层次聚类算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计算模式距离的测度、(聚类准则、类间距离门限、预定的 类别数目))。 10、欧式距离具有( 1、2 );马式距离具有(1、2、3、4 )。 (1)平移不变性(2)旋转不变性(3)尺度缩放不变性(4)不受量纲影响的特性 11、线性判别函数的正负和数值大小的几何意义是(正(负)表示样本点位于判别界面法向量指向的 正(负)半空间中;绝对值正比于样本点到判别界面的距离。)。 12、感知器算法1。 (1)只适用于线性可分的情况;(2)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