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患儿的临床护理与体会

合集下载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损害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损害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

并脑损害患儿 , 5 O例为观察组 ,采用加强病情观察分析和综合护理 方法 ;5 0例 为对照组 ,选 择常规治疗 。结果 :观察组 4 7例痊愈 ,1 例 仍有嗜睡现象 ;对照组 4 1 例痊愈 , 3 例嗜睡 ,精 神萎靡 4例 ,3 例 病重转 院。有效 率分 别为 9 4 . O %和 8 2 . 0 % ,结 果有显 著性差 异 ( P< 0 . 0 5 ) 。结论 : 严格病情观察 ,同时采用正确的综合护理方法 ,对手足 口病合并脑损 害患儿 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重症手足 口 病; 脑损 害;综合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7 2 【 文献标识码 】 A
3 讨 论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0 9- 0 1 6 2 — 0 1
手足 口病是通 过人 群消化 道 、呼 吸道 和分泌 物密切 接 触等途 径传 播 的疾 病 ,由柯 萨 奇 A1 6和 E V 7 1病 毒感染 引 起 … 。大多预后 良好 ,但若 治疗 不及 时 、护理 不 当 ,将 严 重影 响大 脑及 神 经 系统 的功 能 ,导致 十分严 重 的后 果 。 我 院通过对 1 0 0例 重症 手足 口病合 并脑 损害患 儿 ,在 常规 护理 的基 础 上 ,综 合采 取 多种 护 理方 法 ,发 现 效果 不 错 , 现报 道如下。
表 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治疗效 果比较
1 .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2 0 0 8年 5月 至 2 0 1 0年 7月我 院 收治的重症手足 口病 患儿合 并脑 损害 患儿 1 0 0例 ,均符 合 卫生部 2 0 0 8年颁布的 《 H F MD预防控制指 南》 手足 I Z l 病临 床诊断标准 j 。其 中嗜睡 2 3例 ,呕 吐 1 3例 ,高热 高 压 8 例 ,精神萎靡 5 6例 。将其均分 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 。观察组 中,男 2 8例 ,女 2 2例 ,患者 年龄 为 3个 月 ~7岁 ,平 均 ( 3 . 5 4±1 . 3 2 )岁 。对照组 中 ,男 2 6例 ,女 2 4例 ,患者年 龄 为 7个 月 一 6岁 ,平 均 ( 2 . 9 6± 0 . 7 8 ) 岁 。两 组 患 儿 在 性 别 ,年龄 ,病情等 临床资 料经 统计 学处理 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1 . 2 临床护理 对照组仅采用 常规护理 :对 发热患儿 ,要 及时给予退热处 理 ,低 中度热 嘱多饮 温开 水 ,如体 温超 过 3 8 . 5 ℃ ,可行 物理 降温 :温 水洗 浴 ,头部 可 用冰 敷 ,必 要 时 口 ̄l b J L 退热 药 。宜传 防病 知识 ,指 导家 长做好 卫生 保 健 ,做到饭前便 后洗 手 ;对玩 具 、餐具 要 定期 消毒 ;居家 室 内保持空气 畅通 、新鲜 。还 要 注意 孩 子 的 营养 、休 息 , 提高机体抵抗力 。 观察组采取综 合护 理 :① 口腔及 饮食 护理 。保 持 口腔 清洁 ,饭前饭后用 0 . 9 %氯化钠溶液漱 口,不会漱 口的交替 喂饮温开水 和淡盐水 ,能配合 的患 儿可 用棉 棒蘸 取 0 . 9 %氯 化钠溶液轻轻清 洁 口腔。给予 患儿 高蛋 白等易 消化 的清淡 食 物。喂养 过程 中注意卫 生 ,以 防发生感 染性 腹 泻。② 心 理 护理 。根 据患儿 的性格 特点 ,用和蔼 可亲 的态 度 ,爱 护 体 贴患儿 ,消 除 患儿 的 陌生感 与恐 惧 感 ,保 持 情 绪稳 定 。 ③ 皮肤护理 。保 证 患儿 衣 服 、被 褥 清 洁 ,床 铺 平 整 干燥 , 尽量减少对皮肤 的各 种刺激 。剪短 指 甲,必要 时包 裹患 儿 双手 ,防止抓破 皮疹 。皮 疹或疱 疹 已破裂 者 ,局部 皮肤 可 涂抹抗生素药 膏或 炉甘石 水剂 。④ 针对 脑损 害的护 理 。患 儿多有呕吐 、高 热 、精神 不振 的症状 ,应 时刻 监测 其 生命 体征 、颅内压及 意识 情况 ,观察 患儿 的瞳孔变 化 ;患 儿若 出现呕吐时 ,则把头偏 向一侧 ,迅 速清理 口腔 内的分泌 物 , 防止吸入导致呼 吸道 阻塞 ,同时辅 以药物 治疗来 降低 颅 内 压 ,改善脑水肿 。 1 . 3 观察 指标 密 切观察 两组 患儿 病症 的变 化 ,即 嗜睡 、 高热高压 、精神萎靡 等情 况 ,以及 是否有 异常情况 的出现 ,

儿科病房收治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儿科病房收治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措 施 及 隔 离措 施 。 结 果 结论
发 生 院 内感 染 。
对 39 手足 口 患儿采取相关护理 7例 病
对 39例 手 足 口病 患 儿 , 过 采 取 相 关护 理 措 施 达 到预 期 效 果 及 采 用 相 应 的 隔 离措 施 未 出现 一 例 院 内感 染 。 7 通
手 足 口病 尽 快 掌握 护 理 要 点及 在 儿 科 病 房 收 治手 足 l病 , 以 大 大 地 提 高 治 愈 率 , 低 病 死 率 , 且 只要 做 好 隔 离措 施 就 不 会 Z 可 / " 降 而
21 加 强心理护理 , 好 疾病宣 教 . 做
传染病 , 主发通过粪 一口途径 , 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 被病 毒污染 的 手、 毛巾 、 牙杯 、 玩具 、 品等可 引起 感染 , 食 患者咽喉分泌 物及唾液 中的病 菌毒 可通 过空 气 飞沫传 播 。因此 , 做好 消毒 隔 离尤 为重
要 。对 患 儿 和密 切 接 触 者 隔 离 7~1 , 格 将 体 温 降 至 正 常 , 0d 严 皮 疹 基 本 消退 , 疱 结 痂 脱 落 作 为解 除 隔 离 的 三 个 标 准 。 水 2 5 1 隔离 的第 一 步 护 理 人 员 应 分 开 护 理 患 者 , 区 内 护 士 每 .. 病 天 分 二 组 , 组 护 理 手 足 口患 者 , 组 护 理 非 手 足 口患 者 。 一 一
甚 了解 , 精神高度紧张 、 焦虑 , 甚至恐 慌 , 应耐 心 向患者家 长交 待
病情 实施 有 效 的 心 理 护 理 。 患 儿 多 有 恐 惧 心 理 , 闹 不 安 , 理 哭 护 人员 要 用 温 和 的态 度 、 护 、 贴 患 儿 , 房 内可 适 当 摆 放 一 些 动 爱 体 病 画 片 、 具 分 散 患 儿 注 意 力 , 消 除 患 儿 的 恐 惧 心 理 。 多 鼓 励 表 玩 以

100例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100例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100例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和心得体会。

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住院患儿中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做好消毒、卫生宣教,做好发热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和用药护理等。

对100例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结果:100例患儿均不同程度缩短了住院天数,痊愈或好转出院。

结论:本病无特效治疗,通过综合治疗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卫生宣教可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传染病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42-02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l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二十余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皮疹为临床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绝大多数病例一周内痊愈,但少数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可致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死亡[1]。

1 临床资料100例患儿的诊断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60例,女40例。

年龄最大为8岁,最小5个月,平均年龄(2.35±1.78)岁;≤1岁8例,1-2岁52例,2-3岁20例,3-4岁13例,4-5岁5例,大于5岁2例。

患儿均病情痊愈或好转出院。

无死亡病例。

病程一般为5~10天,最长15天。

2 护理2.1 心理护理。

刚入院的患儿及家属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加之对医院环境陌生,又要进行隔离,往往不知所措,患儿哭闹不安,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向家长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及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病房的环境、消毒、疾病的转归情况、流行情况、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一一告知。

对患儿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并进行动作爱抚及鼓励赏识,解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2.2 发热的护理。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几乎都有高热,大多数患儿体温在38.5℃以上,精神状态差,可通过让患儿多饮热开水,用温水擦洗全身,实施物理降温。

手足口病的护理管理体会

手足口病的护理管理体会
有 上述 表现及 时报告 处理 。
2 健 康 教 育 : 由于手 足 口病 是 一 种传 染病 ,对住 院 患者 的 家 . 8 长除 了进行 疾病 病 因 、临床表 现 、治疗护 理要 点宣 教外 ,为控 制
疾 病 流行 ,重点 应加 强社 区人群 预 防知识 教育 ,养成 良好 的个人
染。
3 小 结
2 . 密切 观 察病 情 :及 早 发 现并 发症 或 重症 病 例 。手 足 口病 患 6
者 ,少 数病 例尤 其 是3 以下 患儿 ,可出现 脑 炎 、脑膜 炎 、肺 水 岁 肿 、循环 衰竭 等重症 情况 ,护 理过 程 中注意 观察 f 现高 热不 退 、 } {
50mgL 0 /含氯消毒剂擦拭 ,1 mi n 5 后才能继续使用 ;④有粪便 、
排泄 物污 染地 面时 ,先清 理 ,后用 50mg 含氯消 毒剂 喷洒消 毒 0 / L
6 n 0mi;⑤体 温计 专用 :每 次用 后在 50mg 含 氯 消毒剂 中浸 泡 0 / L
消毒 3 i,清水 冲净 ,擦 干备 用 ;⑥ 医务人员 在诊疗 、护理 每 Or n a
理 学报 , 0 ,1 ) 9 2 41 ( : . 0 2 3
[] 3 江 会, 武平 我 国系统化 整体 护理 发展状 况 十年 回顾[ . 理 李 J护 ]
研究 , 0 , () 8 2 41 4: . 0 8 5
[ 收稿 日 :2 1.01 编校 :王军 长】 期 001—9
情发 展 。
抽搐 、意识 改变 、面 色苍 白 、末梢循 环不 良 、呼 吸困难 、紫绀 等
症状 之一者 ,及 时报告 。及 时按 重 症病例 进行 救治 。
2 . 预防感染 的护 理 7

286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

286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

2 1 急 性胰 腺 炎治疗 时 间长 , 药 复 杂 , 一 些 新 的 药 物不 断 应 用 . 用 且 于临床 , 例如 近年 来 出现 的生 长抑 素 的广 泛应 用 , 以及生 长 抑素 和生 长 激 素的联 合应 用 等 , 这就 给 临床 护理 提 出新 的挑 战 , 需定 期组 织 护理 人 员 故 学 习新 药物 的用 法 、 途 , 意事 项 , 用 注 用药后 的反应 等 , 得各 种用 药 发 挥 使
见 皮肤抓 痕 。 3 护 理 措 施 3 1 消毒 隔离 措施 : . 设立 专 门病 房 收治 手 足 口病 患 儿 , 立 供 医务 建 人员 和患 儿进 出双 通 道 , 分清 洁 区 、 污染 区 和 污染 区 , 区 要 有 明显 划 半 分
标识 , 防止 交叉感 染 。病 房要 防 蚊 防蝇 , 常通 风换 气 , 经 紫外 线消 毒 , 勤晒 衣被 , 被褥 一用 一消 毒 。用 5 0 / 0 mg L含 氯 消 毒剂 擦 拭 病 床 、 、 头柜 、 桌 床 门把 手 、 壁 、 备 表 面 , 日用 含 氯 消 毒 剂 拖地 2次 。 患 儿 排 泄 物 用 墙 设 每 l 0 mg L含氯 消 毒剂 泡浸 1 0 n以上 , 医疗 废 物分 类 处 理 规定 处理 O0 / 2 mi 按
医 学 信 息
2 1 年9 第2 卷 第9 0O , q 院 患 儿 临床 特 征及 护理 体 会 8
陈 惠娟
【 摘要】目的 : 总结 手足 口病 患儿 临床 特征 及 护 理措 施 。方 法 : 2 0 对 0 9年 3月 至 2 0 0 9年 6月 问 , 院收 治 的 2 6 手 足 口病 患 儿住 院 临床 特征 和 我 8例 护理 措施 进行 回顾 分 析 。结 果 : 8 例 手足 口病 患 儿发 热 2 3 8 ) , 疹 2 6 1 0 ) , 26 4 (5 例 皮 8 ( 0 例 总分 出现 发 热 、 流涎 、 拒食 、 神 差 、 精 咳嗽 、 吸 因难 、 率 呼 0 快 、 吐等 症状 。所 有 患儿 均在 5 d 愈 出院。 结论 : 强 手足 口病 防 治知 识 的 宣传 教 育 , 大众 在 流 行季 节 到 来 时 , 前 能做 好 自我 预 防 , 后 在 呕 ~7 痊 加 让 病 病 医生指导 下早 期科 学 治疗 , 能减 少并发 症 的发 生 , 能在 家 中接 受治 疗与 康 复 , 就 一般 一周 左 右可 痊愈 , 降低 住 院率 。

治疗重症手足口病58例临床体会

治疗重症手足口病58例临床体会

治 疗 重 症 手 足 口病 5 8例 临 床 体 会
张 艳 华 【 摘要 】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 口病 的临床表现、 治疗及预后 。方法 回顾我院 2 1 0 0年 3月至 2 1 00 年 9月住院的重症手足 口病患儿 5 , 8例 给予抗 炎、 抗病毒 、 脱水等治疗效果及其 预后。结果 5 8例重症
内科 学 杂 志 ,9 4,4 4)2 920 19 1 ( :2 -3 .
肺结核治疗 中的类赫 氏反应 , 该 与真性 恶化 相鉴 别 。 应 结核病 的真性恶化多 见于抵 抗力 下降 而且 对结核 药不 敏感
或 耐 药 的结 核 病 患 者 , 者 结 核 中 毒 症 状 明 显 且 逐 步 加 重 , 患 痰 菌 持 续 阳性 或 者 由 阴性 转 为 阳性 , 灶 恶 化 与 临 床 表 现 基 病
治疗 , 并对 症处 理 , 盾 现 象 可 以好 转 。 矛
3 鉴 别

病 的真正恶化 , 发生类赫 氏反应后 , 只需 继续原方 案治疗 , 酌 情加 用糖 皮质 激素 好 惹对 症 处理 , 可 以获 得 满意 的 治疗 就
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 彭卫生 , 1 王英年 , 新编结核病学 ,7 -7 . 等. 4 34 4 [ ] 梁思礼 , 2 廖俊秀 , 胡晓琳. 结合化疗 期类赫 氏反应 的表 现. 实用
生在初治病 例 , 在化疗 期 间 3个月 内 出现 , 2个月 最多 多 以 见; ③化疗方案 中均含有异 烟肼 、 利福平 两种或 者一种药 物 ; ④化疗后症状改善 , 痰菌转 阴或者痰 菌量 减少 , 是 出现原 但
有病灶增多 、 发病 灶或 者胸 腔积液 量增 多 、 出现胸 腔积 新 新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各 种刺 激反 应 低 下 等 表 现 , 即通 知 医 生 给 予 相 应 处 理 , 时 立 同
1 。多数患儿 于手 、 、 例 足 口中 、 部 可见 椭 圆形 或梭 形的水 臀 泡 , 围有红晕 , 泡液体 清亮等 。还 可见 到手指 、 趾等处 周 水 脚 散 布 比较 坚硬 的淡 红色丘疹 或疱 疹 , 同时在 口腔 内、 龈、 牙 舌
要 ] 目的 : 讨 小 儿 手 足 1病 的 护 理 方 法 。 方 法 : 好 消 毒 隔离 、 情 观察 。 结 果 : 少 了手 足 I病 患儿 并 发 症 的 发 探 7 1 做 病 减 S l
生, 提高治愈率 。结论 : 加强手足 E病患儿观察、 l 护理 、 健康指导 , 从而 减少手足 口病 的传播及发病率。
大 学 学 报 ,0 8 1 ( ) 15 2 0 ,0 3 :4 .
20 5 8 9. 0 8, ( ):6
胃肠 功 能 恢 复 , 短 术 后 肛 门排 气 时 间 , 且 使 胃泌 素 和 胰 岛 缩 而
[ ] 童优利 , 3 刘聪华 .触摸护理的临床效应 [ ] J .安徽医药 ,
吉林医学 2 1 0 1年 1月 第 3 第 2期 2卷

36 ・ 5
受 器 , 脊 髓 传 至 大 脑 , 由大 脑 发 出信 息 兴 奋 迷 走 神 经 , 沿 再 作 用于下丘脑分泌更多的咖啡肽 、 内啡 肽 , 生 镇 痛作 用 J 而 产 。 且 , 摸 转 移 了患 儿 的 注意 , 轻 其 疼 痛感 。 触 减 触摸 可 加 快 患 儿 术后 康 复 。 全 身 触 摸 可 以 提 高 患 儿 的免
2 0 9( 5 2 0 5, 7):5 .
素分 泌增加 , 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 促进患儿术后康复 。

3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

3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

人体受到电刺激后神经系统可以释放具有镇痛效应的内啡吠,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正弦调制中频电流作用于局部血管,可使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快,作用于局部及相应节段,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③促进淋巴回流:50 100Hz 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可使淋巴管径增大,对促进淋巴回流有较好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肢体淋巴淤滞。

④锻炼肌肉:1 150Hz 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能引起肌肉收缩,有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对废用性肌萎缩,对部分失神经肌肉和完全失神经肌肉均具有良好的疗效[4]。

本研究表明,针刺加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坐骨神经痛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单纯针刺疗法,再次为牵引疗法。

我们认为,针刺疗法直接到达痹症之处,具有疏通深部气血、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肌肉水肿之功效,如辅以电脑中频治疗仪,可以加强局部淋巴回流,提高肌肉兴奋性,加快毛细血管血液回流,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单纯牵引疗法只是针对椎间盘和脊神经机械性减压,并无治本之功效,所以不足以改善坐骨神经痛之症状。

总之,针刺加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陈美仁,王萍,成钢,等.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07,48(3):238-239.[2]王泽显.经穴电针治疗老年根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09,29(2):126-128.[3]刘爱琴.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116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7):786.[4]邱玲,张冲,张吉,等.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与机理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6):818-820.(2011-05-09收稿2011-07-06修回)(本文编辑孙双田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护理园地·3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吕红霄作者单位:071000河北省保定市解放军252医院体检中心[关键词]手足口病;小儿;护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 473.7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2876(2011)04-0295-02手足口病为常见病,但近年出现暴发流行,少数病例因继发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损害,导致预后不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手足口患儿的临床护理与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重点及特点。

方法:回顾本院收住的101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要点。

结果:101例患儿中1例死亡其他均治愈出院。

结论:对于重症手足口患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执行医嘱,积极配合抢救,做好全面消毒隔离及全面细致的护理是治愈的关键。

标签:重症手足口病;护理;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4年4月21日至6月30日我科共收治手足口病病人101例,其中:男57例,女44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9岁1个月,其中高发年龄为1~3岁72例。

临床诊断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1.2 治疗原则对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治疗主要通过静脉输注抗病毒药物及重组人干扰素氧气雾化抗病毒治疗、适量剂量的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患儿因疾病及对住院环境不熟悉,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或哭闹不安等情绪,予1个家属陪伴,同时医护人员以关心、和蔼的态度,鼓励、表扬的方法关爱患儿,消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达到稳定情绪,配合各种治疗,争取疾病早日康复的目的。

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积极接待家属,介绍住院环境及医院的相关制度,针对不同民族和文化程度的家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疾病的过程及患儿的病情[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

2.2 发热护理
住院患儿中83例有发热。

采取的护理措施:保持室温24°以下;嘱患儿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给患儿穿宽松的衣服。

体温37.5 ℃~38.5℃的患儿可予物理降温,38.5 ℃以上的患儿遵医嘱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做好预防措施。

患儿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

对于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要随时测量并记录。

2.3 皮疹护理
有皮疹的患儿,予保持皮肤清洁,穿着柔软、宽松的棉质衣裤。

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戴棉质手套,避免患儿抓破皮疹引起继发感染;臀部有皮疹的患儿要勤换尿布,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指导家属给患儿洗澡时动作轻柔,禁用碱性
或刺激性沐浴露清洁皮肤[2],勿反复擦洗疱疹部位的皮肤。

2.4 饮食及口腔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无刺激性,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食物温凉清淡,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对于口腔疱疹少者,年长儿鼓励多喝水,进食前后用温水漱口;婴幼儿喂奶后少量多次喂水,保持口腔清洁。

口腔疱疹多者,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漱口,严重溃疡者遵医嘱予思密达[3]或制霉菌素涂抹口腔。

对于进食少、拒食的患儿,按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

2.5 并发症护理
2.5.1 神经系统住院患儿中有67例并发了脑炎、脑膜炎,1例并发脑脊髓炎。

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婴幼儿表现为阵发性的哭闹)、精神差、嗜睡、呕吐、四肢的抖动、惊厥、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

护士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及瞳孔等神经系统症状,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生。

遵医嘱予20%甘露醇静脉推注、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预防颅内高压、脑水肿的发生。

经过精心的护理67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后遗症。

2.5.2 心血管系统住院患儿均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心率、心律,面色、意识、血压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住院患儿中有37例存在心率增快及心肌损害,予患儿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遵医嘱予米力农强心治疗及果糖及维生素C营养心肌治疗。

37例患儿均治愈出院。

2.5.3 呼吸系统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出现面色苍灰、大汗淋漓、呼吸减慢或不规则、呻吟、口唇发绀等并发肺水肿的症状。

若患儿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准备急救物品,积极配合抢救,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其中1例患儿并发了呼吸衰竭,予机械通气效果不好后死亡。

2.6 消毒隔离护理
我科将重症手足口患儿统一安置于重症监护室,病区有明显隔离标识,固定家属陪护患儿,限制探视时间及探视人员。

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患儿使用后的非一次性仪器、物品用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擦拭消毒;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拖2次;病床及桌椅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后再用清水擦拭。

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3 小结
今年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诊断相对困难,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严重,流行速度快,死亡率高,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我院临时加设重症手足口病房,经过精心护理和严格的消毒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3],使住院期间未发生院内感染,住院患儿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
康复出院。

消除了患儿及家长的恐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地遏止疾病的进一步流行,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彭莉,陈淑珍,周蓓,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21-622.
[2]杨琨.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与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中外医
疗,2012,34:148-149.
[3]胡雪元,叶玲.63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