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刺与巨刺

缪刺与巨刺
缪刺与巨刺

“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也。”巨刺是根据经络气血阴阳相贯,左右倾移,上下互调而采用的一种选穴针刺方法。巨刺时,一般在与患侧相对应的健侧,部位相应,经络相应,经穴相应的部位取穴和针刺。另外,《内经》所载缪刺法,也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医学教育网原创左右交叉取穴法,所不同的是,巨刺是刺其经,而缪刺是刺其络。一般而言,巨刺法为,左侧有病,取右侧的经穴;右侧有病,取左侧的经穴。缪刺法:取各有关的经脉在四肢端的井穴(四末为阴阳之大络)及皮肤部出现郁血的络脉。巨剌主治肢体疼痛及功能障碍,如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肩凝症、偏头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缪刺主治中风、中暑、昏厥、急性热病等。

【巨刺】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身体一侧疼痛,而对侧的脉象出现异常的(见《素问·调经论》);经脉有病的(见《素问·缪刺论》)。

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身体一侧疼痛,而对侧的脉象出现异常的(见《素问·调经论》);经脉有病的(见《素问·缪刺论》)。

巨刺

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即人体一侧有病而选取对侧经穴治疗的刺法。《素问·缪刺论》指出巨刺用于“邪客于经”的病痛,并“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本法与缪刺二者均于痛处对侧取穴,但刺巨刺刺经,缪刺刺络。

或为“互刺”的误写

缪刺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虽有身体外形疼痛的症状,但脉象(九候)正常的(见《素问·调经论》);络脉有病的(见《素问·缪刺论》)。缪(miù)刺刺法名。缪为交叉之意。《素问·缪刺论》:“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又“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指人体一侧络脉有病而针刺对侧络脉的方法。与巨刺交叉取穴刺经有异。

古刺法。出《素问·缪刺论》,又称交经缨刺。指左侧有病取右侧穴,右侧有病取在侧穴的交叉刺法。本法与巨刺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巨刺刺经,缪刺刺络。临床一般以浅刺井穴和呈现郁血的络脉为主。用以治疗络脉的病变。

64章缪刺

黄帝问曰:何谓缪刺?岐伯对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孙脉,留而不去,入舍於络脉,留而不去,入舍於经脉,内连五脏,散於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乃邪之从皮毛而入,极於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孙脉,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经,溢於大络而生奇病焉。夫邪客大络

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及於经俞,名曰缪刺。曰: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其与巨刺,何以别之?曰:邪客於经也,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病易且移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曰缪刺。曰:缪刺取之何如?曰:邪客於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箫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五日已。邪客於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痺舌卷,口乾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小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数日已。邪客於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邪客於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痛,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邪客於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急而支胠,胸中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邪客於臂掌之间,不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邪客於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眇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取右,右取左,如行十里顷而已。人有所堕墬,恶血留於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左取右,右取左。善惊善悲不乐,刺如上方。邪各於手阳明之络,饮人耳聋,时不闻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右取左,左取右。凡痺行往来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生死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痏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其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如故,复刺之如法,以月生死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渐少之。邪客於足阳明之络,令人鼽衄,上齿寒。刺足大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邪客於足少阳之络,令人箫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邪客於足少阴之络,令人咽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下中央之络,各三痏,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邪客於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篝,不可以仰息。刺其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刺右,右刺左。邪客於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箫而痛,内引心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而痛。刺入傍三痏,立已。邪客於足少阳之络,令人留於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留针,以月生死痏数,立已。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过脉出耳前者。齿龋刺手阳明立已;不已,刺其脉入齿中者立已。邪客於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脉,缪刺之於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间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刺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嗌中肿,不能内唾,不能出唾者,缪刺然骨之前出血,

立已。左取右,右取左。邪客於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者,皆会於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后刺手大指内侧爪甲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筒吹其两耳中,剔其左角之发方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循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痛者,缪刺之。目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

(缪如纰缪纲纪)

帝曰∶予闻缪刺,未得其意。岐伯曰∶邪客于皮毛,入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疾也。夫邪客于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得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曰∶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谷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取五日已。

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数日已。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支,胸中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二日二,十五日十五,十六日十四。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已。人有所堕,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而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肉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下。刺足下中央之脉各三。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小腹,控,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脾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为数,发针立已,左刺右,右刺左。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傍刺之,三立已。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以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治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肺入齿中者立已。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肺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间一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出之。足阳明中指甲上一,手大指、次指甲上一,立已。左取右,右取左。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

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有痛而经不痛者,缪刺之,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身形有病,九候莫病,则缪刺之。

黄帝内经·缪刺论原文

黄帝内经·缪刺论原文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 黄帝问道:我听说有一种缪刺,但不知道它的意义,究竟什么叫缪刺? 岐伯回答说:大凡病邪侵袭人体,必须首先侵入皮毛;如果逗留不去,就进入孙脉,再逗留不去,就进入络脉如还是逗留不去,就进入经脉,并向内延及五脏,流散到肠胃;这时表里都受到邪气侵袭,五脏就要受伤。这是邪气从皮毛而入,最终影响到五脏的次序。象这样,就要治疗其经穴了。如邪气从皮毛侵入,进入孙、络后,就逗留而不去,由于络脉闭塞不通,邪气不得入于经脉,于是就流溢于大络中,从而生成一些异常疾病。邪气侵入大络后,在左边的就流窜到右

边,在右边的就流窜到左边,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但只影响到络脉而不能进入经脉之中,从而随大络流布到四肢;邪气流窜无一定地方,也不能进入经脉俞穴,所以病气在右而症见于左,病气在左而症见于右,必须右痛茨左,左痛刺右,才能中邪,这种刺法就叫做缪刺。 【原文】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译文】 黄帝道:我想听听缪刺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道理是怎样的?它和巨刺法怎么区别? 岐伯说:邪气侵袭到经脉,如果左边经气较盛则影响到右边经脉,或右边经气较盛则影响到左边经脉;但也有左右相互转移的,如左边疼痛尚未好,而右边经脉已开始有病,象这样,就必须用巨刺法了。但是运用巨刺必定要邪气中于经脉,邪气留脉决不能运用,因为它不是络脉的病变。因为络病的病痛部位与经脉所在部位不同,因此称为缪刺。 【原文】 帝曰:愿闻缪刺奈何?取之何如? 岐伯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

董氏奇穴刺络疗法之运用

刺络疗法之运用 针灸, 刺络疗法, 穴位, 医学, 董氏奇穴 本人研究刺血系随董师而起,现今临床应用者亦率多以董师之穴位及刺法为主。董师之刺血穴位及主治已散见于本书各章。现附录此文,可使各位读者对全书之刺血有一较全面之 了解,并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刺络治疗是中国医学精彩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在针灸医学中,应用极为广泛,且效果极为惊人,几千年来,我国各科医学文献里,虽然散见着不少此种疗法治病的记录,但能做全面整理,应用于临床,并著为专书者,从未得见,余从董师景昌学习针灸多年,常见董师应用三棱针治疗,数年大病往往霍然而愈,剧烈疼痛亦可止于倾刻。其效果真是令人不可 思议,此种疗法适用于任何疾病,却疗效不逊于毫针,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随侍老师之 侧,每见董师应用棱针,尝叹此种针法之神奇,退访名医,除董师外,中国针灸家之精于 此道者,可谓旁无二人,董师直可称之此中泰斗而无愧。余临床二十余万人次,以此治愈重病顽病甚多,益觉刺血疗效之实际及可贵。近年曾赴安徽拜访大陆刺血权威王秀珍老医 师,刺血另有特色,亦颇值得研究。 刺络俗称“放血”又称“刺血”,或称“点刺”,就是用锋利的器械(一般指三棱针而言) 在患者体表上某一部位刺破血管,使之流出一些血液,以期达到治病目的。 刺络为人类各种医疗方法中,具有最长久历史的一种,从砭针与九针之形式及《内经》之 记载来看,刺络疗法在中国古代医术中是占有很重要地位的。 《灵枢◎小针解篇》曾说:“宛陈则除之”,意思就是说久病应以放血刺而除去。《甲乙经》也说:“经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刺而泻之万全” 这说明了刺络的应用及重要。 放血的范围,一般可指三大类,即经脉、络脉和孙络。络脉是小静脉,孙络是末梢毛细脉管,这些血管在没有病变时不甚显著。因有病变才会出现,形如小红虫状或成红丝状,或成白条状,隐在皮里或露在皮外,也有的成细小红点,漫散全身各处。经脉则指较大的静脉,形状特别明显,颜色特别紫蓝,常呈怒张状态,俗称“青筋”。此种情况多发生在委 中、尺泽、四肢外侧,更有发生在肩胛与腹壁的。 刺络中最重要亦最常用者即为静脉刺络,在下节中我们将详细说明。 一、静脉刺络之常用部位及适应症 静脉刺络常用之部位: 1.肘窝部为自古常用之部位,相当尺泽、曲泽穴位视鼓起之青筋放血。 主治:呼吸器及心脏病(心绞痛用之特效),霍乱、中暑、上肢风湿神经痛、五十肩、半

成都中医药大学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院 中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学制:七年层次:长学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方式,培养具有较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及诊疗技能,较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正确的中医理论思维,较熟练的中医临床技能和较高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能继承导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能从事中医学临床及科学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学位授予:医学学士、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汉语、中医文献学、医用生物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针灸学、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各家学说、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就业方向: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学术编辑出版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 中西医临床医学省级特色专业学制:七年层次:长学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方式,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系统掌握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知识诊

治疾病,有较强的临床辨证论治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能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门人才。学位授予:医学学士、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汉语、中医文献学、医用生物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针灸学、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各家学说、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就业方向: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学术编辑出版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 中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学制:五年层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中医学及相关中西医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常见急重症进行处理的能力,能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学位授予:医学学士。主要课程: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等。就业方向:医疗机构,医药企业,教学、科研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

董氏奇穴八种对应取穴法精编版

董氏奇穴八种对应取穴法 标幽赋说:『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董师善用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针右,右病针左,绝不在局部针刺,其治病常采对应取穴,效果卓著。 董师常用之对应取穴法有下列八种: (一)等高对应:即在痛点对侧相等部位施针,左侧病痛可取右侧等高点,右侧病痛也可取左侧等高点,例如左曲池痛可针右曲池。这与物理学说之共振理论,有其相合之处,而采用单侧或双侧共穴针刺。 (二)手足顺对:将上肢与下肢顺向并列,以肘对应膝为中心对应,可有下列对应:即肩对髋、上臂对大腿、肘对膝、下臂对小腿、手对脚。如髋有病可取肩部穴位(例:肩中穴)施治:膝部有病取曲池或尺泽(肘后歌)施治(反之肩部有病也可取髋部穴位施治,肘部有病也可取膝部穴位施治)。个人常以小节穴治脚踝痛,即系此一对应之运用。 (三)手足逆对: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对应:即肩与足、上臂与小腿、肘与膝、下臂与大腿、手与髋。如足踝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治疗,大腿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反之肩部有病可取足部穴施治,下臂有病也可取大腿穴施

治),董师常取手上灵骨、后溪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个人亦常取支沟、外关治大腿痛酸,均系此一原理之应用。(四)手躯顺对法:上肢除与下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呈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上臂与胸(或背)脘,肘与脐(腰),下臂与下腹(腰骶),手与****。如腰骶或下腹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病可取手部穴治疗(反之下臂病也可取下腹或腰骶穴位施治)。董师以大闾等五间穴治疝气即与此一原理有关。 (五)手躯逆对法:将上肢舆躯干呈逆向并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手(腕)与头(颈),前臂与胸(背)脘,肘舆腰),臂舆下腹(或腰骶),肩舆****。如胸脘有病可取前臂穴位施(如用内关或董氏奇穴火串、火陵治心悸、胸闷等),下腹有可病取上臂穴位施治(反之前臂及上臂有病,亦可取胸脘及下腹位施治)。董师以肩部之天宗、云白等穴治妇科****病及目前行之手针以手指治头病都与此一原理有关。(六)足躯顺对法:下肢除与上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下肢与躯干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大腿与胸(背)脘,膝舆脐(腰),小腿与下腹(腰骶),足与****。如胸背有病可针大腿,腹有病可针小腿,反之大腿及小腿有病,亦可在胸腹施治。临床常以大腿部位之驷马治肺、三通治心,个人常以门金治经痛,大敦、隐白治崩漏,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91759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面瘫病 西医病名:面神经炎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三、鉴别诊断 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 四、治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设备询价工作单公司名称(盖章): 联系人:联系电话: 1、询价会报名截止时间为2019年月日。 2、拟参与询价公司要提供详细的名称、型号、技术指标及供货时间。 3、报价均为福州现场交货人民币价。 4、报价的产品必须提供原厂的彩页。 5、询价单需要一式四份 6、询价时间和地点:时间-- 2019年月日上午,地点----。

技术规格偏离表报价方名称(全称):

附件: 项目1 游泳池更衣柜 1批 泳池更衣柜采购清单 货物名 称 技术参数单位数量样图 泳池更衣柜1 1.更衣柜材质:ABS全新工程塑料制 成,内置层板。 2.锁芯、排片及钥匙为铜质,外壳全 度镀铬处理,防水耐用。 3.工艺:采用钢制模具注塑一次成 型。 4.板材厚度:侧板:22mm、顶板:30mm、 底板:30mm、门板:32mm、底座:80mm 5.规格:1940*1304*436 mm(4门*4) 6.单门规格:465*326*436mm 7.采用手环感应锁 8.门板为弧形,门板内面设有储物槽 9.门板配备号码牌 组16 泳池更衣柜2 1.更衣柜材质:ABS全新工程塑料制 成,内置层板。 2.锁芯、排片及钥匙为铜质,外壳全 度镀铬处理,防水耐用。 3.工艺:采用钢制模具注塑一次成 型。 4.板材厚度:侧板:22mm、顶板:30mm、 底板:30mm、门板:32mm、底座:80mm 5.规格:1940*978*436 mm(4门*3) 6.单门规格:620*326*436mm 7.采用手环感应锁 8.门板为弧形,门板内面设有储物槽 9.门板配备号码牌 组3 注:1.更衣柜保质期6年,锁具保质期2年 2.合同签订后20日内供货及安装完成。

何立群教授情况简介 - 上海中医药大学

合作导师何立群 一、简介 何立群男 1959年8月生浙江 宁波人,医学博士。 198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2005 年在上海中医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5、2006年先后二次赴日本富山医科 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和美国Baylor 医药院从事研究工作。现任上海市中医 药研究院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中 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肾内科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国家FDA药品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中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上海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兼学科组中医一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国医刊》、《临床肾脏病杂志》、《上海中西医结合学报》等八家国内核心杂志的常务编委和编委。曾先后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全国卫生系统优秀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和上海市领军人才。 主要科研成果 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蛋白尿、血尿、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研制出治疗肾病综合症蛋白尿的经验方“四蚕汤”和治疗慢性肾衰的中成药制剂抗纤灵冲剂在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及肾纤维化方面已取得明显的临床及实验疗效,分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上海市及上海市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共9项,近5年来在《JASN》、《Phytotherapy Research》等英、美、

火柴棒医生周尔晋简介

周尔晋简介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人也,义务行医40年、约有10多万人次、对230多种病例的临床验证后,总结出不用吃药和打针就能治愈疾病的一种全新的中医治疗方法。 他是从《黄帝内经》的“缪刺论”中悟出下病上治、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间有病四边治、四边有病中间治及上、下、左、右、中,求法于经络、穴位却又不拘泥于穴位的人体X形平衡治疗方法。 他总结出来的“高低医疗学”是自古以来从未有的理论,即研究通过人体的高升点来医治人体的低沉(病)点以及如何达到人体的相对平衡的理论。同时他总结和开发了人体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体丰富的“内药”,调动人体神奇的“内药”、神奇“加速”自愈的平衡力,真可谓是“四两拨千斤”。 周淳,周尔晋之子,周氏特色疗法传人。早年间即随父学习并到全国各地讲学,传播X形平衡法、小儿推拿等,深受患者喜爱。多年来,其一直秉承周氏疗法的一贯宗旨,无私为患者服务,致力于周氏疗法的传播与推广。 主要著作 《人体X形平衡法》、《人体药库学》以及实践篇《火柴棒医生手记》是人体药库学的三部曲总计130余万字,配图800余幅,神奇、易学、易懂、自学、自治、奇效、安全、省力、省时、省钱。 其著作《捏捏小手百病消》《压压手脚耳,治好老毛病》是火柴棒医生,“中医奇人”周尔晋行医40年心血力作。告诉父母们,孩子的小手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医药宝库,不打针,不吃药,也能让孩子不得病、少得病,健健康康一辈子。还告诉我们大家,老年人的健康是全家人的福气,身体健康才是幸福的晚年,而健康的密匙就在我们的手脚耳上,只要动动手,就能有个乐活的晚年时光。 社会贡献 为拯救万民免遭疾病之痛,他虽不富裕,却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无偿的将他毕生的心血奉献给全社会,义务行医40年,十余万人次亲身体验,证明方法安全有效。 人体X形平衡法不是民间的单方,它是中华传统医学的一朵奇葩,是目前中医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它源于《黄帝内经·缪刺论》:“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这句话的意思是全身无穴,全身是穴,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也就是X形平衡法实践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我通过三十多年,近十万人次的二百三十多种病例实践验证,大胆地创新,从中发现了“中间有病四面治,四面有病中间治”的“上、下、左、右、中”的全新论点。这充实了《黄帝内经》的新内容,填补了《缪刺论》的空白,是对中华传统医学的伟大贡献,为人们的自我保健创造了良好条件。 周尔晋人体X形平衡法 人体X形平衡法是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治病方法。人体X形平衡法是用火柴棒、小木棒、牛角棒、手指等按压穴位的方法,非常适合老年人。 它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的“缪刺论”。从中我悟出并发明了下病上治、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间有病四边治、四边有病中间治,以及上、下、左、右、中,求治于经络、穴位,却又不拘泥于经络、穴位的一种全新的全身是穴,又全身非穴的中医按摩治疗方法。 2.人生有宏观的运动,就是体育与竞技运动,还应有微观的运动,即体穴与耳穴按摩运动,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微观的细胞运动。这两种运动对于人类来说,如同两条腿走路,是缺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

杨叔禹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性别男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防治 学术专长 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奖”,“中国优秀院长”获得者。长期从事糖尿病等代谢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创建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提出消渴病“经纬辨证”学说,探索糖尿病辨证量化,研制出“平糖浓缩胶囊”等系列方药临床疗效好。主持课题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支撑计划各1项。发表SCI及核心刊物论文30余篇;主编《糖尿病中西医研究进展》等6部专著。 导师姓名李学军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性别男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厦门市第一医院 研究方向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 学术专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科主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基础及临床研究。发表SCI及核心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导师姓名陈健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厦门市中山医院研究方向骨质疏松 学术专长 陈健:男,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分会理事,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厦门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老年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奖共四项(第一作者2项,第三作者2项)。目前主要承担研究课题3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4篇。主编大学规范教材1部,参编3部。 导师姓名杜好信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厦门市中医院 研究方向食管癌乳腺癌研究 学术专长 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市政府引进人才(2006年)、林巧稚奖章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常委。厦门市胸心外科学会副主委。在三甲医院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4部,承担厦门市科技局资助课题两项,福建省卫生厅资助课题一项。擅长乳腺癌早期诊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胸部微创手术以及食管癌、肺癌、气胸等胸部疾病的外科诊治和临床研究。 导师姓名管昌益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性别男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工作单位厦门市中医院 研究方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刺络放血疗法利弊,你了解了吗-

刺络放血疗法利弊,你了解了吗? 刺络放血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常见,操作之后有退热作用、止痛作用、解毒作用、泻火作用、消肿作用等,好处多多;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刺络放血疗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就是不卫生,如果不及时进行消毒的话很容易出现感染。 ★一、刺络放血疗法好处 1、退热作用

中医认为发热主要有两种,一为阳盛发热,一为阴虚发热。放血的退热作用,则适用于前一种。因为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盛,从而减少了血脉中的邪热,使机体的气血趋于正常。 2、止痛作用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在其经脉中必有闭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疗法可以直接带出经脉中的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的壅阻的局面,经脉畅通了,疼痛立时可止。临床许多急性病,例如咽喉痛及偏头痛等,应用放血疗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效果。

3、解毒作用 中医所说的解毒作用,是指机体在病理的状况下,由于自身机能障碍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现的证候,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红丝疔”,以及毒邪浸淫而生的疮疡痈疽。放血不仅能使侵及机体的毒邪随血排出,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血调气”的作用,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以抑制病邪扩展与再生。 4、泻火作用

中医认为,火热内扰,可致多种病证,常表现为心烦不安、口舌生疮、肢体疼痛肿胀、急躁易怒,甚至发热、神昏、谵语等症状。放血疗法可以直接使火热之邪随血而泻,适用于多种热证。 5、消肿作用 肿痛多由于气滞血涩,使经络瘀滞而造成的。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经脉中瘀滞的气血与病邪,促使经脉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

★二、刺络放血疗法弊端 刺络放血疗法的功效有清除体内瘀血、达到通络化瘀的作用。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是需要引起注意的,首先第一个就是卫生问题,如果不注意消毒很容易造成感染发生。另外是放血量控制的问题,容易造成失血过多。还有就是没有经过专业的消毒设备消毒,针等再次使用,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所以要用该方法治疗,要到正规的中医院进行。

论大络_奇病和缪刺_朴镐骏

天津中医药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年8月第26卷第4期Aug .2009,Vol.26No.4 ·留学生园地· 《素问·缪刺论》曰:“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 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这段话论述了邪气侵袭人体后的病理传变和治疗方法,要准确理解这段话,则有必要对大络、奇病和缪刺展开深入的探讨。1大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干,络脉是由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正如《灵枢·脉度》所言:“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而大络的具体内涵《内经》没有给出确切的 描述。《黄帝内经太素》[1] 注解曰:“大络,十五络也。”但十五络脉有自己的循行、主病、络穴,而且《灵枢·经脉》中十五络脉的大部分主病与《素问·缪刺论》中的病候不合,而《素问·缪刺论》中病候没有一条用络穴治疗。所以大络究竟有什么特点,仍然有必要探讨。《灵枢·逆顺肥瘦》和《灵枢·动输》在论述冲脉循行的时候均提到了少阴之大络,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可见少阴之大络是由深处的腹腔浅出体表,并呈离心性循行。《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说明胃之大络既能加强脏腑之间的联系,同时也由体腔浅出体表,并有“宗气”运行其中,且根据其搏动情况可对人体的气血及其运行状况进行诊断。《灵枢·周痹》曰:“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这里大络是可以目视到的,必定循行在身体浅表部位,既可能呈现“结而不通”的状态,也可能有“脉陷空者” 的表现。《灵枢·经脉》曰:“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 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 纵。” 这一论述表明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呈向心性循行,而脾之大络发生病变则有虚实之分。《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和《灵枢·四时气》指出,三焦病腹满而胀,治疗取太阳之大络,刺委阳穴(三焦经的下合穴)。《灵枢·刺节真邪论》论述狂证的治疗,当取足阳明及大络,但未明言所取具体部位。 综合以上《内经》中关于大络的论述,可将大络的特点归纳如下:大络既可行于体表,也可行于体内,加强脏腑表里内外的联系;大络的循行方向是双向的,既有向心性循行,也有离心性循行;大络不单运行血液,也有气循行其中,胃之大络运行宗气的状况同时具有诊断价值;大络的病变不单有局部“血结”的实证和“脉陷”的虚证,尚且有“身尽痛”或“百节尽皆纵”之类的全身性虚、实证;大络循行于体表的部位可以根据病情而选择用来进行针刺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2 奇病 奇病在《内经》中有专门的论述,具体集中在《素问·病能论》、《素问·奇病论》和《素问·大奇论》中。《素问·病能论》曰:“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表明奇病和四时阴阳密切相关,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则更支持了这一观点。《素问·玉版论》曰:“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云。”《素问今释》认为“阴阳反他”应为“‘阴阳反作’,乃阴阳的反常变化,也即本篇所说的‘奇恒事也’”。[2]何希捷等认为:1)“奇病”奇异广大,病种多,范围广。2)“奇病”异乎寻常,病因出多端,病变更复杂。3)“奇病”脉证乖常,复杂多变,预后较作者简介:朴镐骏(1968-),男,天津中医药大学2005级研究生,从事针灸推拿专业。 论大络、奇病和缪刺 朴镐骏1,李 平2 (1.韩国;2.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 300100) 摘要:《素问·缪刺论》是《内经》中论述刺法的重要一篇,其中涉及到大络、奇病和缪刺,从病位、病机和刺法3个方面完善了对奇病的诊断和治疗。就大络、奇病和缪刺这3个概念展开分析与探讨,以期有裨于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 关键词:缪刺论;大络;奇病;缪刺中图分类号:R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19(2009)04-0346-02 346

全国中医药大学排名

全国中医药大学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广州中医药大学 3、上海中医药大学 4、南京中医药大学 5、成都中医药大学 6、山东中医药大学 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8、天津中医药大学 9、湖南中医药大学 10、辽宁中医药大学 11、湖北中医药大学 12、浙江中医药大学 13、长春中医药大学 14、福建中医药大学 15、江西中医学院 16、河南中医学院 17、陕西中医学院 18、云南中医学院 19、广西中医学院 20、安徽中医学院

21、甘肃中医学院 22、贵阳中医学院 23、山西中医学院 分类排名 一、从建校时间排名:1956年,政府决定在东、南、西、北各建一所中医类本科院校,即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这四所是最早建校的中医类本科大学。 二、从国家级重点学科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覆盖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5个) 2、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 3、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4、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6、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7、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8、天津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9、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10、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11、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除外,长春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12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或省级重点学科,目前尚无国家级重点学科。 三、从更名时间排名:各中医院校建校之初,均名中医学院,从90年代以来,一批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 1993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 1995年,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1996年,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天津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针灸的26种刺法大全

中医针灸的26种刺法 —1— 腧刺 这种针刺治疗方法用于五脏有病时,腧指四肢荥穴和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的五脏俞穴,就是心腧、肺腧、肝腧、脾腧、肾腧,用以治五脏疾病。 由于这种针刺法是刺特定的腧穴,故称之为腧刺,在临床上对结石性胆囊炎的疼痛,针刺胆腧穴针感可直达病所,即能止痛,故《灵枢·官针篇》曰:“腧刺者,刺诸经荥腧,脏腧也”。 —2— 远道刺 下肢合穴能主治六腑疾病,这种刺法称为远道刺。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故称下合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合治内府……胃合入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腘横纹外端,股二头肌腱外缘),膀胱合于委中穴(腘横纹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灵枢·刺节真邪篇》:“刺府俞,去府病也”;《灵枢·官针篇》讲:“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琐府腧也。” —3— 经刺 经脉所过之处有结聚者,如郁血、硬结、压痛等常用经刺法。由于是直接刺大经,故称之为“经刺”。治疗腱鞘囊肿基本上是用这种刺法。又如“经络触诊法”和以触诊所得的阳性反应处为针刺点的治疗方法,均属经刺法。《灵枢·官针篇》曰:“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

—4— 络刺 这是刺皮肤上的小络脉,使其出血以泻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素问·调经论》中指出:“病在血,调之络。”目的在于泻郁滞络脉之间的邪热。 《灵枢·百病始生篇》讲:“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病热之邪所致血溢,必调治络脉。由于是刺在络脉上,所以称“络刺”。 近代临床上应用的各种浅刺、点刺放血法———如三棱针(古代叫锋针)或小针刀放血法、皮肤针重刺放血法等都属于本法范围。“刺络(放血)拔罐法”,就是在本法的基础上与拔罐疗法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 —5— 分刺

黄帝内经:素问第63章 缪刺论

缪刺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翻译】黄帝问道:我听说有一种“缪刺”,但不知道它的意义,究竟什么叫缪刺? 【原文】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翻译】岐伯回答说:大凡病邪侵袭人体,必须首先侵入皮毛;如果逗留不去,就进入孙脉,再逗留不去,就进入络脉如还是逗留不去,就进入经脉,并向内延及五脏,流散到肠胃;这时表里都受到邪气侵袭,五脏就要受伤。这是邪气从皮毛而入,最终影响到五脏的次序。象这样,就要治疗其经穴了。如邪气从皮毛侵入,进入孙、络后,就逗留而不去,由于络脉闭塞不通,邪气不得入于经脉,于是就流溢于大络中,从而生成一些异常疾病。邪气侵入大络后,在左边的就流窜到右边,在右边的就流窜到左边,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但只影响到络脉而不能进入经脉之中,从而随大络流布到四肢;邪气流窜无一定地方,也不能进入经脉俞穴,所以病气在右而症见于左,病气在左而症见于右,必须右痛茨左,左痛刺右,才能中邪,这种刺法就叫做“缪刺”。 【原文】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翻译】黄帝道:我想听听缪刺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道理是怎样的?它和巨刺法怎么区别? 【原文】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翻译】岐伯说:邪气侵袭到经脉,如果左边经气较盛则影响到右边经脉,或右边经气较盛则影响到左边经脉;但也有左右相互转移的,如左边疼痛尚未好,而右边经脉已开始有病,象这样,就必须用巨刺法了。但是运用巨刺必定要邪气中于经脉,邪气留脉决不能运用,因为它不是络脉的病变。因为络病的病痛部位与经脉所在部位不同,因此称为“缪刺”。 【原文】帝曰:愿闻缪刺奈何?取之何如? 【翻译】黄帝道:我想知道缪刺怎样进行,怎样用于治疗病人? 【原文】岐伯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取五日,已。 【翻译】岐伯说:邪气侵入足少阴经的络脉,使人突然发生心痛,腹胀大,胸胁部胀满但并无积聚,针刺然谷穴出些血,大约过一顿饭的工夫,病情就可以缓解;如尚未好,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新近发生的病,针刺五天就可痊愈。 【原文】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

刺络疗法

刺络疗法 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也叫放血疗法。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一般刺血后再拨罐。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 1、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2、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 刺血后的反应: 1、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 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2、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 1、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2、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刺血的禁忌: 1、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2、严重的心脏病。 3、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4、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5、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6、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 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 1、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2、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3、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4、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 从出血看病法: 1、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2、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

湖北中医药大学简介

湖北中医药大学简介 基本情况 概述 50多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医、理、工、管、文5个主要学科门类,办学层次齐全,在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院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100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正、副教授425人,硕士生导师349人,博士生导师48人。学院现设有26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学院现有临床教学基地60余所,其中附属医院8所(其中1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

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教学、实习基地50多所。 湖北中医药大学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 准。 学校图书馆是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湖北分中心,藏书94万册,生均82册,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电子图书50万册。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校园网,覆盖了学校新老校区,现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授权的“二级节点”单位。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授予《中国中医药网站》建设单位,为促进中医药文化交流、打造中国中医药资源数据中心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学校被省信息产业厅批准

为“湖北省重点开放实验室”。学院是卫生部批准的全国中医药师资培训基地,承担着内经、伤寒、中医内科学、针灸学、金匮要略等学科的师资培训任务。 学科建设 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校拥有内经学、伤寒学、针灸学、中医肝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脑病学、中医信息学7个国家局级重点学科,中医学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设有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推拿学2个省级优势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药学2个省级特色学科。

学院是全国首批招收中医专业研究生的高等院校之一,有着26年的研究生办学历史,1993年获的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北省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院校之一。现拥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2个博士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2个硕士点,2007年卫生部批准设立1个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之一;取得了对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授予硕士学位的资格。199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先进单位”。 办学规模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 (转载)人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小小的眼白睛分成八区,容纳13个穴,各区的比例相等,但1、2、4、6、7五个区是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各占二分之一,平分春色。3、5、8区是上焦、中焦、下焦,自占一个整区。眼针穴不另取穴名,属于某区即名某区名,如“上焦区”、“肝区”等,总名“眼针眶区十三穴”。穴的位置均距眼眶2毫米。整个经区也不过指头大小,与经穴和经外奇穴差不多,而一区两穴的就更小了。找穴时以瞳孔为中心,按钟表的比拟把各区分辨清楚,每个穴占据眶内眶外一定的范畴,找穴要准是首要条件。 眼图八区与脏腑的关系,口诀: 乾一肺大肠,坎二肾膀胱, 艮三属上焦,震四肝胆藏, 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 坤七脾和胃,兑八下焦乡。 以钟表比拟眼图表 左眼右眼 卦区顺时针进行区逆时针进行 乾 1 自10时30分至12时 1 自1时30分至零时 坎 2 自零时至1时30分 2 自12时至10时30分 艮 3 自1时30分至3时 3 自10时30分至9时 震 4 自3时至4时30分 4 自9时至7时30分 巽 5 自4时30分至6时 5 自7时30分至6时 离 6 自6时至7时30分 6 自6时至4时30分 坤 7 自7时30分至9时7 自4时30分至3时 兑 8 自9时至10时30分 8 自3时至1时30分 取穴原则 取穴即所用的穴,又名配穴。一般针灸取穴比较复杂。眼针疗法取穴只有三种方法, (1)循经取穴,眼针循经取穴,即确诊病属于哪一经即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几个经区。 (2)看眼取穴据观眼识病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 (3)病位取穴按上、申、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在哪里即针所属上、申、下哪个区。例如头痛项强,不能举臂,胸痛等均针上焦区;胃痛,胀满,胁痛等针申焦区;脐水平以下,小腹,腰臀及下肢,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均针下焦区。

刺络放血疗法

刺络放血疗法 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也叫放血疗法。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一般刺血后再拨罐。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 1、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2、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 刺血后的反应 1、 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2、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 1、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2、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刺血的禁忌 1、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2、严重的心脏病。 3、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4、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5、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6、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 1、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2、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3、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4、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 从出血看病法 1、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2、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 临床经验 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以下这些经验同样效果好。 1、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2、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3、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4、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