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民主政治的扩展——政治妥协与法德代议制民主》学案

【自主预习】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1.变迁过程:

(1)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2)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1815)资产阶级独裁帝制。

(拿破仑的功过是非: A、在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采取措施捍卫了大革命成果,发展了资本主义。尤其制定了系列资产阶级法律文件,其中《》是大革命成果的结晶,成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B、其对外征战,功过参半:早期战争是为了保卫革命成果,传播了大革命思想,属于革命的、进步的、正义的民族战争;但后期战争带有侵略性和争霸性。)

(3)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封建君主专制。

(4)七月王朝:(1830---1848)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5)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6)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资产阶级独裁帝制。

(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必修一P129

1.背景: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政治体制在制与制之间反反复复。工业革命后,围绕政体问题,以工业资产阶级为主的与保皇派展开了长期的争论。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形式规定采用共和政体,史称“”。共和制确立根本原因:君主制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的发展,法国人民要求民主政治。

2.宪法主要内容

(1)行政权归总统,并赋予总统极大权力(任期七年,国家和军队最高统帅,任命官员、缔结条约等权;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立法权归两院制议会,赋予很大权力(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3)规定普选产生众议院,众议院选出参议院,两院再选出总统。马赛曲为国歌、共和形式永不动摇等。

3.如何评价1875年法国宪法?

2.法国政体变迁特点及原因

(1)特点: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2)原因:

①法国有近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历史,封建主义在法国根深蒂固,君主复辟传统势力相当强大。

②资产阶级内部派别多,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有限。

③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小农意识成为君主制复辟的温床。

3.对法国政体变迁的认识:

①民主战胜专制是一个、、过程。

②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③在推动民主化进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历史作用。

德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背景:德国统一

2.宪法内容:

①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②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创制法律、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③宰相(内阁首脑):只对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④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任命代表组成,权力相对;帝国议会由

产生,权力很小。议会有权,但皇帝可以否决议会制定的法律。

3.如何评价德国1871年宪法?

积极:德国在形式上建立起政体;

局限:软弱, 强大。民主立宪是虚, 是实;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色彩浓厚。与相结合,使德国极具侵略性,给德国和世界带来严重影响。

一、妥协下的共和险胜——法国

探究一:法国政体中内阁、总统、议会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材料一: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与两院一样的法律创制权,还执掌国防、外交事务,拥有任命文武官员权力。但合约及商约须经两院通过后才可定案;未经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战,除第一年外,总统再也没有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力。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新设立的参议院议员由法国各地的地方议员以及官员选举产生,300名参议员每一届任期九年,其中有75名终身参议员,由参议院自己内部选举产生。总统要解散下院必须获得参议院的同意。由于参议院是由地方精英选举产生,保守派夺得多数是常态。

材料三:议会制下的法国议会频繁使用倒阁权,内阁更迭频繁。第三共和国经历了98届政府,平均每届政府只能维持七个月的时间,最短的政府只有3天就宣告倒台。

—徐晓飞《法国半总统制的前世今生》

探究二: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妥协在1875年宪法中如何体现的?

材料四:对共和派而言,虽然宪法未对国家政治体制做出明确规定,但既然宪法承认了‘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那么自然也就意味着承认共和国本身;而对君主派来说,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参议院又由间接选举产生,一俟君主派得势,只要将宪法略加修改,总统可以变为国王,参议院可以变为贵族院。”

——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探究三:德意志1871年帝国宪法是如何体现政治妥协的?

材料一: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的。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颁布《疾病保险法》,1884年议会颁布《意外事故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包括免费医疗保险、现金抚恤、死亡丧葬等。1889年议会又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

法国总统制 德国总统制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元首任期

元首的实权

政府首脑

内阁产生方式

国家权力中心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总统

众议院

参议院

议会 负内同意 解散 同意 (行政权)

(立法权)

——摘编自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三: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

——摘编自陈晓律《以社会福利促社会控制》

部编版(2018)九年级历史上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部编版(2019)历史九年级上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性质和意义等; 2.通过自主学习,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3.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重点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法典 难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导入新课出示《艾菲尔铁塔》图片。右图是法国的著名建筑——艾菲尔大鉄塔,它是法 国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巴黎最高建筑物。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 建于1889年。那么为什么要建这座塔呢?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法国大革命是世界上最深刻、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讲授新课 一、旧制度的危机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8页,完成下列问题: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性质和意义; 2.了解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主要思想。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18世纪开始,法国的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 资本主义的发展。 2.内容: 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 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3.影响: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4.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 5.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和旗手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 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他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美国 卢梭:主张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二、法国大革命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9-91页,了解下列史实: 1.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人权宣言》的内容影响; 3.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一)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1.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2.18世纪时,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全体社会成员分成三个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和农民 在内的第三等级,政治上无权,却要供养生活腐朽的上层等级。王室挥霍无度,国家财政陷 于破产,阶级矛盾激化。 3.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二)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1.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1789.5) 三级会议是法国封建社会等级代表会议,由教士、贵族和平民三个等级代表参加,故

第三单元 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一、从七月革命到1848年革命 1.光荣的三日(七月革命) (1)背景: ①复辟的波旁王朝极力恢复君主、贵族和教会的政治特权,对立宪制深恶痛绝。 ②1830年,资产阶级代表在议会选举中占了上风,查理十世企图取消选举结果。 ③《七月敕令》的颁布成为导火线。 (2)经过: ①7月27日,起义爆发。 ②7月29日,波旁王朝垮台。 (3)结果:七月王朝建立。 2.三色旗的君主政体(七月王朝) (1)建立:七月革命后,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位,新王朝被称为“七月王朝”。 (2)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 (3)性质:是一个大资产阶级政权。 (4)措施: ①摧残、镇压工人斗争。 ②拒绝政治改革。 (5)结果:引起中下层资产阶级和工人的不满。 3.从狂欢到血泊(1848年革命) (1)“二月革命”: ①原因:1847年,欧洲农业歉收,工人失业。 ②结果:1848年2月法国爆发革命,推翻七月王朝,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宣布法国人民享有普选权、劳动权和全民免费教育权。 (2)六月起义: ①原因:新政府排斥工人代表,强行解散国家工场。

②结果:1848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但最后被镇压下去。 二、从法兰西第二帝国到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拿破仑神话的延续 (1)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以绝对优势当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 (2)1852年,路易·波拿巴用公民投票的方式恢复帝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3)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 ①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用高压和怀柔政策,稳定法国局势。 ②经济上,创办银行,发展工商业,兴办大型公共工程。 (4)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1870年9月4日,巴黎发生革命,宣布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拿破仑神话”就此破灭。 2.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原因:主要得益于君主派的内讧,根本原因在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标志: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标志着法国的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深化认知]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法国民主力量的重大胜利。它说明民主是人民群众不屈不挠斗争的结果,民主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适应并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探究点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史料探究]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法国工业的现代化已开始起步,其标志是手工工场的规模化与新技术的采用。手工工场大多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而且从业人员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至于在农业生产方面,也冒出了一些新式农业的胚芽。一些农民成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富农。而在巴黎等地区甚至还出现了若干产量最高、最为市场化的资本主义式农场。 (1)据材料一分析18世纪后半期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发展状况:18世纪后半期,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1)旧制度的危机(2)启蒙运动的影响(3)三级会议的召开 根本原因:法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 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 《人权宣言》的制定与发表(1)时间1789年(2)机构:制宪议会(3)内容: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4)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5)地位: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大革命高潮的标志:雅各宾派执政 大革命高潮结束的标志: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起止时间:1789年---1794年(高潮过去)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影响、作用):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 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上台:1799年11月 拿破仑的统治(1)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2)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3)在战场上,拿破仑再次大败反法联盟(4)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建立的时间: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灭亡的时间:1815年 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1)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最初具有捍卫法国大革命果实,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性,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2)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也有侵略扩张的一面,对被占领区的压榨和掠夺,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他的战争还具有争霸性质。 课后活动:为什么欧洲的国王们害怕法国大革命?答:随着法国革命的推进,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欧洲旧制度的冲击愈演愈烈,特别是对被废黜的国王进行审判、执行死刑等措施,引起欧洲各国的极大震惊,欧洲君主害怕革命烈火烧到自己的宝座,所以,联合起来进攻法国。

走遍法国1到9课的翻译

第一集新房客 巴黎第9区,Cardinal-Mercier大街。一位年轻人走进了一幢房屋并按响了门铃。Julie:您好! de Latour:小姐您好! Julie:先生,您是? de Latour:我叫Pierre-Henri de Latour。 Beno?t:幸会幸会。我,我是Beno?t Royer。 de Latour:很荣幸见到你,Royer先生。 P.H.de Latour走进了(房间)。Julie、Beno?t和P.H.de Latour坐在客厅里。Beno?t:您是学生吗,de Latour先生? P.H.de Latour:是的,我是学生。您呢,Royer先生,您的职业是什么? Beno?t:我是一家旅行社的职员。 P.H.de Latour:啊,您是旅行代理……这该多有意思呀…… Julie和Beno?t看了看对方。 Julie et Beno?t:再见,De Latour先生。 一个年轻人,Thierry Mercier,对Julie说。 T.Mercier:你的姓是什么? Julie:我的姓? T.Mercier:对呀,你叫什么? Julie:Prévost.反正……我的名字是Julie,我的姓是Prévost. T.Mercier:你是学生吗? Julie:不是,您呢……呃……你呢? T.Mercier:我,我是实习生。 Julie:实习生。 T.Mercier:嗯,是的。 Thierry Mercier指Beno?t。 T.Mercier:他,是谁? Julie:他,他是Beno?t Royer。 Beno?t:是的,Beno?t Royer就是我。我是法国人。我是旅行代理,我住在这:Cardinal-Mercier大街4号。这里是我家。现在呢,再见!Beno?t把Thierry Mercier送到门口。 Beno?t和Julie坐在客厅。我们看到了四个青年男女,一个年轻女人带着一只狗,一个剃着光头的青年,一个拿着杂志的年轻女人和一个举着磁带录音机的小伙子。 Julie和Benoìt:再见! 拿录音机的小伙子:什么? Beno?t向Ingrid询问(有关情况)。

岳麓版选修二第三单元 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基础训练试题

岳麓版选修2 3.9.2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基础训练题 知识要点对应题号 拿破仑神话的延续1、2、3、4、11 共和制的最终确立5、6、7、8、9、10 19世纪中期,路易·波拿巴登上法国政治舞台,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请回答1~4题。 1.下列政权被以军事政变方式结束的是( ) A.法兰西第二共和国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七月王朝D.法兰西第一帝国 2.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经济一度呈现繁荣景象,其原因有( ) ①帝国一度政局稳定②路易·波拿巴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③通过普法 战争掠夺了大量资本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 3.下图人物( ) ①是法国第一位普选产生的总统②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③在普法战争中被俘 ④用高压和怀柔双管齐下的方式稳定了法国政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于( ) A.1848年B.1852年C.1850年D.1853年 在民族危机的紧急时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请回答5~7题。 5.普法战争期间,法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①对外割地赔款②对内镇压巴黎公社③创造出了奇迹和光荣④将《马赛曲》定为 法国国歌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6.有人讽刺说:“尚博尔伯爵是法国的华盛顿,是他建立了共和国。”其真实含义是( ) A.尚博尔伯爵建立了法国共和制 B.尚博尔伯爵建立了共和国 C.尚博尔伯爵类似于华盛顿,对法国做出了贡献

D.尚博尔伯爵使君主派发生内讧,最终导致共和制确立 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经历了耻辱和血污的洗礼,其中“血污”是指( ) A.镇压六月起义B.镇压巴黎公社 C.镇压里昂工人运动D.对普鲁士割地赔款 19世纪是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比较激烈的时期。请回答8~9题。 8.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和第三共和国( ) ①都曾镇压过工人运动②其建立都得到了工人的支持③最终都被保皇派推翻④ 都是革命的产物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下列法国哪些革命中工人是革命的主导力量( ) ①二月革命②六月革命③巴黎公社革命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 10.阅读下列材料: 以下是1871年梯也尔与君主派和共和派进行辩论时的言论: “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 “要么是保守共和国,要么就不要共和国。” ——吕一民《法国通史》请回答: (1)梯也尔所说的“别的东西”是什么?“最可怕的革命”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使他如此 惊慌?由此可见,梯也尔主张共和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指出梯也尔主张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说明了什么?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镇压六月起义对无产阶级是个沉重的打击,共和国已经成为他们的死敌,与此同时,有产者对共和国也失去信心,认为它无力维持秩序……农民从共和国那里只看到了混乱局面和重税政策,也十分不满。这个建立不到半年的共和国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材料二路易·波拿巴作为波拿巴家族的成员,自然使人们回想起当年拿破仑皇帝的威力,因而对其瞩目。……(千百万农民)因45生丁税而对共和国产生强烈不满,而路易·波拿巴的出现唤起了他们对当年拿破仑皇帝维护其土地所有权的回忆,于是,他们作为小生产者的皇权主义传统思想复活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参加选举……投了路易·波拿巴的票。 请回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路易·波拿巴上台的原因。 1851年12月2日,即奥斯特利茨战役和拿破仑加冕称帝的纪念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他调军队进入巴黎,解散议会,逮捕反对派议员,坚决镇压反抗。1852年1月,他公布新宪法,改总统任期为10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正式宣布自己为皇帝,称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波拿巴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解散工会,封闭进步报刊等;同时,积极对外扩张,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如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远征墨西哥。第二帝国时期,法国的工业发展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城市建设得到重视,修筑了很多林荫道。普法战争爆发后,拿破仑三世随军上阵;在9月2日的色当战役中,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投降被俘。1871年3月19日,拿破仑三世获释,到英国隐居。但他仍不甘心退出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第 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进程及意义,知道《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意义,罗伯斯庇尔专制统治的原因、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归纳总结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能够客观评价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上的贡献。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思想,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开始标志、《人权宣言》内容与意义 难点: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图片:卢浮宫、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 设问: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吗? (二)、讲授新课: 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实: 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进入腐朽没落的时期。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路易十五 2、法国启蒙思想: 18世纪开始,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__旧制度__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宣传__自由__、__平等__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二、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①革命的导火线:三级会议的重新召开。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②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③发展——《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__人权宣言__》,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1789年8月;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第三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

高中历史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2017-2018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宝昌一中模拟)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由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A.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B.总统的权力大于参众两院 C.总统有权单独制定或废除法律 D.参众两院具有同等的权力 【参考答案】A 【解题必备】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2.内容 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立法权议会 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 (1)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行政权总统 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

(2)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3)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3.影响: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了国家关键职位,共和政体确立,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易错提醒] 法国共和政体正式确立的标志不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而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有人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是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总统、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处处体现了平衡。这一平衡表现为 A.实行总统制,总统可以解散参议院 B.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C.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 D.共和派和民主派在国民议会中力量相当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单、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一无序言,二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B.法国人高效务实的风格 C.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利 D.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经反复后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有关史实。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了解,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期间民主与专制屡经反复,血与火的斗争时有发生;但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表明政治民主化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同时也说明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由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斗争 三、教学难点:共和制确立的必然性;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产阶级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然而大革命只是给君主专制统治沉重一击,并没有斩草除根,即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此后资产阶级几经拼搏,历尽艰难,才最终确立确立了法国的共和制。 (二)讲授新课 一: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覆亡:(1799~1815年)(略)(资产阶级的独裁君主专制) 它说明了当时欧洲的封建势力比资本主义势力强大(专制力量大于民主力量)。 二:波旁王朝的复辟与灭亡――光荣的三日 1、波旁王朝的复辟: (1)时间:1815年 (2)统治:政治上走向反动。①路易十八颁布《宪章》,保留了一会,但极力恢复君主、贵族和教会的政治特权。②保王党实行白色恐怖统治,进行反攻倒算(《悲惨世界》反映这一情况)③继任的查里十世是极端的保王党首领,对立宪制深恶痛绝。④政治体制:君主制 (3)认识:不足:复辟是历史的倒退,极力恢复君主、贵族和教会的政治特权,逆民主的发展潮流。积极:结束了混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2、复辟的波旁王朝统治的结束——光荣三日(七月革命) (1)原因 ①复辟的波旁王朝力图恢复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在政治上日趋反动 ②1830年,资产阶级代表在议会选举中占了上风 ③7月,查理十世签署4道敕令,企图取消选举结果 ④主要原因:此时期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与专制的矛盾)(2)导火线:《七月敕令》的发布 (3)时间:1830年7月27日-7月29日 (4)过程:7月27日,巴黎人民爆发起义,占领市政厅;7月29日起义军占领卢浮宫和杜伊勒里宫,波旁王朝倒台。这场起义时间共3天,被称为“光荣的三日”。这场革命被称为“七月革命”。 (5)意义:①革命后,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推上王位。新王朝被称为“七月王朝”。②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推动了法国的民主进程。 三:七月王朝的建立与统治:(1830年7月~1848年2月)

第9课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自用版】

第9课法国共和政体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自主研读学习单】 课前小知识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和英国存在着议会制约王权的传统不同,法国是欧洲大陆上王权专制最为严格的国家。但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了一场反对君主专制的高潮。 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并与19世纪40年代完成。在19世纪初,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至法国,法国在19世纪中期稍晚于英国的时候也完成了工业革命。但与英国不同,法国不仅缺乏广阔的殖民地作为海外市场,也因为高利贷发达而缺乏工业资金,并且小农经济占有较大比重。所以,相对于英国来说,资产阶级力量要弱小的多。 德意志帝国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阅读P 44p 1 ,并参考课前小知识,找出法国 革命前的矛盾和思想条件。 1、矛盾: 思想条件: 2、阅读P 44p 2 ,找出革命过程中矛盾的焦点是 什么。对比英国革命历程,对此你有什么认识。2、法国革命:1789年--1875年 矛盾焦点: 认识: 3、阅读PP 45p 1 和历史纵横,参考英美制度的 确立,法国如何确立其政体的?体现了什么 精神? 3、确立途径: 政治精神: 4、其确立过程中,那两派政治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你有什么认识?参考课前小知识分析其得以确立的根源是什么?4、斗争过程: 认识: 根源: 5、期间谁又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对此你有什么认识。5、推动者: 认识: 知识目标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拿破仑帝国 教学难点:雅各宾派专政的特点与作用;对拿破仑的评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双城记》《双城记》描写的是法国大革命前后发生在巴黎和伦敦的故事,它展现了法国大革命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同时也反映出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是激进的,很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历史真如《双城记》描述的那样纷繁复杂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去探寻它的真相,看看法国大革命究竟是一场怎样的革命?它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革命背景分析: (1)革命前尖锐的阶级对立——政治原因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比英国革命要晚大约一百五十年,当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法国还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时期,阶级关系处于十分尖锐的对立状态。它表现为: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占人口总数不到1%,但却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2/3,并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却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尤其是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尖锐对立的阶级关系,使法国社会如同到处堆满了干柴,随时都有爆发革命的可能。 (2)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经济原因(根本原因) 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为:封建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对此,资产阶级十分不满,他们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治。

1.9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试题一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34,4分)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答案:D 2.(2019浙江选考,19,2分)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君主制 答案:C 3.(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答案:C 4.(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A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B.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D.总统对议会负责 答案:B 6.下列对法国大革命时期掌权各派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雅各宾派的措施均超出了革命的目标B.吉伦特派当政时期革命继续向前发展C.君主立宪派为实现革命目标做出巨大贡献D.热月党人在结束恐怖统治方面是有功的 答案:A 7.19世纪70年代,法国农民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 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则曾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这反映了A.君主派已经完全放弃君主政体B.共和派与君主派达成妥协 C.共和制度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D.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 答案:C 8.美国学者菲利普这样评价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对这部宪法描述正确的是 A.总统任命内阁须经参议院同意B.内阁和总统须对议会负责 C.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与平衡D.利用内阁限制袁世凯专权

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法国议会共和制的异同

(高中历史必修Ⅰ“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的教学研究)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法国议会共标题: 和制的异同 发布 辅导教师698 (发布时间:2011-12-25 20:58:50) 者: 内容: 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法国议会共和制的异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提交者:黄训义(提交时间:2012-1-9 17:02:33) 答题内 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法国议会共和制的异同? 两种政治体制的相同之处:两国的共和政治都体现了民主、选举、分权与权力制衡、代议制民主与法制社会等共同的特点。 美国的总统共和制与法国的议会共和制不同之处 首先,两国总统的产生方式和职权是不同的。在美国,总统是选民间接选举的,选举的过程与议会无关。当选总统任命官员组 织政府并领导政府,总统领导下的政府只对选民负责而不必对议 会负责。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会不能因 政策问题对总统和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以迫使其辞职,但在总统 有违宪行为时,可以对总统提出弹劾。总统应向议会报告工作, 且无权解散议会,但是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可以行使否决权。在美 国总统是政府首脑、国家元首和军事统帅;在法国,总统是经参 众两院联席议会选举产生的,总统虽然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但是总统的命令必须经过各部部长副署才能有效,这样就限制了 总统的权力,而经议会同意总统任命的政府也必须向议会负责。 由此可见,与美国的总统共和制相比,美国总统的权力比法国总 统要大,且美国总统与议会分享立法和行政权,而法国的议会共 和制体制更多的是维护了议会的权力,总统的权力相对受到了很

多限制。 其次,作为两国的议会成员构成与议会的职责也有很大差别。在美国,议会的议员是不得兼任政府官员的,议会拥有的立法、监督政府和决定财政预算等权力,而没有组织政府的权力,政府也不对议会负责;在法国,议会的议员同时也可以是政府成员, 议会不仅拥有美国议会的相同的权力,政府(内阁)一般由议会中占 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且政府必须对议会负责。议会拥有组织政府的权力是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的主要差异之一,总统制共和制下政府则由总统组织。从议会的职责看,议会制共和制下的议会权力很显然要比总统制下的议会权力要大一些。 其三、执政党的产生方式也有差异。议会制共和制下的执政党一般是指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的那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而总统制共和制下的执政党则是指在总统大选中获胜的那个政党或政党联盟。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德国是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任命内阁,内阁对君主负责,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英国属于议会制的英国,议会凌驾于国王之上,国王统而不治。另外,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议会与国王长期斗争的结果,最后议会胜利,所以国王无实权,而德国是在普鲁士的主导下统一的,统一后,普鲁士国王自动升为德国国王,德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也是在国王的主导下完成的,所以有实权。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

[教案]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朱志斌 一、核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代议制是近代人类社会选择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 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代议制对古代直接民主制的继承与发展,是直接民主难以实现地情景下的一种最好的选择。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逐渐确立,较之于封建专制是进步的。它是近代国家的法治特征,具体而言,议会由选举产生,作为国家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必须遵从立法,依法而治。由于全体官民以及国家机关都要受法律的制约,故而要实行司法独立的原则。 二、重点问题分析 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 (1)确立:①时间:从1640年至18世纪初。②方式:通过革命和政变(光荣革命)方式,议会战胜国王,控制政权。通过立法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式的代议制度。③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制定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的通过。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2)发展:①时间:18世纪中。②方式:建立新机构。③标志: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不仅控制了立法权,而且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3)完善:①时间:1832年。②方式:议会改革。③标志: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④局限:英国工人阶级开展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最终失败。 (4)强化:①时间:19世纪末。②标志:内阁权力强化,凌驾于议会之上。 2.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民主精神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北美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不存在传统的封建特权,没有等级制度。北美的上层与欧洲的贵族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的形成不是依靠封建君主的封赠,而是依靠经济力量,依靠个人的努力、才干和经营能力,而且他们是通过选举上台的。第二,早在17世纪前半期,殖民地就出现了议会,这是英国议会与北美特殊环境的产物。但在北美特殊环境下,它比英国议会更为民主。由于北美地广人稀,穷人取得土地的机会很多,因此北美成年男子大多享有选举权。北美的选区划分也比英国民主。北美议会是代表殖民地居民利益的,它从一开始就与总督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富有反抗性。第三,北美经济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民主。北美虽存在多种剥削制度,但由于有广大的土地,人们取得土地相对容易些,其贫富差距不像欧洲那样明显。在北美既没有百万富翁,无产者人数也较少。最早的北美移民中有相当人数是为了躲避宗教迫害逃到北美的,他们痛恨宗教压迫和专制统治,向往民主自由,他们不断地同宗主国作斗争,争取更多的民主权利,因而成为殖民地民主

19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9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一、材料阅读:

【合作探究1】2013年8月2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电话会谈时表示,做好了对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采取行动的准备,法国会和英国一样,对叙利亚采取及时必要的军事干预。 思考:法国、美国同为总统共和政体,但有重大差别。近代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最大差别是什么? 提示:产生方式及与议会的关系方面。法国总统由两院议会联合选出,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选民负责。 【合作探究2】法国代议制的确立,体现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对不充分的特点。 点拨: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历程呈现的特点: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不安,帝制、共和制

几次反复;共和国确立之路充满了曲折反复,呈波浪式前进。 史论要语: 1.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掌握行政权。德国政府首脑(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拥有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等实际权力。 2.法国历时百年才确立共和政体,是其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3.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异由各国国情决定,主要取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资产阶级力量强弱、民主思想的传播程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历史传统、个人因素等。 4.西方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代议制,理论基础是三权分立,遵循的原则是制约与平衡,实行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 二、巩固练习: 1、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B ) ①理论基础是18世纪的启蒙思想②规定了资产阶级的国家体制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②③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④ 2、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由此可见,与同一时期其他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突出特点是(B) A.以启蒙思想为指导革命的理论基础B.以资产阶级法律为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C.以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根本目的D.以推进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为主要目标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A A.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B.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 C.立法机构兼掌司法权D.限制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 4、1824年,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问世,在书的最后他写道:“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米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C)。 A.警惕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D.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民主政治的扩展——政治妥协与法德代议制民主》学案 【自主预习】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1.变迁过程: (1)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2)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1815)资产阶级独裁帝制。 (拿破仑的功过是非: A、在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采取措施捍卫了大革命成果,发展了资本主义。尤其制定了系列资产阶级法律文件,其中《》是大革命成果的结晶,成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B、其对外征战,功过参半:早期战争是为了保卫革命成果,传播了大革命思想,属于革命的、进步的、正义的民族战争;但后期战争带有侵略性和争霸性。) (3)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封建君主专制。 (4)七月王朝:(1830---1848)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5)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6)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资产阶级独裁帝制。 (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必修一P129 1.背景: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政治体制在制与制之间反反复复。工业革命后,围绕政体问题,以工业资产阶级为主的与保皇派展开了长期的争论。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形式规定采用共和政体,史称“”。共和制确立根本原因:君主制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的发展,法国人民要求民主政治。 2.宪法主要内容 (1)行政权归总统,并赋予总统极大权力(任期七年,国家和军队最高统帅,任命官员、缔结条约等权;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立法权归两院制议会,赋予很大权力(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3)规定普选产生众议院,众议院选出参议院,两院再选出总统。马赛曲为国歌、共和形式永不动摇等。 3.如何评价1875年法国宪法? 2.法国政体变迁特点及原因 (1)特点: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2)原因: ①法国有近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历史,封建主义在法国根深蒂固,君主复辟传统势力相当强大。 ②资产阶级内部派别多,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有限。 ③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小农意识成为君主制复辟的温床。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笔记

第9课笔记 1、①法国大革命爆发时间_______②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时间_____③法兰西第一帝国起止时间_____④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于____年的___战争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____⑥德意志帝国建立时间____ 2、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 内容是:①立法权属于___,议会由____和___组成,众议院议员由_______选出,任期__年,参议院议员由_____选举产生,任期___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_____。参议院有权___众议院的决议案。____由参议院和众议院_____选出(这体现了____的要求)任期___年,可_____(这一点体现了____的要求,体现了____和____的妥协。)②宪法还规定:国家的行政大权由___掌握,___是_____和____,有权___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___,经____同意有权任命____,经___同意有权解散____,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所以____为权力中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1940年宣告终结。现在我们所说的法国是法兰西___共和国,现任总统____,官邸______。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___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____,完成了德国统一大业。 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 内容是:____掌握国家大权,是____和_____。皇帝有权____、____和____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____主持内阁工作,由____而不是___产生,任期由____,只对____负责。议会是____机构,由____和____组成,____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_____产生,作用____,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____和____的批准才能生效。宪法还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____国家。综上所述,___无实权,__权大,可见,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__,君主专制是__,容克贵族占____,资产阶级__。所以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一部保留____的资产阶级宪法,具有浓厚的____和___色彩。是一种_____和____的代议制。此后,德意志帝国灭亡于1918年,现在我们提到的德国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实权掌握在总理手中,现任总理____,从2005年当选后,连任至今住在联邦总理府。 5、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区别: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___权力大于国王的权力,内阁和首相对___负责;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___权力大于议会的权力,内阁和宰相对___负责;

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

第五讲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 课标要求: 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2.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自然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3.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4.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理清大革命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脉络,了解和掌握历史反复后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有关史实。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恐怖政策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历史鉴别、分析能力。并通过学生对法国共和政体在反复斗争后最终确立的相关史实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及共和政体确立的史实,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进步力量与封建反动势力的斗争始终影响着大革命的进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确立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通过对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认识,表明政治民主化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同时也说明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教学重点: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革命的三个阶段及其历史意义。 2.拿破仑的改革及其影响。 3.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不同作用。 4.七月革命、二月革命和1875年宪法。 教学难点:1.评价雅各宾派专政,理解大革命的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2.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3.拿破仑遗产。 4.围绕法国的政体而出现的各种势力派别。 授课时间:2课时 导入新课: 1789年,法国爆发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激烈的革命。革命波澜壮阔,曲折反复。在革命期间,法国人民推翻了旧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法国革命为世界大部分地区提供了自由和激进民主政治的词汇和问题。法国的这场革命为什么被称为“大革命”?“大革命”的含义是什么?这场革命是如何逐步发展趋向激进的?拿破仑帝国是如何兴起的?应如何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本课。 教学主体: 一、革命原因:“旧制度”的衰微——十八世纪初旧制度显露衰落征兆。 1.国力衰落:路易十四穷兵黩武,国力消耗很大。路易十五荒淫无度,路易十六时再不能重振昔日雄风。 2.根本原因: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政治上:革命前尖锐的阶级对立——社会等级对立严重。 4.思想上:启蒙思想为革命作了最充分的思想动员。 5.直接原因:路易十六财政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