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1.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肌肉中的氨基酸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后者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肝脏经过联合脱氨基作用再脱氨基,放出的氨用于合成尿素;生成的丙酮酸经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后再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肌肉重新分解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再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

丙氨酸和葡萄糖反复地在肌肉和肝之间进行氨的转运,股将这一循环过程称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2.光合磷酸化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是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或光合细菌的载色体在光下催化腺二磷(ADP)与磷酸(Pi)形成腺三磷(ATP)的反应。

3.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 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4.酶的共价修饰调节某些酶蛋白肽链上的侧链基团在另一酶的催化下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共价结合或解离,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一调节酶的活性的方式成为酶的共价修饰调节5.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而不是高血糖的产物。

进食糖类物质也不会导致酮体增多。

6.P/O比值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克原子氧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或ATP摩尔数),即生成ATP的克分子数7.脂肪酸的β-氧化脂酰CoA在线粒体基质中进入β氧化要经过四步反应,即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个少两个碳的新的脂酰CoA。

8.暗反应暗反应是激发分子的热力学的缓和过程,是电荷的分离、电子的传递、磷酸化或短命的中间体形成等多种基本过程。

9.光反应光反应又称为光系统电子传递反应(photosythenic electron-transfer reaction)。

在反应过程中,来自于太阳的光能使绿色生物的叶绿素产生高能电子从而将光能转变成电能。

10.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α-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的过程。

名词解释1——精选推荐

名词解释1——精选推荐

1、名词解释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思想成果论,它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相统一的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典范。

是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事业,它是发展着、完善着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理论、建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3、三三制政策: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权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

4、有理有利、有节的三项原则:指自卫原则、胜利原则、休战原则。

5、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现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6、二五减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就是在原地租的基础上减少百分之二十五。

扶助农民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实行交租交息,保存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

7、三位一体的政策和策略: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只有争取到了中间势力,才能真正孤立顽固势力,在这个策略中,发展进步势和是最根本的,争取中间势力是关键的一环。

8、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9、一化三改:。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腹外疝嵌顿性疝:疝囊颈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升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为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这种情况称为嵌顿性疝。

2、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导致重要脏器血液供应障碍而产生危急症状。

3、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液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

4、癫痫持续状态:5、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6、门体分流性脑病:强调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形成侧支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而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7、亚临床性肝性脑病:对于有严重肝病尚无明显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而用精细的智力测验或电生理检测而发现异常情况者。

8、原发性肝癌:由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9、伴癌综合征:指原发生性肝癌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影响而引起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的一组症候群。

10、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11、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12、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勇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13、贫血: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14、再障: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细胞降低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

15、R--S细胞:是指来源于被激活的生发中心后期的B细胞。

16、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和感染。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12、避讳字:古人在语言表达中遇到可能触犯忌讳的人、事,常用更改古书文字的办法回避。一般是取同义、同音字代替,或省缺字的笔划。
13、无句读:旧版古籍无句读的标志,更没有分词成语:是经过冶炼、长期习用而流传下来的固定词语,具有高度概括性。
15、典故:古诗文多用典,或称“用事”,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6、异体字: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可以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
7、讹误字:是古书在反复传抄过程中,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混同造成。
8、形讹:就是某字在传写中误写成了形体相近的另一个字,使文意难通。
9、衍文:指典籍传抄翻刻中多了文字。
10、脱文:指典籍传抄翻刻中漏掉的文字。
11、错简:指典籍段落或者文句的次序颠倒错乱。
51、右文说:宋王子韶(圣美)所创,主张由声符推求语义,认为“声中有义”;朦胧意识到“声中有义”,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存在严重缺陷,主要是过分拘泥于字形。
52、同源词: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词。
53、推求语源:主要是从同源词中广泛系联派生词,即确定同源派生词之间的关系。
63、义界(标明义界):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
64、描写:即对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性能等加以描述。
65、譬况: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的不熟知的事物。
66、比较:即通过对比来释明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
67、举例:即举其一,以见其他。
68、由反知正:这是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
16、古译语:即音译的外来语。
17、词义的增加:指本义引申出新义后,本义在后代仍然使用,词的义项多起来了。
18、词义的减少:指原来不止一个意义,后来其中某些意义逐渐消失了。

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 (1)

4、美术片:电影四大片种之一。美术片: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的总称。。它以绘画或其他造型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不追求故事片的逼真性特点,而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段,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美术电影一般采用逐格拍摄方法把一系列分解为若干环节的动作一次拍摄下来,连续放映时时便在银幕上产生活动的影像。区别于故事片、纪录片的电影形式:1.影片中的形象和背景使用绘画、雕塑等美术手段创造出来的。2.这类影片使用逐格方式摄制的。
26、电影思维:已设思维一种特殊形式,指为创作影片影片所进行的与未来银幕形象有直接关联的思维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对未来影片放映效果的预见性,支配者正常思维过程,最大限制发挥电影特性的要求,制约着整个地位过程,这种思维是参与整个影片时机制作的全体人员—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师、美术设计师、音乐录音设计师、剪辑设计师等,协同进行的一场复杂的精神活动。
24、赛璐珞片:塑料的一种,透明,课染成各种颜色,在动画片制作中式很重要的素材,为作品本身着色。将铅笔画稿描绘道透明的赛璐珞胶片上,并着以颜色,然后与彩色背景丢放在一起用摄影机一张一张拍摄,从而形成连续的图像、就是动画片的基本原理。
25、色指定:根据色彩设定来指定具体用色。这类工具是在动画上进行标注,还要指定赛璐珞片着色所需的阴影,层次色以及所使用的颜色边旁。
11、先期录音:是指先录音后绘制画片,后期录音指先设置画
面后录音
12、个性动画片:一般是指这样的影片,它与以创造商业价值为目的的影院片和系列片相对应,篇幅较短不强调故事结构完整;从编剧、导演制作往往是有个人包揽或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参与;在动画技巧上进行有目的探索,在动画语言有鲜明的个性;主题,内涵最求某种耐人寻味的思考。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1特种设备的定义: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2.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G7024: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3.限速器: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值时,其动作能够切断安全回路或进一步导致安全钳或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起作用,是电梯减速直到停止的自动安全装置。

4.安全钳:使轿厢或对重制停在导轨上的机械装置5.对重:位于井道内,通过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保持曳引能力的装置、6特种设备检验人员的主要职责:在资格证书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的检验工作;编制检验方案;出具检验报告,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7安全特低电压:安全电压,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

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的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50v 8.tn-s系统通常称三相五线制。

由三根项线一根中线N和一根保护线PE组成9.安全系数:装有额定载荷的轿厢停靠在最底层站时,一根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载荷(n)与这根钢丝绳所受到的最大力(N)之间的的比值。

10.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载荷:钢丝绳公称截面积(mm的平方)和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与一定结构钢丝绳最小破断载荷换算系数的连乘积。

11.限速器: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值时,其动作能导致安全钳起作用的安全装置。

12.安全触点:在动作时应由装置将其可靠断开,甚至触电熔接在一起也能断开,所以使用安全触电就可以不考虑触点不断开可能造成的危险。

13.平衡重:为节能而设置的平衡全部和部分轿厢自重的质量。

14.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爆炸的混合物中可燃气体的浓度范围。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1、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2、要素膳:是根据人体需要量或推荐供给量为依据,采用氨基酸或水解蛋白,炭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盐及微量元素等配置而成的一种完全肠内营养制剂。

要素膳可供口服或管饲,在许多疾病的临床中使用,不需要消化或稍经消化即可吸收,使人体得到必须的各种营养素,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3、酪胺反应:当精神抑郁病人服用奋乃静、闷可乐、苯环丙胺等抗抑郁药物后,如果病人又吃奶酪等食物或者饮酒,这时往往会出现急速性高血压、面色潮红、脑血管意外等危险症状,也即酪胺反应。

转自环球网校4. 多酚:即多酚类化合物,是指分子结构中有若干个酚性羟基的植物成分的总称,包括苯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

多酚类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不少制品已列入天然抗氧化剂范畴,是优良的氢或电子的给予体,对能产生过氧化作用而导致结构和功能损伤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等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5.GTF:即葡萄糖耐量因子。

“葡萄糖耐量”是指在喂入或注射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后,身体的细胞从血液中转移葡萄糖使其含量回到正常血糖水平的速度。

“葡萄糖耐量因子”则指具有降低人体血糖含量的能力的含铬物质。

6.膳食调查:了解调查期间被调查者通过膳食所摄取的能量和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对照膳食营养供给量评定其营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7.营养监测:就是对社会人群进行连续的动态观察,以便作出改善居民营养的决定。

8.营养咨询:是指对健康人、病人进行营养状况调查、饮食调查、能量消耗调查、营养缺乏症的调查以及试验室的检查等,并作出营养状况评价,然后提供营养咨询意见。

9.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率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包括:色、赖、苯丙、蛋,苏、缬、亮、异亮,组氨酸。

10.维生素:是维持人和动物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为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者所合成的量难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

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 1

二、名词解释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

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

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

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

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

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

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

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

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三、问答题1.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类、辨析类考点导论部分1.语言学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我国的小学(中国小学)——我国的传统语文学小学时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因其是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的,所以中国的“小学”被称为经学的附庸。

3.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以古代书面语为研究对象,不重视口语研究。

语言研究和人物是给古代经典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

那时的语言研究处于从属地位,还没有发展成独立的学科。

语文学的语言研究的特点:1)只限于单一的语言,主要是本族语;2)依附于其它学科,没有专门的研究对象;3)研究方法:零散的、片面的;4)只重视书面语,口语问题没有涉及。

4.语言交际的过程:“编码—发送—传递—解码”五个阶段。

语言学关注的核心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它涉及对语言结构本体的研究,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最根本的问题。

(课本P23图)5.专语语言学以一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是专语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一种语言。

6.共时语言学(描写语言学)索绪尔明确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分别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如:现代汉语,以当代汉语普通话为研究对象。

由于它是从一个静止的角度研究语言,因此称为共时语言学。

7.历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其演变轨迹。

因此叫历时语言学。

例如:汉语史、英语史等。

8.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从研究对象上看,它研究人类的语言,着重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

(从对象范围上讲,并非强调universal,但毫无疑问universal也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从研究的侧重面看,它侧重于一般语言理论的研究。

(与具体的语言研究相对,或与交叉学科或应用性质的语言学分支学科相对)普通语言学,首先是语言科学。

其次是研究人类语言普遍性的科学,它把人类语言看成是人类行为和人类能力中普遍存在的、可识别的一部分,语言的一切形式和一切表现,即世界上全部语言及其在人类的各种不同情况中全部各不相同的用法,都构成语言学家的研究领域。

它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对人类语言的看法和研究结果的理论概括,是研究语言的本质、发展和起源以及语言的类型和分类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普通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普通语言学除一般的理论问题外,还包括语音、文字、语法和词汇等问题;狭义的普通语言学就是理论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和普遍语法的关系:普遍语法是普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部分。

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A语言的本质、发展和起源以及语言的类型和分类;B有关语言的各个部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的一般理论;C语言学的各家之说。

(这一点其实也可以说是包括上两点。

)以问题为纲,谈认识的发展。

每一个理论学派显然是普通语言学最直接的分支。

追求普通语言学的两条路径:A存在的悖论:个别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B两条路径:多语言/单语言(Chomsky)10.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的是专门研究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在各个方面的应用以及各有关实际领域的学问的统称,即指语言学只是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应用语言学所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11.理论语言学也称为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这是理论语言学的任务。

理论语言学的水平决定于具体语言的研究成果。

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些语言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大部分语言还研究得很不够,甚至还没有人去研究。

所以理论语言学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只是综合了一部分语言的研究成果,还有待于不断补充和修正。

☆(06辨析)理论语言学VS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就是普通语言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的是专门研究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的学额。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在各方面应用以及各有关世纪领域的学问的统称,即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应用语言学所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1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13.语言学流派1)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历史比较语言学,因其严谨的方法及科学的理论发展,可以说是普通语言学的先导。

比较语言学对原始共同语的追求也是一定程度上的普通语言学追求。

他们用一种语言阐明另一种语言,用一种语言的形式解释另一种语言的形式,体现了一定的普遍观。

(比较语法)如用梵语的形式解释许多欧洲语言的形式。

并且进行了多语言的比较。

代表人物:拉斯克的普通语言学观念。

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因为他的《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当之无愧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但他最关心的是语言的结构及系统,他一生孜孜不倦努力于建立一部普通比较语法。

不过他所希望建立的普通语法不是17、18世纪那种先验的普遍语法。

他认为真正的普遍语法应该“从真实的语言中抽取出来”,因此他把对各种具体语言的准确描写视为建立普通比较语法的先决条件。

一生出版了16部描写语法。

受植物分类法影响的系统分类论者。

与其说他是一个历史主义者,不如说他是忠诚的理性主义者。

2)结构主义语言学(补充)结构主义发展的代表性学派1)布拉格学派:音位学派2)哥本哈根学派:语符学派3)美国描写主义学派4)法国学派5)伦敦学派现代语言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

1.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竖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来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发展到第二阶段,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结构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源出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

(1)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

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

布拉格学派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所以又称“结构-功能学派”。

特鲁贝茨科依的《音位学原理》是这一学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

(2)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

代表人物有叶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共同汇成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区别于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3)美国结构语言学,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

先驱者是鲍阿斯和萨丕尔。

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

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

3.转换-生成语言学出现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乔姆斯基为代表,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

它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和说话的关系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区别: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行为,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生产出来的“产品。

”不能把语言和说话等同起来。

联系:①语言的存在必须以说话为前提,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孤岛上,没有说话的需要,不和别人交流,就会失去语言能力;②语言规则制约着说话,说话是人们对语言贵族的具体运用;③语言存在于说话和所说的话中,人们可以从所说的话中找出语言来。

总结:语言存在于所化和所说的话之中,人们可以从所说的话中找出语言来。

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也正是指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2.语言和言语的关系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区别:语言属于全社会,而言语则具有个人特点。

联系: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作用,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

总结: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认为人的言语活动可分为语言和言语两部分。

语言和言语是索绪尔的第一组根本对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