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布鞋的马云》读书笔记 -- 吴莉娅(行政部)

合集下载

马云我的管理心得读后感怎么写

马云我的管理心得读后感怎么写

马云我的管理心得读后感怎么写篇一:读《马云:我的管理心得》读《马云:我的管理心得》姓名:王田学号:XX21010194 年级:XX级一个企业想要提高竞争力,就要推动企业内部的良性发展,而良好的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发展的良剂。

在企业里面,都需要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使命感、共同的价值观。

每一位员工要明白,甚至门口的保安、阿姨都明白你的使命感才行。

企业文化是公司的土壤,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想让一个公司活得更茁壮,就要让这片土壤更加肥沃。

马云多年的经营之道,在灌溉企业文化这条道路上愈行愈远。

“小老板就是靠文化,靠自己的价值观来管理这个公司,所以说创始人实际上是这个文化最早出来的基因。

”所以,马云从当老板的那一天起,就在培养属于自己公司的一种文化。

正是由于马云会运用文化,才使当初的小企业,成为了如今中国乃至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电商商业大国。

一个好的管理者,既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听取员工的建议,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主见,能够理性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管理上,吸收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同时也要相信自己。

而马云正是一位这样优秀的管理者。

在XX年闹的沸沸扬扬的“卫哲离职事件”,至今也是企业管理中典型的案例。

卫哲可以说是阿里的元老,是马云的臂膀。

虽然事件的发生让马云心痛不已,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接受了卫哲辞职这一后果。

企业流失人才何不是资源的流失,但是在这一事件中,马云的做法,让很多人看到,兄弟情固然重要,但是他最后选择了捍卫整个公司的价值体系。

“跟人打架的时候,卸了一条手臂,痛,但不会痛过你把一条好好的手臂砍了,那个更痛。

”企业文化绝不只是口头喊出来的,也不是贴在墙上做样子的摆设,它来自对行为的一场场考核,是在落实中提炼出来的。

所以,任何人都碰不得阿里的价值观,碰不得马云的底线。

乔布斯曾在成功之后说道,“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

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区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阿里巴巴的故事读后感

阿里巴巴的故事读后感

阿里巴巴的故事读后感《阿里巴巴的故事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我刚读完阿里巴巴的故事,真的是太精彩啦!阿里巴巴这个穷小子,靠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发现了强盗的宝藏秘密。

我就在想啊,如果是我,碰到那么多金银财宝,估计会被吓傻,可他居然那么冷静,还想办法把财宝搬回家,这得有多大的胆量呀!还有他的哥哥戈西姆,贪心不足,最后丢了性命。

这让我明白,做人可不能太贪心,不然真的会倒霉的。

那个女仆马尔基娜也太厉害了吧!她聪明又勇敢,一次次识破强盗的诡计,保护了阿里巴巴一家。

感觉她就是阿里巴巴的守护天使,有她在,啥困难都能解决。

整个故事充满了惊险和刺激,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每次阿里巴巴遇到危险,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好在最后都化险为夷。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自己也变得勇敢了一些。

以后要是遇到困难,我就想想阿里巴巴,告诉自己要勇敢面对,说不定也能像他一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呢!《阿里巴巴的故事读后感》(二)亲人们,我来跟你们聊聊我读完阿里巴巴故事的感受哈!一开始,我就被阿里巴巴的贫苦生活吸引住了,这小子日子过得可真不容易。

但他一直都很乐观积极,没有被生活打倒,这点真让我佩服。

当他发现宝藏的时候,我那叫一个激动,感觉自己也跟着发财了一样。

可没想到,麻烦也跟着来了,那些强盗可不好惹。

不过阿里巴巴没有退缩,他想办法应对,这股子韧劲儿真值得我学习。

再说那个女仆,哇塞,简直就是女中豪杰!每一次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把局面扭转过来。

我要是能有她那么聪明,那可就太棒啦!故事里的情节跌宕起伏,一会儿让我紧张得不行,一会儿又让我松一口气。

感觉就像在冒险,刺激极了!从这个故事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遇到事情不能慌,要冷静思考。

而且,贪心是没有好下场的,要知足常乐。

读完之后,我还沉浸在故事里,不停地回味。

真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精彩的故事,让我一次看个够!。

创业书籍读后感 马云(2600字)

创业书籍读后感  马云(2600字)

创业书籍读后感马云(2600字)读《马云创造:颠覆传统的草根创业者传奇》读《马云创造:颠覆传统的草根创业者传奇》读《马云创造:颠覆传统的草根创业者传奇》读《马云创造:颠覆传统的草根创业者传奇》他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下海后用7年时间缔造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

他,就是马云。

对于无数的创业者来说,马云是一个楷模。

与那些有着光鲜背景的互联网神话制造者不一样,马云太普通了,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没有上过名牌大学,不懂电脑,不懂网络,对软件、硬件一窍不通;没有钱,只有梦想,创办公司的时候甚至只能把家当办公室。

其间,他的付出不可埋没,但是,他的故事就像神话一样,让我惊讶不已。

他的英语,为他造就了太多的机遇,为他提供了太多的捷径,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憧憬。

马云,他把失败看得很轻,把成功也看得很轻。

他是一个长相不好看的人,但他却说,男人的长相和智慧成反比。

读《马云创造:颠覆传统的草根创业者传奇》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人的实力就是在这种永不放弃中、再失败中积累起来的。

他还说,一点点的失败是一个人的实力、企业的实力。

一个人最后的成功是有太多惨痛的经历。

他总是那样一个很狂的人,他说,技术就是傻瓜式的服务。

他总是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会依照自己的观点行事。

因此他实现了20xx年一天100万利润,实现了20xx年一天100万税收的承诺。

但是之前有太多的人认为,他太猖狂了,竟然可以毫不夸张的许下如此的承诺,但最终他做到了。

这使得他的员工更加支持他,更加信任他,服从他。

他是如此自信的一个人,这是让常人无法想象到的,真的,我很佩服他,敬佩他的勇气,敬佩他的能力。

他的一切好像都可以感染到我一样,我只能说,他真得很厉害。

马云说,像他这种什么技术都不懂的人都能创业,而且小有成就,至少可以证明一点:80%的人都能成功。

但关键的问题是,作为创业者,你怎样才能把平凡的人聚在一起,把所有人的梦想都凝成一条绳,一起向前冲?马云的创业成果,还对创业者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做了诠释,他认为做好“守门员”是每个创业领导应该读《马云创造:颠覆传统的草根创业者传奇》扮演好的角色。

马云传 读后感,大学思修作业

马云传 读后感,大学思修作业

马云传读后感,大学思修作业关于生活的一些感悟—— 《马云传奇》读后感始终以来钟情于人物传记的我,最近读上了《马云传奇》这本书,关于生活的一些感悟—— 《马云传奇》读后感。

由于平常要上课,读书的时间也就断断续续,而且我也只读了一遍而已,其次遍我预备放在以后某天有印象的日子再去读。

其中,某些章节已经随着时间渐渐地被我忘却了,而又是一些东西在我的脑海里却是有着深刻的印象,它也引发了我不少的思索,无论是对于高校生活还是对于今后的生活,我觉得,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有那么些挥之不去的东西沉淀了下来,而我为之窃喜??当代的高校生主要的任务是什么?我想许多人会谈到“学习”,此说无可厚非,但是,又毕竟是指学习什么呢?古人云:“术业有专攻”,就是说我们不行能每样都去尝试,尽管有高校四年的时间等着我们一每天地去进行试验,但有些尝试不言而喻可能最终也只是得不偿失。

尝试当然是重要的,起码的,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呀。

世界很奇异,世事难料,无论做什么,肯定要做自己最喜爱的事情才行。

由于只有做自己喜爱的事,才会投入全部的激情,才会有胜利的可能,才会离胜利一步步地、自然而然地靠近。

马云是一个时刻布满激情和自信的领导者,光看他的形状并没有令人刮目相看之处,而且他看起来是那么那么的一般。

那他身上毕竟有什么魅力可以使现今“阿里人”——以前的创业元老们对他惟命是从,甚至在“阿里巴巴”面临资金短缺类似种种问题,近乎倒闭的时候也不离不弃。

在我看来,他是睿智的战士。

“阿里人”喜爱武侠,当然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呈现出了武侠人物身上的血性,此中当然包括马云。

马云有这样的血性,所以才使得平凡不过的躯体拥有闪光点。

有的时候人的性格也会打算一个人的将来,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性格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的利与弊全靠个人去衡量啊??同时,可见为人处事这门学问是多么的重要,或许你的学习一般,若除开此以外,你却有一群伴侣在身边陪着,那你还会怕什么呢?谈及这里,不得不说说“阿里巴巴”的困难创业时期,读后感《关于生活的一些感悟—— 《马云传奇》读后感》。

马云读后感(推荐3篇)

马云读后感(推荐3篇)

马云读后感(推荐3篇)猜你正在找马云读后感的怎么写?那么就给你这篇范文参考。

他,其貌不扬;他,是“三尺巨人”;他,被称为“疯子”,“骗子”“狂人”;他,是商业界的“巨人”,他,敢于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而奋斗;他!永不言弃!他就是马云。

对,是那个疯狂的马云;对是那个高考考了三次,数学两次几乎收获“鸭蛋”的马云;对,是那个执著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马云。

他,是中国的传奇!是一个从草鸡变凤凰的风云人物!《马云传》讲述了一个草根英雄的传奇战记。

使马云这个立体的成功人士展现在我们面前。

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马云的艰辛,看到了他的执著,他的坚强,他的成功。

马云的一次次经历,这每一次在人生中遇到的挫折与磨难,都被马云当做了稳重的垫脚石,也就是这些“垫脚石”,帮助马云登上成功的殿堂。

是啊,对于那些有理想,有抱负,有着坚强意志的人,是一次次的磨练,是一次次的成长。

所以,马云秉着一颗永不放弃的心,自豪地拥抱胜利的蓝天。

这本书里,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是马云的一句话:“竞争者是你的磨刀石,把你越磨越快,越磨越亮”。

在竞争时,最重要的是选择好的对手,然后向竞争对手学习。

是的,记得原来,与人竞争时,只是一昧地追求打败对手,可如今,我明白了,竞争不仅是一个提高自己的水平,战胜对手的过程,更是一个强大自己,收集经验,汲取教训的一个过程。

还有一点,竞争过后,要胜而不骄,给予对手是足够的尊重。

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有的人“打败”了别人,就洋洋得意,没有料到下一次进攻,自己会被“打”得抱头鼠窜“一败涂地”。

我们要把别人的眼睛作为镜子,来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以便意识到自己的弱点、盲点和误区,激励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敞开心扉,虚心学习,大胆尝试,不断超越,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我有个亲戚,他现在还在找工作,可已经50岁了,不是没有一个公司不要他,是他经常半途而废,总是不知满足,总是认为自己是“能人”,这些公司都太差了,亦或是他又半途而废,这个太累,那个工资太低……但,我相信,我们在他人善意的提醒下,更好地完善自我,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精选20篇)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精选20篇)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精选20篇)俗世奇人读书笔记(精选2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俗世奇人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篇1今天,我读了有冯骥才撰写的《俗世奇人》之《好嘴杨巴》。

让我明白了:会做得不一定比会说的强,但是做生意的,不仅要有一手好本领,还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杨七和杨八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在清朝末年的天津卫,有两个兄弟卖茶汤。

一个手艺了得,名叫杨七:一个口才了得,名叫杨八。

生意非常红火,像做大买卖的一样。

一次,杨八在给李中堂送茶汤时,李中堂因为不知道茶汤上的是碎芝麻,误以为是尘土,就摔碗大怒。

杨八见此情景,连忙跪下,用委婉的语言告诉了他“小的该死,不知道大人您不吃芝麻!真是该死!”就这样,中堂大人知道后,没有怪罪他,还赏赐给了他一百两银子。

从此,让“杨家茶汤”这个名字变为了“杨八茶汤”。

而杨七呢,渐渐的埋没,无人知晓。

有一句话说得好“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绝活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

”真是这样,杨八之所以能让“杨八茶汤”闻名天下,是因为他有一张好嘴。

而这,就是他的绝活,一个让他可以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的绝活。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篇2《俗世奇人》是一部记事写人的小说,记下了当年的俗人俗事,作者冯骥才用生动简练的语句描写出一个个“绝活横溢”的“奇人”。

本书中,有医学顶天的奇人,有规规矩矩的奇人,有自信的奇人,也有盗中之奇人,不论富、贫,不论好、坏,都有奇人所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书中的一些人物总使我过目不忘:苏七块是一名神医,而他没七块银子,决不就医。

体现出一个神医规规矩矩的一面,既使人佩服,又叫人尴尬。

酒婆似乎是一位酒不离手,喝酒不醉的酒鬼,然而却是酒店老板往酒中添水,当老板真正改正时,酒婆却送了性命。

明明白白告诉人们:有错不改,后悔也来不及。

五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带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15小题)1.(2021秋•光明区期末)忆读书(节选)ㅤㅤ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

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

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ㅤㅤ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ㅤㅤ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选文的作者是,她认为读书的好处有(用原文语句回答)。

(2)作者眼中好书的标准是什么?请根据选文内容简单概括。

(3)如何理解作者所写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4)结合作者的读书经历,谈一谈自己今后会怎样读书。

2.(2021秋•光明区期末)ㅤㅤ①我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

她大概五十多岁,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上总是布满细密的汗珠,还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

ㅤㅤ②不过这次她好像正在被训斥。

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

那双手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

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应该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说:“你怎么能把脏水洒在顾客的衣服上?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出来,说:“我儿子今年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妈妈布鞋初中读后感作文

妈妈布鞋初中读后感作文

妈妈布鞋初中读后感作文妈妈布鞋初中读后感作文(通用27篇)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妈妈布鞋初中读后感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布鞋初中读后感作文篇1爱分为四种。

茉莉花的爱,平淡中见真情;康乃馨的爱,温馨而祥和;爱是柠檬糖的爱,有酸也有甜;熊熊烈火的爱,温暖而热烈。

世间最珍贵的是平平淡淡茉莉花般的爱。

在读完《妈妈·布鞋》后,我真正明白了自己前几天所犯的错误。

这个故事讲了“我”上初中以后开始嫌弃妈妈做的布鞋,终于有一天妈妈拿出自己的辛苦钱让“我”去买双运动鞋,“我”穿着它不舒服,又穿回了布鞋,但仍感觉低人一头,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妈妈为“我”做布鞋的辛苦,从此放下虚荣,穿回了布鞋。

听了这个故事想起了前几天我和妈妈吵架的事。

那天,我从中央电视上看见了苹果手机的广告,想起我们班那些“小富豪”的手上,不都拿着这些高级货吗?而自己用的却是100 元都不到的手机,心中不免泛起一阵不平衡的涟漪。

我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这么穷?别人家的孩子都能用苹果,我却只能用这只破手机?”妈妈眼里闪过一线无奈的神情,接着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我们家不穷。

比起穷人来,我们家幸福多了。

”“哼!那为什么人家住白云花苑,有100 多平方的房子,我们只住在 70 多平方的房子。

”我不讲理地说。

“不,孩子,”妈妈摸摸我的头,“那我问你,全班有几个人有苹果手机?”“……”我无言以对。

妈妈又对我说:“攀比是不好的习惯,妈妈希望你能自己反醒,改正错误。

”我一扭头走了,心中不停与妈妈赌气:哼!你说的话都是为掩盖贫穷嘛!身后传来妈妈无奈的叹息。

我忽略了一个天天见到的场景。

妈妈天天忙着工作,工作忙时还要将工作带回家连夜加班,妈妈如此努力工作不就是为让我过上更好的日子吗?妈妈的爱平淡却意味深远,她尽可能地满足我,不就是为我以后能自己成才过上好日子吗?我感受到了我肩上的担子多重,父母的希望有多殷切,于是我放下了虚荣,踏出该有的足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穿布鞋的马云》读书笔记
□吴莉娅(行政部)

读书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列一下我2015年的书单:1月 ,
《人类简史》,至今没有读完;5月,读完《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
的记忆》;8月,读完《穿布鞋的马云》。至今只捧起三本书,读完两
本,远离目标,不过总比不读为好。
《穿布鞋的马云》在某个周末一气呵成读完,不是因为马云,而
是因为作者。作者王利芬,女性,优米网创始人兼CEO,原央视资深
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北大文学博士。她和杨澜,是我喜欢的女性,
而相比杨澜的完美,王利芬有不一样的知性气质。7、8年前她主持
节目的风格和语言,我认为对我产生过影响。2009年她从央视离职
创业,而我也从一座城市来到另一座城市,生活的轨迹同样发生变化。
7、8年后,她的风格和语言仍然简单、真诚、智慧,并且因为自己
创业的历练,文字没有更多文采,因此真实有益。
我一直喜欢独立、智慧、坚强的女性。
王利芬是从一名创业者的视角来写作《穿布鞋的马云》的,以时
间轴的方式,写出了决定阿里巴巴生死的27个节点。在书的序言最
后,她写道:研究和写作阿里巴巴27个节点的过程真的是一个学习
的过程,这句话没有半点水分。如果不是要写作出版,我不会在繁忙
中停下来,花这么多时间认真地研究这个企业。这与我写读书笔记是
一样的感受。如果不是要写这篇读书笔记,我不会再翻看第二遍《穿
布鞋的马云》,而当时一气呵成读完书的感觉到今天可能已经逐渐消
- 2 -

失。所以我努力做到读书和写读书笔记,不止于愿望。
马云的故事人尽皆知。1992年第一次创业,2014年阿里巴巴上
市,22年创业史,全球体量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全球视野里最
伟大的中国创业者。跟随王利芬的视角,记录27个节点,无论如何
都能从中得到收获。
【节点1】1992年,第一次创业:海博翻译社
视角:创业项目的选择无法规模化、初次创业获得的历练
【节点2】1995年5月,成败中国黄页
视角:二次创业与互联网相遇、选择来自运气和对未来的坚信、
在别人的反对中仍然坚信、得到用户需要先用媒体启蒙、不了解资本
的滋味导致创业失败
【节点3】1997年12月,外经贸商务信息中心
视角:创业团队理念相同至关重要
【节点4】1999年1月,湖畔花园创立阿里巴巴
视角:七年创业铺就了阿里巴巴、互联网颠覆线下进出口贸易
【节点5】1999年,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
视角:资本市场的人才是公司核心人才
【节点6】1999年10月,第一次融资:高盛
视角:蔡崇信的加入为投资打下了基础、第一笔投资的重要性
【节点7】2000年1月,软银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
视角:有钱时拿钱才容易、蔡崇信的才能再次发挥巨大作用
【节点8】2000年,首次危机,裁员
视角:没有盈利模式时有很多员工是危险的、中国公司国际化步
骤必须谨慎
- 3 -

【节点9】2000年9月,西湖论剑,打造企业文化
视角:小公司的行业大格局、互联网泡沫中抱团取暖、品牌和市
场活动早于产品出现
【节点10】2000年10月,中国供应商
视角:将互联网观念浓缩成可售卖的产品、统一思想提振士气同
样是基础
【节点11】2003年5月10日,再入湖畔花园做淘宝
视角:战略选择决定公司未来格局、投资人带来的不只是资金、
成熟的商业项目运作
【节点12】2003年至2006年,大战eBay
视角:商业智慧以一当十
【节点13】2003年,创支付宝
视角:走中国特色的道路、没试过的人和事永远不要说不可能
【节点14】2004年6月,网商大会
视角:为电子商务的生态圈鸣锣开道
【节点15】2005年,杨致远和 雅虎并入阿里巴巴
视角:最大投资额再次震惊国内外、雅虎投资是祸是福
【节点16】2006年,《赢在中国》任评委
视角:能创业还能总结的企业家极少
【节点17】2007年11月,B2B上市
视角:务实的商业模式、创业者对上市时机的把握
【节点18】2008年,做阿里云
视角:淘宝之后又一重要战略选择、不懂技术的创业者要会判断
技术
- 4 -

【节点19】2009年,阿里造节,“双十一”
视角:市场需求决定了节日的狂欢指数
【节点20】2010年,支付宝内资化、VIE事件、拆支付宝
视角:在水中游泳的人都是很艰难的
【节点21】2010年,合伙人制度激活102年价值文化
视角: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
【节点22】2011年2月,诚信反腐
视角:抢创业增长量和规范管理的平衡
【节点23】2011年6月,淘宝一拆三,三拆七,七拆二十五
视角:业务快速变化需要新组织结构支撑
【节点24】2013年5月,布局物流,做“菜鸟”
视角: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布局
【节点25】2013年6月,余额宝诞生
视角:进入更为艰难的领域
【节点26】2014年,IT到DT,阿里巴巴的移动战略
视角:两个视角看阿里巴巴的并购
【节点27】2014年9月,美国上市
视角:穿布鞋的马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