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县农业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建昌县畜牧业机械现状与发展思路

建昌县畜牧业机械现状与发展思路

建昌县畜牧业机械现状与发展思路建昌县位于辽宁省东部,是辽宁省畜牧业的一个重要区域。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畜牧业机械的应用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从建昌县畜牧业机械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一)机械化程度较低。

建昌县畜牧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依靠人工劳动完成养殖、饲料加工等工作。

养殖过程中缺乏自动化设备的运用,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

(二)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目前建昌县的畜牧业机械设备主要为传统设备,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畜牧业的需求。

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无法有效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机械化优势。

(三)机械化运用领域狭窄。

目前建昌县畜牧业机械化运用主要集中在饲料加工、饲养管理等方面,而在畜禽养殖的其他环节如种植、养殖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机械应用较为有限。

(四)缺乏维修保养和更新换代机制。

现有的畜牧业机械存在着设备老化、功能下降、维修过程复杂等问题,但缺乏完善的维修保养和更新换代的机制。

(一)加强科技支撑。

建昌县应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畜牧业机械技术,提升机械化水平。

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畜牧业机械研发与应用推广工作。

(二)培养畜牧业机械人才。

建昌县应加大对畜牧业机械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并鼓励优秀人才在畜牧业机械领域从事研发和应用推广工作。

(三)扩大机械化应用领域。

建昌县应加大畜牧业机械在种植、养殖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实现畜禽养殖的全程机械化。

(四)完善维修保养和更新换代机制。

建昌县应建立健全畜牧业机械的维修保养体系,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加强对新型畜牧业机械的更新换代工作,及时淘汰老旧设备。

(五)政府支持与激励措施。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措施,鼓励畜牧业机械的研发和应用。

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和减轻企业负担,推动畜牧业机械的发展。

建昌县杂粮生产情况浅析

建昌县杂粮生产情况浅析

2018 年第 11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45科研◎农业科学建昌县杂粮生产情况浅析崔永江1 基本情况建昌县地处辽宁西部山区,位于葫芦岛西北部,辖28个乡镇,总人口62.5万,其中农业人口54.5万,农村劳动人口28.2万,全县总土地面积3195平方千米,耕地102万亩,属于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50mm ,是半干旱气候,十年九旱。

种植业是本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建昌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多年来,建昌县立足于旱作农业的实际发展,大胆创新,积极实践,突出特色,并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大力发展绿色、特色、设施农业,进一步加快了建昌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建昌县杂粮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清朝乾隆年间,建昌小米就作为贡米而闻名全国,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本县杂粮生产成熟度好,口感好。

当前,县政府非常重视杂粮产业特别是谷子的生产,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杂粮种植的规模和种类,发展绿色、有机杂粮产业,杂粮生产已做为本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

据统计,目前建昌县谷子种植面积有6.2万亩(包括有机谷子6000亩),高粱种植面积为1.8万亩,豆类种植面积为3.3万亩,其它杂粮作物如糜子、芝麻、荞麦、向日葵等种植面积约有1万亩,杂粮产业的发展在本县上升态势明显。

2 主要种植品种及分布情况建昌县由于面积广阔,土地土壤肥沃,种植杂粮的生产品种较多,主要有谷子、高粱、糜子、小豆、绿豆、芝麻、荞麦、向日葵等等。

谷子:在全县各乡镇均有种植,但以注册国家地理标志的要路沟、老大杖子、魏家岭、头道营子、喇嘛洞、贺杖子、碱厂等乡镇种植面积比较集中,有机谷子示范基地主要集中在这几个乡镇。

为进一步推动谷子产业在全县的快速发展,今年又在大屯镇、小德营子乡相应建立了两处谷子新品种、新技术的种植示范区。

建昌县种植的谷子品种主要有豫谷18、朝盟21、燕谷18、红谷子、朝谷58等。

建昌县有机谷子种植情况及主体技术

建昌县有机谷子种植情况及主体技术

致富经验Zh ifu jin g ya n 建昌县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西北部,总人口为62.5万,其中农业人口54.5万,农村劳动力28.2万,全县总土地面积3195平方公里,耕地102万亩,属北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50mm ,是半干旱气候,十年九旱。

全县自然资源丰富,本地农业主要产品有玉米、高梁、谷子等。

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是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重要措施。

谷子耐旱,耐瘠,水资源利用率高,是本县传统的优势杂粮作物,也是建昌县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之一。

本地区因地势高(平均海拔高度426米,岭上平均426米,岭下平均322米),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15小时),小米成熟度好,使本地区以盛产小米而闻名。

为发展有机谷子种植,使谷子生产形成建昌县优势产业,进一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机谷子产业。

1建设布局和规模根据有机谷子的操作规程,结合本县实际情况,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绿色种植与有机发展相结合,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好生产区域建设,务求实效,有序实施。

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要求,以要路沟小米地理标志为基础安排布局,生产区域和建设基地的生产条件必须符合产地环境条件,具备缓冲条件,通过土地流转的家庭农场应具有一定规模,确保有机谷子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不受到污染。

根据本县有机谷子五年规划期的工作安排,2016年做为开局之年落实2000亩,确保二年转换期后达到有机产品生产要求。

之后每年通过示范带动,结合土地流转等实际情况,逐年增加,每年增加1000~2000亩,2020年做为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争取将有机谷子生产面积扩大到10000万亩以上。

2建设目标2.1根据有机产品生产的标准,结合生产实际,建立对整个农业生产环节全程监控体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以地标为基础,使本县有机谷子生产达到国家标准,实现欧盟认证,实现钓鱼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认可。

2.2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突出特色品牌,求真务实,又快又好发展的总体思想,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五年规划目标,把本建设成有机谷子生产基地,成为特色优势产业。

建昌县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建昌县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质 、高效 、生态 、安全 ”的要求 ,明确全 县畜牧 著增加 。③ 确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思路 。1 9 9 7 年 产业 化 ”热潮 ,县委 、县 业 中远期发展 目标 ,突 出生猪 、肉牛、 肉羊 、 肉 以来 ,全县上下 兴起 “
禽 、蛋禽 、肉兔六 大产 业为主 的生产基地 ,尽快 政府及 时加 以引导,组织 了全县相关人员及部分
2 0 1 3 . 1 2 增 刊
畜 牧兽 医
行业论
为 畜牧 业 的 主要 手 段 。② 生 态 建 设 力 度 加 大 。 染、零排放 ,减少 了养殖业对空气 、土壤及地下
2 0 0 8 年 ,县委 、县政府召开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会 水的污 染,生态养殖深 入人心 。③ 肉牛 、内羊发
农 民增 收为 目的, 以县委 1 号文件为指 导 ,以结
标 准化 畜牧 小 区建 设成效显著 ,2 0 0 2 ~2 O 1 2 构调整 、引进重大项 目为切 入点 ,充分体现产业 年 ,全县建标准化畜牧小区 1 8 3 个,全部实现标准 调整的 内涵,表现有 以下几个特 点 。 化建设 、集约化生产 、科学化管理 、一体化经营 , 小区饲养量 、存出栏、产值和效益达总量 的4 5 %。
1 5 0 亩 ,标准 畜禽舍建筑面 积达 到 2 9 万I T I ,总 牧业 在 肉、蛋 、奶满足基本供 给 的形势下 ,开始 2 . 2 2 亿元 ,其 中省级投 入 8 0 0 万 元 ,县 走 向规模化 、效益化 的道 路,结构调整也具有 了 投资达 到 2
1 0 万元 ,农 民 白筹 1 6 6 0 0 万元 。标准 更 深层 次 的意 义 。这 个 时期基本 可分两 个 阶段 , 本级投入 7 化畜牧 小区完全 实现 标准化 建设 、集 约化 生产 、 表现 出了不同的特 点 。 , 2 . 1 第一 阶段 ( 1 9 9 7 " - - 2 0 0 5 年) 依据资源条件 科 学化管理、一体化经营 、小区饲养量存 出栏量 与 畜牧业产 值均 占总量 4 5 %以上 ,小 区养殖 己成 进行 的 白 发性结构调整,表现 出以下几个特 点。

建昌县草业资源现状与发展方向

建昌县草业资源现状与发展方向

2018年第2期建昌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全县总面积478万亩,共有草地199万亩,其中天然草场176万亩,人工草地23万亩。

农作物秸秆总产量252万t ,黄牛饲养量27.1万头,猪60.1万头,鸭、鹅、鸡500万只,全县肉蛋奶总量8万t 。

1草地资源现状建昌为多山地区,境内山地、丘陵和谷地交替分布。

属于华北物区系,由于西北临近内蒙,因此有少量的内蒙植物区系渗入,天然草场类型基本属于山地草场,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分布在中低的山林线以下,土壤为褐土,林下生长的胡枝子为优势种的灌木,此外有中华卷板、隐叶草、芨芨草、披碱草、范梨花、莠线菊、苏里草、野豌豆等多种杂草,覆盖度在50%以上,是秋冬季节良好的牧草。

主要分布在林缘处或林线以下,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盖度在85%以上。

品种有鸡眼草、线子草、野古草、苔草、散花唐松草、白苇、白羊草、萎陵草、地榆,是春秋两季良好的牧草。

当森林遭遇到连续破坏后就变成了以次生草本为主并伴有灌木的山地灌木丛草地。

主要分布在海拔300~500m 的低山丘陵,坡度为10~20°。

土壤多为暗褐壤,植被群落当年生或多年生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灌木有:榛子和灌木化的柞树,常见的草本植物有羊碱草、羊胡草、芨芨草、大油芒、毛鹅观草、林地早熟禾、元芝雀麦,豆科牧草有野豌豆、胡树子、野大豆、是夏季良好的牧场,同进也可作刈割草场。

主要分布在盆地和山低山间台地,土壤为草甸土,地表板结,透水性差,草本类有早熟禾,白三叶、水杨梅、狼牙草、狭叶野豌豆、葫芦草、鸡眼草、个别地块有少量的灌木,如:范梨花、莠线菊等,是牧羊的好场所。

还有一些低草地有苔草、地榆、沼地早熟禾,豆科牧草在各类草场中均有分布。

盖度在85%左右,是主要的刈割草场,也可放牧。

2草业发展方向1992年我县被定为省肉牛开发县以来,我县牛、羊、兔饲养量都有大幅度的增加。

虽然起步晚,时间短,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我县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再加上具有多年饲养牛羊的经验,所以潜力相当大,就市场来说,活牛、牛肉、牛皮、羊肉、羊皮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且供不应求,国际市场也十分走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

建昌县畜牧业机械现状与发展思路

建昌县畜牧业机械现状与发展思路

建昌县畜牧业机械现状与发展思路建昌县位于中国辽宁省西北部,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农业县。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将以建昌县畜牧业机械现状为基础,探讨畜牧业机械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以期推动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建昌县畜牧业机械现状建昌县畜牧业机械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机化水平不高。

尽管近年来建昌县加大了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但畜牧业机械的使用率仍然较低。

大多数畜牧户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劳动方式进行养殖,缺乏高效、节省人力的机械设备。

2. 机械化程度低。

建昌县畜牧业机械化程度低,大部分畜牧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机械设备进行养殖,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

3.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畜牧业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缺乏创新和高端技术支持,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潜力。

鉴于建昌县畜牧业机械现状存在的种种问题,下面提出以下发展思路:1. 提高技术水平。

加大对畜牧业机械设备研发和创新的力度,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动畜牧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迈进。

2. 加强科技支持。

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合作,建立畜牧业机械设备的研发中心和科研机构,引进高端科研人才和技术,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步伐。

3. 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的技术培训、售后服务机制,提高畜牧户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水平,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支持,提升畜牧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

4. 改善市场环境。

优化市场结构,加大对畜牧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5. 加强政策扶持。

加大对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施力度,为企业和畜牧户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推动畜牧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在制订畜牧业机械发展战略时,需要根据建昌县的实际情况,结合驱动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提出以下建议: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小米粒调出产业大文章——关于建昌县谷子产业绿色发展的思考

小米粒调出产业大文章——关于建昌县谷子产业绿色发展的思考

粮油农资小米粒调出产业大文章——关于建昌县谷子产业绿色发展的思考崔玉灿(葫芦岛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000)建昌县地处辽西丘陵地区,是辽宁省农业大县、重点贫困县,传统农业比重大,玉米作为“铁杆”庄稼过去种植面积一直偏大,农业生产面临“十年九旱”的困境,发展高效产业、避灾农业成为当地脱贫攻坚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2019年以来,作为省级重点贫困县的建昌县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效益的牵动作用,依托农事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步推进谷子规模化种植、绿色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绿色发展之路。

1 融入绿色内涵,转变发展理念近年来随着玉米价格下滑和因旱导致的玉米产量连年下降,建昌县以玉米为代表的传统农业难以为继,为加快农业转变方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户脱贫,建昌县政府主动作为,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谷子产业。

2019年全县谷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比2016年新增3.2万亩,在今年春季辽西地区普遍70余天无有效降雨、玉米因旱严重减产不利条件下,谷子却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为全县粮食稳产、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量变产生质变,在建昌县谷子种植面积大幅提升的同时,建昌县提前谋划,把“生态建昌、绿色建昌”作为新时期的发展方向,把“因地制宜打造安全、绿色、有机食品基地”作为建昌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逐步探索全县谷子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2018年,建昌县大力发展以谷子为主的有机杂粮1949亩,同时申请办理有机农产品认证的相关工作,目前已得到国内有机认证和欧盟有机转换期证。

2019年,建昌县进一步推广谷子绿色种植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谷子绿色高产高效实施面积10万亩,实现测土配方比例达到100%,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100%,有机谷子在2018年基础上又扩大了3324亩,达到5273亩。

按照建昌县制定的有机小米基地5年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建昌县有机谷子基地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亩以上。

13亿元筑就建昌农业产业化三大流水线

13亿元筑就建昌农业产业化三大流水线

动 为企业服务 , 帮助推进 立项 、 土地手续、 井等具体事 打
宜 。 证 项 目按 时 开 工 。 保 土建 工 程 自6月 中 旬正 式 开工 以 来 。 司 坚持 边 建 设 、 订 购 设 备 , 排 工期 , 握 质 量 , 公 边 倒 把 加 快 推进 项 目建 设 进 程 。 目前 , 目已 累计投 入建 设 资 金 项 45 0万元 。 占地 110m2 料 加 工 车 间 、 0 1屠 宰 0 0 饲 330I 1 2 加 工 车 间 、 0 冷 冻 车 间 于 8月 下 旬全 部 竣 工 , 购 18 0mz 订 的炼 油 、 料 加 工 、 毛 、 宰 加 工 、 冷 和 污 水 处理 等 设 饲 羽 屠 制
年 加 工 300万 只 肉鸡 生产 线 1 :二 是 20万 头 生 猪 0 条 0
在 新加 坡
的 合 作 伙
伴表 示 .
有 信 心把 大 连 生 态
肉 打 造 成
新 加 坡 的
屠 宰 线 1 。三 是 1万 t 品 深加 工 生产 线 和 2 条 食 0万 t 饲
料生产线 1 。 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预计 4 条 项 0亿元。该
企 业 50强 中排 名 15位 、 中 国民 营 企 业 50强 中排 名 0 6 0
第8 、 位 中国肉食品加 工业排名第 1 。 位 其下属子( ) 分 公
司 10多 家 , 布 全 国 2 0 遍 0多个省 、 直辖 市和 自治 区。猪 屠 宰 产能 达 250万 头 。 居 世 界 0 跃 首 位 ,雨 润 牌 ”低 温 肉制 品连 续 1 销 量 位 列 国 内第 “ 2年
备 正 陆 续到 位 安 装 . 0 羽 毛 、 冷 、 油 、 水 处 230m。 制 炼 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昌县农业发展现状
建昌县地处辽宁省西部山区,隶属于葫芦岛市,是一个区域优势显著的农业生产大县。

全县总土地面积3195平方公里,下辖28个乡镇,276个建制村,2831个村民组,总人口62.5万,其中农业人口54.5万。

2012年全县农业喜获丰收。

设施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加强。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43984万元,同比上升25.08%。

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服务业分别实现产值178525万元、13110万元、142102万元、1015万元和9232万元,各比上年增长41.36、55.18%、8.51%、13.92%和9.67%。

粮食播种面积66.885万亩,比上年增长-0.34%,蔬菜播种面积4.677万亩,比上年增长2.4%。

粮豆总产量350087吨,比上年增长3.25%,蔬菜总产176214吨,比上年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01元,比上年上升13.2%。

一、建昌特色农业及发展情况
1、优质粮食产业
2012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885万亩,粮食总产实现35.0087万吨,主要品类有玉米、谷子、高粱、薯类、大豆、杂豆、其它杂粮等。

其中玉米是我县第一大粮食作物,2012年产量31.8696万吨,占粮豆总产量的91.1%,其它杂粮品种正在向优势区域乡镇集中,优质谷子、高粱、硬粒型黄白玉米、糜黍、绿豆、小豆等杂粮作物,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2、优质高效蔬菜产业
2012年我县蔬菜种植面积4.7万亩,总量17.6万吨,2012年新建设施蔬菜小区500个,完成建设面积25000亩。

我县根据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推进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发展特色、反季节蔬菜栽培。

在原有蔬菜品种基础上,引进与示范推广名、特、优、新的栽培种类和品种。

3、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
我县以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主攻单产,提高总产为主攻方向,实施项目牵动战略,普及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6万亩左右,总产粮食35万吨,产值8.2亿元,粮食产量和产值均创历史新高。

一是优质玉米高产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2012年我县按照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年活动的要求和省农委的安排部署,我县分别在王宝营子乡、汤神庙镇、药王庙镇、头道营子乡和杨树湾子乡创建了5个国家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每个示范区面积1
万亩,单产指标实现万亩示范区800kg/亩,增产率达20%。

二是玉米“双增二百”
项目增效明显。

在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中,全县示范推广玉米种植面积20万亩,重点推广玉米全膜覆盖技术,示范区平均亩产908.45kg,对照非项目区平均亩产750.68kg,亩增产达到157.77kg,实现了亩增产200斤、亩节本增效200元。

蔬菜提高设施蔬菜产业化水平。

2012年我县新建棚菜小区500个,占地2500亩,创建了两个蔬菜生产示范标准园和两个工厂化蔬菜育苗中心。

标准园分别在大屯镇头道沟村和八家子前石门村,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县域农业生产标准化进程。

蔬菜育苗中心分别在喇嘛洞镇本街村和大屯镇本街,年育苗8000万株以上,为15000户菜农提供优质种苗,提升了我县设施农业产业竞争力。

广泛开展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目标,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试验、示范作物新品种,引进、探索种植新模式。

2012年共安排耐密玉米品种试验13个,其中农华101、先玉335、沈玉21,产量均超1000公斤;大豆新品种试验共安排10个品种,其中铁豆40、铁豆37、辽豆15等品种表现比较好;谷子新品种试验共安排5个品种,其中朝谷15,朝谷58表现比较好。

我县引用和探索的二比空和一穴种栽培三株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秋后测产分别达到1954斤和2022斤。

这两项栽培模式受到了省推广总站的高度重视,明年将在全省进行试验、示范。

大力推广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2012年,全县落实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示范任务9100亩,完成推广9000栋棚室,占地2万亩,并辐射邻村棚室5000栋,占地1.09万亩。

通过报刊、光盘、电视科教片、广播等多种渠道推广宣传该项技术。

全年共开展推广会议3次,参加人数120人。

电视播报5次,广播5次,发放自制菌种使用说明资料、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讲解资料2.5万余份,喷绘墙体广告35余处,制作悬挂宣传条幅30处,共组织培训75次,现场指导200余次,带领农户实地参观50次,免费发放辽宁微生物科学研究所生产的秸秆生物降解专用菌种25吨。

二、建昌县实施惠民工程,建设新农村情况
1、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

全县范围内完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共清理资金465.21万元、固定资产30860.86万元、土地资源284.71万亩。

“三资”管理网络化平台信息录入已全部完成并投入正常运行, 实现了农村集体“三
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网络化、运行规范化、监督即时化,我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三资”管理示范县。

开展“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管理与强化监督工作。

我局和财政局、交通局密切配合,完成全县27个乡镇88个村132个项目的村级“一事一议”项目测量、申报工作,测量规划水泥路面140.3公里、桥梁55座,项目总投资16577.1万元。

其中农民筹资1859.1万元、筹劳折资5762.1万元、原有道路折资3430.2万元、一身轻财政奖补5525.7万元。

积极推行政策性农业种植保险。

大田保险涉及27个乡镇,投保面积557517.72亩,农民自交保费达298.82万元,参保户数为91742户,全县总农业投保比达80.75%。

日光温室大棚保险承保范围涉及18个乡镇57个村,承保日光温室大棚1446栋,153656.75延长米,收取农户自交保费188813.48元。

及时发放粮食综合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

粮食补贴面积690420.45亩,补贴资金5448万元,平均每亩补贴78.91元(其中,第一批亩均67.27元,第二批亩均11.64元)。

深入乡、村,全面完成国家、省、市农村能源建设任务。

2012年,全县完成2000户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700户生物质成型燃料采暖试点村建设项目,共培训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人员800人,发放各类书籍1000余份,培训采暖炉使用户800人,培训采暖炉安装人员20人。

能源办被省农委评为2012年度农村能源工作先进单位。

完成了2013年国家农村户用沼气和农村服务网点的申报和省采暖炉项目、生物质固化厂补贴项目的申报工作。

农业节水滴灌工程完成情况。

根据省、市安排,2012年我县继续实施农业节水滴灌工程,全县完成滴灌面积6.2万亩,其中:玉米2.7万亩,酒葡萄0.7665万亩,山地果树2.7335万亩。

完成首部工程432座,其中:玉米125座,葡萄79座,山地果树228座。

整个项目工程铺设管线782.6公里,其中:地埋管线165.1公里,地表管线617.5公里。

新打井239眼,维修旧井193眼。

配套水泵和发电机组432台(套),购买播种农机具60台。

本项目共投资5930万元。

2、建设新农村,典型示范。

2012年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建设方针,以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载体,因地制宜、典型示范,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完成了魏家岭乡宁杖子村、八家子经济开发区前石门子村、杨树湾子乡蒙古营子村、药王庙镇安桦村4个市级示范村工作。

四个村建设项目28项,投资1059.6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