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淮阴侯列传之韩信拜将》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之韩信拜将》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之韩信拜将》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日:“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曰,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B.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C.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D.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衣,指布制的衣服,即用麻葛之类的织物制成的衣服,用来代指平民。古代指平民的词还有“黎庶”“黔首”“元元”“民氓”等。

B.三秦,项羽灭秦后,把秦关中之地分封给三个秦朝降将,其所辖地就称三秦。今把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

C.斋戒,指古人在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活动前要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不饮酒,不吃荤,不游乐,以示虔诚和庄敬。

D.谒,在此处指“谒见”,有觐见、拜见之意,是臣下、属下以恭谨的礼仪拜见君王或上级,拜见时还有一定的礼仪要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信出身贫寒,却不甘居人后。先后投奔项梁、项羽都因不受重用而逃走;又投奔刘邦,也因不受重用再次逃走。

B.韩信才华出众,深受萧何贯识。萧何在韩信逃离时,毫不犹豫追回了他,又极力请

求刘邦礼待重用韩信。

C.韩信见识独到,颇能看清形势。他冷静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形势,指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民心。

D.韩信足智多谋,善于带兵打仗。刘邦与齐王、赵王合击楚军却大败,韩信收集了败军在彭城击败了楚军。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5分)

(2)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5分)

参考答案:

10.【答案】B

【解析】“益为”指增加设置,作句子的谓语。“疑兵”作“益为”的宾语,“信乃益为疑兵”是指“韩信就增设疑兵”,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从夏阳”和“以木罂缻”是介宾短语作“渡”的状语,“从夏阳”和“以木罂缻”之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C 项。故选B。

11.【答案】D

【解析】“谒”的理解有误。原文语句是“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谒”在此处是“请求”之意,魏王豹请求回家探望生病的亲人。故选D。

12.【答案】D

【解析】“韩信收集了败军在彭城击败了楚军”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所以韩信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故选D。

13.【答案】(1)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2) (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强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更厉害?”

【解析】

(1)“素”,一向、向来;“慢”,轻慢、对人无礼貌无礼;“拜”,授与官职、任命;“所以”,……的原因;“乃”,是。(每点1分,共5分)

(2)省略句,句首补充主语“韩信”;“料”,估量、揣度、料想;“强”,指兵力强盛;“孰与”,固定结构,与……相比,谁更……。(每点1分,句意1分,共5分)【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贫穷且没有出众的德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小吏,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下来做他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又投奔项羽,项羽任命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逃离楚军去投奔他,还是没什么名气。韩信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很佩服他。队伍到达南郑时,在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有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他。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骂道:“跑掉的军官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最杰出的人。大王假如只想长期做汉中王,当然没什么事情给他做;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于是汉王打算召见韩信任用他。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选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礼仪完成仪式,那才行啊!”

汉王答应了。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乘机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强大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我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呀。但是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消灭的呢?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残酷苛刻的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做秦地大王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特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八月,汉王出兵经过陈仓向东挺进,平定了三秦。汉二年(前205),出兵函谷关,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也相继投降。汉王又联合齐王、赵王共同攻击楚军。四月,到彭城,汉军兵败,溃散而回。韩信又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在荥阳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因此楚军始终不能向西进军。六月,魏王豹以探望亲人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偸袭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设立为河东郡。

三字经诵读教案

三年级经典诵读《三字经》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本质。 2.构建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把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联系起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3.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文字。 二、教学内容、思路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着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解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于是本课程的教学我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看视频,讲故事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三、教学内容安排: 根据学生已知导入,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延伸,培养阅读兴趣。这篇课文的篇幅虽然不长,但由于是古文学生不易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学本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简介《三字经》的内容及特点。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说说他们了解《三字经》的情况,会背的还可以让他们背一背,引发学习本课的兴趣。本学年主要了解《三字经》教育篇、常识篇、史书篇和勤学篇。 五、教学进度表: 上学期

下学期

《三字经》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子不学,断机杼”。过程与方法: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子不学,断机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着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训练附答案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训练附答案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阅读训练】:一、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二、 1、诗中“_______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一、 1、“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2、“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二、 1、开轩面场圃【评分标准】本题2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评分标准】本题2分,为开放性试题。指出具体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特点,给1分;说出表达效果给1分。 3、享受友情的乐趣;欣赏自然风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乐趣;与朋友把酒谈论农事的乐趣。 4、首联是说故人准备了酒食相邀,文字平淡,毫无渲染,足见农家待客简朴,同时也说明朋友至交,不循虚礼。颔联“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使人感到幽静,平和,又不荒僻。颈联写“开轩”后所见的景物,令人心旷神怡。“话桑麻”使人领略到农家风味。这些景物构成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尾联,淡淡两句,生动表现出主客之间的融洽气氛,这是一首语言平淡质朴对田园风光的咏唱,又是一首语义深醇幽远的饱含农家乐趣,充满对友人情意的咏唱。

古文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1.解释下列短语。(1)意气扬扬: (2)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 .....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有何标准。 答案:1.(1)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3、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二)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11.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12.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2分)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14.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 答案:8.(1)到、靠近(2)的 (2分。每小题1分) 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 (2分。每 小题1分) 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 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11.C(2分) 12.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2 分。画对后3处得2分,画对后3处中的2处得1分,画对后3处中的1处不得分) 13.百姓认为(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有人敢移动(它)。(2分。全句连贯、顺畅得1 分,“怪”字翻译正确得1分) 14.取信于民。(1分。写“讲求诚信、违法必究、执法严明、效果明显”等均可) 观月(有删改) ◆张孝祥 ①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今余之游金沙堆(1),其具是四美者与? ②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 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2)童隶(3)而登焉。沙之色正黄(4),与月相夺;水如 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 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释:(1)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2)尽却:全部 退去。(3)童隶:书僮仆役。(4)正黄:纯黄。 6.写出“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的大意。 7.解释文中加点的“宜”和“是”的意思。 8.作者所说的“四美”具体指什么?请用第②段中的原话回答。 9.文中有一个四字词与“中秋”的意思完全相同,请写出这个词。 答案:6、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7、宜:适合是:此、这 8、沙之色正黄, 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 9、八月之望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 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 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 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 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 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三峡》《入蜀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①妙用真人祠②,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②,议者谓太、华、衡、庐③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④,四顾无纤翳⑤,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谒: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这里是进见神灵。②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③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④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⑤纤翳:一丝一毫的云彩。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下面加粗字。 ①略无阙处____________ ②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 ③惟神女峰上__________ ④不可悉见____________ 2.下列之与春冬之时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不散 B.物外之趣 C.心之所向 D.便实钉之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中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都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同缺,空缺即使只都 2.B 3.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嶂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峰峦直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意对即可) 4.[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三字经阅读指导

三字经阅读指导 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并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目的意义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初步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使小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2、弘扬人文精神。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等,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和谐发展。 3、加强思想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学生吸取不竭的精神营养。 4、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诵读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的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诵读内容 一年级:《》 二年级:《》 三至六年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读本》 四、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黎永丹 副组长:曾庆菊

组员:马于雷陈艳华张逵余天兵陈肖梅李敏 2、工作小组 组长:马于雷 副组长:陈艳华张逵余天兵陈肖梅李敏 组员:全体语文教师。 五、活动实施 1、时间及方式 (1)各班利用每周星期五早自习时间和单周的地方课时间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 (2)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与学校《中国传统文化导读课题研究》课题的研究相结合,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材料。可充分利用儿童节、校园读书节以及德育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经典诵读参与和展示的机会。 (3)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2、检查与考评 (1)每周五检查各班活动开展情况,做好记录,并在例会上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2)每月组织一次检测,每次抽测部分学生,并评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不同等次,同时将检测结果在例会上通报,学期末对检测成绩突出的班级和语文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3)每学年组织一次考级活动(一、二年级学生参加),过关的学生,统一颁发等级证书。(考评等级:初级B等,《弟子规》初级A等,《三字经》) 3、活动展示 (1)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国学知识竞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学生和优胜班级,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状。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训练附答案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训练附答案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训练附答案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阅读训练】: 一、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二、 1、诗中“_______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一、 1、“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2、“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 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和带答案双版)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篇) 一】晏子之御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 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 2)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 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二】子鱼论战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宋人既.成列( 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 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 曰:“彼众我寡,及 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 “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 之,宋师败绩。 注释】( 1)泓:泓水 2)既:尽,完了 3)济:渡过 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 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5)陈:同“阵”,摆好阵势。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用原文语句答题。( 3 分)

《三峡》《入蜀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题(60分) (一)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18~21题。(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B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1)不见曦月(2)沿溯阻 绝 (3)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4)是日,天宇晴 霁 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20.请选出对【乙】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B.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C.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D.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21.【甲】【乙】两文共同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18.(1)日光,文中指太阳(2)逆流而上(3)全、都(4)这(2分)18.A.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2分)B.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2分)20.C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2分)21.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2分)

三字经阅读指导课教案

走进《三字经》 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刘春芹 阅读理念: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核心,形成鲜明的课外阅读教育特色,引导学生与书为友,积极营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书香校园阅读氛围。在与经典、名著的对话中,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净化我们的精神家园。 活动目标: 1、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活动准备:读背《三字经》,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我们学校今年举行了读书节,这届读书节的主题是诵读百家经典。 这次活动,学校向我们每位同学推荐了《三字经》这部经典。《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背上几句。你们会背吗?这样吧,老师背一句,你们背一句。 师生接背。 那关于《三字经》这部书,你了解什么呢?(作者、书的内容等) 师随机评价,师补充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虽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都没有改变。全书虽只有一千多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三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专家们对《三字经》也非常推崇,他们说三字

经是“千古一奇书”,如今,《三字经》被翻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有意思的是,浙江和广东两省还为《三字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起了争执。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三字经》。齐读主题。 二、读《三字经》,讲人文故事 1、说《三字经》是一部奇书是因为书中有很多名人,而且这些名人的故事也已经成为千古佳话。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从《三字经》里认识了哪些人? 指名学生说。 2、相信你一定知道这些人——这些句子中讲到的人你熟悉吗?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学生讲故事) 出示填空: _____?_,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ù)。(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听了你的故事,我知道了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_____?_,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能友爱兄长、友善对人,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的。) ____?_,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准则。) 3、师:此时,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情景,我们怎能不感动呢,带着感动的心情齐读。 4、师:读《三字经》,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名人故事。这些名人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相信你们读了之后,一定会明白。再齐读。 三、读《三字经》,学史地知识 说《三字经》是一部奇书,不仅是因为让我们知道了那么多名人故事,而且还可以从中读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1、出示片断: (1)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2)稻粱菽(shū),麦黍(shǔ)稷(jì)。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sh

【最新】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答案附赏析-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答案附赏析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 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 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 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 互相对应,十分工整。(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 阅读练习二: (1)诗中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开轩面场圃 [评分标准]本题2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 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 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 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评分标准]本题2分,为开放性 试题。指出具体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特点,给1分;说出表达效果给1分。 (3)享受友情的乐趣;欣赏自然风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乐趣;与朋友把酒谈论农事的乐趣。 (4)首联是说故人准备了酒食相邀,文字平淡,毫无渲染,足见农家待客简朴,同时也说明朋友至交,不循虚礼。颔联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使人感到幽静,平和,又不荒僻。颈联写开轩后所见的景物,令人心旷神怡。话桑麻使人 领略到农家风味。这些景物构成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尾联,淡淡两句,生动表

《伤仲永》阅读附答案

《伤仲永》阅读附答案 一、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2分) 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4分) 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4.《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2分) 参考答案: 1.他们小时都很聪明。(意思对即可给分) 2.回答要点:(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1)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或:渐渐地以他父亲为宾客。 (2)那诗的文字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3)这孩子要呕出心才会停止! 4.援笔辄就如素构。 二、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

《入蜀记》阅读答案

《入蜀记》阅读答案 小编整理了《三峡》与《入蜀记》阅读题对比练习希望对于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和益,尤其是《入蜀记》,希望对对于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和益,祝大家学习进步! 《三峡》与《入蜀记》阅读题对比练习: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月。 至于夏水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绝。绝: ②或王命急宣。或: ③不以疾也。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峡》与《入蜀记》阅读答案: 6. 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 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弟子规》阅读指导课

《弟子规》阅读指导课 活动目的: 1,阅读《弟子规》片断,学习弟子规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恪守规范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活动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弟子规》 1,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学期学校向我们每位同学推荐了《弟子规》这部经典.那关于《弟子规》这部书,你知道哪些呢(作者,书的内容等)师随机评价. 2,简介《弟子规》: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同学们养成遵纪守法习惯的最佳读物.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弟子规》. 百事孝为先,今天我们先看看《弟子规》中"入则孝" 二,学习"入则孝" 出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一)多种方式诵读 1,教师:先请同学跟着老师读一遍.(老师示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四位同学来领读. (二)理解含义 1,教师:读了这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思考) 2,指明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3,师:与我们平时的听从父母的教导有什么联系呢 4,创设语言情境: 当父母呼唤我们的名字,我们应——"父母呼,应勿缓" (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 当父母有事向我们交代,我们应——"父母命,行勿懒" (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当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时,我们应——"父母教,须敬听" (应该恭敬的聆听); 当我们做错事,父母责备我们时,我们应——"父母责,须顺承" (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5,师生分角色读:让我们演读一遍,老师读父母,你们读小朋友. 过渡:那么,当父母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一)学生自读自悟 (二)反馈 1,指名读,知道停顿 2,指名说说四句话意思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过故人庄(练习)

过故人庄—孟浩然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注意字音和字形) 鸡黍()开轩()面场圃()桑麻() 2.解释加点的字。(理解并记忆) (1)故人具鸡黍 (2)青山郭外斜 (3)把酒活桑麻 (4)还来就菊花 (5)过故人庄 3.填空。 阳赏菊。景、事、人融为一体。(理解内容加强记忆) 二、阅读与理解 (一)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过故人庄》的作者是代的,他与并称为著名的

诗人,该诗一二两句写的是,主要表达方式是,三四两句写的是,主要表达方式是。 (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 5.这首诗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6.分别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根据音节和意义)。(注意标准)音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意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7.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学会联系,注意字音和字形) 草盛()荒秽()荷锄()沾我衣() 9.填空。(查阅资料) 陶渊明,字又名,(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花卉的名称)。 10.理解性填空。 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 ”,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句是“、。”(充分理解) 参考答案: 一.1.shǔxuānpǔsānɡ 2.准备立农事靠近访问 3.(1)唐山水田园王维王、孟鹿门山 (2)作客田家近远叙事平静质朴 二、(一)4.唐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朋友邀我作客记叙山村风光描写 5.表示诗人将不邀自至,与开头“邀”字遥相呼应,表现了老友间的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7.表现了诗人不贪恋官爵而乐于田园赏菊的思想和对老友的深厚情谊。 (二)8.shènɡhuìhèzhān 9.元亮潜东晋菊花 1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浙江省湖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全word版 ,含答案)

2014浙江湖州中考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根据意思和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意思:含水分多,不干燥。拼音:zīrùn 词语:______ (2)意思:比喻人生经历的或事物发展的道路。拼音:guǐ jì词语:______ (3)意思:文明的积淀。拼音:dǐ yùn 词语:______ 1.(1)滋润(20轨迹(3)底蕴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诗经·周南·关雎》) (2)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5)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借香菱之口评述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其描绘大漠壮观景象,似不合事理而实妙、似俗而实巧,可谓一语中的。 (6)今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给陕西初中生江欣桐的回信中:”希望你和你的小伙伴们都能成为绿色发展的‘小喇叭’。我们一起努力,让人人过上好日子的同时,处处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的怡人风光。”(填孟浩然《过故人庄》的两句诗) 2.(1)君子好逑(2)谁家玉笛暗飞声(3)燕然未勒归无计(4)在乎山水之间也(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评分标准:共同声明分(1)—(4)各1分,(5)(6)各2分,有错别字、漏字、加字不得分。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3分) (1)会.宾客大宴(2)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3)同舍生皆被.绮绣 3.(1)会:适逢,正赶上(2)牺牲:猪牛羊等祭品(3)被:通“披”,穿。 评分标准:共3分,各1分。 4.名著阅读。(4分) (1)”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头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 寻姣长妇人,寻青面 ..,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其引文中的”青面”是”梁山好汉”____▲_____(填人物姓名)的特征。(2分) (2)下列各项中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助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蚂蚁和蝉》《衔肉的狗》就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 B.《简·爱》中,罗切斯特与简·爱互相倾吐衷肠的情形,是全书中最感人的篇章之一。简·爱拐弯抹角地试探罗切斯特的心思,表现了她性格中多疑软弱的一面。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伙夫,后来在达雅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D.《海底两万里》中,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用海底沉船里的财务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送东阳马生序》新添文段译释与内容问答20题及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新添文段译释与全文内容问答及对比阅读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譔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译文: 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 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

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注释 耄(mào)老:年老。八九十岁的人称耄。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 幸预:有幸参与。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另译指有官位的人。 缀:这里意为“跟随”。 谬称:不恰当地赞许。这是作者的谦词。 诸生:指太学生。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县官:这里指朝廷。廪(lǐn)稍: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裘(qiú):皮衣。葛:夏布衣服。遗(wèi):赠,这里指接济。 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 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流辈:同辈。 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谒(yè):拜见。

八下人教语文配套作业本课外文言文阅读译文

八下人教语文配套作业本课外文言文阅读译文本文由加了一杯贡献 文档可能在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赵广断指画观音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陆游《老学庵笔记》【译文】赵广,合肥人,原是北宋名画家李伯时家的书僮。李伯时作画时,他常在旁边侍候,久而久之,他也善于作画了,尤其擅长画马,他画的马几乎可以同李伯时所画的真迹相混。宋 也! 说: 奴 儿),而且也不怕人。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的原因。有乡间老人说:鸟雀的巢离人很远,“就一定会有蛇、鼠、狐狸、鸱、鸢的忧患,人若不杀鸟雀,(他们)自然就亲近人,以免去这样的忧患。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王积薪听棋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碓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积薪暗记,明日覆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译文】王积薪下棋的功夫练成了,自以为天下没有敌手。他将到

京师去,途中在小旅馆寄宿。熄灯后,听见旅馆主人的老婆婆隔着墙壁叫她的媳妇说:“美好的夜晚难以消磨时光,可以下一局棋吗?”媳妇说:“好。”老婆婆说:“我在第几道摆下一棋子了。”媳妇说:“我也在第几道摆下一棋子了。”这样,各人口述了几十子。老婆婆说:“你输了!”媳妇说:“是我输了。”王积薪暗暗地记住了她们下棋的全过程。第二天,他用棋盘把她们的下法重新演示了一遍,她们下棋的妙招、用意都是他想不到的。宜都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译文】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 峡” 不能期年③,千里之马者三。【译文】有一个国君愿意出一千两黄金来购买一匹千里马,可年过去了,千里马仍没买到。这时,有个侍臣向国君请求出去寻求千里马。侍臣找了个月,终于找到了线索,可到地方一看,马已经死了。侍臣拿出了两黄金买回了那匹千里马的头骨。国君非常生气:“我所要的是活马,怎么能把死马弄回来而且还用了五百两黄金呢?”侍臣回答说:(您)连死马都要花五百金买下来,何况活马呢?天“下都会帮王找马,马会带到这。”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好几匹千里马送到了国君手中。匡衡勤学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及,达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