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之乡 河南美称

合集下载

这里是中国河南知识点

这里是中国河南知识点

这里是中国河南知识点简称豫。

bai居于中国中部,又有中州、中原du之称。

东部与山东、安徽zhi为邻。

北部与河北、山西相交,dao西部和陕西相望,南部和湖北相连。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

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西高东低。

北部属暖温带,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达,小麦、烟叶、芝麻、拖拉机、轴承、卷烟等总产量居全国重要地位。

河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理概况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周边与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等6省接壤。

因为这块土地大部分都在黄河以南,所以名叫河南。

河南古代位居于九州之中。

又称为中州、中原。

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河南全省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伏牛山作为豫西山地的主体,海拔1000~2000米,被誉为全省的屋瓴。

河南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

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93条。

气候特点河南省气候较温和。

冷热变化和干湿状况主要受季风影响,南北地区间的气候具有过渡性特点。

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年均温为13~15℃,年降水量一般约600~1000毫米。

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4~10月各地降水量丰沛,利于农业生产。

矿产资源河南省矿产资源丰富,有107种,其中得到开发利用的有近70种。

河南是中国既有煤、又有石油、天然气的少数省份之一。

河南省的黄金储量居中国第二位;栾川钼矿是世界六大钼矿之一,储量居全国第一。

交通运输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连南贯北、承东启西,是中国内陆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

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从中国江苏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港的新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

位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处的郑州,是新亚欧大陆桥东端最大的客货转运站,有5条国际集装箱运输线路从这里直通上海、九龙、连云港、天津、青岛港口。

目前,河南有航线几十条,郑州、洛阳、南阳3个机场每周有几百个航班往返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

我 的 家 乡

我 的 家 乡

豫剧作品的赏析
——名称、代表作、代表人物
由NordriDesign提供

著名的豫剧作品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宇宙峰》、 《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 《春秋配》等。 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 《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 《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 《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 《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 《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穆 桂英挂帅》、《梵王宫》(《洛阳桥》)、《唐知县审诰 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 《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摄制成影片。
我最喜欢的代表人物与作品
常香玉 刘大哥讲的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 请往这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 还有衣和衫 这千针万线都是她们连哪 有许多女英雄, 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那一点不如儿男
豫剧的发展
• 概况 •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仅次于 京剧,居各地方剧种之首。2006年5月20日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目前在我国十六个省市有专 业豫剧团的存在。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 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 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 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一说是在河南民间 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 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 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豫剧又在不同的时 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特点 •

陕西省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

陕西省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

陕西省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总分:10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关中唐十八陵”中最东边的是( )。

(分数:2.00)A.乾陵B.昭陵C.桥陵D.泰陵√解析:3.博望侯指的是( )。

(分数:2.00)A.张骞√B.张良C.蔡伦D.诸葛亮解析:4.二郎庙是我省现存唯一的( )代建筑。

(分数:2.00)A.清B.金√C.元D.宋解析:5.( )素有“戏曲之乡”的美称。

(分数:2.00)A.商洛√B.安康C.汉中D.宝鸡解析:6.皮影戏又名“灯影子”,陕西皮影戏起源于( )时期。

(分数:2.00)A.西周B.汉初√C.三国D.魏晋解析:7.我国四合院民居建筑形式最早可追溯到( )。

(分数:2.00)A.夏B.商C.周√D.春秋8.陕西海拔最低点在( )。

(分数:2.00)A.白河县√B.凤翔县C.旬阳县D.平利县解析:9.“终南独秀”、“天下第一福地”、“桃花之水值千金”等称誉分别指的是( )。

(分数:2.00)A.南五台、楼观台、华清池B.翠华山、楼观台、蓝田汤浴温泉√C.嘉午台、金台观、华清池D.南五台、金台观、太白汤浴温泉解析:10.陕西省总土地面积为( )。

(分数:2.00)A.20.56万平方公里B.20.57万平方公里C.20.58万平方公里√D.20.59万平方公里解析:11.“长安画派”的创始人是( )。

(分数:2.00)A.石鲁B.何海霞C.刘文西D.赵望云√解析:12.“秦岭明珠”、“山崩博物馆”、“小华山”、“千门万户”依次分别指( )。

(分数:2.00)A.南五台、翠华山、圭峰山、长乐宫B.翠华山、翠华山、嘉午台、建章宫√C.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未央宫D.圭峰山、翠华山、南五台、建章宫解析:13.杨凌被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时间是( )。

我的家乡在河南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在河南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在河南作文600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我的家乡在河南作文600字我的家乡在河南作文600字(精选22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描写河南豫剧作文

描写河南豫剧作文

描写河南豫剧作文描写河南豫剧作文精选人们都说河南人口多而且有独特的艺术文化,在河南的艺术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艺术的瑰宝豫剧了。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描写河南豫剧作文,欢迎阅读!描写河南豫剧作文精选篇一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

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

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

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

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表演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

豫剧音乐丰富多采,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

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

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

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

可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四大板类。

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称之为老三手或仨弦手。

后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

武场常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又名堂锣或手锣)、手镲、梆子、手板等。

豫剧的角色行当,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

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

“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武生)、小生。

“四旦“即大净(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

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

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

描写河南豫剧作文精选篇二人们都说河南人口多而且有独特的艺术文化,在河南的艺术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艺术的瑰宝——豫剧了。

戏曲史中国古代人民遗留下的艺术瑰宝,让我们看到丰富多彩的人,物,画。

在中国人民当中,最喜爱的当然是老人了,虽然有些青年人和孩子也喜欢听戏曲,但是他们所占的比例是相对较少的,老人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广泛的。

郑州的特色

郑州的特色

郑州的特色
郑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很多特色。

以下是一些郑州的特色:
1.郑州烩面:郑州烩面是郑州的特色美食之一,选用优质高筋面粉制作,经过和面、扯面、煮面、配料等工序,搭配丰富的佐料,口感鲜美,是郑州人的最爱。

2.胡辣汤:胡辣汤是郑州的传统名吃,以牛骨高汤、香料和淀粉等原料制作,口感麻辣可口,是很多郑州人早餐的首选。

3.烤羊肉串:郑州的烤羊肉串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工艺而闻名,选用优质的羊肉,搭配特制的调料和烤制技巧,味道鲜美,是很多人的最爱。

4.大玉米:郑州地处中原地区,盛产玉米,因此也有很多与玉米相关的特色美食,如烤玉米、玉米粥等。

5.豫剧:豫剧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也是郑州的重要文化特色之一。

郑州的豫剧表演团队在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声誉。

6.黄河文化:郑州地处黄河之滨,有着丰富的黄河文化。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黄河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7.嵩山文化:嵩山是郑州的名山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嵩山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了解嵩山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总之,郑州是一个充满特色和魅力的城市,有很多值得探索和了
解的文化和美食。

豫剧的艺术价值

豫剧的艺术价值

豫剧的艺术价值作者:***来源:《中华瑰宝》2024年第06期豫剧,是一个由中原文化孕育、滋养的地方戏剧种,又称“土梆戏”“河南讴”“河南梆子”。

其从清代乾隆年间见于文献记述,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在中国诸多剧种中,豫剧在剧团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和观众数量方面,在全国均名列前茅。

从艺术角度审视,豫剧是一个极具艺术性的剧种,是一个与广大民众文化心理相适应的剧种,是一个具有强大艺术辐射力的剧种,在中原民众的文化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豫剧秉承了中原文化“有容乃大”的核心理念,具有很强的包容和吸纳能力。

早期的豫剧与本地的罗戏、卷戏同台演出,罗戏和卷戏的剧目、表演技巧、音乐语汇被豫剧大量吸纳。

豫剧还从流布到河南的外地剧种如昆曲、弋阳腔等中借用了大量艺术语汇。

本地的民间说唱、民间舞蹈、武术、杂技等,也都是豫剧吸纳艺术营养的对象。

由此,豫剧积累了大量的传统剧目。

据1957年统计,河南地方戏拥有传统剧目4000多部,豫剧占有很大比例,其中多为征战戏、公案戏、宫廷戏,也有生活伦理戏、婚姻爱情戏。

依照艺人们的说法,豫剧既有大量的“一国之戏”,也有大量的“一家之戏”,如“三国戏”“水浒戏”“包公戏”“杨家将戏”“打朝戏”等,多角度地再现了古代的社会生活,为观众提供了多方面的生活经验和启示。

自清末开始,豫剧出现了不少现实题材的剧目,而且呈现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豫剧受到加倍关注,发展日益成熟。

豫剧题材多贴近生活,演出现代戏具有先天优势,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李双双》《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剧目,长期为观众喜闻乐见,成为豫剧艺术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洛阳令》《血溅乌纱》《风流才子》《半个娘娘》《西湖公主》等新编古代戏的创作都延续了豫剧传统。

不同类型的剧目为豫剧受众提供了多样的人文熏陶和艺术享受。

在积累大量剧目的同时,豫剧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艺术语汇。

豫剧的唱腔构成有四大板式: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每一个板式都可以称作“板类”,包括许多变体板式、附属性板式,还有一些特殊的“腔调”。

河南戏曲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河南戏曲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河南戏曲文化的概念及特点河南是中国著名的戏曲之乡,拥有悠久的戏曲历史和丰富的戏曲文化。

河南戏曲文化是指河南地区特有的戏曲形式、剧种、演出艺术和相关传统观念等的综合体现。

下面将从概念和特点两个方面来介绍河南戏曲文化。

一、河南戏曲文化的概念。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被誉为中国的“艺术明珠”。

河南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戏曲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展。

河南戏曲文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的剧种。

河南戏曲剧种众多,其中以豫剧、河南梆子、秧歌剧等最为著名。

这些剧种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各具特色,代表了河南戏曲文化的多样性。

2.精湛的表演技艺。

河南戏曲文化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表演形式上,其特点是婉转委婉、细腻动人,既注重唱腔的音律美,又强调角色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

3.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戏曲文化受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浸润。

河南的许多古迹和文化遗产都与戏曲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登封的嵩山少林寺、洛阳的龙门石窟等。

4.强烈的地方特色。

河南的戏曲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这个地区的民俗风情和人文风格。

例如豫剧的表演风格庄重古朴、秀丽大气,河南梆子的表演风格豪放激昂、活泼生动。

5.丰富的传承与创新。

河南戏曲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既得益于世代艺人的精心传承,也得益于当代艺人的创新与突破。

河南各地开展了大量的戏曲培训教育和演出活动,为戏曲人才的培养和戏曲创新提供了平台。

二、河南戏曲文化的特点。

1.注重声腔音乐。

河南戏曲表演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声腔音乐,它是戏曲唱腔艺术的核心。

河南戏曲的唱腔丰富多样,如豫剧梆子、评剧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唱腔系统,富有地方特色。

2.注重形体动作。

河南戏曲表演注重演员的形体动作,以身段表演为主要手段。

通过舞台表演,演员可以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增强观众的感染力和观赏性。

3.强调人物形象塑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文化小论文
家乡河南戏曲之乡
作者:雷帅利
辅导教师:王向前
单位:巩义市鲁庄镇第三初中
家乡河南戏曲之乡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灿若晨星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说河南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文物、戏剧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数量众多,门类丰富,都具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河南人向外地人介绍河南的时候,都会说起豫剧,往往眉飞色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外地人对河南人提起豫剧,也大都跷指称赞。

可以说,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戏剧。

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

到了80年代,有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

《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风靡全国,家喻户晓。

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

谈起豫剧剧目,除深受人们喜爱的《花木兰》、《大祭桩》、《七品芝麻官》等古代戏外,现代戏也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和赞誉。

《游乡》、《扒瓜园》、《斗书场》、被观摩演出大会推荐北京汇报演出,《人欢马叫》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为戏曲艺术片。

接着,观摩演出大会又把河南的《人欢马叫》、《李双双》、《朝阳沟》、《游乡》、《红管家》、《好媳妇》、《卖箩筐》、《扒瓜园》、《斗书场》、《夫妻俩》诸多现代戏剧目作为优秀剧目向全国推荐。

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给花家带来荣耀。

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

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

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坚持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

迪士尼第36部年度长篇动画钜片,首次采用中国古老的传奇故事“花木兰”,在600位多位迪士尼动画师,孜孜不倦历时四年的时间,将传说内容幻化为令人目不暇给的动画场面,其中当然不乏优美的配乐与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
豫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艺术造诣很深的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阎立品、马金凤、牛得草、申凤梅、王善朴、魏云、马琳、高洁都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精湛的表演艺术为人们所称道。

其中常香玉、马金凤、申凤梅等在全国有着较大的影响。

常香玉老师逝世后还被国务院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为河南戏剧界带来了极大的荣誉。

近些年来,又有许多青年豫剧表演艺术家,象汤玉英、王清芬、王希玲、虎美玲、谷秀荣等渐渐成长起来,走向成熟。

近年来,我们围绕精品生产,采取了许多措施,如:连续多年举办全省戏剧、杂技、舞蹈、声乐、器乐等各类赛事,开展征集优秀剧本活动,形成抓实今年、准备明年、考虑后年、循序渐进、滚动发展的艺术生产机制;对重点剧目加大投入,打磨提高,提升艺术水平;对艺术新人采取送入高校进行学历教育、担当剧目主角等措施,重点培养,发掘潜力,逐步建立新的艺术人才方阵。

这些措施,使全省艺术创作、生产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在全国重大艺术赛事活动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突破。

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豫剧《程婴
救孤》荣获全国专业舞台政府最高奖“文华奖”第一名和新剧目、编剧、导演、表演、舞美、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戏剧共6个单项奖,实现了河南省在全国文华大奖评选中零的突破。

该剧在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中,又以其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和谐统一以及较高的演出场次,在30多台剧目中脱颖而出,荣登十大精品剧目榜首,实现了河南精品文艺生产的又一次新飞跃;现代豫剧《村官李天成》、曲剧《惊蛰》等一大批精品剧目不断在全国各项赛事中披金挂银,河南舞台艺术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影响逐步扩大,城乡艺术舞台呈现繁荣发展的喜人气象。

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

丰富多采的戏剧种类,在河南戏剧园地争奇斗妍。

豫剧,这个河南人引以为骄傲的剧种,已经创造了辉煌的过去,它也必将有着辉煌的未来。

在祖国戏剧的百花园中,这朵奇葩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教师点评:
阅读本文,是一种享受。

读者仿佛徜徉在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满目繁华,满目锦绣;读者宛若在欣赏花团锦簇的一幅画,且耳边传来悠远铿锵的咿呀之声,那是深厚久远民族的呼号-------小作者对戏曲是情有独钟,经常在课余时间欣赏戏曲唱段,阅读戏曲方面的资料,他对花木兰尤其感兴趣,曾搜集了大量的有关花木兰的资料,并分门别类制作了小档案和知识卡。

在班级举办的“戏曲知识之多少”语文综合性活动中,曾获得小冠军。

对于小作者的突出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要给予表扬,要保护他这种勇于实践、勤于探索的精神。

该生平时对家乡河南一直都比较的关注,在平时的学习中一直都保持着积极认真的态度,还注意去搜集有关河南的各种资料。

可以说,对于河南,她还是非常了解的,也充满着热情。

难能可贵的是,她对于河南的了解并不是简单的停留在表面的认识,而是有自己的见解,并且还有值得关注的地方,这在这一篇文章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河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薛兴瑞同学觉得河南文化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让这种优秀的成系统的文化更好地流传下去。

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新时代主人翁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热切关注着河南的发展,关注与河南有关的报刊杂志、书籍、电视,努力学习吸收河南文化的精华,并把它与已有知识相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河南文化体系,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

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文章中,作者怀着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的自豪之情,介绍了河南的几个方面,对河南做了一个初步的介绍。

文中,不管从河南的地大物博,河南人的精神面貌,河南书法艺术,河南戏曲艺术还是河南的美丽风景,都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故乡——河南的无限爱意和敬意,也展示了当代中学生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

文章还为我们展现了一副河南的风土人情山水画,没伦没奂,让读者对河南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

读完这篇习作,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我从心灵深处体悟到: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小作者从书本开到野外,开到历史的天空、人类的未来。

我喜欢她的好奇与探究精神,真心实意的和她交友、谈心,谈生活、谈兴趣、谈人生,引导她“扬长避短”,增进她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对中原戏曲的理解不止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把她当作了一种文化来揣摩,在无形中也陶冶了自己的灵魂。

并且在文中提出了一些鲜见的个性的见解,值得我们一读。

不足之处是,由于小作者的年龄和阅历有限,文中的真知灼见还是有限,专业味道和政治味道太浓,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努力,不断地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