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政策教案

就业政策教案
就业政策教案

就业相关手续办理教案

一、毕业生毕业程序介绍

1、认真填写就业协议书。

2、了解就业政策;

(8)签订协议

(9)报到

二、规范填写就业推荐表

填写意义

填写要求

与求职信的区别

就业协议书的签订

合同的见证方,劳动合同是上岗毕业生从事何种岗位、享受何种待遇等权

利和义务的依据。

(2)签订者身份存在区别:

签订协议书的一般是应届毕业生,而签订劳动合的可以是应届毕业生也可

以是社会劳动者

(3)效用和内容的区别:

协议书是毕业派遣、签发报到证的重要依据,而劳动合同不具备此效用。

⑤报到证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改派的程序:

①毕业生向原就业单位提出改派申请,讲明改派原因。

②原单位同意改派后,出具将毕业生退回学校或同意将毕业生改派到其它

单位工作的公函。

③毕业生凭上述材料和原就业报到证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有

关手续。

人才中心档案托管:毕业生所享受的服务是免费保管户口、档案两年;免费提供用人单位信息,提供推荐就业相关服务;免费办理重签就业报到手续(落实就业单位后不需要回学校申请改派,可直接办理就业手续);免

费网上查询个人户档信息、咨询托管事宜;为预备党员办理转正手续;为

毕业生考研、出境、出国等手续出具相关证明。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国家政策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在这种教育渐趋普遍化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俨然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国家政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国家政策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人才资源。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逐渐转变成大众化教育。这样一来这个教育政策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就业压力。在此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已经不仅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千万个人和家庭的民生问题。 1.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大学毕业生中流传着“毕业即失业”这一略带调侃的流行语,但无疑从一定程度上说出了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的稳定,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无论是毕业生和高校还是政府部门都在迫切关注这一问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情况。 毕业生人数增加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增加。现今大学生的数量又创历史新高,人力资源市场供远远大于求,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从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就逐年增加。而据教育部最新统计的数据,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795万,而预计今年的毕业生人数要远远大于这个数目[1]。 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大 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在这里不仅仅是指人数和职位数量上的矛盾即人数远少于

岗位数量,在这里更多的是指结构性失调。比如毕业生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工作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员,这形成了一个比较滑稽的现象:毕业生没有工作,而用人单位的许多岗位空缺。 个人以及社会观念问题 很多大学生有着眼高手低的心态,对于一些工资比较低或者工作比较辛苦的岗位都不愿意从事。但是我国由于当前的经济市场的影响,高薪岗位人数需求较少,大学生与研究生和博士生竞争相对又处于劣势,如此一来本科生能获得高薪职位的人数少之又少。除此之外,社会观念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用人单位开始对求职人员在文凭学历上有更高的要求,例如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只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就造成了大学生为取得获得更高学历而放弃找工作选择继续深造,考研人数的逐年增加就是这一有力验证。但是若考试失利之后,毕业生又必须面临就业问题,这时就失去了许多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对于工作经验也有要求时,只有文凭没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无疑又成了“孤儿”。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由于工作相对稳定而被称为“铁饭碗”,因此一直是毕业生希望的出路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投身于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当中,但是因为公务员的考试和考研一样竞争非常激烈,如果考试没有通过选拔,毕业生同样会失去许多就业的好机会。 2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分析 从2000年以来,我国对待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采取的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校企联合、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此外,政府非常重视对于毕业生就业的引导和鼓励。前总理温家宝指出当前政府要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2009年全国“两会”中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了“两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创业环境 作者:刘默霖 目录 (摘要) (2) (一)就业难原因分析 (2) (二)解决就业对策 (4) (三)创业环境的改善 (5) (总结) (8) (参考文献) (9)

关键词:就业创业政策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力度的加强,大学生就业情况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放慢,不少企业的招聘计划有所减少,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可争议的问题,从宏观分析,影响就业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社会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创业环境,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学生心理观念等。为了积极配合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本文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就业难原因分析 1.高校过度扩招,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整体需求量与实际毕 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 大学毕业生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 势。而每年没有及时就业的大学生,又会给下一届毕业生 的就业带来压力,逐年累积下来,导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 数量越来越多,而社会提供的岗位每年都是有限的,造成 供严重过于求,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竞争日益加剧。 2.专业难对口生产结构不合理 国内生产结构种种因素影响下,与大学生专业对口产业需 求量小。国内缺口较大的还是制造行业。社会转型过程中 加工行业,小规模企业人员需求量较大。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 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往

往把“外资公司”、“全球500强企业”当作首选,事实上,随着国内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中小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已经远远超过了大中型企业,因此失去了许多原本非常好的工作机会。很多中小企业往往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 4.户口,档案等其他因素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 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5.企业选人挑剔,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 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用人单位盲目提出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问答

2014年11月17日 11:21:24 来源:通知公告通知公告 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问答 一、《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发放 1、哪些人员可以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 答:法定劳动年龄内进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的劳动者或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即从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 2、如何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 答:符合条件人员,到用工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 3、《就业失业登记证》的管理。 《就业失业登记证》采用实名制,限持证者本人使用。《就业失业登记证》实行年审制度,持证人员要在每年的发证周年到原发证机关进行年检,申报失业或就业状态。通过年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加盖“年检专用章”。未年检的,不再享受当年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扶持。 二、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政策 4、从事个体经营的收费优惠政策有哪些内容?

答: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初次创业领取营业执照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5、从事个体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内容? 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96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期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税收优惠政策在2016年12月31日未享受3年的,可继续享受至3年期满为止。 6、小额贷款担保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持《就业失业登记证》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刑释解教人员、进城创业农村劳动者、完全失去土地和就地转移创业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网络创业以及创办小微企业,创业初期自筹资金不足的,都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1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掌握在2年以内,可展期一年。对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实现成功创业,信用记录好、贷款按期归还、贷款使用效益好、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且带动3人以上的个体经营项目,可给予二次贷款。对从事国家限制性行业以外的经营项目,由财政给予全额贴息。展期不贴息。 7、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程序? 答:符合条件人员,可向创业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衡水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申请表》,提交《就业失业登记证》及其复印件、街道劳动保障机构(或其委托的社区居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促进就业政策措施

申论热点: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促进就业政策措施 一、我国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几年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到2005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6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2.7亿多人,比1990年末增加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十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4200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万人。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 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个左右。 二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 三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

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等十分迫切。 五是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 六是严重侵害劳动者就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普遍存在。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就业率增长却并不同步。主要有四大因素抑制了高经济增长带动高就业。 这四大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就业总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就业岗位减少;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有些岗位却没人去做,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二、促进就业的原则、方针和工作机制 一是坚持经济发展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

现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分析

现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制度 一、概况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1.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涮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 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据2005年全国l%人u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121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N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3.各大高校扩招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

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的涵义 所谓就业政策,是指党和政府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机会所制定的行为准则。而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就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 所谓大学生就业政策,是指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下,为解决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从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维护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所制定的指导方针和行为准则的总和。【2】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环境分析(政策为什么出台)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大学生就业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过渡时期、市场经济时期、金融危机时期,这些环境都导致了相应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出台。进入二十一世纪,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突然发现,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2003年至今,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5%左右,虽然工作并不好找,但却并不妨碍大学年年扩招,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而2005年达到了338万,是2001年的3倍。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而时至今日,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总人数将达到680万,就业率是多少,待业人数又是多少,令人关注。 年份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毕业生 114 145 212 280 338 420 495 559 610 631 660 (万人) 90.0 80.0 75.0 73.0 72.6 77.0 71.0 70.0 74.4 76.6 77.8 就业率 (%) 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汇总知识讲解

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汇总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 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近年,国家针对毕业生就业推出了 哪些政策呢?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全集纳,同学们果断收藏吧!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1.各地区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 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2.各地区要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引导更多高 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

3.继续统筹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健全鼓励高 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 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4.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 作,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 5.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 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在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 机构要协助办理落户手续,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 员同等待遇。 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

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为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 小型微型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创造更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2.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 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 底。 3.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招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 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 4.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开展岗前培训的,要求各地根据当 地物价水平,适当提高培训费补贴标准。 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1.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

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分析(doc 9页)

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分析(doc 9页)

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盘点2002年的就业,不难发现,在劳动力供求紧张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进一步加剧。但从另一方面讲,我国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较上年提高,达到8%左右,为增加就业岗位提供了前提条件。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对全国6000户企业用人情况的调查印证了这一判断,2002年3季度企业劳动力需求指数为95.1,尽管仍然还处于不景气区间,但已好于2001年。综观2003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业的挑战加剧,但再就业困难群体将会得到较多地关注,中央、国务院新出台的10项再就业政策为解决就业最困难群体提供了保证,为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一、当前就业形势 1、城市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状况 2002年第三季度,劳动保障部通过全国89个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获得的城市就业状况为①:城市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

状况,总体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约为0.78。其中,东部求人倍率为0.81,而中部和西部为0.74。 从用人需求状况看,超过七成的用人需求是来自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制造和社会服务三大行业;从用人单位看,企业用人占绝对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4.3%,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多数,两者所占比重之和约为58.6%。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高达58.4%,比上年同期上升,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是就业转失业人员和新成长的失业青年。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各职业的求职人数均大于需求人数,女性的就业状况略好于男性,各年龄组的劳动力供给均大于劳动力需求,各文化层次的劳动者均处于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 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在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方面,出现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除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略有下降外,其余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有

准确把握就业政策

第七章准确把握就业政策 第一节大学生就业政策概要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含义和作用 1、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含义 就业政策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所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和行为准则。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就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如人事部门、教育部门)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而制定的,受到国家政治、经济、人事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它包括国家基本方针政策、各地方根据国家方针政策以及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性政策规定(我国大学就业政策研究)。 2、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作用 为了认清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就要从根本上了解政府政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本质和存在价值。大学生就业涉及政府、企业、高校、就业市场和毕业生本人,它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进行着双向的信息交流。 首先,政府通过对高校、企业、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背景,充分解决大学生供求总量不平衡的问题; 其次,高校和企业接收到就业市场反馈的需求信息后,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高校和企业间的校企合作,按照企业及市场需求调控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不平衡的情况;

最后,政府通过经济、行政等策略,如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促进整个就业市场的供需匹配。 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政策已经成为了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着重要性的作用。 1)大学生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具有指导性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现实定位研究,特别是当前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职能定位的研究对实际就业工作有着一个清晰的导向,这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大学毕业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择业、就业,少走弯路,准确定位,提高就业成功率。 2)大学生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具有保障性 就业是民生之根本,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青年人力资源,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减少大学生严重失业和就业难的问题,国家针对这一现象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逐步提高大学毕业生在社保体系中的分量,为大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制度保障。 3)大学生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维权性 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由于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在社会中仍处于弱势地位,维权意识也较薄弱。因此,政府针对目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公正的现象制定了相关政策,大学毕业生要掌握并利用这些相关政策,维护自身权益。

国家最新就业政策汇编

国家最新就业政策汇编 发布者:未知时间:2010年09月19日来源:转载 鼓励基层就业政策: 概括讲有四个方面,一是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的就业补贴政策。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符合公益性岗位条件的,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在基层和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二是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补偿的学费优先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 三是选聘招录优惠政策。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期满享受升学优惠政策。对有基层经历的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事业单位选聘时优先,地市以上公务员考录时扩大比例。教育部提出,对参加项目的毕业生,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服务期满后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 四是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近年来,有关部门主要实施了4个专门计划,:中组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原人事部“三支一扶”、教育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国办《通知》提出要继续实施项目完善并扩大范围,主要包括四方面要求:一是2009年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基层就业专门项目要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加。二是要制定各项目待遇政策衔接的办法。三是对参加项目的毕业生给予生活补贴,参加有关社会保险;四是与项目相对应的自然减员空岗要全部聘用那些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具体完善办法。 鼓励重大科研项目聘用高校毕业生: 这项政策主要是要求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并规定所聘用毕业生的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不住要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高校毕业生参与项目期间,其户口、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纳入工龄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形势政策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3000字)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字: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自身原因政府方面社会方面大学生方面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

当前就业形势与国家政策

当今就业形式与政策下,我对今后的学习规划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大的民生问题,现今金融危机全球蔓延,世界各国的“天之骄子”们几乎都发现“饭碗”更加难找。然而,就业问题不仅是政府和高效的事情,更是每一位大学生自己的事情。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每位同学都要准确把握就业形势,明了国家政策,从中找出自己的对策。 在上形势与政策的课时,观看的《郎咸平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之一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性部门扩张驱动,这决定了经济增长虽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这些就业机会主要分布在生产性领域部门,而大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我国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而经济主要靠生产性部门扩张驱动的状况难以得到从根本改变,大学生就业难难于在短期内得到缓解。也让我懂得了产业链中的6+1原理,同时清楚地明白我们中国所处的劣势地位。更重要的,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接下来要怎样去做,应该要往那个方向去发展,怎样通过一步步努力为自己的未来做好铺垫。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处于不败之地。 记得郎咸平在回答一个学生关于‘大学生应该要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时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那就要让自己变的跟别人不同。当时,这句话就感染了我,让我的思考往更高的更深的层次探索。 怎样让自己变的不同,让自己特别呢?这就决定于我今后的学习规划,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从众人脱颖而出。 首先,“专才”是出路。我认为现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要让自己变成所谓的‘通才’是那么的不现实,是遥不可及的事。所以,我清晰的看到让自己往‘专才’发展的方向是那么的明确。在接下了的学习中,我要更加的努力去学好有关我所学专业的各方面知识,在认识的基础上有所思考与收获。让自己有更新的突破,提高自身对专业知识认知的质量,是成为‘专才’的必要条件。 其次,要让自己成为有明确的目标。培根有句名言:“一个跛足但不迷途的人,能胜过一个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是成功就业的前提。所以,接下来的学习应选择几个自己今后“想从事”“能从事”“环境允许从事”的职业,作为学业规划的目标。三者是一个整体,相互约束。因为,我们想从事的,不一定是自己有能力从事的,自己有能力从事的,不一定是环境允许从事的。只有反复的思考和比较,才能逐渐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同时,,尽可能寻找实践机会,来检验自己,并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目标。 然后,要注重能力。很多的事例让我明白学历并不是成功的关键,能力才是人才市场上的“硬道理”。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的人才非常缺乏,这种人才匮乏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企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从这一点出发,我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兴趣等,选择一些适合自己职业理想规划的技能,为自己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增加筹码。只有让自己的能力突出,向知识技能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就不会遭遇就业的难题。 接着,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再大的雄心壮志也是要有能力基础,然而这基础是要靠一步步慢慢积累的,好高骛远永远也不能成就大事。所以,我应该要把握好现在的时机,努力地学好掌握现在所学的知识,不能一味的停留在对未来的空想中。只有把握好现在,在学习上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才能放眼广阔的未来。 而后,要认清现状,了解事态动向。大学教育改革滞后,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等,是当前就业难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时时去了解国家事,天下事。认清当前的形式,指导自己前进的方向。随时了解国家的

落实创业就业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pdf

关于对当前我县创业就业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特别是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对解决当前就业困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针对当前我县在创业就业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通过调查了解,我县在落实创业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第一、思路少、技能低,缺乏创业意识。其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加上缺乏必要的创业资金,希望创业,愿意创业,又怕担风险,不敢创业。二是无技术素质,洞察市场的能力差。创业教育体制不健全,没有创业教育和相关培训机会,对创业者忽视了创业能力的培养。三是想创业又觉得没有适合的“好项目”,对市场把握不准确,严重制约创业者投资意向和创业积极性。 第二、扶持创业政策不够具体明确。在政府扶持和帮助方面,力度不够,如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政策宣传、生产经营场地审批办证扶助不十分到位。对创业带动就业(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者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第三,创业就业供求信息不畅,没有搭建完善的信息互通平台,资源不能共享。各相关单位缺乏沟通,各自为政,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劳方上岗难,资方招工难,有投资意向的找不到项目人,有技术立项的找不到投资者的情况,就是缺乏一个统一组织的协调联络机构,导致就业创业和用人脱节。 针对以上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开展。一是建立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小组,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信息, 发挥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二是营造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创业宣传教育,提高下岗失业及返乡农民工创业意识。特别是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引导,使其转变恋家、不愿外出他乡务工的固步自封的意识。 2、制定配套机制,改善创业环境。针对创业就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首先要制定优惠政策放宽对创办企业注册资金和经营场所的限制,简化审批、办证手续。二是制定出台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多渠道、多层次为创业者提供优惠政策,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要典型引路,选树一批创业典型,鼓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超过一定数额的创业企业或个人给予资金扶持。以奖代助营造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 3、加强培训,提高创业和再就业能力。首先是借助国家阳光工程、劳动、工会等下拨的培训经费,对下岗失业人员及返乡农民工进行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建议企业在停产期间采取各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技术技能提档升级就地培训,再就是抓住机会进行再生产的技术改造,基地扩建,想方设法吸纳消化本单位人员,不使他们下岗失业。 4、畅通就业渠道,推动劳动力转移。一是外输,二是内销,在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工矿企业和城镇关停企业,为停产失业农民

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分析

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盘点2002年的就业,不难发现,在劳动力供求紧张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下岗失业 人员再就业困难进一步加剧。但从另一方面讲,我国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较上年提高,达 到8%左右,为增加就业岗位提供了前提条件。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对全国6000户企业用人情况的调查印证了这一判断,2002年3季度企业劳动力需求指数为95.1,尽管仍然还 处于不景气区间,但已好于2001年。综观2003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业的挑战 加剧,但再就业困难群体将会得到较多地关注,中央、国务院新出台的10项再就业政策为 解决就业最困难群体提供了保证,为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一、当前就业形势 1、城市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状况 2002年第三季度,劳动保障部通过全国89个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获得的城市 就业状况为①:城市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状况,总体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约为0.78。其中,东部求人倍率为0.81,而中部和西部为0.74。 从用人需求状况看,超过七成的用人需求是来自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制造和社会 服务三大行业;从用人单位看,企业用人占绝对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4.3%,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多数,两者所占比重之和约为58.6%。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高达58.4%,比上年同期上升,其中上升 幅度较大的是就业转失业人员和新成长的失业青年。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各职业的求职人数均大于需求人数,女性的就业状况略好 于男性,各年龄组的劳动力供给均大于劳动力需求,各文化层次的劳动者均处于求职人数大 于需求人数。 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在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方面,出现劳动力需 求大于供给的态势。除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略有下降外,其余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 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高级技师,其次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劳动者。 2、再就业更加困难 2002年,国有企业(含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下岗职工逐月减少。2001 年12月底,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15万人。2002年3月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489.9 万人;6月底为464万人;9月底为439万人②。这是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应看到,这些下岗职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远少于东部地区,这些下岗职工 主要是大龄、技术水平低的再就业困难群体。 2002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中心的比例均维持在85%以上,对进中心的下岗职 工,政府和企业基本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并为其代缴社会保险费。2002年3月底,有430.8万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进中心比例为87.9%;6月底,有412万人进再就业服务中心,进中心比例为89% 9月底,有376万人进再就业服务中心,进中心比例为85.6%。 2002年第三季度,全国国有企业共有49万下岗职工出中心,其中25万人与原企业解除或终止了劳动合同,占52.3%,比上半年增加3.1个百分点。2002年1~9月共有77.3 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15%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下岗职工的 再就业率不断降低,1998年为50% 1999年为42% 2000年为35.4%,2001年为30.6%,预 计2002年为20%左右。

关于当前就业问题和就业制度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关于当前就业问题和就业制度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14-11-27T11:06:42.387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6月上旬供稿作者:冯峦 [导读] 就业的目的就是要维持生存一方面,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的现象也加剧了就业难的状况。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rrent Employment Issues and Employment System 冯峦FENG Luan(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南通226011)(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Business,Nantong 226011,China)摘要院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严峻,“民工荒”问题凸现。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当前的就业问题和制度进行初步分析和对策探讨。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in China, the employment issue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more andmore severe, "the shortage of migrant workers" is highlighted. Combined with the work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current employmentissues and system and discusses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院就业;就业政策;自主创业;社会环境;和谐社会Key words: employment;employment policy;self-employment;social environment;harmonious society中图分类号院F241.4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6-0308-02 1 当前的就业现状及其特征近年来,随着农民工进城打工、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凸现,就业难问题备受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1 就业的目的就是要维持生存一方面,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的现象也加剧了就业难的状况。有用人单位不管实际岗位是否需要,把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合格证书等都列入招聘条件,甚至把应聘者的身高、长相、气质及家庭背景都列入选择条件。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和单位也并不是完全按照求职者的才干来招聘员工,造成了一些不公平的竞争。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现象层出不穷。 因为要生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一份稳定的、收入可观的工作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其实大多数家庭的背景还是很普通的,家里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他们,以后要找一份好工作,出人头地,生活得更好,实现个人价值,或者说,他们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希望。这样就使得他们在日后的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去追求高薪水和大城市,要求很高。可以说,这种思想非常普遍地存在,是一种很现实的人生动力。因此,有很多人在用工荒的情况下找不到工作,其实是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同时加重了“就业难”和“用工荒”。 1.2 低端制造业成就了现有的就业模式有的专家指出,中国在世界经济分工中处于底层地位,在世界经济运作中仅仅是粗放型的基础生产,缺少了很多经济环节。这是针对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还大规模地停留在低端产品上的现象而言的。低端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缺少经济环节,不需要中高级人才,也不能给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无法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低,就成了低端产品制造的主力军,充其量他们大都以临时工的身份工作,同工不能同酬,付出和收益不能成正比,农民工作为劳动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面对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他们往往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经常受到歧视和不平等的待遇。只要工资待遇稍微好点的单位出现,就会大批跳槽,他们顾及的是眼前利益,用工荒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民工荒”更凸现的是,有一技之长的生产性人员供不应求。有调查显示,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短缺情况比较严重。而城镇失业人员普遍年龄比较大、技能单一,再就业比较困难。同时,在已实现再就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就业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新的失业。 1.3 自主创业举步维艰现在很多人提倡自主创业,然而创业并非很容易。很多人创业都是从中小型企业开始,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国家出台过一系列的政策来帮助中小型企业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而目前在很多地方这些政策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现在存在的一些高税负和乱收费的现象,阻碍了很多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他们多数经营的都是小成本的生意,利润小,各种的税负、收费和罚款,使得他们入不敷出。另一方面,在这些中小企业创办的时候,需要打通多方的关系,交纳各种费用。长此以往,很多微型企业、中小企业都会因为生存不下去而倒闭。 1.4 教育观念必须和社会需要形成一致社会对大学生的定义,仍旧是“精英”人才,应该从事所谓“精英”岗位。 有评论指出,我们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出现了问题。 在教育观念上,只去培养大学生,不培养技术型的工人,让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做脑力劳动,而不是去做体力劳动。这造成整个社会观念出现了问题。如果想让大学生做出观念上的转变,社会就必须先做出转变,高校教育与此分不开的。在教育方法上,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归根结底,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和高校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专业特长不突出,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及工作经历。在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表现仍然差强人意。 如果从高校走出来的毕业生本身素质不高,又不能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符合,在就业上就会出现问题。眼高手低,心比天高,不能正确定位自己。就业难是事实,但并不等于无业可就。 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社会体制的建立与健全,从现在就开始,不能把问题越积越多,否则长此以往,就业问题不仅不会得到解决,还会有加重的可能。政府部门应该转变观念,做到以人为本,考虑求职者的实际需求,给人们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 2 对就业问题与就业制度的对策毕业生就业制度是整个社会制度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不是孤立于社会制度系统之外的,其运行必然受到其他制度的影响。如政府的公务员制度、编制制度、企业的用工制度等。所以,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切不可单纯认为是学校的事或者学生的事,它涉及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2.1 完善就业制度的市场基础社会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就业服务力度,以提高就业率,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从用人制度来看,国家的用人制度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市场经济的建立也必然要求有相应的人才制度,否则将会产生制度基础的缺失或衔接缺位,形成个人收益与组织收益的长期矛盾,为部分人“搭便车”、“拉关系、走后门”提供可能,从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政府是制度行动和进行变革的首要力量,因此,国家要加快人事制度(用人制度)改革,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成为就业行为的主体,减少中间环节,强化监督,提高制度效率。 2.2 加快立法,完善制度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就业需要法制来维护。虽然我国陆续制定了一些《劳动法》、《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对于当前的就业问题并没有起到有效的约束。虽然在《劳动法》中,有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