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矿产资源概况
云南铜矿储量报告

云南铜矿储量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云南省境内的铜矿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云南省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其中铜矿资源居于重要位置。
本报告将对云南省铜矿的储量情况进行概述,并分析其发展潜力和对经济的影响。
云南省铜矿概况云南省境内的铜矿主要分布在红河、迪庆和保山等地。
根据云南省地质矿产资源多目录查询系统的数据,云南省铜矿的总储量大约为X千吨。
其中,已探明储量约为X千吨,可开采储量约为X千吨。
云南省的铜矿资源主要以铜硫化物矿和铜氧化物矿为主。
云南省铜矿开采现状目前,云南省已经有多个铜矿进行了开采。
其中,红河地区的某铜矿被认为是云南省内铜矿开发的重点矿区之一。
该矿位于红河州个旧市附近,储量丰富且品位高。
此外,云南省的迪庆地区也有一些铜矿正在进行初步开发和评估。
然而,尽管云南省存在着丰富的铜矿资源,但由于区域交通不便、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铜矿开采进展缓慢,部分矿区的开发和利用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云南省铜矿发展潜力虽然云南省在铜矿储量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云南省境内尚有一些未被充分开发的铜矿资源,可进一步提升整体储量和可开采资源量。
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投资的增加,云南省的铜矿开采水平有望逐步提高,从而增加产量和效益。
此外,云南省地理位置的优势也为铜矿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云南省毗邻东南亚国家,并与缅甸、老挝等地交界,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市场,进一步促进铜矿的开发和出口。
云南省铜矿对经济的影响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云南省的铜矿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铜矿开采和加工产业可以带动相关的就业和税收收入,提高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
其次,铜矿的开采和销售也为国家贸易顺差做出贡献,增加了外汇收入。
另外,云南省铜矿的开发利用还对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铜矿开采需要大量的矿山设备和技术支持,这将推动矿山设备制造和相关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
云南省西双版纳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立志当早,存高远云南省西双版纳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一、西双版纳矿产资源的类型、分布、储量及其特点西双版纳矿产资源大致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燃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和其他非金属矿产八个类型。
黑色金属分布在景洪市大勐龙以南、以西、小街以北、勐宋大勐龙小街之间,勐海县勐遮以西和勐阿,勐腊县瑶区以北等地区有色金属分布在景洪市东北、普文、曼东、勐宋、大勐龙、曼允、曼纳、澜沧江两岸,勐腊县瑶区以北、南坡、易田等地。
贵金属分布在勐腊县新山、南坡,景洪市勐罕镇澜沧江沿岸等地。
稀有金属分布在勐海县的勐海镇、勐阿镇、勐康、勐往、勐遮等乡镇,以及景洪市嘎洒等地。
燃料矿产分布在景洪市勐养、普文,勐海县大河沟、曼养、勐往,勐腊县尚岗、勐伴、曼安、曼缓、曼洪、勐远等地。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分布在景洪市疆峰、大勐龙、勐罕,勐腊县勐远等地。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分布在景洪市三达山,勐腊县朱石河、曼庄、磨歇、尚岗、尚勇、磨龙含、南坡、曼勐等地。
其他非金属矿产分布在景洪市勐养、曼斗、曼青、勐宋,勐海县的曼养,勐腊县的勐线以及其他地区。
此外,还有丰富的地下热水、矿泉等资源。
西双版纳钠盐资源丰富。
主要分布在勐腊县的曼庄、朱石河、小东洋、磨歇、尚岗和勐腊含盐带南段。
品位较高,最高品位达62.42%,最低45.53%,平均品位56.48%。
总储量1583487 万吨。
钾盐是一种稀有的重要化工原料,州境内矿化度大于1 克/升的钾盐发现90 处,其中89 处在勐腊县境内。
钾盐中矿化度大于100 克/升即达到盐水的工业品要求的称为卤泉或天然卤水,矿化度大于20100 克/升的称盐泉,矿化度520 克/升的称淡泉。
已经查明勐腊县有卤泉7 处,盐泉淡盐泉52 处,淡水泉30 处。
其中7 处卤泉的矿化度高达108.39311 克/升。
州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有20 种,主。
云南矿产资源概况

云南矿产资源概况第二节矿产资源一、种类及产地云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矿产种类较为齐全的省份之一。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2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171利】)的83.04%。
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有査明资源储量并编入2021年度《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有86利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9种,非金属矿产45种:矿产地共1214个,其中大型矿区112个,中型矿区270个,小型矿区832个;按单矿种(考虑共伴生矿产)统计,全省共有上储量表的矿区(简称上表矿区)1844处,其中能源358处、金属1056处、非金属430处。
二、储量及在全国的排位根据国土资源部截至2021年底《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云南有62种固体矿产保有资源储量排在全国前十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29利非金属矿产32种。
排在1〜7位的矿产中,煤炭、磷、铅、锌、锡、铜、锢、错、银、钳族金属、金银、钛铁矿、铝土矿,是云南既有资源优势,乂有规模开发优势的矿产资源。
三、优势矿产资源(一)能源矿产云南的能源矿产为煤炭和较少量油页岩,基本没有油气。
煤炭资源具有区位优势,是云南开发利用的主要矿产之一。
截至2021年底,全省有上表矿区357处,保有资源储量271.07亿吨,居全国第7位,具有成煤期多、煤类齐全、煤质好、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主要分布丁曲靖市、昭通市和红河州。
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保山市、丽江市也有少量分布。
(二)黑色金属矿产云南已査明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钮、钛、珞、帆5种,具有矿床类型比较简单、矿产地分布集中的特点。
1. 铁矿。
全省有上表矿区112处,保有资源储>35. 69亿吨,居全国第5位。
主要分布于澜沧、安宁、峨山、新平、禄丰、武定、石屏、腾冲、景洪、彝良、维西等县市。
2. 钮矿。
全省有上表矿区24处,保有资源储量9215. 71万吨,居全国第3位。
主要分布于砚山、建水、石屏、鹤庆、劭海等县。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矿产资源规划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对于保障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资源与环境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曲靖市麒麟区拥有一定的矿产资源,为了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特制定本矿产资源规划。
一、麒麟区矿产资源概况麒麟区地处云南省东部,矿产资源种类相对丰富。
主要矿种包括煤炭、石灰岩、砂岩、粘土等。
其中,煤炭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过多年开采,资源储量有所减少。
煤炭:分布较为广泛,但开采深度和难度逐渐增加。
石灰岩:储量较大,品质优良,是建筑材料的重要来源。
砂岩:在建筑和装饰领域有一定应用。
粘土:可用于陶瓷、砖瓦等生产。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过去几十年,麒麟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为当地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1、开采方式较为粗放,资源浪费现象一定程度存在。
2、部分矿山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3、矿产资源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较短,附加值不高。
三、规划目标1、近期目标(1-3 年)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新增一批矿产资源储量。
优化矿山布局,提高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确保矿山环境明显改善。
2、中期目标(3-5 年)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3、远期目标(5-10 年)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局面。
四、矿产资源勘查1、重点勘查矿种根据麒麟区矿产资源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煤炭、石灰岩等为重点勘查矿种。
2、勘查布局划定重点勘查区,引导勘查资金和技术投入,争取实现找矿突破。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1、开发利用方向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结合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确定煤炭以保障能源供应为主,石灰岩重点发展建筑材料和化工产业。
云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立志当早,存高远云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云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云南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能源基地。
全省矿产储量大、矿种全,经济价值高,被誉为中国的有色金属王国。
全省已发现矿产142 种,占全国发现矿种168 种的84.5%,已探明储量92 种,有54 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 位,矿产地1274 处,有25 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三位。
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矿产优势,铅、锌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 位,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2 位;在贵金属、稀有金属矿产中,铟、铊、镉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 位,银、锗、铂族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2 位;其它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在能源矿产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 位;在化工原料矿产中,磷、盐、芒硝、砷、钾盐、硫铁矿、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等8 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 位。
世界级的西南三江成矿带云南部分资源丰度等于川藏青三省区总和的2.3 倍。
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区中,高品位矿比例较大,多数具有较好的开采条件,开发价值较高。
在多数大、中型矿床中,常共伴生两种以上具独立工业价值的矿产。
云南省的富磷矿、富锰矿、富铁矿、富铜矿分别占全国富矿保有资源储量的34.42%、45.32%、27.70%、13.55%。
在规划的598 处矿产地中,大型以上矿床114 个,其2000 年资源储量占全省比重是:磷85.18%、铅61.14%、锌82.01%、锡70.79%、铜57.65%、锗56.09%。
仅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的磷、煤、硫铁矿就分别占全省资源储量的72.64%、81.86%和94.21%。
全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经过建国以来50 余年的发展,建立起地勘、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科研、销售基本配套的综合体系。
在统计的矿产中,已开采利用的有62 种,占74.70%。
形成规模开发利用的矿种有铜、铅、。
云南矿山可行性研究报告

云南矿山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市场概况1.1 云南省矿产资源概况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多样。
全省有金、银、铜、铅、锌、磷、锑等7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50余种矿产经过初步探明,被列入了矿产资源的主要品种。
云南省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昆明、曲靖、玉溪、保山、丽江等地,各类矿藏类型完整,规模较大。
1.2 云南省矿山开发现状目前,云南省矿山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矿山勘查与开发方面,云南省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作体系,矿业科研、勘查、开发、生产、管理等领域均获全面发展。
云南省矿山开发项目数量较多,包括了金矿、铜矿、磷矿等多种类型的矿山。
但是也存在着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1.3 云南省矿产品市场需求情况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交通不便,但由于资源丰富,矿产品供大于求,目前主要存在矿产品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
但是随着国家对绿色矿山、环保矿山的政策要求越来越高,云南省的绿色矿山、环保矿山发展前景广阔。
二、矿山资金投入可行性分析2.1 矿山勘查与开发投入矿山勘查与开发是矿山开发的重要环节,其成本将直接决定矿山的后续运营情况。
目前云南省矿山勘查与开发投入相对较高,其中包括地质勘查、矿产资源评审、环境评价等方面的费用。
根据云南省培育绿色矿山、环保矿山的政策要求,今后矿山开发将逐步向低成本、高产出、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2.2 矿山生产成本控制矿山生产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能源成本、原料成本、设备折旧成本、环保治理成本等。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成为矿山开发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2.3 矿产品市场销售与收益矿产品市场销售与收益是矿山开发的最终目的,也是企业经营的核心。
云南省作为资源型地区,矿产品的销售一直比较畅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如何保证矿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确保矿产资源的顺利流通至关重要。
三、矿山环境保护可行性分析3.1 矿山环境问题矿山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云南省主要矿产资源

云南省主要矿产资源云南省主要矿产资源1、锡矿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6月的统计资料,截至2001年年底,云南的锡矿产地共有80处,总资源储量为128.64万吨。
其中原生锡矿有52处,资源储量为109.42万吨;砂锡矿28处,资源储量19.22万吨。
近几年,在6个地、州19个县发现多处锡矿床或矿点,使得云南仍然保持锡矿资源居全国之首的地位。
云南的锡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滇东南锡矿带的红河州个旧市和文山州马关县,其次分布在滇西的保山市。
其中红河州资源储量为64.30万吨,占全省的49.99%,主要分布在个旧锡矿区。
个旧锡矿享有“锡都”称誉,驰名世界,产量居全国第1位,是我国两大锡业基地之一;文山州资源储量为41.26万吨,占全省的32.07%,主要分布在文山州马关县的都龙锡矿,属云南的第2大锡矿床;保山市锡的资源储量为12.60万吨,占全省的9.79%。
以上3个州(市)锡的资源储量为118.16万吨,占全省的91.85%。
其他少量锡矿资源分布在德宏州、大理州和思茅地区等。
2、铅锌矿铅锌矿是云南的又一优势矿产。
在探明矿床中,伴生镉、铊的储量,均居全国第1位。
兰坪金顶铅锌矿储量1547.6万吨,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矿床之一,矿体集中,露采条件好,富矿比例大,国家已列入“九五”开发规划。
云南的铅锌在全国双双排名第1,而且比随后的第2名有明显的优势。
显然,铅锌是云南最有发展前途和竞争力的优势矿产,资源条件在全国最好,保有储量大且矿床品位较高、富矿较多。
截至2001年年底,全省发现铅矿区85处,铅资源储量689.39万吨;发现锌矿区76处,锌资源储量2129.94万吨。
铅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怒江州(资源储量188.75万吨)和红河州(184.35万吨),这两个地区铅资源储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其次是楚雄州(94.50万吨)和曲靖市(69.10万吨)。
其他铅矿资源依次分布在思茅、昭通、保山、大理、文山、迪庆等地[3]。
云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云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云南省位于我们国家西南边陲,跨云贵高原西南部,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
云南采金历史悠久,从公元前457年战国时期即已开头,元、明、清开采颇盛。
解放后,1975年以前因各种缘由影响,找金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1975年之后,尤其是近10年来,金矿地质勘查工作有较大进展,相继在金平、元阳、镇沅、新平、姚安、祥云、腾冲、潞西等地发觉了一批大、中、小型金矿床。
滇东南与黔西南、桂西北一起构成我们国家其次个〃金三角〃。
黄金资源现状截至1989年底,全省共发觉金矿床(点)410处,星罗棋布于全省124个县(市)中的87个县(市),其中金矿床41处,包括岩金矿床15处(特大型1处,大型1处,中型8处,小型5处),小型砂金矿床6处,伴生金矿床19处(中型4处,小型15处),小型共生金矿床1处。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101.583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56. 435 吨),占全国累探储量的2. 10%,居第17位。
全省保有储量为80. 67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50. 595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 2. 03%,居第17位,其中岩金保有储量46. 404吨,砂金保有储量4. 959吨,伴生金保有储量28. 193吨,共生金保有储量1. 119吨。
已采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57. 200吨,未采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23. 475吨。
据目前正在勘查的12个矿床猜测,可获金矿储量103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60吨。
黄金生产概况到1989年底,全省已建黄金矿山12个,总生产力量为778公斤/年,占有储量45. 304吨,其中岩金矿山7个(中型1个,小型6个),生产规模为460吨/日,生产力量640公斤/年,小型砂金矿山5个,生产规模87万米s /年,生产力量138公斤/年。
在建和〃八五〃拟建矿山7个,估计〃八五〃新增生产力量为1972公斤/年。
1989年全省黄金产量为2130公斤,居全国第7位,矿产金产量399公斤,居全国第15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矿产资源概况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97°31′39″~106°11′47″,北纬21°08′32″~29°15′08″之间,东西横跨846、9千米,南北纵越990千米,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八位,人口4 375.6万人,就是集边疆、山区、多民族为一体得省份。
云南省西部、南部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边境线长4060千米,就是通往东南亚、南亚得国际大通道,对沿边开放与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具有独特得区位优势。
云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就是我国矿产种类齐全得省份之一。
我省依托优势矿产资源来推进矿业得发展,加快了有色金属、磷化工及煤电等优势产业得发展,现已形成了包括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磷及建材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加工得完整生产体系,以有色金属与磷化工为代表得矿业已成为云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得支柱产业。
我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齐全,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3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171种) 得83.63%,在已发现得矿产中,有查明资源储量并编入2005年度《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得矿产有86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9种,非金属矿产45种(表1)。
云南省上表矿区矿种、规模统计表表1 (截止2005年底)截止2005年底,全省列入《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得矿产地(以下简称上表矿区)共1142个,其中大型矿110个,中型矿261个,小型矿771个;按单矿种(考虑共伴生矿产)统计,全省共有上表矿1722处,其中能源337处、金属978处、非金属407处。
我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分布情况见图1、图2。
图1:云南省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分布图图2:云南省黑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分布图(完)我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作者:佚名文章来源: 录入:mineral 2008年01月16日【大中小】从有关方面获悉,针对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中随意扩大矿区范围与借机越权违规配置资源、擅自处置矿业权损害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等突出问题,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制定出台“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整体方案”,对可能引发违法违规行为得诸多弊端及时敲响警钟,并作出明确规范与界定。
总体方案在坚持将优势资源向优势矿山企业集中得前提下,列出铜、铅、锡、钨、钛、铁、金、磷、煤等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地位得矿种作为整合对象,以“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南段得大平掌铜矿、民乐铜矿,滇东北彝良铅锌矿,滇南马关都龙锡矿,哀牢山老王寨金矿,滇中武定钛铁矿,滇东煤田,滇池沿岸磷矿等29个重要金属非金属矿产地作为重点整合矿区。
各地州市县主管部门都要树立大局意识、长远意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对整合中出现得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得责任。
总体方案要求,各地要坚持实事求就是、因地制宜原则,注重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以必要得行政手段,确保资源整合依法、有序开展。
继续严肃查处并取缔列入整合矿区内得各种无证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得行为,坚决关闭按法规应予关闭得开采矿山(矿点)。
任何因非法采矿与其它原因被依法关闭得矿山,一律不准参与整合。
参与整合得矿山必须就是证照齐全得合法矿山,凡生产规模达不到矿山建设最低开采规模与保有资源储量不足得矿山企业,不能确定为整合后得主体。
整合矿山不能擅自扩大重叠、交叉圈定矿区范围,同一矿床(矿体)职能设置一个采矿权。
不允许任何单位、部门与个人私下扩大整合范围,严禁趁整合之机越权违规配置矿产资源与处置矿业权,避免损害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严防借“整合”之名侵犯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得合法权益。
按照总体方案规定,全省范围内得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分为制定公布制整体方案、制定实施方案、具体实施等阶段有序进行,今年底前按照矿山布局明显合理、矿山企业结构明显优化、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状况明显好转、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5条标准组织检查验收。
凡未按规定标准、时限完成整合得地区,暂停探矿权、采矿权等相关证照得审批,发现违法违纪行为及时查处、追究责任。
与此同时,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市场准入、矿业权市场配置、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征收与使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等配套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对整合后矿山企业得监督管理,建立巩固整合成果得长效机制,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水平,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完)我国矿业用地取得得几种方式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录入:kmliyan 2008年04月10日【大中小】对于勘查用地,法律规定可以办理临时用地手续,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土地使用者与原土地权利人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
探矿权人因勘查使用集体土地就是按临时用地对待,与原土地权利人签订补偿协议,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同时双方约定在勘查工作完成后,由用地单位恢复土地原用途交还原土地权利人继续使用。
对于采矿用地,其用地可大致分为工业广场用地、采矿区用地以及尾矿库用地三大类。
工业用地得取得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得国有矿山用地均以行政划拨得方式取得。
随着法律法规得不断完善,近些年矿山工业广场用地逐步向依法规范用地得方向发展。
大型煤炭、铁矿生产项目工业广场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绝大部分作为城市规划区外单独选址用地,上报有批准权限得人民政府审批农地转用与征收,征收后一般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得能源设施用地划拨给用地单位使用。
对于不符合划拨用地范围得,矿山企业一般采取协议出让得方式取得工业广场用地。
采矿区、尾矿库用地得取得采矿区、尾矿库用地就是矿业用地得主要部分,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全部土地进行征收成本较高,所以在实践中取得土地方式不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就是办理了合法得用地手续.但具体到采矿区、尾矿库用地得.办理合法手续得还属个别现象。
第二种就是不办理任何用地手续,而就是采取私自租用得方式,即矿山企业通过与原土地权利人(主要为村集体与承包地农户)签订租用土地协议,向村集体与农产支付补偿费而使用土地。
其中对于采矿得坑口、道路等永久性占地得,矿山企业与村集体、农户就是按照征地补偿标准签订一次性得补偿协议,或者约定按年支付补偿费。
对于因采矿造成得矿区范围内土地得塌陷、积水等占用集体土地得,矿山企业根据土地损毁程度,对耕种条件造成得不同影响,按照协议约定得比例逐年支付补偿费;对完全绝收得,按每年约1200元/亩支付补偿费。
占用耕地如果就是一次性补偿得,每亩补偿得标准约1、6万~2、8万元,按年补偿得,每年约1200元/亩;如果占用得就是荒地,则补偿得标准要适当降低。
私自租用集体土地就是当前矿产资源开采用地得主要形式。
第三种就是有少量采矿区、尾矿库用地办理了临时用地手续,用地单位与被占地单位签订补偿协议,以两年为一周期,重复签订协议并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但对于开采周期较短得铝土矿,一般采矿区用地只就是一次签订3--4年得用地协议,不需要再重复签订了。
应完善矿业用地管理法规从目前,国家得法律法规对矿业用地还没有明确得定义,工业广场就是否全部属于矿业用地;采矿区范围规定得土地就是否属于矿业用地,还就是只有坑口、井口占用得土地属于矿业用地,类似得问题还存在争议。
另外,矿业用地本身相对复杂,既有露天开采,又有井下开采,既有矿区用地,又有配套道路及生活设施用地,既有永久性建筑,又有临时性建筑。
原则地将矿业用地归类为建设用地,而没有针对性得具体规定,使得矿业用地在土地管理实践中相对薄弱,管理状况较为混乱。
当前得法律法规对矿业用地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得规定,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用地仍然纳人了现行土地管理制度。
(完)哪些探矿权可以通过申请取得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综合录入:kmliyan 2008年04月10日【大中小】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得通知》(国发 [2006]12 号)规定: “属于《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以下简称《分类目录》,见附件)规定得第一类矿产得勘查,并在矿产勘查工作空白区或虽进行过矿产勘查但未获可供进一步勘查矿产地得区域内,以申请在先即先申请者先依法登记得方式出让探矿权。
”该条款就是什么含义呢?它包括两个层面得意思:一、从勘查矿种来说,勘查矿种为《分类目类》第一类,具体就是下列矿种:地热(火成岩、变质岩区构造裂隙型);锰、铬、钒、铜、铅、锌、铝土矿、镍、钴、钨、锡、铋、钼、汞、锑、镁;铂、钯、钌、锇、铱、铑;金、银;铌、钽、铍、锂、锆、钛、锶、铷、铯;镧、铈、镨、钕、钐、铕、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锗、镓、铟、铊、铪、铼、镉、硒、碲;金刚石、自然硫、硫铁矿、钾盐、蓝晶石、石棉、蓝石棉、石榴子石、蛭石、沸石、重晶石、方解石、冰洲石、萤石、宝石、玉石、地下水(火成岩、变质岩区构造裂隙型);二氧化碳气、硫化氢气、氦气、氡气。
(注,各地区都有自己得分类目录。
)二、从勘查区域来说,申请勘查项目必须“在矿产勘查工作空白区或虽进行过矿产勘查但未获可供进一步勘查矿产地得区域内”。
这句话就是什么意思呢?要弄清这句话得含义,首先得弄明白“勘查工作空白区”与“矿产地”得含义。
何为“空白区”,目前尚无统一定论,这也就是矿产资源管理相关得法律法规第一次正式出现“空白区”这个词,普遍得认识就是申请勘查区得地质工作程度不超过1 : 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那么何为矿产地,目前还没有正式得定义, 2000 年 5 月 16 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0 ] 32 号文《关于清理国家出资勘查已探明矿产地得通知》对“探明矿产地“进行了明确定义:“探明矿产地:就是指经地质勘查工作发现得具有工业价值或就是有进一步工作价值得地段。
主要要求:①对矿体分布与埋藏情况有一定得地质调查与必要得工程揭露、控制;②对矿石质量有正规取样化验资料,矿石品位、矿体厚度等指标符合现行矿产工业要求;③矿产地得资源量或储量规模除岩金为1 吨、砂金为 0、5吨以上外,其它矿种要达到现行《矿床工业要求参考手册》小型规模上限得二分之一得标准;④资源量或储量地质控制程度为推断得一预测得资源量及以上”。
通常,“矿产地”得含义可参照“探明矿产地”得定义。
弄清了“矿产地”得含义,“虽进行过矿产勘查但未获可供进一步勘查矿产地”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就就是说以往虽进行过勘查工作,但并未形成矿产地。
值得提醒得就是,就是不就是矿产地,最终还就是要由当地矿产资源主管说了算。
综上所述,符合上两个条件得,就可以以申请在先得方式取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