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分娩期并发症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胎盘娩出:胎盘从子 宫壁剥离,排出体外
分娩期的心理变化
01
焦虑和紧张:对 分娩过程和疼痛
的担忧
02
期待和兴奋:对 新生命的期待和 成为母亲的喜悦
03
恐惧和担忧:对 分娩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问题和产
后生活的担忧
04
依赖和信任:对 医护人员和家人
的信任和依赖
05
自我调节和适应: 调整心态,适应 分娩期的生理和
02
分娩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
04
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 儿娩出
分娩期的生理变化
01
02
03
子宫收缩:规律性、 持续性、逐渐增强
宫颈扩张:宫颈管缩 短、消失,宫口扩张
胎头下降:胎头逐渐 下降,进入骨盆
04
05
06
胎膜破裂:胎膜破 裂,羊水流出
胎儿娩出:胎儿通过 产道,顺利娩出
3
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 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4
预防并发症:密切关注 身体变化,及时发现并 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学习分娩知识:了解分 娩过程,减轻分娩恐惧, 提高应对能力
分娩期妇女的营养需 求
营养需求特点
F 水分需求增加
E
纤维素需求增加
D
维生素需求增加
C
钙、铁、锌等矿物质需求增加
B
蛋白质需求增加
A
演讲人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目录
01. 分娩期妇女的生理特点 02.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要点 03. 分娩期妇女的常见问题及应
对
04. 分娩期妇女的营养需求
分娩期妇女的生理特 点
分娩期的定义
01
分娩期是指从规律宫缩开始 到胎儿、胎盘娩出的过程
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阴道窥器检查:见液体自宫颈流出 阴道液酸碱度检查:pH>6.5 阴道液涂片检查:羊齿状结晶 羊膜镜检查:可直视胎儿先露部,看不到前
羊膜囊
第一节 胎膜早破
【护理】
可能的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与破膜后阴道细菌逆行感 染有关。
2.胎儿受伤的危险:与脐带脱垂、早产儿肺 部不成熟有关。
3.焦虑:担心自己及胎儿的安危及未知的妊 娠结果有关。
本课小结
胎膜早破是分娩期的常见并发症,对母儿可 导致:感染、早产、胎儿窘迫等危害,根据孕 周、是否感染予保守治疗与终止妊娠,护理时 重在密切观察,予身心支持,以确保母儿安全。
子宫破裂是产科最严重并发症,经产妇多见, 妇女保健及产时服务模式的改变已少见。
本课小结
羊水栓塞是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肺栓塞、休克、 DIC、肾功衰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死亡率高, 重在预防发病相关因素如宫缩过强、急产、羊膜腔压 力过高是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子宫破裂、剖宫产手术中子宫血窦开放是发生的诱因; 因此,临产、分娩、人工破膜、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 胎儿娩出时、剖宫产术中、术后等,当产妇突然出现 不明原因的胸闷、寒战、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 刻意识到有羊水栓塞 ,行心肺复苏急救,遵循评估— 决策—行动周而复始的进行。
(感染征象)
(三)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双破裂
Rupture of uterus
第三节 子宫破裂
【概念及分类】
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晚期或分娩 期发生破裂。
分类
原因:自发性 时间:妊娠期 程度:完全 部位:子宫体部
损伤性 分娩期 不完全 子宫下段
体征:
腹压增加羊水即流出 肛诊:上推胎儿先露部可见液体自阴道流
羊膜囊
第一节 胎膜早破
【护理】
可能的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与破膜后阴道细菌逆行感 染有关。
2.胎儿受伤的危险:与脐带脱垂、早产儿肺 部不成熟有关。
3.焦虑:担心自己及胎儿的安危及未知的妊 娠结果有关。
本课小结
胎膜早破是分娩期的常见并发症,对母儿可 导致:感染、早产、胎儿窘迫等危害,根据孕 周、是否感染予保守治疗与终止妊娠,护理时 重在密切观察,予身心支持,以确保母儿安全。
子宫破裂是产科最严重并发症,经产妇多见, 妇女保健及产时服务模式的改变已少见。
本课小结
羊水栓塞是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肺栓塞、休克、 DIC、肾功衰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死亡率高, 重在预防发病相关因素如宫缩过强、急产、羊膜腔压 力过高是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子宫破裂、剖宫产手术中子宫血窦开放是发生的诱因; 因此,临产、分娩、人工破膜、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 胎儿娩出时、剖宫产术中、术后等,当产妇突然出现 不明原因的胸闷、寒战、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 刻意识到有羊水栓塞 ,行心肺复苏急救,遵循评估— 决策—行动周而复始的进行。
(感染征象)
(三)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双破裂
Rupture of uterus
第三节 子宫破裂
【概念及分类】
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晚期或分娩 期发生破裂。
分类
原因:自发性 时间:妊娠期 程度:完全 部位:子宫体部
损伤性 分娩期 不完全 子宫下段
体征:
腹压增加羊水即流出 肛诊:上推胎儿先露部可见液体自阴道流
异常分娩的护理(助产技术课件)

熟悉
3. 骨产道异常的护理措施
(1)治疗配合 1)手术护理:遵医嘱做好剖宫产术和阴道助产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2)试产护理: ①安慰产妇,加强休息,注意营养及水分的摄入。 ②专人守护,严密观 察宫缩、胎心、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情况。 ③试产2~4h,若胎头仍未能入盆,宫口扩 张缓慢,或出现先兆子宫破裂、胎儿窘迫征象,应做好剖宫产术准备。 (2)心理护理 :试产过程中,做好解释说明,给予关爱,缓解焦虑心理。 (3)健康教育 :指导孕妇定期产前检查,及早发现骨盆狭窄,并提前入院待产。保持 外阴清洁,预防感染。第二产程延长者,产后留置尿管,防止生殖道瘘。对手术产的新 生儿,按高危儿护理。
第二节 产道异常
熟悉
1. 骨产道异常的分类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单纯扁平骨盆、佝偻病性扁平骨盆。 (2) 中骨盆及出口平面狭窄:漏斗骨盆、横径狭窄骨盆。 (3)骨盆三个平面狭窄 :均小骨盆 。 (4)畸形骨盆:偏斜骨盆、外伤所致的畸形骨盆。
漏斗骨盆
偏斜骨盆
单纯扁平骨盆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
均小骨盆
熟悉
了解
对母儿的影响
产力异常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对母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具体见下表。
产力异常对母儿的影响
类型 子宫收缩乏力
对产妇的影响
产妇衰竭、生殖道瘘、 产后出血、 产褥感染
对围生儿的影响 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
子宫收缩过强
软产道裂伤、产褥感染、子宫破裂 、胎盘滞留、产后出血
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 血、新生儿感染、骨折及外伤
第二产程初产妇胎头下降速度<1cm/h,经 产妇<2cm/h
第二产程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1h
原产程延长诊断标准 初产妇>16h 初产妇>8h
妇产科护理-分娩期妇女护理 PPT课件

分娩机制:
胎儿先露部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
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转动,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
分娩机制的动作是连续进行的,下降动作贯穿整个分
娩过程
31 2018/11/28
分 娩 过 程
1.衔接 2.下降
记 住 我
下
3.俯屈
4.内旋转 5.仰伸 6.复位及外旋转 7.胎儿娩出
降
32 2018/11/28
张,且胎头娩出时无变
形机会致娩出困难 3. 横位:足月活胎不能通 过产道
26
分
2018/11/28
胎头颅骨
组成:2顶骨、2额骨、2颞骨、 1枕骨,共7块 颅缝:矢状缝(顶骨之间) 冠状缝(顶骨和额骨之间) 人字缝(顶骨和枕骨之间) 额缝(额骨之间) 颞缝(颞骨和顶骨之间) 囟门:大囟门,前方呈菱形
经产妇<1小时
第一产程
临床表现
规律宫缩
记 住 我
宫口扩张
胎头下降
胎膜破裂
高兴、焦虑
45 2018/11/28
第一产程
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
1. 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2. 间歇时间逐渐缩短 3. 强度逐渐增加
越来越疼
46 2018/11/28
第一产程
临床表现:宫口扩张
1. 宫口扩张时临产后规律宫缩的结果
肛提肌阻力
半俯屈胎头
进一步俯屈
下颏贴近胸部,枕额径→枕下前囟径 适应产道的最小经线
37 2018/11/28
记 住 我
内 旋 转
定义:胎头围绕骨盆纵轴旋转
(向中旋转),使矢状缝与中骨
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 时间:从中骨盆平面开始至骨盆
出口平面完成,即第一产程末完
胎儿先露部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
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转动,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
分娩机制的动作是连续进行的,下降动作贯穿整个分
娩过程
31 2018/11/28
分 娩 过 程
1.衔接 2.下降
记 住 我
下
3.俯屈
4.内旋转 5.仰伸 6.复位及外旋转 7.胎儿娩出
降
32 2018/11/28
张,且胎头娩出时无变
形机会致娩出困难 3. 横位:足月活胎不能通 过产道
26
分
2018/11/28
胎头颅骨
组成:2顶骨、2额骨、2颞骨、 1枕骨,共7块 颅缝:矢状缝(顶骨之间) 冠状缝(顶骨和额骨之间) 人字缝(顶骨和枕骨之间) 额缝(额骨之间) 颞缝(颞骨和顶骨之间) 囟门:大囟门,前方呈菱形
经产妇<1小时
第一产程
临床表现
规律宫缩
记 住 我
宫口扩张
胎头下降
胎膜破裂
高兴、焦虑
45 2018/11/28
第一产程
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
1. 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2. 间歇时间逐渐缩短 3. 强度逐渐增加
越来越疼
46 2018/11/28
第一产程
临床表现:宫口扩张
1. 宫口扩张时临产后规律宫缩的结果
肛提肌阻力
半俯屈胎头
进一步俯屈
下颏贴近胸部,枕额径→枕下前囟径 适应产道的最小经线
37 2018/11/28
记 住 我
内 旋 转
定义:胎头围绕骨盆纵轴旋转
(向中旋转),使矢状缝与中骨
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 时间:从中骨盆平面开始至骨盆
出口平面完成,即第一产程末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评估产后出血量: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等 ➢ 初步评估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中心静脉压测量
产后出血
+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恐惧 与大量失血担心自身安危有关 ➢ 潜在并发症 出血性休克 ➢ 有感染的危险 与失血后抵抗力降低及手术操
作有关
产后出血
+ 预期目标
➢ 血容量尽快得到恢复,血压、脉搏、尿量正常 ➢ 无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恶露、伤口无异常,白
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 ➢ 产妇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产后出血
+ 护理措施
➢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 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高危孕妇管理、心理支持 ➢ 分娩期: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 ➢ 产褥期:加强观察、及时排空膀胱、母乳喂养
产后出血
+ 护理措施
➢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产后出血
+ 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 积极做好安慰、解释工作 • 鼓励产妇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 产褥期卫生指导及产后避孕指导 • 产后复查指导
产后出血
+ 结果评价
➢ 产妇生命体征稳定,尿量、血红蛋白正常,全身 状况改善
➢ 体温、白细胞数正常,恶露、伤口无异常,无感 染征象
➢ 产妇焦虑、疲劳感减轻,情绪稳定
胎盘因素
间歇性,色暗红,出血多在胎儿娩出后
软产道裂伤 持续性出血,色鲜红,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
凝血功能障碍 持续性出血➢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 ➢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 ➢防治感染
产后出血
+ 护理评估
➢健康史:一般健康史、产后出血相关健康史 ➢身心状况:
➢悲伤 与切除子宫及胎儿死亡有关
子宫破裂
+ 预期目标
➢强直性子宫收缩得到抑制,产妇疼痛减轻 ➢产妇低血容量得到纠正和控制 ➢无感染症状 ➢产妇情绪得到调整,哀伤程度减轻
子宫破裂
+ 护理措施
➢子宫破裂的预防
➢ 建立健全三级保健网,加强产前检查 ➢ 高危孕妇提前住院待产 ➢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 严格掌握子宫收缩剂的使用指征和方法,避免滥用 ➢ 正确掌握产科手术助产指征及操作常规
小结
1.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 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者超过1000ml。
2.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 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
3.尤应注意80%以上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 时内。
小结
4.子宫破裂是指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发生的子宫 体部或子宫下段的破裂。
子宫破裂
+ 护理措施
➢先兆子宫破裂病人的护理
➢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 停止缩宫素使用和一切操作 ➢ 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 ➢ 按医嘱给予抑制宫缩、吸氧,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 ➢ 做好心理护理,安抚产妇及家属
子宫破裂
+ 护理措施
➢子宫破裂病人的护理
➢ 遵医嘱迅速给予输液、输血、吸氧,积极抗休克 ➢ 做好术前准备 ➢ 术中、术后按医嘱应用大剂量抗生素以防感染 ➢ 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出入量
全身因素: 产科因素: 子宫因素: 药物因素: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 精神过度紧张,分娩恐惧,合并慢性全身性 疾病等 产程延长或难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 娠期高血压疾病 多胎妊娠、巨大胎儿、剖宫产史、肌瘤剔除 术后、子宫畸形、多产妇等
过量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
产后出血
❖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 ≥30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
子宫病理性缩复环
子宫破裂
+ 临床表现
➢子宫破裂
➢ 不完全性子宫破裂:体征常不明显。 ➢ 完全性子宫破裂:表现为突发下腹部撕裂样剧痛、休
克征象、腹壁可清楚扪及胎体、阴道流血等。
子宫破裂
+ 处理原则
➢先兆子宫破裂
➢抑制子宫收缩,如全身麻醉或肌注哌替啶 ➢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
➢子宫破裂
➢ 抢救休克:输液、输血、给氧等 ➢ 尽快剖宫产终止妊娠
谢 谢!
羊水栓塞
+ 预期目标
➢产妇胸闷、呼吸困难症状有所改善 ➢能维持体液平衡及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胎儿或新生儿安全 ➢产妇病情平稳,恐惧感减轻
羊水栓塞
+ 护理措施
➢羊水栓塞的预防
➢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宫缩过强 ➢ 人工破膜时不行剥膜,不在宫缩时行人工破膜 ➢ 剖宫产术破膜前保护好子宫切口 ➢ 死胎、胎盘早剥者,密切观察出凝血等情况 ➢ 中期妊娠引产者,羊膜穿刺次数不超过3次 ➢ 钳刮术时先破膜,待羊水流尽后再钳夹胎块
产后出血
+ 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产后出血
+ 临床表现
➢ 阴道流血 ➢ 低血压症状 因导致出血的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
产后出血
❖不同原因所致产后出血临床表现特点
不同原因所致产后出血临床表现特点
出血原因
特点
子宫收缩乏力
出血为间歇性,色暗红,有凝血块,子宫软、 轮廓不清,出血多在胎盘娩出后
➢ 膀胱充盈、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
➢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
➢ 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壁表层为胎盘粘连;穿入子宫壁肌层 为胎盘植入
➢胎盘部分残留:
➢ 部分胎盘小叶及胎膜或副胎盘残留
产后出血
+ 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组织弹性差而产力过强 ➢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 ➢阴道手术助产:产钳、胎吸、臀牵引术等 ➢会阴切口缝合时止血不彻底
第二节 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
+ 定义
➢指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发生的子宫体部或子宫下 段的破裂。
➢ 发生率:1:18500~1:3000 ➢ 多发生于经产妇,尤其是瘢痕子宫的孕妇
子宫破裂
+ 病因
➢瘢痕子宫 ➢梗阻性难产 ➢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 ➢产科手术创伤
子宫破裂
+ 临床表现
➢先兆子宫破裂
➢ 子宫病理性缩复环 ➢ 下腹部疼痛 ➢ 血尿 ➢ 胎心率改变
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
护理
目录
一、产后出血 二、子宫破裂 三、羊水栓塞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 产后出血、子宫破裂、 + 产后出血原因及出血
羊水栓塞的定义
量的评估
+ 病因及临床表现
+ 先兆子宫破裂及羊水
+ 护理评估及常见护理
栓塞的早期识别
诊断/问题
+ 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
+ 护理措施
第一节 产后出血
➢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出血 • 按摩子宫
腹壁单手按摩宫底
腹壁双手按摩子宫
腹壁-阴道双手按摩子宫
产后出血
+ 护理措施
➢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出血 • 应用宫缩剂 • 宫腔纱条填塞 • 结扎盆腔血管 • 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 • 切除子宫
宫腔纱条填塞
产后出血
➢ 实验室检查 ➢ 床旁胸部X线摄片 ➢ 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羊水栓塞
+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动脉高压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及肺 水肿有关
➢外周组织灌注无效 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失血有关 ➢有窒息的危险 与羊水栓赛、母体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有关 ➢恐惧 与病情危重、濒死感有关 ➢潜在并发症:休克、肾衰竭、DIC
子宫破裂
+ 护理评估
➢健康史:一般健康史、子宫破裂相关健康史 ➢身心状况:症状、体征、心理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B超等
子宫破裂
+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急性疼痛 与强直性子宫收缩、病理性缩复环或 子宫破裂血液刺激腹膜有关
➢有心输出量价减少的危险 与子宫破裂后大量出 血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多次阴道检查、宫腔内损伤、 大出血等有关
➢ 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 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 • 缝合时第一针需超过裂口顶端0.5cm • 不留死腔
产后出血
+ 护理措施
➢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 • 首先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出血 • 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 • 若并发DIC,按DIC处理
第二节 子宫破裂
+ 结果评价
➢住院期间产妇的低血容量状态得到及时纠正和 控制,手术经过顺利
➢出院时产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正常,伤口 愈合良好,无并发症
➢出院时产妇情绪较为稳定,饮食、睡眠基本恢 复正常
第三节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
+ 定义
➢指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 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 竭或猝死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
5.瘢痕子宫、梗阻性难产、子宫收缩药物使用 不当及产科手术创伤是导致子宫破裂发生 的主要原因。
小结
6.羊水栓塞是指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 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DIC、多器 官功能衰竭或猝死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 合征。
7.因羊水栓塞病因不明,死亡率高,需注意早 期识别并立即启动抢救流程。
➢出血期
➢ 凝血功能障碍、DIC
➢肾功能衰竭期
➢ 少尿、无尿、尿毒症表现
羊水栓塞
+ 处理原则
➢一旦怀疑或确诊,立即抢救 ➢抗过敏 ➢纠正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改善低氧血症 ➢抗休克 ➢防止DIC和肾功能衰竭
羊水栓塞
+ 护理评估
➢健康史:一般健康史、羊水栓塞相关诱因 ➢身心状况:症状、体征、心理 ➢辅助检查
羊水栓塞
+ 护理措施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中心静脉压测量
产后出血
+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恐惧 与大量失血担心自身安危有关 ➢ 潜在并发症 出血性休克 ➢ 有感染的危险 与失血后抵抗力降低及手术操
作有关
产后出血
+ 预期目标
➢ 血容量尽快得到恢复,血压、脉搏、尿量正常 ➢ 无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恶露、伤口无异常,白
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 ➢ 产妇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产后出血
+ 护理措施
➢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 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高危孕妇管理、心理支持 ➢ 分娩期: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 ➢ 产褥期:加强观察、及时排空膀胱、母乳喂养
产后出血
+ 护理措施
➢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产后出血
+ 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 积极做好安慰、解释工作 • 鼓励产妇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 产褥期卫生指导及产后避孕指导 • 产后复查指导
产后出血
+ 结果评价
➢ 产妇生命体征稳定,尿量、血红蛋白正常,全身 状况改善
➢ 体温、白细胞数正常,恶露、伤口无异常,无感 染征象
➢ 产妇焦虑、疲劳感减轻,情绪稳定
胎盘因素
间歇性,色暗红,出血多在胎儿娩出后
软产道裂伤 持续性出血,色鲜红,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
凝血功能障碍 持续性出血➢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 ➢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 ➢防治感染
产后出血
+ 护理评估
➢健康史:一般健康史、产后出血相关健康史 ➢身心状况:
➢悲伤 与切除子宫及胎儿死亡有关
子宫破裂
+ 预期目标
➢强直性子宫收缩得到抑制,产妇疼痛减轻 ➢产妇低血容量得到纠正和控制 ➢无感染症状 ➢产妇情绪得到调整,哀伤程度减轻
子宫破裂
+ 护理措施
➢子宫破裂的预防
➢ 建立健全三级保健网,加强产前检查 ➢ 高危孕妇提前住院待产 ➢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 严格掌握子宫收缩剂的使用指征和方法,避免滥用 ➢ 正确掌握产科手术助产指征及操作常规
小结
1.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 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者超过1000ml。
2.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 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
3.尤应注意80%以上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 时内。
小结
4.子宫破裂是指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发生的子宫 体部或子宫下段的破裂。
子宫破裂
+ 护理措施
➢先兆子宫破裂病人的护理
➢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 停止缩宫素使用和一切操作 ➢ 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 ➢ 按医嘱给予抑制宫缩、吸氧,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 ➢ 做好心理护理,安抚产妇及家属
子宫破裂
+ 护理措施
➢子宫破裂病人的护理
➢ 遵医嘱迅速给予输液、输血、吸氧,积极抗休克 ➢ 做好术前准备 ➢ 术中、术后按医嘱应用大剂量抗生素以防感染 ➢ 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出入量
全身因素: 产科因素: 子宫因素: 药物因素: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 精神过度紧张,分娩恐惧,合并慢性全身性 疾病等 产程延长或难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 娠期高血压疾病 多胎妊娠、巨大胎儿、剖宫产史、肌瘤剔除 术后、子宫畸形、多产妇等
过量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
产后出血
❖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 ≥30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
子宫病理性缩复环
子宫破裂
+ 临床表现
➢子宫破裂
➢ 不完全性子宫破裂:体征常不明显。 ➢ 完全性子宫破裂:表现为突发下腹部撕裂样剧痛、休
克征象、腹壁可清楚扪及胎体、阴道流血等。
子宫破裂
+ 处理原则
➢先兆子宫破裂
➢抑制子宫收缩,如全身麻醉或肌注哌替啶 ➢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
➢子宫破裂
➢ 抢救休克:输液、输血、给氧等 ➢ 尽快剖宫产终止妊娠
谢 谢!
羊水栓塞
+ 预期目标
➢产妇胸闷、呼吸困难症状有所改善 ➢能维持体液平衡及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胎儿或新生儿安全 ➢产妇病情平稳,恐惧感减轻
羊水栓塞
+ 护理措施
➢羊水栓塞的预防
➢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宫缩过强 ➢ 人工破膜时不行剥膜,不在宫缩时行人工破膜 ➢ 剖宫产术破膜前保护好子宫切口 ➢ 死胎、胎盘早剥者,密切观察出凝血等情况 ➢ 中期妊娠引产者,羊膜穿刺次数不超过3次 ➢ 钳刮术时先破膜,待羊水流尽后再钳夹胎块
产后出血
+ 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产后出血
+ 临床表现
➢ 阴道流血 ➢ 低血压症状 因导致出血的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
产后出血
❖不同原因所致产后出血临床表现特点
不同原因所致产后出血临床表现特点
出血原因
特点
子宫收缩乏力
出血为间歇性,色暗红,有凝血块,子宫软、 轮廓不清,出血多在胎盘娩出后
➢ 膀胱充盈、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
➢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
➢ 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壁表层为胎盘粘连;穿入子宫壁肌层 为胎盘植入
➢胎盘部分残留:
➢ 部分胎盘小叶及胎膜或副胎盘残留
产后出血
+ 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组织弹性差而产力过强 ➢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 ➢阴道手术助产:产钳、胎吸、臀牵引术等 ➢会阴切口缝合时止血不彻底
第二节 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
+ 定义
➢指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发生的子宫体部或子宫下 段的破裂。
➢ 发生率:1:18500~1:3000 ➢ 多发生于经产妇,尤其是瘢痕子宫的孕妇
子宫破裂
+ 病因
➢瘢痕子宫 ➢梗阻性难产 ➢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 ➢产科手术创伤
子宫破裂
+ 临床表现
➢先兆子宫破裂
➢ 子宫病理性缩复环 ➢ 下腹部疼痛 ➢ 血尿 ➢ 胎心率改变
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
护理
目录
一、产后出血 二、子宫破裂 三、羊水栓塞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 产后出血、子宫破裂、 + 产后出血原因及出血
羊水栓塞的定义
量的评估
+ 病因及临床表现
+ 先兆子宫破裂及羊水
+ 护理评估及常见护理
栓塞的早期识别
诊断/问题
+ 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
+ 护理措施
第一节 产后出血
➢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出血 • 按摩子宫
腹壁单手按摩宫底
腹壁双手按摩子宫
腹壁-阴道双手按摩子宫
产后出血
+ 护理措施
➢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出血 • 应用宫缩剂 • 宫腔纱条填塞 • 结扎盆腔血管 • 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 • 切除子宫
宫腔纱条填塞
产后出血
➢ 实验室检查 ➢ 床旁胸部X线摄片 ➢ 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羊水栓塞
+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动脉高压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及肺 水肿有关
➢外周组织灌注无效 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失血有关 ➢有窒息的危险 与羊水栓赛、母体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有关 ➢恐惧 与病情危重、濒死感有关 ➢潜在并发症:休克、肾衰竭、DIC
子宫破裂
+ 护理评估
➢健康史:一般健康史、子宫破裂相关健康史 ➢身心状况:症状、体征、心理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B超等
子宫破裂
+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急性疼痛 与强直性子宫收缩、病理性缩复环或 子宫破裂血液刺激腹膜有关
➢有心输出量价减少的危险 与子宫破裂后大量出 血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多次阴道检查、宫腔内损伤、 大出血等有关
➢ 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 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 • 缝合时第一针需超过裂口顶端0.5cm • 不留死腔
产后出血
+ 护理措施
➢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 • 首先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出血 • 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 • 若并发DIC,按DIC处理
第二节 子宫破裂
+ 结果评价
➢住院期间产妇的低血容量状态得到及时纠正和 控制,手术经过顺利
➢出院时产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正常,伤口 愈合良好,无并发症
➢出院时产妇情绪较为稳定,饮食、睡眠基本恢 复正常
第三节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
+ 定义
➢指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 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 竭或猝死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
5.瘢痕子宫、梗阻性难产、子宫收缩药物使用 不当及产科手术创伤是导致子宫破裂发生 的主要原因。
小结
6.羊水栓塞是指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 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DIC、多器 官功能衰竭或猝死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 合征。
7.因羊水栓塞病因不明,死亡率高,需注意早 期识别并立即启动抢救流程。
➢出血期
➢ 凝血功能障碍、DIC
➢肾功能衰竭期
➢ 少尿、无尿、尿毒症表现
羊水栓塞
+ 处理原则
➢一旦怀疑或确诊,立即抢救 ➢抗过敏 ➢纠正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改善低氧血症 ➢抗休克 ➢防止DIC和肾功能衰竭
羊水栓塞
+ 护理评估
➢健康史:一般健康史、羊水栓塞相关诱因 ➢身心状况:症状、体征、心理 ➢辅助检查
羊水栓塞
+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