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心肺复苏ppt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培训课件(2024版)pptx

基本生命支持(BLS)的 步骤和技巧
心脏骤停的原因、识别和 处理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CLS)的原则和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01
02
03
04
如何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 苏?
心肺复苏的按压深度和频率是 多少?
如何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如何避免 常见的错误操作?
拓展学习资源推荐
心肺复苏培训课件 (2024版)pptx
CONTENTS 目录
•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 • 胸外按压技巧及注意事项 • 人工呼吸方法与技巧 •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指南 • 心肺复苏效果评价与后续处理 • 总结回顾与拓展学习资源推荐
CHAPTER 01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THANKS
[ 感谢观看 ]
保持手臂伸直
按压时应保持双臂伸直,肘关节不可 弯曲,以充分利用身体重量进行按压 。
CHAPTER 04
人工呼吸方法与技巧
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要点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
捏住患者鼻子
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需先清除患者 口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子,防止气体 从鼻孔漏出。
深吸气并吹气
片。
04
CHAPTER 06
心肺复苏效果评价与后续处理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判断
自主循环恢复
患者出现自主心跳,血压 逐渐回升,心音有力。
呼吸功能恢复
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吸 频率、深度逐渐正常。
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瞳孔 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逐 渐恢复。
复苏后患者观察要点
生命体征监测
心脏骤停的原因、识别和 处理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CLS)的原则和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01
02
03
04
如何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 苏?
心肺复苏的按压深度和频率是 多少?
如何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如何避免 常见的错误操作?
拓展学习资源推荐
心肺复苏培训课件 (2024版)pptx
CONTENTS 目录
•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 • 胸外按压技巧及注意事项 • 人工呼吸方法与技巧 •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指南 • 心肺复苏效果评价与后续处理 • 总结回顾与拓展学习资源推荐
CHAPTER 01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THANKS
[ 感谢观看 ]
保持手臂伸直
按压时应保持双臂伸直,肘关节不可 弯曲,以充分利用身体重量进行按压 。
CHAPTER 04
人工呼吸方法与技巧
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要点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
捏住患者鼻子
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需先清除患者 口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子,防止气体 从鼻孔漏出。
深吸气并吹气
片。
04
CHAPTER 06
心肺复苏效果评价与后续处理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判断
自主循环恢复
患者出现自主心跳,血压 逐渐回升,心音有力。
呼吸功能恢复
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吸 频率、深度逐渐正常。
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瞳孔 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逐 渐恢复。
复苏后患者观察要点
生命体征监测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定期复习和实践
不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模拟演练和实际施救,提高应 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获取认证
通过相关机构认证,获得心肺复苏术施救者的合法资格,以便在紧 急情况下合法施救。
在家庭和社区中推广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1 2
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家庭和社区成员通过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术技能,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提高自救和互救的 成功率。
挽救器官功能
通过维持全身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术可以保护其他 重要器官的功能。
心肺复苏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经成为现 代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进步
社会推广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和 技能普及,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 教育和培训活动。
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下颌角, 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使 患者的头部后仰。
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面罩给氧。
人工呼吸
用面罩覆盖患者的口鼻,确保密封良 好。
每两次人工呼吸为一组,每组吹气后 进行30次胸外按压。
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 上,使胸部隆起。
03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按压深度和频率
总结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复苏 术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
评估现场安全
01
确保施救者和患者处于 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二 次伤害。
02
移除患者周围的危险物 品,如玻璃、锐物等。
03
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患 者滑倒。
04
如有必要,使用个人防 护设备,如手套、口罩 等。
判断意识和呼吸
避免并发症
不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模拟演练和实际施救,提高应 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获取认证
通过相关机构认证,获得心肺复苏术施救者的合法资格,以便在紧 急情况下合法施救。
在家庭和社区中推广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1 2
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家庭和社区成员通过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术技能,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提高自救和互救的 成功率。
挽救器官功能
通过维持全身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术可以保护其他 重要器官的功能。
心肺复苏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经成为现 代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进步
社会推广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和 技能普及,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 教育和培训活动。
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下颌角, 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使 患者的头部后仰。
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面罩给氧。
人工呼吸
用面罩覆盖患者的口鼻,确保密封良 好。
每两次人工呼吸为一组,每组吹气后 进行30次胸外按压。
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 上,使胸部隆起。
03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按压深度和频率
总结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复苏 术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
评估现场安全
01
确保施救者和患者处于 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二 次伤害。
02
移除患者周围的危险物 品,如玻璃、锐物等。
03
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患 者滑倒。
04
如有必要,使用个人防 护设备,如手套、口罩 等。
判断意识和呼吸
避免并发症
小儿心肺复苏ppt课件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定义 强烈刺激或打击,严重疾病 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CPR流行病学资料
病死率 85~95%(院外 90~97%) 新生儿死亡率 500万/年 新生儿复苏率 5~10%(人工通气 1%) 复苏成功者长期存活率 75~92%
小儿心肺复苏特点
对于新生儿,心脏骤停最可能的原因为呼吸因素导 致的,复苏程序应当为A-B-C顺序,除非已知是心脏 原因导致的。推荐的按压/通气比仍然是3:1,因为 通气对逆转新生儿窒息性心脏骤停很关键,高按压/ 通气比值可能会减少分钟通气量。 尽管对窒息型心脏骤停患者(包括大部分儿童)实 施通气结合胸外按压的CPR很重要,但为了更容易 培训,仍推荐C-A-B顺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 工呼吸)。理论上讲,这样最多只延迟了18秒的通 气时间(如果有两个救援者在现场,延迟的时间会 更短)。
第三期:儿科持续生命支持 Pediatric prolonged life support(PPLS)
ALS 与 BLS
复苏方式
BLS
方法
徒手
医疗器材
不需
适用场所
LS 较复杂 需要 医疗机构内 较高
ALS=advanced life support BLS=based life support
开放气道 适当通气
确定自己的位置
CPR 正确及时有效
不间断
复苏措施的取舍
正确有效 合理用药
可逆可治 致病原因
共同努力, 挽救生命!
心肺复苏对象
★ 心跳呼吸骤停 ★ 心跳呼吸微弱 ★ 呼吸节律明显异常,心跳缓慢
其他:紫绀,昏迷,抽搐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定义 强烈刺激或打击,严重疾病 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CPR流行病学资料
病死率 85~95%(院外 90~97%) 新生儿死亡率 500万/年 新生儿复苏率 5~10%(人工通气 1%) 复苏成功者长期存活率 75~92%
小儿心肺复苏特点
对于新生儿,心脏骤停最可能的原因为呼吸因素导 致的,复苏程序应当为A-B-C顺序,除非已知是心脏 原因导致的。推荐的按压/通气比仍然是3:1,因为 通气对逆转新生儿窒息性心脏骤停很关键,高按压/ 通气比值可能会减少分钟通气量。 尽管对窒息型心脏骤停患者(包括大部分儿童)实 施通气结合胸外按压的CPR很重要,但为了更容易 培训,仍推荐C-A-B顺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 工呼吸)。理论上讲,这样最多只延迟了18秒的通 气时间(如果有两个救援者在现场,延迟的时间会 更短)。
第三期:儿科持续生命支持 Pediatric prolonged life support(PPLS)
ALS 与 BLS
复苏方式
BLS
方法
徒手
医疗器材
不需
适用场所
LS 较复杂 需要 医疗机构内 较高
ALS=advanced life support BLS=based life support
开放气道 适当通气
确定自己的位置
CPR 正确及时有效
不间断
复苏措施的取舍
正确有效 合理用药
可逆可治 致病原因
共同努力, 挽救生命!
心肺复苏对象
★ 心跳呼吸骤停 ★ 心跳呼吸微弱 ★ 呼吸节律明显异常,心跳缓慢
其他:紫绀,昏迷,抽搐
儿童心肺复苏ppt课件

2. 一手握拳,拇指侧抵着腹部中线的位置 。
4. 反复按压直到异物排出,或者孩子出现 呼吸为止。
无法感知呼吸的解决方法
总结词
无法感知孩子的呼吸是心肺复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胸廓运动、口唇颜 色和听呼吸音等方式来判断孩子是否还有呼吸。如果孩子没 有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在进行儿童心肺复苏时,无法进行有效胸外按压是一个常见问题。
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确保按压位置正确、力度适中、频率合适。正确的按压位置应该是在胸骨下 半部和乳头连线之间的中点,力度要适中,以能够使胸骨下压约5cm为宜,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00 次左右。如果无法进行有效按压,应该及时寻求急救人员的帮助。
心肺复苏包括现场心肺复苏和院内心肺复苏,儿童心肺 复苏主要是指现场心肺复苏,即在突发事件现场对心跳 呼吸停止的儿童进行紧急救助。
儿童心肺复苏的必要性
儿童心肺复苏对于挽救儿童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意外 情况,如溺水、窒息、心脏骤停等,此时心肺复 苏对于恢复儿童的心肺功能、保障生命安全至关 重要。
心肺复苏技能巩固与提升方法
01
02
03
复习理论知识
定期复习心肺复苏的相关 理论知识,包括急救原则 、急救技能、急救药品使 用等。
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训练
定期进行心肺复苏模拟训 练,以提高参与人员的实 际操作技能和应急反应能 力。
技能考核
定期对参与人员进行技能 考核,了解他们的技能掌 握情况和实际操作水平。
儿童心肺复苏知识拓展与学
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气道阻塞问题,首先需要判断孩子是否还有呼吸,可以通过观察胸廓运动、口唇颜色和听呼吸音等方式 进行判断。如果孩子没有呼吸,应先将孩子平放在硬质平面上,头部略低于身体。然后,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 行急救,具体步骤如下
最新小儿心肺复苏ppt课件

➢ 1958年,Peter Safar 提出了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 ➢ 1960年,Kowenhoven提出了封闭式胸外心脏按压。 ➢ 1966年, 在第一届全美复苏会议上,制定了第一个心肺
复苏(CPR)标准。 ➢ 1985年,在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上,诞生了心肺脑复苏
(CPCR)的标准。
儿童心肺复苏
➢ 对所有年龄组患儿(新生儿除外)单人复苏时采用相同 的按压/通气比(30:2)便于记忆
CABDE-A
A:airway
开放气道
小儿气道的特殊性(1)
➢ 较成人狭窄:易被异物、粘液、组织水肿阻塞 ➢ 婴幼儿常经鼻呼吸,分泌物可使呼吸道受阻 ➢ 气道易感染,更易出现气道阻塞 ➢ 水肿和粘液使阻塞加重
➢ 连续胸外按压才能升高冠状动脉灌注压,而中断按压( 如给予人工呼吸、检查脉搏以及连接AED)会降低冠状 动脉灌注压,频繁的按压中断,不利于自主循环恢复
➢ 心律失常引发心搏骤停(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度)时,人 工呼吸在CPR最初发挥相对次要的作用。由于此时的心 输出量和肺血流量很少,短暂通气即可维持正常的通气 /血流比值
2010指南: NEW! ➢ CABDE的复苏程序
从A-B-C更改为C-A-B的理由
一、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者均为有目击的 心脏骤停,且初始心律是室颤(VF)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 )。在这些患者中,基本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 颤。
二、在A-B-C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呼吸、寻找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至 原来位置(Ⅱb类),使心脏 充分充盈,医务人员每2分钟 交换一次按压职责
建议:
➢ 一般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 按压和松弛时间为1:1 ➢ 控制按压停止时间≤10秒,停止按压将会降低冠状动脉的
复苏(CPR)标准。 ➢ 1985年,在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上,诞生了心肺脑复苏
(CPCR)的标准。
儿童心肺复苏
➢ 对所有年龄组患儿(新生儿除外)单人复苏时采用相同 的按压/通气比(30:2)便于记忆
CABDE-A
A:airway
开放气道
小儿气道的特殊性(1)
➢ 较成人狭窄:易被异物、粘液、组织水肿阻塞 ➢ 婴幼儿常经鼻呼吸,分泌物可使呼吸道受阻 ➢ 气道易感染,更易出现气道阻塞 ➢ 水肿和粘液使阻塞加重
➢ 连续胸外按压才能升高冠状动脉灌注压,而中断按压( 如给予人工呼吸、检查脉搏以及连接AED)会降低冠状 动脉灌注压,频繁的按压中断,不利于自主循环恢复
➢ 心律失常引发心搏骤停(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度)时,人 工呼吸在CPR最初发挥相对次要的作用。由于此时的心 输出量和肺血流量很少,短暂通气即可维持正常的通气 /血流比值
2010指南: NEW! ➢ CABDE的复苏程序
从A-B-C更改为C-A-B的理由
一、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者均为有目击的 心脏骤停,且初始心律是室颤(VF)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 )。在这些患者中,基本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 颤。
二、在A-B-C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呼吸、寻找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至 原来位置(Ⅱb类),使心脏 充分充盈,医务人员每2分钟 交换一次按压职责
建议:
➢ 一般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 按压和松弛时间为1:1 ➢ 控制按压停止时间≤10秒,停止按压将会降低冠状动脉的
新生儿窒息复苏PPT课件

复苏程序要点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30秒,心率<60次/分,气囊面罩正压通气、胸外按压。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胸外按压30秒,心率仍<60次/分,药物肾上腺素。
颏 口 鼻
面罩的适配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
纠正缺氧,改善有氧代谢,纠正 代谢性酸中毒。 舒张肺血管床,减轻肺动脉高压 改善脑缺氧,恢复呼吸中枢功能。 大部分患儿只需A、B步骤即可复苏。
触觉刺激
刺激新生儿呼吸可行方法
触觉刺激
拍打和轻弹足底 磨擦背部
评价婴儿
呼 吸 心 率 颜 色
复苏程序要点
继续护理
呼吸暂停
或心率<100
心率<60
心率>60
呼吸正常
心率.>100且肤色粉红
复苏程序要点
呼吸规则,心率>100次/分, 但有中心性紫绀5min SpO2 90% ,常压给氧。 呼吸不规则(暂停或喘息) 心率<100次/分,气囊面罩正压通气
·进行正压人工呼吸* ·行胸外按压
·使用肾上腺素*
心率仍<60次/分
30s
心率<60
心率>60
复苏程序要点
气道机械性堵塞:咽部气道畸形
正常新生儿和有Robin综合征新生儿
肺功能损伤
张力性气胸:导致呼吸窘迫、紫绀和心动过缓,患侧呼吸音减低,X-片确诊。 胸膜渗出:与气胸症状相同,经X-片证实。 先天性膈疝:持续呼吸窘迫,舟状腹,疝侧呼吸音减低, X-片确诊。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
肺功能损伤: 气胸
早产儿复苏后问题
颅内出血 早产儿脑生发层基质存在,易造成生发层基质出血,心肺复苏时要避免不必要的粗鲁动作。 低血糖 早产儿肝脏发育不成熟,围产期窒息更易发生低血糖症。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30秒,心率<60次/分,气囊面罩正压通气、胸外按压。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胸外按压30秒,心率仍<60次/分,药物肾上腺素。
颏 口 鼻
面罩的适配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
纠正缺氧,改善有氧代谢,纠正 代谢性酸中毒。 舒张肺血管床,减轻肺动脉高压 改善脑缺氧,恢复呼吸中枢功能。 大部分患儿只需A、B步骤即可复苏。
触觉刺激
刺激新生儿呼吸可行方法
触觉刺激
拍打和轻弹足底 磨擦背部
评价婴儿
呼 吸 心 率 颜 色
复苏程序要点
继续护理
呼吸暂停
或心率<100
心率<60
心率>60
呼吸正常
心率.>100且肤色粉红
复苏程序要点
呼吸规则,心率>100次/分, 但有中心性紫绀5min SpO2 90% ,常压给氧。 呼吸不规则(暂停或喘息) 心率<100次/分,气囊面罩正压通气
·进行正压人工呼吸* ·行胸外按压
·使用肾上腺素*
心率仍<60次/分
30s
心率<60
心率>60
复苏程序要点
气道机械性堵塞:咽部气道畸形
正常新生儿和有Robin综合征新生儿
肺功能损伤
张力性气胸:导致呼吸窘迫、紫绀和心动过缓,患侧呼吸音减低,X-片确诊。 胸膜渗出:与气胸症状相同,经X-片证实。 先天性膈疝:持续呼吸窘迫,舟状腹,疝侧呼吸音减低, X-片确诊。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
肺功能损伤: 气胸
早产儿复苏后问题
颅内出血 早产儿脑生发层基质存在,易造成生发层基质出血,心肺复苏时要避免不必要的粗鲁动作。 低血糖 早产儿肝脏发育不成熟,围产期窒息更易发生低血糖症。
2024版《心肺复苏术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人工呼吸技巧
口对口吹气、口对鼻吹气、口对口鼻 吹气。
频率控制
每分钟吹气10-12次,每次吹气量约 500-600ml,避免过度通气。
胸外按压正确姿势和力度掌握
正确姿势
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 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力度掌握
按压深度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保证每次按压后 胸廓完全回弹。
AED通过电极片监测患者心律,自动 识别需要电击的异常心律(如室颤), 并通过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指导操作 者进行电击。
AED操作步骤演示
开机 按下AED的开机按钮,启动设备。
01
连接电极片
将电极片的导线插入AED的相应插槽 中。
03
电击
如果AED提示需要电击,按下“电击”按钮, 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等待电击完成。
06
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及 人文关怀
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1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法》 该法规定了急救的基本原则、急救人员的权利和 义务,以及在急救过程中应遵循的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该条例明确了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类、报告和处 理程序,为急救人员提供了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 依据。
《紧急医疗救援管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了紧急医疗救援的组织管理、救援队 伍建设、物资储备和调用等方面的内容,确保救 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环境因素
极端气候、高海拔地区 等特定环境条件下,心
脏骤停风险增加。
心肺复苏术在急救体系中地位
急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心肺复苏术是急救体系中的核心技能 之一,对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至关重要。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环节
普及与推广的重要性
由于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和 地点,因此普及和推广心肺复苏术对 于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 意义。
口对口吹气、口对鼻吹气、口对口鼻 吹气。
频率控制
每分钟吹气10-12次,每次吹气量约 500-600ml,避免过度通气。
胸外按压正确姿势和力度掌握
正确姿势
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 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力度掌握
按压深度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保证每次按压后 胸廓完全回弹。
AED通过电极片监测患者心律,自动 识别需要电击的异常心律(如室颤), 并通过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指导操作 者进行电击。
AED操作步骤演示
开机 按下AED的开机按钮,启动设备。
01
连接电极片
将电极片的导线插入AED的相应插槽 中。
03
电击
如果AED提示需要电击,按下“电击”按钮, 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等待电击完成。
06
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及 人文关怀
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1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法》 该法规定了急救的基本原则、急救人员的权利和 义务,以及在急救过程中应遵循的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该条例明确了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类、报告和处 理程序,为急救人员提供了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 依据。
《紧急医疗救援管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了紧急医疗救援的组织管理、救援队 伍建设、物资储备和调用等方面的内容,确保救 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环境因素
极端气候、高海拔地区 等特定环境条件下,心
脏骤停风险增加。
心肺复苏术在急救体系中地位
急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心肺复苏术是急救体系中的核心技能 之一,对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至关重要。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环节
普及与推广的重要性
由于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和 地点,因此普及和推广心肺复苏术对 于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