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专家共识(2014版)

合集下载

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4)

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4)

一、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的作用由于湿疹皮炎病因复杂,许多患者不能明确病因,容易复发,需要长期维持治疗,是采用中医药治疗的主要病种之一。

在国际上,中医属于补充和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 ternative medicine),被认为是现代医学的补充,欧美发达国家很多人乐于使用补充和替代医学[2-3]。

当前治疗湿疹皮炎的主要外用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其不良反应使多数患者不能坚持用药,是皮炎湿疹复发率高的原因之一。

外用中成药是否可以代替糖皮质激素,提高疗效,改善湿疹预后,令人期待。

目前中成药治疗皮炎湿疹符合循证医学A级标准的研究文献不多[4]。

外用中成药的机制研究也有报告,例如,李邻峰等[5-8]对奇正青鹏软膏的实验研究发现,该药可以明显缓解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皮炎,纠正Th1/Th2失衡。

二、外用中成药的适应证由于外用中成药无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适用于治疗各类湿疹皮炎:①对于轻度或中度的皮炎湿疹,体表面积<10%的患者,可以单独外用中成药治疗;体表面积>10%的患者,可以在系统用相应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外用中成药;②对于肥厚性皮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或序贯治疗,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减少湿疹复发;③对于儿童、老人以及皮肤柔嫩部位的皮炎,外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可以优先选用中成药。

三、外用中成药辨证施治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属于中医外治法,在临床应用时可以参照现代医学外用药使用原则,针对不同皮损分型、分期、部位采用不同性质及剂型的外用中成药治疗[9]。

遵循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是否会提高疗效尚缺乏研究报道。

对于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湿疹的中医辨证用药建议如下:①急性湿疹:皮损潮红、灼热,出现红斑、丘疹、斑丘疹、丘疱疹,合并或不合并渗出,证属湿热浸淫,治宜清热除湿、收敛止痒。

皮损表现为潮红、红斑、丘疹、斑丘疹,无渗出者,以清热止痒类中药外涂或湿敷;皮损表现为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者,以清热燥湿止痒之溶液剂湿敷或冷湿敷,常用有止痒消炎水、复方黄柏液、甘霖洗剂等;②亚急性湿疹:皮损潮红、瘙痒,有少量渗液,可见鳞屑。

华医网——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及指南解读 试题及答案

华医网——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及指南解读 试题及答案

从血辨治银屑病技术细节1、银屑病血瘀证的主要治疗方法是(B)A、温经通络B、活血解毒C、补血养血D、清热燥湿E、解表散湿2、以下哪种药物不是凉血五根汤的组成部分(B)A、紫草根B、地黄根C、瓜蒌根D、白茅根E、板蓝根3、以下哪项不是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表现(A )A、红斑上银屑完全覆盖红斑B、旧皮损不断扩大C、新皮损不断产生D、红斑向周围扩大E、红斑上银屑不能完全覆盖红斑4、银乐丸中起解毒祛风作用的药物是(D)A、当归B、党参C、丹皮D、蜂房E、首乌藤5、银屑病的基本治则是从(D )论治A、气B、痰C、风D、血E、寒《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013版)》解读1、循证的指南是建立在(A)的基础之上A、证据B、前辈经验C、教科书D、经典古籍著作E、个人经验2、《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013版)》中,证据为Ⅰ级并且取得专家共识则视为(A)推荐A、强B、中等C、一般D、特殊3、《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013版)》电子检索的资料库包括(A)个文献数据库A、7B、5C、3D、9E、114、寻常型银屑病(白疕)血热证的主治方药是(C )A、六味地黄丸B、养血解毒汤C、凉血解毒汤D、活血散瘀消银汤E、温经汤5、以下哪项不属于寻常型银屑病(白疕)血燥证的证候表现(B )A、皮损淡红B、面色黧黑或唇甲青紫C、鳞屑干燥D、口干咽燥E、舌质淡,舌苔少或薄白再谈“从血论治”银屑病1、治疗进行期银屑病湿热证,可使用以下哪种方剂(D)A、犀角地黄汤B、归脾汤C、凉血活血汤+龙胆泻肝汤加减D、甘露消毒丹E、五皮饮2、血热证银屑病的治法是(A )A、清热解毒凉血B、凉血养血,润肤止痒C、益气活血,解毒通络D、养血温经通络E、滋阴润肺3、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龙胆泻肝汤的药物组成(D)A、柴胡B、当归C、木通D、板蓝根E、栀子4、红皮病型银屑病毒热入营证的治疗方剂是(C)A、凉血活血汤B、黄连解毒汤C、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D、解毒四物汤E、温清饮5、以下哪项不属于陈凯教授治疗银屑病所提出的“五要五不要”的内容范畴(A)A、要对抗不要轻视B、要简单不要复杂C、要安全不要风险D、要治人不要治病E、要留有余地,不要斩尽杀绝银屑病经典治疗方剂解读1、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的病因病机是(A)A、内有蕴热,郁于血分B、阴血不足,肌肤失养C、经脉阻滞,气血凝结D、寒凝经脉,气虚血瘀E、胃火炽盛,肝阴不足2、寻常型银屑病血燥型的治则是(C )A、清热凉血活血B、补气活血C、养血滋阴(解毒)润肤D、气血双补E、活血化瘀行气3、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的治则是(D)A、清热凉血活血B、补气活血C、养血滋阴D、活血化瘀行气E、温经通络4、以下哪项不是活血散瘀汤(白疕三号)的药味组成(C )A、三棱B、莪术C、紫草D、鬼箭羽E、苏木5、寻常型银屑病血燥型的病因病机是(B)A、内有蕴热,郁于血分B、阴血不足,肌肤失养C、经脉阻滞,气血凝结D、寒凝经脉,气虚血瘀E、胃火炽盛,肝阴不足。

中国关节病型银屑病诊疗共识(2020)

中国关节病型银屑病诊疗共识(2020)

中国关节病型银屑病诊疗共识(2020)关节病型银屑病或称银屑病关节炎(PsA),好发年龄为30 ~ 50岁,患者⽪损和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不平⾏,⽪损多出现在关节炎前,给早期诊断造成困难。

临床⼯作中⽪肤科医⽣除了⽪肤损害还要关注患者的关节炎症状,风湿免疫科医⽣对⾎清类风湿因⼦阴性的关节炎患者应注意检查是否有银屑病⽪损、甲改变,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关重要。

随着免疫学、遗传学的发展,近年来PsA临床诊疗⼿段发⽣了显著变化,特别是⽣物制剂的发展⼤⼤提升了治疗效果。

在参考国内外最新共识及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诊疗现状,制定《中国关节病型银屑病诊疗共识》。

中国关节病型银屑病诊疗共识(2020)《中国关节病型银屑病诊疗共识(2020)》编写委员会专家组【引⽤本⽂】《中国关节病型银屑病诊疗共识(2020)》编写委员会专家组. 中国关节病型银屑病诊疗共识(2020)[J].中华⽪肤科杂志,2020, 53(8):585-595. doi:10.35541/cjd.20200369【关键词】关节炎,银屑病;诊断;临床⽅案;专家共识⼀、Ps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其他类型银屑病相似,PsA的发⽣与遗传、免疫因素密切相关,感染、创伤、精神压⼒、内分泌及药物等内外环境因素有促发作⽤。

⼆、临床表现(⼀)关节表现及分型PsA关节损害常累及指(趾)间关节、掌指关节、跖趾关节等⼿⾜⼩关节,也可累及腕、踝、肘、膝等四肢⼤关节,少数可累及骶髂关节及脊柱。

关节受累常不对称,远端指(趾)间关节受累是PsA的特征性表现,早期累及⼿关节较⾜关节多见。

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晨僵,进⼀步发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甚⾄发⽣残毁。

PsA的分型⽅法有多种,⼀般分为外周关节炎型和中轴(脊柱)关节炎型(axial disease/spondyloarthritis),部分患者可以外周和脊柱同时受累。

(⼆)⽪肤及甲表现1. ⽪肤表现:银屑病⽪损通常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和红⽪病型。

银屑病中医文献简述

银屑病中医文献简述

银屑病中医文献简述李皓月; 李超然; 王远红; 姜德友; 刘德柱; 蒋希成【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5)009【总页数】4页(P1331-1332,封3-封4)【关键词】银屑病; 考证; 中医学【作者】李皓月; 李超然; 王远红; 姜德友; 刘德柱; 蒋希成【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3中医对于银屑病的认识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银屑病相关症状的记载,历代医家皆有论述,尤以明清之后直至近现代日臻明确和完善。

本文通过对银屑病古今文献的整理分析,将从病名、病因病机、治法3个方面进行阐述,现探析如下。

1 病名银屑病在古代之称谓颇多,以“白疕”“松皮癣”“蛇虱”为主,其病证表现的相关记载亦见于“干癣”“风癣”“顽癣”等疾病之中,因于古代医家的认识有限,因此常常与其他病证相混,现整理银屑病的相关病名如下。

1.1 牛皮癣在银屑病的诸多病名、曾用名中,最易与“牛皮癣”相混淆。

《辞海》中有记录道:“牛皮癣……相当于神经性皮炎,即‘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学上称‘松皮癣’”[1]。

1.2 白疕关于“疕”之释义,可追溯至《周礼》,其载曰:“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

[2]”明·王绍隆的《医灯续焰·医范》认为疕乃头疮,疡乃身疮。

“白疕”之名首见载于明·王肯堂的《证治准绳》:“遍身起如风疹、疥、丹之状,其色白不痛,但搔痒,抓之起白疕。

[3]”后世之《疡医大全》《外科心法要诀》《外科大成》等皆以“白疕”名之。

1.3 松皮癣“松皮癣”作为病名首见载于清代《外科心法要诀·癣》:“癣证情形有六般,风热湿虫是根原,干湿风牛松刀癣,春生桃花面上旋……五曰松皮癣,状如苍松之皮,红白斑点相连,时时作痒。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辩证论治综述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辩证论治综述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辩证论治综述摘要:准确的分析银屑病的实际分类、辩证实质的技术标准,对银屑病进行诊断分析治疗,确定实际认知理解的过程。

根据中医知识和相关临床标准进行合理的分析,尽可能的提升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证治疗的综述标准和过程,对寻常型的银屑病进行研究。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辨证分析引言银屑病在中医中又称为白疕,是一种慢性类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鳞屑,可见出血点,皮肤出现就诊,色白、痒。

根据患者实际的临床标准,准确的分析寻常、关节实际的病症变化,明确实际寻常银屑病的发多发性和辩证论述标准。

本文将针对寻常型银屑病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的相关综述标准和研究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明确实际治疗过程的合理性,确定对于不同患者可以采用的不同中药方子,提高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确保实际治疗符合医生的治疗目标和需求,提高对患者治疗水平和心理疏导上的治疗管理,稳定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建立合理的医患关系,加强患者对于中医治疗的认识程度,明确实际治疗的合理性,确保银屑病治疗综述的合理性。

1 辩证分型标准银屑病中相关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较多,且存在相互作用的遗传病变问题。

需要根据实际的免疫接入导通方式,分析实际角质层细胞增生引起的情况。

按照中医实际的病发多种因素进行判断,确定患者体热亏虚的情况,皮肤失去养分过多,出现血气淤滞症,主要表现为热毒积蓄,风寒湿痹等,火毒旺盛等现象。

2 辩证治疗分析方法2.1 血热内涵治疗法可以采用地丹凉血汤治疗,土茯苓30g、生槐花30g、白茅根30g、生地30g、板蓝根30g,丹参15g、紫草15g、赤芍15g、丹皮15g、鸡血藤15g、玄参15g,熟大黄10g。

按照实际配合标准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血浆sVCAM1有所改善,治疗后,sVCAM1水平明显下降,凉血降温,实现对机体的有效调节作用。

按照此方辨证施治的进行治疗,临床中,选用加减方式,土茯苓15g、生槐花15g、白茅根15g、生地15g、板蓝根15g,北豆根、黄芩、威灵仙、虎杖、生甘草、生槐花各10g,丹参12g。

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4)解读

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4)解读

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4)解读
李邻峰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30)30
【摘要】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应用广泛,为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的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专家对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并达成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4)。

本刊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李邻峰教授(制定共识的专家之一)对共识进行解读,供读者参考。

【总页数】2页(P42-43)
【关键词】湿疹皮炎;中成药;治疗;专家;外用;解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友谊医院
【作者】李邻峰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1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3
【相关文献】
1.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儿童湿疹、脓疱疮、特应性皮炎专家共识(2016年) [J],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
2.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4)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
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
3.关于《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4)》的来信 [J], 陈斯泰;李邻峰
4.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2)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
5.抗组胺药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皮炎学组;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湿疹学组;李邻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寻常型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
Auspitz 征 病程:慢性,多为冬重夏轻 病理改变
(二)关节病型银屑病
银屑病皮损 关节损害 类风湿因子常阴性
(三)红皮病型银屑病
全身皮肤弥漫潮红干燥,伴有大量脱屑 有银屑病史或消退后出现寻常型皮损
(四)脓疱型银屑病
出现多数无菌性小脓疱,病情反复发作 泛发或局限掌跖、手指
鉴别诊断
(一)遗传因素
➢ 20%左右有家族史 ➢ 同卵双生子共患银屑病约占70% ➢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
(二)环境因素
➢ 感染
寻常型 (点滴状)
➢ 精神紧张和应激事件
➢ 外伤、手术、妊娠
➢ 饮酒、吸烟和某些药物等
银屑病的发病因素
遗传因素
银屑病
免疫因素
环境因素
治疗
目前对银屑病的各种治疗只能达到近期疗 效,不能防止复发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银屑病
(Psoriasis)
概述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 症性皮肤病。典型损害为鳞屑性丘疹及斑块,多发 生于青壮年,冬春易复发加重。
教学目的与要求
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理解 掌握 重点
银屑病的诊断和鉴别? 了 解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银屑病的治疗原则?
了解 理解 应用 难点
角质促成剂局部外用 维A酸类软膏局部外用 阿维A系统治疗
局部治疗-局限性皮损的主要疗法
➢ 角质促成剂:如硫软膏、松馏油等 ➢ 糖皮质激素类:如曲安奈德、卤米松等 ➢ 维A酸类软膏:如他扎罗汀凝胶 ➢ 维生素D3衍生物:如他卡西醇 ➢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
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红皮病型银屑病及脓疱型银屑病应避 免外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小结
➢ 皮疹部位 可发全身,四肢伸侧多见,常对称 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样 皱折部:反向银屑病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简版).docx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简版).docx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简版)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无传染性,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

一、流行病学银屑病患病率在世界各地有显著差异。

欧美患病率为1%〜3% [ 1-2 ];我国1984年报告银屑病患病率为0.123% [3],2008年调查6个城市患病率为0.47% ,依此推算,中国银屑病患者约在600万以上[4]。

银屑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无性别差异。

30%的患者有家族史,多数患者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

二、诊疗现状典型皮损易于诊断。

若医生对疾病理解不全面或对临床体征缺乏综合分析能力,易造成误诊。

银屑病的治疗以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为主。

三、本次指南的编写背景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在〈〈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08版)》和〈〈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版)》的基础上[5-6 ],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并结合我国国情,邀请西医和中医领域权威专家组成指南编写委员会,制定出包括中医药治疗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指导我国银屑病诊疗行为。

四、本指南的适用范围及有关声明本指南供皮肤科医生及其他涉及银屑病诊疗的医生使用。

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纳入当前有循证医学证据的银屑病诊疗信息,但因取舍标准难以完全统一,指南仍有不尽人意之处。

我们鼓励读者学习该指南发布后出现的新知识。

五、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西医认为病因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通过以T淋巴细胞介导为主、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反应,引起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关节滑膜细胞与软骨细胞炎症发生。

中医认为本病多属血分热毒炽盛,营血亏耗,瘀血阻滞,化燥生风,肌肤失养。

六、银屑病的诊断、分型与分期西医诊断主要依据皮疹特点(包括皮疹形态、境界和分布等)和病史(包括发病情况、演变及消长规律、伴随症状和治疗反应等),结合既往史和家族史,必要时可借助组织病理和影像学技术(如皮肤镜等)明确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成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专家共识(2014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西医皮肤科亚专业委员会
中成药治疗银屑病在临床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规范中成药治疗银屑病,进一步
指导临床应用,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西医皮肤科亚专业委员 会组织国内知名皮肤科专家制定了
本共识,参加制定本共识的专家有:刘巧、周冬梅、段逸群、李铁男、杨志波、刘红霞、赵晓广、白彦萍、
范瑞强、刁庆春、肖云、杨素清、刘邦民、龚丽萍、张怀亮、李领娥、陈利远。

中医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形成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文献,由于治疗方式多种多
样,辨证分型和疗效判断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导致治法方药各异,虽有一定疗效,但临床应用
时使人难以掌握。本共识对中成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提出适当的建议,以便形成易于掌握、可
行性好的指导意见。

一、诊断标准
1.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994年)中的白 和《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的寻常性银屑病进行诊断。
2.辨证分型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
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皮肤性病学》,并根据对文献整理和临床流行病学
调查结果制定。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是基本证型,在此基础上可加用其他辨证方法,以反
映本病的复杂情况。如外感因素明显可兼用六淫辨证,如夹毒、夹湿热、夹风寒、夹风热等;
如脏腑失调明显,可兼用脏腑辨证,如兼肝郁、肝火旺盛、脾虚等。寻常性银屑病的辨证主要
是辨局部皮损的不同特点,据此分为不同证型。
(1)血热证:本证主要见于寻常性银屑病的进行期。主症:①皮损鲜红;②新出皮疹不断增
多或迅速扩大;③原有皮损肥厚浸润或浸渍。次症:①心烦易怒;②小便黄;③咽部充血、扁
桃体肿大;④舌质红或绛;⑤脉弦滑或数。证候确定:具备全部主症即可诊断,可见次证。
(2)血燥证:本证主要见于寻常性银屑病的消退期及静止期。主症:①皮损淡红;②鳞屑干
燥。次症:①口干咽燥; ②舌质淡,舌苔少或红而少津;③脉细或细数。证候确定:具备全
部主症即可诊断,可见次证。
(3)血瘀证:本证主要见于寻常性银屑病的静止期。主症:①皮损暗红;②皮损肥厚干燥,
经久不退。次症:①月经色暗或有瘀块;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③脉涩或细缓。证候确
定:具备全部主症即可诊断,可见次证。

二、文献纳入标准与推荐原则
1.文献纳入标准:①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RCT); ②研究对象为寻常性银屑病,不限
定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合并症;③治疗措施或对照措施包括中成药;④中成药治疗银
屑病的不良反应报告。符合①②③条或符合④者纳入。
2.文献排除标准:①试验方案为中成药治疗方法与西药联合应用,且试验方案与对照方
案中应用的西药不一致的文献;②不以治疗时间为观察指标,两组治疗时间不一致的研究文献;
③若作者及内容基本相同的论文同时出现在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中,则排除会议论文;④若作
者及内容基本相同的论文同时出现在两篇论文中,则排除后一篇论文;⑤依据其他入组时基线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严重程度等) 和试验方案与对照方案判定为重复发表的论文或涉
嫌抄袭的论文。
3.文献推荐原则:由于文献存在试验报告内容不全面、 设计欠规范、疗效标准不统一、
样本量小等问题,使得试验结 果存在潜在的偏倚,因此,所有的证据均取得专家共识后方列
入推荐,证据为Ⅰ级(由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这4种研究中至
少2种不同类型的研究构成的证据体,且不同研究结果的效应一致,具有足够把握度的单个随
机对照试验)并取得专家共识视为强推荐;证据为Ⅱ级(半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病例对照
研究)并取得专家共识视为弱推荐。

三、中成药治疗
1.口服中成药治疗推荐:诊断符合寻常性银屑病(白疕bǐ),应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即可使用中成药治疗。多数中成药药味较多,兼顾多个证型及兼证,故此也可以采用辨病论治
原则,中成药作用大多较为和缓,建议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以取得更佳疗效。
2.推荐药物:主要中成药有:银屑胶囊,主要成分有土茯苓、菝葜,具有祛风解毒的功
效。郁金银屑片,主要成分有秦艽(jiāo)、当归、石菖蒲、黄柏、香附(酒制)、郁金(醋制)、雄黄、
莪术 (醋制)、乳香(醋制)、玄明粉、马钱子粉、皂角刺、木鳖子(去壳砸碎)、桃仁、红花、硇(náo)
砂(白)、大黄、土鳖虫、青黛,具有疏通气血、软坚消积、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功效。银屑灵
颗粒,主要成分有苦参、甘草、白鲜皮、防风、土茯苓、蝉蜕、黄柏、生地黄、金银花、赤芍、
连翘、当归等,具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克银丸,主要成分有土茯苓、白鲜
皮、北豆根、拳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功效。消银颗粒(消银胶囊),主要成分有地黄、
牡丹皮、赤芍、当归、苦参、金银花、玄参、牛蒡子、蝉蜕、白鲜皮、防风、大青叶、红花,
具有养血活血,疏风止痒功效。紫丹银屑胶囊,主要成分有紫硇砂、决明子、附子(制)、干姜、
桂枝、白术、白芍、黄芪、丹参、降香、淀粉,具有养血祛风,润燥止痒功效。此外,丹参注
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雷公藤制剂也可考虑使用。建议:银屑胶囊适合于各种证型银屑病,银
屑胶囊药味较少,需联合其他治疗;郁金银屑片中郁金是其核心成分,能够疏通气血、软坚消
积、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偏重于软坚消积,郁金银屑片含有毒中药马钱子及重金属硇砂,临
床应谨慎使用,儿童、孕妇禁用;丹参注射液偏重于活血化瘀;银屑灵药味较多,功在清热疏
风解毒,偏重于祛风燥湿,更适用于血热证银屑病。清开灵注射液和雷公藤制剂偏重于清热解
毒。它们是临床辨证治疗银屑病的常用中成药,合理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有一定的疗效。
(1)血热证:基本治疗原则为凉血解毒。可兼有清热、除湿、祛风、活血等治法。推荐药物:
复方青黛胶囊、复方青黛丸、复方青黛片、消银颗粒、消银胶囊、消银片、克银丸、紫丹银屑
胶囊。建议:复方青黛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斑化瘀、祛风止痒的功效,临床用于进行期银屑
病有较好的疗效。复方青黛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复方青黛丸,有出现药疹、结肠炎、胃出血、
便血、停经、指甲变黑、维A酸综合征样反应、肝损害的报道。有报道,克银丸可致急性肝损
伤,临床使用克银丸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
(2)血燥证:基本治疗原则为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可兼有清热、凉血、活血等治法。推荐
药物:消银颗粒、消银胶囊、 消银片、紫丹银屑胶囊、苦丹丸。建议:消银颗粒(消银胶囊)具
有养血活血,疏风止痒功效,临床用于血热风燥型银屑病。苦丹丸具有养血润燥,凉血化瘀,
祛风止痒功效,适用于血虚风燥型寻常性银屑病。但有报道,苦丹丸治疗关节病性银屑病后引
起肝损伤,需谨慎使用。
(3)血瘀证:基本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推荐药物:丹参注射液。建议:丹参注
射液具有活血化瘀功效,适用于血瘀型银屑病。
3.外用中成药:需根据皮损的特点、部位、其他的如年龄来选择适宜的药物。并应注意
所选药物的禁忌证。临床中,目前常用局部封包以增加外用药物的渗透,提高疗效。推荐药物:
冰黄肤乐软膏、镇银膏、喜树碱软膏。建议:冰黄肤乐软膏、镇银膏一般治疗轻度寻常性银屑
病。0.03%喜树碱软膏适用于慢性斑块状银屑病。每日1次,用量不超过10 g/d,疗程不超过
6周,其疗效与0.02%丙酸氯倍他索霜相似,主要不良反应为刺激症状及色素沉着,慎用于面
部。
──────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年3月第47卷第3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