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读后感
四年级读后感作文400字 源氏物语读后感_读后感.doc

四年级读后感作文400字源氏物语读后感_读后感
前几天读了村上春树的《源氏物语》后,我觉得它不是很个人化,但就目前而言,它还是有其必要的好处。
有人称之为世界上最长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
有人甚至称赞它为日本的《红楼梦》。
它通过描写900多年前上层阶级腐败的政治和放荡的生活反映了历史发展的特点,大量的文字堆积在感性上。
写作风格有点像《红楼梦》,除了诗句是优雅的。
源氏的故事,顾名思义,描述了源氏将军去世前的情感生活。
它主要描述了张敏成长的死亡。
这本书的后半部分继续了源氏之子的故事,但它突然结束,没有结尾。
虽然我粗略地读了一下,但不难理解作者的敏捷思维。
作者对汉字和中国文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引用白居易等人的诗,可以了解一二。
隐藏在不同故事中的古代日本妇女的悲剧命运和她们行动的限制,生动地表现了日本社会发展历史的一面。
然而,这篇文章似乎肯定了源氏的高贵品质,但它似乎是负面的。
评《源氏物语》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没有必要太不负责任。
匆匆阅读,感觉不多当我们有时间的时候,我们会仔细阅读它。
阎娟安慰着紫司
推荐阅读:童话阅读:300字小巴掌童话阅读:1100字源氏阅读:900字源氏阅读:700字源氏阅读:500字源氏阅读:500字源氏阅读。
《藏地密码》读后感心得6篇

《藏地密码》读后感心得6篇《藏地密码》读后感心得 (1) 前几天读了《源氏物语》,觉得不是很懂。
起初读到铜壶那一章时,心里想这个可能讲的会是和中国的宫斗剧一样。
后来发现原来自己错了,一直都认为日本的文化和我们中国的文化差不多应该读起来容易一点,于是就去试着了解了这本书。
《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作品流露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被认为代表了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给后世作家的创作带给了艺术典范。
《源氏物语》是一部让日本民族整整骄傲了十个世纪的著作。
川端康成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所做演讲时曾指出《源氏物语》是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他自己也不能与其相比较。
当然这是自谦的的说法。
但是这数千年来《源氏物语》确实影响着日本的发展,至今,仍无人能超过这部作品。
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
《源氏物语》出自女性之手,自然而然的就少不了很多细腻的情感,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中国也有一部《红楼梦》。
《红楼梦》是出自曹雪芹之手,也同样有些复杂的人物关系。
《源氏物语》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里日本贵族的生活。
以光源氏的故事为核心,带出了众多与之关系暧昧的女性。
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贵,气质冷淡。
光源氏冷淡她陆续有了藤壶、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爱的女子。
相继和光源氏亲近的女子还包括拢月夜、夕颜、六条御息所等数十位贵族女性。
《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一生拥有许多女人,一经和他有了或长或短的关系,他都会供她们生活之需,多方关照她们的生活。
但他的最爱却是藤壶女御,她既是他的继母又是他的初恋“情人”。
“光源氏”的生母桐壶更衣在他年仅3岁时就在周围女人的妒忌声中忧郁病逝,其父桐壶天皇又娶了与桐壶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壶女御。
自此“光源氏”便把对母亲的一腔思念和爱转移到了这位继母身上。
他的父亲念他自小缺少母爱,嘱咐藤壶女御多多亲近他。
不想,这一对美丽绝伦的非亲生的母子之间在日常的耳鬓厮磨中产生了不应有的感情,发生了乱伦的事情,竟然还怀上了孩子。
《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读后感看《源氏物语》是在20年前,读中学的时候。
这是一本让我始终为之牵挂的书,是在图书馆借的。
当年正值梦幻般的青春年华,无奈也是要考试,读书的紧要关头,课业繁忙,连假日也要回校上补习班,想起来真是觉得那段原本要天真浪漫的日子落得个了无生趣的记忆。
现在还真后悔为什么没有好好的玩,做些出格的事,只是乖乖的顶着升学的压力,考试,做作业。
学校,家,学校。
书本,床,书本。
实际上我也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精英,成绩比不上高大英俊的哥哥,念完的书到今天也没能用上。
毕业证书也并未给我带来好工作,如果我有小孩,一定就不能让他接受这样僵化的学校教育。
记得当年学校里同学们还是会偷偷的看一些武侠小说,港台的王子公主般的爱情小说。
我也不例外看完所有能找到的流行书籍。
没有网络的世界,电视也是被家长管制的,当年的出格事情就是躲在被窝里看闲书。
然而,我觉得自己毕竟不是那种热血的青年,没有被大侠的英雄行为,或者是痴男怨女们惊天动地爱情感动多久,就厌烦了那千篇一律的故事。
《源氏物语》是一本11世纪的日本小说。
我本人可能是因为日本人当年有侵略我们国家,也是当时历史课本的相关内容的描绘,对日本是非常反感的,可是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不同的印象。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借了这么一本书来看。
它不是美国的小说那种扣人心弦,层出不穷的故事情节让你沸腾起来,也不是港台小说的煽情,让你流泪,引诱你一直想知道故事的结尾,追到了最后,就会把它抛开,再也不会想起来。
《源氏物语》给我的感觉就象是涓涓的溪流在森林中安静的淌过,让我安心,舒服,无比的畅快。
这是一本可以随便掀开一页,从任何一部分开始读的书,读上一两页后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做其他事情,到想起来的时候再接着念。
我觉得它可能是出自一个女人的手,笔触细腻,清新,滑利,又如低沉沙哑的声音在耳边吟唱,又象是欣赏一幅山水画,让我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来,心情平静得象是练了瑜珈,或者是在寺庙中闭目盘腿的和尚般不起波澜。
枕草子读后感(精选4篇)_枕草子

《枕草子》读后感二
朋友推荐的一本书,刚接到手,看到书名《枕草子》,第一眼以为是古书,后看作者,清少纳言,立马想到了纳兰容若,于是心里进一步断定乃古人之书,稍一注意,发现怎么还有一个译作者,印象中国人古书是不特意标明译者,有点纳闷。
“里是逢坂里,眺望里,寝觉里,人妻里,信赖里,朝风里,夕
1 /
3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日里,十市里,伏见里,长居里。妻取里,这是自己的妻给人家所夺去了呢,还是自己强娶了人家的妻子呢,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很有意思的。” 不要认为读起来很枯燥,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有日本人对生活的开朗与热爱,也有他们起名的可爱和有趣。
《枕草子》读后感三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阴晴圆缺,衣食住行等日常所见的事物,你心灵的眼睛没有张开之前,天天面对,也是两相隔,不亲近的。如此,便是拥有着很多美好的东西,你也难以感觉到丰富和富有。倘若某天,一道天光开启内心的智慧,你换成热爱,欣赏,耽美的眼光来观照万物,那一切又会大不相同。曾经被我们粗枝大叶忽略掉的美好生动的细节,将纷纷涌现眼前,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处处有趣味。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变得日益敏感细腻,富有情趣。能够发现欣赏细微的美,正是幸福的来源之一。你想成为这样的人,《枕草子》便是必读的一本书,一条通向审美的路。
清少纳言的写作方法非常简单,没有繁华优美的句子,没有复杂难懂的字词,一切从简,一切平凡,可我在她的文里却会感受到亲切,就像她在我耳边诉说着这些故事……
我透过《枕草子》能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间黑暗的风轻云淡,它还能让我脑中不好的思绪会静下来,甚至消失不见!
当我再看与清少纳言同一时期,同龄人,同为后宫女官,同为稀世才女的紫式部的作品,《源氏物语》,我就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
《枕草子》读后感

《枕草子》读后感《枕草子》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枕草子》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少纳言,这是个神秘又令人羡慕的人物,她的洒脱,她的才华,她为人处世的态度,都令人羡慕。
为什么会如此说呢?就让看完清少纳言所著古文《枕草子》的我,慢慢说给你听吧!当然,我们需要先放下二战留下的恨,因为她是位日本人……刚开始其实有点敷衍的感觉看这本书的,因为写作方式非常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不过慢慢你会发现这本书真的非常的安静柔美,并且你会觉得作者清少纳言是个非常有趣的人!没错,她非常有趣!在文中,她不断的说什么什么有趣,刚开始我其实不喜欢她的重复,因为开头第一章大概就有四五句这样的话,让我看的都有点疲惫了!可后面我喜欢上了她这种说法,因为它能让你烦躁的心静下来,虽然写作方式看着有点不习惯,文也没有什么剧情,就是随笔散文而已,但是很有看下去的欲望!清少纳言的写作方法非常简单,没有繁华优美的'句子,没有复杂难懂的字词,一切从简,一切平凡,可我在她的文里却会感受到亲切,就像她在我耳边诉说着这些故事……我透过《枕草子》能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间黑暗的风轻云淡,它还能让我脑中不好的思绪会静下来,甚至消失不见!当我再看与清少纳言同一时期,同龄人,同为后宫女官,同为稀世才女的紫式部的作品,《源氏物语》,我就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
紫式部的文笔和故事里,没有清少纳言的自在潇洒,也没有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她的故事就像是沼泽,让人窒息,让人痛苦,甚至让人不在相信世界的光芒!清少纳言服侍残如秋风败叶的皇后‘藤原定子’,而紫式部服侍春风得意的皇后堂妹‘藤原彰子,在逆境的清少纳言写出自然与人间的惬意与快乐,而风光无限的紫式部却写出历史的可悲与王朝的腐朽!总而言之,各有千秋吧!不过相比压抑的《源氏物语》,我还是更爱简单温馨的《枕草子》,因为它够简单,简单的让夜晚也不在黑暗!【《枕草子》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氏物语》读后感 俄语系 马潇 0121103045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日本平安朝的一个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光源氏,因皇帝不希望他卷入宫廷斗争,因此将他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故事围绕他和一系列女子的爱情展开:早先他因为得知父亲桐壶帝的宠妃藤壶长得很像自己已故的母亲桐壶更衣,因此时常亲近藤壶,直到长大后竟演变为对藤壶有恋慕的感情;然而藤壶毕竟是后母,即使年纪只差五岁,仍不能亲近,因此源氏终身都在追求有如藤壶一般的理想女性。后来他找到了藤壶的侄女,长得和她很相似,便带回家中教养为心中的理想女性,此女即后来的紫上。然而紫上在名份上并不是源氏的正妻,在源氏的晚年,他受其兄朱雀院之托,娶了自己的侄女,即朱雀院与藤壶之妹所生的女三宫做正妻。此举让紫上心碎,而年龄跟他相差颇大的女三宫最后也与人私通生子。最后女三宫出家,紫上不久病逝。源氏在经历世事后,也出家为僧。曰前拜读了曰本作家紫氏部的这部名作,读完以后感触良多,除了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异域风情和主人公与多位姣美的淑女之间缠绵的爱情使我心生向往以外,其中几位女子的命运也颇有其耐人寻味之处。 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陵园妾》中挥洒出一幅命运坎坷的女子画像后,在一座岛国上,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也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柔美勾勒出一群“陵园妾”般的女子:如高贵典雅的藤壶皇后、矜持端丽的葵姬、善妒执着的六条妃子、红颜薄命的夕颜、艳丽轻浮的轩端荻、秀美动人的紫姬、冒昧持重的空蝉、平庸古板的末摘花、多愁善感的明石姬、天真幼稚的三公主„„ 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一生拥有众多女人,一经和他有了或长或短的关系,他都会供她们生活之需,多方关照她们的生活。但他的最爱却是藤壶女御,她既是他的继母又是他的初恋“情人”。“光源氏”的生母桐壶更衣在他年仅3岁时就在周围女人的妒忌声中忧郁病逝,其父桐壶天皇又娶了与桐壶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壶女御。自此“光源氏”便把对母亲的一腔思念和爱转移到了这位继母身上。他的父亲念他自小缺少母爱,嘱咐藤壶女御多多亲近他。不想,这一对美丽绝伦的非亲生的母子之间在日常的耳鬓厮磨中产生了不应有的感情,发生了乱伦的事情,竟然还怀上了孩子。藤壶女御贵为“后妃”本应仪态万方,母仪天下,一时的冲动酿下了如此大祸,心理的压力可想而知,她怀着对天皇的愧疚之心,又为肚子里的小皇子的前途命运担忧,日夜害怕事情败露大祸临头,只得硬起心肠,割舍爱情,断然拒绝“光源氏”日后的求欢,毅然决然疏远了“光源氏”。
而“光源氏”对异性的爱慕和幻想是被这位继母唤醒的,他始终无法将爱转移到同样高贵而美丽的妻子“葵姬”身上,只因桐壶天皇的一句“童发已承亲手束,合欢双带结成无”和左大臣的“合欢朱丝绾同心,只愿深红永不消”就结成了这门看起来门当户的姻缘,但婚姻的红线并不能将这对美丽的人儿拴在一起,身份高贵的“葵姬”又放不下“架子”撒娇撒痴承欢自己的男人,“葵姬”只得像一朵寂寞的鲜花悄悄地枯萎,最后凋谢了。
紫儿应该可称是光源氏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了。她虽非光源氏的原配,但她从幼年起就与源氏相伴,由源氏亲自教养成人。紫姬从10岁就被“光源氏”收养,由他亲自调教,使之逐渐成长为一个容貌美丽,性情温婉,涵养深厚,心地善良,心胸宽广的完美女性。紫姬,可以说是一个集美丽、才华、贤德于一身了,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源氏亲手“打造”出来的复制品,也还是离源氏以藤壶女御为原型幻想出来的完美女性形象也还是有距离。可以说,源氏对于她的抚育有点类似于今曰十分流行的恋爱养成游戏,完全按照自己心中所向往的理想伴侣的形象来培育紫儿,而紫儿在他的精心教养下也确实在品格、仪态、才貌上超出了源氏身边的其他女子,并在源氏的正妻葵姬死后成为了源氏的嫡夫人,与源氏相伴直至终老。她看似尊荣无比,幸福美满。虽然源氏情人无数,风流成性但始终把她放在第一位,给予她,他的其他情人从未拥有过的地位以及长久的感情,甚至在她死后了却尘缘,皈依佛门。然而,她真的幸福吗?我想紫姬本人是很难就这个问题作出客观回答的。她或许会很轻易地说自己很幸福,但作为源氏一手抚育成人的情人,她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都是按照源氏的想法建立的,所以她可能永远不会明白自己真正想得到的幸福是什么,因而,她所谓的幸福,并不是她的幸福,而是——他的。 “为了他快乐而活”我想从紫姬十岁那年被源氏收养开始就注定是她一生的宿命了吧。于是,她由他。他的情人,她包容;他的儿女,她疼爱;他的疲惫,她抚慰;他的缺点,她统统看不见。她愿以源氏的幸福为幸福,她真的这样做了,她为了他而活,就这样活过了一生。作为一名伴侣、一位母亲、一个情人,她无疑是完美的,而作为她自己,她却有太多太多的遗憾了。她没有得到父母的怜爱,没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依,没有亲生的儿女承欢膝下,她甚至没有过完她的童年就被牵扯进了一个男子的恋爱养成游戏里。可以说,她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就是那名男子的爱,然而那名男子却是一个多情之人,他有太多的感情要去给,有太多的爱人需要他的安慰。可是„„他难道不知道吗?在她的生命里除了他——就没有别人了。后来,源氏年岁已长,收敛了许多,不再轻易眠花宿柳了,紫夫人以为终于可以与那源氏两人相守了,可谁知半路又杀出一个三公主,以堂堂公主的身份带着先帝的嘱托,嫁予了源氏,于是,梦又碎了,她终于开始思考自己这一生:“这种世态小故事中,记述着轻浮男子、好色之徒及爱上用情不专之男子的女人,以及他们的种种经历。 《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一生拥有众多女人,一经和他有了或长或短的关系,他都会供她们生活之需,多方关照她们的生活。但他的最爱却是藤壶女御,她既是他的继母又是他的初恋“情人”。“光源氏”的生母桐壶更衣在他年仅3岁时就在周围女人的妒忌声中忧郁病逝,其父桐壶天皇又娶了与桐壶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壶女御。自此“光源氏”便把对母亲的一腔思念和爱转移到了这位继母身上。他的父亲念他自小缺少母爱,嘱咐藤壶女御多多亲近他。不想,这一对美丽绝伦的非亲生的母子之间在日常的耳鬓厮磨中产生了不应有的感情,发生了乱伦的事情,竟然还怀上了孩子。藤壶女御贵为“后妃”本应仪态万方,母仪天下,一时的冲动酿下了如此大祸,心理的压力可想而知,她怀着对天皇的愧疚之心,又为肚子里的小皇子的前途命运担忧,日夜害怕事情败露大祸临头,只得硬起心肠,割舍爱情,断然拒绝“光源氏”日后的求欢,毅然决然疏远了“光源氏”。 而“光源氏”对异性的爱慕和幻想是被这位继母唤醒的,他始终无法将爱转移到同样高贵而美丽的妻子“葵姬”身上,只因桐壶天皇的一句“童发已承亲手束,合欢双带结成无”和左大臣的“合欢朱丝绾同心,只愿深红永不消”就结成了这门看起来门当户的姻缘,但婚姻的红线并不能将这对美丽的人儿拴在一起,身份高贵的“葵姬”又放不下“架子”撒娇撒痴承欢自己的男人,“葵姬”只得像一朵寂寞的鲜花悄悄地枯萎,最后凋谢了。这些女子不管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却都逃不过悲剧的命运。她们或成为政治婚姻的工具,由其父母摆布;或在一夫多妻制度下,任由男贵族朝秦暮楚,肆意加以玩弄与凌辱;或因经济原因而成为男性的附庸。他们内心流淌着永远派遣不尽的悲伤,孤独和恐惧。那么,她们为什么会拥有如此的悲剧命运呢?
一、贵族政治婚姻造就的女子悲剧命运 《源氏物语》中的很多女子都是贵族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她们的不幸来自于权贵之间的政治斗争,来自于建立在权力基础上的婚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摄关政治”,即外戚专权辅政,权贵们为了控制皇权,便争先将自己的女儿推为皇后,取宠天皇,生育皇子。女子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她们的价值就在于满足父兄的政治需要。 而那些出身低微,没有外戚做靠山的女子,如桐壶更衣,即使受宠于天皇,在宫中依旧备受冷落和歧视。在她生下小皇子即源氏之后,弘徽殿女御由嫉恨而想方设法排挤打击她,使她日夜惶恐不安,终因郁闷成疾而长辞人世。 而藤壶皇后却因乃先帝之女,入宫后就位及女御。又因她“酷肖桐壶娘娘”,颇有“倾国倾城之貌”,因此深受桐壶帝的宠幸。但这种政治联姻给她带来的不是幸福美满的生活,而是痛苦的深渊。源氏对她由念母之情发展到男女之情,她对源氏的亲近也是忧喜交加。在最终二人发生暧昧关系,并生下一个儿子后,她的矛盾与痛苦达到了极点,最后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地位,她强抑情感,断绝和源氏的关系,以韶华之年遁入空门,古刹青灯伴孤身! 还有源氏的第一位夫人葵姬,也是政治婚姻的典型受害者。她是位高权重的左大臣之女母亲是桐壶天皇的胞妹,家族尊贵无比。这场联姻给左大臣带来了更盛隆的名声,也为他对抗皇太子的外祖父右大臣提供了助力。可源氏与葵姬的性情并不合,源氏觉得葵姬过于端严庄重,似乎难以亲近,葵姬对源氏也是疏远冷淡。源氏的放浪形骸、四处留情使葵姬对夫妇间的情爱不抱任何希望,无爱的婚姻、丈夫的薄幸使她郁郁寡欢,后因源氏的情人六条妃子生灵作祟,如花般的生命最终凋零。 还有一些地位较低的中小贵族,如明石姬的父亲明石道长,为了攀附权贵,将她嫁给遭难流放须磨的源氏,后来源氏重返京都,明石姬生下了女儿却无法跟随。紫姬膝下无子,欲收明石姬的女儿,而她为了让女儿日后能有身份高贵的紫姬的庇护,含泪应允。最后女儿虽位及皇后,却只认紫姬为母,这对于紫姬来说,究竟是怎样的“幸福”? 二、封建礼教、伦理道德造成的女子悲剧命运 长期以来禁锢女子的封建礼教、伦理道德早已渗透到思想的深处,成为女子评判自己、要求自己的标准。《源氏物语》中的很多女子都固守着这所谓的“道德标准”,为自己套上沉重的镣铐,纵使心中有再多的不甘,受到再多的委屈,也都默默承受。 紫姬,一个十全十美符合道德标准理想化的贤妻良母,因相似于遁入空门的藤壶皇后,在天真烂漫的年纪被源氏带入家中,悉心培养,成人后容貌艳丽、气质优雅、艺压群芳、性格婉约、通情达理,是源氏调教出来的完美女性,是所有男性心目中的理想伴侣的化身。可以说,在所有的女子当中,源氏对紫姬的感情是最深的。她体贴温柔、才情洋溢,在她去世后,源氏孤独忧伤,思念度日,最终将紫姬所有的情书焚毁,几乎丧失了生活的目标,最终消失,不知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