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种子类中药

合集下载

第九章果实种子类中药及应用

第九章果实种子类中药及应用
4
将药物置于耐火容器内,高温煅烧至酥脆或红透。
加工技术
炒制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 容器内,用文火或武火加热,并 不断翻动或搅拌,炒至一定程度 取出。
蒸煮
将净选后的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 料装入蒸制容器内,加热蒸透或 至规定程度。
炙制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 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 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
主治
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 胃虚弱,不饥食少等。
Part
03
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别与选购
性状鉴别
形状
观察果实或种子的整体形状,如 圆形、椭圆形、扁圆形等。
质地
通过触摸或切割了解果实或种子 的硬度、脆度、纤维性等质地特 征。
大小
测量果实或种子的长、宽、厚等 尺寸,以了解其大小范围。
表面特征
观察果实或种子的表面颜色、光 泽、纹理等特征。
使用有毒或副作用较大的药物。
常用配伍与方剂举例
润肠通便方
润肺止咳方
如麻子仁丸,由火麻仁、杏仁、大黄 等药物组成,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适用于肠燥便秘等证。
如杏仁止咳糖浆,由杏仁、百部、桔 梗等药物组成,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适用于咳嗽气喘、咽喉干燥等证。
补益肝肾方
如枸杞子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 黄等药物组成,具有补益肝肾、明目 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目昏不明 等证。
分类
根据药用部位和性质的不同,果 实种子类中药可分为核果类、仁 果类、坚果类、荚果类、蓇葖果 类等。
药用部位与特点
药用部位
果实种子类中药的药用部位多为植物 的成熟果实或种子。
特点
果实种子类中药多具有补益、润燥、 通便、安神等功效,且富含油脂、蛋 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总结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总结

果实类中药干燥成熟的果实藜科:地肤子 木兰科:五味子 蔷薇科:覆盆子、山楂 豆科:补骨脂 芸香科:香橼、佛手 苦木科:鸦胆子 大戟科:巴豆 伞形科:小茴香、蛇床子 木犀科: 黄翘或老翘、 女贞子 茄科:枸杞子 茜草科:栀子 葫芦科:瓜蒌 菊科:牛蒡子 姜科:砂仁、草果、豆蔻、红 豆蔻、益智干燥近成熟的果实 干燥未成熟的果实 干燥成熟果皮 干燥未成熟或近成熟果皮 干燥成熟的果肉 干燥果穗 种子类中药 干燥种仁 干燥成熟的种子蔷薇科:木瓜、乌梅 芸香科:吴茱萸 芸香科:枳壳 木犀科:青翘 芸香科:陈皮 芸香科:化橘红 山茱萸科:山茱萸 唇形科:夏枯草 肉豆蔻科:肉豆蔻 禾本科:薏苡仁 十字花科:葶苈子 蔷薇科:苦杏仁、桃仁 豆科:沙苑子、决明子、 鼠李科:酸枣仁 梧桐科:胖大海 马钱科:马钱子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 车前科:车前子 棕榈科:槟榔 姜科:草豆蔻(近成熟种仁)其他果实类中药1.入药部位 完整的果穗:桑葚 完整的果实:五味子、枸杞子 果肉:山茱萸 果皮:大腹皮 部分果皮:陈皮 带有部分果皮的果柄:甜瓜蒂 果实上的宿萼:柿蒂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丝瓜络种子类中药1.入药部位 多为成熟的种子,少数为未成熟的种子,如枣儿槟; 假种皮:肉豆蔻衣、龙眼肉; 种皮:绿豆衣 除去种皮的种仁:肉豆蔻 除去子叶的胚:莲子心 以种子为原料的加工品:大豆黄卷(发了芽的种子) 、淡豆豉(种子的发酵品)各科共性或主要药材特性 科名 藜科 木兰科 肉豆蔻科 十字花科 药材 地肤子 五味子 肉豆蔻 葶苈子 表皮细胞微细角质线纹, 油细胞周围有 6-7 个表皮细胞围绕 错入组织(外胚乳与内胚乳交错) 膨胀度测定: 北葶苈子不得低于 12, 南 葶苈子不得低于 3 黏液细胞 除木瓜外都含有草酸钙簇晶, 木瓜含有 草酸钙方晶; 多含有石细胞(覆盆子没有提到) 单细胞非腺毛:覆盆子、乌梅 沙苑子、补骨脂栅状细胞层含有光辉 带,补骨脂栅状细胞 V 型增厚; 栅状细胞下为支持细胞 1 列 (补骨脂支 持细胞哑铃状) ; 子叶细胞含大量糊粉粒和脂肪油滴 特征蔷薇科覆盆子、木瓜、山楂、乌梅 苦杏仁、桃仁豆科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芸香科枳壳、 香橼、 陈皮、 化橘红、 外果皮为 1 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 佛手、吴茱萸 有气孔,气孔不定式; 中果皮薄壁细胞含大型的油室, 性状上 表现为下凹的油点; 含陈皮苷结晶针簇状; 草酸钙方晶或棱晶存在于中果皮薄壁 细胞中,呈多面体形、菱形、或双锥形 等;吴茱萸含有草酸钙簇晶,偶有方晶 导管螺纹、网纹,管胞细小 吴茱萸特性:腺毛头部多细胞 鸦胆子 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内果皮由 2 条石细胞环带和 1 条厚壁细 胞环带组成 表皮细胞具星状毛; 草酸钙方晶或簇晶; 中果皮 4-7 列纤维状石细胞环带; 内果皮 3-5 层纤维状厚壁细胞交叠排列 光辉带;草酸钙簇晶及方晶;内种皮细 胞壁连珠状增厚 含聚戊糖及黏液质 背面纵棱间各有维管束(共 5 个) ,其 周围有大的椭圆形棕色油管 1 个, 接合 面 2 个,共 6 个。

国家批准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单

国家批准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单

国家批准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单一、果实种子类1. 杏仁:杏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

2. 红枣:红枣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成分,具有补气养血、安神助眠的功效。

3. 枸杞:枸杞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滋阴补肾、益气明目的功效。

4. 葡萄籽:葡萄籽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花青素、维生素E等,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功效。

5. 桂圆: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葡萄糖等,具有补血益气、养心安神的功效。

二、根茎叶类1. 甘草:甘草含有甘草酸、甘草素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

2. 黄芪:黄芪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等,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的功效。

3. 当归:当归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挥发油、多糖等,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4. 茯苓:茯苓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多糖、氨基酸等,具有健脾利湿、排毒养颜的功效。

5. 何首乌:何首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二苯乙烯苷等,具有滋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

三、花类1. 菊花:菊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

2. 玫瑰花:玫瑰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氨基酸等,具有疏肝解郁、美容养颜的功效。

3. 金银花:金银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绿原酸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功效。

4. 茉莉花:茉莉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挥发油等,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的功效。

5. 桂花:桂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挥发油等,具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的功效。

四、全草类1. 车前草:车前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类化合物等,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

2. 蒲公英:蒲公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蒲公英醇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3. 荷叶:荷叶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清热解暑、升阳止血的功效。

4. 紫苏叶:紫苏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等,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山楂); • 芸香科—柑果(橘子、枳壳); • 葫芦科—瓠果(瓜蒌、罗汉果)。
.
2
果实类中药
一、来源: 果实类中药是以植物的 成熟果实、近成熟果实和未成熟果实入药, 包括完整的果实、果实的一部分及果序。
.
3
果实类中药
1. 完整果实: ① 成熟果实—— 五味子、枸杞子、山楂、栀子、大枣、
五味子甲素: R1=R2=R3=R4=R6=OCH3,R5=H
五味子乙素: R1=R2=R6=OCH3,R5=H
伪-r-五味子素:R1=R2=R3=OCH3,R4-R6=O-CH2-O
五味子醇: R1=R3=R4=R6=OCH3,R2=R5=OH
五味子酚: R1=R2=R3=R4=OCH3,R5=H,R6=OH
• ⑥ 加工品(形状:
多为圆球形、类圆形、扁圆形、纺锤形、线形、心形。
2. 大小:
槟榔达3-4cm,车前子、葶苈子不到1mm。
3. 表面:
种脐、种脊、合点、种阜是种子的特有特征。
还要注意表面的花纹、毛茸(马钱子)。
4. 颜色:
相思豆红色,白扁豆白色,杏仁、桃仁红棕色,蓖麻子有 各种花纹,车前子黑棕色。
24
.
五味子 -----植物形态
五味子 落叶木质藤本,长可达8 m,小枝褐色。 单叶互生,叶卵形、宽倒卵形至宽椭圆形,边缘疏生有腺
体的细齿,上面有光泽,无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被片6—9,乳
白色或粉红色; 雄花具5雄蕊,花丝合生成短柱; 雌花心皮17—40,花后花托逐渐伸长,果熟时呈穗状聚合
.
8
果实类中药
4. 颜色:
红色(山楂、五味子)、黄色(瓜蒌)、
白色(白豆蔻)、黑色(乌梅、鸦胆子)、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2.2 性状鉴别
先弄清是果实的一部分还是完整果,然后按
顺序鉴别。
形状:形态各异,有的呈圆形或类球形,如
五味子、山楂,有的呈多角形,如八角茴香、化
橘红。
地肤子有存皮残存,呈三角星状。
芸香科果实一般有多数凹下的油点。陈皮、
青皮、吴茱萸等。
伞形科为双悬果,有隆起纵肋。如:茴香,
蛇床子,鹤虱。
有的有花萼宿存:如蔓荆子 有的有刺状突起:如白蒺藜(刺葵藜) 有的有纵直棱角,如:使君子 大多数果实表皮皱缩,特别是肉质果 如:皱皮木瓜,乌梅、山楂;也有的光滑,如使君子,罗汉果。 果柄及花柄残基也有助于鉴别,如马兜铃。 气味鉴别:伞形科,姜科大部分中药有香气。宁夏 枸枸子味甜,鸦胆子味极苦(根及根茎类:黄连、胡黄连、龙胆、山豆根;种子:马钱子),五味子有五味。 对于剧毒中药,尝时应注意安全。
①表皮
[成分]含苦杏仁苷(Amygdalin)另含苦杏仁酶,苦杏仁苷水解后产生HCN,苯甲醛及glu。 [理化] 与水共研有苯甲醛的香气。 碱性苦味酸检查呈阳性。 TLC检查苦杏仁苷。 [含量]苦杏仁甙(C20H27O11N)不得少于3.0%。 [附注]甜杏仁,较苦杏仁略大,味不苦。
桃仁(Semen persicae) [来源]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inn.)Batch和山桃Prunus davidiana (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
③石细胞下薄壁细胞
④油细胞
⑤内种皮
⑥胚乳细胞
②内侧石细胞
粉末:暗红色。 ①果皮的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排列紧密整齐,表面有微细的角质线纹,内含颗粒状色素物质,随处可见类圆形或多角形的油细胞。其四周有6~7个细胞围绕。 ②种皮外层石细胞群呈多角形或稍长,大小皮显均匀,直径或长度28~50µm,壁厚,胞腔小,内含棕色物质,内层石细胞呈类圆形,多角形,肾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长70-100~130µm,壁较薄,胞腔较大,密具细壁孔。 ③种皮油细胞类圆形,含黄色挥发油。 ④导管螺纹,偶有网纹,直径15~24µm。 ⑤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壁薄,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 ⑥淀粉粒类圆形或多角形,可见脐点,偶有复粒。

果实种子类中药ppt课件

果实种子类中药ppt课件
胞扁平多角形,小。 ④内果皮碎片:为镶嵌细胞。由5-8个狭长
细胞为1组,各组间不规则镶嵌。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性状鉴别】 1、北五味子: ①不规则圆球形,直
径5-8mm。 ②表面紫红色或黑褐
色,皱缩,显油性。 有的表面有“白霜”。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③种子1-2粒,肾形, 棕黄色,种皮硬脆有 光泽,种仁钩状富油 性。
味微苦而辣,有麻舌感。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3、粉末: 暗红色
①外果皮碎片:细 胞多角形,其中嵌 有油细胞。油细胞 周围的表皮细胞平 周壁常有放射状的 角质层纹,一般有 6-7 个 表 皮 细 胞 围 绕。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
华中五味子的成熟 果实。药材习称 “北五味子”、 “南五味子”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0 第十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10 第十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十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药用部位为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这类中药称为“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实际上应分为两类,即“果实类中药”和“种子类中药”。

果实及种子在植物体中是两种不同的器官,但在商品药材中常未严格区分。

果实大多包含着种子,与种子一起入药,如马兜铃、栀子等;亦有只用种子,如决明子、沙苑子等;有的以果实贮存、销售临用时再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入药,如巴豆、砂仁等。

这两类中药关系密切,且外形和组织构造又不祠同,故列入一章,分别加以概述。

第一节果实类中药的鉴定药用部位为果实或果实(除种子外)的某一部分,这类中药称为果实类中药。

果实类中药的药用部位通常是采用完全成熟或将近成熟的果实,少数为幼果,如枳实。

多数采用完整的果实,如枸杞子;有的采用果实的一部分或采用部分果皮或全部果皮,如陈皮、大腹皮等。

也有采用带有部分果皮的果柄,如甜瓜蒂;或果实上的宿萼,如柿蒂;甚至仅采用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如橘络、丝瓜络。

有的采用整个果穗,如桑椹。

一、性状鉴定鉴别果实类中药,应注意其形状、大小、颜色、顶端、基部、表面、质地、破断面及气味等。

果实的顶端一般有柱基或其他附属物,下部有果柄或果柄脱淫的痕迹;有的带有宿存的花被,如地肤子。

果实类中药的表面大多干缩而有皱纹,肉质果尤为明显,如乌梅;果皮表面常稍有光泽,如栀子;有的具毛茸,如蔓荆子;有的可见凹下的油点,如陈皮、吴茱萸。

伞形科植物的果实,表面具有隆起的肋线,如茴香、蛇床子。

有的果实具有纵直棱角,如使君子。

完整的果实,观察外形后,还应剖开果皮观察内部的种子,注意其数目和生长的部位(胎座)。

二、显微鉴定果皮的构造,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及内果皮三部分。

1.外果皮与叶的下表皮相当。

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

有的具非腺毛,少数具腺毛,如吴茱萸;或具腺鳞,如蔓荆子。

偶有气孔存在。

有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色物质或色素,如花椒:有的表皮细胞间嵌有油细胞,如五味子。

2.中果皮与叶肉组织相当,通常较厚,大多由薄壁细胞组成,在中部有细小的维管束散在,确的可见石细胞、油细胞、油室或油管等。

第10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1)

第10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1)
CH3
H 3C O
CH3 H CH3
H
H 3C OH 3C O源自五味子甲素γ-五味子素
[理化] TCL鉴别检查五味子甲素
精品课件
[附注] 1. 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a. et wils 的
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湖北、 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区。 [性状]较小,直径2~5mm,不规则形,表面暗红色 或棕褐色,果肉质较薄,无光泽,内含种子1~2粒, 种子较北五味子稍小,表面黄色呈颗粒状。
精品课件
2. 为葡萄科一种植物的果实,多呈不规则球形, 直径5~8m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皱缩不平,内 含种子2~3粒,种子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一 端钝圆,一端稍尖,表面红棕色,背面有一匙状 浅沟,腹面有一突起的棱(种脊)两侧各有1长 圆形凹陷,味酸,微甜。
精品课件
葶苈子(Semen Lepidii, semen Descurainiae)
精品课件
第十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1.定义:以植物的果实(Fructus)及种子(Semen) 或相关器官入药的中药称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果实和种子是不同的器官,药材商品中 未严格区分,大多数是果实,种子一起入药, 少数是种子,也有的仅在临用时取出种子,如 巴豆,砂仁。
精品课件
2.果实类中药
2.1 入药部位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 的干燥成 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
[产地]五味子产于东北三省。 [采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去果梗晒干。
精品课件
[性状]
①形状
③ 种子
①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扁球形。
②直径5~8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质坚硬。
4、用开水浸泡, 表面有粘性,加热 煮至种皮破裂时露 出白色螺旋状卷曲 的胚,形如吐丝。
5、无臭,味微苦、 涩。
【附注】
1、大菟丝子:同属 植物日本菟丝子(金 灯藤)的种子。
直 径 2-3mm , 表 面 黄 棕色,扩大镜下可见 不整齐的短线斑纹。 沸水煮之不易破裂。
2、欧菟丝子: 不宜作菟丝子使 用。
5、味微酸而苦。 6、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鲜黄色。
【功效】 清热除烦,凉血解毒。
槟榔 肉豆蔻

【来源】

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成
熟种子。
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 的种仁。
【产地】
槟榔主产于海南省: 肉豆蔻为进口。
【性状鉴别】
1、槟榔:
①圆锥形。先端钝 圆,基底微凹,有 一凹窝(珠孔), 侧位有一新月形或 类三角形疤痕(种 脐)。
入到内胚乳中。 ④内胚乳:细胞白色多角形,壁厚,壁孔大,
略作念珠状。内含油滴、糊粉粒。
2、粉末:红棕色至淡棕色 ①内胚乳碎片:众多,细胞形状不规则,
壁较厚,有大的类圆形壁孔。 ②外胚乳碎片:细胞类长方形或多角形,


【来源】 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
【性状鉴别】
1、呈长卵形 或椭圆形,长 2-4.5cm , 直 径0.8-2cm。
2、表面深红 色或红黄色, 具 有 5-8 条 纵 棱,顶端残留 萼片。
3、果皮薄而脆,内表面呈鲜黄色,有光 泽,内有多数种子。
4、种子扁长圆形,红棕色,密具细小疣 状突起。
通常两粒种子粘 结在一起,呈半 球形,直径约 1mm 。 水 浸 液 为 草绿色,沸水煮 之不易破裂。
3、据调查全国 共有同属9种植 物的种子在不同 地区作菟丝子用。 如南方菟丝子、 展瓣菟丝子等。
枸杞子 Fructus Lycii
【来源】(本经上品) 茄科植物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的 果实。 灌木,有棘刺,叶互 生或丛生,叶披针形 至长椭圆,花5数, 浆果。
粒小,长不足1cm。 味甘而酸。
【品质评价】 以粒大,肉厚,子少,色红,质地柔润者为佳。 商品分1—5等;出口分特级(贡果面),甲级
(贡果王),乙级(贡果),丙级(超王杞) 。 药典规定:杂质不得超过0.5%;水分不得超
过13.0%;总灰分不得超过5.0%; 【贮藏】 防潮,防霉变。
【功效】
性平,味甘。补肾滋阴,养肝明目。(叶___ 天精草,清热明目; 根皮___地骨皮, 清热 凉血。)
【附注】混用品
1、土枸杞子:同属 植物枸杞的果实。
较小,长在1cm以下, 隔皮可见种子,味 微苦。
枸 杞 学 名 (Lycium chinensis )
2、甘枸杞:同属 植物土库曼枸杞、 西北枸杞、毛蕊 枸杞的果实。
【产地】
主产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河 北等省区。以宁夏中卫县和中宁县所产 量大质优,为地道药材。
【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果实橙红色时采收,晾至皮皱后, 再嚗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除去果梗。 晾晒时勿用手翻动,以免变黑。
【性状鉴别】
1、多呈纺锤形,长 1-2cm,直径4-8mm。
案例分析
马钱子与士的宁碱
菟丝子
【来源】
旋花科植物菟
丝 子 Cuscuta chinensis 的 种
子。
【功效】
补肝肾,益精髓, 安胎,明目。
【性状鉴别】
1、类圆形或卵圆 形,直径1-1.5mm。
2、表面灰棕色或 黄棕色,微粗糙。 扩大镜观察表面 有细密深色小点, 一端有微凹的线 形种脐。
止痛。 【附注】补充 ①山马钱:同科植物山马钱的种子。
不含番木鳖碱及马钱子碱,故不能代马钱子 入药。
分布于云南南部及缅甸、泰国等地,常混杂 在进口的马钱子中。
②吕宋果:同科植物云海马钱的种子。 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及两广,但国内不习销。
多作为提取士的宁的原料。 ③土马钱:同科植物牛眼马钱的种子。 福建使用,此外云南、两广亦有分布。
中药鉴定学
第十一章 果实种子类中药
(5)
马钱子
【来源】 马钱科植物马钱或
云南马钱的成熟种 子。(番木鳖) 【产地】 马钱子为进口;云 南马钱产于我国云 南。
【性状鉴别】
1、进口马钱:
①扁圆形,纽扣状, 一面稍隆起,一面稍 凹。
②表面灰绿色或灰黄 色,密生匍匐的丝状 毛,自中心向四周呈 放射状排列。
基部略呈石细胞状。 进口:表皮毛平直,不扭曲,毛肋不分散; 云南:表皮毛多弯曲,毛肋常分散。 【理化鉴别】
取胚乳部分作切片,+发烟硝酸1滴,胚乳 -→橙红色(检查马钱子碱,以胚乳外层含 量较多)
【成分】 马 钱 子 含 生 物 碱 2-5% , 主 要 为 番 木 鳖 碱
(士的宁)约1.23%,马钱子碱约1.55%。 【性味功效】 味苦,性寒。,有大毒。散血热,消肿,
2、表面鲜红色或暗 红色,陈久者紫红色, 具不规则皱纹,略有 光泽。
3、一端有白色的果 柄痕,另一端有小凸 块状花柱痕迹。
4、质柔软而滋润。 内藏种子多数,黄色, 扁平似肾形。
5、味甜、微酸苦。 嚼之唾液呈红黄色。
【成分】
果实含甜菜碱、胡萝卜素、 维生素B,C , 酸浆红素及多种氨基酸、脂肪油及糖类等。 其中,枸杞多糖(LBP)对免疫功能低下有显 著治疗作用。
③底面中心有一点 状种脐,边缘有一 微凸种孔(珠孔)。
④侧面剖开,内有 子叶2枚,子叶脉 纹5-7条。
⑤味极苦,有剧毒。
2、云南马钱:(区 别)
长扁圆形(“长籽马 钱”),边缘较中央 微薄并向上翘起,毛 茸粗糙而疏松,胚乳 角质状,子叶脉纹3 条,味苦。
【显微鉴别】毛茸特征 表皮细胞均特化成单细胞非腺毛: 均木化,壁较厚,有毛肋(外壁的纵条纹),

②表面黄棕色至红 棕色,具有网格状 纹理,常有少量灰 白色内果皮残留。
③质坚硬,断面呈 棕白相间的大理石 样花纹。
④味涩微苦。
【显微鉴别】 槟榔 1、种子横切面: ①种皮:为数列石细胞,细胞长圆形,切向
延长,内含棕色物质,间有薄壁细胞存在。 ②外胚乳:为厚壁性细胞,内含黑棕色物质
(鞣质)。散有少数维管束。 ③错入组织:种皮与外胚乳的折合层向内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