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杂交育种技术

合集下载

兰花育种方案

兰花育种方案

兰花育种方案背景介绍兰花是一种具有高观赏价值的花卉,深受国内外花卉爱好者的喜爱。

为了进一步提高兰花的品种质量和数量,育种工作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种兰花育种方案,旨在帮助育种者更好地育成出优良的兰花品种。

育种目标兰花育种的目标主要包括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两个方面。

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指对已有的兰花品种进行改良和优化,以提高其花型、花色、花期等方面的品质,增加其观赏价值。

新品种培育新品种培育是指通过杂交和选育繁殖,培育出不同于已有兰花品种的全新品种,具有独特的花型、花色和花期,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育种步骤兰花育种一般包括杂交、筛选和繁殖三个步骤,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步骤一:杂交杂交是育种的起点,通过将两个不同的兰花品种进行授粉和结实,获得具有良好遗传特性的后代。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亲本: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特性的亲本进行杂交。

亲本应具备不同的花型、花色等特征,以增加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2.授粉:在花开放时,将花粉从一个亲本传到另一个亲本的柱头上,完成授粉。

3.结实:等待授粉后,结实即可获得杂交后代种子。

步骤二:筛选筛选是根据育种目标对杂交后代进行评价和筛选,选择具有优良特性的个体进行繁殖。

具体步骤如下:1.观察花型、花色、花期等特性:对杂交后代的各项特性进行观察和记录,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

2.生长条件测试:对筛选出的个体进行生长条件测试,观察其是否适应兰花的生长环境,对适应性较差的个体进行淘汰。

3.害虫抗性测试:进行害虫抗性测试,评估个体对常见害虫的抵抗力,对抵抗力较差的个体进行淘汰。

步骤三:繁殖繁殖是育种的最后一步,通过无性繁殖方法获得具有与母本相同遗传特性的大量植株,确保育种后代的遗传稳定性。

具体步骤如下:1.茎段繁殖:将具有优良特性的母本茎段切割成适当长度,经过适当的处理后,种植在培养基上,等待生根并生长为新植株。

2.分球繁殖:对具有优良特性的母本进行适当的疏苗,将新植株迅速繁殖成团,分球繁殖可以获得数量较多的同质化植株。

兰花种苗远缘杂交高效繁育技术研究

兰花种苗远缘杂交高效繁育技术研究

兰花种苗远缘杂交高效繁育技术研究摘要:远缘杂交是创造作物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也是改良物种的有力工具。

利用远缘杂交技术,可打破种、属间的隔离,拓宽遗传基础并为育种计划创造新的种质,从而有效地进行种间、属间目标遗传物质的转移。

兰花的种植与养护有很大的学问,素有“三分栽,七分养”的说法,不同地区的兰花栽培需要选择正确的栽培方法,而兰花的保存则需要不断的经验培训,以熟悉兰花的生长规律,把握其开花期、开花期和开花期,通过管理温度、湿度、通风等来保持兰花,并简化后期管理。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兰花种苗远缘杂交高效繁育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兰花种苗;远缘杂交;高效繁育技术;应用分析引言兰科植物统称兰花,种群资源非常丰富,全球共计发现800多个属,种类高达35000种,我国已发现的有194属、1620种,而且每年还以大约800个新变种或杂交种的速度增加。

兰花不但可以作为观赏植物,还能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及活血等功效。

尽管资源丰富,但目前我国大规模栽培的国兰品种大都是从野生种引种后驯化而来,缺点在于驯化的新品种基本只能利用现有物种再分株繁殖,繁殖时间长,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兰花育种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本文作者对兰花不同育种方式进行了总结。

1杂交育种优劣分析作为新品种培育中应用最普遍的杂交育种方法成功率较高,常见的有杂交物种优势开发、远缘物种杂交、种间杂交及回交4种方法,但兰花种类特殊,种子内部结构中没有胚乳,因而萌发过程需要依赖其共生真菌,导致早期杂交育种困难,严重的甚至于不能获得后代杂种植株。

直到Bernard等人建立了无菌播种技术,才逐渐摆脱对真菌的依赖,杂交育种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目前,采用杂交育种易获得更多的兰花新品种,但是该育种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新品种的可预见性较低,难以定向获得需要的品种;二是培养周期较长。

2杂交育种方式和进展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杂交育种一般分为种内、种间及属间杂交三类。

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杂交种子无菌播种繁殖技术研究

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杂交种子无菌播种繁殖技术研究

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杂交种子无菌播种繁殖技术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植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而对于植物种间的杂交繁殖技术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植物学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杂交种子无菌播种繁殖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究。

大花蕙兰(Dendrobium bigibbum)和墨兰(Dendrobium formosum)是兰科植物中非常常见的两个种类,它们之间的杂交繁殖能够产生具备二者优点的新品种。

但是,在进行种间杂交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种子不育、无菌播种困难等。

在进行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杂交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种子的发育和无菌播种。

种子的发育需要良好的花粉柱和花粉的结合,需要进行人工授粉。

在授粉之后,要及时将结的子房果实进行采摘,进行种子的发育。

种子发育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无菌处理,以确保其生长和发育的顺利进行。

种子的无菌处理可以采用消毒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采摘下来的果实进行清洗,将外部的杂质去除干净。

然后,将果实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液可以是过氧化氢、希夫酮等。

消毒液的浓度和处理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处理完毕后,将种子取出,进行无菌播种。

无菌播种的前提是提供无菌的播种培养基。

播种培养基的配方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基本的配方包括无菌水、蔗糖、植物生长素等。

将种子放置在无菌播种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培养基湿润和温度适宜,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率。

种子的生长和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保证其充分的光照和营养供应。

在种子成熟之后,可以进行试管苗的移栽,将其移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进一步的生长和发育。

在移栽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种子和苗的完整性,减少伤害和感染的机会。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杂交种子无菌播种繁殖技术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工作。

种子的发育和无菌播种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率,从而实现杂交品种的繁殖和推广。

兰花杂交的注意事项

兰花杂交的注意事项

兰花杂交的注意事项
兰花栽培:兰花杂交的注意事项1.杂交前应慎重选择父本与母本,如果来历不明或品种的正确性有疑问,就不宜进行杂交,否则混乱了品种系统,影响遗传判断,在育种学术上也没有价值。

2.如果兰株不够健壮,就不要强行杂交,因杂交成功后,养分消耗极甚,容易损伤株体。

若可进行杂交,也不宜贪交,一般以2-3个为宜,最好只杂交1个。

这样养分集中,有助蒴果发育。

3.并非每一次杂交都能顺利成功。

如杂交技术欠佳、花粉不够成熟或是培养过程中照顾欠周到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失败,甚至结了蒴果,但果内无种子。

此外兰花各属间的复杂品系,兰株的成熟度,杂交的季节、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交配的成败。

4.某种品种当做母本杂交结果后,会逐渐衰败而死,或影响翌年开花品质。

若有此现象,该品种不宜做母本,仅能当父本。

5.兰花均有固定的遗传特性,杂交时不管花朵大小如何,将来产生的后代都会遗传父母的特征,不会由于杂交时开花较小,将来花朵也会变小。

6.授粉杂交时,一定要明确记录父母本品名,挂上名牌,并记上杂交时间,作为播种之参考。

墨兰“梦之兰”杂交种子无菌播种繁殖技术

墨兰“梦之兰”杂交种子无菌播种繁殖技术
种 野梦 之 兰 冶杂 交 种 子 为 试 材 袁对 其 原 球 茎 诱 导 培 养 基 尧增 殖 培 养 基 尧分 化 培 养 基 和 生 根 壮 苗 培 养 基 进 行 筛 选 优 化 遥结 果 表 明 袁原 球 茎 诱 导 最 佳 培 养 基 为 改 良 MS+6-BA 3.0 mg窑L-1+NAA 1.5 mg窑L-1袁原 球 茎 增 殖 培 养 最 佳 培 养 基 为 改 良 MS+ 6-BA 2.0 mg窑L-1+ KT 2.5 mg窑L-1+ NAA 1.5 mg窑L-1袁 原 球 茎 分 化 最 佳 培 养 基 为 改 良 MS+6-BA 3.0 mg窑L-1+KT 3.0 mg窑L-1+NAA 1.5 mg窑L-1袁生 根 壮 苗 培 养 最 佳 培 养 基 为 改 良 1/2MS+NAA 1.0 mg窑L-1+IBA 1.5 mg窑L-1+AC 2.0 g窑L-1遥
第 38 卷 第 12 期 圆园19 年 12 月
武夷学院学报
允韵哉砸晕粤蕴 韵云 宰哉再陨 哉晕陨灾耘砸杂陨栽再
灾燥造援38 晕燥援12 Dec援 圆园19
墨兰野梦之兰冶杂交种子无菌播种繁殖技术
张月娇
渊福 建 省 林 业 科 技 试 验 中 心 袁 福 建 南 靖 363600冤
摘 要院无 菌 播 种 繁 殖 是 兰 花 新 品 种 选 育 的 关 键 技 术 遥 为 有 效 实 现 兰 花 杂 交 子 代 的 无 菌 播 种 繁 殖 袁以 墨 兰 新 品
采收后的果荚先用软毛刷轻轻刷去附着于表面 的 灰 尘 等 杂 质 袁用 沾 有 肥 皂 粉 或 洗 洁 精 的 软 毛 刷 进 行 表 面 清 洁 袁清 水 冲 洗 干 净 袁晾 干 后 用 锋 利 的 刀 片 切 除 花 梗 尧残 留 的 柱 头 等 袁装 进 广 口 瓶 中 袁置 无 菌 超 净 台 上 进 行 消 毒 处 理 袁首 先 用 75%酒 精 消 毒 30~60 s袁无 菌 水 冲 洗 2 次 后 袁再 用 0.1%的 HgCl2 振 荡 消 毒 10~20 min袁 无 菌 水 冲 洗 5 次 以 上 袁沥 干 水 分 备 用 遥 2.3 原球茎诱导培养基的选择

兰花杂交育种技术

兰花杂交育种技术

兰花杂交育种技术精选文档兰花杂交育种技术长期以来,兰花的育种以自然选种为主,自种子无菌萌发成功后,开展了兰花品种间、种间及属间的杂交育种。

选育新品种在附生兰的品种改良上已获得了巨大成功。

据有关记载,人工杂种兰花约在4万种以上,而且还以每年1000种以上的速度增加。

仅远缘杂交就已育成曲7个属杂交产生的集体杂种。

利用杂交育种,可创造出新的株型、花色、花型、花序排列及分义性、花朵寿命(切花及盆花)、增强香气、抗病虫性等。

兰花杂交育种程序确定育种目标选配杂交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培养杂交种子杂种后代的选择优良株系的繁殖和鉴定品种命名和登录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育种目标育种U标是指要选育的新品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状。

它是新品种选育工作的首要环节,是选配杂交亲本和选择杂交方式的主要根据。

因此,育种L1标是否可行直接关系到杂交育种工作的成败。

兰花的香味,花色、花型、株型、叶部性状、抗性等都是重要的育种U标。

同时,兰花育种的目标也应根据市场需求而定。

亲本选配亲本选配是兰花杂交育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亲本选配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配的亲本应具有育种H标所需要的优良性状,且遗传传递力强。

(2)杂交双亲在地理上较远,在生态类型上有所不同。

(3)选配的亲本遗传传递力要强。

(4)选择亲本一般配合力要高。

在兰花亲本选配过程中,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儿点:(1)选择种子易于萌发的品种作亲本,对那些种子萌发比较困难的兰花(如拖鞋兰),尤其需要注意。

(2)亲本应落实到具体的品种,而不是集体杂种。

(3)选择可育的兰花作亲本。

(4)避免选用第一次开花的兰株作亲本。

朵交种子的培养瓜交种子的诗养是兰花育种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关系到兰花杂交育种工作的效率和成败。

中国兰杂交种子培养比洋兰困难,杂交种子萌发需要的时间长,种子萌发率低,植株再生困难。

张志胜等对中国兰花远缘杂交种子培养结果表明:杂交种子萌发的难易随杂交组合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墨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种子萌发容易,种子萌发后形成原球茎,而国兰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种子萌发难,种子萌发后形成根状茎。

杂交兰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成苗技术

杂交兰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成苗技术

杂交兰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成苗技术
兰花是一种经典的花卉,其杂交兰根状茎也受到园艺界的欢迎。

本文旨在介绍兰花杂交苗的增殖与分化技术,以及其发挥的效果。

首先,兰花杂交苗的增殖包括对根状茎的分割、细胞分裂和繁殖。

细胞分裂是指将苗根状茎细胞分割成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从而促进新的细胞的形成。

此外,繁殖还可以通过普通的花粉移植来实现。

此外,培养剂可以促进苗根状茎的生长,并加速萌芽过程。

其次,分化成苗是指将杂交兰根状茎分割成苗状茎,这种过程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首先,用消毒器消毒苗根状茎,其次,将其分割成苗状茎,这样可以使植物分化出许多花粉不同的品种。

最后,将分割出来的苗状茎放入一个盆中,并用培养剂浇水,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最后,兰花杂交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成苗技术能够产生多种不同品种的兰花,充分利用兰花的遗传优势,使花朵大而彩艳,让园艺界和消费者喜爱。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兰花杂交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成苗技术是一项极具潜力的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兰花的优势,为园艺界带来更多的精彩与满足。

- 1 -。

墨兰怎么繁殖墨兰的四种繁殖方法

墨兰怎么繁殖墨兰的四种繁殖方法

墨兰怎么繁殖墨兰的四种繁殖方法墨兰大家都知道吗?墨兰又叫报岁兰,是一种地生植物,墨兰的花期是在1月—3月,品种甚多,少数在秋季开花,墨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上次给大家分享了墨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这里,给大家分享墨兰的繁殖方法。

分株此方法操作简单、可靠,分株后开花也快,而且能保存品种的原有特色。

它是分割丛生兰花的假鳞茎,将其分为单个或2-3 个为一组,独立栽种,以达到增殖目的的一种繁殖方法。

墨兰的分株繁殖最好选在休眠期进行,即新芽未出土,新根未生长之前,或花后的休眠期。

分开的兰株要进行整观、剪去烂根、枯叶。

消毒方法,可用70 %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 倍的溶液,浸泡兰株根部10-15分钟,浸后稍为晾干,即可重新栽植。

分株繁殖虽简单易行,且能保持品种的固有特性,使许多名贵品种得以保存,但是分株毕竟繁殖系数小,很难满足大面积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组培组织培养就是利用细胞学说及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林木繁殖方面正不断推广。

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的组培繁殖更为容易,成功率也要大。

墨兰组培的繁殖就是采用先进设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繁殖墨兰的一种先进方法。

经组织培养的墨兰抗性强,病虫害少,成活率高,可以批量生产。

杂交墨兰的种内各品种间杂交没有任何障碍,很容易获得大量的杂交种胚;墨兰与建兰、春兰、蕙兰、寒兰杂交也极易成功,杂交种胚的量也很大;墨兰和兰属内其他种间杂交虽然获得杂交种胚量少些,但杂交成功率很高。

墨兰和兰属外的兰花杂交相对困难,但仍可以获得成功。

墨兰杂交种胚的萌发虽然比洋兰困难,但墨兰杂交种胚萌发的难易程度和杂交亲本有关,如墨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种胚萌发率可达100%,种胚萌发速度快,萌发后形成原球茎,很容易产生杂种植株。

墨兰和国兰的其他种或品种间杂交,所得种胚萌发率差异很大,萌发率从0-70%都有,但由于杂交种子量大,这样的萌发率已能够满足育种需要,而且只要采用适宜的采种时间,延长萌发时间等措施均可以让更多的种胚萌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花杂交育种技术
长期以来,兰花的育种以自然选种为主,自种子无菌萌发成功后,开展了兰花品种间、种间及属间的杂交育种。

选育新品种在附生兰的品种改良上已获得了巨大成功。

据有关记载,人工杂种兰花约在4万种以上,而且还以每年1000种以上的速度增加。

仅远缘杂交就已育成由7个属杂交产生的集体杂种。

利用杂交育种,可创造出新的株型、花色、花型、花序排列及分叉性、花朵寿命(切花及盆花)、增強香气、抗病虫性等。

兰花杂交育种程序
确定育种目标
选配杂交亲本
配制杂交组合
培养杂交种子
杂种后代的选择
优良株系的繁殖和鉴定
品种命名和登录
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
2.2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是指要选育的新品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状。

它是新品种选育工作的首要环节,是选配杂交亲本和选择杂交方式的主要根据。

因此,育种目标是否可行直接关系到杂交育种工作的成败。

兰花的香味,花色、花型、株型、叶部性状、抗性等都是重要的育种目标。

同时,兰花育种的目标也应根据市场需求而定。

2.3亲本选配
亲本选配是兰花杂交育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亲本选配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l)选配的亲本应具有育种目标所需要的优良性状,且遗传传递力强。

(2)杂交双亲在地理上较远,在生态类型上有所不同。

(3)选配的亲本遗传传递力要强。

(4)选择亲本一般配合力要高。

在兰花亲本选配过程中,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l)选择种子易于萌发的品种作亲本,对那些种子萌发比较困难的兰花(如拖鞋兰),尤其需要注意。

(2)亲本应落实到具体的品种,而不是集体杂种。

(3)选择可育的兰花作亲本。

(4)避免选用第一次开花的兰株作亲本。

2.4杂交种子的培养
杂交种子的培养是兰花育种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关系到兰花杂交育种工作的效率和成败。

中国兰杂交种子培养比洋兰困难,杂交种子萌发需要的时间长,种子萌发率低,植株再生困难。

张志胜等对中国兰花远缘杂交种子培养结果表明:杂交种子萌发的难易随杂交组合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墨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种子萌发容易,种子萌发后形成原球茎,而国兰种间和品
种间的杂交种子萌发难,种子萌发后形成根状茎。

兰花杂交育种始于19世纪50年代,是以基因型不同的品种进行交配形成杂种,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的较为常用、效果较好的途径之一。

1856年,英国兰花种植者JohnDominy成功地将一杂交植株培养开花,揭开了兰花杂交育种新篇章[1],至2004年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上登陆的杂交种已超过11万个[4],而收稿日期:2007-11-28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7A020200004-10)作者简介:张孟锦(1980-),男,
研究实习员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第2

120
且每年以1000种以上的速度增加。

目前,常见的洋兰栽培品种几乎全是杂交种,包括了品种间杂交、种间杂交和属间杂交,其中卡特兰(Cattleya)30910个,蝴蝶兰(Phalaenopsis)24128个,兰属(Cymbidium)11538个[4]。

中国兰花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其育种起步较晚,品种改良缓慢,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兰花产业的发展,国内一些研究者才开始新品种培育,何嵩等[5]报道了春兰(C.goeringii)×墨兰(C.sinense)的杂交获得成功;李芳等[6]报道了台兰(C.floribundum)×蕙兰(C.faberi)杂交组合;张志胜等[7]报道了墨兰×大花蕙兰(C.hybridium)、建兰(C.ensifolium)×蝴蝶兰杂交组合;朱根发等先后报道获得了墨兰×大花蕙兰[8]、建兰×纹瓣兰(C.aloifolium)[9]杂交后代;余朝秀等[10]报道了黄蝉兰(C.iridiods)×素花虎头兰(C.hookerianum)杂交组合。

由于国兰杂交种试管苗生产率低,育种周期长等因素,其育种研究仍处于后代培育及筛选阶段,至今登陆的新品种寥寥无几。

近几年遂着政府部门支持和人们意识的提高,兰花育种已逐渐开展起来,如汕头市农科所自1998年起引进蝴蝶兰品种并开展杂交育种,至2006年累计组配杂交组合500多对,种植杂交后代近100万株,已育成汕农凤凰等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广东省农科院花卉所已有4个蝴蝶兰2个大花蕙兰和3个春石斛兰新杂交种通过了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国际兰花新品种登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