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膜式与干式蒸发器的对比
薄膜蒸发器的分类及用途

薄膜蒸发器的分类及用途薄膜蒸发器是一种高效、快速的蒸发设备,它通过在加热管壁上形成薄膜状的物料流动,实现了高传热效率和快速蒸发。
在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蒸发、浓缩、脱溶、蒸馏等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成膜原理和物料流动方向,薄膜蒸发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升膜蒸发器升膜蒸发器是利用加热蒸汽在蒸发管内形成高速流动,带动溶液沿管壁上升,形成薄膜状流动。
这种蒸发器适用于处理量较大、热敏性及易起泡沫的溶液,但不适于高粘度、有晶体析出或易结垢的溶液。
2. 降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溶液在蒸发管内沿着管壁向下流动,形成薄膜状流动。
这种蒸发器适用于处理量较小、热敏性及易结垢的溶液,尤其适合于高粘度物料的蒸发。
3. 刮膜蒸发器刮膜蒸发器是通过旋转刮板强制成膜,使溶液在蒸发管内形成薄膜状流动。
这种蒸发器具有传热系数大、蒸发强度高、过流时间短、操作弹性大等特点,尤其适用于热敏性物料、高粘度物料及易结晶颗粒物料的蒸发浓缩、脱溶、蒸馏等。
4. 旋转蒸发器旋转蒸发器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蒸发设备,通过旋转蒸发瓶和加热浴的方式,使溶液在蒸发瓶内形成薄膜状流动,实现快速蒸发。
这种蒸发器适用于回流操作、大量溶剂的快速蒸发、微量组分的浓缩和需要搅拌的反应过程等。
薄膜蒸发器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薄膜蒸发器常用于合成树脂、塑料、橡胶、涂料、染料、农药、炸药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现溶剂的蒸发、浓缩和脱溶等过程。
2. 医药行业在医药行业中,薄膜蒸发器用于抗生素、维生素、中药提取等生产过程中,实现溶剂的蒸发、浓缩和脱溶等过程。
3. 食品行业在食品行业中,薄膜蒸发器用于果汁、饮料、糖浆、调味品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现溶剂的蒸发、浓缩和脱溶等过程。
4. 环保行业在环保行业中,薄膜蒸发器用于处理废水、废液等污染物,实现废液中有害物质的蒸发、浓缩和无害化处理。
薄膜蒸发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设备,它具有传热效率高、蒸发速度快、物料停留时间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蒸发、浓缩、脱溶、蒸馏等过程。
降膜式、干式、满液式三种蒸发器的区别

降膜式、干式、满液式三种蒸发器的区别是什么?一、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制冷剂在换热管内通过,冷水在高效换热管外运行,这样的换热器换热效率相对较低,其换热系数仅为光管换热系数的2倍左右,但是其优点是便于回油,控制较为简便,而制冷剂的充注量大约是满液式机组充注量的1/2~1/3左右。
二、满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的运行方式恰好相反,冷水在换热管内通过,制冷剂完全将换热管浸没,吸热后在换热管外蒸发。
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管表面上有许多针形小孔,管内表面上还有螺旋形凸起强化冷水侧的换热。
这种同时强化管外沸腾和管内传热的高效传热管,使其传热系数较光管提高了5倍左右。
三、降膜式蒸发器降膜式蒸发器,也称之为喷淋式蒸发器,这种换热器与满液式蒸发器相似,但是它又与满液式蒸发器有区别。
这种蒸发器的制冷剂是从换热器的上部喷淋到换热管上,制冷剂只是在换热管上形成一层薄薄的冷剂液膜,这样冷剂在沸腾蒸发时便减少了静液位压力,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其换热效率较满液式机组提高了5左右。
降膜蒸发是流动沸腾,由于管外表面的液膜层厚度小,没有静压产生的沸点升高,传热系数高。
而满液式蒸发(也就是沉浸式蒸发)产生的气泡易于集聚在换热管的表面,导致换热效率下降,其换热效果不如降膜蒸发。
总的来说降膜蒸发属于小温差情况下,但要防止结垢,影响传热效率。
“冷水机组”,是对一种制冷机组的习惯命名法,这种“冷水机组”一般用于中央空调的冷源,或者空调工况的制冷,输出的是低温的冷水,通常叫做“冷冻水”,故而得名。
一般把只能制冷的叫做冷水机组,而能同时制热的,我们叫做“热泵”机组。
而“满液式”是指机组所用的“壳管式蒸发器”采用了“满液式蒸发器”的形式,这是区别于“干式”、“降膜式”的一种壳管式蒸发器。
它的“壳程”内走制冷剂循环,“管程”内走冷冻水循环,从剖面上看,就好像是筒体里有大半筒制冷剂,而走水的管束浸泡在制冷剂里。
它和“干式蒸发器”刚好相反,干式的是“管程”走制冷剂,“壳程”走水,好比制冷剂管束浸泡在水里。
薄膜蒸发器的分类比较与选型建议

薄膜蒸发器的分类比较与选型建议薄膜蒸发器是属于单程型蒸发器的一种,即物料在蒸发器内沿管壁加热成膜状流动,一次通过加热室即实现要求的浓度,而停留时间仅数秒或十几秒钟,具有传热效率高,蒸发速度快,物料停留时间短等优势,特别适合于热敏性物料的蒸发。
那么薄膜蒸发器有哪些种类?是怎么分类的呢?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薄膜蒸发器呢?首先,薄膜蒸发器依照物料在蒸发器内的流动方向及成膜原因的不同分为:升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升—降膜蒸发器、刮膜蒸发器四种类型。
薄膜蒸发器分类及比较类别物料流动方向成膜原因适用范围升膜蒸发器自下而上受热蒸发流动稀溶液、热敏性及易起泡的溶液降膜蒸发器自上而下重力作用浓度较高、粘度较大的物料,易结晶结垢的溶液不适用升—降膜蒸发器先升后降蒸发流动重力作用粘度更改很大,水分蒸发量不大的物料刮膜蒸发器自上而下旋转刮片刮带成膜高粘度、热敏性和易结晶、结垢的物料一、升膜蒸发器升膜蒸发器原材料子液经预热后由蒸发器的底部进入,加热蒸汽在管外冷凝。
当溶液受热沸腾后快速汽化,所生成的二次蒸汽在管内高速上升,带动液体沿管内壁成膜状向上流动,上升的液膜因受热而连续蒸发。
故溶液自蒸发器底部上升至顶部的过程中渐渐被蒸浓,浓溶液进入分别室与二次蒸汽分别后由分别器底部排出。
升膜蒸发器适用于蒸发量较大(即稀溶液)、热敏性及易起泡沫的溶液,但不适于高粘度、有晶体析出或易结垢的溶液。
二、降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的原材料子液由加热管的顶部加入。
溶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管内壁呈膜状下流,并被蒸发浓缩,汽液混合物由加热管底部进入分别室,经气液分别后,完成液由分别器的底部排出。
为使溶液能在壁上均匀成膜,在每根加热管的顶部均需设置液体布膜器。
布膜器的型式有多种。
降膜蒸发器可以蒸发浓度较高的溶液,对于粘度较大的物料也能适用。
但对于易结晶或易结垢的溶液不适用。
另外,由于液膜在管内分布不易均匀,与升膜蒸发器相比,其传热系数较小。
三、升—降膜蒸发器将升膜和降膜蒸发器装在一个外壳中,即构成升—降膜蒸发器,原材料子液经预热后先由升膜加热室上升,然后由降膜加热器下降,再在分别室中和二次蒸汽分别后即得完成液。
干式、满液式、降膜式的区别

干式、满液式、降膜式的区别?
“满液式冷水机组”,是对一种制冷机组的习惯命名法,这种“冷水机组”一般用于中央空调的冷源,或者空调工况的制冷,输出的是低温的冷水,通常叫做“冷冻水”,故而得名。
一般把只能制冷的叫做冷水机组,而能同时制热的,我们叫做“热泵”机组。
而“满液式”是指机组所用的“壳管式蒸发器”采用了“满液式蒸发器”的形式,这是区别于“干式”、“降膜式”的一种壳管式蒸发器。
它的“壳程”内走制冷剂循环,“管程”内走冷冻水循环,从剖面上看,就好像是筒体里有大半筒制冷剂,而走水的管束浸泡在制冷剂里。
它和“干式蒸发器”刚好相反,干式的是“管程”走制冷剂,“壳程”走水,好比制冷剂管束浸泡在水里。
满液式蒸发器,以及满液式机组,比起干式蒸发器/干式机组来说传热效率更高,出水温度与蒸发温度的趋近温差小,沿程阻力小,适合循环量大的机组(比如离心机),制冷效果好。
但是制冷剂充注量要求大,并且需要专用的回油系统,帮助压缩机回油。
如果在机组名字前再加上“水冷”,则是指机组的冷凝器形式,采用水冷却还是空气冷却,分为风冷、水冷。
如果再加上压缩机的形式“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那么就是完整的机组命名了。
比如“水冷螺杆满液式冷水机组”。
在大部分场合,为了简略,会省却其中一两个部件的名称,只提和上下文相关的名称,比如“满液式冷水机组”(可能是只为了强调“满液式”)。
希望选为满意答案,谢谢。
详解干式、满液式、降膜式蒸发器

干式、满液式、降膜式蒸发器工作原理与结构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制冷剂在换热管内通过,冷水在高效换热管外运行,这样的换热器换热效率相对较低,其换热系数仅为光管换热系数的2倍左右,但是其优点是便于回油,控制较为简便,而制冷剂的充注量大约是满液式机组充注量的1/2~1/3左右。
满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的运行方式恰好相反,冷水在换热管内通过,制冷剂完全将换热管浸没,吸热后在换热管外蒸发。
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管表面上有许多针形小孔,管内表面上还有螺旋形凸起强化冷水侧的换热。
这种同时强化管外沸腾和管内传热的高效传热管,使其传热系数较光管提高了5倍左右。
降膜式蒸发器降膜式蒸发器,也称之为喷淋式蒸发器,这种换热器与满液式蒸发器相似,但是它又与满液式蒸发器有区别。
这种蒸发器的制冷剂是从换热器的上部喷淋到换热管上,制冷剂只是在换热管上形成一层薄薄的冷剂液膜,这样冷剂在沸腾蒸发时便减少了静液位压力,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其换热效率较满液式机组提高了5左右。
降膜蒸发是流动沸腾,由于管外表面的液膜层厚度小,没有静压产生的沸点升高,传热系数高。
而满液式蒸发(也就是沉浸式蒸发)产生的气泡易于集聚在换热管的表面,导致换热效率下降,其换热效果不如降膜蒸发。
总的来说降膜蒸发属于小温差情况下,但要防止结垢,影响传热效率。
“冷水机组”,是对一种制冷机组的习惯命名法,这种“冷水机组”一般用于中央空调的冷源,或者空调工况的制冷,输出的是低温的冷水,通常叫做“冷冻水”,故而得名。
一般把只能制冷的叫做冷水机组,而能同时制热的,我们叫做“热泵”机组。
而“满液式”是指机组所用的“壳管式蒸发器”采用了“满液式蒸发器”的形式,这是区别于“干式”、“降膜式”的一种壳管式蒸发器。
它的“壳程”内走制冷剂循环,“管程”内走冷冻水循环,从剖面上看,就好像是筒体里有大半筒制冷剂,而走水的管束浸泡在制冷剂里。
它和“干式蒸发器”刚好相反,干式的是“管程”走制冷剂,“壳程”走水,好比制冷剂管束浸泡在水里。
几种蒸发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自然教育读后感最近读了关于自然教育的一些内容,感触还挺深的。
以前吧,我总觉得自然这东西,不就是花花草草、山山水水嘛,能有啥特别的。
可这次深入了解了自然教育之后,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让我跟您细细聊聊我的感受。
就说前段时间,我去了一个郊外的小山村。
那地方可真是美啊,四周都是绿油油的山,山上的树高的矮的、粗的细的,啥样的都有。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村子旁边流过,溪水凉凉的,用手一捧,那感觉,别提多舒服了。
我到那儿的时候正好是早上,太阳刚刚升起,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一片斑驳。
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味道,还夹杂着淡淡的花香。
我深吸一口气,感觉整个肺都被清洗了一遍。
村子里的人起得都挺早,我看到有个大爷扛着锄头准备去田里干活。
他看到我这个陌生人,咧嘴一笑,露出一口不太整齐的牙齿,跟我打了声招呼。
我跟着他往田里走,一路上,他跟我讲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到了田里,我看到各种各样的蔬菜,有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辣椒,还有挂在架子上的豆角。
大爷熟练地除草、浇水,我在旁边看着,手痒痒也想试试。
大爷笑着递给我一把小锄头,我学着他的样子开始干活。
可没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
大爷笑着说:“孩子,这干活可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哟!”中午的时候,太阳晒得厉害。
我跟着大爷回他家,一路上,看到好多小虫子在草丛里蹦跶。
有蚂蚱,一跳老远;还有七星瓢虫,慢悠悠地爬着。
大爷家的院子里有棵大枣树,结满了红红的枣子。
大娘从树上摘了一些,洗干净给我吃。
那枣子甜甜的,咬一口,汁水都流出来了。
下午,我决定去山上转转。
山上的小路弯弯曲曲,路边长满了野花。
我看到一只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它的尾巴大大的,特别可爱。
走着走着,我还发现了一个小山洞,洞口不大,我好奇地往里瞅了瞅,黑黢黢的,心里有点害怕,没敢进去。
在山上,我找了块大石头坐下,闭上眼睛,听着风吹过树林的声音,“沙沙沙”,就像大自然在演奏一场音乐会。
这时候,心里特别安静,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晚上,我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看着满天的星星。
详解干式满液式降膜式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制冷剂在换热管内通过,冷水在高效换热管外运行,这样得换热器换热效率相对较低,其换热系数仅为光管换热系数得2倍左右,但就是其优点就是便于回油,控制较为简便,而制冷剂得充注量大约就是满液式机组充注量得1/2~1/3左右。
ﻫ满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得运行方式恰好相反,冷水在换热管内通过,制冷剂完全将换热管浸没,吸热后在换热管外蒸发。
满液式蒸发器得传热管表面上有许多针形小孔,管内表面上还有螺旋形凸起强化冷水侧得换热。
这种同时强化管外沸腾与管内传热得高效传热管,使其传热系数较光管提高了5倍左右、ﻫ降膜式蒸发器降膜式蒸发器,也称之为喷淋式蒸发器,这种换热器与满液式蒸发器相似,但就是它又与满液式蒸发器有区别。
这种蒸发器得制冷剂就是从换热器得上部喷淋到换热管上,制冷剂只就是在换热管上形成一层薄薄得冷剂液膜,这样冷剂在沸腾蒸发时便减少了静液位压力,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其换热效率较满液式机组提高了5左右。
ﻫ降膜蒸发就是流动沸腾,由于管外表面得液膜层厚度小,没有静压产生得沸点升高,传热系数高。
而满液式蒸发(也就就是沉浸式蒸发)产生得气泡易于集聚在换热管得表面,导致换热效率下降,其换热效果不如降膜蒸发。
总得来说降膜蒸发属于小温差情况下,但要防止结垢,影响传热效率。
“冷水机组",就是对一种制冷机组得习惯命名法,这种“冷水机组”一般用于中央空调得冷源,或者空调工况得制冷,输出得就是低温得冷水,通常叫做“冷冻水”,故而得名。
一般把只能制冷得叫做冷水机组,而能同时制热得,我们叫做“热泵”机组。
而“满液式”就是指机组所用得“壳管式蒸发器”采用了“满液式蒸发器”得形式,这就是区别于“干式”、“降膜式”得一种壳管式蒸发器。
它得“壳程"内走制冷剂循环,“管程”内走冷冻水循环,从剖面上瞧,就好像就是筒体里有大半筒制冷剂,而走水得管束浸泡在制冷剂里。
它与“干式蒸发器”刚好相反,干式得就是“管程”走制冷剂,“壳程”走水,好比制冷剂管束浸泡在水里。
热泵系统

热回收技术是暖通空调领域比较成熟和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回收废热,节省机组用电量,提供免费生活热水;直接减少向大气的废热排放量,尤其对于南方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目前清华同方已将热回收技术成功应用于空气源热泵机组和水冷冷水机组中。
目前国内外所生产销售的水源热泵机组多为干式系统和满液式系统。
干式系统能效比比较低,而满液式系统存在液位控制难和回油困难等弊端。
降膜式系统综合了干式与满液式系统的优点,不仅实现了高效,尤其应用了新的压差回油方式更加稳定、可靠。
降膜式全热回收水源热泵技术采用降膜式蒸发器达到高效运行,相比满液式机组只需更少的制冷剂充注量,对环境影响更小;采用了双管束的壳管冷凝器实现供冷的同时回收冷凝废热加以利用,以提供生活用热水。
而传统做法是采用双换热器串并联工作,或在工程系统中实现。
双换热器系统控制复杂,可靠性差;工程系统实现的所回收的热水品位偏低。
而本项目采用的双管束换热器实现热回收均克服了以上弊端。
采用双管束壳管冷凝器保证冷却水和回收的生活热水独立运行、自由切换且互不污染,完美实现全热回收功能。
采用降膜式蒸发器提高机组运行效率,提高了维护性能。
提高了制冷性能系数(能效比);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性能,降低材料成本;降膜式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小,可适当加大水的温差,因而减少了使用的地下水流量和水泵功耗。
维修方便:冷媒水在管内流动,可通过打开端盖,清理水侧污垢;制冷剂充注量小,更符合环保的要求。
采用间歇式压差回油方案,简洁、运行可靠。
新压差回油方案:集油时,高压电磁阀关闭,压力平衡电磁阀打开,油自蒸发器通过单向阀流至集油器。
回油时,压力平衡电磁阀关闭,高压电磁阀打开,利用高压将油压回压缩机。
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电磁阀动作实现间歇式回油。
经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检测,同方人环的降膜式全热回收水源热泵机组,实测名义制冷能效比达5.97,比国家标准(≥4.60)高出30%;制冷热回收运行时的综合能效比(综合能效比定义:制冷量与制热量之和同功率的比值)达到7.09;名义制热能效比达到4.72,比国家标准(≥3.60)高出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冷热泵机组中降膜式和干式蒸发器的对比
1、不适合小冷量机组。
降膜式蒸发器适合大冷量的机组,由于降膜式蒸发器制冷剂从换热器上部喷淋到换热器管上,小冷量换热器管排数少,存在喷淋不均匀的问题,所以采用降膜式蒸发器并不能提高换热器性能。
从选型来看,一般当单台冷量大于800kW时,适合采用降膜式蒸发器,对于风冷热泵机组来说,机组的冷量较小,采用干式蒸发器更适合。
2、制热性能差。
风冷热泵机组,在制热模式运行时,降膜式水侧换热器会作为冷凝器使用。
而降膜式蒸发器采用的蒸发换热管不适合用于冷凝换热,当作为冷凝器使用时,换热管表面的液膜很厚,换热效率很低,换热性能大幅下降,从而导致冷凝压力高等问题。
3、回油困难。
降膜式蒸发器的回油系统,需要利用喷射泵,将油吸到低压,而干式蒸发器,因其管内制冷剂的流速高,可以轻松将油带回压缩机,无需油分离器、油喷射泵等装置。
所以说,在回油方面,也是干式蒸发器效果更好,更为可靠。
4、除霜容易回液。
风冷热泵机组需要进行除霜,当机组进入除霜模式时,水侧换热器瞬间由冷凝器转变为蒸发器,降膜式换热器的底部积存的制冷剂液体瞬间闪蒸,制冷剂液体会进入压缩机吸气口,导致压缩机回液,威胁压缩机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